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进展

合集下载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指难以用常规方法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如页岩气、致密油和煤层气等。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围绕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展开讨论,技术进展和成功案例,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

为了降低能源进口依赖,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

近年来,中国在非常规油气勘探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发现了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如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地震勘探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规律来探测地下油气藏的方法。

近年来,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中广泛应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提高了勘探精度和成功率。

钻探和测试技术是直接获取地下油气藏样品和测试其属性的方法。

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中,垂直钻井、水平钻井和多分支钻井等先进钻探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钻井效率和钻井质量。

同时,地层测试技术如压力计、流量计等的应用,能够准确获取油气藏的流体性质和产能等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页岩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通过应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水平钻井技术和地层测试技术等,中国在该地区成功实现了大规模的页岩气勘探和开发。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之一,也是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通过地震勘探和钻探技术的综合应用,中国在该地区的致密油勘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发现了多个具有商业价值的致密油藏。

本文介绍了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的背景和技术进展,并列举了几个成功案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中国在非常规油气勘探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提高了勘探效率和成功率。

然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还面临着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开采难度大等挑战。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发现更多具有商业价值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非常规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非常规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地 质 特 征
开 发 特 点
非达西流为主,不产水或产水很少
采收率低,基本无自然产能,须采 取压裂等技术措施形成“再造气藏”
必须采取水平井多级分段与重复压裂 等先进开发技术和措施,形成“人造” 渗透率方可采出,故称“人造气藏”
中国页岩气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中国页岩气基本地质特征
1. 中国主要有海相、海陆过渡、陆相三套页岩,海相页岩分布在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常规油气资源的比较
非常规天然气在天然气资源构成中占绝对优势
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量378万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 资源量716.2万亿立方米(不含致密气和水合物),天然气水 合物资源量3000万亿立方米 ,非常规天然气约是常规天然 气的10倍。
页岩气 260 456.2
煤层气
天然气 0 100 200 300 400
世界页岩气资源分布特征(万亿立方米)
108.7 99.8
72.2 59.9 65.5 50.1
北美
拉丁美洲
中东和北非
中亚和中国
太平洋地区
其他
世界资源 量456.2万,占23.8% 中亚和中国:99万亿立方米,占21.9%(134.4) 中东—北非:72.2万亿立方米,占15.8% 拉丁美洲:59.9万亿立方米,13.1% 太平洋国家:65.5万亿立方米,占14.4% 其他地区:50.1万亿立方米,占11%
北美发现30个页岩气盆地,2009年产量近950亿方
( 美国:867亿方,其中Barnett页岩气:509亿方)
北美页岩气勘探快速发展,实现了商业性开采
在近10年的时间里,北美页岩气产量增长了近10倍, 在2011年有望超过150亿方英尺/天。
美国
Haynesville Marcellus Woodford Fayetteville Barnett 其他 小计 加拿大 Montney Horn River 小计 合计

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发展与技术需求——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院长宋岩教授

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发展与技术需求——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院长宋岩教授

近年来,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许多突出的地质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地质研究,推动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持续进展。

为此,我特意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院长宋岩教授。

问:目前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答:近年来,我国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持续深入,主要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在储层孔隙研究方面发展趋势是从纳米孔隙的观测发展到全孔径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和三维重构,在赋存特征方面是从非常规油气赋存状态的宏观、静态特征描述发展到微观、动态演化研究,在致密油运移方面是从启动压差驱动和优势通道运移发展到跳跃式阶梯充注和润湿性优势输导,在油气成藏方面是从“源控论”发展到源控下的“优势源储组合+保存条件”的成藏论,在富集模式方面是从非常规油气的“富集”地质模式发展到“富集+高产”的成藏模式。

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发展与技术需求——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院长宋岩教授■ 本刊特约记者王大锐问:请具体谈一谈非常规油气储层孔隙研究的发展趋势。

答:非常规储层微观孔隙研究的发展是从纳米孔隙的观测发展到全孔径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和三维重构。

非常规储层致密,常规测试技术表征难度大,尤其在页岩储层研究中,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应用前,尚未查明页岩孔隙发育特征,而随着扫描电镜的广泛应用,在页岩中发现了“纳米孔”,划分了孔隙类型,明确了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

关于定量化非常规储层孔径分布,主要采用流体注入技术,但是单一方法尚无法全面认识非常规储层的孔隙发育特征。

为此,建立了全孔径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方法,可查明直径0.35~200000纳米范围内的孔隙发育特征。

未来研究应聚焦不同流体注入法测试结果的有效拼接,完善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同时加强与扫描电镜、CT 扫描、小角散射、核磁共振等方法的相互验证,深化对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认识。

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两个方向:向微观方向,优化实验设置和参数提取,进一步提高三维重构的分辨率;向宏观方向,通过增大样品规格、放大表征范围,加强三维孔隙结构表征的代表性。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
中国非常规油气 资源与勘探开发
前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概述
03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现状
04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前景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影
05
响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2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概述
市场需求:随着经 济的快速发展,对 能源的需求不断增 长
技术进步:非常规 油气资源的勘探开 发技术不断取得突 破
国际合作:中国与 其他国家在非常规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方面开展合作,共 同推动行业发展
开发前景展望
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政府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 大勘探开发力度
技术进步,提高非常规油气 资源的开采效率和效益
加强环境 保护:减 少污染、 保护生态 环境、提 高资源利 用效率
推动技术 创新:研 发新技术、 提高开采 效率、降 低成本
加强国际 合作:引 进先进技 术、分享 经验、共 同应对挑 战
提高公众 意识:加 强宣传教 育、提高 公众对可 持续发展 的认识和 参与度
建立长效 机制:完
善法律法
规、加强 监管、确 保可持续 发展战略 的实施和 效果
06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国际 合作章节与副标竞题 争
国际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趋势
国际合作: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 技术竞争:各国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上展开激烈竞争 投资增加:全球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投资不断增加 环保要求: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
国际合作项目与经验借鉴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2)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2)
6
一、什么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4、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定义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指尚未充分认识、还没有可以借鉴的
成熟技术和经验进行开发的一类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 致密气(致密砂岩气、火山岩气、碳酸盐岩气)。 煤层气(瓦斯) 。
页(泥)岩气。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 水溶气。 无机气以及盆地中心气、浅层生物气等。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美国、 中国、拉美等国家和地区。
17
二、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6、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发展趋势
(1)美国是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的领军国家。2009年,首次超过俄罗 斯,达到624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其主要贡献是非常规天然气
(年产量已达到2917亿立方米)。
11、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 形成了适用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技术体系。中国在致密气开发走 在了世界前列。 其关键主体技术包括: 非常规天然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有机质、孔隙、渗流等)。 致密砂岩气藏精细描述技术。 非常规天然气地震勘探开发技术。 丛式井、水平井、羽状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 多井、多层压裂改造增产工艺技术(批量化施工)。
我国到2008年底:
直接燃烧 热化学转换
新 能 源
生物化学转换
电力 沼气 乙醇 电力 热能
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为315万千瓦; 沼气年产约120亿立方米; 燃料乙醇生产总量为160万吨左右,居世 界第三; 生物柴油总设计产能超过300万吨/年 我国到2008年底: 地热直接利用热能和设备容量,分别居世 界第一和第三位; 风能装机容量100亿W,居世界第四,风 能利用全球领先; 太阳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到2009年底: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研究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的新进展,包括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技术、开发成果、政策环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推动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二、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概述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全球能源领域的新兴焦点,在中国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研究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和投入。

这些资源,主要包括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油砂和天然气水合物等,它们不同于传统的常规油气资源,具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开发难度较大等特点。

页岩气是一种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页岩层系中的天然气,中国的页岩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等地,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

煤层气作为一种与煤炭伴生的清洁能源,在中国的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资源丰富。

通过采煤采气一体化、地面抽采等多种方式,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致密气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盆地和东部地区的凹陷,其储层物性较差,但资源潜力巨大。

随着钻井、压裂等技术的持续创新,致密气的勘探开发正逐渐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

油砂作为一种固态烃类资源,在中国的新疆、青海等地有所发现。

尽管油砂的开发技术相对复杂,但其巨大的资源量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使得油砂成为未来油气勘探的热点之一。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一种存在于海底或冻土区的清洁能源。

中国在南海海域和青藏高原等地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未来的商业化开采奠定了基础。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一、本文概述1、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定义与分类非常规油气资源,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油气资源,其定义主要基于资源赋存状态和开发方式的特殊性。

常规油气资源主要指的是那些通过传统钻井和开发技术即可有效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它们通常储存在相对容易识别和接近地表的构造中。

然而,非常规油气资源则不同,它们或者赋存于地下深处、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或者储藏在非传统的地质结构中,因此,需要采用更为复杂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进行有效开发。

根据赋存状态和开采方式的不同,非常规油气资源可以分为几大类。

首先是页岩油气,这类资源主要储存在页岩地层中,由于页岩的渗透率极低,因此需要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才能有效开采。

其次是致密油气,这类资源虽然也储存在砂岩等常规储层中,但由于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传统的开采方式难以奏效,因此也被归类为非常规油气资源。

油砂、油页岩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对于补充和替代传统能源,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推动能源结构的多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开采技术的不断创新,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2、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全球目光转向了非常规油气资源。

这些资源,如页岩气、致密油、油砂、煤层气等,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开采难度高等特点。

近年来,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能源领域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了各国争相开发的重点。

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新宠。

美国是页岩气开发的领跑者,其页岩气产量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增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国。

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致密油作为另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北美地区,致密油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重大进展和资源潜力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重大进展和资源潜力
碳酸盐岩等致密储集层中的石油。这里所指的碳酸盐 岩主要是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油气资源,以往多划归 为常规油气资源。致密油与常规油较难切割,实际上 致密油是与常规油处于过渡的类型,主要从定义出发, 按照发育层位进行切割。目前学术界对于致密油观念 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存在“广义”与“狭义”致密
作者简介:康玉柱,1936 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 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矿产普查系,长期从事油气勘探理论研究工作, 建立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气理论,并丰富了地质力学找油气、非常规油气等理论。E-mail:kangyz.syky@
2018 年第 4 期·石油科技论坛 1
特稿
油概念,广义致密油(美国概念)包含了页岩油,而 狭义致密油从勘探实际出发,受勘探思路、 技术与评价方法考虑,最好将致密油(狭义)与页岩 油区分对待,评价统计较好。
成藏特点:多为源储一体,储集层致密,无明显 的油水界面,大面积连续与准连续分布,局部富集, 主要分布在构造相对平缓的斜坡区与凹陷区。
康玉柱: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重大进展和资源潜力
中国非常规油气
勘探重大进展和资源潜力
康玉柱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近年来随着美国页岩油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致密气、 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规模已超过天然气总产量的 1/3,其中页岩气是我国近期非常规发展潜力最大的 矿种,也是今后 5 ~ 10 年天然气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致密气及煤层气也将得到稳步发展;致密油勘探开发初具规模, 页岩油和油页岩油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后备接替资源。但我国对页岩油和油页岩(烃源岩)的重要地位和勘探开发 潜力认识不够,使源岩勘探一直处于勘探初期认识阶段。建议加大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嫩江组、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 等重点盆地(层系)的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试验攻关力度,尽早实现中国版的“页岩革命”目标,使其成为我国 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主要发育海相、海陆过渡、陆相三套页岩,海相分布在三 大地区,陆相分布在六大盆地,都可以形成页岩油、页岩气
准噶尔盆地C-J
吐哈盆地 P-J
松辽盆地 K
海拉尔盆地

准 噶 尔 盆 地
塔 里 木 盆 地

哈盆地来自银额盆地二 连 盆 地


地 渤海湾盆地E



塔里木盆地Ε-O 羌

西





盆 地

(据邹才能,2009,修改)
报告主题
1.全球及中国天然气资源 构成特点
2.全球及中国非常规天然 气资源潜力及勘探开发现 状
报告主题
2全球及中国非常规天然气 资源潜力
Ⅰ全球及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
全球页岩气资源丰富遍及世界各地
据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NPC)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球页岩气资 源量约为456.2万亿方,占全球非常规气资源量近50%。主要分布在北美 (占23.8%)、中亚和中国(占21.9%)、中东和北非(占15.8%)、拉美 (占13.1%)等国家和地区 。
2013深圳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研讨会
全球及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 与勘探开发现状
何家雄1 马文宏2 刘全稳3 张 伟1
1.中科院边缘海地质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2.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勘探开发部 3.西南石油大学 2013.7.深圳
报告主题
1.全球及中国天然气资源 构成特点
2.全球及中国非常规天然 气资源潜力及勘探开发现 状
中国页岩气勘探进展及现状
➢迄今已钻探页岩气井60多口,其中20多口井见页岩气显示。
中石油四川盆地页岩气井钻探
中石化方深1井压裂现场
25
目前中国页岩气前期评价及先导试验与勘探进展顺利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钻井区分布图
中国石油
图 中国石化 例 延长油田
国土资源部
目前在四川、鄂尔多斯、 沁水等盆地和重庆、湖南 等地区已证实存在页岩气


鄂尔地多斯盆地C-T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海 湾 盆 地
华北东 地区 Pz
地 盆 川 四
海 盆

南方地区 Z-P(四
川/安徽) 莺 歌 海
珠 江 口 盆
地 中国近海盆地
盆 地
E/Mz
三大海相页岩区 ➢南方古生界 ➢华北地区古生界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
六大陆相页岩区 ➢松辽盆地白垩系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三叠 系 ➢准噶尔盆地石炭-侏罗系 ➢吐哈盆地二叠系-侏罗系 ➢中国近海盆地古近系/中 生界
页岩气基本地质特征及开发评价特点
页岩(Shale):是由粒径<0.0039mm的细粒碎屑、粘土、有机质等 组成、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易碎裂的一类沉积岩,美国称之为粒径 <0.0039mm的细粒沉积岩。页岩约占总沉积物的55%。页岩类型一般有 黑色页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等。
常用碎屑岩分类简表
Ro>1.1%~<2.0% ④充气孔隙度>2%、渗透率 >0.0001mD ⑤有效富有机质页岩连续厚度>30-50m
单井产量低,初期产量高递减快、
开 生产周期长,无统一气水界面
发 非达西流为主,不产水或产水很少 必须采取水平井多级分段与重复压裂

等先进开发技术和措施,形成“人造” 渗透率方可采出,故称“人造气藏”
非常 规天 然气
页岩气 致密气 水合物
134.0 100.0 206.0
0.3
25.2
271
18.8
0
38.7
常规天然气
56
1025
10.5
中国不同类型天然气资源构成特点
非常规油气在剩余待开发油气资源中居优势:随着勘探
开发的深入,剩余油气资源中非常规油气超过80%(不含水合物)
非 常 规 油 气 藏
颗粒粒径 (2的几何级数
制,mm)
>2
20.0625
0.06250.0039
<0.0039 无纹层、页理 有纹层、页理
岩石类型
砾岩
砂岩
粉砂
泥岩
页岩
页岩气(shale gas):从一定厚度富有机质页岩中,通过先进
的工艺措施采出的天然气,或自生自储在页岩纳米级孔隙中
连续聚集的天然气 。该气藏一般无自然产能,必须通过水
中国页岩气具有热演化程度高、埋藏深、地面复杂等特 殊性,与国外差异大,勘探风险高、开发成本高难度大,私 企参与勘探开发页岩气须谨慎。
中国与国外非常规油气地质及开发条件对比
对比项目
中国
国外
地质条件
构造演化 沉积环境 储层特征
多旋回为主 陆相为主 非均质性较强
单旋回为主 海相为主 均质性较好
开采条件
地形地貌 水源条件 地面管网 政策扶持
点 采收率低,基本无自然产能,须采 取压裂等技术措施形成“再造气藏”
中国页岩气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中国页岩气的基本地质特征
1. 中国主要有海相、海陆过渡、陆相三套页岩,海相页岩分布 在三大地区,陆相页岩分布在六大盆地,均能形成页岩油、页 岩气; 2. 中国海相页岩地层分布广,热演化程度高、埋藏深度大。其 中,四川盆地是海相页岩气分布最有利的地区; 3. 四川盆地发育多套厚度大分布稳定的富有机质页岩,该盆地 中最有利的是川南地区下古生界浅水-陆坡深水富有机质页岩 沉积;
山地、丘陵、荒漠等 缺乏 不发达或无管网 尚未完全建立
现实增储上产 致密气、致密油 发展序列 工业化试验 煤层气、页岩气
平原为主 充足 发达 已建立 油砂、致密气、煤层 气、页岩气、致密油 页岩油
研究探索 页岩油、油页岩、水合物 油页岩、水合物
中国页岩气资源规模及潜力
根据页岩气地质条件,预测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为134.4万亿 立方米,可采资源量25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四川、鄂尔多 斯、渤海湾、松辽、江汉、吐哈、塔里木和准噶尔等盆地,计划 2015年产量达到65亿方;2020年产量将达600-1000亿方。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未来二十多年,页岩 气产量还会大幅上升,到2030年页岩气产量将占到美国天 然气总产量的24.3%。
美国天然气产量发展历史及预测(EIA)
随着页岩气勘探的深入,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深度 目前普遍已达2000-4000米,最大超过6000米
北美地台区页岩气藏勘探开发深度不断加深
中国页岩发育区及页岩气富集区分布图
近海盆地E陆相 /Mz海相页岩
报告主题
2全球及中国非常规天然气 资源潜力
Ⅱ煤层气资源潜力
煤层气涵义
煤层气系指产自煤层中由甲烷、乙烷及少量二氧化碳等组
成的混合气,甲烷一般占95%-98%。这些气体由成煤演化
过程中生成且主要吸附或游离于煤层之中,其与经过运聚过
程而富集成藏的常规煤型气存在明显的差异。 常规
非常规天然气在中国天然气资源构成中达89.5%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476.8万亿立方米(水合物206
万亿立方米),常规天然气资源量56万亿立方米,
其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8.5倍。
天然气 资源类型
资源量 /1012m3
年产量/ 占总 108m3 资源量%
(2009年产量)
煤层气
36.8
115
6.9
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可燃冰
常规油气藏
天然气水合物 常规油气藏
深水区和冻土带
非常规天然气
非常规天然气
常规油气资源 占38%
38%
7% 12% 6%
37%
非常规油气资 源占62%
煤层气 页岩气 致密气 天然气水合物 常规油气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常规油气资源的比较
非常规天然气在天然气资源构成中占绝对优势
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量378万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 资源量716.2万亿立方米(不含致密气和水合物),如将天然 气水合物资源量3000万亿方计算在内 ,非常规天然气约是 常规天然气的10倍多。
页岩气 煤层气
456.2 260
天然气
378
0
100
200
300
400
世界天然气资源总量构成特征
500 万亿立方米
Ⅰ古生界海相页岩
Ⅱ中新生界陆相页岩
准噶尔盆地 Ⅲ石炭-二叠系过渡相页岩
松 辽 盆

吐哈盆地
渤 海 湾 盆 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羌塘盆地
北方地区




斯 盆




古生界海相泥页岩发育区 中新生界陆相泥页岩发育区 石炭—二叠系泥页岩发育区 沉积盆地
南方地区
近海盆地E陆相 /Mz海相页岩
不同地质时期页岩以古生界海相页岩、中新生界陆相页岩最 展布规模最大,资源潜力最大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成藏地质 特征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常规天然气及煤成气
煤层气
游离状态 聚集在孔隙和裂缝中
吸附状态 吸附在孔隙的内表面
烃源岩 运移 储集层
煤层中 生成 未运移原地吸附
气体单相
气-水多相
煤层气具有独特的成藏机理
溶解状态:
煤中还有少量的天然气溶解在煤层的地下水中,称为溶解 气,其量很少。
煤层气赋存状态与常规煤成气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煤层气以吸附状态聚集为主。因此,目前研究 的重点,是如何勘探和开采以吸附态赋存的具有一定 规模的煤层甲烷气。
游离气
水溶气和水
吸附气 气体组分:CH4、 CO2、N2
储集机理 成藏过程 流体特征
源储一体,持续连续聚集,非浮力 成藏;无明显圈闭界限,封闭层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