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合集下载

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两大奇迹分别是

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两大奇迹分别是

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两大奇迹分
别是
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两大奇迹分别是:
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困境,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并跃升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这“两大奇迹”举世瞩目,而能够创造奇迹的原因更值得探究,因为这里蕴藏着中国的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所提供的成功经验,蕴藏着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如何创造奇迹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如何创造奇迹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如何创造奇迹作者:林毅夫来源:《金融经济》2018年第01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今年就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并且是值得我们庆祝的日子。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是最幸运的,正如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到的那样,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能有这样的提法,最主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贡献。

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那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55美元。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贫穷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当年他们人均GDP平均数是490美元。

我们出口和进口只占GDP的9.7%,也就是我们90%以上的GDP和国际经济是不相关的。

当时81%的人生活在农村,84%的人处在每天1.25美元这样一个国际贫困线标准之下。

但是从1978年到2016年的这38年里,我们平均每年CDP增长率增速可观,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还不曾看到以这么高的增长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先例,而且还是在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么贫穷的基础上来实现的。

所以把改革开放近40年称为中国的奇迹,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词。

经过38年的高速增长,GDP增加了32.3倍,201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100美元。

我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总量,按市场汇率计算,1978年的时候,我们只占世界的2.3%。

2016年我们的GDP达到了14.9%。

这段时间里面,经济增长非常快,对外开放的速度也非常快。

可以用贸易增长来衡量,从1978年到2016年,我们平均每年的贸易增长速度是14.8%。

经过这样的一个快速增长,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按照市场汇率计算。

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同时,我们现在还是世界上第一大贸易体。

在这个过程当中,超过7亿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的理解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的理解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的理解《明天的我国:奋斗创造奇迹》一、引言我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作为我国人,我们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并感到自豪和自信。

而在这个过程中,“奋斗创造奇迹”的理念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正如苏轼所说的那句话:“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理念,并共享个人对于我国未来的理解。

二、理念的内涵1. “奋斗创造奇迹”的内涵奋斗,意味着不断努力不懈,勇往直前。

创造,意味着拥有独特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超越自我。

奇迹,则是指在极为不易的情况下取得非凡的成就。

将这三者结合起来,便构成了“奋斗创造奇迹”的内涵,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态度,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2. 苏轼的名句当我们谈论奋斗和创造奇迹时,不得不提到苏轼的名句。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不怕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它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即使遭遇风雨,也要顶天立地,勇往直前。

这种精神,正是我国人奋斗创造奇迹的源泉之一。

三、我国的发展与奇迹1. 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的焦点。

这一切得益于我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勇气,他们在“奋斗创造奇迹”的信念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2. 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高铁技术到人工智能,我国不断追赶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发展,为“奋斗创造奇迹”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文化传承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而在现代社会,“奋斗创造奇迹”的理念也不断影响和激发着我国人,帮助他们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四、对未来的展望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其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机遇。

在“奋斗创造奇迹”的理念指引下,我们相信我国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们相信,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和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便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

五、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我国的奋斗精神和创造奇迹的能力,来源于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和付出。

关于中国不断奋斗创造奇迹的作文

关于中国不断奋斗创造奇迹的作文

关于中国不断奋斗创造奇迹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们伟大祖国中国的事迹。

相信你们和我一样,都为能生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而感到无比自豪和幸运。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们就建立了高度文明的社会,发明了造福世界的伟大创造,如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

可以说,中华民族孕育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基因。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也经历了内忧外患的岁月。

封建统治的腐朽、列强的入侵掠夺,使这片土地一度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但是,正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培育出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力量。

1949年,新中国终于诞生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非凡成就。

你们都知道,我们不仅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个发射火箭,第一颗原子弹,还创造了载人航天的伟大奇迹!这难道不令人骄傲和自豪吗?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北京举办了一届精彩纷呈的奥运会,上海建成了让全世界惊叹的超高楼大厦,高铁、5G等尖端科技遍布城乡……许多曾经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梦想,都一一在祖国大地上成为了现实!当然啦,我们的前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地震、水灾、疫情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无不考验着我们民族的勇气和智慧。

但是,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坚韧不拔,就没有什么是征服不了的!正如习爷爷所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同学们,你们一定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吧?也许是班里认真学习、热心公益;也许是在家里孝顺父母、互帮互助;又或者是踊跃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用点滴行动诠释着爱国主义的精神。

但不管做了什么,请你们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爱祖国、爱人民,将来也一定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我们一起为伟大的祖国喝彩,为她的无限精神力量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喝彩!相信只要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新的人间奇迹,让沧桑巍峨的中华文明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篇2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很特别的话题,那就是关于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不断奋斗创造奇迹的故事。

中国科学创造奇迹的事例

中国科学创造奇迹的事例

中国科学创造奇迹的事例“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但就在苏联毁约停援5年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大漠深处爆炸。

两年零八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中国核武器的冲击波震撼着世界,对西方国家来说,中国以惊人的速度,研制出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两弹一星”,是一个科学奇迹,更是一个不解之谜。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让新中国抢占了科技制高点,为国防安全铸造核盾牌。

这背后,首先离不开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支撑。

“因陋就简”实现“自力更生”。

如果说“两弹一星”是一曲改变新中国命运的交响乐,那么原子弹的研制就是这首交响乐的第一乐章。

1961年底,从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的安纯祥被任命为包头二O 二厂六分室主任,负责原子弹核部件的成型锻造及热处理等科研攻关。

接到任务的安纯祥立即从厂里选人,并寻找合适的场地。

为了争时间、抢速度,他们因陋就简先将一个木板搭的工棚作为锻造试验用地,又把627仓库作为研究试制的临时试验场地。

当时核部件试验是特殊保密的,因此每天锻造都在夜间进行。

为了达到高质量的试验要求,安纯祥和同事们就吃在现场,睡在现场,几乎每天要干12个小时。

“当时大家就一个信念,苏联不提供技术我们自己摸索,没有专家靠大家,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过技术关,宁可掉几斤肉,也要早日试制出‘争气弹’。

”安纯祥回忆说。

正是靠一股自力更生的干劲,安纯祥与同事们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硬拼无数个日日夜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成功提供了核部件。

后来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王方定带领小组,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点火中子源,同样把“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精神应用得淋漓尽致。

接受任务时,条件十分困难,不仅没有仪器设备,连起码的实验室也没有。

他们花了一个多月工夫,盖起一个以沥青油毡作顶棚、芦苇秆抹灰当墙的工棚作为实验室,拣了别人不用的旧手套箱,加工一些简单器具,便开始了实验工作。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光辉历程作者:张富军来源:《世界家苑》2019年第07期摘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中,70年可谓是弹指一挥间。

70年,可以让一棵柔弱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70年,可以让一个稚嫩的幼儿,成长为国之栋梁;70年,可以让一个惨遭蹂躏的国家,实现辉煌蜕变。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惨遭侵略,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七十年间,中华民族重新挺起脊梁,神州大地一派盛世之象,中国梦的种子播撒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静待开花、结果。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创造奇迹;展望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

历史也是一位智者,与历史对话,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领悟过去、把握当下、走向未来。

回首新中国成立70年的艰辛历程,我们从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引导和激励我们不忘初心,创造新时代更为辉煌与伟大的奇迹。

1 回望历史,我们砥砺前行对于中华儿女来说,1949年10月1日是个极其特别而又神圣的日子,这一天在古老天安门城楼上迎来了崭新的开国盛典。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演奏声中,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一刻,举国欢庆。

从此中国开启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伟大征程。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路披荆斩棘,越挫越勇,走向复兴,走向繁荣。

回望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史,作为中国人,无比愤恨。

但是没有独立,谈何复兴?因此“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物必须由中国人们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主席掷地有声的宣言,让中华民族获得了历史性的新生,让中华儿女从此当家作主,翻身奴隶把歌唱。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以及人民都处于极度贫穷的状态。

而且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利用海军和空军的优势,对大陆沿海口岸进行军事封锁。

中国模式创造人类史上最大奇迹

中国模式创造人类史上最大奇迹

中国模式创造人类史上最大奇迹----在巴黎中国模式研讨会上的发言模式有两种:成功的模式和失败的模式。

前苏联就是失败模式的代表。

“华盛顿共识”是一个成功的,但遇到重大挫折、急待自我调整和完善的模式。

那么什么是衡量一个模式成功与否的标准呢?第一位的应该是经济。

只有经济成功的模式,才能算的上是好模式。

当然经济成功不是充要条件,许多资源性国家经济也很成功,就不在此讨论行列了。

中国模式成为全球研究的显学,自然和中国的经济奇迹密不可分的。

短短三十年,中国就成为当今世界全球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比其它各国的总和还要多。

不仅如此,这三十年间,四亿中国人摆脱绝对贫穷,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先例。

其它的数据还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中国连续多年高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粮食产量以4.13亿吨力压美国独占世界鳌头,甚至几乎是名列世界第三、另一人口大国印度的两倍,名列第五法国的六倍。

肉类产量(7400万吨)是名列第二的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十二倍多。

水果蔬菜超过5000万吨,是位列第二印度的4倍多,美国的7倍多。

钢产量突破五亿吨,超过全球十大产钢国的总和,是美国和日本的五倍,是不折不扣的巨无霸(1980年中国仅是日本和美国的三分之一)。

经济界向来有“石油是工业化的血液,钢铁是工业化的脊梁!”一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汽车销售量也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实际上,中国已有210项工业产品位居世界第一,包括电视、手机、计算机、啤酒、自行车、化工产品、机械制造等等。

不仅如此,根据法国《财经》(CAPITAL)提供的数据,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力压美国、德国和日本,高居世界第一。

总额是法国的3.5倍。

当然,中国模式之所以被称为奇迹,是因为和历史上其它国家崛起相比,中国没有对外掠夺、殖民,没有战争,完全是和平崛起。

中国和各国不是零和,而是双赢。

对于西方发达的国家来讲,中国成功让西方实现了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神七”飞天,同时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改革开放犹如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中国体内,贫弱的古国焕发出盎然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发展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2016-06-03来源:光明网
作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鄢一龙
中国正在从世界性现代化的落伍者、后来者、追赶者,转变为创新者、引领者。

我们所碰到的基本问题始终是:中国要不要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发展目标?实质上就是发展理念、发展观、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问题。

我们置身于一个伟大的国家,也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奇迹背后的特殊经济社会背景和独创性的中国发展道路。

这包括:它是怎样创造奇迹的?奇迹的根本动因是什么?为什么中国会不断地创造奇迹?如果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称得上了解了“中国特色”的“中国之路”。

中国之路的成功之道在于其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独特论。

国家的发展道路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除把握普遍性外,特殊性对于一个国家的成功更为重要。

还在于其在把握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和合论”。

事物的发展既具有阴阳对立、相互冲突的一面,我们可以不断促进统一和结合,使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依存,强调矛盾双方的同一与融合。

和合思想始终从一个统一的整体出发,这一整体常常用“一”、“道”、“理”、“性”、“太极”、“太和”等概念来表征,和合哲学是以矛盾双方的融合解决矛盾的哲学,是“一生二”的整体性哲学。

“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我们把这一东方巨人的特点和内在机制简要的概括为:两个大脑(党中央国务院与科学界及智库)、两只手(政府与市场)、两条腿(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两个积极性(中央与地方)。

第一,这个巨人既有自己的“大脑”,又有“外脑”。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决策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重大决策不断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避免了重大决策失误,更及时纠正小的失误。

无论是我国科学技术界,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界,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研究人才队伍和学科体系,还涌现了一大批智库,这样就形成了“东方巨人”的“两个大脑”。

显然,一个拥有两个大脑的巨人比只拥有一个大脑的巨人就更加聪明、更加智慧。

第二,这个巨人既有“看不见之手”,又有“看得见之手”。

坚持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两手都要抓”,两手并用形成合力,“两手都要硬”,硬而不僵,“两手都要活”,活而不乱,使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活力和创造力,保持着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内外部
挑战或冲击,都能够做到“我自岿然不动”。

第三,这个巨人既有“左腿”,又有“右腿”。

中国是一个多元、多样、差异甚大、规模庞大的巨型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并存,落后与先进并存。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创造性地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集中表现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大中型企业与小微型企业,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正规经济与非正规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引进来”与“走出去”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这是东方巨人的“两条腿走路”,远比“一条腿走路”好得多,需要彼此共存,彼此协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发展得快。

第四,这个巨人是靠“两个积极性”治理国家和地方。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效地解决全国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

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分工,总体上形成中央决策、国家规划、部门指导、省级政府负总责、地方级和县市级政府实施的分工合作体系和激励相容机制。

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可以发挥地方的创造性,中央要相信地方,依靠地方办事,指支持地方创新,帮助地方纠错,指导地方发展。

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党情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

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执政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共识、政治纲领,成为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

“五大发展”具有“问题导向”,同时还具有“目标导向”,立足于解决当前迫切的各种难题,还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目标。

创新发展体现了经济发展规律与经济新动力,体现了党中央对发展经济规律的把握。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总体来说,在低收入阶段基本上是初级要素驱动,如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在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资本要素驱动,国内储蓄率、投资率以及投资规模至关重要;到较高收入阶段基本上是技术要素驱动,这通常与大规模技术引进有关;而到了更高收入水平阶段则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先后经历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发展为主的阶段,正在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阶段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构建创新发展大战略将成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关键,是实现“六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保持中国长期中高速增长的巨大动力,也是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重要保障。

协调发展体现了发展需要考虑全面性,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
都短”的问题,体现了当中要对于发展辩证规律的把握。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一些蕴含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矛盾也逐渐凸显。

首先,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无力支撑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其次,长期以来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问题日益尖锐,社会矛盾不断呈现,这些都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社会生产落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政治体制改革之后等多重矛盾并发,解决单一主要矛盾已无法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继续推进需要以矛盾的解决为前提,矛盾的有效缓和、重大利益关系的有序梳理将提高发展质量,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绿色发展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发展自然规律的把握。

开放发展体现了不断积极融入全球,同时主动塑造公正的、互利共赢的全球化,体现了党中央对于世界发展规律的把握。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放眼世界的战略眼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谋划能力。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全球角色将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具建设性,中国将承担更多责任,这将给世界发展创造巨大的机遇。

作为世界进出口贸易第一大国、进口贸易第二大国,“十三五”
时期,中国将继续为世界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

其次,随着中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构建全面开放、共赢发展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中国也将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各种有利因素,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将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也将更加主动地推动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总之,中国之路就是中国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之路,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落后的欠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转型之路,是世界极少数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包括改革)的创新之路,是由十几亿人民组成和共同推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也是中国迅速崛起走向世界强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我们有我们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发展理念自信。

在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的发展仍将不断呈现出累累硕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