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

合集下载

经典古诗赏析

经典古诗赏析

经典古诗赏析经典古诗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作、⽣活中,许多⼈对⼀些⼴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经典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1、李频——《渡汉江》 岭外⾳书绝,经冬复⽴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注解 岭外:⼤庾岭之外,就是⼴东。

译⽂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讯全⽆; 经历⼀个寒冬,⼜到⽴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中越发不安; 遇⼈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

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

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听到环的消息,⽽伤了好的愿望。

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理,熨贴⼊微;不事造作,⾃然⾄美。

2、陈⼦昂——《送魏⼤从军》 送魏⼤从军 陈⼦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追六郡雄。

雁⼭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陈⼦昂诗鉴赏 这是⼀⾸赠别诗,出征者是陈⼦昂的友⼈魏⼤(姓魏,在兄弟中排⾏第⼀,故称)。

此诗不落⼀般送别诗缠绵于⼉⼥情长、凄苦悲切的窠⾅,从⼤处着眼,激励出征者⽴功沙场,并抒发了诗⼈的慷慨壮志。

⾸⼆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句暗⽤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任的豪情。

此处“匈奴”借汉时的匈奴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

诗⼈⼜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作魏⼤,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既表明了诗⼈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暗⽰魏⼤从戎,是御边保国的正义之举。

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

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

《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王者所更居也”,此处代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

“六郡”,指⾦城、陇西、天⽔、安定、北地、上郡。

“六郡雄”,原指上述地⽅的豪杰,这⾥指西汉时在边地⽴过功的赵充国。

高中古诗赏析

高中古诗赏析

高中古诗赏析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往往表达着诗人对生活、自然、思考等方面的情感和体悟。

以下是几首高中古诗的赏析: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追求的向往。

通过描述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人们对知识、成就的追求,同时也点出了人生追求永无止境的真理。

2.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明月在墙上投下一片光,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使人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孤独和乡愁。

3.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草原为背景,描绘了春风吹拂下草原的生机勃勃和不灭的生命力。

无论经历了多少岁月的岁月荏苒,草原上的草依然茂盛,展现了生命的韧性和希望的力量,给人们带来了深深
的启示。

4. 《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自然景色的感慨之情。

通过描绘秋天猿叫、鸟飞等景象,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人们深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短暂。

以上是几首高中古诗的赏析,古诗丰富多彩,每一首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在阅读和欣赏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其中的意境和人生哲理。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导语】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于宋代。

在中华⽂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诗词是阐述⼼灵的⽂学艺术,⽽且诗词在语⽂教材中也是很重要的⼀门课程。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的错觉。

⼀个独处他乡的⼈,⽩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到夜深⼈静的时候,⼼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明之夜,更何况是⽉⾊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动地表达了诗⼈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光误作铺在地⾯的浓霜。

⽽“霜”字⽤得更妙,既形容了⽉光的皎洁,⼜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凝望着⽉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的照耀下。

于是⾃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动作描画出诗⼈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草⼀⽊,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不在思念之中。

⼀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华美的辞藻;它只是⽤叙述的语⽓,写远客思乡之情,然⽽它却意味深长,耐⼈寻味,千百年来,如此⼴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钱塘湖春⾏》 《钱塘湖春⾏》 唐代:⽩居易 孤⼭寺北贾亭西,⽔⾯初平云脚低。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清平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译文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

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

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

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

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

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

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

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

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美丽之处,无不出现出诗的光环来。

因此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我在此整理了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

战斗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成功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

关怀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怀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有名诗篇。

2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好像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有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忱欣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理想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21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

高中课外古诗及赏析

高中课外古诗及赏析

高中课外古诗及赏析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高中生接触的重要课程内容。

在高中课堂中,我们通常学习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然而,除了课本中的古诗,还有许多优美的古诗篇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课外古诗及其赏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魅力。

1.《登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高》是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绝。

它以简练的词语表达了登高远眺的景象和心情。

通过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给人以广阔壮丽之感。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

整首诗简短而有力,发人深省。

2.《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悲痛之情。

通过描绘原野上枯草的生长,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表现了离别之痛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景色,同时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一种悲壮的美感。

3.《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描述了春夜细雨的美好情景,通过描绘雨水的作用,使人们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期待和喜悦,传达了对丰收的期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细腻而富有生机的春夜,展示了雨水在大自然中的神奇力量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美感。

4.《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九绝。

这首诗以登高远眺的情景作为基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欣赏壮丽美景的心情。

诗中表达了一种向往远方、追求进取的精神,表现了人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优美五言绝句古诗欣赏

优美五言绝句古诗欣赏

【导语】五⾔绝句是⼀种特殊的体裁,古时候的诗⼈写的五⾔绝句有很多,其诗对仗⼯整,读起来朗朗上⼝!下⾯就和©⽆忧考⽹⼀起去来了解⼀些优美五⾔绝句古诗欣赏,欢迎阅读!
《庭⽵》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枝。

依依似君⼦,⽆地不相宜。

《天涯》
唐:李商隐
春⽇在天涯,天涯⽇⼜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花。

《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红⾖》
唐:王维
红⾖⽣南国,春来发⼏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题诗后》
唐:贾岛
⼆句三年得,⼀吟双泪流。

知⾳如不赏,归卧故⼭秋。

《遗爱寺》
唐:⽩居易
弄⽇临溪坐,寻花绕寺⾏。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杂诗》
唐:王维
君⾃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柴》
唐:王维
空⼭不见⼈,但闻⼈语响。

返景⼊深林,复照青苔上。

《独坐敬亭⼭》
唐:李⽩
众鸟⾼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夜宿⼭寺》
唐:李⽩
危楼⾼百尺,⼿可摘星⾠。

不敢⾼声语,恐惊天上⼈。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

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

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

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

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

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

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

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

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湛江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2008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200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08年柳州市、北海市普通高中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连云港市2008年高中段学校招生文化考试
湖北黄冈罗田县第一中学2008年自主招生考试
淄博市二〇〇八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2008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08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荆州市2008年语文中考试卷
益阳市2008年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蚌埠二中2008年自主招生考试
二、阅读理解(含7~23题,共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诗歌赏析。

(第7题,共2分)
品读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按要求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请对本诗后两句
...作简要赏析。

(2分)
2008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08年山西省中考试题及答案
威海市二○○八年初中升学考试
2008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2008年郴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厦门市2008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2008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2008年德化县初中毕业班语文学业质量检查
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卷)
山东省菏泽市二○○八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8.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云南省2008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二○○八年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三、诗歌:感悟人生的窗口(8分)
(一)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20.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答: 21.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答:
(二)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选自《中国诗歌库》)
22.“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23.本诗共两节,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答:
200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达州市200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3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

试结合诗、文寓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答:
江汉油田、仙桃市、潜江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与探究(共43分)
(一)诗词赏析(6分)
读光未然《黄河颂》的结尾部分,完成6~7题。

(3分)啊!黄河!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你一泻万丈,发扬滋长!
浩浩荡荡,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向南北两岸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6. 下面的几种感情基调,不符合
...此节诗朗读要求的一项是()(1分)A.雄浑豪迈 B. 澎湃激昂 C. 悲壮高亢 D. 含蓄委婉
7. 结尾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朗读语调上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分)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8~9题。

(3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1分)
9.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_______ __(2分)
2008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山东省二○○八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8.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悖人之常情,你如何理解?(2分)
2008年福建省三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08年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广西百色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2008年梅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欣赏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4分)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一切景语皆情语。

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
的情绪。

(2分)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我的分析:
深圳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遵义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四)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

(3 分)
答:
2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3 分)
答:
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8年辽宁省十二市鞍山市中考命题改革调研试题
2008年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三)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5.赏析加点的字,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

(2分)
200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吉林省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2008年来宾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题
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台州市卷)
四、古诗文阅读(25分)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17—25题。

(一)(4分)
过山农家(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嗔(chēn):嫌怨。

17.三、四句中写了山农“”、“”这两个劳动场面。

(2分)18.作者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山村环境怎样的美?请你作简要赏析。

(2分)
答:
二00八年枣庄市高中
段招生统一考试试题语文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 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①),日暮客愁断。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渚:水中小洲。

6 .今人刘永济曾说:“诗家有情在景中之说,此诗是也。

”请结合本诗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答: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8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