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文化的特征

中国地理文化的特征

中国地理文化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地理特征对于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理文化的特征体现在地形地势、气候环境、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地理文化的特征。

一、地形地势中国地理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其多样的地形地势。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境内地貌复杂多样。

从东部沿海平原到西部高原山脉,再到南部丘陵地带,中国的地形地势变化多样。

这种多样性使得中国的文化多样而丰富。

中国的地上地下资源分布广泛,比如长江流域的肥沃平原适合农业发展,华北地区的土地适宜粮食种植,西南地区的山区适宜茶叶和水果种植等。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对于各自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气候环境中国地理文化的特征之二是其多样的气候环境。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距离较远,因此气候各异。

中国地域横跨寒、温、暖、热、季风等不同气候带。

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南方地区温暖潮湿,气候条件对于各地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气候多样性也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比如北方地区冬季天寒地冻,人们多在家里进行一些室内活动,这也使得北方人发展出了许多与家庭生活相关的文化习俗,如过年时的春联、贴窗花等。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多水乡地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也与北方有所不同。

三、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中国地理文化的特征之三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丰富的能源资源,同时还有森林、水资源、草原等丰富的生态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丰富的能源资源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保障,水资源的利用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条件,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的和谐,尊重自然、倡导节约,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很多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文化符号和习俗,如山水画、园林建设、传统农耕等。

文化地理六

文化地理六



日本三省堂出版的《地理的整理》一书,在综合各家划分法 的基础上,将世界文化区分成十二个: 1、东亚文化区 2、印度文化区 3、马亚文化区 4、印度支拉文化区 5、内陆亚洲文化区 6、西亚文化区 7、拉丁文化区 8、条顿文化区 9、斯拉夫文化区 10、北极文化区 11、撒哈拉以南文化区 12、澳大利亚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又称感觉文化区,它是人们对于文化区域的一 种认同,既存在于区域内居民的心目之中,也得到区域外 人们的广泛认可。 乡土文化区,根源于人们的区域意识。许多包含独特文化 内涵的概念,如北方文化、南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 化等,都可以归之于乡土文化区的范畴。 乡土文化区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其区域内 也缺乏像形式文化区内部那种文化特征上的绝对一致性。 乡土文化区内的文化特征,存在于区域内人们的思想或行 为之中,并成为维系某一群体或区域的内在能量。
三、中国的文化区与文化亚区



(一)中国文化区域的地理基础 (二)中国文化的南与北 (三)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 (四)中国文化区的基本特点
撒哈拉以南文化区





该区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民族众多、语言繁杂, 战争不断。原始农业依然是这里的最主要生产方式。 除南非等个别国家以外,该区现代化工业尚未充分发育。 许多国家是从欧洲的殖民地逐步独立、发展起来的。 对于非洲民族来说,在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之后,本地的部 落文化基本上已让位于当地殖民地宗主国的文化。 就受宗主国文化影响的角度而言,该区可细分为法国文化 亚区、英国文化亚区和西班牙文化亚区等。 在当代,西方的社会制度已在该区得到较广泛的发展。在 整个文化区内,正在经历重要的文化革命。

文化地理学理论

文化地理学理论

③形式文化区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因为形式文化区的划分标准和依据是根 据研究者设定的指标划分的。 ④形式文化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某一 文化特征减弱或消失是渐变的,边界不 明显。
⑤两种形式文化区的交汇地带为文化的 共存带。在文化共存带,往往会出现属 于两个文化的亚文化,文化特征更加复 杂多样。
③文化景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 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人类按自身文 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改 造成文化景观。每个时代都对文化景观 有所发展或贡献,都有自己时代特征的 文化景观。如徽派木雕,明代简洁明快, 清代繁文缛节。
④文化景观能够直接反应一定的景观内 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如豪华居所是 有钱人的住宅,高楼大厦是现代建筑。 ⑤文化与景观的关系:文化创造了景观, 同时景观又巩固了文化。⑥文化景观的 发展方向既受制于自然规律,又受制于 文化。
一、 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 特殊文化的人在地球表面所占据的空间, 或者是具有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种文 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一般来说,一个文化区必须具有一套独 立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价值观念、 道德系统、审美情趣、情感方式等
文化区一般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职 能文化区(机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其中,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文 化因子或文化系统的实际分布范围。如 某种服饰或语言在地图上的分布范围, 就成为该种服饰或语言的形式文化发布 区。通散
文化空间扩散的动力: 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文化空间扩散 的外在动力。 ②文化的自身发展是文化空间扩散的内 在动力。封闭的文化发展非常缓慢,恰 当的接受外来文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空间扩散: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①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思想或发明在核心 区继续发展的同时向外传播的过程。又 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②迁移扩散是指具有某种文化的人或集 团从一地到另一地,从而把这种文化带 到迁居地。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中国文化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地理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壮观壮丽的自然景观及其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交织融合的地域特色,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区域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

一、地理环境与自然景观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景观瑰丽绚烂,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农业文化和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南北气候和地形不同,造就了南北不同的自然景观,南方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广袤的南方山林形成了美丽的山水田园风景,有“江南水乡、桃花源里”之美誉。

北方则是干旱缺水,天高云淡,宽阔的平原和广袤的草原,是斗牛犬、马背射箭、长鞭猎狐的故乡,有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瑰丽绝伦”的景观。

二、文化地域的分布特征中国文化的区域性和多元性特征很强,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区是非常丰富的。

从古代的“9州5岛”、到现代的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这些行政划分实质上反映了中国文化地域的分布特征。

中国文化的分布不仅反映了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的差异,而且还反映了民族、历史、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四大文化发源地是华北平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山地,这些地区对中国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三、影响文化的历史和文化交流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传承了五千年,大量的历史古迹为中国文化地理增添了许多神秘和美好的色彩。

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秦汉,再到唐代、宋代、明清等历史时期,中国文化以及文化艺术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历史痕迹。

此外,中外文化交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汉朝时期,中国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与西域、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等古国,不断进行文化、技术、商业的交流与吸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近代以来,中国更加积极与外界交往,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使得中国文化的内涵日益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地理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影响力。

文化地理考试答案

文化地理考试答案

文化地理考试答案1【单选题】历史上通过欧亚大陆腹心地带以陆上交通形式进入到中国的路径被称为()。

A、茶马古道B、发现新大陆C、郑和下西洋D、丝绸之路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什么是现代地理学所依托的基础?()A、物种大发现B、地理大发现C、宇宙大发现D、海洋大发现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3【单选题】地球是圆的这一理论是被()的航海切身经历证实。

A、哥伦布B、麦哲伦C、郑和D、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与文化现象的形成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单选题】提出维度地带性的科学家是()。

A、康德B、李特尔C、洪堡D、麦哲伦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2【单选题】随着地理大发现,十五到十六世纪的地理学以()为核心。

A、丝绸之路B、海洋航行C、宇宙探索D、物种发现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3【单选题】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关于()是对近代地理学的主要贡献。

A、人地关系的解析B、板块学说C、黑洞假说D、区域地理的描述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4【单选题】()是早期近代地理学和地理学家的中心。

A、英国B、希腊C、罗马D、德国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5【判断题】目前解释宇宙最接近事实的是康德的星云假说。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1【单选题】()是源于希腊人的“文化”所代表的内容?A、耕作、教养、风俗B、耕作、教育、教养C、教育、教养、风俗D、耕作、风俗、民族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2【单选题】()不属于自然地理学的范畴。

A、气候B、土壤C、交通D、水文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3【单选题】()不属于文化代表的含义。

A、素养B、气质C、气候D、基础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4【判断题】自然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是系统地理学的两个分支。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判断题】中世纪的“文化”与宗教活动有直接关系的认知是否正确。

中国的文化地理与民族多样性

中国的文化地理与民族多样性

中国的文化地理与民族多样性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文化地理和民族多样性也是独特的。

中国的文化地理由其广袤的土地以及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和民族差异所塑造而成。

下面将从中国的地理特征、民族分布以及文化表现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的文化地理和民族多样性。

一、地理特征中国的地理特征非常丰富多样,拥有辽阔的土地和多样的地貌。

中国东部是一个平原和沿海地区,同时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是国内的主要粮食生产区。

西南地区则是高原和山地的主要区域,包括了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西北地区则以戈壁和沙漠为主,形成了我国的河西走廊以及丝绸之路的重要路线。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水系,如长江、黄河、松花江等,对于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地理特征不仅对中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也直接塑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色。

二、民族分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共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据了绝大多数(约92%)的人口比重,其他少数民族则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

除了广大的汉族群体外,还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满族、壮族等等。

不同民族在地理上的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例如,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则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形成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三、文化表现中国的文化地理和民族多样性在文化表现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的文化不仅包括了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还涵盖了艺术、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诸多领域。

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传统服饰和民间工艺品都体现了地理和民族特色。

例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和敦煌莫高窟,都表现出自身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佛教文化。

广东的岭南建筑和苗族的鬼斧神工也独具风格。

此外,中国的传统戏剧,如京剧、豫剧、川剧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表演风格和曲艺形式。

与此同时,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饮食习惯和民俗活动也都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

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概述

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概述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 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根据对文化和环境系统的不同认识,可以将文化生态 系统分为①直链型、②网链型、③社会型、④和谐 型(即:不同的人地关系论)。
①直链型文化生态系统
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系统的作用看成一种 线性因果关系,把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 看成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主要 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代表观点:J.W.贝里所称的“强”式文化生态 关系说
②网链型文化生态系统
主要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既重视自然对人的 影响,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互为 影响。
茶叶和饮茶的习惯通过陆路和海陆两条不同的 路线传至国外。
⑤制陶技术的扩散
从唐代中晚期瓷器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分别从 西北陆道和东南沿海的国际贸易港扬州、明州 (宁波)和广州运往西亚和波斯湾、亚丁湾、红 海各地。
⑥汉语的扩散
越南语、日本语和朝鲜语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 它们在历史上,甚至直至今天都不同程度的采用 了汉字的字形和读音。语言学上把这三种语言受 汉语影响而产生的成分称作汉语的“城外方言”。
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形式文化区 formal culture regions 功能文化区 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 乡土文化区 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代表观点:J.W.贝里称其为弱式文化环境关系。
③社会型文化生态系统
即特别注重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 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索与环境有关的 人类行为动机。

文化地理与民族分布

文化地理与民族分布

文化地理与民族分布文化地理与民族分布是指根据地理环境、生态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探讨不同民族在特定地域内的居住、迁徙、形成及影响的关系。

文化地理与民族分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历史演变和社会发展,对于促进民族交流、文化融合以及保护民族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环境对民族分布的影响地理因素是影响民族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形、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地理要素对于不同民族的定居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寒冷,限制了人类的居住,导致这些地区的民族相对较少。

而平原地区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和商业交流,因此往往聚集了较多的民族群体。

二、历史文化对民族分布的影响历史文化是塑造民族分布的重要力量。

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这些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分布的模式。

例如,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相对开放,接受了多个民族的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

而西部地区受限于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保留了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

三、民族分布对文化地理的影响民族分布对文化地理产生双向影响。

一方面,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塑造了特定地域的文化地理特点。

例如,藏族在高原地区的聚居,形成了独特的藏族文化景观。

另一方面,文化地理也会影响民族的发展和变迁。

例如,国家边境地区的多元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和文化融合。

四、保护民族多样性的重要性文化地理与民族分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更重要的是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同时维护世界多元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保护民族多样性不仅仅是维护人类文化的基本权利,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总结:文化地理与民族分布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通过研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分布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历史演变,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保护和传承民族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