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的粘贴预防出现空鼓与脱落及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瓷砖或石材空鼓或脱落的可能原因

瓷砖或石材空鼓或脱落的可能原因

瓷砖或石材空鼓或脱落的可能原因?
1.胶粘剂选择不当。

对于玻化砖或吸水率低的石材应选用高性能胶粘剂。

2.基面刚性不能满足瓷砖石材安装要求,存在变形。

如轻质隔墙存在变形就容易出现该问
题。

3.瓷砖或石材背面未处理干净,有灰尘或脱模剂等影响粘贴的物质。

4.大型瓷砖或石材未做背涂,或者背涂不符合要求,面材和胶粘剂未形成有效粘结。

5.胶粘剂用量不够,不能形成满贴。

6.瓷砖或石材铺贴后未将面材雅茹胶粘剂,从而没有形成有效粘结。

7.对于容易产生振动的基面,如果瓷砖或石材铺贴后用橡皮榔头敲击过猛,可能会引起临
近已安装好的瓷砖振动,从而造成松动。

8.基面未很好找平,胶粘剂层厚度不均匀,在胶粘剂干燥过程中引起的收缩不均匀性较大,
从而引起局部空鼓。

9.胶粘剂厚度过大,干燥过程中引起的收缩大,容易造成空鼓。

10.胶粘剂梳理条纹后,未及时将瓷砖铺贴到位。

胶粘剂的开放时间已过,容易引起空鼓和
脱落。

11.胶粘剂搅拌不均匀或未按规定搅拌,引起胶粘剂性能不稳定,容易造成粘结力弱,最终
造成空鼓或脱落。

12.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未采取保护措施,或者材料温度过高或过低,又勉强施工。

13.未按规定设置膨胀缝,因内部应力造成瓷砖或石材脱落。

14.在基面伸缩缝上直接铺贴瓷砖或石材,因基面结构伸缩造成瓷砖或石材脱落。

15.养护期间未对完成面进行有效保护,养护期间的瓷砖受到压力、冲击和外力振动容易造
成后期的空鼓或脱落。

墙地砖空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墙地砖空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墙地砖空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墙地砖空鼓是指在墙面或地面砖铺贴过程中,砖与基层之间出现空隙,导致砖与基层失去粘结而产生空鼓声响或松动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施工质量、材料选择、基层处理等方面引起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防治墙地砖空鼓的措施:
1.合理基层处理:
•基层清理:确保墙面或地面基层清洁、干燥,并去除尘土、油污等杂质。

•基层处理:对于墙面和地面基层,应该进行合理的处理,例如使用专业的基层处理剂,提高基层粘结性和平整度。

2.正确的砖瓦铺贴技术:
•正确的砂浆配比和施工方法:使用合适比例的砂浆,严格按照生产商的说明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砂浆与砖瓦的完全粘结。

•适当的铺贴厚度和压实:控制好砂浆的铺贴厚度,适当施加压力使砖瓦与基层充分贴合。

3.合适的砖瓦选择:
•优质砖瓦材料:选择质量优良、规格一致的砖瓦材料,避免使用损坏或质量不良的产品。

4.定期维护检查: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已铺贴的砖瓦表面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防止空鼓问题扩大。

5.专业施工团队:
•选择专业施工团队:确保由具备经验和技能的专业团队进行砖瓦铺贴工作,遵循正确的施工流程。

6.增强管理和质量控制:
•严格管理和质量控制: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个步骤符合标准和要求。

防治墙地砖空鼓需要全面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从基层处理到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等方面做好防范工作。

定期维护和检查也是保持墙地砖质量的重要环节。

瓷砖铺贴空鼓怎么处理-如何避免瓷砖空鼓

瓷砖铺贴空鼓怎么处理-如何避免瓷砖空鼓

瓷砖铺贴空鼓怎么处理?如何避免瓷砖空鼓
在日常生活中,家里铺贴瓷砖的朋友应该有遇到过瓷砖空鼓的现象,严重的话会出现大规模的瓷砖脱落,影响正常的生活,为了避免这种瓷砖空鼓的情况,在装修前就要从根源解决,可以通过挑选好的瓷砖、好的沙子及好的水泥来避免瓷砖空鼓,下面就教大家如何避免瓷砖空鼓。

一、考虑瓷砖的吸水率
想要避免瓷砖出现空鼓情况的话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要避免选购吸水率过高的瓷砖,在瓷砖选购的时候要了解其吸水率,主要的检测办法是将水滴在瓷砖背面,看水散开后浸润的快慢程度来判定,吸水越慢则说明瓷砖的密度越大,相反的话就说明瓷砖密度比较稀疏,吸水率比较高,这样的瓷砖就尽量不要选择了,因为吸水率过高的话,就会很容易瓷砖吸水膨胀而空鼓脱落。

二、挑选瓷砖的纹理
瓷砖在设计的时候都会在背面设计成纹路状,这是为了让瓷砖和墙面能够更好的紧密接触,轻易不会脱落,值得注意的是,比较深的纹路能够保证瓷砖和水泥砂浆层发生局部脱离但又不会脱落,所以在选购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尽量不要选择背面纹路过浅的瓷砖。

三、瓷砖铺贴沙子质量
避免瓷砖空鼓的另一办法就是选择好沙子,一般沙子按粗细可分为特细沙、细沙、中沙和粗沙四种,越粗的沙子调配出来的水泥砂浆强度就会越高,不过要知道,并不是强度越高代表越好,过细的沙子也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吸附能力比较差而难以粘贴住瓷砖,因此在家装中建议选择中沙,因其颗粒粗细较为适中而适合用在水泥砂浆中作为粘贴瓷砖的辅料。

四、瓷砖铺贴水泥沙子配比
家装中,一般地砖采用的是干铺法,水泥沙子按照1:3的比例混合后兑少量的水调配而形成。

而一般铺墙砖则采用湿铺法,水泥沙子的配比按照1:2的比例混合后兑水和好则更为合适。

水泥砂浆配比过高会导致干燥后水分流失过大,从而导致瓷砖空鼓情况出现。

瓷砖粘贴后出现大面积空鼓的原因分析

瓷砖粘贴后出现大面积空鼓的原因分析

瓷砖粘贴后出现大面积空鼓的原因分析一、空鼓现象描述:1、大面积空鼓且中心部位最严重,四周边缘空鼓少,甚至无空鼓。

2、空鼓的瓷砖背面有防水涂料,相应的墙面也有涂料,即防水层被从中间拉开。

二、原因分析1、贴砖工艺不正确。

主要表现在:(1)瓷砖间缝隙低于1.5mm,甚至无缝。

瓷砖粘贴结束后没有及时清缝,造成缝内残浆凝结固化。

(2)瓷砖填缝过早,没有超过24小时。

(3)贴砖过早,防水涂层未充分凝固。

2、选材不匹配。

瓷砖勾缝剂不具备柔韧性,而是市面上普通的刚性填缝剂。

3、空鼓成因分析由于上述三大原因的存在,势必导致瓷砖空鼓,因为任何瓷砖都具有吸水膨胀特性,只是程度不同和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当我们在基面上涂刷防水层后,墙面便不再吸水,而粘结材料内的水份必须由砖缝间和瓷砖吸收引出。

尤其是瓷砖会大量吸收水份。

而当瓷砖吸水后,其必然有膨胀效应。

面积越大膨胀累积效应越大。

为此,我们必须在贴瓷砖时预留 1.5mm以上的缝隙(国外一般留3-5mm),并且在贴砖结束后立即将瓷砖缝间的残存胶浆清理干净,待瓷砖胶干固后(一般在24小时以上)才能进行填缝作业,而且必须采用柔韧性填缝料。

否则瓷砖吸水膨胀产生的应力就无法通过预留缝进行有效释放。

导致瓷砖产生整体向外的推力。

当推力积聚到超过防水涂层的抗剥离强度时,防水涂层就会被从中间拉开。

这种状况在柔性高的防水涂料中表现尤为突出。

因为柔韧性越高其粘结强度越低。

如JSⅠ型的粘结强度为0.5Mpa,Ⅱ型的为0.7Mpa。

正因为如此,一般瓷砖出厂说明书中都强调贴砖时必须预留缝隙,并采用柔性填缝料在24小时以后填缝。

此时瓷砖膨胀应力大部分已从预留缝处释放掉,存余应力则可通过柔性填缝料进行缓冲释放。

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瓷砖空鼓现象的发生。

特别是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大块瓷质墙砖。

由于材质好,工艺先进,所以边框非常标准,施工中若不控制,往往会造成死缝,有的业主甚至要求瓦工师傅进行无缝粘贴,这样危害就更大了。

瓷砖空鼓的原因 瓷砖空鼓补救方法

瓷砖空鼓的原因 瓷砖空鼓补救方法

瓷砖空鼓的原因瓷砖空鼓补救方法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瓷砖因为美观及非常容易清洁深受大众的喜爱,大部分家庭装修的时候都会选择铺设瓷砖,但是很多业主在入住后反映发现家中瓷砖碰到了空鼓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自然脱落,其实这些现象出现也算正常,只要在铺贴时多加注意或者后面进行正确的补救,都可以很好的处理,到底瓷砖空鼓的原因有哪些呢?瓷砖空鼓补救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随小编小编去了解下吧。

瓷砖空鼓的原因:
说到瓷砖空鼓的原因,当下来讲瓷砖出现空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施工方式不合标准导致瓷砖空鼓,另一方面就是热胀冷缩导致地砖空鼓,具体的还是来看看如下的介绍吧:
1、施工方式不合标准导致瓷砖空鼓:
湿铺瓷砖非常容易造成空鼓现象,因为砂浆中含有较高的水分,在干燥的。

瓷砖铺贴空鼓、脱落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瓷砖铺贴空鼓、脱落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瓷砖铺贴空鼓、脱落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出现在瓷砖上面的问题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空鼓或脱落,而且出现频率较高。

瓷砖空鼓或脱落的常见原因为两大原因:施工原因、质量原因,其中把人的因素归类至施工原因中。

一、施工原因1.工人素质工人因为手艺不精、施工过程中的失误,经验不足导致瓷砖铺贴后出现问题,瓷砖空鼓、脱落2.泡水时间瓷砖泡水时间过短,或者干脆没有泡水。

此时把砖贴到墙上,会导致瓷砖吸收了水泥砂浆里的水分,导致砂浆太干,粘合力降低,导致空鼓脱落。

瓷砖泡水时间太长,瓷砖丝毫不吸收水泥砂浆里的水分,因水泥要靠瓷砖吸收水分的同时渗透到瓷砖表面,达到充分粘合的目的;水泥吸收不到水分,导致不能粘合,导致空鼓脱落。

3.抹匀问题水泥砂浆要抹匀,哪里没有水泥,哪里就会空鼓;如果水泥再少一点,就会连最基本的粘合都做不到,自然会导致脱落。

4.砂浆配比水泥砂浆必须配比正确,严格按照水泥和砂子的比例为1:2.5进行搅拌,最大程度的保证水泥砂浆的粘合性。

5.基层污染问题砂浆和基层(墙面地面)之间,有一层尘土灰尘,导致粘合不结实。

造成不密合,瓷砖和水泥一起脱落。

贴砖前,一定要对基层进行清洁,保证水泥砂浆抹在干净的基层上。

6.基层问题和瓷砖泡水少一样,如果基层太干,也会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导致砂浆太干,影响粘合力。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先给基层洒水,再倒水泥砂浆——基层的湿度,应该控制在30%~70%。

7.留缝问题瓷砖一定要留缝,这是为了防止水泥在干燥的过程中膨胀,导致瓷砖变形,进而引起空鼓或脱落。

特别是瓷砖与墙壁之间,要留更宽的缝——这道缝将来用踢脚线或墙壁造型遮挡住。

瓷砖越大,要留的缝也就越大。

二、质量问题1.水泥标号水泥标号越高,粘合力也就越强。

但是对于瓷砖来说,粘合力太强的瓷砖,可能会在凝固的过程中拉断瓷砖。

2.瓷砖吸水率瓷砖吸水率越低,越不容易发霉:卫生间的瓷砖应选择吸水率较低的瓷砖。

在铺贴低吸水率瓷砖时,要选择工艺更好的工人进行施工。

墙砖空鼓脱落质量问题

墙砖空鼓脱落质量问题

墙砖空鼓脱落质量问题一、问题概述墙砖空鼓脱落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工程质量问题,表现为墙砖与墙体表面分离、出现空鼓现象,甚至整块瓷砖脱落。

这不仅影响装饰效果,还会引发安全问题。

本文将分析墙砖空鼓脱落的多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二、原因分析1.墙体基层问题墙体的基层处理是影响墙砖粘贴质量的关键因素。

如果基层处理不当,如未清理干净、湿度过高、平整度差等,会导致瓷砖粘贴不牢,容易发生空鼓脱落现象。

2.瓷砖粘贴不牢墙砖粘贴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对粘贴效果有很大影响。

如果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粘贴材料,或者施工时涂抹不均匀、厚度不够,都会导致瓷砖粘贴不牢。

3.施工工艺不当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也是导致墙砖空鼓脱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在粘贴瓷砖时,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湿墙、浸砖等操作,或者在瓷砖未干透的情况下进行填缝处理,都可能引发空鼓问题。

4.瓷砖质量问题瓷砖自身的质量也会影响其粘贴效果。

如果瓷砖吸水率过高、尺寸不标准、厚度不符合要求等,都可能导致粘贴不牢固,从而引发空鼓脱落现象。

5.铺贴后养护不足墙砖铺贴完成后,需要一定的养护期。

在此期间,如果受到阳光直射、风吹雨打等外界因素影响,或者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洒水养护,都可能造成瓷砖与墙体之间出现空鼓。

6.长期负载过大墙砖长期承受过大的负载,如悬挂重物、墙体受到外力冲击等,会导致瓷砖与墙体之间的粘贴层受力不均,逐渐出现空鼓脱落现象。

7.温度变化影响温度变化对墙砖粘贴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如果室内外温差较大,会导致瓷砖与墙体之间的粘贴层受热胀冷缩的影响,长期下去可能引发空鼓问题。

三、预防和解决措施针对以上分析的墙砖空鼓脱落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解决措施:1.加强墙体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干净、干燥、平整。

在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质量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处理。

⒉选择合适的粘贴材料,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涂抹均匀、厚度足够,同时注意湿墙、浸砖等操作细节。

3.严格控制瓷砖质量,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瓷砖。

地砖空鼓上翘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地砖空鼓上翘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地砖空鼓上翘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地砖空鼓,翘边拱起的现象,很多家庭都会遇到,如何处理,其实并不算很专业的事情。

首先分析原因:
1,施工时,地砖留缝不够,当室外温度发现变化时,热胀冷缩导致瓷砖上翘;
2,铺砖前,水泥与河沙比例不对,或者水泥标号较低,时间久了,水泥无法粘合住地砖,造成地砖上翘脱落;
3,原水泥层比较光滑,没有做“打毛”处理;
4,瓷砖吸水率较高,铺设前没有做浸水处理,铺设后吸干了水泥砂浆的水分,导致脱落;
具体补救措施也极为简单:
首先是面积的判定,如果只有几块砖出现了这种情况,换砖即可。

如果大面积出现这种情况,建议重新铺设。

这里也为大家提供一个装修前的参考,装修时最好多备下几块砖,避免后期换砖时,市场上找不到相同规格色号花纹的砖。

面积判定:
判定面积时,也不是简单的看哪些砖脱落了,哪些砖翘起来了。

哪一个橡胶锤,或者铁锤包着毛巾,轻轻敲打砖面,如果里面出现空想声,证明内部已经出现脱落。

重新铺设:
大面积空鼓重新铺设,需以下几点:
1,将原水泥层铲除干净;
2,使用标号较高的水泥,水泥与黄沙的比例为1:3;
3,铺设之前瓷砖浸水一小时;
4,对水泥层进行“打毛”处理;
5,铺设瓷砖时记得留缝1-2mm。

少量补救:
1,如果空鼓瓷砖不能直接取出,使用切割机将砖锯开(记得在切割面加水,避免粉尘污染),用细一点的铁丝或铁片将瓷砖小心取出;
2,将瓷砖背面的水泥砂浆刮净,并浸水;
3,原砖下的水泥层刨掉1-2cm,并清理干净;
4,填充混合水泥砂浆,水泥黄沙比例为1:3,并做“打毛”处理;
5,将砖切割为合适大小(不是留缝问题可以不管),铺贴上去,小锤轻敲,即可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砖和石材的粘贴
预防出现空鼓与脱落及原因分析
要想贴好瓷砖和石材,请清楚三问题、坚决三不做。

弄清楚以下三问题:
1、首先弄清楚贴饰材的基层是什么?状况如何?
2、再者弄清楚是什么材质的砖材、什么颜色、什么规格?
3、综合施工情形,地面还是上墙、室内还是室外,施工温度、天气?
以上三个问题不能清楚认识,就无法做出正确的施工方案。

坚决以下三不做:
1、坚决不在没有经过检查和处理过的基层上粘贴砖材。

2、坚决不使用水泥砂浆直接粘贴砖材上墙。

3、坚决不在所选择的成品粘结剂内添加其他物质。

一、从基层的方面看待问题:
1、土建粘土砖墙混凝土粉刷面
原因分析:
土建在砌红砖隔墙时,红砖未能充分浇水湿润,粉刷层由于水泥沙浆配合比偏低,造成粉刷层失水过快,而出现风化现象。

在此基层直接铺贴砖材,粉刷层密度稀松,吸水过快,砖材粘接层中有限的水份会在极短的时间快速被粉刷层吸收,造成粘接层因脱水过快而出现空鼓现象,严重的甚至脱落。

预防办法:
施工前对土建粉刷层进行检查,发现风化现象的部分,实行铲除后修补,修补后至少48小时后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如基层未能达到平整度要求的,需对基层进行找平处理;在铺贴砖材前高压水枪对施工面进行清洗,同时达到湿润施工面的作用;并根据砖材采用相应的有保水性的粘结剂粘贴。

2、土建加气混凝土砖墙
原因分析:土建加气混凝土表面有大量的浮灰和较多的孔隙,这些空隙会将粘结层的水分迅速消耗,大量的浮灰使粘结层与墙体粘结力大大降低,导致砖材粘贴后出现大面积空鼓和脱落。

预防办法:施工时使用高压水枪对施工面进行清洗,同时达到湿润施工面的作用;采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批抹后,马上作水泥砂浆刮糙找平处理;下一步的施工至少48小时后进行;根据砖材采用相应具有保水性的粘结剂粘贴(在第二部分内容中有详细的解释)。

(例如伟伯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3、轻质隔墙(防潮石膏板、水泥板、硅酸钙板)
原因分析:轻质隔墙的表面板材多为防潮石膏板、水泥板、硅酸钙板,
这类板材具有一定的湿胀率,在干湿变化下会发生板材的伸缩形变;另外,板材在可能的外力作用下易发生侧向弯曲的变形(如:关门的震动)。

但是砖材是没有伸缩变形的刚性材料;这类板材的基层采用普通粘结剂直接粘贴,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大面积空鼓和脱落。

预防办法:这类板材的基层,砖材的粘结需要使用全效柔性粘结剂进行过渡,全效柔性粘结剂可以适应轻微的变形,以消除变形应力;从而确保瓷砖粘结牢固不发生空鼓脱落。

同时这类轻质隔墙上贴砖材一定要留有2-3mm的膨胀缝。

图例:在板材弯曲时,柔性粘结剂仍能粘牢砖材
4、旧的瓷砖、马赛克墙面
原因分析:旧的瓷砖、马赛克墙面,这类基层的表面光滑、有空鼓、开裂、表面老化引起的部分釉面起鼓;大面积铲除原有的瓷砖,费时费力,造成大量浮尘;铲除后的基层因经过多年的空气透析,相当的干燥,采用水泥或普通粘结剂粘贴砖材,浮灰使粘结层与墙体粘结力大大降低,水泥或普通粘结剂不具有保水性,导致砖材粘贴后出现大面积空鼓和脱落。

预防办法:检查施工面,仅对开裂空鼓的松动的砖材进行铲除,旧砖铲除后修补平整,清理表面的浮尘和积污,待48小时后进行下一步施工;推荐使用汉邦柔性粘结剂对瓷砖或马赛克基层进行批抹约3mm厚,待第一层干燥后,再根据砖材采用相应具有保水性的粘结剂粘贴。

该方案已在太仓中行翻修项目中使用,并通过拉拔实验。

注意:砖材铺贴完24小时后,使用专用瓷砖嵌缝剂进行嵌缝。

外墙嵌缝剂需要使用有砂型。

使用水泥嵌缝,可能引发返碱。

二、从砖材的方面看待问题:
1、高吸水率瓷质砖(釉面砖)
普通釉面砖吸水率较高,这类砖材对粘结剂粘结力要求不高,可以采用普通型粘结剂。

2、低吸水率炻瓷砖(玻化砖和外墙砖等)
玻化砖、仿古砖、外墙砖等都属于吸水率较低的砖材,吸水率越小,对粘结剂粘结力要求越高。

这类砖材需要使用相应的玻化砖粘结剂、重砖粘结剂,并配合基层使用界面处理剂。

特别在北方地区比较干燥天气下,抛光砖的脱离现象更为严重,湿度问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抛光砖墙面施工可采取的措施:抛光砖清理除灰,可以拉槽;
保证墙面的一定湿润程度;粘结剂的厚度控制不能厚,控制在5-8MM,
可以采用锯齿板正方刮贴为宜。

3、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
石材的粘贴,需要注意分清是天然石材还是人造石材,颜色是浅色还是深色;如果是浅色的天然石材上墙,由于天然石材有空隙,灰色粘结剂可能会渗透到表面,影响美观和效果,定要选用白色柔性石材粘结剂;如果是浅色的天然石材贴地面,可以选用白色高级石材粘结剂,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反之,如果是人造石材上墙,由于人造石材密度较高,几乎没有空隙,可以选用灰色柔性石材粘结剂;如果是人造石材贴地面,则可以选用灰色高级石材粘结剂来节省成本;
施工时,去除石材背网后,检查石材背面有无油性防护剂。

油性防护剂极大影响粘结剂的粘结力。

另外,无论是石材还是瓷砖单位重量超过40公斤/平方米,就要采用辅助机械挂贴法,地面粘贴砖材的尺寸和重量不限制。

三、从施工环境看待问题:
卫生间和厨房间等潮湿区域的砖材粘贴,需考虑防水涂层的粘结力,地面可以使用普通型防水材料,普通墙面需要采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层,轻质隔墙墙面则要采用低柔性或柔性防水材料处理。

这些的位置,只有选择合理处理的防水涂层才能有效的粘贴砖材。

避免在雨天、高温、霜冻天气施工。

在阳光直射或强风天气施工需做好防护措施。

四、建议使用薄贴法施工
薄层施工法优势:
施工简单、节省材料、施工快捷、粘结牢固
薄层施工法步骤:
瓷砖铺贴前,要对墙面基层平整度进行检测,平整度小于3mm可以进行薄层施工,否则建议先找平处理。

薄层施工法要点
⏹使用齿形镘刀可以确保粘结剂层厚度一致。

⏹粘结剂的齿形纹路能够满足瓷砖高低平整度的调整,无须重新布料,无浆料挂
流。

⏹必须保证粘结剂饱满,为了确保瓷砖和粘结剂有良好的接触,铺贴后应充分揉
压。

⏹大尺寸砖材,背面需要批抹薄层粘结剂或背面粘结剂拉条纹。

⏹300×300以下尺寸砖材,镘刀齿距:8×8mm,粘结层厚度应在3mm以内
网面马赛克,镘刀齿距:6×6mm,粘结层厚度应在2mm以内
地面300×300以上尺寸砖材,镘刀齿距:10×10mm,粘结层厚度应在3cm左右
⏹建议在贴砖时,可以随机取下一片砖材检查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防止砖材铺贴的空鼓和脱落,主要在于认清铺贴的材质和铺贴的基层面,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施工方法和粘结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