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精编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套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8年)中招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踏.青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 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山西省2018年中考试题语文一、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欣赏以下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关关雎鸠。
__在河之洲__。
(《诗经·关雎》)2)__翩翩吹玉笛__,提携XXX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XXX)3)__潇湘XXX__,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XXX)4)马作的卢飞快,__弓如霹雳弦惊__。
(《破阵子》XXX)5)__采菊东篱下__,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XXX)6)但知其一,__不知其二__,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XXX)7)XXX《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落霞与孤鹜齐飞__”,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8)《送东阳马生序》中,“__天生我材必有用__”,说出了XXX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二、读思(38分)一)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画说“初心”】3.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
细心的你发现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1)图一“解说”中“道德”改成“道路”(2)图二“解说”中“”改成“信念”读文赏句】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2018年济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济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8年济南中考语文试题1.选择题:正确答案为C。
其他选项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错误。
2.选择题:正确答案为C。
其他选项中都有错别字。
3.选择题:正确答案为A。
其他选项中成语使用不当。
4.选择题:正确答案为B。
其他选项中有语病。
5.选择题:正确答案为B。
其他选项中有表述错误。
课内文言文阅读6.___从小没有接受正式的教育,但在父亲的借助下,他开始写诗。
他的诗以养父母、收族为主题,很快就被___所赞赏。
他的父亲虽然看到了儿子的才华,但并没有让他接受正式的教育。
这段话主要通过讲述___的成长经历,强调了天赋和努力的重要性。
7.作者在明道中见到了___,但他当时还不会写诗。
七年后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泯然众人”的存在。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___的成长和他的才华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的过程。
8.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___的才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最终他成为了普通人。
这一结尾呼应了文章一开始的描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一)阅读理解王子说:“___的通达,是上天给的。
他所受的天赋,比一般才能出众的人还要高。
如果他成为众人的话,他所受的就不是来自人的赞誉了。
他所受的天赋如此高,不受人赞誉的话,他只能成为众人之一。
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被赐予高超的才能,他只能成为众人之一,也不会受到人们的赞誉。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___则/鸟栖,水广则/鱼游。
10.人们都知道畏避灾害,但不知道行仁义则灾害不会产生。
11.___通过“___则鸟栖,水广则鱼游”、“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等喻示,阐述了仁义积累的重要性,强调了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懈。
三)诗歌阅读12.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朝霜侵汉草、流沙度___等景物,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氛围。
13.“沾”字的妙处在于,它不仅表达了征客与诗人亲密无间的友谊,也象征着诗人的思念之情,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

语文试卷(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溺.爱(lì)选聘鞠躬尽瘁.(cuì)人迹罕至B.蹒跚.(shān)狭隘屏.息凝神(bǐn g)脍灸人口C.憎.恶(zēn g)取缔舐.犊情深(shì)冥思遐想D.书斋.(zhāi)烦燥忧心忡.忡(chōn g)神采奕奕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文化产业领域,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不胜枚举....。
B.孩子回家后,只要看到这些从动物园买回来的各种小物件,就会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希望能够再去看看。
C.飞机降落,C919的首飞机长和飞机总设计师紧紧相拥,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D.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和考量,日本企图拉拢他们制衡中国只能是枉费心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能否落实,保证了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亿万家庭幸福安宁。
B.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4月26日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C.“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念,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
D.培养“学生大厨”需要家长耐心传授厨技并给孩子勇敢试错的机会,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四川成都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成都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阻遏.(è)胚.芽(pēi)孜孜.不倦(zī)B. 汲.取(jí)稚嫩.(nèn)养精蓄.锐(xù)C. 蓬蒿.(gāo)羁绊.(bàn)装模.作样(mú)D. 震悚.(sǒng)归省.(xǐng)眼花缭.乱(liáo)【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C项的注音有误,应为蓬蒿(hāo)。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 四乡立即传升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 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有误,应把“融化”改为“熔化”;B项有误,应把“辨”改为“辩”;C项有误,应把“历尽心血”改为“沥尽心血”。
故选D。
D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 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 《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 格式整理版河南省 2018 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殷勤∕踏青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 8 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学习参考好帮手WORD 格式整理版(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 8 分)材料一:学习参考好帮手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省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⑴,若出其里。
⑵,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快,。
⑷,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媲.(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养精蓄锐B.剽.(biāo)悍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憎.(zēng)恶缄.(jiā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D.戏谑.(xuè)着.(zháo)落销声匿迹走投无路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怨天尤人游手好闲关注关怀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修之死》《香菱学诗》《狼》《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C.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情言事的一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