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3共价键原子晶体素材苏教版选修3.doc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3单元共价键共价晶体第2课时共价晶体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

第2课时共价晶体学习任务1.能分析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能根据共价晶体的微观结构预测其性质。
一、共价键键能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共价键的键参数(1)键能在101 kPa、298 K条件下,1 mol气态AB分子生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的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间共价键的键能。
键能的单位是kJ· mol-1。
(2)键长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两原子核间的平均间距。
(3)共价键的影响因素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就越稳定。
2.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若ΔH>0,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若ΔH<0,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利用共价键的键参数解释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键长:H—F<H—Cl<H—Br<H—I,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2.甲醇是一种绿色能源。
工业上,H2和CO合成CH3OH的反应为2H2(g)+CO(g)―→CH3OH(g) ΔH(1)已知几种键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H—H C—O C≡O H—O C—HE/(kJ·mol-1) 436 343 1 076 465 413 则2H23-1[解析] (1)反应热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之差。
ΔH =(436×2+1 076-413×3-343-465)kJ/mol=-99 kJ·mol-1。
[答案] -99二、共价晶体1.共价晶体简介(1)概念所有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3价键的形成、类型参考教案

3.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当它跟卤素结合时可形成的化学键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一定是极性共价键
4.下列关于共价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不同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B.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学生主体活动
4.一种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
(1)定义: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共用而形成共价键。
(2)成键要求:一个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有空轨道,两者形成配位键
(3)配位键的存在
【典型例题】
1.结合Cl2的形成,说明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以及共价键为什么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B.两成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差别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C.在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键比键牢固
D.C原子与F原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C原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H键无方向性
B.基态C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最多只能形成2个共价键
C.1个N原子最多只能与3个H原子结合形成NH3分子,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所决定的
D.所有的原子轨道都具有一定的伸展方向,因此所有的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8.下列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C2H2B.CO2
C.H2O2D.P4
9.下列分子中仅含有键不含有键的是
A.CH3CH3B.N2C.C2H2D.Cl2
2.试分析右图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
33 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分层作业)(解析版)2023学年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2)

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3.3 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基础过关练★1.下列关于分子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含有分子B.固态或熔融态时均能导电C.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D.熔、沸点一般比较低【答案】B【详解】A.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A正确;B.固态或熔融态时,分子晶体既不电离也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均不能导电,B错误;C.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C正确;D.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比较低,D正确。
故选:B。
2.(2022·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是①冰;②二氧化硅;③碘;④铜;⑤固态的氩A.仅①③B.仅②③⑤C.仅⑤D.仅①③⑤【答案】D【分析】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互相结合形成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
【详解】①冰、③碘、⑤固态的氩都是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②二氧化硅是共价晶体;④铜是金属晶体,故选D;答案选D。
3.(2022·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叙述与范德华力无关的是A.气体物质加压或降温时能凝结或凝固B.白磷易自燃C.干冰易升华D.S8的熔、沸点较低【答案】B【详解】A.气体物质加压或降温时能凝结或凝固,克服了分子间的范德华力,A不符合题意;B.白磷易自燃,是其着火点较低,与范德华力无关,B符合题意;C.干冰易升华,是二氧化碳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弱,C不符合题意;D.S8是分子晶体,其熔、沸点较低,是由于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弱,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下列有关分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都具有分子密堆积的特征②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③分子晶体在水溶液中均能导电④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通常熔点越高⑤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沸点一定越高⑥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都是分子晶体⑦所有分子晶体中既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又存在化学键A.1项B.2项C.3项D.4项【答案】B【解析】①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只含有分子间作用力的分子晶体具有分子密堆积的特征,而含有氢键的分子晶体不是密堆积,故①错误;②冰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只克服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学键,水分子中H—O键没有断裂,故②错误;③分子晶体在水溶液中能电离的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如硫酸,而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的非电解质,水溶液不能导电,如蔗糖,故③错误;④分子晶体的熔点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有关,通常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故④正确;⑤分子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分子内共价键,分子晶体的熔点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分子内共价键键能大小无关,故⑤错误;⑥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故⑥正确;⑦并非所有的分子晶体中既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又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⑦错误;只有④⑥两项正确,故选B。
共价键原子晶体

吕叔湘中学一体化教学案(高二化学)执教老师:朱、钟、周、吴 起草人:朱志明授课日期:__________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课题:第三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第一课时)课程标准:1.认识共价键的本质和特性 2.了解共价键的类型3.用电子式法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点和难点:共价键的本质和特性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的化学键。
2.共价键的特点①具有饱和性:形成的共价键数 = 未成对电子数 ②具有方向性3.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4.共价键的分类 (1)按成键方式分(2)按键的极性分(3)按两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5.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配位键 (1)定义: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共用而形成共价键。
(2)配位键的成键要求一个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有空轨道,两者形成配位键 (3)配位键的存在σ键:头碰头重叠 π键:肩并肩重叠 极性键 非极性键单键 双键 三键练习:1.结合Cl2的形成,说明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以及共价键为什么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2.试分析右图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3.已知BeCl2是共价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单分子、双分子和多聚体形式存在。
试用结构式表示BeCl2的上述存在形式,并用箭头指出其中的配位键4、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的时候,既可以形成离子键,又可以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A、NaB、MgC、BrD、Ne5、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5+中氮原子以共用电子对结合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6、关于化学键的各种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晶体里,只存在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里,一定不存在离子键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里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吕叔湘中学一体化教学案(高二化学)执教老师:朱、钟、周、吴 起草人:朱志明授课日期:__________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课题:第三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第二课时)课程标准:1.认识共价键的本质和特性2.了解共价键的类型3.用电子式法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点和难点:共价键的本质和特性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1.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键。
共价键原子晶体课件

通过学习有关共价键的知识, 我们已经知道下列问题答案: 1、通常哪些元素的原子之间能形成共价键? 元素的电负性相差小于1.7。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 的化学键就是共价键。某些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原子之 间形成的化学键也是共价键。 2、如何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 · · · H·+ · · Cl · H· · Cl ·· · · · ·
H H﹕﹕H N H
﹕﹕
氮原子有孤对电子,氢离子有空轨道 共用电子对全部由氮原子提供
﹕﹕
+
(三)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
受电子的原子形成共价键,这样的共价键
称为配位键
成键要求:一个原子提供孤对电子, 另一个原子有空轨道,两者形成配位键
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2)结构式
在NH4+中,4个N-H 键是完全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本质:
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收能量 大于 放出能量
吸收能量 小于 放出能量
问题解决
已知H-H的键能436 kJ/mol、Cl-Cl的键能
243 kJ/mol、H-Cl的键能431 kJ/mol 。
请判断:H2+Cl2 2HCl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
反应?反应热为多少?
H C C H
H C Br H
C
H
+ 2 Br–Br
Br C
C Br
Br Br
思考: 在乙烯、乙炔和溴发生的加成 反应中,乙烯、乙炔分子断裂 什么类型的共价键?
π键
苯分子中的大π键 教科书 P46-47
拓展视野
共价键理论的发展 (P45)
路易斯价键理论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三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课前预习问题导入为什么两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两个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而不是3个、4个呢?为什么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而不是以其他的个数比相结合呢?答:氢原子和氯原子的电子式分别为·H、,由此可看出两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从氯分子的形成过程来看,只有未成对电子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因此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中只能由两个原子各提供1个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因此氢分子、氯分子只能由两个原子形成,而不能是3个、4个。
氯化氢分子也只能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形成,而不能以其他的个数比结合。
知识预览1.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1)共价键的概念:像H2分子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共价键。
(2)共价键形成本质:__________。
2.共价键的特征共价键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3.共价键的键型HCl分子中存在__________σ键。
Cl2分子里存在__________σ键。
4.键参数(1)键能①概念:__________叫A—B键的键能。
②表示方式为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
③意义:键能的意义是__________。
(2)键长①概念:两个成键原子的__________叫键长。
②意义:键长越短,化学键__________,键越牢固。
(3)键角①概念:多原子分子中,__________之间的夹角叫键角。
②写出下列分子的键角:CO2__________;H2O__________;NH3__________。
③键角、键长、键的极性决定着分子的空间构型。
5.原子晶体(1)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__________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的晶体,称为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晶体、二氧化硅晶体等。
【原创】 共价键的键参数 原子晶体

正四面体
图片导学
在金刚石晶胞中占 有的碳原子数: 8×1/8+6×1/2+4=8
晶胞对角线= 8r
C42 ×2 =12
金刚石晶体结构
①C以共价键跟相邻 4个C形成 正四面体 ,
总结感悟
且在中心,金刚石晶胞中有 8 个碳原子数;
②最小的碳环 6 个C组成,不在同一平面内;
③C与C—C键数之比为 1:2 ; ④12克金刚石中C—C键数为 2NA 。 ⑤每个C原子被 12 个六元环共有。
思考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1molH2分别跟1molCl2、1molBr2(g) 讨论 完全反应,哪个反应放出的能量多?
键 H—H Br—Br Cl—Cl H—Cl H—Br
H2(g) + Cl2(g) = 2HCl (g) 键能 436.0 193.7 242.7 431.8 366 ΔH=436.0kJ·mol-1 + 242.7kJ·mol-1 - 2×431.8kJ·mol-1
探究导学
1、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多少个C 成键?形成的空间结构?最小C环由多 少C组成?它们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金刚石中,C数与C—C键数比为 多少? 3、12克金刚石中C—C键数为多少 NA? 4、每个C原子被几个六元环共有?
知识点2、原子晶体的结构 1、金刚石的结构
最 小 环 为 六 元 环
二氧化硅晶体 (SiO2)
晶体Si
晶体SiO2 SiO2晶胞
知识点3、原子晶体的结构
2、SiO2的结构
Si
O
图片导学
180º 109º28´ 共价键
SiO2的结构
1. 根据SiO2的结构计算Si、O的原子个数比为 1:2 。 2. Si个数与Si-O共价键个数之比 1:4 , 1mol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__4_N_A__。
2019版化学新导学笔记苏教选修三通用版实用课件:专题3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形成、分类、成键特点及存在。
2.能根据晶体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判断晶体类型。
3.了解晶体熔、沸点的变化规律,理解晶体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4.能利用均摊法进行晶胞的分析和计算。
一、σ键和π键个数的判断 例1 甲、乙、丙三种有机物的结构如下:
解析
答案
1 个π键。 3 个σ键,____ (2)乙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形成____
甲: 解析
乙:
丙:CH2==CHCN
乙分子中C与O原子之间形成1个σ键和1个π键,C与两个Cl原子之
间分别形成1个σ键。
解析
答案
2∶1 。 (3)丙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
甲: 解析
乙:
丙CH2==CHCN
子被几个晶胞共有。对于由独立原子构成的分子则不能用均摊法。
(2) 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的微粒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不同
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如六
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上的微粒依次被6、3、4、
2个晶胞所共有。
七、有关晶胞密度的计算 例7 (1)Cu的一种氯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表示铜原子,白球表示
解析
K3[Fe(CN)6]属于配位化合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含配位键、离子
键,CN-中含有共价键。
解析 答案
易误提醒
(1)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的不一定是离子键,如AlCl3,多种非 金属元素之间也可以形成离子键,如铵盐。 (2) 物质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如金属单质中含有金属阳离 子和自由电子,没有阴离子。但是物质中含有阴离子则一定含有阳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3共价键
原子晶体素材苏教版选修3
原子结构示意图
.
电子轨道示意图
一、价键理论(VB,valence bond theory)
价键理论的三个要点:
1. 定域性:自旋反平行的两个电子绕核做高速运动,属于成键原子共同所有。
电子对在两核之间出现的几率最大;
2. 饱和性:每个原子成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
原子中的成单电子数决定成键总数;
3. 方向性:原子轨道有一定的方向性(s,p,d),与相连原子轨道重叠成键要满足最大重叠条件。
因此,一个原子与周围原子形成共价键有一定的角度
原子轨道重叠情况示意图
成键方向对分子结构的影响
二、杂化轨道理论(hybrid orbital theory)
1931年,鲍林(Pauling L)提出原子轨道杂化理论。
碳原子轨道的这种转化过程成为碳原子的杂化。
1. 杂化与杂化轨道:杂化是指在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若干不同类型而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道的过程。
所形成的新轨道称为杂化轨道。
2. 孤立的原子不可能发生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
3. 在杂化前后,原子轨道的数目保持不变。
4. 条件不同,杂化轨道类型可能不同。
5. 碳原子的杂化:
(1)sp3 杂化:
原子轨道在杂化过程中经过一个激发态
这是用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进行的杂化,故称为sp3 杂化。
与基态轨道相比,杂化轨道具有以下特点:
a). 能量相等,成分相同(1/4s轨道和3/4p轨道);
b). 杂化轨道的电子云分布更集中,可使成键轨道间的重叠部分增大,成键能力增强;
c). sp3杂化轨道在空间尽量伸展,呈最稳定正四面体型,轨道夹角109°28′。
sp3杂化又称为正四面体杂化。
(2)sp2杂化:
由2s轨道核两个2p轨道杂化,形成三个等同的sp2 杂化轨道。
另有一个2p轨道不参与杂化。
a)杂化轨道成分:1/3s轨道和2/3p轨道;
b)成键能力较sp3杂化轨道弱,但较未杂化轨道强;
c)杂化轨道呈平面三角形,夹角120°。
未杂化2p轨道垂直于这一平面。
(3)sp 杂化
由2s轨道核一个2p轨道杂化,形成两个等同的sp 杂化轨道。
另有两个2p轨道不参与杂化。
a)杂化轨道成分:1/2s轨道和1/2p轨道;
b)成键能力较sp2杂化轨道弱,但较未杂化轨道强;
c)杂化轨道呈直线型,夹角180°。
另两个未杂化2p轨道与这一直线两两垂直。
三、σ键和π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按照成键的方向不同,分为σ键和π键。
σ键和π键是两类重要的共价键。
1. σ键
在甲烷分子中,存在四个等同的C-H键,碳原子采取sp3 杂化。
取一个杂化轨道进行分析
当氢原子的1s轨道沿着对称轴的方向与碳原子sp3 杂化轨道重叠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最大,形成的共价键最牢固。
由原子轨道是立体对称的,原子轨道绕轴的旋转不影响成键,因而,形成的键是可以自由旋转的。
这种沿着对称轴的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键叫做σ键。
构成σ键的电子称为σ电子。
一个σ键包括两个σ电子。
甲烷分子中,四个σ键夹角为109°28′,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型。
乙烷分子中,除σC- H外,还存在σC- C 键(CH3-CH3 )
σ键的成键特点:
1)“头碰头”成键,电子云近似圆柱形分布;
2) σ键可以旋转;
3)σ键较稳定,存在于一切共价键中。
因而,只含有σ键的化合物性质是比较稳定的(烷烃)。
2. π键:
在乙烯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2 杂化。
另有一个p轨道不参与杂化,而形成另一类型的共价键π键。
未杂化的p轨道可以“肩并肩”平行重叠成键,形成π键。
构成π键的电子叫做π电子。
π键的成键特点:
1)“肩并肩”成键;
2)电子云重叠程度不及σ键,较活泼;
3)π键必须与σ键共存;
4)π键不能自由旋转。
因而,具有π键的化合物性质较活泼(烯烃、炔烃等)。
3. 键参数: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统称为键参数。
键长(bond length):
键能(bond energy):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键角(bond angle):反映分子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如:甲烷、乙烯、乙炔等等)。
键的极性(bond polarity):非极性键构成非极性分子;极性键可构成非极性分子(甲烷、二氧化碳等),也可构成极性分子(水,硫化氢等)。
4. 共价键的均裂和异裂(homolytic cleavage & heterolytic cleavage):
化学反应的发生实际上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共价键的断裂有两种方式:
均裂:均等断裂:
异裂:不均等断裂:
小结杂化轨道理论:
sp3杂化:正四面体型杂化,四个杂化轨道,能形成四个σ键,σ键稳定,可自由旋转;
sp2杂化:三个杂化轨道共平面,能形成三个σ键,未杂化p轨道可形成π键,形成π键后,双键均不能自由旋转;
sp 杂化:两个杂化轨道共直线,能形成两个σ键,未杂化p轨道可形成π键,形成形成π键后,三键均不能自由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