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中人教新资料第5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五课 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第五课    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第五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一.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三件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①: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女神雕塑、女神庙、祭坛遗址。

②: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人文化遗址发现青铜人像和大批青铜人头像、人面具。

③: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发现了八千多兵马☻说明①:中国古代有过大型雕塑创作活动,也有过创作硬质材料大型雕塑的经验。

②:古代雕塑的遗存是很丰富的,在宫殿和园林等处还建造过大型广场雕塑,而今保存下来的主要是陵墓雕刻和石窟寺与寺观中的宗教雕塑,此外还有散布民间的各种不同材质的室内小型雕塑、玩偶。

(种类)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一:分类1.地面上神道两侧的石刻造像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群唐代昭陵六骏、顺陵与乾陵石刻群2.地下作为陪葬的佣除皇帝陵墓以外,其他达官显贵也流行以不同材质的佣陪葬。

佣类雕塑以汉、唐两代的为最精二:唐陵雕刻:•高祖李渊-----献陵的石犀•太宗李世民---昭陵的六骏、乾陵和顺陵的石狮•河南巩义----宋陵•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清代----东、西陵三:秦始皇兵马俑:•1974年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附近的西场村农民在一片荒滩上挖井抗旱,在地下五米来深得地方,挖出了一些体量很大的陶碎片,人们惊呆了,有人说是瓦神爷,对之焚香礼拜,有人说是不祥之物,将其砸碎。

•后来被一位公社干部闻知,报告了县文化馆,由此惊动了新闻界、文物界,几个月后在此开始科学考古发掘,埋葬陶俑的坑越来越大,竟然达到长230米,宽62米的面积,清理出与真人同大的陶俑和陶马六千来件,相继又发掘出了第二、三、四号坑。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妙相庄严——宗教雕塑1.我国古代四大石窟寺:(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窟2.佛教简史:①佛教自东汉末年从印度(天竺)传入中国,传来的有作为佛教经典的佛经和佛教美术造像依据的佛像。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教学设计

问题情境: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一、陵墓雕塑1、秦始皇陵兵马俑1)什么是“俑”?2)已静写动的艺术手法3)兵马俑的布局赏析作品,欣赏兵马俑雕塑,分析其中的艺术特色,体会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

1)人殉制的废止2)无数直立静止的重复3)不同职责士兵俑的位置4)高度写实的细节5)文官俑百戏俑4)兵马俑的细节刻画5)文官俑百戏俑思考题:为什么把兵马俑陪葬坑设在封土以东1.5公里的地方?而这又与我国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有什么关系呢?2、霍去病墓雕塑1)霍去病墓的墓冢2)四件石雕的艺术手法3)马踏匈奴3、唐代随葬品赏析作品,体会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石雕用圆雕与浮雕结合线雕的手法,简练传神。

用写意手法,突出对象的神韵寓意的手法,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寄托了对英雄的歌颂和哀思欣赏不同朝代陵墓雕塑。

体会陵墓雕塑寄托的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愿景。

而宗教雕塑则是人民对于神明和信仰世界的美好想象。

1)昭陵六骏2)三彩骆驼载乐俑二、宗教雕塑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1)云冈石窟○1面相○2衣着2)龙门石窟○1面相○2衣着3)敦煌石窟欣赏四大石窟宗教雕塑代表作,体会艺术特点,体会古人虔诚的宗教观念对比两座石窟大佛造像的异同:同:皇室出资开凿,依山而建;异:朝代不同,雕塑风格不同雲曜五窟反映了犍陀罗雕塑风格,属于早期佛教雕塑特点;卢舍那大佛相貌更像中国人,反映了佛教本土化的趋势。

敦煌第45窟彩塑菩萨像,突破了理想中慈悲为怀、垂怜众生的菩萨形象,更富有婷婷婀娜的姿态之美。

4)麦积山石窟总结:传统雕塑反映了怎样的人文观?陵墓雕塑体现了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

宗教雕塑则体现了虔诚的宗教信仰。

反映了南朝时期追求清秀脱俗的时代审美总结回顾,回答问题1、探究与发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中国传统雕塑了吗?2、评价3、课堂提升中国传统雕塑是我国传统人文观的反映,这些雕塑作品的布局、造型和色彩无不折射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是默默无闻的中国古代工匠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构成华夏文明的珍贵遗产,更是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伟大奇迹。

三度空间的艺术教案

三度空间的艺术教案

三度空间的艺术教案教案标题:三度空间的艺术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索三度空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以及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和质感等元素来创造具有三度空间感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三度空间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和质感等元素来表现三度空间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展示一些具有三度空间感的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 准备一些相关的艺术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纸张等。

- 制作一份教学大纲,包括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

2. 学生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本素描本和一支铅笔。

- 学生可以自行准备其他喜欢的艺术材料,如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展示一些具有三度空间感的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三度空间的理解和认识,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测。

探究(15分钟):1. 解释三度空间的概念和特点,如深度、体积、透视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展示的艺术作品,帮助他们理解艺术家如何利用线条、形状、色彩和质感等元素来表现三度空间。

3. 给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如透视法、阴影和高光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现三度空间。

实践(30分钟):1. 学生使用铅笔在素描本上练习绘制简单的线条和形状,尝试表现三度空间。

2. 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在纸张上创作一幅具有三度空间感的艺术作品。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角度和视角,运用透视法和阴影等技巧,创造出更具深度和立体感的作品。

总结(5分钟):1. 学生展示并讨论他们的艺术作品,分享彼此的观察和体验。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学生在艺术表达中表现三度空间的能力和技巧。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进一步观察和学习艺术家如何表现三度空间。

人教新课标高中美术必修二《雕塑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高中美术必修二《雕塑艺术》教学设计

第五讲雕塑艺术雕塑是运用形体、量感、明暗、材质、环境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艺术样式。

雕塑艺术与建筑、绘画、舞蹈等艺术种类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与建筑、绘画等共同被称为造型艺术。

又有“凝固的舞蹈”之称。

雕塑概念实际可以理解为“加”和“减”。

“雕”就是“减”,将具有可塑性的材料以削、刻、凿等方法将不需要的部分去除,“塑”就是“加”,将材料通过堆积、浇注、揉捏等方式塑造成为立体的形象。

一、雕塑的产生及发展(一)中国雕塑1、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

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

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2、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

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

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

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3、、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人教版高中美术中国美术鉴赏5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美术中国美术鉴赏5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课件(共46张PPT)
三号坑
520平 方米
6000平方米
数千兵马俑构成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使人仿佛回到狼 烟四起、万马奔腾的古代战场……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全景
陶俑全部身披铠甲,手执长兵器。 他们是一号坑 的主力部队 .
排列整齐 浩浩荡荡 威风逼人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
曲尺形军阵陶俑1000多件,兵马和鞍马近500多匹
不 同 的 胡 须 , 不 同 的 个 性
人 物 面 部 表 情
生 动 传 神
签名
思 考:
如果外国人肯出一亿人民币买1尊 兵马俑,你同意卖吗? 理由是什么?
请你谈谈兵马俑的观后感
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 组织严密 威武雄壮 、 崇尚写实、 手法严谨
它体现了秦朝的国势和军威,为研究中 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强悍的生命力。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6000平方米
兵俑 战车 战马
7000件 100辆 100匹
数量惊人,形体硕大,气势磅礴
地下还有许多兵马俑,我们为什 么不大规模开挖了呢?
彩 色 复
原 效 果
战袍武士俑 铠甲武士俑 立射俑
跪射俑
雕刻风格: 写实
将军俑
将军俑身材高大魁梧,前庭饱满,气宇轩 昂。他头戴燕尾长冠,冠带在颈下作结并下垂 到胸前,身穿双层战袍,外披彩色鱼鳞甲,双 手相握置于腹前,巍然直立,二目炯炯有神, 凝神沉思,沉稳平静,显得满腹韬略,表现出 身经百战,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的果敢与自信。
问题7
4.秦
千军万马地下藏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是世界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东15里的 骊山北麓,占地56.25平方公里,目前在陵园内已发现各类陪葬坑和陪 葬墓600余处,主要有:兵马俑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铜车马坑、 马厩坑、珍禽异兽坑、动物坑、文官俑坑、青铜水禽坑、打石场遗址、 防护堤遗址、公子公主墓、修陵人墓等,出土了包括了兵马俑在内的各 类珍贵文物50000余件。

人教版美术鉴赏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课件

人教版美术鉴赏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课件
汉代击鼓说唱俑
什汉 么代 不俑 同与 ?秦
代 俑 表 现 手 法 上 有
《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
唐三彩是继青瓷之后出 现的一种彩陶,主要由黄、 绿、白三色釉彩涂胎,故称 唐三彩。
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 驮负乐队,仰首嘶鸣,那赤 髯碧眼的牵驼俑,身穿窄袖 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 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回 忆起当年驼队行进在“丝绸 之路”上的情景。
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
卧 马 跃 马


特点:循石造型 因材施艺 追求原始美
走进中国古代
雕塑
山东省济北中学 王利达
• 兵马俑即用泥、木、石等材料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 兵马俑的作用——先秦时期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利用俑人取 代奴隶殉葬,可节省劳动力,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俑坑至今已发掘三座,形式为坐西向东,成“品”字形,坑内有陶俑陶马八千多件,还 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万多件青铜兵器
细入发丝的刻画
提示:五官与头饰细致入微的表现

精 提示: 领子 盘扣 丝绦 甲片和甲钉


汉代的厚葬风使动物俑和人 物俑的雕塑作品众多,其造型古 朴、神态夸张而强调动势。汉代 世俗生活成为雕塑的素材,舂米、 采芋、酿酒以及舞乐百戏等情景 在汉代的砖画象中以浮雕的形式 大量存在,宴饮、驱车、习射等 士大夫的生活也得到了表现。

三度空间的艺术--中国古代雕塑PPT课件

三度空间的艺术--中国古代雕塑PPT课件
三度空间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
——中国古代雕塑
雕塑概念
雕塑是指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 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 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 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 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 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
兵马俑博物馆示意图:
一号俑坑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秦兵俑面世,当时西杨村农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 在一号坑的东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 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
二号俑坑
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的科学发现。这里边就没有那么多的曲折而有趣的故事了。1976 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兵马 俑坑。
雕塑从形式上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等。
20世纪三个重大发现:
1.红山文化: 女神塑像、女神庙、祭坛遗址
2.四川广汉三星堆: 青铜人像、青铜头像、人面具
3.陕西临潼:兵马俑
女神像,青铜人像反映古人的信仰, 秦陵兵马俑是古代陵墓的雕塑的代表 作品。
红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 由南、北 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 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 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

第五课_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第五课_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三度空间的艺术 ——古代雕塑
你知道吗?
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 雕塑有三件震惊世界的重大发 现.
1.在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 化遗址发现了女神塑像、 女神庙、祭坛遗址
2、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人文化遗址发 现青铜人像和大批青铜人头像、人面具
3、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发现的八千多兵马俑
说明: 中国古代有过大型的雕塑创作活动, 也有创作硬质材料的经验。
(宋)《老君造像》
福建泉州市清源山,高563厘米
(元) 《虚日鼠》
山西晋城玉皇庙 中的28宿造像 彩塑
山 西 太 原 晋 祠 彩 塑
《 圣 母 殿 侍 女Biblioteka 像 》 ( 宋 )思考与探究
• 石窟寺、寺观雕塑与其周围的 壁画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 作为宗教宣传的美术作品何以 仍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除皇帝陵墓以外,其他达官显贵也流行 以不同材质的佣陪葬。佣类雕塑以汉、唐两 代的为最精
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
将 军 佣
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
通长328.4厘米
高104.2厘米
霍 去 病 墓 石 刻 群
霍 去 病 墓 石 刻
霍去病墓前石雕
击鼓说唱俑
洛 可 可
(东汉) 四川成都天迥 山出土,高56 厘米
唐代陵墓雕刻
昭陵六骏
青骓
昭陵六骏
拳毛(马呙 )
昭陵六骏
飒露紫
昭陵六骏
什伐赤
昭陵六骏
白蹄乌
昭陵六骏
特勒骠
女俑(唐)
唐三彩
《三彩骆驼载 乐佣》陕西西 安市鲜于庭诲 墓出土 通高 66.5厘米
让人
妙相庄严——宗教雕塑
我国古代四大石窟寺: • 敦煌莫高窟 • 大同云冈石窟 • 洛阳龙门石窟 • 重庆大足石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高中人教新资料第5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教案
第一部分: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妨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
【二】新课:
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发明?
观赏视频:三星堆
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
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那么天的合葬墓。

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往常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

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

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差不多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①狮子;②石人石马和马夫;③翼兽和北门六马;④“蕃酋”像;⑤华表;⑥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观赏汉、唐俑。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

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150℃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烧成。

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

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爱哪件作品?
〔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接着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

洛阳东汉墓中多出土各种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然而姿态传神,舞姿优美,是生动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

形象极为生动。

总结: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三】布置课外思考: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它们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第二部分:妙相庄严──宗教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

2、认识宗教雕塑的丰富内容和艺术表现上能够继承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历朝修建的石窟寺艺术遗存,反映了中国美术进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史价值。

2、寺观雕塑有泥塑、木雕、夹等多种材质,以泥塑居多,泥塑的装銮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有重要作用。

3、宗教雕塑作品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人物为参照,加以理想化,创造了特别多富有生命力的宗教雕塑作品。

启发学生将宗教美术中的迷信成分与成功的艺术创造区分开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界上有哪些宗教?你在哪见到有宗教雕塑?
【二】新课:
1、讨论了解佛教各种形象
菩萨——是仅次于佛的佛教形象,能够自觉与觉他,而尚未达到修行的最高果位,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是菩萨形象。

在佛经中常提到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

北魏早期菩萨形象是男性的,面相丰满,眼大而凸,眉长而平。

鼻梁高隆与额际齐平,耳长垂肩,头戴宝冠,与同时代佛造像造型特征接近。

唐代以后,菩萨日益女性化。

面相圆浑,眉弯而长,细目,着宝冠或高发髻,具有少女或少妇的面相特征,常表现出一种温柔娇羞的神态。

大足心神车窟的一组宋代菩萨形象,面容婉丽,戴珠光宝气的花冠,是一种世俗贵妇人的形象。

观音即观世音菩萨,唐代避太宗李世民之讳,改称观音。

2、石窟艺术作为佛教教义的形象表达,其造型和布局有着一定的规范性。

〔由学生观赏作品,教师提问,简单了解造型和布局〕20窟大佛造像表现了早期佛造像的特点。

A、形体大小:主像最大,以职位的大小排列。

B、造像配置布局:一铺多尊、横〔婆莎世界的释迦摩尼,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竖三世佛〔过去世的燃灯佛,现在世的释迦摩尼,以后世的弥勒佛〕五尊佛〔东西南北中〕。

C、相貌与姿态:〔在人像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佛性,32大人相,80种随形好〕。

D、形象的象征性:莲花〔代表超脱尘世,纯洁高雅;身后火焰纹的头光和背光:象征佛光普照,神圣无比;还有身姿,手势等都有象征性〕。

E、上色:在形体的基础上,用色彩进一步的刻画形象。

3、小结:
总之,佛教雕塑表达了中国古代的雕塑水平,云岗石窟建筑的较早,其特点具有踺陀罗佛教艺术特点,北魏迁都以后,其作品具有“瘦骨清像”的优美风格,如北魏龙门石窟的作品,还有麦积山石窟,到了隋唐,佛教艺术得到了空前的进展,人物的造型开始人性化和世俗化,如莫高窟和龙门奉先寺作品,因此唐朝有“菩萨象宫娃”的美誉。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再指名说说:
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历朝修建的石窟寺艺术遗存,反映了中国美术进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史价值。

这节课我们观赏了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在那个地方,需要说明的是:各类的佛像,本是佛教徒崇敬礼拜的对象。

塑造这些佛像,本是为了宣扬佛教教义,便于佛教徒的宗教修行实践。

然而,无须违言,这些佛像本身具有特别高的艺术价值。

他所表达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们群众智慧的表达,这其中凝聚着人们理想和幻想。

关于这些艺术作品的保护和研究,正日益授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

【三】小结:
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