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叶的光合作用(解析版)

中考专题复习模拟演练: 叶的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
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考点:光合作用2. 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A. 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C.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
因此水分变化的数量主要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这里的水由根吸收,吸水总量由气泡所指示的移动位置,没有补充水分,随着根的吸水,气泡会向左移动,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
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3. 把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
一段时间后,经脱色,(如图)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
本实验说明()合作用需要光②光合作用需要CO2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汾A. ①③B. ①⑤C. ②④D. ③⑤【答案】B【解析】实验步骤: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2018届二轮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单选题1.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室外继续培养。
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0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 2浓度)。
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A.FG 段表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B.E 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 点时多C.D 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 点光合作用消失D.该植物在这一天中表现出生长现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FG 段表明气孔关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为罩内二氧化碳浓度在下降;A 错误。
H 点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因为与实验开始时比,0到18点这段时间内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释放的二氧化碳差值最大;B 错误。
D 、H 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光合作用开始与B 点之前,光合作用消失与H 点之后;C 错误。
24点与0点相比,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了,说明这一天中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有机物积累,植物生长;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于细胞呼吸的关系,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并结合图示信息,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 、ADP 和[H]B 、ADP 和CO 2C 、ATP 和CO 2D 、ATP 和[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发生了水的光解和ATP 的形成,产生的 [H]和ATP 都用于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本题答案选D 。
考点:光合作用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3.下列有关C3和C4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C3植物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固定CO 2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B .常见的C4植物有高梁、玉米和甘蔗等C .C3植物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细胞不含叶绿体D .C4植物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细胞含有正常的叶绿体【答案】D【解析】4.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 、T 、C 、G 、U 五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35%、0、13%、42%、15%,则该细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是罩内二氧化碳浓度A. 光合作用B. 无氧呼吸C. 翻译D. 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该细胞为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选项错误;题干已知该细胞器中含有碱基,但碱基T的含量为0,但碱基U的含量不为0,可知细胞器中含有核酸,且涉及到的核酸只能是核糖核酸(RNA),无氧呼吸发生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不在细胞器,B错误;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核糖体只含有核糖体RNA,符合题意,C正确;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中不仅有少量的RNA,还有少量的DNA,D 错误。
2018年内蒙古初中中考生物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真题填空题解析答案

2018年内蒙古初中中考生物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真题填空题解析答案1.(2018•通辽)下面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三种生理过程A、B、C在白天和夜间进行的情况是:。
(2)图1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过图2中的结构[]([]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进或出植物体。
(3)图1所示植物在结果实时,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该图中的过程(填字母),该过程促进了生物圈的循环。
(4)图3中的过程(填数字)相当于图1中的生理过程A。
(5)请你想一想,在图3中,属于分解者的是,乙和丁之间是关系。
(6)假如图3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施用DDT农药后,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丙。
【解析】(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因而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在A、B、C三个生理过程中,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的是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的是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晚上没有光,故不能进行过程C光合作用;(2)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
所以图1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过图2中的结构⑤气孔进或出植物体;(3)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B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5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所以图1所示植物在结果实时,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该图中的过程B蒸腾作用,该过程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4)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吸进氧气,在线粒体中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专题0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卷版+答案解析版)

专题0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1 蒸腾作用1.(2024·湖南·中考真题)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A.分解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2.(2024·山西·中考真题)下图是小健同学构建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其中过程a是()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在量筒中插入一支正常生长的带叶枝条,将其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如图所示。
24小时后,观察到整个装置重量明显减少。
该装置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C.蒸发作用散失水分D.运输作用运走有机物4.(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移栽植物最好在阴天或傍晚,必要时还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5.(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
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
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叶片B.量筒中滴加油滴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C.实验结束后,A所在量筒比B所在量筒液面低D.两量筒中液面差异的原因是枝条A进行了光合作用6.(2024·河北·中考真题)下图为天竺葵叶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没有包含的植物体结构层次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个体7.(2024·湖南·中考真题)为探究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校园内面积相等的三个区域进行了空气湿度测量,结果如下表。
中考生物专项训练--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

图4中考生物专项训练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1.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
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来实现的B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 .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2.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人70度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DA .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B .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C .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D .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3.我们行进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这是因为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其中的科学道理是C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4.图4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D )5.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的CA .光合作用B 。
呼吸作用C 。
蒸腾作用D 。
吸收作用6.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滕作用D.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7.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DA.降低叶片的温度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8.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BA.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B.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D.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光照B。
2018年聚焦中考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课件--专题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33张PPT)

故选:B
[练一练] 6、(2014云南)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措施不是提高 作物产量的是( )
)
剖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 物主要淀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有光。
故选:C
1、(2015广东)下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 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
A.①是导管可运输水 B.②③具有保护作用 C.④中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可以张开或闭合
2、(2013广东)小球藻、硅藻等被称为微藻,其体内能产生较多的油脂等 有机物,是未来人类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微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所需的原料主要是( )
C
)
9、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这是因 为二氧化碳是( )
B
A.呼吸作用的原料 C.蒸腾作用的原料
Hale Waihona Puke B.光合作用的原料 D.吸收作用的原料
10、栽培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B.增加作物叶片利用光能的面积(提高光合效率) C.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实验步骤:1植物暗处理2叶片部分遮光3光照4酒 精脱色5清水漂洗6碘液显影(对植物进行暗处理的 原因: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不变 蓝。 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 的必需条件。
2、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的实验 实验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 可见带火星的木条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 。 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 实验现象:银边天竺葵脱色、碘液处理后,可见叶片的绿色部分变蓝色, 白色部分不变蓝。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4、证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
中考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专题卷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专题班级姓名[知识点整理]一、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下,利用和这些无机物,来制造(有机物或无机物),同时释放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2.将光合作用过程打些比喻,生产原料是;生产工厂是;生产动力是,得到的产品是:A CO2 B H2O C O2 D 叶绿体E有机物E阳光3.光合作用很复杂,但主要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把简单的物合成了复杂的物;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实现了能转变成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4.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见书(P107图3—77):(1)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因为碘能使淀粉变。
(2)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尽可能分解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或无机物)。
(3)实验中可知,被光照射到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构成了生物体的主要部分;B光合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C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不消耗能量D光合作用直接提供给植物以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6、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7、光合作用的意义: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和;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二、呼吸作用的知识点:1、植物、动物和人体呼吸时,都吸入,呼出。
2、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质都是把有机物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
3、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
4、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每一个内进行,它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微生物也一样进行呼吸作用。
三、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1.吸收的水分,经过的运输到达后,约有99%从中蒸腾出去的。
2、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植物体的;促进根对的吸收;带动茎对。
3.向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吹气,发现蓝色滤纸变成。
专题0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4生物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0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一:蒸腾作用1.(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植物通过_____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C【解析】A.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所以不会产生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不能产生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B不符合题意。
C.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C符合题意。
D.植物体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植物的吸收作用不能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4·湖南·中考真题)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A.分解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A.分解作用通常指的是生物体内或外环境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如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物。
这与植物通过叶片散失大量水分的过程无关,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过程,通过氧化有机物来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虽然呼吸作用确实涉及到水分的产生,但它并不是植物通过叶片散失大量水分的主要过程,B不符合题意。
C.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这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方式,也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题目中描述的“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正是蒸腾作用的体现,C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虽然光合作用涉及到水,但它是作为反应物被消耗的,而不是通过叶片散失的,D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基本食物来源 B. 动物都直接以植物为食
C. 给其他生物提供构建自身的材料和生命活动的能量 D.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养育其他生物 【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对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 物的理解。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基本食物来源 ; 绿色植物既给其 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 , 也给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 ;
绿色植物 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 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 ,
养育了生物圈 中的其他生物。 2. “爱护树木 , 人人有责。”在树木上乱刻乱画 , 会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可能 是 ( )
A. 切断了有机物向上运输的通路
B. 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 C. 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通路 D. 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下运输的通路
【解析】 选 B。本题考查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导管分布在木质部中 , 能够把根 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等器官。筛管分布在韧皮部内 , 能够把叶制造的 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在树上乱刻乱画 , 会破坏韧皮部的筛管 , 切断了有 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 , 导致树木死亡。 3. 下列实验装置中 ,能迅速安全地使叶片的绿色褪去的是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对叶片色素进行处理的实验分析能力。叶绿素易溶于酒 精,不易溶于水 ,所以叶片要放在酒精中。由于酒精的沸点低 ,直接加热易沸腾造 成危险, 所以要隔水加热。 4. 下图表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 B. 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 , 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 C. 酒精脱色后 , 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 , 小烧杯内酒精无色 D. 滴加碘液和显色以后 , 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解析】 选 A。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 ,
避 免原有的有机物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 对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 来 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 酒精脱色后 , 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 , 叶片变 成黄白色 ; 滴加碘液后未遮光部分变蓝色 , 遮光部分不变蓝。 5. 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 , 若甲代表有机 物和氧气 , 则Ⅰ、Ⅱ、乙分别代表 ( )
A.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B.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C.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
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和氧气 , 并把光能转化成化 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 而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 ,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水, 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 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6. 以下措施不能起到增强大棚中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 A. 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B. 合理密植 C.通入适量的氧气 D. 间作套种
【解析】 选 C。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适 量通入二氧化碳能增强光合作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能充分地利用光能 ,
从而 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氧气既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也不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 所 以通入氧气不会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 故选 C。 7. 在我国北方地区栽种的苹果比南方地区栽种的同种苹果要甜 , 其主要原因是 ( ) A. 北方地区较为寒冷
B. 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 C. 南方地区苹果树的呼吸作用较弱 D. 南方地区苹果树吸收的水分较少 【解析】 选 B。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北方地区白天温度高 ,
植 物光合作用强 , 制造的有机物多 ; 夜晚温度低 ,呼吸作用减弱 , 分解的有机物少 , 这样积累的有机物多。南方地区昼夜温差小 , 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少 , 转 化成的糖分少 , 所以南方地区栽种的苹果不如北方地区栽种的同种苹果甜。故 B
项正确。 8. 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 物叶片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 , 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大于 n1时, 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大于 n2 时, 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所学知识与图形转换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由题图可知在 ac 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增强而 增加 , 也就是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 b 点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 碳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 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光照强度大于 n1 时,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
当光照强度大 于 n2时, 植物还在进行光合作用 ,只是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 9. 下列日常现象中 ,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 )
【解析】选 D。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的应用。低温保鲜应用了低温可以减弱呼 吸作用的原理 ; 定期松土应用了松土促进根呼吸的原理 ;地窖贮存应用了密闭缺 氧减弱呼吸作用的原理。合理密植应用的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原理。 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实验 , 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 b 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装置 c 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解析】 选 B。本题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叶绿体滤液在有光的条件下产
生氧气,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装置 b 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在无光 的条件下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 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装置 c 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光照。 二、非选择题 11. 探究小组用叶片进行了两个实验 ,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甲图所示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过程中的 ___ 步骤。实验后 , 如果将变蓝的叶片制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 叶肉细胞中变蓝色的结构应该
(2) 如果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如何设置对照 ? 绿叶制造淀粉过程中能量的转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 乙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片的下表皮 , 气孔是由图中的 [ ] _______ 围成 的,阳光照射时 ,从气孔散失出来的气体有 ________ 。 (4)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水分 ___________ ,根吸收的 ______ 也随着水 分运输 , 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为 :
甲图所示为脱色的步骤 , 目的是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 利于观察。光合作用的产 物是淀粉 , 淀粉遇碘变蓝 ,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所以变蓝的部位应该 是叶绿体。
(2) 如果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则可以采取叶片部分遮光的办法控制 变量。遮光的时候要把叶片的上下两面都遮住 ,然后照光 ,再酒精脱色、漂洗、 滴碘, 观察变色的情况。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吸收 二氧化碳和水 , 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 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 贮存 在有机物中 , 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所以在绿叶制造淀粉过程中能量的转变是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 将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 (3) 乙图中 [1] 是表皮细胞 ,[2] 是保卫细胞 ,[3] 是气孔。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 卫细胞构成 ,既是蒸腾作用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阳光照射时 ,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 释放二氧化碳 ; 蒸腾作用散失水蒸气。在较强光照下 , 光合作 用强于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可直接由叶绿体供给 , 并且呼吸作用产生 的二氧化碳可直接被光合作用利用 , 所以, 阳光照射时 , 从气孔散失出来的气体 有氧气和水蒸气。 (4) 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 , 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 :(1) 脱色( 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 叶绿体 (2) 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 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