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认知考试重点
言语理解背诵知识点总结

言语理解背诵知识点总结言语理解有可能是注重于口头语,但也能够专注于书面语言。
言语理解内容可分为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两种。
1. 听力理解(1)听力理解的能力包括听懂、理解并回答表面和深层次的问题。
这需要听者对所听取的信息进行快速的处理、分析和整合。
(2)一个人在进行听力理解时,需要专注、细心并灵敏。
在这个过程中,分辨声音、领悟意象、识别要点、理解逻辑、预测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2. 阅读理解(1)阅读理解的能力包括读懂、理解并回答表面和深层次的问题。
这需要读者对所读取的信息进行快速的处理、分析和整合。
(2)一个人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需要关注细节、推理逻辑、分析信息和理解作者的意图。
言语理解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音知识语音是语言行为的根本,在言语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语音知识包括语音意识、语音辨析、语音记忆和音节切分等。
语音知识对于提高言语理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 词汇知识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理解语言的基础。
扩大词汇量,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对提高言语理解的能力至关重要。
3. 语法知识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结构,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理解语言的组织结构和信息传递方式。
语法知识包括词类、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句型和语法规则等。
4. 语篇知识语篇是语言的运用方式,包括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
语篇知识包括上下文理解、语义逻辑、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等,对于理解语言的整体意思和信息传递方式至关重要。
5. 表达能力言语理解不仅仅是理解别人的语言,更包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需要掌握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清晰、流畅地传递信息。
要提高言语理解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了解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知识,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言语理解能力的基础。
2. 注重语言训练,多听多读多练,提高语言储备和理解能力。
3.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善于推理和分析信息,提高理解能力。
4. 注重阅读,多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文章和资料,了解各种风格的语言,提高语篇理解能力。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重点研究语音的产生、结构、运动和感知等方面。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国际音标的掌握,包括元音、辅音和音节等。
2.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比如舌头、喉头、声带等的作用。
3.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音位是语言中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是语音的实际表现。
4.音变规律,比如浊音化、清音化、辅音的鼻化等。
二、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包括句法学、词法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句子、短语、词类等。
2.句法分析的方法,包括基于短语结构的上下位关系分析和基于依存关系的句法分析。
3.句子成分的分类与功能,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4.语法关系的表示,包括句法树和依存关系图等。
三、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意义的学科,包括词义学、语用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义的基本概念,包括词义、句义、语篇意义等。
2.词义的分类,包括编码词义和概念词义等。
3.语义关系的表示,包括隐性关系和显性关系等。
4.语义义原的掌握,比如用来描述词义的最小单位,可以用来解释多义、歧义、同义等现象。
四、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包括语用规则、言语行为等方面。
1.言语行为的分类,包括表示、指示、陈述、询问等。
2.言语行为的成分,包括言辞、语境、意图等。
3.语用规则的掌握,比如礼貌原则、言外之意等。
4.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包括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等。
以上仅为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的一些重点内容,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复习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案例和实例,加深对语言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

语言学概论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4/5)简答题(4/5)分析题(4/5)论述题(1)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基本功能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语言的内涵或性质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如何理解语言的符号性?
3.如何理解语言的系统性?
第三章语音
1.汉语拼音的国际音标
2.元音舌位图
3.语流音变的概念和类型
第四章语法
1.语法意义、语法范畴、语法化的概念
2.词和句子表现语法意义的手段分别有哪些?
3.语法分析的手段有哪些?配价分析法和变化分析法的含义
4.从语法角度对语言所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有哪些?各自有什么含义?第五章语义
1.词义的发展演变类型
2.语境的含义及其作用
第六章文字
1.文字的地位与作用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2.文字的性质及其分类
第七章语言的发展与演变
1.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
2.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
3.语言分化与统一的表现
4.语言系统发展演变的表现与特点?主要关注词汇与语法方面。
语言学考试复习重难点

语言学考试复习重难点Chapter one Introduction一、定义1.语言学Linguistics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3.语言language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
4.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语言识别特征是指人类语言区别与其他任何动物的交际体系的限定性特征。
Arbitrariness任意性Productivity多产性Duality双重性Displacement移位性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⑴arbitrariness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s and sounds.P.S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language is a sign of sophistication and it makes it possible for language to have an unlimited source of expressions⑵ProductivityAnimals are quite limited in the messages they are able to send.⑶DualityLanguage is a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sets of structures ,or two levels.⑷Displacement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contexts removed from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the speaker.⑸Cultural transmissionHuman capacity for language has a genetic basis, but we have to be taught and learned the details of any language system. this showed that language is culturally transmitted. not by instinct. animals are born with the capacity to produce the set of calls peculiar to their species.5.语言能力CompetenceCompetence i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6.语言运用performancePerformance is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语言运用是所掌握的规则在语言交际中的体现。
最新语言学基础知识常考点

最新语言学基础知识常考点1. 语言与其要素- 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通过语言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和展示文化。
- 语言的要素:语音、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用是语言的基本要素。
2. 语音学- 语音学的研究对象:语音学研究的是语言中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 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标记语音的符号系统,用于记录各种语音音素。
- 语音特征:音调、音长、音位和音素是语音学中常考的重点。
3. 语法学- 语法学的定义: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句子结构、词类和句类等方面的学科。
- 句子的成分: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修饰成分组成。
- 句类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是常见的句类。
4. 词汇学- 词汇学的研究内容:词的构成、词义和词的使用是词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是常见的词类。
- 词汇资源:词典、同义词、反义词和词根是扩展词汇资源的重要工具。
5. 语义学- 语义学的定义:语义学研究的是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 词义的关系:近义词、反义词和义原关系是词义上常考的要点。
- 上下文与语义:词义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不同产生细微的变化。
6. 语用学- 语用学的研究内容: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规律。
- 言语行为:陈述、疑问、命令和请求等是常见的言语行为类型。
- 礼貌原则:在交际过程中,遵循礼貌原则可以提高交际效果。
以上是最新语言学基础知识常考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总结和概述,更详细、准确的语言学知识需要参考相关教材和权威资料。
语言学教程[第六章语言与认知]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教程[第六章语言与认知]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137a8b7680203d8cf2f240b.png)
第六章语言与认知复习笔记I.认知的定义“认知”一词既可用于不同学科也可用于相关学科。
在心理学中,“认知”是指个人的心理过程,即心智具有内部心理状态 (比如信念、意志和意愿)。
特别是在许多具象和抽象交织在一起时,如知识、技能和学习共同作用时,采用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理解心理过程。
另外一种对“认知”的定义是指心理过程或知识的能力,包括意识、知觉、推理和判断等。
II.心理语言学的定义心理语言学是对语言心理方面的研究,通常研究的是与语言行为相关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
心理语言学的一个重点是研究能够使人理解和产出可理解句子的语法规则的无意识运用。
心理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心理语言学同时也还关注语言是如何习得的以及语言在思维运用中所发挥的作用。
Ⅲ.语言习得语言习得指的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第一语言习得即一个人母语的学习和发展。
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通过研究语言习得来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本质。
对于第一语言习得的问题存在两种说法:行为主义方法和天赋论。
1.行为主义方法语言是一个学习的行为,是一个通过学习形成习惯的过程。
对语言学习的这种观点称作行为主义或行为主义观点。
根据这种观点,孩子的语言习得是一个“刺激一反映一模仿一强化”的过程。
个人的内部语言知识是其对所观察的语言事件进行结合的直接结果。
2.天赋理论天赋论是说获取人类语言的能力是人类自身内在的机能之一,刚出生的婴儿就具备这种能力。
Ⅳ.语言的理解1.发音理解发音的理解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它通常依赖于听话者所处的语境。
人们需要从整体上来理解意思,而不是孤立地将其分开。
并不是单独去听每一个词。
对发音的成功理解要求人们具有区分细小的发音差别的内在能力,以及适应语言听觉种类的能力。
2.词语的识别词语的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远比处理发音复杂得多。
词汇由于其在传达意义过程中的极端重要作用而在语言理解中居于核心地位。
单词辨识是指对口头词语和书面词语的识别。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6章 语言与认知【圣才出品】

第6章语言与认知Ⅰ. Multiple Choice1. How does the top-down approach differ from the bottom-up approach in language processing?A. Bottom-up processing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op-down processing in speech synthesis.B. Bottom-up processing utilizes all information one has in speech perception.C. Top-down processing uses one’s existing knowledge and the incoming speech signal.D. Top-down processing is more efficient than bottom-up processing in speech comprehension.【答案】B【解析】在语言处理加工过程中,有两种方法,即从一般到具体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和从具体到一般的自下而上的方法。
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会用到言语感知中的所有信息。
2. _____ is defined as a conscious process of accumulating knowledge of a second language usually obtained in school settings.A. CompetenceB. PerformanceC. LearningD. Acquisition【答案】C【解析】在学校里我们会学到第二语言,对第二语言知识的这种有意识的积累,叫做“学习”。
3. During language acquisition, children go through several stages, during which stage they begin to have sensitivity to the phonetic distinctions used in their parents’ language.A. Holophrastic stageB. Two word stageC. Three word stageD. Fluent grammatical conversation stage【答案】A【解析】孩子们的语言习得要经历三个阶段,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以及三词句阶段。
言语理解全部知识点总结

言语理解全部知识点总结语音知识点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说话者的语音信息。
语音知识点涉及到音素、音节、声调以及语音变体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音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音位。
音素的特点有清音和浊音、辅音和元音、鼻音和非鼻音以及舌位和唇位等。
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构成的。
声调则是语言中特有的语音特征,它可以改变词义和句子意义。
语音变体是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情境下产生变化,比如在某些情况下音素会发生浊化、清化等变化。
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语音知识点对于正确理解说话者的信息至关重要。
语法知识点语法是言语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句子结构、词类、句法关系以及句法成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中词的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
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存在差异,比如英语是主谓宾结构,而汉语是主谓宾补结构。
词类是词汇的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句法关系是指句中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宾补关系、状语关系等。
句法成分是指句子中的各个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语法知识点,从而能够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词之间的关系。
词汇知识点词汇是言语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词的选择、词义、词性以及词汇搭配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词的选择是指说话者在表达信息时所使用的词汇。
词义是指词汇的意义和含义。
词性是指词汇的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词汇搭配是指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比如搭配词、搭配短语等。
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词汇知识点,从而能够准确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
语义知识点语义是言语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词义、句义、语境以及歧义消解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词义是词汇的含义和意义。
句义是指句子的意义和语义。
语境是指句子所处的情境和背景。
歧义消解是指消除句子中的歧义,达到准确理解句子的目的。
在进行言语理解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语义知识点,从而能够准确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认知科学:研究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认识世界
的能力与智力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1956年则是最重要的一年。
两个基本假设 I.人的认知能力是一种计算能力
II. 计算是对符号化的信息的程序化操作,而符号是实体的表征
哲学知识(认识)论:
柏拉图和奥古斯丁的天赋论
培根的观察归纳论,经验论
休谟对归纳的批判
波普尔的观察始于理论的论点
经验主义:一切知识最终都是来自人的感性经验,经历一次就有了经验,下次再经历就会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先验主义:康德(1787)的综合先验命题预设:
表达我们用来综合有秩世界和心灵的图式,它们不是从经验获得的。
洛克对笛卡尔先天知识的批判
Tabula rasa (blank tablet)
休谟(Hume)对经验归纳的批判:没有逻辑的根据,只有心理上的依据,期望。
笛卡尔之妖:笛卡尔提出笛卡尔之妖(Evil Demon)来反对经验主义。
怎么知道不是一个妖怪在控制我的思想,使我感到桌子是硬的,今天很高兴……没有可靠的方法证明不是妖怪在作怪而是真实的感觉。
建立在不可靠基础上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
只有一点是可靠的,即我是存在的,否则妖怪没有控制我的必要,因此“我在思想,我思故我在”这是绝对
的真理,百分之百确切的知识,没有任何矛盾的,“我思故我在”这是没法挑战的。
从这点出发得到的知识一定是可靠的。
笛卡尔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他的一个想法。
这个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章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它试图通过了解智能的实质(这也是认知科学的主要任务),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完成一些通常只能依靠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旨在用机器模拟人脑的部分活动(弱人工智能),甚至超越人的智能(强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对两个人或者是计算机进行提问,测试前不知道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提问之后如果识别不出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就说明计算机具有与人一样的智力。
第三章 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复杂有机体(高级动物)如何表示和处理信息的科学
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皮亚杰
行为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人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很多东西的。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华生
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
学习是一种刺激反应 学习是一种模仿
给我一个正常儿童,我能把他培养成任何一种人:科学家,音乐家,等等。
柏拉图问题: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问道,人怎么能在那么短的人生中知道那么多东西呢。
后来乔姆斯基修正了这个问提出,被称为“新柏拉图问题”,即有限的语言怎么能让我们学会那么多东西,是怎么做到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得到那么多创造性知识。
第四章 人类学
走出非洲说:人类起源都来自非洲,20 万年之前,非洲的智人中的一支突然发生很多变化,智力爆发,具有很多优势,扩展的很快,很快离开欧洲大陆,扩散到各个大陆。
非洲夏娃是现代人最早的祖先。
自然选择:在某种自然环境中,具备某种能力就会最强,被保留下来,不具备这种生存能力就会被淘汰,通过一代一代的选择,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多,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少,这就是自然选择。
性选择
第六章 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产生假说:
1人类智力扩展说 人为什么有语言是因为人聪明
论据:白板说、动物学习语言实验、狼孩
2先天假说 ,语言是天生机制,人说话和走路一样是人的自然本性,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乔姆斯基
论据:人类语言器官的特殊性
语言的复杂性和儿童学习语言的轻松性
语言学习的年龄限制
大脑的语言中枢及特殊语言障碍证据
语言的本质
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符号,
符号分为:象似符号(Icon),符号与它特代表的实体有着空间、时间和物理的相近或相似性,这种符号称为象似符号,例如:电脑桌面上的一个电脑图标代表“我的电脑”,我的照片代表我等
指示符号(Index)以部分或部分的相似以代表实体,是指示符号
例如:以男性的头像代表男厕所,以电话听筒代表电话亭
信波符号(symbol),,用任意一种东西去代表任意一种东西,完全是任意的或规定性的。
如:国旗,制式服饰(军装),古代官服,等等。
语言是一种信波符号
语言符号的设计特征:1. 任意性(arbitrariness)2. 双重性(duality)3. 时空可分离性(displacement)4. 创造性(creativity)5. 规律性(pattern)6. 递归性
语言习得的两个基础: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
只有人可以习得语言,只有正常人可以习得语言。
儿童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与其它人互动,才能学会语言(已经有实验证明,儿童只看电视无法习得语言)
第七章 儿童语言习得 最后大题,ppt第93张,pdf第53章
第八章 语音认知(ppt第124页,PDF第61页)
语音的实体形式:语音的实体形式是二元的,双重性,物理特性,频率、音律、谐音、泛音、噪音。
语音还有形式的本质,尽管各个人发的音有不一样,我们听的时候不理会物理特性,不管发的高还是低,都能理解说的意思,人们有天生的能力抛弃声音的物理特征(substance)提炼形式(form)。
音和音素:比如我发a,我每次发这个音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出来的声音肯定不一样,但是我们都能识别,就是提炼出来的,不管任何物理特征,只管形式实质,把共同的东西抽象出来,是音素。
音 (phone)与 音素(phoneme)的区别:
音是具体的,每个人发出的都不尽相同,甚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发出的都不相同。
音素是抽象的,在一个语言群体中,是一样的,它是在人脑中的一个符号。
同位音素:指所有代表同一个音素的音,我们叫同位音,
第九章 语言的原则与参数(pdf第82张)
普遍语法的基本假设
• 原则与参数
• 原则的普遍性
• 语言输入
• 参数的可修改性
原则
• 所谓原则,是所有语言都遵守的规律,之所以这样,生成语法学派认为,是因为语言的神经生理基础都是一样的,即语言获得机制是相同的。
• 例如:一些可能的原则是:基本句都至少有一个动词
每种语言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
原则是不能违反的。
参数
• 语言输入与参数设置
• 主谓语位置参数:
SVO 语言与SOV语言的参数设置
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的参数设置
例如:
汉语:汉语主语在前,动词在后,宾语在动词之后。
第十章 句法(ppt23页,pdf90)
句法的三种关系:
位置顺序关系:我今天上午有语言与认知课。
×我今天有上午语言与认知课。
替代关系:一个语言构件(constituent)可以替代另一个语言构件而不破坏句法合法性,称为替代关系。
例如:任何人都可以热爱自然。
其中任何人可以替代为“大家”“我们”等而不破坏句子的句法合法性。
搭配关系:一个语言构件与其它语言构件有时必须同时出现,构成搭配关系。
例如:汉语中,“从…到…”“越…越…”,英语中 “depend on”,“consist of ”等。
语类的定义:语类是语法的概念,即一个语言构件在语法上所属的类别语类划分的原则:
(1) 实语类:名词性语类,动词性语类,形容词性语类,介词性语类
(2) 超语类:定义:有些词类,和另一些词类有着共同的句法特征
(3) 功能性语类:功能语类是没有实指概念的语类
分代词语类、定词语类、屈折词语类、标句词语类,
• 空语类:并不是所有的语类都有声音的形式,就像数学中的0没有实体例证一样。
但0对数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同样,空语类对理解句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空语类虽然没有语音表现,但却有句法功能,起着重要的句法作用,对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的语言的句法是非常重要的。
• 包括:PRO主语,空助词,空屈折词(没有语音形式的助词),空标句词,空限定词,语迹
第十一章 语言与社会认知(pdf94页)
话语权:解释语言、控制舆论的权力。
举例?联合国语言,中美撞机事件中道歉的说法等
隐喻:隐喻是用指代一种事物的语言去指代另一种事物,而后一种事物具体前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
三种概念隐喻:(一)本体隐喻,包括实体隐喻、物质隐喻、容器隐喻等,如榆木疙瘩表示脑瓜不灵活的人,用花儿代表美女,“他满怀忧伤”等
(二)方位隐喻: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表达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高兴高明高超等,低下低能等
(三)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
如“李先生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
”
隐喻的作用:隐喻具有了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不熟悉、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的功能。
在词层级上具体地表现为使词的语义得以延伸和扩展
隐喻的创造使用打破了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隐喻就是舍弃差异,凸显相同或相似,借用喻体的形象加强本体的表达效果。
隐喻不仅可以使词的语义得以延伸,而且可以使句子的语义精确、凝练、丰富。
例如:“她是一条美女蛇。
”比喻一个外表漂亮的女人,却有一颗蝎子的心
一个人的语言可以会暴露出他的哪些社会信息?尊卑、职业、地域、亲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