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原核生物习题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导言:病原生物学是研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及其相关原因和机制的学科。
了解病原生物学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各类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病原生物学的试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以帮助读者巩固对这一学科的理解。
1.试题:以下哪种微生物引起霍乱?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答案:A. 细菌解析:霍乱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引起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
2.试题:以下哪种病毒是导致流感的主要病原体?A. 腺病毒B. 麻疹病毒C. 禽流感病毒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答案:C. 禽流感病毒解析: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人类感染流感主要由流感病毒亚型A、B、C引起,而禽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禽类,但也有可能通过遗传变异传播给人类。
3.试题:以下哪种真菌可导致念珠菌感染?A. 白念珠菌B. 黑色念珠菌C. 铜绿假丝酵母菌D. 白色假丝酵母菌答案:A. 白念珠菌解析:念珠菌属于真菌,常见的有白念珠菌、黑色念珠菌、铜绿假丝酵母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
其中,白念珠菌常引起人体皮肤和黏膜的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病等。
4.试题:以下哪种寄生虫导致疟疾?A. 魔芋B. 锥虫C. 蛔虫D. 偏头痛虫答案:B. 锥虫解析:疟疾是由疟原虫(Plasmodium)引起的热带传染病。
疟原虫通过感染蚊子传播给人类,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和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疟疾症状。
5.试题:以下哪种衣原体感染会引起肺炎?A. 衣原体肺炎B. 衣原体尿路感染C. 衣原体生殖系统感染D. 衣原体结膜炎答案:A. 衣原体肺炎解析:衣原体是一类特殊的细菌,感染常见的包括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尿路感染、衣原体生殖系统感染等。
衣原体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症状。
总结:病原生物学是一个广泛而重要的学科,涉及到多种微生物及其引起的传染病。
病原生物复习题答案

病原生物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病原生物是指:A. 所有致病的微生物B. 所有致病的寄生虫C. 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D. 只有病毒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糖体D. 核酸答案:C3. 病毒的复制方式是:A. 自我复制B. 寄生复制C. 有丝分裂D. 减数分裂答案:B4.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卵、幼虫、成虫B. 孢子、菌丝、孢子囊C. 卵、孢子、成虫D. 孢子、菌丝、孢子囊答案:A5. 以下哪项是真菌的特点?A. 有细胞壁B. 有叶绿体C. 有线粒体D. 所有上述答案:D二、填空题6. 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侵入性、毒力、数量7. 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
答案:核区8. 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__或_________中。
答案:DNA、RNA9. 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其生命周期中可能包括_________宿主和_________宿主。
答案:中间、终末10. 真菌的繁殖方式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三、简答题11. 简述病原生物的分类。
答案:病原生物主要分为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四大类。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需要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蠕虫等,它们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真菌是多细胞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
12. 解释什么是内毒素和外毒素,并举例说明。
答案: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部分,当细菌死亡或裂解时释放出来,引起宿主的炎症反应。
外毒素是某些细菌分泌的蛋白质,可以在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的病理效应。
例如,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就是一种外毒素。
四、论述题13. 论述病原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答案:病原生物是人类疾病的重要来源,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侵入人体,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的科学。
A. 病原体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B. 植物病理C. 动物行为D. 环境微生物答案:A2.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细菌?()。
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结核分枝杆菌D. 酵母菌答案:D3. 病毒的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
A. 土壤中B. 水体中C. 宿主体内D. 空气中答案:C4. 关于寄生虫,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 寄生虫可以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B. 寄生虫可以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C. 寄生虫生活史中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宿主D. 寄生虫不能在宿主体外生存答案:D5. 病原生物学中的“致病性”是指()。
A. 病原体的传染性B. 病原体引起疾病的能力C. 病原体的耐药性D. 病原体的生长速度答案:B二、填空题1. 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宿主__________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答案:疾病2. 病原体的__________是指病原体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疾病的特性。
答案:毒力3. 病毒的结构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答案:核酸,蛋白质外壳4.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
答案:二分裂5. 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可能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三、简答题1. 简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答案: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胞质和核糖体。
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细胞膜是半透性的,控制物质的进出;胞质是细菌内部的胶状物质,包含各种酶和代谢物质;核糖体是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场所,负责生长和繁殖。
2. 描述病毒如何感染宿主细胞。
答案:病毒通过特定的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结合,然后通过内吞或融合等方式进入宿主细胞内部。
在宿主细胞内,病毒释放其遗传物质,并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进行复制和组装,最终形成新的病毒颗粒,释放出去感染其他细胞。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疾病的发生B. 疾病的治疗C. 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D. 病原体的分类2. 下列哪个不是病毒的分类?A. DNA病毒B. RNA病毒C. 细菌病毒D. 真菌病毒3.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细胞壁B. 细胞核C. 核糖体D. 质粒4. 真菌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的疾病类型是?A. 传染病B. 寄生虫病C. 真菌病D. 病毒病5.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A. 流感B. 疟疾C. 结核病D. 麻疹6. 病原体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病原体的数量B. 宿主的免疫状态C. 病原体的毒力D. 所有上述因素7.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哪些?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食物和水源传播D. 所有上述途径8.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病原体数量9. 病原体的致病机制通常涉及到哪些方面?A. 病原体的侵入B. 病原体的繁殖C. 宿主的免疫反应D. 所有上述方面10. 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哪些?A. 显微镜检查B. 血清学检测C. 分子生物学检测D. 所有上述方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________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2. 病原体的致病性与其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3.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________。
4.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________。
5. 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中,________可以用于病原体的快速诊断。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病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2. 描述病原体感染宿主后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并举例说明。
2. 论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和方法。
病原生物学复习题

病原生物学复习题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是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原生物学复习题,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病原生物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A 病毒B 真菌C 细菌D 寄生虫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 肽聚糖B 脂多糖C 脂蛋白D 磷壁酸3、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在于()A 肽聚糖的含量B 磷壁酸的有无C 外膜的有无D 以上都是4、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A 荚膜B 芽孢C 鞭毛D 核糖体5、病毒的基本结构是()A 核心和衣壳B 包膜和刺突C 核酸和蛋白质D 以上都是6、以下哪种病毒属于 DNA 病毒?()A 流感病毒B 乙肝病毒C 艾滋病病毒D 冠状病毒7、真菌的繁殖方式不包括()A 出芽生殖B 孢子生殖C 分裂生殖D 有性生殖8、寄生虫的生活史中,需要经过中间宿主的是()A 蛔虫B 钩虫C 血吸虫D 蛲虫二、填空题1、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时期。
2、常见的细菌致病性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个阶段。
4、真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类。
5、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三、简答题1、简述细菌的耐药机制。
2、比较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
3、简述病毒的致病机制。
4、简述真菌的培养特性。
5、简述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类型。
四、论述题1、论述细菌的致病性与宿主的防御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2、论述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及其优缺点。
3、论述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4、论述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患者,男,35 岁,因发热、咳嗽、咳痰 3 天入院。
原核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原核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A. 细胞壁的有无B. 细胞核的有无C. 细胞质的有无D. 线粒体的有无答案:B2. 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A. 球状、杆状、螺旋状B. 球状、杆状、链状C. 球状、杆状、棒状D. 球状、杆状、丝状答案:A3. 下列哪个不是原核微生物的分类依据?A. 细胞壁的组成B. 细胞膜的组成C. 核糖体的类型D. 遗传物质的类型答案:D4. 原核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线粒体D. 内质网答案:B5.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 有丝分裂B. 无丝分裂C. 二分裂D. 孢子生殖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______,这是它们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答案:细胞核2.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组成,而真菌的细胞壁则主要由______组成。
答案:肽聚糖;几丁质3. 原核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通常以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
答案:DNA;环状染色体4. 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场所是______,而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则主要在______进行。
答案:核糖体;核糖体和内质网5. 原核微生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是______,这种繁殖方式也称为______。
答案:二分裂;无性繁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微生物没有由膜包围的细胞核,它们的遗传物质直接分散在细胞质中。
此外,原核微生物的细胞器较少,通常只有核糖体,而真核微生物则拥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描述细菌的二分裂过程。
答案:细菌的二分裂过程开始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伸展,形成两个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随后,遗传物质复制并分配到两个新形成的细胞中。
病原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1.内毒素
2.外毒素
3.荚膜
4.芽胞
5.鞭毛
二、问答题
1、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说明其特点和化学组成的区别
2、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1.肉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
2.外毒素: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外,具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
3.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分泌至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厚度不小于0.2μm称为荚膜或大荚膜.厚度小于0.2μm为微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致病性有关.
4.芽胞:某些细菌生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浆失水浓缩,形成折光性强,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一种坚实小体.芽胞耐干燥,在消毒灭菌学上以杀死芽胞作为标准.
5.鞭毛:从某些少数细菌菌细胞上生长出的一种纤细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它与免疫性,鉴别,致病性有关.
二、问答题
1、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说明其特点和化学组成的区别
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肽聚糖组成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桥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到2层
肽聚糖含量 50%-80% 5%-10%
坚韧度强差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2、答: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大流行是与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有密切关系.一种情况是流感病毒抗原发生了抗原性转换,指流感病毒的HA或NA基因发生大突变,由量变到质变,变异成为一个新亚型,称为抗原性转换.由于人群失去了原有免疫力,往往引起流感较大的流行或发生世界性大流行.第二种情况是抗原性转换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基因重组关系较为密切.。
病原生物学复习题1

1.下述微生物除了哪种以外,均属于原核细胞型?A、病毒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A、真菌3.细菌通过性菌毛将供体菌DNA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称为D、接合4.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穿透力强5.符合外毒素特点的叙述是D、毒性强烈且具有特异性6.下列微生物中,不宜用滤菌法除去的是C、支原体7.化脓性球菌中,以荚膜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细菌是C、肺炎球菌6.关于大肠杆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7.下述病毒体的特点中,错误的B、测量单位是μm8.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是 A、细菌9.“米猪肉”是由下列哪种寄生虫寄生引起 A、链状带绦虫10.Koplik斑(柯氏斑)的出现可见于下列哪种病毒的感染?D、麻疹病毒11.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菌毛12.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真核细胞微生物是A、新型隐球菌13.夜间在肛周产卵的寄生虫是D、蛲虫14.下列病毒中可引起潜伏感染的是B、疱疹病毒1.关于抗酸染色,下述哪项是正确的?D、结核杆菌染成红色4. 关于细菌对氧的需要分类,下述哪项错误?C、专性厌氧菌—链球菌5.下列病毒中可引起潜伏感染的是A、麻疹病毒6.哪一种肝炎易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可演变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B乙型肝炎7.蛔虫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是B、经口8.下列哪项不是葡萄球菌的特B、营养要求高9.能引起毒素休克综合征(TSS)的病原菌是D、金黄色葡萄球菌10.关于狂犬病病毒不正确A、可通过虫媒传播11.HIV致病的关键因素是?D、侵犯TH细胞,造成严重的免疫缺陷12.蛲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D、肛周皮肤瘙痒13.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原因是D、HA和NA易发生点突变14.将牛乳加热62℃ 30min的A、灭菌15.注射TAT的目的是?B.对可疑破伤风患者治疗及紧急预防16.一皮毛工人皮肤出现中央发黑呈痈样化脓灶,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发现革兰阳性竹节状大杆菌,菌体中央带有芽胞,且有荚膜。
该病D、炭疽芽胞杆菌17.引起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C、致热外毒素18.白色念珠菌的感染为?19.指出哪一种是活疫苗?A、BCG20. 20.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主要有?B、风疹病毒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数F金刚烷胺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F 鼠疫的传播途径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蜱叮咬F,HBV可以通过血液传播N“钟乳石”特征是用于形容鼠疫杆菌狂犬病发病率高N 破伤风梭菌芽孢抵抗力强 N引起鹅口疮的真菌为白色念珠菌N梅毒、淋病、艾滋病均为STD,N 脊髓灰质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F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外N生隐球菌为非细胞型微生物F结核菌素试验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N引起猩红热的最常见的细菌是链球菌N肾小球肾炎不属于I型超敏反应N填空题1、细菌生长繁殖的适宜酸碱度PH值为7.2~7.6,合适温度为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原核生物习题一、名词解释1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2 亚种:是同一物种,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在形态上有一定差异的类群。
3 致病变种:又称致病型。
病原细菌种以下的分组单元。
同一细菌种内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基本相同,但对特定的寄主的致病性不同,或者寄主范围不同的细菌类群,相当于病原真菌的专化型或亚种。
4 生化变种:又称生物变种或生物型。
微生物种或亚种以下的分组单元。
通常用来区分亚种内的一些菌株,它们在血清学或噬菌体敏感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生理学和生化学性状反应方面有所区别。
5 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6 Ti质粒:Ti质粒是在根瘤土壤杆菌细胞中存在的一种核区DNA外的自主复制的环形双链DNA分子。
7 Ri质粒:Ri质粒是在发根土壤杆菌细胞中存在的一种染色体外自主复制的环形双链DNA 分子。
8 柯赫氏法则:又称柯赫氏假设或柯赫氏证病律,是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柯赫氏法则通常表述为4步:①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③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9 喷菌现象:喷菌现象是指除了菌原体引起的病害以外,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害部位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一般都有大量细菌存在,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有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的现象。
10 植原体:软壁菌门的成员,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引起丛枝黄化类型的一类原核生物,俗称类菌原体,现称为植原体。
11 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大的原核生物。
因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
12 菌落:菌落,是指由单个或少数微生物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13 拟核:存在于原核生物,是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只有一个位于形状不规则且边界不明显区域的环形DNA分子,内含遗传物质。
14 革兰氏染色反应:先用结晶紫和碘液处理菌体,后用酒精或丙酮冲洗,洗后不退色的为阳性反应,洗后褪色的为阴性反应。
二、问答及论述题1 何谓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有何区别?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枝原体和衣原体等。
其本质特征:原核生物是一类具原核结构的单细胞微生物。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区别如下:(1)细胞核有无。
真核生物有双层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DNA分子集中的核区或称拟核,无膜包裹。
(2)细胞壁成分。
真核生物有以纤维素和果胶质为主的细胞壁(植物),以葡聚糖和甘露聚糖为主的细胞壁(酵母),以几丁质为主的细胞壁(多细胞真菌)或无细胞壁(动物、黏菌),原核生物有肽聚糖为主的细胞壁(细菌、放线菌)或无细胞壁(支原体)。
(3)细胞膜成分。
真核生物细胞膜含固醇,原核生物除支原体外细胞膜中均无固醇。
(4)DNA形态。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为线性,分裂间期为30nm螺线管,分裂期高度盘绕成染色体。
原核生物基因组为一高度盘绕的环状超螺旋DNA。
(5)DNA结合蛋白。
真核生物DNA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结构。
原核生物DNA 裸露。
(6)基因结构。
真核生物基因中存在大量内含子等非编码区。
原核生物无。
(7)基因表达。
真核生物的RNA转录本为单顺反子,必须经过加工切除内含子,成为mRNA进入胞质后才能翻译。
原核生物的RNA转录本直接作为mRNA,为多顺反子,可以边转录边翻译。
(8)蛋白质修饰。
真核生物的蛋白存在糖基化修饰。
原核生物无。
(9)细胞质基质形态。
真核生物细胞质基质中有细胞骨架,能流动。
原核生物基质无细胞骨架,不流动。
(10)细胞器形态。
真核生物细胞有多种以单位膜包裹的细胞器,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内膜系统。
(11)细胞分裂方式。
真核生物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原核生物为简单二分裂。
(12)细胞分化。
真核生物除单细胞和少数多细胞群体外均有。
原核生物均无,全部为单细胞或群体。
(13)有性生殖。
真核生物绝大部分行有性生殖。
原核生物为无性生殖。
2 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一般是由细胞膜和细胞壁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的单细胞微生物。
它的遗传物质(DNA)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核膜包围,没有明显的细胞核。
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70s),但没有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
原核生物界的成员很多,包括细菌、放线菌以及无细胞壁的菌原体等,通常以细菌作为原核生物中有细胞壁类群的代表,以菌原体或螺原体作为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类型的典型(原来的蓝藻现改称为蓝细菌,也属于原核生物界)。
大多数原核生物的形态为球状或短杆状体,少数为丝状或分枝状至不定形体。
菌原体的体积最小,仅0。
01-0。
03立方微米,光合细菌最大,约5-10立方微米。
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在48--53℃之间,有些耐高温细菌的致死温度,最高也不超过70C,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一般要用120C左右的高压蒸气处理10-20分钟。
3 细菌的形态有哪些? 还有哪些特殊形态?细菌的三大类基本形态是:球菌、杆菌和螺菌。
球菌是外形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的细菌,直径0。
5~1微米。
杆菌外形为杆状的细菌称杆菌,常有长宽接近的短杆或球杆状菌,如甲烷短杆菌属;长宽相差较大的棒杆状或长杆状菌,如枯草芽孢杆菌。
螺旋状的细菌称螺旋菌,一般长5~50微米,宽0。
5~5微米,根据菌体的弯曲弧菌(Vibrio)螺旋不足一环者呈香蕉状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除了此三种形态外,某些细菌还有其它特殊形态,如放线菌能形成分枝菌丝和分生孢子。
4 什么是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由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聚合物,也有含多肽与脂质的。
如肺炎球菌,边界不明显的称为黏液层,如葡萄球菌。
荚膜对细菌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细菌不仅可利用荚膜抵御不良环境;保护自身不受白细胞吞噬;而且能有选择地黏附到特定细胞的表面上,表现出对靶细胞的专一攻击能力。
5 原核生物是以什么方式来繁殖的?大部分原核生物都是二分裂的方式繁殖的,像细菌就是这样。
但有部分蓝藻可以以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6 原核生物界分为哪几个门? 各门有什么特征?具原核细胞结构的各类生物所组成的一大类群。
它包括细菌门(其中也包括放线菌)、蓝藻门、原绿藻门、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以上各门类中,蓝藻门和原绿藻门为绿色自养生物,细菌门中也有少数光能或化能自养细菌。
但绝大多数细菌和其他各类均为异养,腐生或寄生。
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类很小的专性细胞内的寄生物,球状或杆状。
支原体也称类菌质体,是介于立克次氏体和细菌之间的营独立生活的微生物。
它没有细胞壁,柔软,形态多变,呈球状或长短不一的丝状及分枝状。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寄生物。
将各类原核生物归在一起成立原核生物界,是1969年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明确提出的。
他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主张将生物划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和赞同。
细菌分为四门:薄壁菌门:有壁较薄,1 0-1 3 nm。
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包括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
厚壁菌门:有壁较厚,1 0 -50nm。
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包括棒形杆菌属、芽孢菌属和链霉菌属。
无壁菌门:菌体无壁,只有原生质膜,约7- 8 nm。
无肽聚糖包括菌原体、螺原体。
疵壁菌门:属没有进化的原细菌或古细菌。
包括产甲烷细菌和高盐细菌。
7 什么是寄生性和致病性? 简述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关系。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寄生物从寄主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对寄主起着一定的破坏作用。
绝大多数寄生物都具有某种致病性,但致病性也必须以具有寄生性为前提。
寄生性与致病性紧密相连,但寄生性的强弱和致病性的强弱没有一定的相关性,通常低级寄生物多具较强的致病性。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①病原物在人工培养基上长期生长和繁殖会使致病性降低;而反复在活寄主上接种则利于增强致病性。
②病原菌在抗病种和品种上寄生以后,会增强它的致病性;而通过感病品种则使其致病性减退。
病毒则有所不同,通过寄生感病的寄主后,致病性反而增强。
植物病原细菌大都是非专性寄生的,可以人工培养(难养菌除外),但寄生专化性有差别(寄主范围、同种内病原菌对不同品种的致病性分化)。
一般认为,寄生性强弱与致病性强弱没有相关性。
寄生性强的可以侵染植物的绿色部分,寄生性弱的则侵染贮藏器官或抵抗力弱的部位。
8 什么是原核生物的自然寄主和实验寄主?习惯上把自然条件能侵染的寄主称为自然寄主,接种后显示症状的寄主种类称为实验寄主。
9 细菌的重要性状有哪些?(1)荚膜:是某些细菌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可帮助鉴定细菌。
荚膜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菌分型的依据之一。
荚膜还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作用。
荚膜也能保护菌体避免或减少一些物质,如溶菌酶、补体、抗体和抗菌物质对细菌的损伤,因而增强了细菌的侵袭力,故荚膜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
荚膜多糖还可使细菌彼此相连,粘附于组织细胞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鞭毛:是附着于菌体表面上的细长而又弯曲的丝状物。
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亦可粘附于细胞表面,故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不同细菌形成鞭毛的数目及部位不同,可以鉴定细菌。
鞭毛还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对细菌的分类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3)芽胞:胞质浓缩脱水后在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称为芽胞。
不同细菌形成芽胞的大小、位置不同,据此可以鉴定细菌。
芽胞的抵抗力强,需高压蒸气灭菌才能杀死芽胞,因此,医学上常将杀死芽胞作为灭菌的指标。
(4)菌毛:菌体表面细而短的微丝状物称为菌毛,按其功能不同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
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结构,它可粘附于多种细胞受体上进而侵入粘膜,因此它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由致育因子10 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1)、根据症状初步诊断( 5种病状都有):①菌原体病害的症状特点:病株矮化或矮缩,枝叶丛生,叶小而黄化。
因此丛生、矮缩、小叶与黄化相结合是诊断菌原体病害症状时必须掌握的关键。
②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表现的症状类型主要有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等及少数褪色或变色(柑橘黄龙病),病症:高湿度下发病部位有菌脓(ooze)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