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40张PPT)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40张PPT)

4、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 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 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 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C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
(二)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沸点: 液体沸腾的温度 沸 液体沸腾的条件: 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
液体沸腾图像
t。
B
C
A
时间
概念: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液 化
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1、夏天,炎热的教室里洒上水就会感觉很凉爽, 这是由于__________的缘故;
2、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响 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 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 先升华后液化
液化 10、冰棒冒“白气”——
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 先汽化后液化
12、冰棒纸上结的“霜”—— 凝华
13、衣箱中的樟脑球日久变小了—— 升华
14、湿衣服变干—— 汽化
15、冰棒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熔化
(三)、水循环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升华
吸热
3、升华和凝华
概念: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 特点: 升华吸热 概念: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 特点: 凝华放热
问题讨论
1、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有时会出现水雾,有 时又会出现冰花,你能解释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吗? 它们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哪一面?

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ppt课件

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ppt课件
A、升华、凝华都要吸热
C B、升华、凝华都要放热
C、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D、升华要放热,凝华要吸热
7.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 放热情况。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升华吸热)
B. 卫生球变小了 (升华吸热) C. 霜的形成 (凝华放热) D. 雾、露的形成 (液化放热) E.水结冰 (凝固放热)
4、农彦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 有道理吗?为什么?
5、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
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 D )
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 B、用喷雾方法来加速蒸发吸热 C、用电风扇吹风散热 D、用“干冰”升华吸热
6、装有少量碘的烧瓶,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后,
瓶内固态的碘消失,而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 停止加热,碘蒸气慢慢消失,烧瓶里出现碘粉 末颗粒,这个现象说明( )
雾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尘埃
上形成的
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 的水蒸汽清晨前遇到温度 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 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 面,这就是露。(液化)
露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花草上形成
霜: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 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汽遇到地 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 物体上,这就是霜。(凝华)霜 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现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云:白天气温较高,地表水大量蒸发,因此空气中含有大 量的水蒸汽。这时候水蒸汽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 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 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液化以及凝华)

水蒸气的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 冰晶形成
雨:当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时候,就要开始下落,在 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 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熔 化)

《物态变化》课件(1)

《物态变化》课件(1)
用_压__缩__体__积___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 在打火机里的.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

升华需要吸热。
•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凝华需要放热。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冬天,冰冻的衣服 也能晾干
用久了的灯泡 的灯丝会变细
霜的形成
舞台上的白雾
舞台上的烟 雾究竟是什么? 是怎样形成的?
• 9、用嘴对着镜子“哈气”,镜面会变得 模糊,但经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了, 在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 ( B)
• A.先汽化后液化 • B.先液化后汽化 • C.先凝华后升华 • D.先凝固后熔化
• 11、甲、乙两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先后各 做了一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后,依据各 自的数据,在同一个坐标上画出水的沸腾图 象,如图所示.实线为甲同学的,虚线为乙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 围温度降低,空气中 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 小水珠。
•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 • 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 ? 为什么?
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环境温度较低 时放热凝华而成,因此霜前冷。
下雪后,雪熔化时吸热使气温降低,所 以雪后寒。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3发2..在生缓任慢何平温和度下都能
2.3点剧.只)烈在发一生定温度(沸
1.液体温度的高低
沸点受气压的影响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气压高,沸点高;
3.液体表面气流的快慢 气压低,沸点低)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使被加热物体均匀受热的方法有哪些?
结论:
晶体是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也是在一定的温度 下凝固,
• 3.温度计在使用前必须观察:

物态变化_PPT课件

物态变化_PPT课件

城市绿化需要移栽 大量的树木,为提高树 木的存活率,移栽时, 人们需要去掉很多树叶, 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可以 采取哪些措施以利于树 木的存活?
谢谢
检验是否存在气态蜡
固态碘的加热,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 华,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物质直接由气 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会放出大量热 量。
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得就越快,蒸发可 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但温度越高,蒸发得越 快,另外,通风情况越好,蒸发得也就越快。
植物的吸水量很大,吸收的水分中约有99% 通过蒸作用散失到植物体外,只有1%左右的水分 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一棵中等 大小的树,在夏季每天因蒸腾作用可使约200升水 散失到大气中。
城市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声, 而且能调节环境的温度和空气中的含水量。人在树阴 下感到到阴凉,不仅因为树冠能挡住住50%-90%的 太阳辐射,还因为植物强大的蒸腾作用而带走一部分 热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空气中的含水量。
三、植物的蒸腾作用
土壤中的水分被植 物根部吸收后,经根和 茎的输导上升到叶,以 气体状态从叶的表面散 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称为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基本上是一个 蒸发过程,蒸发过程的 快慢受分布在植物叶片 表皮上的气孔的调节。
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片下表皮的永久装片。 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显微镜的指针指出气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叶片表皮上的气 孔由两个肾形的含有 叶绿体的保卫细胞组 成。气孔的开闭可调 节水分的蒸腾。气孔 一般是在早晨开放, 夜间关闭;在保卫细 胞进行光合作用时气 开放,在植物体缺水 时气孔关闭。
A、B两个玻璃瓶内均盛满清水,在每个瓶的瓶 塞上各钻有两个孔。在两个瓶塞的一个孔内各插入 一株大小和叶片数基本相同的幼苗,另一个孔内各 插入一支S形细长玻璃管。A瓶内植物的叶片上下表 面均涂有凡士林,B瓶植植物不涂。在两支璃管内 的液面上滴有少许植物油,并标记液面高度。然后 把两株幼苗用两个透明的型料袋套起来,在茎部用 绳子捆紧。将玻璃瓶放置在阳光或强烈灯光下,照 射20-30分钟。

《物态变化》教学课件16(6份) 人教版4

《物态变化》教学课件16(6份) 人教版4

12.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室内
凝华
______(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此

过程要____(填“吸”或“放”)热;据报载,阿根廷科研人员发明了一
低压
项果蔬冷冻技术,放在______环境中,使冰直接升华成________。
水蒸气
――[阿萨·赫尔帕斯爵士] 115.旅行的精神在于其自由,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思考.去感觉.去行动的自由。――[威廉·海兹利特]
116.昨天是张退票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凯·里昂] 117.所有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健康之上。浪费金钱是愚蠢的事,浪费健康则是二级的谋杀罪。――[B·C·福比斯] 118.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迈可·汉默] 119.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奥古斯汀] 120.无论那个时代,能量之所以能够带来奇迹,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无论何处,活力皆是所谓“人格力量”的原动力,也是让一切伟大行动得以持续的力量。――[史迈尔斯] 121.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C·H·K·寇蒂斯] 122.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而言,机会就像波浪般奔向茫茫的大海,或是成为不会孵化的蛋。――[乔治桑] 123.未来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趋近的,而是要靠你创造。未来的路不会静待被发现,而是需要开拓,开路的过程,便同时改变了你和未来。――[约翰·夏尔] 124.一个人的年纪就像他的鞋子的大小那样不重要。如果他对生活的兴趣不受到伤害,如果他很慈悲,如果时间使他成熟而没有了偏见。――[道格拉斯·米尔多] 125.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老子]

第12课时-物态变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第12课时-物态变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3.(2023·杭州)生活中人们发觉,如不小心被一样温 度旳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 重。对这种现象旳研究,下列说法错误旳是 ( B )
A.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
B.水蒸气与液态水旳化学性质不同
C.水蒸气液化时,水旳内能降低
D.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都可能造成人体非特异性免疫 能力下降
【提醒】“白气”旳成因。
★例4 (2023•潍坊)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 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能够看到 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下列说法正确旳是( D )
A.壶嘴里冒出旳“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旳水蒸气
B.冰棒周围旳“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旳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旳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3.(2023·广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旳是( C ) A.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 B.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C.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4.(2023·济宁)伴随科技旳进步和生活水平旳日益
提升,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旳意识逐
渐增强。如图所示旳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
不变 无
熔点
考点5:懂得熔点、凝固点旳含义,懂得冰旳熔点为 0℃ a
晶体熔化时旳温度叫_熔__点_,不同旳晶体熔点也不同。 同一晶体旳凝固点与熔点数值上相__同__。
1.(2023·常州)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
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
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
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 第12课时 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考点1:辨认熔化和凝固 a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旳过程叫_熔__化_;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旳过程叫_凝___。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由于冰的熔解水温升高
水的温度不随冰的熔解而改变
由于冰的熔解水面将升高
简答题:
在寒冷的冬天里,窗户上会出现冰花,问:冰花是怎么产生的?出现在窗户的里面还是外面?
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这是为什么?
日光灯用久了,两端就会出现发黑的现象,这是为什么?
拓展题:
1
请你用所学的热现象知识来解释下列情形:
例5、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是一种晶体 物质的熔点为50℃ 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
例6、如图所示是水的沸腾图像,下列对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段表示水沸腾,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热4min后,停止加热,水保持沸腾 热不足,水始终没能沸腾 表示水沸腾,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
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不使树上还没有成熟的橘子冻坏,可以给橘子树喷水,很快水结成了冰,这些冰能保住橘子。
3
北方冬天菜窖里放上几桶水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
4
2
4、(福建福州)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2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 (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你认为可能是_______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表面积
空气流动快慢
定义
沸腾的条件
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液化
液化的方式
降温
加压

物态变化与温度课件共23张PPT

物态变化与温度课件共23张PPT

D
热胀冷缩
39.5℃
试一试 练一练
某同学用体温计(量程为35-42 ℃)测热水的温度(70 ℃).请你指出他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量程太小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感温泡没有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从上往下看,温度偏大
从下往上看,温度偏小
4
5
3

×
×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一估,二看)
使用时(三要)
一估: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二看:看清量程;看清分度值。
一要:温度计的感温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
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液体热胀冷缩
3.温度计
温度计
2.温度
摄氏度 符号:℃
物体的冷热程度。
1.水的 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 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水的三态:
物态变化:
定义:
测量工具:
单位: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一估、二看、三要
1.-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2.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所测患者的体温是________。
欢迎各位老师的光临!
物态变化与温度
第一章
固态
液态
气态
冰、雪、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凝固点: 晶体的液体在较低温度下转化为固体时,转变的温度叫 做凝固点,它与熔点相等。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常见晶体与非晶体
常见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 常见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吸热或放热,引起内能的改变,这是物体物态改变的原因。
课堂练习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60℃
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B.温度的高低应凭感觉判断 C.0 ℃的冰比0 ℃的水冷 D.正常人的体温为35 ℃
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如下图所示。他在 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 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 与( ) A、水的表面积有关 B、水的温度有关 C、水上方空气流速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
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
A. 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 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 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 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 C、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面吹气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 将(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7. 雾与露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固
反过来液体变成固体称为凝固。
研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规律
研究对象:海波/蜡
研究方法:同样装置加热,记录时间与温度的数据,做出对应曲线。
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物体逐渐变为液体,固液混合物的温
度保持不变,全部融化后才继续升温。比如冰的融化。 这个温度称为该晶体的熔点。
非晶体:加热融化过程中,整体温度持续上升,物体逐渐变软,整 体逐渐从固体转变为液体。
温度计的使用
量程与分度: 跟刻度尺的观察方法类似。
读数: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平行。
Hale Waihona Puke 温度计读数实例用三只液体温度计分别测量三种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示数分别如图 所示,则三种液体温度分别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
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通过实验得到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1)玻璃泡(红色部分)全部浸到水里,不能碰到容器。 (2)浸入后等到读数稳定再读数。 (3)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视线要与液柱平行。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 粉末受热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 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 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3)上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 是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
2013年春节,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 量程为________℃,当时气温为________℃,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 表格中的________.
物质
酒精 水 水银
(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凝固点/℃
78
-117
100
0
357
-39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量程: 35—42℃
体温计
特殊结构: 一段细管,使体温计的读数升高后,遇冷时水银柱
断掉,读数不会下降。 读数之后要恢复原状需要往下甩。
中考真题练习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对公共建筑内空调设定的 温度有明确要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你认为该《决定》 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A、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 B、夏季不高于26度,冬季不低于20度 C、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低于20度 D、夏季不高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
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 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 “白气”
夏天,人在水中游泳上岸以后,被风一吹会觉得有些凉,这是因为 ()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温度高 B、风把“凉”传给了人体 C、人身上的水分蒸发时从人体吸收了热 D、人的错觉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 ____ 的冷却效果更好; (是4越)来通越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
___ ; (5)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明用“冷 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冷却速度”可以定义为:1千克 物体, ________________叫做冷却速度.
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
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 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下图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
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 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 系中;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
“马踏飞燕”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现代工艺品厂家将 “铜水”倒入模具中使“铜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 “马踏飞燕”工艺品以出售.浇铸过程中,浇铸用的材料——铜的 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说明“铜”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 体”).
()
4、下面四图中正确描绘出液体沸腾过程中观察到的情景的是( )
将一只装有酒精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是100℃) A.酒精比水先沸腾 B.酒精和水同时沸腾 C.水比酒精先沸腾 D.液体沸腾时温度升高
如图,把装有水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 沸腾时,试管中的水(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多加热一段时间可以沸腾
第2节 汽化和液化
液化: 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 汽化: 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
沸腾
即水“开”了。 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的内部和水的表面同时 剧烈汽化,有气泡形成。
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汽化的过程中温度不 变,汽化过程吸热。
沸点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固定的温度,称为沸点。
一切物质都有一定的沸点。
蒸发
物体在未达到沸点时,也会在液体表面发生缓慢的汽化,称为蒸发。 如:晾晒衣服
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蒸发同样会吸热,例子: 给发高烧的人身上涂酒精,从游泳池出 来会感到冷。夏天在地面上洒水等。
影响蒸发速度的条件
(1)液体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 (2)液体的表面积较大蒸发较快 (3)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较快蒸发较快
用寒暑表测量水的温度,不合适的原因是( 度计的视数是:
),图示中温
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 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数据分 别为( )
-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 C.负摄氏20度
) B.零下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请在-10℃、22℃、37℃、42℃、110℃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 ) ,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 ( ) , 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 ) 。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 面的叙述依次排列:
A.36.90℃和38.60℃ B.37.50℃和38.60℃ C.36.90℃和37.50℃ D.37.50℃和37.50℃
图为体温表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 ℃,分度值是 _______℃。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
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 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 均相同,如下图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 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 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 ____ 的冷却效果更好;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 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