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学概论——对“居”的理解

合集下载

人居环境理念

人居环境理念

人居环境理念人居环境是指人们生活、工作和活动的空间环境,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起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居环境理念也逐渐受到重视。

人居环境理念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科技创新和社交交流等方面,创造一个舒适、健康、安全和宜居的居住环境。

首先,人居环境理念应注重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指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在城市规划中,应优先考虑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建设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同时,应鼓励绿色交通和低碳出行,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通过绿色发展,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人居环境理念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子孙的能力满足其需求。

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建筑的节能和环保,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提高建筑能耗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应加强城市固体废物管理和循环利用,建设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可持续发展,可以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再次,人居环境理念应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指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在城市规划中,应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社交需求,营造一个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城市。

可以通过建设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学习、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同时,应注重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提高居民自治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人文关怀,可以创造一个人们喜爱、归属感强的城市。

最后,人居环境理念应注重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和创新思维,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可以通过智能化交通系统、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社区管理系统,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现在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贾跃华土木21班2120702010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过度解析、过度细化等问题,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给予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充分突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对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体系形成所起到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居环镜科学整体观城市规划人类聚居引言“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及国家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居环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导“以人为本,和谐人居”建设为目标。

1 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观”思想内涵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

1.1从概念解释看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 ,以下简称道氏) 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

根据这种宽泛甚至有些模糊的解释,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类聚居,而不论其位于何处、结构和形态如何,不论其尺度、层次如何,不论其设施标准、所包含的物质内容如何。

简而言之,人居环境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1.2从内容构成看“居住”是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住房本身,而是几乎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自然基础、人类生活其间的实体空间等物质层面内容,也包括人和社会因子活动产生的精神和社会层面内容,同时还牵涉到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

正如道2氏所指出的,人类聚居就是“我们的生活系统”。

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往往会对人居环境构成内容进行划分,如吴良镛先生将其分解为自然、人类、社会、居住和支撑五大系统,但这只是一种研究的手段,人居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1.3从层次构成看层次观念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层次人居环境单元居民量和具体内容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复杂程度和发展变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学期选了张教授的人居环境学,我觉得非常的荣幸与值得。

张教授在人居环境学的上的深厚学识以及他孜孜不倦的教诲,不仅使我对人居环境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也使我对人居环境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将我带入了人居环境学的天堂。

一、前言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

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它所考虑的是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带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城市问题。

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

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

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

二、人居环境学的定义及其任务和作用人类聚居环境学(简称人居环境学)是研究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研究一切环境因素(如生物因素、地学因素、天文因素、气候因素、社会因素等)对人体影响的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指导人类聚居环境的选择、建设及改造。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居环境学研究的范围日益扩大,并实际形成了以下分支:1、地下人居环境学:以地下岩石、土壤、水文、地下建筑物、埋藏物为研究对象,用先进科学仪器进行探测,从而进行地基稳定性及地下有害物质的研究。

人居环境概论

人居环境概论

浅谈城市规划2011城市规划甲班 师浩辰2011年的夏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在这里,我将要渡过5个春夏,学习着有关建筑和规划的点点滴滴。

大学之前,我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建筑,但是我喜欢创作的感觉,我喜欢看着我的作品真真正正的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我选择了城市规划--凝固的艺术。

①初识城市规划专业课的真正开课,是在国庆以后,除了建筑设计基础这门课之外,还有人居环境概论这门专业理论课。

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我们也逐步建立了一种对于建筑、城市规划以及景观的初步认识。

在我眼中,城市规划是一种比建筑理性却又不失艺术感的设计。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每一种城市规划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然而,每一个城市设计的背后,都有着一定的相通性,这不仅包括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更有一种以人为尺度,从人的活动角度考虑的问题。

例如,唐代的坊市制和宋代不划分坊市区别的开放街市制度。

唐代形成坊市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其还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

另外,唐代社会风气的重农轻商观念也是原因之一。

而到了宋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商品交易次数越来越多,那么,也就必然要求城市拥有足够开放的场地来促使商业的发展,于是坊外围的墙变成了商店,城市也更加多元化。

虽然城市的形态不同,但是都是从人的尺度和需求去改变城市的规划设计,人们需要交易,自然市就会多。

而且,出于人们不同角度的需求考虑,城市规划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波士顿曾经出现过一轮城市改造高潮,主张把类似于中国传统四合院的旧城区改造为全部是高层住宅,高层办公楼的新型城市,以便引进更多的阳光,空气。

同时营造更大范围的公共绿地,让城市变得更加开阔,更加适宜人们居住。

但是,经过了10年,甚至是20年的发展,有许多人们都认识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变大了。

许多邻里之(右图为唐代坊市制规划,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可充分反应宋代商业与居住规划)——从人的角度考虑规划间并不互相认识,在高楼大厦的分隔中,人们很难找回当初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自然也满足不了人们的交往需求。

人居环境学与居住建筑设计解析

人居环境学与居住建筑设计解析

人居环境学与居住建筑设计解析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主要地表空间。

居住建筑是指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

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与要求。

将居住建筑的环境放置于城市环境中综合考虑,以人为本,进行全盘打算,实现生态平衡,城市才能真正做到宜居。

关键词:人居环境;居住建筑;设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也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在现代城市之中,工薪阶层的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忙于应酬,进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身体出现了健康危机。

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省人们生活节奏相对于其他城市较快,而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也相对较多,并且逐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由此可见,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人居环境内涵分析人居环境主要指人类聚居生活之地,也是人类生存活动主要地表空间。

人居环境不仅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而且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依据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功能作用和影响程度的高低划分,在空间上,人居环境又可以再分为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

从城市与建筑的领域角度分析,人居环境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

二、人居环境理论发展分析人居环境学的先驱、希腊人道萨迪亚斯,曾经对人类聚居学进行过相对比较完整的研究。

然而,他的理论主要针对二十世纪西方国家的现实,几乎没有对亚洲国家进行研究。

同时,吴良铺先生也对我国人们居住空间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总体理论框架。

三、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居住建筑是指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

包括:住宅、别墅、宿舍、公寓等。

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为住宅单元、建筑个体、建筑群落以及住宅小区。

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包含了自然环境(包括生态、气候、地理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商业、社会和文化等)两个方面。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要求分析现代城市人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同时,城市中单身族也在不断增多,家庭小型化以及工作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加。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研究人类住宅环境的学科,主要涉及城市与区域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卫生与安全等方面。

其目的是通过对人类住宅环境的研究和探讨,探索建立一种能满足人类生活和发展需要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提高人类住宅环境的质量和水平,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该课程主要包括园林规划、环境保护工程、建筑学基础、区域规划设计、房地产评估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介绍人类居住环境相关知识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居环境的概念、演化与分类,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环境评价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环境标准和环保政策。

4.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人居环境的设计与评价。

5.室内环境的质量、影响因素和管理,以及人类活动与室内环境的关系。

6.人居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疾病和卫生问题的方法。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环境科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公共卫生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对于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技能,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居环境科学名词解释

人居环境科学名词解释

人居环境科学名词解释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它涵盖了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装修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性。

以下是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1.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指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住宅、道路、公园、绿化等各项设施的布局和设计。

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便利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2.住宅与居住区规划:指对住宅和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包括住宅的类型、布局、空间分配、配套设施等。

它的目标是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和生活方式。

3.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对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功能、材料等。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美观性、实用性和环保性。

4.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的布局、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等。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5.景观规划与设计:指对自然和人工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公园、花园、街道景观等。

景观规划需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6.室内设计与装修:指对室内的设计和装修,包括室内的空间布局、家具陈设、色彩搭配等。

室内设计需要考虑到室内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7.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学:指研究人类在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居住环境。

8.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指研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绿色建筑强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则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9.地域文化与特色建筑:指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特色建筑的规划和设计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