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金字塔
各国概况

国名:日本国(Japan)国名释义:日出之国;誉称:樱花之国国旗:太阳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
白色象征正直和纯洁,红色象征真诚和热忱。
日本国一词意即“日出之国”,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天皇是太阳神的儿子,太阳旗来源于此。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
菊花图案也是皇室御纹章上的图案(下图)国歌:《君之代》国花:樱花国鸟:绿雉国石:小晶主要节日:天皇诞辰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更多请点击>>自然地理: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侧,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
全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约3900多个小岛组成。
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
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温泉遍布全国各地。
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
北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为-10℃,九州岛南部为10℃;7月份北部气温为18℃,南部为26℃。
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首都东京1月平均气温3℃,8月气温为25℃。
东京繁华街头上的行人人口:1.2692亿(2000年10月)。
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5万阿伊努族人。
通用日语。
神道和佛教较盛行。
民族与宗教:主要为大和族,北海道约有2万阿伊努族人。
通用日语。
神道和佛道较盛行。
首都:东京(Tokyo),人口约1195万(2000年1月)。
国家政要:天皇明仁(Akihito),1989年1月即位,年号“平成”;首相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2001年4月任职;外务大臣川口顺子(Yoriko Kawaguchi),2002年2月任职。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必修2第五篇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和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①资源丰富②科技发展水平高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科技发展水平高和对外开放程度高②③正确日本资源相对短缺①错误生活消费水平相差不大④错误2.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两极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B. 发达国家人口稠密发展中国家人口稀少C.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内陆人口稠密D.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人口多分布在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区【答案】D【解析】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两极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A 错发达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人口稀少发展中国家印度、中国人口稠密 B错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C错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人口多分布在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区 D对故选D3.二战后世界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国A. 开发时间长短不同B. 自然条件差异C. 人口分布不平衡D.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4.(1)表中的信息反映出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4.(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 科技水平B. 自然资源C. 开放程度D. 消费水平【答案】B【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故选B【答案】B【解析】(2)青藏地区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以增大环境人口容量故选B5.形成“民工流”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因素B. 经济因素C. 政策因素D. 历史因素【答案】B【解析】6.“人口债务”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宰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答案】D【解析】7.(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7.(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7.(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 2001~2005年B. 1991~1995年C. 1981~1985年D. 1971~1975年【答案】D【解析】该图表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各年龄组女性人数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35岁~44岁之间该阶段人口出生时即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年份 2010﹣44=1968 2010﹣35=1975 从1968年至1975年时间段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A.该市20~24年龄组出生在1986﹣1990年该时段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放宽故A错误B.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是间接的和长期的从该市人口变化来看 20﹣24岁年龄组人口比前后年龄组人口都明显偏多与经济因素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C.从材料信息可知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该市40~44岁年龄段妇女在20年前到了生育高峰因此又出现一次人口生育峰值其子女就是20~24岁年龄组因此与该时段的育龄妇女人数量多有直接关系故C正确D.生育观念是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变化是缓慢的不可能在短时段内出现明显的起伏变化生育观也不会导致人口出生率突然变化【答案】B【解析】从2010年到2030年20年间则0~9岁年龄段的人口到2030年正值生育峰值年龄段因此从2010年~2030年期间 0~29岁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变化可反映该市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该年龄段的人口处了17岁~27岁之间略有起伏外其他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少且稳定因此出生率低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A选项错误 B选项正确到2025年则目前6~14岁的人口将进入生育峰值年龄从图中可知 6~14岁人口数量少不可能出现生育高峰年 C选项错误该市位于我国西北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数因此不可能出现总人口数减少 D选项错误8.(1)西海固移民搬迁方式属于()8.(2)影响西海固人口环境承载力低的首要自然因素是()A. 生态移民B. 工程移民C. 智力迁移D. 劳务迁移【答案】A【解析】(1)西海固地区生态恶劣不适宜居住故搬迁是生态移民故选A【答案】B【解析】(2)由材料“该区年均降水量仅300㎜蒸发量却在2000㎜以上”可知该地区严重缺水所以淡水资源短缺是限制该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低的首要自然因素科技和交通不是自然因素故选B9.(1)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9.(2)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劳动力严重不足③人口增长过快④人口总量大A. 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答案】B【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印度人口增长模式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其他三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特征都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选B【答案】C【解析】(2)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传统型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③人口增长过快和④人口总量大故选C10.(1)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10.(2)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A. 矿产资源B. 水资源C. 土地资源D. 生物资源【答案】B【解析】(1)读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短板—水资源故选B【答案】C【解析】(2)由分析可知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环境故选C11.(1)图中河南省人口增量最大的主要原因为()11.(2)江苏省外来增量人口中主要人群是()11.(3)针对东北三省的人口增量变化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B. 水陆交通便利C.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多D. 人口死亡率低【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河南省常住人口增量最大是因为河南人口总量多出生率较高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数量多故选C【答案】D【解析】(2)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故选D【答案】A【解析】(3)读图可知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增量较少或为负值东北地区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人才流失人口增长缓慢要想改变此问题就必须改造传统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入故选A12.(1)该地区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12.(2)该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及推动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分别是()A. 人口老龄化B. 儿童教育压力大C. 单身青年多D. 自然增长速度快【答案】A【解析】(1)该地区少年儿童人口占比重小老龄人口占比重大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 A对少年儿童占比重小儿童教育压力小 B错图中男女比重差距小单身青年少 C错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 D错故选A【答案】C【解析】(2)该人口金字塔图中少年儿童人口占比重小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低—低—低”模式推动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是欠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C对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阿拉斯加人口多分布在中南部地区的原因是什么?13.(2)阿拉斯加环境人口容量比新加坡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1)阿拉斯加纬度较高北部地区终年寒冷属于寒带气候只有中南部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气温相对较高阿拉斯加北部终年寒冷河流冰封中南部地区夏季河流解冻再加上中南部地区冰雪在夏季融化冰雪融水汇入河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水源【解析】【答案】(2)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热量因素)区域经济落后【解析】14.(1)描述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14.(2)简述农民工外出务工对四川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14.(3)简析2011年后四川省常住人口持续增加的原因【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西部山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平原、丘陵人口密度大成都市附近人口密度最大【解析】(1)由图可知四川省的地形跟人口分布有很大关系西部为山区人口密度较小东部为平原丘陵人口密度较大【答案】(2)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村与外界交流与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缺乏造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解析】(2)四川农民工从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对迁出地的有利影响有可以增加迁出农村经济收入提高迁出农村的生活水平大量人口迁出减轻迁出农村的人口压力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对迁出地的不利影响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缺乏造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答案】(3)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得出生率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死亡率降低外出务工人数减少外迁人口回流和来川务工人口增加【解析】(3)2011年以后四川省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原因在于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外出务工人口减少来川务工人口增加二胎政策的实施也与四川省人口持续增加有密切关系15.(1)推测阿拉斯加州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5.(2)说明阿拉斯加州人口密度远低于美国平均人口密度的原因15.(3)分析因纽特人当时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的好处【答案】(1)从图中城市可以推测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原因阿拉斯加纬度较高中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解析】(1)从图中城市可以推测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影响阿拉斯加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气候、洋流、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答案】(2)纬度高气候严寒多山地自然条件恶劣原定居居民较少开发较晚、新迁入的人口少距离美国本土远发展受限【解析】(2)与美国本土相比阿拉斯加纬度高气候严寒多山地自然条件恶劣原定居居民较少且与美国本土相比阿拉斯加开发较晚、新迁入的人口少阿拉斯加距离美国本土远发展受限【答案】(3)基瓦利纳距海近便于出海捕鱼周围海冰可构筑屏障减少该地受暴风雪侵袭冬季位于背风坡受风雪天气影响相对较小【解析】(3)因纽特人当时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的好处主要从距海远近、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16.(1)根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16.(2)图中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 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3)西藏的人口密度较小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16.(4)当前我国最为突出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其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东多西少【解析】(1)根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东多西少【答案】(2)大于500人/平方千米, 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解析】(2)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江苏省的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千米以上由于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导致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得人口密度大【答案】(3)地势【解析】(3)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人口密度小的原因为地势因素【答案】(4)人口老龄化严重, 劳动力缺乏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解析】(4)当前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会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PPT课件

濑户内海
东海
亚欧大陆
亚欧大陆
日本的人口
人口数量:1.28亿
人口分布:
算算日本的人口密度
小讨论:假如你到日本去定居,你会选择在哪里,为什么?
日本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平原和城市
日本的人口
人口数量:1.28亿
人口分布:
算算日本的人口密度
小讨论:假如你到日本去定居,你会选择在哪里,为什么?
日本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平原和城市
日本的海运业及交通
货运主要依靠海运原因:海岸线漫长著名大港:横滨、神户
国内交通:铁路(新干线)、公路青函隧道
日本的文化
日语
和服
茶道
相扑
金阁寺
日本上班族
主要城市
首都最大海港其他著名城市
小结
日本四大岛,本州最重要;火山地震多,海洋影响大;人多地方小,矿产资源少;经济发展快,原料靠进口;铁路速度快,四岛都畅通;农业单产高,捕鱼北海道;文化东西兼,樱花国代表。
经济大国
日本的经济
经济大国
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
科技
日本工业分布
想一想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横滨
名古屋
大阪
神户
北九州
东京
想一想
横滨
为什么日本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名古屋
大阪
神户
北九州
东京
日本的农业
富士苹果是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盛冈分场于1939年以国光为母本,元帅为父本进行杂交,历经20余年,选育出的苹果优良品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熟苹果品种。日本各地又从富士当中选出了许多着色好的富士芽变,统称为红富士。
日本人口

第一产业
4.对消费市场存在潜在影响
消费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四个环节之一。如果生产是这一 过程的起点,那消费则是这一过程的终点。一般来说,在社会 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的主导作用,生产 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会延缓或加速生产的 发展。消费不仅使一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最后完成,而且 它还为生产创造出更多的新的需求,从而促使生产不断向前 发展。
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 使社会抚养负担不断加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龄化社会相伴 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大,将会对国民生活水平带来极大影响。
社会保障开销
到2020年时, 7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到老年人口比重的一半以上,并且 逐年增加,到2055年7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占总人口的26. 5%,占65岁以 上老年人口的65. 43%,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75岁以上老年人口。高龄化的 发展不仅增大了就业人员的负担,同时对于日本护理制度来说也要面临巨大 的挑战。 7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意味着因年事已高、身患慢性疾病、 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也随之增加,这些高龄老 年人口为了维持正常生活必须依靠他人的援助活动。伴随着少子化和人均 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将导致养老金、医疗、福利等一系列 社会保障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收入
2.抚养系数不断升高
养系数不断升高,社会抚养负担不断加重。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 资料, 2007年日本少年儿童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分别为13. 53%和21. 49%,少儿抚养系数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 分别为20. 77和33. 08。根据预测,日本2055年少儿抚养系数和老 年抚养系数分别为为16. 4和79. 4,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主要是因为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速度快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速度 所导致的,而老年抚养系数的大幅度增加则是因为劳动年龄人口比 重下降的同时老年人口比重却不断上升所导致的。因此导致了日 本社会抚养负担的加重,特别是老年人口抚养问题的日趋突出,将对 日本现行养老保障制度构成一定的冲击。
日本人事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传统日本人事制度特征最经常被人们提及来表现传统日本型人事制度和劳务管理特征的三个术语是“企业内工会”、“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
如果我们把雇佣形式等特征考虑在内,可以将日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概括为以下六个特征:终身雇佣指的是企业在劳动者达到预先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对其进行持续雇佣的制度。
这一制度产生于明治维新后期。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处于重化学工业发展阶段,企业必须自己进行熟练工人的培养,从而使这一雇佣制度一般化和普遍化。
采用终身雇佣制度的优点是企业可以确保优秀的员工,同时员工的工作可以得到保障。
一致性的雇佣形式指的是企业的核心是男性“正式社员”,在具备了全面赋予女性(妻子)干家务、教育子女责任的前提下,男性员工能够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减私奉公加班加点地为企业奉献。
企业内工会指的是按特定企业成立的工会制度。
由于日本一般都采用终身雇佣制,所以管理者年轻时为该工会会员是极其普遍的现象。
这样,经营管理者很少与工会成员发生对立冲突。
在这种谋求企业发展的劳资协调路线的指导下,劳资关系因圆满妥善地得到解决而受到各界的好评。
企业家族主义指的是企业和劳动者、劳动者之间有着像家族似的意识。
企业感到对待员工的培养以及生活上的照顾要尽父母般的义务,相反员工应当不辜负企业的期望,努力工作以报“父母”(企业)的养育之恩。
这是一种企业与员工之间密切合作的体制。
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到,另一方面这也减少了企业同外部信息的沟通,抑制了机动灵活构想的产生。
年功序列工资、晋升制度指的是伴随员工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长,企业为员工增加工资和提高职位等级。
因此,在终身雇佣制度下,日本企业中员工的职务随着年龄“自动地”增长和提升。
由于这个制度在增加工资和晋级上没有按照员工的能力或实力给予差别,因此对于那些同等年龄和工作年限一样的员工,工资就没有差别。
以录用当年毕业生为中心指的是日本企业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属于那种众所周知的“命运共同体”或“生活共同体”。
Society-and-culture-of-English-Speaking-countries

• It has been already pointed out that the UK is now a multiracial society, Also
Britain is divided economically: it is a society with a class-structure. It is possible to exagge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is classstructure, because of course most countries have some kind of class-system, but it is true to say that the class structure of UK society is relatively obvious. The culture of a factory worker whose father was a factory worker may b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 stockbroker whose father was a stockbroker: they will tend to read different newspapers, watch different television programmes, speak with a different accent, do different things in their free-time, and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
人口金字塔基本类型

人口金字塔基本类型
人口金字塔基本类型:
人口金字塔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人口年龄结构的工具。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和数量,人口金字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 椭圆形金字塔:椭圆形金字塔呈现出年轻人口比例较大,而老年人口比例较小的特点。
这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常见于发展中国家或年轻人口占多数的地区。
它意味着该地区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可能存在较高的出生率和较低的预期寿命。
2. 倒金字塔形金字塔:倒金字塔形金字塔呈现出老年人口比例较大,而年轻人口比例较小的特点。
这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通常出现在发达国家或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它意味着该地区的人口结构相对老龄化,可能存在较低的出生率和较高的预期寿命。
3. 方形金字塔:方形金字塔表示各年龄段人口数量相对平衡,也就是说每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相对接近。
这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通常出现在人口均衡、或处于转变过程的地区。
它意味着该地区的人口结构
相对稳定,不存在过度的年轻或老年人口比例。
4. 梯形金字塔:梯形金字塔呈现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逐渐减少的特点。
这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通常出现在出生率下降但仍然存在一定规模的年轻人口的地区。
它意味着该地区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逐渐向老龄化方向发展。
人口金字塔的基本类型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特征和发展趋势。
了解人口金字塔的类型对于制定社会经济政策、规划公共服务和应对人口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对中国的启示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变化,是某一人口中老龄人数不断增多和和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与过程。
在一些国家,老龄人口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
目前,国际社会所说的老龄人口通常是指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具有高生育率和低预期寿命的人口向着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具体过程。
这一过程分别体现为两种途径:一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收缩所引致的人口老化,二是人口金字塔顶部延伸所引致的人口老化。
前一种人口老化的成因是生育率下降和青少年人口比重的明显下降,后一种人口老化的成因是老年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日本的人口仅8000余万人。
战后日本颁布了《优生保护法》,随着人流解禁、经济逐步复苏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倾向于少生子女以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这样一来使日本的生育率大幅下降,而在出生率急剧下降的同时,伴随的是长寿化的缓慢过程。
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之一。
从70年代以来,日本总人口大体维持在1.2亿人的规模。
联合国把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国家归入老龄国家。
日本虽然到1970年才达到这一标准。
但是,从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7%上升到14%所需时间而言,日本却比美欧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为快。
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7.07%,刚刚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而到2006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已跃居世界首位。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2013年公布的日本各地区未来人口预测报告显示,从2020年开始日本所有都道府县人口将出现递减趋势,截至2040年,日本半数的地方人口老龄化率将超过40%。
报告显示,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等问题将变得更为棘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3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26亿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37人,人均预期寿命87岁,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3的超低水平,人均国民收入47870美元。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迎来了婴儿潮。
从图中可以看出,1950日本的人口金字塔是典型的增长型,当年的人口数总量为81837000,14岁以下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5.5%,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7.2%,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
1980年日本的人口金字塔为稳定型,当年的人口数总量为114320000,14岁以下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4%,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4%,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老龄人口速度迅速增加,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从图可以看出2015年日本的人口金字塔为缩减型,当年的人口数总量为126573000,15岁以下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8%,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3.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3.5%,其中,60岁以上女性占女性总人数的35.6%,男性这一比例为30.2%,占比和人数均创新高。
可以说日本进入了高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的危害非常严重,日本的事例值得中国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