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例题:对数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合集下载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题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题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题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几个应用题的分析来探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际运用。

应用题一:物质的放射性衰变物质的放射性衰变是指由于放射性核的不稳定性,使核发生自发性变化的过程。

假设某种物质的衰变速率符合指数函数规律,即每个单位时间内剩余的物质量与当前的物质量成比例关系,如何求解衰变物质的半衰期?解析:设物质的初始质量为P0,经过时间t后的质量为P(t),假设衰变常数为k。

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P(t) = P0 * e^(kt)当t = T (半衰期) 时,物质的质量减少了一半,即:P0 / 2 = P0 * e^(kT)化简后可得:e^(kT) = 1/2由此可以得到半衰期T的解。

应用题二:质量-时间关系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满足指数函数的规律。

已知该物质在开始时间时的质量为M0,经过3小时后,质量降低为M0的1/4,求解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指数函数关系。

解析:设物质的质量随时间t的变化满足指数函数:M(t) = M0 * e^(kt)已知M(3) = M0 * (1/4),带入上述指数函数公式得:M0 * e^(3k) = M0 * (1/4)化简可得:e^(3k) = 1/4由此可以求得k的解,进而得到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指数函数关系。

应用题三:货币贬值问题某国货币贬值的速度与该国的物价水平及其他因素有关。

假设某国的年物价水平p以指数函数形式增长,即p = p0 * e^(kt),其中p0是初始物价水平,k是贬值系数。

求解该国货币的贬值率。

解析:货币贬值率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速度,可以用物价水平的增长率来近似表示。

设t时刻物价水平为p(t),t+1时刻物价水平为p(t+1),则贬值率为:贬值率 = (p(t+1) - p(t)) / p(t)将p(t) = p0 * e^(kt),p(t+1) = p0 * e^((k+k')t+1)带入上述公式,化简可得贬值率的解。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及经典例题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及经典例题

对数函数的概念: 函数y 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高中数学-对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及经典例题第一部分:回顾基础知识点log a x(a 0,且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o, +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岀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1) y log 2 x (2)y log! x2(3)y log3x(4)y log i x3 ■0 5 -・图象特征函数性质a 10 a 1 a 10 a 1函数图象都在y轴右侧函数的定义域为(0,+x)图象关于原点和y轴不对称非奇非偶函数向y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函数的值域为R函数图象都过定点(1 , 1) 1 1自左向右看,图象逐渐上升自左向右看,图象逐渐下降增函数减函数第一象限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0第一象限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0x 1, log a x 00 x 1, log a x 0第二象限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0第二象限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00 x 1, log a x 0x 1, log a x 0 -1 --底数a是如何影响函数log a x 的.规律:在第一象限内,自左向右,图象对应的对数函数的底数逐渐变大第二部分: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应用例1 •如图,A , B , C 为函数y log i x 的图象上的三点,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t , t +2, t +4(t 1).2⑴设 ABC 的面积为S 。

求S=f (t ); ⑵判断函数S=f (t )的单调性;解:(1 )过A,B,C,分别作AAi,BB i ,CC i 垂直于x 轴,垂足为 Ai,B i ,C i ,则 S =S 梯形 AA i B i B +S 梯形 BB 1C 1C — S上是减函数,且 1<u“ 2 (x 23) 3 解:(1 )••• f(x -3)=lg2,(x 3) 3••• f(x)=lg x —3l t24t汽6log 3(1 J )t 2 4t2(2)因为v= t4t 在[1,)上是增函数,且v 5,梯形 AA i C i C.S log 3 u 在上是增函数,所以复合函数 S=f (t )Iog 3(1t 2上是减函数(3)由(2)知t =1 时,S 有最大值, 最大值是f (1) log 39 52 log3 59例2 .已知函数f(x -3)=lg2x x 26(1)f(x)的定义域;⑵判断f(x)的奇偶性;⑶求f(x)的反函数;⑷若f[ (x)]=lgx,求(3)的值。

高中数学指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实例

高中数学指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实例

高中数学指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实例一、指数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函数,它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为正实数集。

2. 单调性:对于指数函数y=a^x,当底数a>1时,函数是递增的;当0<a<1时,函数是递减的。

3. 奇偶性:指数函数y=a^x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取决于底数a的奇偶性。

4. 渐近线:当底数a>1时,指数函数的图像在x轴上有一条水平渐近线y=0;当0<a<1时,指数函数的图像在y轴上有一条垂直渐近线x=0。

5. 过点(0,1):对于任何正数a,指数函数都过点(0,1)。

6. 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变换:指数函数y=a^x的图像在平面上的平移、伸缩、翻转等变换中,保持指数函数的性质不变。

例如,考虑指数函数y=2^x和y=0.5^x。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来验证上述性质。

二、对数函数的性质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它也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正实数集,值域为实数集。

2. 单调性:对于对数函数y=loga(x),当底数a>1时,函数是递增的;当0<a<1时,函数是递减的。

3. 奇偶性:对数函数y=loga(x)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取决于底数a的奇偶性。

4. 渐近线:对数函数y=loga(x)的图像在x轴上有一条水平渐近线y=0。

5. 过点(1,0):对于任何正数a,对数函数都过点(1,0)。

6. 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变换:对数函数y=loga(x)的图像在平面上的平移、伸缩、翻转等变换中,保持对数函数的性质不变。

例如,考虑对数函数y=log2(x)和y=log0.5(x)。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来验证上述性质。

三、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实例指数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例1:财务利润问题某公司的年利润以10%的速度递增。

高中数学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及例题讲解

高中数学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及例题讲解

对数与对数函数1.对数(1)对数的定义:如果a b =N (a >0,a ≠1),那么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N =b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a b =N log a N =b (a >0,a ≠1,N >0).两个式子表示的a 、b 、N 三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并且可以互化. (3)对数运算性质:①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②log aNM=log a M -log a N . ③log a M n =n log a M .(M >0,N >0,a >0,a ≠1) ④对数换底公式:log b N =bNa a log log (a >0,a ≠1,b >0,b ≠1,N >0).2.对数函数(1)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y =log a x (a >0,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真数式子没根号那就只要求真数式大于零,如果有根号,要求真数大于零还要保证根号里的式子大于零,底数则要大于0且不为1 对数函数的底数为什么要大于0且不为1呢?在一个普通对数式里 a<0,或=1 的时候是会有相应b 的值的。

但是,根据对数定义: log a a=1;如果a=1或=0那么log a a 就可以等于一切实数(比如log 1 1也可以等于2,3,4,5,等等)第二,根据定义运算公式:log a M^n = nlog a M 如果a<0,那么这个等式两边就不会成立 (比如,log (-2) 4^(-2) 就不等于(-2)*log (-2) 4;一个等于1/16,另一个等于-1/16) (2)对数函数的图象O x y y = l o g x a >x<a11( )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对数函数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3)对数函数的性质: ①定义域:(0,+∞). ②值域:R . ③过点(1,0),即当x =1时,y =0.④当a >1时,在(0,+∞)上是增函数;当0<a <1时,在(0,+基础例题题型1(对数的计算)1.求下列各式的值. (1)355log +212log 1505log -145log ; (2)log 2125×log 318×log 519.练习题 1.计算:lg 12-lg 58+lg12.5-log 89·log 278;2.log 535+212log -log 5150-log 514; 3.log 2125×log 318×log 519.4. 3991log log 4log 32+-. 5. 4lg 2lg 5lg 22+-221(6).log 24lg log lg 2log 32+-- 7.2lg 2lg3111lg 0.36lg823+++例2.已知实数x 、y 、z 满足3x =4y =6z>1. (1)求证:2x +1y=2z ; (2)试比较3x 、4y 、6z 的大小.练习题.已知log 189=a ,18b=5,用a 、b 表示log 3645.题型二:(对数函数定义域值域问题)例1.已知函数()22log 1xf x x -=-的定义域为集合A ,关于x 的不等式22a a x --<的解集为B ,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设函数22log (22)y ax x =-+定义域为A . (1)若A 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22log (22)2ax x -+>在[1,2]x ∈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练习题1.已知函数()()2lg 21f x ax x =++(1)若()f x 的定义域是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及()f x 的值域; (2)若()f x 的值域是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及()f x 的定义域2 求函数y =2lg (x -2)-lg (x -3)的最小值.题型三(奇偶性及其单调性)例题1.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x)为奇函数,且满足f(x +2)=-f(x),当x ∈[0,1]时,f(x)=2x-1.(1)求f(x)在[-1,0)上的解析式; (2)求f(12log 24)的值.2. 已知f (x )=log 31[3-(x -1)2],求f (x )的值域及单调区间.3.已知y =log a (3-ax )在[0,2]上是x 的减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4.已知函数()lg(2)lg(2)f x x x =++-. (Ⅰ)求函数()y f x =的定义域; (Ⅱ)判断函数()y f x =的奇偶性;(Ⅲ)若(2)()f m f m -<,求m 的取值范围.练习题1.已知函数f(x)=log a (x +1)-log a (1-x)(a >0,a≠1) (1)求f(x)的定义域;(2)判断f(x)的奇偶性,并给出证明;(3)当a >1时,求使f(x)>0的x 的取值范围2.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0)0f =,当0x >时,12()log f x x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 (2)解不等式2(1)2f x ->-;3.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0x ≤时,12()log (1)f x x =-+.(Ⅰ)求(0)f ,(1)f ; (Ⅱ)求函数()f x 的表达式;(Ⅲ)若(1)1f a -<-,求a 的取值范围.题型4(函数图像问题)例题1.函数f (x )=|log 2x |的图象是1 1 1 11 1 1xxxx y yy yOO OO ABC D2.求函数y =log 2|x |的定义域,并画出它的图象,指出它的单调区间.3.设f(x)=|lg x|,a ,b 为实数,且0<a <b. (1)求方程f(x)=1的解; (2)若a ,b 满足f(a)=f(b)=2f 2a b +⎛⎫⎪⎝⎭, 求证:a·b=1,2a b+>1.练习题:1.已知0>a 且1≠a ,函数)1(log )(+=x x f a ,xx g a-=11log )(,记)()(2)(x g x f x F +=(1)求函数)(x F 的定义域及其零点;(2)若关于x 的方程2()2350F x m m -++=在区间)1,0[内仅有一解,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已知函数f(x)=log 4(4x+1)+kx(k∈R)是偶函数. (1)求k 的值;(2)设g(x)=log 44•23x a a ⎡⎤⎢⎥⎣⎦-,若函数f(x)与g(x)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函数y =log 2|ax -1|(a ≠0)的对称轴方程是x =-2,那么a 等于题型五:函数方程1方程lg x +lg (x +3)=1的解x =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函数f (x )=⎪⎩⎪⎨⎧<+≥,4),1(,4,)21(x x f x x则f (2+log 23)的值为4.已知函数1,0)((log )(≠>-=a a x ax x f a 为常数). (Ⅰ)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Ⅱ)若2a =,[]1,9x ∈,求函数()f x 的值域; (Ⅲ)若函数()f x y a =的图像恒在直线21y x =-+的上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5.已知函数221log log (28).242x xy x =⋅⋅≤≤ (Ⅰ)令x t 2log =,求y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及t 的取值范围; (Ⅱ)求函数的值域,并求函数取得最小值时的x 的值.6.设函数f (x )=lg (1-x ),g (x )=lg (1+x ),在f (x )和 g (x )的公共定义域内比较|f (x )|与|g (x )|的大小.注:资料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仔细浏览后下载使用,感谢您的关注!。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课时)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课时作业(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课时)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课时作业(

第2课时 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众兴中学高一期末测试)函数f (x )=3-lg x 的定义域为( A ) A .(0,1 000] B .[3,1 000] C .(0,11 000]D .[11 000,3][解析] 由题意得3-lg x ≥0, ∴lg x ≤3,∴0<x ≤103=1 000, 故选A .2.(2019·某某市南开区高一期末测试)函数f (x )=lg(1-x 2)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B )A .(0,+∞)B .(0,1)C .(-∞,0)D .(-1,0)[解析] 由题意得1-x 2>0,∴x 2<1,∴-1<x <1. 令u =1-x 2,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即为u =1-x 2在(-1,1)上单调递减区间, 又u =1-x 2在(0,1)上递减,故选B .3.已知f (x )=log 3x ,则f (14),f (12),f (2)的大小是( B )A .f (14)>f (12)>f (2)B .f (14)<f (12)<f (2)C .f (14)>f (2)>f (12)D .f (2)>f (14)>f (12)[解析] 由函数y =log 3x 的图象知,图象呈上升趋势,即随x 的增大,函数值y 在增大,故f (14)<f (12)<f (2).4.(2019·某某文,5)已知a =log 27,b =log 38,c =0.30.2,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c <b <aB .a <b <cC .b <c <aD .c <a <b[解析]a =log 27>log 24=2,log 38<log 39=2,log 38>log 33=1,∴1<b <2,c =0.30.2<0.30=1,∴c <b <a ,故选A .5.(2019·全国卷Ⅱ理,6)若a >b ,则( C ) A .ln(a -b )>0 B .3a <3bC .a 3-b 3>0D .|a |>|b |[解析]∵函数y =x 3在R 上是增函数, ∴若a >b ,则a 3>b 3,∴a 3-b 3>0,故选C .6.(2019·某某泸西一中高一期中测试)函数y =lg|x |x的图象大致是( D )[解析]∵函数y =lg|x |x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A 、B ;又∵x =1时,y =0,排除C ,故选D .二、填空题7.(2019·某某某某高一期中测试)不等式log 2x <12的解集为__(0,2)__.[解析] 由题意得log 2x <log 2212,∴0<x <212,∴0<x <2,故不等式的解集为(0,2).8.(2019·某某云天化中学高一期末测试)设函数f (x )=⎩⎪⎨⎪⎧2e x -1x <2log 3x 2-1x ≥2,则f [f (2)]=__2__.[解析]∵x ≥2时,f (x )=log 3(x 2-1), ∴f (2)=log 33=1, ∴f [f (2)]=f (1),又∵x <2时,f (x )=2e x -1,∴f (1)=2e 0=2,∴f [f (2)]=f (1)=2. 三、解答题9.已知f (x )=log a (1-x )+log a (x +3),(a >0且a ≠1). (1)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值域;(2)若函数f (x )有最小值为-2,求a 的值.[解析] (1)⎩⎪⎨⎪⎧1-x >0x +3>0,∴-3<x <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x |-3<x <1}.f (x )=log a (-x 2-2x +3),令t =-x 2-2x +3=-(x +1)2+4,∵x ∈(-3,1),∴t ∈(0,4].∴y =log a t ,t ∈(0,4]. 当0<a <1时,y min =f (4)=log a 4, ∴函数f (x )的值域为[log a 4,+∞).当a >1时,y max =log a 4,∴函数f (x )的值域为(-∞,log a 4].(2)∵函数f (x )有最小值-2,由(1)得⎩⎪⎨⎪⎧0<a <1log a 4=-2,得a =12.B 级 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已知函数f (x )=log a (x 2+2x -3),若f (2)>0,则此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D ) A .(-∞,-3) B .(1,+∞)∪(-∞-3) C .(-∞,-1)D .(1,+∞)[解析]∵f (2)=log a 5>0=log a 1,∴a >1.由x 2+2x -3>0,得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3)∪(1,+∞). 设u =x 2+2x -3,则此函数在(1,+∞)上为增函数. 又∵y =log a u (a >1)为增函数,∴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故选D .2.(2018·某某文,5)已知a =log 372,b =(14)13 ,c =log 1315,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D )A .a >b >cB .b >a >cC .c >b >aD .c >a >b[解析]∵函数y =log 3x 在(0,+∞)上单调递增, ∴log 1315=log 35>log 372>log 33=1,又(14)13 <(14)0=1,∴c >a >b ,故选D . 3.(2019·某某理,6)已知a =log 52,b =log 0.50.2,c =0.50.2,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a <c <bB .a <b <cC .b <c <aD .c <a <b[解析]a =log 52<log 55=12,b =log 0.50.2>log 0.50.5=1,0.51<0.50.2<0.50,∴12<0.50.2<1,∴12<c <1,∴a <c <b ,故选A . 4.已知函数f (x )=log a (2-ax )在[0,1]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X 围为( B ) A .(1,+∞) B .(1,2) C .(2,+∞)D .(0,1)[解析] 由题意得a >0且a ≠1,2-ax >0,∴x <2a ,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a ).∵函数在[0,1]上为减函数,∴2a>1,即a <2,∵函数y =log a (2-ax )在(0,1)上是减函数,又t =2-ax 为减函数,∴y =log a t 是增函数,∴a >1,∴1<a <2.二、填空题5.已知f (x )=|log 2x |,若f (a )>f (4),则a 的取值X 围是__(0,14)∪(4,+∞)__.[解析]∵f (4)=|log 24|=2.∴不等式化为f (a )>2,即|log 2a |>2,∴log 2a >2或log 2a <-2,∴a >4或0<a <14.6.若函数f (x )=x ln(x +a +x 2)为偶函数,则a =__1__. [解析]∵f (x )为偶函数,∴f (-1)=f (1),∴-ln(-1+a +1)=ln(1+a +1), ∴ln(1+a +1)+ln(-1+a +1)=0, ∴ln[(a +1)2-1]=0, ∴ln a =0,∴a =1. 三、解答题7.设f (x )为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log 12x .(1)求当x <0时,f (x )的解析式; (2)解不等式f (x )≤2.[解析] (1)当x <0时,-x >0,则f (-x )=log 12(-x ),又f (x )为奇函数,所以f (x )=-f (-x )=-log 12 (-x ).故当x <0时,f (x )=-log 12(-x ).(2)由题意及(1)知,原不等式等价于⎩⎪⎨⎪⎧x >0log 12x ≤2,或⎩⎪⎨⎪⎧x <0-log 12-x ≤2,解得x ≥14或-4≤x <0.∴不等式的解集{x |x ≥14或-4≤x <0}.8.已知函数f (x )=log a (3+2x ),g (x )=log a (3-2x )(a >0,且a ≠1). (1)求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f (x )-g (x )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 (3)求使f (x )-g (x )>0的x 的取值X 围.[解析] (1)使函数f (x )-g (x )有意义,必须有⎩⎪⎨⎪⎧3+2x >03-2x >0,解得-32<x <32.所以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是{x |-32<x <32}.(2)f (x )-g (x )为奇函数.证明:由(1)知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f (-x )-g (-x )=log a (3-2x )-log a (3+2x )=-[log a (3+2x )-log a (3-2x )]=-[f (x )-g (x )],∴函数f (x )-g (x )是奇函数.(3)f (x )-g (x )>0,即log a (3+2x )>log a (3-2x ). 当a >1时,有⎩⎪⎨⎪⎧3+2x >3-2x 3-2x >03+2x >0,解得x 的取值X 围是(0,32).当0<a <1时,有⎩⎪⎨⎪⎧3+2x <3-2x 3-2x >03+2x >0,解得x 的取值X 围是(-32,0).综上所述,当a >1时,x 的取值X 围是(0,32);当0<a <1时,x 的取值X 围是(-32,0).9.(2019·某某宿迁市高一期末测试)已知函数f (x )=ln(1+x )+ln(a -x )为偶函数. (1)某某数a 的值;(2)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 [解析] (1)∵f (x )为偶函数, ∴f (-x )=f (x ),∴ln(1-x )+ln(a +x )=ln(1+x )+ln(a -x ), ∴ln(1-x )-ln(1+x )=ln(a -x )-ln(a +x ), ∴ln 1-x 1+x =ln a -x a +x ,∴1-x 1+x =a -x a +x, 整理得2x (a -1)=0,∵x 不恒为0,∴a -1=0,∴a =1. (2)由(1)知f (x )=ln(1+x )+ln(1-x ),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应满足⎩⎪⎨⎪⎧1+x >01-x >0,∴-1<x <1.∴函数f(x)的定义域为(-1,1).设任意x1,x2∈(-1,1),且x1<x2,∴f(x2)-f(x1)=ln(1+x2)+ln(1-x2)-ln(1+x1)-ln(1-x1) =ln(1-x22)-ln(1-x21)当-1<x1<x2<0时,x21>x22,1-x21<1-x22,∴ln(1-x22)>ln(1-x21),∴ln(1-x22)-ln(1-x21)>0,∴f(x2)-f(x1)>0,∴f(x2)>f(x1),∴f(x)在(-1,0)上是增函数,当0≤x1<x2<1时,x21<x22,∴1-x21>1-x22,∴ln(1-x21)>ln(1-x22),∴ln(1-x22)-ln(1-x21)<0,∴f(x2)-f(x1)<0,∴f(x2)<f(x1),∴f(x)在[0,1)上是减函数.综上可知,函数f(x)在(-1,0)上是增函数,在[0,1)上是减函数.。

高考数学中的对数函数性质及其应用

高考数学中的对数函数性质及其应用

高考数学中的对数函数性质及其应用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高考中,对数函数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之一。

本文将从对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公式以及应用来进行简单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概念。

一、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对数函数可以这样定义:设a>0,且且a≠1,则称y=loga x是以a为底,x为真数的对数函数。

其中a被称为底数,x为真数,y 为对数值。

对数函数最基本的性质是:若a>1,则loga 1=0;若0<a<1,则loga 1=0;若a=1,则无解。

对于对数函数的底数a和真数x均不能为负数或零。

对数函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是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正实数集,值域为实数集。

这个性质说明了,对数函数的定义需要满足a>0,x>0,根据定义,y=loga x,那么y也一定为实数,因此对数函数的值域为实数集。

二、对数函数的公式运用对数函数公式,能够快速简便地完成数值计算,增强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主要有以下四个公式:1、loga (mn) = loga m + loga n2、loga (m/n) = loga m - loga n3、loga m^p = p*loga m4、loga a^n = n公式1和2用于将对数函数中的乘、除法转换成加、减法。

公式3用于将对数函数中的指数运算转换成乘法。

公式4是对数函数的基本公式,即对数函数中以a为底,a的幂次方的值等于幂次数。

三、对数函数的应用1、复利计算: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要面临各种复利计算问题。

在复利计算中,常常需要用到对数函数。

例如求N年后本金为P的投资,在年利率为r的情况下,总收益为多少。

用对数函数可以快速算出结果,公式为:A=P*(1+r)的N次方。

2、化简大数:在高精度计算和密码学领域中,经常需要对大数进行化简计算。

对于x^y的结果,如果y过大,那么我们需要通过对数函数将其化简。

即对x取对数,乘以y,再通过反函数将结果还原。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a^x$($a > 0$且$a ≠ 1$)。

其中,底数$a$决定了函数的性质。

当$a > 1$时,函数单调递增;当$0 < a < 1$时,函数单调递减。

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0, +\infty)$。

例如,函数$y = 2^x$是一个底数为$2$(大于$1$)的指数函数,它在$R$上单调递增。

二、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一般形式为$y =\log_a x$($a > 0$且$a ≠ 1$)。

其中,对数的底数$a$同样决定了函数的性质。

当$a > 1$时,函数在$(0, +\infty)$上单调递增;当$0 < a <1$时,函数在$(0, +\infty)$上单调递减。

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0, +\infty)$,值域为$R$。

例如,函数$y =\log_2 x$是一个底数为$2$(大于$1$)的对数函数,它在$(0, +\infty)$上单调递增。

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指数函数$y = a^x$($a > 0$且$a ≠ 1$)的图象特点:当$a > 1$时,图象过点$(0, 1)$,从左到右逐渐上升;当$0 < a < 1$时,图象过点$(0, 1)$,从左到右逐渐下降。

对数函数$y =\log_a x$($a > 0$且$a ≠ 1$)的图象特点:当$a > 1$时,图象过点$(1, 0)$,从左到右逐渐上升;当$0 < a < 1$时,图象过点$(1, 0)$,从左到右逐渐下降。

四、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性质指数运算性质:1、$a^m \times a^n = a^{m + n}$2、$\frac{a^m}{a^n} = a^{m n}$3、$(a^m)^n = a^{mn}$4、$a^0 = 1$($a ≠ 0$)对数运算性质:1、$\log_a (MN) =\log_a M +\log_a N$2、$\log_a \frac{M}{N} =\log_a M \log_a N$3、$\log_a M^n = n \log_a M$4、$\log_a a = 1$5、$\log_a 1 = 0$五、例题分析例 1:比较大小比较$2^{03}$和$03^2$的大小。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一类函数,它们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指数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是以一个固定的正数为底数,自变量为指数的函数。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a>0且a≠1。

1. 指数函数的增减性:当底数大于1时,指数函数是递增的;当底数小于1时,指数函数是递减的。

这意味着指数函数的图像会随着指数的增大或减小而逐渐上升或下降。

2. 指数函数的图像:当底数a大于1时,指数函数的图像会在y轴的正半轴上方逐渐上升;当底数a小于1时,指数函数的图像会在y轴的正半轴下方逐渐下降。

3. 指数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具有“积化和差”、“商化和差”、“幂化积”和“对数指幂”等性质,这些性质对于简化指数函数的计算和推导非常有用。

二、对数函数的性质对数函数是指以一个大于1的底数为底,自变量为实数的函数。

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logₐ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

1. 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对数函数是递增的。

这意味着对数函数的图像会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逐渐上升。

2. 对数函数的图像:当底数a大于1时,对数函数的图像会在y轴的正半轴上方逐渐上升;当底数a小于1时,对数函数的图像会在y轴的正半轴下方逐渐下降。

3. 对数函数的性质:对数函数具有“对数和差”、“对数积化和差”、“对数差化积”和“指数对数”等性质,这些性质对于简化对数函数的计算和推导非常有用。

三、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以几个典型的问题为例进行说明:1. 复利问题:复利是指每经过一定周期后的利息能够累积到本金上,形成新的本利之和。

复利问题可以通过指数函数来描述,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可以计算出复利的增长趋势和最终的本利总和。

2. 生物增长问题: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可以使用指数函数来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例题:对数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例.(1)已知函数2lg(2)y x x a =++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2lg(2)y x x a =++的值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22()log (log )a a f x x x =-+的定义域为1(0,)2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与求函数定义域、值域的常规问题相比,本题属非常规问题,关键在于转化成常规问题.()f x 的定义域为R ,即关于x 的不等式220x x a ++>的解集为R ,这是不等式中的常规问题.
()f x 的值域为R 与22x x a ++恒为正值是不等价的,因为这里要求()f x 取遍一切实数,
即要求22u x x a =++取遍一切正数,考察此函数的图象的各种情况,如图,我们会发现,使u 能取遍一切正数的条件是0∆≥.
【答案】(1)1a >;(2)1a ≤;(3)
132
. 【解析】 (1)2lg(2)y x x a =++的定义域为R ,
∴220x x a ++>恒成立,∴440a ∆=-<,∴1a >.
(2)2lg(2)y x x a =++的值域为R ,
∴22x x a ++取遍一切正数,∴440a ∆=-≥,∴1a ≤.
(3)由题意,问题可等价转化为不等式22log 0a x x -<的解集为10,2⎛⎫ ⎪⎝⎭
,记2122:,:log ,a C y x C y x ==作图形12C C 与,如图所示,只
需2C 过点1124⎛⎫ ⎪⎝⎭,,∴021a <<,即满足102a <<,且2211
log ()22a =即可,解得132
a =. 【总结升华】如果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某个区间D ,则函数()f x 在这个区间D 的任何子集内部都有意义;如果函数()f x 在区间E 上有意义,而()f x 的定义域为D ,则必有E D ⊆.
举一反三:
【变式1】 已知函数2()lg(21)f x ax x =++.
(1)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f x 的值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a>1;(2)0≤a ≤1.
【解析】(1) ()f x 的定义域为R ,即:关于x 的不等式2210ax x ++>的解集为R ,
当a=0时,此不等式变为2x+1>0,其解集不是R ;
当a ≠0时,有⎩⎨⎧<-=∆>0
440a a ⇔ a>1.∴ a 的取值范围为a>1. (2)f(x)的值域为R ,即u=ax 2+2x+1能取遍一切正数⇔ a=0或⎩
⎨⎧≥-=∆>0440a a ⇔0≤a ≤1, ∴ a 的取值范围为0≤a ≤1.
例9.已知函数()()lg x x f x a b =-(常数10a b >>>).
(1)求()y f x =的定义域;
(2)在函数()y f x =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不同的两点,使过此两点的直线平行于x 轴;
(3)当a ,b 满足什么关系时,()f x 在()1,+∞上恒取正值.
【思路点拨】本题为对数指数问题的综合题,求定义域首先保证对数的真数为正,再利用指数运算性质求出定义域.(2)中证明是否存在要由单调性来确定,若单调递增或递减,就不存在两点两线平行于x 轴.
【答案】(1)()0,+∞(2)不存在(3)1a b ≥+
【解析】
(1)由0x x a b ->,得1x
a b ⎛⎫> ⎪⎝⎭,由10a b >>>,得1a b >,故0x >,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
(2)设120,10x x a b >>>>>,
1221
0,x x x x a a b b ∴>>>> 故1122
0,x x x x a b a b ∴->-> ()()1122lg lg ,x x x x a b a b ∴->-
即12()()f x f x >,
∴()f x 在()0,+∞上为增函数.
假设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存在不同的两点()11,A x y ,
()22,B x y ,使直线AB 平行于x 轴,即1212,x x y y ≠=,这与()f x 是增函数矛盾.
故函数()y f x =的图象上不存在不同的两点,使过这两点的直线平行于x 轴.
(3)由(2)知()f x 在()0,+∞上是增函数
∴()f x 在()1,+∞上也是增函数
∴当()1,x ∈+∞时,()(1)f x f >
∴只需(1)0f ≥,即lg()0,1a b a b -≥-≥
∴当1a b ≥+时,()f x 在()1,+∞上恒取正值.
【总结升华】此题综合性较强,综合考查对数函数性质和指数函数性质的关系,提问方式灵活.灵活掌握转化的思想,基础知识扎实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23()log ,0,x ax b f x x x
++=∈+∞,是否存在实数a 、b ,使()f x 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在(]0,1上是减函数,[)1,+∞上是增函数;②()f x 的最小值是1.若存在,求出a 、b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1a b ==
【解析】设存在满足条件的a 、b
()f x 在(]0,1上是减函数,[)1,+∞上是增函数,
∴当1x =时,()f x 最小,从而31log 12,1
a b a b ++=⇒+= 设1201x x <<≤,则12()()f x f x >,
22112212
x ax b x ax b x x ++++∴>恒成立,
即()()1212120x x x x b x x -->恒成立, 又12120,0,x x x x -<>因此120x x b -<恒成立,从而1b ≥. 设341x x <<,则34()()f x f x <恒成立,化简得 ()()
343434
0x x x x b x x --<恒成立, 又34340,0,x x x x -<>所以34x x b >恒成立,故1b ≤. 综上,1,1a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