首师大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4.空气的用途》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空气教案

三年级科学空气教案

三年级科学空气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空气的特性与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掌握空气的特性,如无色、无味、无形等。

3. 理解空气的作用,如支撑物体、使物体移动等。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展示板。

2. 实验材料:气球、吸管、瓶子、纸张等。

3. 学生实验记录表格。

4. 学生参与活动的奖励或鼓励措施。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课件或展示板上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看到空气吗?我们能闻到空气吗?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探究空气的特性:2.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味道的?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 进行实验一:将一个气球充满空气,然后放在桌面上。

观察气球的形状。

让学生描述气球的形状,并解释为什么气球能保持这样的形状。

4. 引导学生总结:空气无形、无味、无色。

探究空气的作用:5.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空气对物体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6. 进行实验二:使用吸管将气球充满空气,然后将吸管封住。

观察气球的变化。

让学生描述气球的变化,并解释为什么气球会膨胀。

7. 进行实验三:将一张纸张放在桌面上,用口吹气。

观察纸张的变化。

让学生描述纸张的变化,并解释为什么纸张会被吹动。

8. 引导学生总结:空气可以支撑物体、使物体移动等。

实验记录和讨论:9. 学生使用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10. 学生交流和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巩固和拓展:11. 进行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空气的特性或作用,并向全班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12. 教师评价和总结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表现。

作业:1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和记录身边空气的特性和作用,并写一篇小短文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入活动、实验探究和讨论,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通过实验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首师大版(2019)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首师大版(2019)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首师大版(2019)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对这门课程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方法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

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二、教材分析首师大版(2019)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和空气”四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重点,各单元之间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

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

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知道水和空气的基本性质和用途,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植物、动物进行观察和比较。

能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并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科学态度对科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能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尊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培养合作精神,愿意与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意识到保护动植物和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水和空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措施精心准备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和实验资源。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讨论、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空气14空气的用途导学案 首师大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空气14空气的用途导学案 首师大版

空气的用途
【学习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空气的用途,初步建立空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讨论与做实验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空气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收集与空气的用途有关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空气的用途的信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建立空气的概念.
难点:掌握用讨论和做实验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空气的用途.
【学习过程】
一、思考导入
人们利用空气做出了什么东西?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新知(活动一)
空气有什么用途?
2.探究新知(活动二)
怎么利用空气来移动物体?
三、展示研讨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四、延伸拓展
课后思考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有什么用途?
1/ 1。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第三节《空气的作用》。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探究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作用,学习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的基本概念,了解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了解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重点:掌握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演示器、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空气演示器展示空气的存在,引发幼儿兴趣,提出问题:“我们周围有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及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2)讲解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2)实验探究:利用实验器材,观察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1)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和实验结果。

5. 情境体验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感受空气对自然界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作用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气候调节等人类生活:呼吸、燃烧、运输等2. 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减少污染源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环保行动画出自己参与保护空气质量的活动,并附上简要说明。

2. 答案示例:画出自己和家人一起种树,并注明:“我和家人一起种树,为保护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究、讨论和情境体验,使幼儿对空气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环保知识,参与保护空气质量的行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组织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反思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难点:理解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1)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1)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空气的作用》。

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组成、空气的作用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2. 理解空气对生物及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空气质量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演示器、气球、风车、图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气球、风车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与空气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空气演示器,讲解空气的存在、组成和作用。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空气演示器,加深对空气概念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空气的作用。

教师选取几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评价并给出建议。

4.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利用学具,制作关于空气的小作品,如风向标、空气过滤器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 空气的作用:呼吸、动植物生长、风力发电等。

3. 保护空气质量: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空气的作用”为主题,制作一幅手抄报。

答案:手抄报内容需包括空气的组成、作用及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2.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空气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答案:如风吹树叶、呼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的空气现象。

开展空气质量调查,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空气质量,并提出改善措施。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五册第十章《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详细内容围绕空气的作用展开,包括空气的组成、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以及空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组成,认识到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组成和作用。

难点:空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空气演示器、实验器材。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空气演示器,展示无空气和有空气状态下的物体变化,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讲解空气的组成、作用以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4. 实验探究(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重要性。

5. 小结与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

2. 空气的作用:呼吸、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等。

3. 空气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保护空气。

答案: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在于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

保护空气的方法有:减少排放污染物、节约能源、植树造林等。

2. 作业题目:请用画笔和彩泥制作一幅关于空气污染的画,展示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答案:画面中可展示工厂排放污染物、汽车尾气等,防治方法有:工厂安装净化设备、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空气的作用,提高环保意识。

课后反思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参观空气质量监测站,深入了解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作用》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中的第三节《空气的作用》。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探索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知道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重点: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瓶子、水、纸巾、风车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用空气泵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膨胀的过程。

讨论:气球为什么会膨胀?2. 例题讲解展示:瓶子装水实验,让幼儿观察瓶子倒置时水不流出的现象。

解释:空气压力的概念。

3. 随堂练习活动:用纸巾包裹瓶子,让幼儿感受空气对纸巾的压力。

讨论:空气压力对纸巾的作用。

4. 探索空气的其他性质活动:观察风车在空气流动下的旋转。

讨论:空气流动对风车的影响。

讨论: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展示:图片展示空气对动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等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透明。

2. 空气的作用:支持生命、调节气候、传播声音、产生风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所了解的空气的作用。

2. 答案:幼儿画出空气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各种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空气的性质和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理解空气压力方面有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感受空气流动和风力对物体的影响。

鼓励幼儿在家中开展空气实验,进一步探索空气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气球膨胀的演示。

2. 例题讲解中瓶子装水实验的解释。

3. 探索空气的其他性质中的风车旋转观察。

5. 作业设计中幼儿对空气作用的表达。

小学科学教案之了解空气的作用

小学科学教案之了解空气的作用

小学科学教案之了解空气的作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空气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

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空气,才能够生存下去。

但是,除了我们需要呼吸空气之外,空气还有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空气的作用以及如何了解空气的作用。

一、空气的作用1.我们需要空气来呼吸。

空气中的氧气是我们呼吸过程中必要的。

如果没有氧气,我们就无法呼吸,这对我们的生命是非常危险的。

2.空气的存在预防了地球的辐射。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吸收从太阳射过来的辐射,这就保障了地球上物种的生存。

没有大气层的存在,地球上的物种生命将无法存在。

3.空气的存在可以防止外部环境影响到地球上的生命。

空气可以帮助我们抵御风、雨、雪、沙尘暴等不良的天气影响,从而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4.空气可以帮助我们感受世界的温度。

空气是热传递的良好媒介,因此,它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世界的温度变化。

5.空气可以保护我们的皮肤健康。

空气中的水分可以渗透到我们的皮肤中,保持皮肤的湿润,从而保护我们的皮肤健康。

以上就是空气的主要作用,可以看出空气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生存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了解空气的作用1.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来了解空气的作用。

比如,我们可以观察树叶在风中的摆动,这就是因为空气的作用。

还可以观察云彩的形状,这就是因为空气在云彩中运动的结果。

2.使用科学仪器。

使用科学仪器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空气的作用。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风速仪来测量风的速度,从而了解风对于世界的影响。

还可以使用湿度计来测量空气中的水分,从而更好地了解空气对我们的影响。

三、如何保护空气的质量空气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存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保护空气的质量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1.减少污染源。

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化学物质,从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还可以减少汽车行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等方式通勤。

2.使用环保产品。

尽可能选择环保产品,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空气的用途
一、教学目标:
1.在本课的学习中,力求学生初步具有实验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通过在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争取获得成功的过程中,
2.初步具有不怕困难、勇于实践、能与别人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与空气有关的事物的现象,引发学生的联想,使学生了解到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感受空气可以移动物体,从而加深对空气用途的进一步理解。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硬卡纸、小帆船模型、水糟、长线。

2.学生准备:吸管、气球、夹子、胶带等。

有关空气用途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目标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在上前面的课上,有同学提问
过,空气可以有什么用途,今天我们就来
一起了解一下。

(板书:十四、空气的用
途)
了解。

了解学习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提问:你知道空气有什么用途吗?(二)观察:P54图,空气可以做什么?(板书:多)
(三)活动: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纸卡移动?
(四)活动: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小帆思考、汇报。

观察、思考、汇
报。

思考、实践、活
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发展与人交流的能
力。

使学生初步具有动手制作
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具有实验的能
力。

初步具有能与别人合作的
船移动?(注意:节约用水!)
(五)活动:小组合作试着让气球在线上
移动。

(六)总结。

思考、实践、活
动。

思考、实践、活
动。

品质。

三、作业及安排:
菜豆、在盖小瓶、无盖小瓶。

(如图:P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