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文言文复习(翻译)

合集下载

(江苏专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翻译文言句子教案

(江苏专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翻译文言句子教案

训练三翻译文言句子练前提醒1.准确判断得分点,做到“点点落实”。

翻译得分点,从基础知识角度,主要是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词),虚词(其、之、以、乃、因、为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从词性看,主要是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等,特殊句式主要看标志词。

在找出得分点后,关键要译到位,如依据语境确定多义实词,句式要翻译出其特征,用好必要的标志词等。

千万不可因得分点未落实到位而丢分。

2.依据语境,合理推断疑难词语。

(1)联系句子“语境”,进行合理推断,这里的“语境”,一是从句子的整体出发,二是关注该句前后句子表达的意思,甚至关注上下文相关的内容。

(2)依据知识积累,尤其是课本知识、成语知识,甚至文字学知识,合理推断。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章叟讳文,字简甫,后以字行。

其先赵宋时,已负善书名,兼工镌刻,至叟则益著。

叟生而美须眉,善谈笑,动止标举有儒者风。

宁庶人①国豫章,慕叟能而罗致邸中,与故知名士唐伯虎、谢思忠偕。

伯虎觉其意,佯清狂不慧以免。

而庶人卒谋反,挟叟与思忠从行,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

裸袒二千里,而归谒其父,相抱哭。

分宜②相欲登肃帝所赐制书,札谕于石,而聘变往,留相邸四岁而后归。

分宜败,邸客无得免者,于叟略不濡。

人谓叟善为客,往客宁庶人不死,今客分宜相复不濡。

叟笑曰:“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指文徵明)与孔嘉远矣。

待诏故辞宁庶人聘者也,孔嘉则辞分宜相聘者也。

”(选自《弇州山人续稿》,有删节)注①宁庶人:宁献王。

②分宜:严嵩别号。

(1)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与孔嘉远矣。

文言文文本阅读(3):高分追求之“翻译题”(上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文言文文本阅读(3):高分追求之“翻译题”(上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工部监狱,被降为洪州知州。
【失分评析】
此句翻译的难点是“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坐”, 因为。“故入”,故意重判或故意陷人于死罪。“坐”领起的内容是 “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它们合起来作“失按(按,审察;失按 即失察)”的原因状语,而误译明显没有理清原句结构,也没有理解大 意。
[参考翻译]
[症状四:不词语而“曲译”]
1.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句子。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
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 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
(节选自《北齐书·袁聿修列传》)
【失分案例】 赵彦深后来被淘汰罢官回家,只有他的学生藜藿和袁聿修由于以前
的交情,探问他,和他交往。
【失分评析】 译文之误出在“门生”一词上。“门生”可当“学生”解,但此处
不宜。赵彦深既然是“沙汰停私”,免不了门庭冷落,杂草丛生。原文 中“门生”是两个词,“门”即“门庭”,“生”即“生长”。由于对 “门生”一词的理解错误,导致对“藜藿”一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参考翻译]
【失分案例】 当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人是宰相,吕夷简不喜欢他们。
【失分评析】 显然,误译是将原文句读为“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皆宰相/吕夷简
所不悦”,而正确句读是“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皆宰相吕夷简所不 悦”,误译将宰相一职安错了对象。
[参考翻译]
当时宋痒、郑戬、叶清臣等人,都是宰相吕夷简不喜欢的人。
【古今异义词】要准确区分古义和今义
实词

【活用词】分清活用类型,注意在词句中充当的成分

【通假字】【偏义复词】要根据语境推断

专题07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文意简答-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07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文意简答-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对太宗“诏群臣论列者,即时引对”一事,富弼有什么看法?请简要 概括。(3分)
答案 富弼认为这样做确实可以使言路畅通无阻;但有些朝臣没有机 会上殿当面奏事,导致相关国事被耽搁。
解析:根据原文“太宗求治之切……此言路所以无壅也”可知,富弼认 为这样做确实可以使言路畅通无阻;根据原文“自后臣僚……边事尚拘 常例,况他事乎”可知,有些朝臣没有机会上殿当面奏事,导致相关国 事被耽搁。
[参考译文] 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日,(皇帝)下诏在朝群臣论述朝政的,立刻
询问对答。富弼评价说:“太宗皇帝想要治理好国家的心情迫切,所以 下诏让群臣议论朝事,想要当面奏议的,立刻询问对答,这是言路没有 阻塞的原因。自此以后,臣僚中没有被差遣不适合上殿的不能对答,也 有朝臣请求上殿陈奏边境事务的,超过一个月仍未得到回应。边境事务 尚且被惯例束缚,更何况其他事务呢!”
(1)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 渠官。”
恰逢(朝廷)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疾苦,尚野提议:“水利有既成之法,应该隶属有关
官员,不应该再设置河渠官。”
得分点:“隶”,隶属;“有司”,有关官员;“置”,设置。
(2)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
二、文意简答专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3分) 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诏群臣论列者,即时引对。富弼[注]曰:“太宗求治之
切,故诏群臣论事,欲面奏者,即时引对,此言路所以无壅也。自后臣僚非差遣合上殿 者不得对,亦有朝臣乞上殿敷奏边事,逾月不得报。边事尚拘常例,况他事乎!”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有删改) 注 富弼,北宋仁宗、神宗时的名相。文中所记是他对前代朝政的评价。
议和出自他们的主意,怎么能一切都轻易顺从他们,倘若元使以邻国交往之道来到 这里,应当让他们入朝觐见。

【精品】2020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文言语段翻译(4)含答案

【精品】2020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文言语段翻译(4)含答案

二轮复习文言语段翻译训练(江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

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

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

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

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

”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

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

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

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

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

”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

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

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

所交皆知名士。

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

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

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

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

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

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

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

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

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

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

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

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户部乃次.居四次:次序B.却.礼币之赠却:拒绝C.丁内艰,服阕.阕:终了D.收恤姻党,字.孤寡字:抚养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洧南居士年轻的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 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答案】(1)如果不参加我们皇上赐给您的筵席,这就 是对我们皇帝的不尊重。我们的国君有病,如果一定要 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 【答案】(2)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 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1)句中的“锡”即“赐”;“不虔君命”即“对国君 的命令不尊重”;“而”作转折连词;“处之安乎”意 思是“能安然处之吗”。第(2)句中的“从容”此处应 是“郑重、严肃”之意;“救正”即纠正、弥补时政的 过错;“世”即当时的人;“持禄固宠”意思是保持禄 位和受宠幸的待遇的意思。
13. 把文中Βιβλιοθήκη 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 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 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2)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 章以来,也属少有。 (1)减粜,减价出售;常平米,常平仓的米;分 坊,到各街道;活者,救活的人。(2)浑涵,博 大深沉;雄视,称雄;鲜,少。
13. (1)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与他交谈,他 这个人勇猛而有智谋,各位将领中少有能赶得上的。 (2)吴汉回来,责备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 官兵们用度不足,为什么多买田地房产呢?” (1)“数”,屡次;“禹数与语”,省略句, “禹数与(之)语”,“语”,交谈;“勇鸷”, 勇敢凶猛;“鲜”,少。 (2)“让”,责备;“军师”,军队;“何”, 为什么。
1.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 庶或万一可济。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课时作业(十) 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精准对练一关注单音节文言文实词的翻译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亦劝彭宠从秀,宠以为然。

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

汉出止外亭,遇一儒生,召而食之,问以所闻。

生言:“大司马刘公,所过为郡县所称,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

”汉大喜,即诈为秀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会寇恂至,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与盖延、王梁将之,南攻蓟,杀王郎大将赵闳。

……秀乃悉召景丹等入,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我亦发之’,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乃以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使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况、宠、丹、延皆为列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译文:(2)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濂性诚谨,未尝讦人过。

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译文:(2)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译文: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即位初,异姓王及带相印者不下数十人。

至是,用赵普谋,渐削其权,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因遥领他职,皆以文臣代之。

文言文文本阅读(4):高分追求之“翻译题”(中)-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文言文文本阅读(4):高分追求之“翻译题”(中)-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2)窦固又派班超出使于阗,想给他增派随同的士兵,但是班超只愿带原 本跟随他的三十六人。【“益”,增派;“但”,只;“将”,带领】
[文段参考译文] 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实固讨伐北匈奴时,派代理司马的班超与
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鄯善王广对班超用贵宾礼仪接待,十分周到。 但不久就突然改变了态度,疏远怠慢班超等人。班超说:“这一定是因为有北匈奴的 使者来到,而鄯善王犹豫不知归附谁的缘故。”他于是招来鄯善派来的侍胡,用假话 试探他说:“甸奴的使者来几天了,如今住在哪里?”侍胡惊慌地说:“已来到三天 了,离此地三十里。”班超把自己带来的三十六个官员全叫来,说:“现在的计策, 只有乘夜用火攻匈奴使者,对方不知我们有多少人,一定非常恐怖,这样可以全部消 灭他们。”天刚黑,班超就率领官兵奔向北匈奴使者住的营帐。正赶上刮大风,于是 班超就顺风点火,前后鼓声齐鸣,喊声震天,句奴使者惊慌失措。班超手下的官兵杀 死匈奴使者及随从三十多人, 其余的一百多人全被烧死。 班超于是叫来鄯善王广,
,下近危殆,不如辞位以奉养母氏。”太子从之,数因左右及诸王陈其恳 诚,愿备藩国。上不忍,迟回者数岁。六月,戊申,诏曰:“《春秋》之 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 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 庄。”上以沛国桓荣为议郎,使授太子经。车驾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 前,荣辨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 。又诏诸生雅歌击磬,尽日乃罢。
[易错点4:“不懂迁移”译错词]
文言翻译涉及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诸多知识 点,考生不可能都掌握。如果学不会知识迁移,就无法以不变应万变。有 些考生在翻译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够准确,根源在于不能灵活迁 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第5讲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教师用书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第5讲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教师用书

第5讲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扣住得分点,语句要通顺文言语句翻译中的关键点:一是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二是重要的文言虚词;三是文言句式,即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四是词类活用,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突破一增强4个意识,突破翻译瓶颈——文言重点题,对点谨慎译丢分警示:考场上,文言文翻译丢分比较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实词不落实,句子不通顺”。

具体表现在答题时没有“得分点”意识,重点考查的词语翻译不准,有遗漏,句式特点翻译不到位,虚词语法作用没体现,脱离语言环境等。

所以,答题时必须有得分点意识,一定要把这几个“点”译清楚,才能得满分!四个意识:一、传主意识——弄清是谁做了什么事【阅卷反馈】据阅卷经验,考生翻译句子的时候,很多人弄不清人物、事件的关系,甚至因为不清楚古人称呼名、字的习俗,或者不习惯古人命名的奇特,导致把名字当做一般实词、虚词进行硬译,闹出笑话,因而丢分,殊为可惜!【知识点醒】古文中,传主姓名首次出现往往全称,以后再出现即简称,或称官职,或称名,或称表字,或称号。

由于古人名字大多单音,往往容易使考生混淆,强行翻译,导致失误。

例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就是项羽的名,如果不知其故,强行翻译,就会丢分。

【考题例释】例1 阅读下文,翻译画线句子。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译文:二、语境意识——分清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知识点醒】所谓内部语境,是指主要词语所在的句子;所谓外部语境,是指该句所在的段落或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文言文复习 翻译句子
三年考点列阵
考点列阵 3年选文 年份 选文 体裁 理解B 文言文阅读 分析综合C 归纳概括 理解实词、 翻译句子 筛选信息 分析概括 (内容要 虚词 点) √(事、 病、詈、 √(8分) √ √(4分) 鞠)
2016
家 传 传记 (张岱)
欧阳伯 和墓志 2015 铭(张 传记 耒) 答严厚 舆秀才 2014 论为师 散文 道(柳 宗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 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 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 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原本我犹豫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个啊。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让他来船上安身,怎么能 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 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 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 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 之家,全活甚众。
0分
1分
失分剖析:忽视语境、字词的落实,表意不明, 没有关注特殊句式,错别字 1分
参考译文:徐君分条陈述利弊,呈报给巡抚张公, 4分 张公看了十分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1分
(1)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4分) 参考译文:虽然是怜惜这些饥民,但恐怕这样会连累府君您获罪。
(2)若欲立功名,当更思余理,仍数雪反逆,身命何轻?(4分) 参考译文:你如果想要建立功名,应当再从别的地方考虑一下了,还要多次为反 叛的逆贼洗清罪责,为何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如此轻呢?
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 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 其货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 0分 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 所怨乎?” ”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 保安。 1分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 参考译文:因此(所以)乡邑中有崇尚道义的人, 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 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 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 作。其衰也, ……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 相和相关官员的过失,从而对老百姓有功。 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 失分剖析:忽视语境、字词的落实,表达不畅 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 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 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 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边悟边练
•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实以 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 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 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译文:我甘愿接受刑法(处罚),只求不 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

问题反思,寻找突破口
错译:孤立于文本之外,不顾前后文
《2017江苏考试说明》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回归语境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比对答案,失分剖析
(2014天津卷)《文学徐君家传》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
曰:“此真读书人。”(4分) (2)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 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4分)
2分 2分
3分
小结
失分原因 升格之道
忽略语境,不明大意
关注语境,合乎文意 关注赋分点,文从句顺 关注“品相”,检查校正
字词、句式没有落实
字迹潦草,别字病句
修正答案 ❶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乡里有纷争,一定上门向徐谦尊询问(询 问)事情的对错,徐君一句话就使他们折服。 ❷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 所恃矣。” 乡里的百姓都悲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 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苏琼传》 • (1)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4分) • (2)若欲立功名,当更思余理,仍数雪 反逆,身命何轻?(4分)
赵州及清河、南中有人频告谋反,前后 皆付琼推检,事多申雪。尚书崔昂谓琼 0分 曰:“若欲立功名,当更思余理,仍数 1分 雪反逆,身命何轻?”琼正色曰:“所 雪者怨枉,不放反逆。”昂大惭。
√(欺、治、 申、问) √(8分)

√(4分)
√(益、责、 √(8分) 攻、爱; 其)
√(4分)
【考纲说明】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辨析文句意义 (2)归纳内容要点
学习目标:
1、回顾旧题,找出翻译题中存在的问题。 2、运用方法技巧,突破文言翻译题的得分点。
一轮回顾:
翻译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要求:信、达、雅(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翻译方法:对、换、留、删、补、调。 翻译赋分点: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
学情分析、探究不足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 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 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 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 之家,全活甚众。
1分
3分 失分剖析:忽视语境、字词的落实,表达不畅, 书写潦草, 4分 参考答案:百姓饿死在道路上。徐谦尊每年都减 少(消耗)官府给自己的粮食来资助乡里百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