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体质及对应的养生
九种体质内容

九种体质内容九种体质是中医上的概念,包括平和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
1、平和体质:是正常体质,这类人面色红润,身形匀称,精力充沛,性情较温和,做事不急躁。
平和体质是人体最健康的体质,具有身体强壮、面色红润、眼睛有神、精力充沛、食欲好、睡眠佳、大小便正常、脉象和缓有力等特征。
这种体质的人不易患病,即使患病也能很快康复。
2、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常常口苦口臭,大便干结或稀溏,小便黄赤或混浊,阴囊潮湿或体胖。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患痤疮、脂溢性皮炎等。
3、气郁体质:气郁体质的人常常情绪抑郁,胸胁胀满,脘闷叹气,多疑善虑,夜眠较差,舌淡红苔薄白。
气郁体质的人容易患抑郁症、焦虑症等。
4、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身材多不健壮,肌肉松弛,常常手脚发凉,喜热怕冷,口唇色淡,毛发易脱,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恍白,舌淡胖嫩苔白润。
阳虚体质的人容易患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等。
5、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体型瘦弱,面色偏红,皮肤干燥,爱喝冷饮,常常口燥咽干,手足心热,面颊潮红,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脉象细数无力。
阴虚体质的人容易患失眠、糖尿病等。
6、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说话声音低落,轻微运动后可能就出现气喘,容易患病,常常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食欲不振,舌淡脉弱。
气虚体质的人容易患感冒、胃下垂等。
7、血虚体质: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倦怠。
血虚体质的人常常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脉细无力。
血虚体质的人容易患贫血、营养不良等。
8、痰湿体质:体型肥胖,腹部肥满,脸上有层油,口中黏腻。
痰湿体质的人常常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
9、特禀体质:可能对多种物质过敏,比如药物、食物、动植物、气味、花粉等,容易患哮喘。
特禀体质又称过敏体质,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
(完整版)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全)

(完整版)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全)中医学认为,人的体质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而不同的体质对于健康的调养也有不同的要求。
以下是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的完整版,帮助您根据自身体质进行养生调理。
1. 平和质- 饮食:均衡饮食,以谷类为主,适量摄入蔬果、鱼肉等。
- 运动: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 调理方法:保持身心平静,避免过度劳累。
2. 气虚质- 饮食:多食糯米、山药、枸杞等温补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 调理方法: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疲劳。
3. 阳虚质- 饮食:多食豆类、动物肝脏等温阳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阳性运动,如健身操、户外活动等。
- 调理方法: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 阴虚质- 饮食:多食绿叶蔬菜、芝麻、豆浆等滋阴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静性运动,如瑜伽、太极等。
- 调理方法: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
5. 痰湿质- 饮食:少食油腻、生冷食物,多食薏苡仁、红小豆等利湿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消耗体液的运动,如跑步、踢毽子等。
- 调理方法:避免潮湿环境,保持通风干燥。
6. 湿热质- 饮食:少食辛辣、油炸食物,多食苦瓜、黄花菜等清热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排汗的运动,如打篮球、游泳等。
- 调理方法: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激动。
7. 血瘀质- 饮食:少食油腻、高糖食物,多食红枣、黑豆等活血化瘀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扩张血管的运动,如跳绳、单车等。
- 调理方法: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时间静坐。
8. 气郁质- 饮食: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山楂、佛手等理气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宣泄情绪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
- 调理方法:保持心情开朗,避免压抑情绪。
9. 特禀质- 饮食:避免过敏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 运动:适量参与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 调理方法: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
以上是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的完整版,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调理,有助于促进健康和平衡。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与十二时辰养生

脾脏功能好, 糖尿病治疗效
果佳
02
脾为后天 之本
05
改善高脂 血症从健
脾开始
03
健脾法助 你远离
『思伤脾』
06
健脾也是 在健脑
下篇 黄帝内 经 十二时辰 经络养生
Part 07 巳时养护脾经— —分解食物,为人体的后 天之本
下篇 黄帝内 经 十二时辰 经络养生
Part 07 巳时养护脾经—— 分解食物,为人体的后天之 本
下篇 黄帝内经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
Part 04 寅时养护肺经——天亮起身,令气血整装待发
列缺、太渊和鱼际,肺经上最好的养生穴
下篇 黄帝内 经 十二时辰 经络养生
Part 05 卯时养护大肠经— —排出毒素,轻微运动保健 康
01
卯时大肠经当 令
02
排便是对大肠 经最好的照顾
03
卯时生活养生 经
04
A
K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与十二时辰 养生
演讲人 2 0 2 5 - 11 - 11
C
N
目录
01. 上篇 黄帝内经 九型体质养生法
02.
下篇 黄帝内经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
03.
附录1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04. 附录2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05. 封底
01
上篇 黄帝内经 九型体质养生法
上篇 黄帝内经 九型体质养生法
Part 01 辨清体质好养 生
《黄帝内经》中暗 藏的体质调养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质养生可 借天时
阴阳平衡是体 质养生的宗旨
根据不同体 质治病
看一看,你属于九 型体质中的哪一种
上篇 黄帝 内经 九型 体质养生法
九种体质及对应的养生

减少刺激性物质的接触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减少皮肤刺激。
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等过敏源的滋生。
增强免疫力,改善过敏体质
均衡饮食
保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有 助于增强免疫力。
保持心情愉悦,培养乐观心态
学会自我调节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平和的心态 。
培养兴趣爱好
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有助于转移注意力,缓解不 良情绪。
多与他人交流
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经历,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改善气郁症状。
09
特禀质养生方法
避免过敏源接触和刺激
了解并避免接触过敏源
持之以恒
运动锻炼应持之以恒,每 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 30分钟以上。
运动时间
最佳的运动时间为清晨或 傍晚,此时空气清新,温 度适宜。
精神调养技巧
保持乐观
平和质的人应保持乐观开 朗的心态,避免过度忧虑 和抑郁。
调节情绪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应 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倾诉 、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充足睡眠
赤小豆
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适合痰湿体质 伴有水肿、黄疸者食用。
加强运动锻炼指南
散步
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可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化痰祛湿。
慢跑
痰湿体质者可适当进行慢跑锻炼,每次20-30分钟为宜,以微微出 汗为佳。
瑜伽
练习瑜伽可调和气血,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痰湿体质。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安逸
食。
9种体质中医养生方案

9种体质中医养生方案你知道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体质,而根据体质的不同养生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种体质中医养生方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体质1.平和质是正常的体质。
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容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平时患病较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养生一、饮食有节饮食应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二、劳逸结合生活应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不宜食后即睡。
作息应有规律,应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三、坚持锻炼根据年龄和性别,参加适度的运动。
如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2.气虚质的人,肌肉松软。
和别人爬同样层数的楼,气虚的人就气喘吁吁的。
这种类型的人,讲话的声音低弱,老是感到自己上气不接下气,气不够用。
容易出汗,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大就容易累。
防御能力下降,所以容易感冒,发病后难以痊愈。
一、食宜益气健脾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
药膳指导:黄芪童子鸡: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9g,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
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
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
可益气补虚。
山药粥:将山药30g和粳米180g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
此粥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的作用。
二、起居勿过劳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午间应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
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
三、运动宜柔缓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
中医九种体质及体质养生知识

中医九种体质及体质养生知识一,平和体质特征:该体质人群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平时患病少。
常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患病倾向:不爱得病。
养生方法: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适宜运动: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二,气虚体质特征:该体质人群声音低弱,易感气不够用,易累,容易感冒,发病后难以痊愈,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
这种人一般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比较胆小,不爱冒险。
常见人群:气虚体质者多分布在西部、东部地区,没有工作的人、学生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容易气虚。
患病倾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养生方法:多吃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蘑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适宜运动: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三,阴虚体质特征:怕热,体形多瘦长,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易失眠,性情急躁,舌质偏红,苔少,经常大便干结,外向好动,性情急躁。
常见人群:在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的地区容易产生这种体质的人。
患病倾向: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养生方法: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
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适宜运动: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
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四,阳虚体质特征: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喜静,易大便稀溏,不敢吃凉的东西。
性格多沉静、内向。
常见人群:东北地区多见,可能与东北寒燥的天气有关,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中医将体质分九种 养生食疗各有道

中医将体质分九种养生食疗各有道1.平和质该体质人群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平时患病少。
养生法: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
坚持锻炼,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2.气虚质该体质人群声音低弱,易感气不够用,易累,容易感冒,发病后难以痊愈。
养生法:宜食益气健脾的食物。
平时注意保暖。
可做一些柔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
适宜药膳:黄芪童子鸡和山药粥。
3.阳虚质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喜静,易大便稀溏。
养生法: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
平时要注意保暖。
防止出汗过多,运动时要避风寒。
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
适宜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4.阴虚质体形多瘦长,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易失眠,性情急躁,舌质偏红,苔少。
养生法: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等性温燥烈之品。
适合做有氧运动,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健身项目。
适宜药膳:莲子百合煲瘦肉。
5.血瘀质面色偏暗,嘴唇颜色偏暗,舌下的静脉淤紫,牙龈易出血。
易烦躁、健忘。
养生法:多食山楂、醋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
宜早睡早起多锻炼,可进行舞蹈、步行等。
适宜药膳:山楂红糖汤。
6.痰湿质体形肥胖,易出汗,且多黏腻。
常感肢体酸困沉重。
面常出油,嘴里常有黏或甜腻的感觉,嗓子老有痰,舌苔较厚。
养生法: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
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
可长期坚持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适宜药膳:山药冬瓜汤。
7.湿热质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
常感到口苦、口臭,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
脾气较急躁。
养生方法:可多食赤小豆、芹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
适合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武术等。
中医九大体质对照表

中医九大体质对照表
中医九大体质对照表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体质分类方法,将人体分为九个不同的体质类型,每个体质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下面是中医九大体质对照表的详细分类:
1.平和体质: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容易入睡、大便正常、食欲适中、不易生病。
2.阳虚体质:阳气不足,畏寒怕冷、手足不温、面色苍白、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大便稀溏、口干咽燥。
3.气虚体质:元气不足,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面色白黄、舌淡苔薄、大便稀溏。
4.湿热体质:湿热内蕴,面垢油光、口苦口臭、苔黄腻、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赤、易生疮疖。
5.痰湿体质:痰湿凝聚,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容易困倦、口舌黏腻、大便黏滞不爽。
6.血瘀体质:血液循环不畅,面色晦暗、皮肤粗糙、容易生瘀斑、经期不调、乳房胀痛。
7.气郁体质:情志不畅,容易烦躁、胸闷、易怒、口苦口干、大便不畅。
8.特禀体质:过敏反应明显,容易过敏、皮肤瘙痒、打喷嚏、流鼻涕、哮喘等。
9.胃虚体质: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口干口苦、
舌苔白腻。
以上是中医九大体质对照表的详细分类,每个体质类型的特点和表现都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诊断和调理,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气虚体质—补气不耗气
益气健脾,慎避风邪
•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 也”。 ——《黄帝内经· 素问· 生气通天论》 • 气的分类与功能
气虚测试
你容易疲乏吗
你容易气短心慌吗
你容易头晕或站起来眩晕吗
你比别人容易感冒吗 你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你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你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汗吗
阳虚体质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
常见表现: (主项)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 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舌润,脉象沉迟而弱。 (副项)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 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素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 食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 药物:金匮肾气丸,理中丸等
―天然良好的自然环境——健康生活方式—— 推拿——针灸——方药”
精神养生:保持安静,培养“钝感” 起居养生:注意保暖,多做运动,早睡不贪凉,注意 腰背部保暖。 药物养生:保健为主,可食鹿茸 四季养生:夏勿贪凉,冬宜温补,春夏养阳, 穴位养生:任脉之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申脉, 涌泉,常用艾条灸脊背 ,捏积。 避免阳虚,注重“好孕”,产妇不能贪凉。 常做提肛运动 清凉败火易伤阳,尤其注意上热下寒
原则:不伤不损阳气 饮食养生:忌食生冷,多吃温热
第一,少吃或不吃生冷、冰冻之品如黄瓜、柿子、西瓜。 多食温热之性的食物,多食牛肉、羊肉、狗肉、鳝鱼、 韭菜、辣椒、葱蒜、胡椒、生姜、菟丝子。 第二,减少食盐的摄入。阳虚体质多盐饮食很容易引起肥 胖、肿胀、小便不利、高血压。 第三,可以适当调整烹调方式 。
豆,山药,红薯,花生,党参,甘草
忌:散气耗气之山楂,橘皮,玫瑰,茉莉等
• 常用穴位:足三里,气海,脾腧,中脘
• 简易验方:玉屏风散,四君子汤
• 注意:补气勿过急
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前 外侧,当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 横指(中指)。有调 节机体免疫力、增 强抗病能力、调理 脾胃、补中益气、 通经活络、疏风化 湿、扶正祛邪的作 用。
• 体质由四个方面组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性格心 理。这四个方面可以高度概括为:形和神。 形主要是形态结构,比如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 血脉等,也就是人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态结构的物质部分。 神包括功能活动、物质代谢过程、性格心理精神,比如心跳、呼吸、 吸收、消化、排泄、水谷营养在体内吸收利用转化排泄、性格特 点、精神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等。
特征及易患疾病
• 气虚的表现: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呼吸气短, 神疲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证加 重,舌质淡嫰,脉虚.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 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
——《黄帝内经· 素问· 宣明五气篇》
• 易感冒,易疲劳
气虚体质养生方案
• 食物:宜:健脾益气之人参类,莲子,大枣,扁
•
阳虚体质之上热下寒
由于下焦阳气明显虚弱,根基不牢,虚阳上浮,漂到头 面五官了,形成肚脐以下阳虚阴盛,如尿多、夜尿、 便烂、腰腿冷痛、白带清稀;头面五官则常见牙痛、 口臭、面红油腻、痤疮、烦躁失眠等热象。应该说下 寒是真,上热是假。 如果总是清热,总是抗菌消炎,会加重阳虚体质。应 该先暖阳再局部处理一下 。 阳虚体质的痤疮:一般为囊肿痤疮,皮损严重,不往外 发,专往里长,钻窟窿打洞,即使好了,也坑坑洼洼, 终生落疤。
气海
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 脐下1.5寸处。 益气助阳、调经固经。 腹痛,泄泻,便秘,遗 尿,疝气,遗精,阳痿 ,月经不调,经闭,崩 漏,虚脱,形体羸瘦( 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 健要穴)。
脾腧
第11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用于治疗腹胀、腹 泻、呕吐、痢疾、 便血等脾胃肠腑病 证。 治疗背痛。
体质分类
• • • • • • • • • 怕冷派----阳虚体质 缺水派—阴虚体质--阴虚则内热 气短派—气虚体质 痰派 — 痰湿体质--胖人多痰湿 长痘派—湿热体质--又“湿”、又“热” 长斑派—血瘀体质—不通则痛 郁闷派—气郁体质--百病生于气 过敏派—特禀体质—非常需要娇宠 健康派—平和体质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3月26日发布
• 亿万苍生 人分九种 一种平和 八种偏颇平和
体质——健康 • 阳虚体质——怕冷 • 痰湿体质——肥胖 • 气郁体质——郁闷 • 血瘀体质——长斑 阴虚体质——怕热 湿热体质——长痘 气虚体质——疲乏 特禀体质——过敏
• 个性化养生 科学化养生
不同的职业背景对体质也有重要影响
气虚体质在无职业者和农业劳动者中多见; 阳虚体质在生产运输工人中多见; 阴虚体质多见于学生; 痰湿体质多见于领导干部; 湿热体质多见于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而在农业劳 动者中最少; 血瘀体质在办公室人员中多见; 气郁体质在学生和无职业者中最多。
饮食习惯与体质
• 营养过剩:促成气虚或痰湿体质
• 更年期:少食寒凉之物
• 大病之后的康复阶段:不可过饱或贪食油腻 • 三伏天补阳:阳虚体质的人注意
一、平和体质-- ―中庸之道”
• 拥有平和体质,一方面可以说是上天的厚 爱,另一方面也说明后天个人的修为好。
• 这种人不易生病,情绪稳定,生活规律, 对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也比较强, 即使生病了,也很容易治愈。应该说拥有 平和体质的人是基础非常好的“健康人”!
气虚体质的生活起居
避免过劳---劳则耗气 不能盲目减肥---尤其不能过度节食 关注情绪---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 四季养生避风邪,补元气---顺四时而适寒暑 锻炼身体---轻缓、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三、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
• 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 宝,只此一息真阳。”阳虚体质就是红日不那么灿烂,真 阳不那么温暖,生命力不那么旺盛。
• 常用空调:易生痰湿体质
• 常用电脑:加重体质偏颇
神要静养,形要动养
体质养生的几个关键时机
• 婴儿时期:常带三分饥和寒 • 青春发育期:切勿发胖,又忌过度节食 • 妇女产后:坐月子有学问(妇女怀孕期间,身体内环
境、脏腑功能会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气血相对旺盛以养育 后代,对于虚性体质是一个较好的调整时机。)
养生最高境界----养心
• 养心,平和体质者养生的最高境界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 来”。 “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平和体质者,平衡饮食是关键
① 合理膳食:食物选择要均衡,注意主食与副食相 搭配,品种要多样化,粮食、肉蛋、奶制品、豆 制品、蔬菜水果等,都要选择,合理搭配。 ② 吃好一日三餐:即“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 宜少” 。 ③ 日常饮食谨和五味,不宜偏嗜: “五味入五 脏”。五味偏嗜,则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 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 苦伤肺等。
体质如何形成
• 先天禀赋决定人最初的本质 –种瓜得瓜 • 体质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 男女有别造就不同体质 • 社会环境同样影响体质 • 七情过激也是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 疾病和药物改变体质 • 饮食习惯不当损耗体质—食话食说 • 生活起居不当转化体质 体质养生要注重生活调摄!!
男性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 质多;女性血瘀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阴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 。 易感肥胖、失眠、骨质疏松、慢性结肠炎等 。
阳虚体质
1、你手脚发凉吗? • 2、你胃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 3、你衣服穿的比别人多吗?
4、你讨厌冬天喜欢夏天吗?
5、你比别人更容易感冒吗?
6、你吃凉东西会拉肚子吗?
7、你小肚子一吹风会马上不舒服吗?
阳虚体质养生
outline
• 体质分类
• 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 • 如何辨识----各型体质的特点 • 个体化养生保健方案
古老的体质思想
•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体质按形态特征、性格心态、寒热适应细 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
• 《灵枢•通天》按人的性格、心理、精神在生理范围内的偏阴偏阳,认 为“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 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比如太阳之人,常现精力 旺盛,目光有神,坚定刚毅,或自足傲慢之貌,好说大话,动作敏捷, 性急自用,主观、冲动、有野心、有魄力,暴躁易怒,不怕打击,有进 取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顶撞。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 阳气偏盛。而太阴之人,常现外貌谦虚,内怀疑虑,思前想后,悲观失 望,胆小谨慎,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内省孤独,情感不外露,不追赶 时尚,保守自私,不带头行事,反应较为迟钝,动作较为缓慢,沉默少 言。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阴气偏盛。
•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 养筋。” ---阳气的鼓舞使人精神焕发,阳气的温煦使人 关节筋脉柔韧。阳气盛衰还决定了人的生殖、繁衍能力。 人体运行不息的津液、血脉得寒则凝,遇温则行。阳气作 为动力、火力,能保证体温,产生能量,促进废物排泄, 鼓舞生机,使生命的河流清澈、畅通。
体质养生
辨证论治与体质辨证结合的个体养生保健
养生六要诀
一辨体质分九种,因人制宜各不同; 二顺四时适寒温,人与自然自相通; 三养心神调情志,精神爽朗沐春风; 四调饮食须均衡,少而清淡不肥壅; 五适运动持以恒,流水不腐筋骨松; 六慎起居讲规律,劳逸适度精力充; 把握养生六要决,健康自在我手中。
体质
• 所谓体质,是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 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 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生命活 动的差异性或者特殊性。 •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存在、活动于父母、环境、自我耕 耘所形成的土壤或温床——体质上。多样化的土壤生长出 异彩纷呈的树木花草;不同的温床养育着强弱不同的幼苗; 不同的体质带给我们不同的生命体验。 • 呵护生命、关注健康、保健养生,就要先了解、关注自己 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