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研教案课程零食与健康
《零食与健康》教案

课题:零食与健康授课时间:11.7-12.2活动背景:现在社会上的垃圾食品冲击着整个食品市场,特别是在校园门口的各小店中的垃圾食品,数不胜数。
那些食品从形状、色彩、口味都特别受小学生的青睐,孩子们往往经不起这些食品的诱惑,一日三餐不好好吃,想尽办法去买那些垃圾食品。
小胖墩越来越多,孩子的发育期年龄越来越小。
放学时,我经常看到校外小摊上孩子们争着买的情景。
于是在综合实践课上,我和孩子们聊起了零食,有的说:“刘老师,零食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呢?”有的说:“我们来搞一次活动吧!”就这样,我们把这次活动的主题定为“健康与零食”。
活动目标:1.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通过访谈、查找书籍、网上搜索等方式,正确认识零食,科学、合理地吃零食,吃出健康的身体。
3.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4.通过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树立科学饮食的意识。
5.通过实践研究,对零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把活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感受实践的价值。
活动准备:1.课前购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
2.设计表格。
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活动时长:3课时课题:零食与健康授课时间:11.7-11.11第一阶段:主题生成阶段(1课时+课外)阶段目标:通过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所确定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重点: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活动研究的小课题并归纳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1.同学们,随着下课的铃声,学校小卖部沸腾起来了。
这是老师捕捉到的情景。
看课件。
(课件内容为小卖部争买镜头)2.看了后,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3.看着人家争着买,争着吃,我们的胃口也上来了,快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零食。
(吃时有没有发生过特殊状况)引出课题:零食与健康4.好东西只有大家一起分享,吃起来才更有味。
2024年零食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2024年零食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零食的定义与分类,知道零食对健康的影响。
3. 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零食的图片,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零食,并引导学生思考零食对健康的影响。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利用PPT讲解零食的定义与分类。
2. 教师利用PPT讲解零食对健康的影响。
3. 教师利用PPT讲解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
三、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关于零食选择与健康饮食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通过PPT给出一些关于零食选择与健康饮食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答案的讲解。
五、小组讨论(10分钟)板书设计:零食与健康1. 零食的定义与分类2. 零食对健康的影响3. 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最喜欢的零食,并说明为什么喜欢。
2. 请描述一下你平时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如何改进。
3. 请设计一个健康零食的选择标准。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难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饮食习惯,看看是否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何改进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零食的分类,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和记忆,但零食对健康的影响则需要学生通过实例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
在讲解零食对健康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如过度食用零食导致的肥胖、蛀牙等问题,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零食对健康的影响。
在讲解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零食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并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添加剂等信息。
《零食与健康》教案

《零食与健康》教案教案:零食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了解零食对健康的影响;2.分析零食的营养价值;3.培养正确的零食选择和摄入习惯;4.提醒学生注意零食的食用方式。
二、教学内容:1.零食的定义和分类;2.零食对健康的影响;3.零食的营养价值;4.零食的正确选择和摄入习惯。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最喜欢的零食,并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讨论他们喜欢吃零食的原因以及对零食的认知。
2.探究(30分钟)a.零食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简明地介绍零食的定义和常见的分类,例如甜食、薯片、坚果等。
b.零食对健康的影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零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过多的零食摄入可能导致肥胖、蛀牙、营养不均衡等。
c.零食的营养价值(10分钟)教师解释零食中的营养成分,例如含有大量脂肪和糖分的甜食不利于健康,而含有纤维和蛋白质的坚果和水果干则对身体有益。
3.指导(30分钟)a.零食的正确选择(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选择零食,例如选择低糖低脂肪的零食,多吃水果和蔬菜作为零食等。
b.零食的正确摄入习惯(15分钟)教师提醒学生要控制零食的摄入量,适量吃零食,并告诉学生一些好的零食食用习惯,例如不在其他饭前吃零食、喝水而不是碳酸饮料等。
4.展示(20分钟)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自由创作关于零食与健康的海报,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5.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总结零食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正确的零食选择和摄入习惯,并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均衡。
四、教学活动及评价方法:1.导入部分:学生活跃参与的情况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2.探究部分:学生对零食的定义和分类的理解程度;3.指导部分:学生对零食选择和摄入习惯的思考程度以及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4.展示部分:学生展示的海报内容和创意程度;5.小结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归纳总结程度。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调查一些零食的营养成分和对健康的影响,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零食与健康 全国通用

《零食与健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主题二的任务二的内容。
社会上的垃圾食品冲击着整个食品市场,特别是在校园门口的各小店中的垃圾食品,数不胜数。
那些食品从形状、色彩、口味都特别受小学生的青睐,孩子们往往经不起这些食品的诱惑,一日三餐不好好吃,想尽办法去买那些垃圾食品。
小胖墩越来越多,孩子的发育期年龄越来越小。
于是在综合实践课上,我将和孩子们聊起了零食,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认识怎样才算健康,并激发要做健康儿童的愿望。
【学情分析】1、四年级学生相对思维比较活跃,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特别是对生活中的事情学习起来更是你兴趣浓厚。
2、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意识和随意性比较突出,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3、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
【教学理念】本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所确定的上课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通过访谈、查找书籍、网上搜索等方式,正确认识零食,科学、合理地吃零食,吃出健康的身体。
3、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树立科学饮食的意识。
2、通过实践研究,对零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把活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感受实践的价值。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零食(饮料)与健康》(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零食(饮料)与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零食(饮料)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是,过量的摄入零食(饮料)会带来不良的健康影响。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零食(饮料)对健康的影响,掌握正确的食品选择和健康饮食习惯。
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零食(饮料)对健康的影响,如肥胖、龋齿等。
2.能够掌握正确的食品选择和健康饮食习惯,如多吃蔬果、坚果等。
3.能够分享自己的健康饮食经验,培养互相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零食(饮料)的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2.正确的食品选择和健康饮食习惯。
3.培养分享健康饮食经验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展示零食(饮料)的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2.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食品选择和健康饮食习惯。
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培养分享健康饮食经验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零食(饮料)的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利用多媒体展示零食(饮料)的种类。
2.介绍常见零食(饮料)所含卡路里、脂肪等营养成分,引导学生了解它们对健康的影响。
3.让学生分类讨论,在小组内总结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二课时:正确的食品选择和健康饮食习惯1.梳理和总结上一节课的讨论结果,呈现出学生们对零食(饮料)的认知。
2.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素的各种来源,如蔬菜、水果、牛奶、坚果等。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健康饮食是如何影响身体健康的。
第三课时:分享健康饮食经验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饮食经验。
2.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的讨论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对主题有深入的思考。
2.考核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的表现,是否清晰明了、条理清晰,是否有说服力。
3.通过学生的分享结果,考核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正确的食品选择和健康饮食习惯。
七、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注重实践和互动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课程中积极参与和合作是这门课程的核心。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零食与健康 全国通用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零食与健康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零食,以及常见的零食种类。
2.知道哪些零食是健康的,哪些零食是不健康的。
3. 了解吃零食的时间和方法,掌握良好的饮食习惯。
4.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体验到选择健康零食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1.了解常见零食的种类、营养价值和健康指南。
2.了解对身体有害的垃圾食品,学习健康生活方式。
1.学生区分健康零食和垃圾食品。
2.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听老师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零食与健康”,如下:某一天, 在学校同学生日聚会上, 大家玩得特别嗨, 玩累了,都口渴了,于是,小齐拿出了一瓶矿泉水,然后,大家都拿出了自己准备好的美味零食,大家开始吃了起来。
有的同学吃得很开心、感觉很美味,有的同学吃得不多,觉得都是垃圾食品不健康,后续就引出本次主题。
2、讲解课程内容。
a. 什么是零食?有人曾经这么形容零食:在没有饥饿感的时候,吃的一些小食品,以满足口腹之欲,消磨时间,享受味觉及心理上的满足感。
b. 常见的零食种类糖果(糖、果汁凝胶)、劣质膨化食品(薯片、膨化玉米、膨化豌豆)、糕点(饼干、酥糖)、巧克力、米饼、坚果类等。
优良的零食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助于人体健康。
后者则是指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零食,应该尽量远离。
先让学生分辨出健康零食和垃圾食品,然后再让他们吃一部分垃圾食品,看看对身体的影响。
3、实践活动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讲解的内容,本次实践活动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正常情况下胃内的消化,第二部分是与垃圾食品和健康零食的比较。
a. 消化模拟实验将食盐和水混合后加入食用碱以模拟胃液,将饼干和薯片浸泡在其中。
我们将看到,饼干被消化,而薯片没有被消化,这是为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大声地说:“在点燃薯片之前,我们可以把它放在胃里做消化实验。
”所有孩子都瞪圆了眼睛,这个想法太疯狂了!实验员说:“薯片不能被胃消化,因为他含有大量膨化剂和添加剂,而饼干被消化是因为它的成分更简单,更便于细胞吸收。
综合实践活动《零食与我们的健康》优质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零食与我们的健康》优质课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开展实践调查活动,了解日常饮食的合理搭配,建立健康的饮食理念。
、寻找身边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并通过探究,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通过调查、分析,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探究,锻炼独立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一些关于“饮食与健康”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一组画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这是什么地方?麦当劳、肯德基店你们喜欢吃这里的食品吗?让学生说说一说吃过哪些食品。
、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些店都是国外加盟的联锁店,所以这里的的食品我们有时也统称为洋快餐。
如果经常吃洋快餐会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什么影响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适当评价。
预设: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癌症祸患长期危害的根源在于“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三高膳食。
高热量。
“洋快餐”的整体原料构成为高热量特点。
如面包基料为高精度白面,因为加工精度高,使小麦原粮中的大部分于人体有益的营养保健成分丢失了。
根据“面粉营养价值与加工精度成反比”的科学理论,“洋快餐”基料中的白面粉,对人体的重点生理效应在于“热量”的问题。
人类营养史表明,长期过于精食者,易引起冠心病、糖尿病、动脉血管硬化和心肌梗塞等。
高脂肪。
“洋快餐”中的油炸工艺使大量脂肪润到食物中,这使得食物的脂肪含量猛然增大。
土豆,原本脂肪含量小于1%,但因土豆膨胀大,油炸后可达40%左右的脂肪含量。
而“洋快餐”中有些肉中的动物脂肪,主要为饱和脂肪酸,含有较多胆固醇,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疾病等。
高蛋白。
“洋快餐”的突出特点是:消费牛肉等动物肉。
肉类的特色又在于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
过多食用对人体危害是很大的。
特别是牛肉。
、让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播放一段视频——《关于洋快餐的危害》看完这段录像有什么话想说吗?小结:洋快餐有这么多的危害,偶尔吃一次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多大影响,如果经常食用就像专家说的那样对身体的危害可就大了。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零食与健康

舌尖上的健康—“零食与健康”主题班会【教学目标】:1.了解不健康零食的危害,树立健康观念。
2.教导学生学会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零食,这样既能享受到吃零食的快乐,又能获得均衡的营养。
3.倡导健康合理的饮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学会区分对身体有益的零食和有害的零食。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生经常吃的零食、苹果、水杯等物品。
【教学过程】:一、展示学生经常吃的零食图片从学生经常所吃零食的图片直截了当地引入主题、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提出“我国很多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都吃零食。
通过调查发现我班82%左右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的习惯。
”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己经常吃的零食引入主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权。
同时讲述了很多学生喜欢吃零食这一现象。
二、零食与健康(一)哪些零食是对身体有益的,哪些零食是对身体有害的?1.对身体有益的零食:(1) 坚果类,如花生、松子、核桃、开心果等。
(2) 奶制品,如牛奶,酸奶等。
(3) 无糖或低糖燕麦片、全麦面包等。
2.介绍十大垃圾食品和它们的危害。
3.学生辨别不健康的零食。
设计意图:探讨对身体有益的零食,倡导学生吃对身体有益的零食。
以及介绍十大垃圾食品和它们的危害、学生自己挑选不健康的零食等等让学生明白原来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些零食都是非常不健康的。
三、吃不健康零食的危害1.学生讨论:吃不健康的零食有什么危害?2.介绍不健康零食的危害(1)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零食中的化工添加剂会使人产生慢性中毒,严重者导致智力下降。
(2)整天零食不离口,还能使胃液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对正餐不感兴趣,必然影响健康。
(3)容易长胖,长痘痘。
(4)吃零食时,往往是“随手拈来”,最容易由于手不干净或食品不洁而致肝炎、腹泻等传染疾病。
(5)相互攀比,养成乱花钱的毛病,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容易让不良青年寻衅滋事,带来安全隐患。
(6)有的同学不仅课下吃,有时课上控制不住也偷着吃零食,不能安心学习,更破坏学校的环境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食与健康 (建议年级:五年级) 活动背景:
当下,形形色色的零食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零食让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充满欢声笑语、变得有滋有味。然而,零食也让孩子们的健康受到了威胁,市场上并不少见的垃圾食品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导致营养失衡、发育失调、胖墩增多等诸多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让学生真正地了解零食,学会科学的选择零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就显得极其重要。
活动总目标: 1.学习并掌握关于零食的一些健康常识,学会科学选择,学会自我保护。 2.了解日常饮食中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源。了解食品健康标志,知道健康饮食的常识。
3.运用网络、书籍查找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和统计调查活动的信息及数据,能自信大方地与同学分享调查中的收获与体验。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通过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团队合作、反思与自我管理、沟通表达等能力的提升。
活动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关于零食的一些健康常识,学会科学选择,学会自我保护。 2.了解日常饮食中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源。 3.初步学会分析和统计调查活动的信息及数据,能自信大方地与同学分享调查中的收获与体验。
4.通过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团队合作、反思与自我管理、沟通表达等能力的提升。
课时安排: 活动阶段 活动内容 建议课时
第一阶段:开题指导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筛选问题,确定课题 3.形成小组,明确分工 4.拟定计划,修改完善 1-2课时
第二阶段:过程指导 1.汇报反馈,导入方法 2.方法指导,筛选处理 3.优化整合,信息汇编 1-2课时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 1.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2.展示交流,汇报成果 3.总结回顾,反思拓展 1课时 第一阶段 开题指导 活动目标: 1.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学习拟定活动计划的方法和注意点,制定活动计划。 3.合理组建研究小组,讨论选举小组长,明确分工,掌握基本的合作技能。 活动重难点: 1.学习拟定活动计划的方法和注意点,制定活动计划。 2.合理组建研究小组,讨论选举小组长,明确分工,掌握基本的合作技能。 活动准备: 几种零食包装袋(盒),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讨论: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学生各抒己见) 2.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都不能称为健康,而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
3.老师想问问你:你平时都会吃些什么?(预设:鸡蛋,米饭,面条……) 追问:除了正餐吃的食物,还会吃什么?(预设:薯片,棒棒糖,巧克力……) 总结:除了正餐,还有这么多零食,那么吃零食健康吗?(预设:不健康。) 4.过渡:想当然脱口而出的答案,没有经过一定考证让人不能信服,那么我们今天就围绕“零食与健康”展开研究。
二、筛选问题,确定课题 1.提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零食,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它?你挑选零食的依据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挑选标准?
(预设:喜欢薯片;因为它口感好,脆脆的;我挑选的话喜欢味道好的……) 教师可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零食是否了解,引发学生对零食各方面的关注,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学生对零食的问题关注,引发学生一起开展“零食与健康”这个主题活动。
引导学生围绕“零食与健康”大主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将问题简洁、明确地表述出来,并填写问题采集单。
预设:可以从孩子对零食不同关注方面入手,可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如关于“零食中的添加剂”研究、关于“零食包装”的研究、关于“零食中的营养”的研究等。
问题采集单 我的问题 筛选原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2.筛选问题,形成研究子课题。 在小组讨论评议基础上,引导学生筛选、整合研究问题,考虑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评价是帮助学生理清问题对主题活动的开展价值和意义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读读大家提出的问题,初步评价问题,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教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评议,相机总结出问题筛选原则(投影出示),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学生感兴趣研究的子课题。
问题提出来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 (1)明确问题。表述不清的,要进一步弄清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想想怎么表述更准确简练,把问题表述清楚。
(2)分类合并。看看这些问题可以分成哪几类,同类的进行合并。 (3)筛选剔除。研究价值不大的,与活动主题距离远的,暂时不具备研究条件的,可以从选题中剔除,把学生感兴趣、研究价值比较大、学生又能研究得了的问题保留下来。
预设1: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某一种零食展开,提出各方面的研究问题。 包装 关于薯片 味道 的研究 添加剂…… 预设2:也可以根据零食进行分组研究。 种类 关于零食 哪些有益健康 的研究 学生喜爱程度 …… 三、形成小组,明确分工 1.筛选出可供小组研究的子课题,可以根据想要研究的问题来进行分组,也可以由小组内部讨论决定研究问题。
2.分组后的任务就是小组确定组长,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研究方案,进行合理的分工。
教师的指导重点应放在小组的研究问题和解决方式的适切性上,以及人员分工的合理上。
四、拟定计划,修改完善 1.分好研究小组,也进行了小组长的选举,那么我们要为研究的开展做好充分计划和准备。 2.出示活动计划表。说说计划表有哪些组成部分? 3.简单介绍填写计划表的方法。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观察法:这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为"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
实地考察法:这是从人类学中借用过来的定性研究方法。指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进行详细的调查。
1.组内讨论并决定最终使用的研究方法,根据小组情况设计具体做法。 2.填写研究计划表。 研究计划表 研究主题 子课题名称 1.选择所用的研究方法(在你们所用的方法上打勾,也可以写其他的方法) 文献法 □ 观察法 □ 调查问卷法 □ 实验法 □ 访谈法 □ 实地考察 □ 其它( ) 2.确定组员分工 组长: 组员及分工: 3.制定活动计划 时间 具体做法
4.确定成果表现形式 观察日记 □ 图画 □ 板报 □ 考察总结 □ PPT □ 照片 □ 其他( ) 第二阶段 过程指导一(信息的收集) 活动目标: 1.围绕研究主题,对活动调查出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统计。 2.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筛选,掌握信息整理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初步学会统计和分析调查活动的信息及数据,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筛选,掌握信息整理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 电脑 活动过程: 一、汇报反馈,导入方法 1.上一节课,我们围绕零食与健康这个活动主题展开了研究,我们分为了几个研究的小组。我们来回顾选定的研究课题。
2.观察这些问题,你发现我们可以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解决? 预设:对,可以查资料,这是了解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从而实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今天我们这节课就重点来学习查找资料。 收集资料有很多方法,如文献资料,或通过考察、采访、实验等方法获得的第一手材料。既包括文字材料又包括图片、录音、录像等材料,本节课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来查找资料的方法。
二、方法指导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都有哪些查找资料的途径? 是的,上网查找资料,现在网络技术很发达,上网查找资料方便快捷。还可以阅读书籍、报刊,这也是一种查找资料很好的方法。
我们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对相关问题进行资料的搜集研读,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可以安排在放学回家后自由进行,家庭中拥有电脑数量相对较少的班级,教师可以利用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的电脑房里统一查阅。也可以鼓励学生查阅图书来解决问题。可以查阅家中现有的图书,也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去查阅图书、搜集资料。在本课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获取信信息。
2.但是上网查找资料和阅读书籍要注意什么呢? 师归纳:同学们说的很全面,其实大家说的这些就是收集资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概括,我们知道了收集资料要注意选择较有权威的书籍、期刊等,选择网络资料时尽量选用百科等较准确的网站搜集。网站上有很多信息,要学会筛选,一是要和我们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二是要保证准确性,可以多搜集一些信息相互印证,三是要及时好记录。
三、现场实践 1.刚才我们讨论了上网查找资料查阅书籍的注意事项,下面小组讨论一下,根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