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汇总800字
革命英烈事迹五篇800字1秘书

革命英烈事迹五篇800字关于革命英烈事迹的作文1葛振林,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
同年“五卅”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
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
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积极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
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
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
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
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
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
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
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
时年34岁。
革命先烈葛振林60多年前,他在河北狼牙山的纵身一跃,被定格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3月21日晚11时11分,在湖南衡阳169医院,狼牙山五壮士最后惟一的幸存者葛振林因肺功能、心功能、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8岁。
他充满血与火的人生从此永远定格。
葛振林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
他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入党,参加过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历任参谋、连长、省军区警卫营长、衡阳军分区后勤处副处长等职。
离休后一直住在衡阳警备区干休所安度晚年。
离休后的葛老仍发挥余热,担任了驻地10余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去学校热心为孩子们说故事,讲传统、谈理想。
他还先后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区)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厂矿,义务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400余场次,听众40多万人次。
英烈事迹(通用12篇)

英烈事迹(通用12篇)英烈事迹第1篇隆冬腊月,阴雨霏霏,南京不算很冷,雨花台在雨中显得格外的寂静悲凉。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南,是一座松柏环抱的俊秀山岗,高约101米,长约3500米。
在1927年之后的一段岁月里,秀丽的雨花台却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xxx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有不计其数的革命烈士在这里倒在了血泊之中。
走进纪念馆,仿佛回到了那个革命烈火燃烧的年代,一幕幕青年烈士们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不畏生死、殊死拼搏的画面映入眼帘,他们中有学贯中外的青年博士,有未满18周岁的青葱少年,有铮铮铁骨的男子汉,也有不让须眉的女豪杰……为了民主和解放,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民主革命的伟大事业,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心中的信仰。
穿过纪念馆,沿着松柏簇拥着的大道,遥望着远处屹立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她是那样的庄严、厚重,犹如烈士们刚强的躯干,坚强的支撑着远处那片略显阴沉的天。
遥想当年,民主革命的天空也曾遇到了阴暗,但正是一个个革命烈士用坚强的意志和如铁的信念拨开了乌云,今日的阳光才得以光辉大地。
可以说,今天我们脚下的平坦大道,又何尝不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铺就的呢?离开雨花台,坐在回程的中巴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烈士纪念碑,一股发自内心的力量充盈着我的身体,我知道那是感恩,那是希望。
革命的岁月是艰苦的,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当感恩;革命的岁月充满了腥风血雨,今天的生活洋溢着和谐温馨,我们当珍惜。
没有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斗争,怎么会有我们今日的和谐、安康、幸福生活。
也许你还在努力的与生活中的挫折作斗争,也许你在工作中还没有如意畅达,也许你还面临着种种的困难,但那又算得了什么呢?如今的那些困难,那些挫折,还有能比革命前辈们拨云见日、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还要艰难的吗?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社会条件下,他们尚且能一鼓作气,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更何况今天的我们呢?也许你正面临的困难确实不易克服,但那绝不可能成为阻碍你前行的荆棘。
革命烈士的事迹概括五篇800字

革命烈士的事迹概括五篇800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随着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在勃发的春日里,我们也即将迎来清明——这个属于祭奠、哀思的节日。
清明是忧伤的,每到这一日,我们都会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抔一捧黄土,挥洒满腔热泪,仿若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在,却已经再无影踪;接下来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革命烈士事迹的范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革命烈士的事迹范文一今天,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了丰县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事后我深有感触。
丰县是抗日战争时期着名的湖西革命根据地中心区,有1200多名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长眠于祖国各地。
李贞乾就是其中之一。
李贞乾(1903-1942)名秉刚,字贞乾,江苏省丰县李新庄人。
1928年任丰县师范校长。
1938年9月经王文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早在抗日战争开始,他就与王文斌等积极组织抗日武装,转战以单县为中心的湖西地区,创建湖西抗日根据地。
历任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挺进支队队长,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队长兼政委,苏鲁豫边区后方司令部司令、抗日办事处主任,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湖西专署专员,,湖西中学校长等职。
深受湖西人民爱戴。
1942年12月,日军在32师团师团长石井一郎统一指挥下,纠集济南、徐州等地日伪军一万余人,分七路“铁壁合围”进攻湖西根据地。
这次“万人大扫荡”对湖西来说是空前的。
115师教导第四旅首长和地专领导共同商定,决定由十团掩护专署机关向单县东南方向突围。
由于专署机关没有按时出发,在马桥一带被敌包围。
李贞乾同志果断决定:警卫连一、二排掩护干部群众和伤病员突围,他带领留下的干部和战士打狙击。
激战中,李贞乾身负重伤,在同志们的搀扶下,他艰难地爬上马背,深情地看着面前的同志,向前一指,大喊一声:“同志们,前面庄子没有敌人,冲进庄就是胜利。
”人们都向村子冲去,他却掉转马头,纵马冲向敌人。
敌人慌忙调转炮口,一声巨响,白马淹没在血与火之中。
革命烈士的事迹和感受五篇800字

革命烈士的事迹和感受五篇800字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诚是如此,在那段黑暗的时光中,一个叫八路军的集体担负着民族的重任,一个叫共产党的政党引领民族走向辉煌。
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革命烈士事迹的感受,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写革命烈士的事迹和感受1今日是9月30日,也是烈士纪念日。
上午,在县委和县府的组织下,我们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在韩教师和王教师的带领下,乘着校车前往烈士陵园,在去往烈士陵园的路途上,我们安安静静的等待着,满怀期待,对烈士陵园我们充满了好奇与担忧,第一次来到那里的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境。
经过一番颠簸,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和我们一样的参观者,他们同样满怀敬佩之情,向无数革命前辈致敬。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境,在教师的带领下缓缓地走到了宽阔的广场,在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大字的纪念碑下,我们全体师生举行了隆重的祭扫仪式,在那里的每一句真挚的话语都代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们的无限崇敬与怀念,正如发言人所说“一个有期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情怀的民族,不能忘却先烈”。
之后,伴随着耳畔传来的阵阵低沉的哀乐,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在那里,不仅仅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并且还有一行行烈士的名字和照片,听着那精彩的讲解,看着那数不胜数的革命烈士头像,仿佛看见了革命前辈与敌人的生死拼搏。
看完这些,我的心境久久难以平复,那些为革命,为真理,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的革命前辈,他们用自我短暂的一生和珍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当向他们致敬。
参观完烈士陵园,我感慨万千,我觉得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一些难以忘却的道理——首先,我们应当对自我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管做什么都要付出全力,不轻易说放弃;其次,我们在做的不好的地方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要向革命前辈学习他们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进取向上,报答祖国的培育之恩。
革命中的烈士事迹5篇

革命中的烈士事迹5篇革命中的烈士事迹(篇1)革命烈士抗击日寇,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保家卫国长城,为了独立、民主、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浴血奋战,时间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
多少年来,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一直被人们传诵。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高尚品德永垂史册,他们的无畏和奉献精神万古长青。
革命先烈们虽然壮志未酬,未能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冉冉升起,但他们为革命而洒下的热血,将永远浇灌着中华民族解放胜利的鲜花。
他们能为国捐躯,从容赴死,原因何在?那就是他们遵循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道德准则。
我们有幸,有着这样英勇的开拓者;我们有幸,有着这么多高风亮节的革命先辈。
先烈们虽然离我们远去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先烈精神,殷殷在怀,不敢或忘。
同学们,生命权是一个人最基本最珍贵的权利,为了他人的幸福,先烈们不惜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这是何等的高尚!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藐视他人生命甚至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也有人特别是青少年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懂得珍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他们玩物丧志,或自私自利,一点点小小的困难,就让他们退缩;一点点小小的矛盾,就让他们大动干戈。
面对这不眠的的烈士碑,让我们永远记住去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他人带来快乐,这才是青年人学习英雄,缅怀先烈的真谛!在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富强了,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为了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先烈们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浇灌着人民的幸福之花;他们用自己宝贵生命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革命道路。
我们要学习烈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永远跟党走。
我们要学习烈士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我们要学习烈士勤于学习、不倦探索的求知精神。
我们要以这种精神来求得最先进的知识、最先进的生产力,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缅怀先烈的革命事迹

缅怀先烈的革命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事迹材料、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ersonal experiences, deeds material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缅怀先烈的革命事迹缅怀先烈的事迹10篇无数的革命前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一场场对敌斗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红色革命人物事迹800字五篇

红色革命人物事迹800字五篇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秀美,在这繁秀似锦的万千山河中,处处彰显着红色革命的精神。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红色革命人物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红色革命人物事迹篇1缅怀过去,追溯未来,跨越时空的隧道,你会为之惊叹,革命英雄宁死不屈的决心,你会为之感动,革命先辈们不畏艰来困苦,只为解放,你会为之自豪。
透过历史的年轮,我们不仅了解到历史故事,更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精神。
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结束于1936年10月,期间红军战士经历了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激战腊子口。
那时的红军革命战士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连树皮、野草、杂菜都揪下来吃,穿过的衣服更是补了又补。
而在红军长征即将结束时,毛泽东的一首《七律?长征》里的内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了,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是直观反映出了红军革命战士也忘胜利在望时的愉悦,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红军革命战士不畏险阻的红色革命精神。
在日军侵略华北时,是这些红军革命战士,与老百姓一起抗日,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必胜的信心。
每一个红军战士的心里有一个理想,那就是为了解放全中国,必须胜利。
而1949年10月1日,终于迎来了这个理想的实现,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战,在那天彻底的结束了。
在那年的那天,中国终于站起来了,它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自此站起来了。
直到今日,我们也不应忘怀革命先烈的精神,要为建设祖国未来而奋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应该真正把爱国之意变成爱国之行,我们要感激革命先烈,并学习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红色革命人物事迹篇21920年,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1920年7月1日,一个庄严神圣的日子,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天诞生了!我们感谢这一天,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以坚韧不拔的品质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我们赞美这一天,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了繁荣和富强!回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场景、一个个英勇顽强的人物便跃然于脑海,俨然一部充满了生命豪情的红色史册!当年毛泽东坚守井冈山根据地,本着“引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取得反围剿的一次次胜利,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全面围剿,王明应战失利导致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开始了令世人震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五篇800字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五篇800字革命烈士英雄事迹作文1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
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
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
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
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汇总800字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1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并大量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
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
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
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
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
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阵亡了,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
联合国军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联合国军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人,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的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2多少个黑夜白昼,多少声崇敬的赞语,多少个想念你的日子。
你以不可磨灭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你那崇高的爱国热情,已在人们的心里燃起了熊熊大火。
追寻你,永垂不朽的英雄——邱少云。
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无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许已化作尘土和祖国融为一体,你是她坚贞不屈的写照,你的事迹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你壮烈牺牲的那一天,烈日当空,敌军侵占了391高地,我军决定夺回阵地,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我军隐蔽在低处,而敌军居高临下,很容易发现我们潜伏的军队。
敌军凭着地利,占了上风,如果稍有风吹草动,我军就会暴露目标,这样一来,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邱少云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难发现。
我军的炮火接连不断地轰击敌方,本想在黄昏时分,潜伏的军队杀出去,给敌军来个两面夹击。
敌人显得很胆怯,面对我军的进攻,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觉察了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进,于是就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法宝——放燃烧弹。
我军旁边的枯草被烧着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开了,猛然看去,邱少云的身上着火了,他的衣服被烧着了,如果他这时采取行动,跳起来,或在地上打几个滚,火就可以熄灭,可这样一来,军队就会暴露,全军就有覆没的危险;并且,在接受任务时,部队就做出了严格的纪律规定: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许暴露目标。
邱少云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生死抉择面前,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军队暴露目标!于是他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大火在他身上燃烧了整整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年轻的伟大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步。
战士们慷慨激昂,速战速决,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邱少云在困难面前处变不惊,他那遵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人们的心里竖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3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
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
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
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
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
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
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
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
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
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
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
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
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
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
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
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
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
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
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
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
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
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
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
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
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
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
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4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5毛主席曾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
为人民服务,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我们虽不能像他那样在革命方面做出贡献,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例如,在班级里,给班级清扫垃圾,为班级买装饰物,使班级赏心悦目,整洁干净,这就是为班级做出贡献;积极参加值周活动,努力管好学校,使学校井然有序,美丽动人,这就是为学校做出贡献;在外面,看见垃圾随手捡起扔进垃圾桶,这就是为环境做出贡献。
生活中,也许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就能做出不一样的贡献。
毛主席还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是啊,再高的山,在艰难的路,只要肯去探险,去登攀,就可以成功。
学习就是这样一条漫长的路,艰难崎岖的山,就像《为学》里说的“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学习有难易之分吗?没有!只要你去学,困难也会变得容易,不去学,再容易的也会变成困难!所以让我们谨记毛主席的话,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中华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