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及其病害

合集下载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维管束寄生细菌,目前还难以
人工培养或不能培养;

植原体不能人工培养,螺原体 需在含有甾醇的人工培养基培 养。
①光滑型菌落 ②粗糙型菌落 ③粘液型菌落
四、植物病原细菌的生理特性:
温度:植物病原细菌一般耐低温而不耐高温,菌 体一般致死温度是48~53℃/10min,植物病原细 菌的一般生长适温为26~30℃。 在1~2℃或冷冻条件下仍具有活力,菌种常进行 低温保藏。 酸碱度:细菌一般要求基质中性或微碱性,真菌 一般要求微酸性,可用来区别真菌、细菌。






厚壁菌门
1、 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1984,Davis
菌体短杆,无鞭毛;好气 性;G+,不产生内生孢子; 菌落圆形光滑凸起 ,不透 明,灰白色; 模式种是密执安棒形杆菌 ( C. michigenensis ) , 马铃薯环腐菌亚种 (C. m. pv sepedonicum)引起马铃 薯环腐病。
侵染薄壁组织的局部病
害——细胞间隙繁殖,

再进一步蔓延,当寄主
细胞受损或死亡后,细
菌再侵入细胞内。
植物细菌的侵染部位与其 对营养的需求有主要的联 系
维管束组织病害—— 在维管束组织的木质 部或韧皮部蔓延,利 用无机氮源的病菌在 木质部蔓延,利用有
机氮源的在韧皮部蔓
延。 侵入后,侵染速度明 显加快。
链 霉 菌 ( S.
oeidiscabies ) 为
甘薯疮痂病的病原 菌。
识别要点:叶片上产生“V”字形黄褐色病斑,维管束变黑色,叶片腐烂。
甘蓝黑腐病菌Black rot of cabbage(X. campestris)

第三章 第二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_PPT幻灯片

第三章 第二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_PPT幻灯片
▪ 病菌大多借切刀的伤口传染, 病株维管束组织被破坏,横 切可见环状维管束组织坏死 并充满黄白色菌脓,稍加挤 压,薯块即沿环状的维管束 内外分离,故称环腐病。
四、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传播与病害诊断
(一)、植物病原细菌侵染途径
植物病原细菌不能直接侵入植物
原核生物
▪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无内质网、线粒 体等细胞器。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细菌、无细胞壁的菌原体(植原体和螺原体)等, ▪以植物病原细菌为代表重点讲述
第一部分 植物病原细菌
一、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
▪ (一)、形态 ▪ 杆状,少数为球状。 ▪ 细菌大都单生,也有双生、
串生和聚生的。
▪ 裂殖。20分钟分裂一次。 ▪ 适温为26—30℃左右,少数例外。如茄青枯菌35℃。
1、细菌的繁殖:
细 菌 的 繁 殖 过 程
2、原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物质是DNA、质粒 ▪ 质粒:独立于核质之外的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 称为质粒,它编码细菌的抗药性或致病性等性状)。 ▪ 核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一 基因组。
5.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 黄单胞菌属是薄壁菌门一 个成员。
▪ 严格好气性,代谢为呼吸 型。
▪ 黄单胞菌属的成员都是植 物病原菌,模式种是野油 菜黄单胞菌。俗称甘蓝黑 腐病菌,还可引起辣椒细 菌性疮痂病。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
厚壁菌门
6.棒形杆菌属 (Clavibacter)
▪ 可侵害5种茄属植物,如马 铃薯环腐病。
三、植物病原细菌分类
植物界
菌物界
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病毒界
(一)、原核生物界分类系统
▪ 原核生物界通常分为4个门,7个纲,35个组群。 ▪ 薄壁菌门:有壁较薄。G-,包括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 ▪ 厚壁菌门:有壁较厚。G+,包括棒杆菌属、芽孢菌属和链霉菌属。 ▪ 软壁菌门:菌体无壁。包括菌原体、类菌原体。 ▪ 疵壁菌门:属于没有进化的原细菌或古细菌。包括产甲烷细菌和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五种类型。

5、()( )()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 )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 引起.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 )和().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 )( )等.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

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new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new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普罗特斯细菌纲
伯克赫氏菌目(Order Burkholderiales)
未确定地位的属(Genera incertae sedis)


6 嗜木杆菌属(Genus Xylophilus)
葡萄嗜木质菌(Xylop hilusamp elina)
普罗特斯细菌纲(Class proteobacteria)
棒状杆菌亚目(Suborder Corynebacterineae)


诺卡氏菌科(Family Nocardiaceae)
21 诺卡氏菌属(Genus Nocardia)


越桔诺卡氏菌(Nocardia vaccinii)
22 红色球菌属(Genus Rhodococcus)


带化红色球菌(Rhodococcus facians)
欧文证实了梨火疫病是Erwinia amylovora 引起的。
C. Auther(1885)用纯培养细菌接种和再分离, 从而证实细菌是病原物。 Erwin F. Smith (美国)和A. Fisher (德国) (1905):出版了《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 (Bacteria in relation to plant diseases),奠定 了植物病原细菌学。
微杆菌科(Family Microbacteriaceae) 17 棒形杆菌属(Genus Clavibacter) 密执安棒形杆菌(Clavibacter michig anense) 18 短小杆菌属(Genus Curtobacterium ) 萎蔫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 f laccumf aciens) 19 赖氏菌属(Genus Leifsonia) 木质部赖氏菌(Leifsonia xyli) 20 鸭舌草杆菌属(Genus Rathayibacter) 小麦鸭舌草杆菌(Rathayibacter tritici)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三章(4) 其它病原生物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三章(4) 其它病原生物

体内,2龄幼虫在体内进入休眠状态。其孵化与根系分泌物有
关。 一个生长季可发生3-4代。
26
大豆胞囊线虫病根部胞囊放大27Leabharlann 菜用大豆胞囊线虫28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
29
(三)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与胞囊线虫相似,区别是植物受害的根部肿大,形成瘤状 根结;雌雄异型。雄虫细长、尾短、无交合伞;成熟雌虫梨形。 雌虫的卵全部排入卵囊中;成熟雌虫的虫体不变厚,不变为深 褐色。 重要种: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 北方根结线虫(M. hapla)和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ica)。 孵化出的2龄幼虫遇合适的寄主即侵入,雌虫的幼虫和成虫 内寄生,唾液可刺激细胞增大;雄虫的幼虫内寄生,雄虫成
生殖系统:卵巢、子宫、阴门、受精囊;精巢、输精管、泄 殖腔、交合刺、交合伞
17
唇 口 口针 食道 中食道球 排泄孔 唾液腺 神经环 肠
唇区 口针 角皮 口针基部球
卵巢
精巢
真皮索 体壁肌 角质环纹
卵 受精囊 子宫 阴门 肛门
侧尾腺
18
精子 交合刺 交合伞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态 生活史:卵、幼虫、成虫、交配产卵的过程。 线虫一般有4个龄期;蜕皮一次,增长一龄。垫刃目线虫的 第一龄幼虫是在卵内发育的。
时,果实吸水膨胀开裂将种子弹射出去 (主动方式)。
桑寄生科种子表面有槲寄生碱保护,经过鸟类消化道时亦 不受损坏。列当、独脚金的种子极小,成熟时蒴果开裂,种子 随风飞散传播,一般可达数十米远。菟丝子等种子或蒴果常随 寄主种子的收获与调运而传播扩散。寄生藻靠游动孢子或接合
子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传播。
38
寄生性植物的主要类群: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三章植物病原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三章植物病原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

嗜冷细菌
菌落形态
医学ppt
16
细菌的菌落形态
医学ppt
17
细菌的细胞壁
肽聚糖
肽聚糖
医学ppt
18
革兰氏染色原理
原理: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有很大的差异。
19世纪80年代Christian Gram创立 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番红复染 G+紫色(显示结晶紫的颜色) G-红色(显示番红的颜色)
(土壤杆菌属) 瘿瘤、增生、带化
医学ppt
40
坏死:假单胞菌)
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 Cucumber :Angular leaf spot
Pseudomon医a学spsptyringae pv. lachryman4s1
欧文氏菌菌属
大白菜软腐病
医学ppt
42
火疫病造成的损失
Photog灼rap伤h courtesy Alan L. Jones
梨中火国疫每已年使造成美医国损学东失p超部pt 梨过树50全0亿面人毁民灭币;如果传入
43
柑橘溃疡病
医学ppt
44
柑橘溃疡医学病ppt
溃疡:(黄单胞和假单胞菌45坏) 死
医学ppt
46
Black rot of cabbage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6
叶孔周围的细菌
医学ppt
7
螺旋菌
医学ppt
8
Spirilli (螺旋菌)
医学pptspores
医学ppt
11
电镜下的细菌(示鞭毛)
医学ppt
12
荧光假医单学pp胞t 杆菌鞭毛
13
植原体(无细胞壁)

《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病害的概念1. 定义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如病原体)和非生物因素(如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代谢活动、生长发育以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

2. 特点- 病害的发生具有特定的病原体或环境因素。

- 病害的发展具有特定的病程和症状。

- 病害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显著影响。

二、植物病害的分类1. 根据病因分类(1)生物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引起,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等。

(2)非生物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化学物质等。

2. 根据病原生物分类(1)真菌性病害:如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番茄早疫病等。

(2)细菌性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柑橘溃疡病、番茄青枯病等。

(3)病毒性病害:如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等。

(4)线虫性病害:如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茎线虫病等。

(5)寄生性植物病害:如菟丝子、桑寄生、槲寄生等。

3. 根据受害部位分类(1)叶部病害:如各种叶斑病、叶枯病、叶霉病等。

(2)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根癌病、根结线虫病等。

(3)茎部病害:如枯萎病、茎腐病、蔓枯病等。

(4)花部病害:如花腐病、花叶病、花枯病等。

(5)果实病害:如炭疽病、疮痂病、黑腐病等。

三、植物病害的危害1. 产量损失植物病害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减少光合作用面积,降低光合效率,从而减少作物产量。

2. 品质下降病害会影响植物产品的外观、口感、营养价值,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3. 经济损失病害导致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农民收入。

4. 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病害可能导致植被破坏,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5. 食品安全风险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四、植物病害研究意义1. 保障粮食安全研究植物病害,提高防治技术,减少产量损失,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病害特点 (一)寄生性与致病性
1.寄生性 寄生性是病菌与寄主建立了寄生关系,能在寄 主体内存活与繁殖的特性。植物病原细菌大都是 非专性寄生,可以在一般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但 有少数维管束生活的细菌至今还未能在人工培养 基上培养。植物病原细菌寄生性的强弱有所不同, 寄生性强的可以侵染植物的绿色部分;寄生能力 弱的大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或抵抗力较弱的部 位,有的还要在特别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侵染为害。

有些细菌在体表还长有细长的鞭毛。鞭毛的基部 有鞭毛鞘,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从细胞质 膜下的小粒状鞭毛基体上产生的,穿过细胞壁和 粘质层延伸到体外。各种细菌的鞭毛数目和着生 的位臵不同,数目1至多个不等,着生方式有极生 和周生。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作极生,相 应鞭毛称为极鞭;着生在菌体侧面或四周的称作 周生,相应鞭毛称为周鞭。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Procaryotes)指一类无固定细胞 核的单细胞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它的遗传 物质(DNA)没有核膜包围而分散在细胞质中, 细胞质中没有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核蛋 白体分子量小。

原核生物界的成员很多,包括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以及无细胞壁的菌原体等,通常以细菌 作为原核生物中有细胞壁类群的代表,以菌原 体作为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类型的代表。
山区较重。无毒种薯生产可减轻为害。
第一节 植物原核生物的特点
一、细菌的一般性状 主要研究细菌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长 与营养、生理和生物化学特性、血清学特征、遗
传特性、遗传和变异、鉴定和分类,致病特性、
地理分布、传播方式、流行生态、病原物与寄主
植物互作的物理机制、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生物
学机制、细菌病害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植物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eum),各 大洲都有发生,但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及 部分温带地区温暖、酷热、潮湿、多雨的 条 件下严重为害。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南 方各省均有发生,但以长江流域以南为害 最重。
番茄青枯病
3. 植物软腐病,由几种欧文氏菌 (Erwinia)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十字 花科作物,也为害禾本科及其它栽培 植物,世界各国及中国南北方都有发 生。
(E. amylovara)是我国的对外检疫对象。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 (Erwinia stewartii)
6. 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1939,Dowson
菌体直杆状,0.4-0.7x0.7-1.8m, 单极生鞭 毛;绝对好氧;G-;菌落一般为黄色、光滑或 粘稠;产生黄单胞菌色素(Xanthomonadins); G+C 63-71mol%。
畸形根据症状、侵染和传播特点 •2、接种实验(如利用菟丝子传染长春花) •3、电镜下观察菌原体 •4、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 •5、菌原体可以穿过细菌过滤器 •6、注射四环素以后,初期病害的症状可以隐退消 失或减轻;对青霉素不敏感。
A~B:螺旋形;C:球形
菌体短杆状,0.2-0.5x1.0-4.0m, 单生,无 鞭毛;兼性好气性;G-, 无芽孢;营养要求苛刻, 琼脂上不能生长,需要血清蛋白或焦磷酸铁等 (需要可溶性铁),喜欢在木质部中活动故称 为木质部难养菌(Xylem fastidious bacteria, XFB)。
• 已知仅一种:木质部难养菌(X. fastidiosa),引
大白菜软腐病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4. 梨火疫病
• Erwinia amylovora (Burrill)Winslow et al.引
起,主要发生在西欧和北美,为害梨、苹 果等,有“细菌火”之称,是毁灭性的细 菌病害。中国尚未发现此病—我国的A1类 外检对象。
生,鞭毛极生1-4根或更多; 广泛分布于江湖河水、土壤;G-, 无芽孢;严格
好气性;
G+C 58-70mol%
大多数有荧光反应——菌落圆形, 纯培养在 紫外光下照射能发出强烈荧光。
Agrobacterium Erwinia
Pseudomonas
晕斑病 Bean : Halo blight
丁香假单胞菌菜豆生致病变种
第三章 植物原核生物病害诊断
第一节 原核生物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简介
• 原核生物(Prokaryotes)是一些不含真正
细胞核的单细胞低等生物。包括细菌、放 线菌、菌原体等 。
•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有3项特征: 1. 基因载体是由不具核膜而分散在染色体中
的环状双链DNA所组成;
2. 缺乏由单元膜隔开的细胞器; 3. 核糖体为70S型,不同于真核生物的80S型。
番 茄 青 枯 病
番茄青枯病
5 欧文氏菌属(Erwinia)1920,Winslow
菌体短杆状,0.6-1.0x1.5-3.0m, 多双生或 短链状,鞭毛周生多根;兼性好气性;G-, 无 芽孢;菌落圆形,隆起灰白色;G+C 5058mol%
该属大多数种是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坏 死、溃疡、萎蔫、流胶、叶斑及软腐症状。
成L型或V型;0.4-0,75x0.8-2.5m, 无鞭毛;好气 性;G+, 无芽孢;菌落不透明,灰白色;G+C 67-78mol%
• 有的种类寄生专化性强,只能侵染一种植物,
有的种类寄生范围较宽,可侵染多种植物, 最多的可达200余种,如青枯病菌。
• 世界性重要细菌病害:
1. 水稻白叶枯病,由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引起。主要发生在中国、日本 和东南亚各国。
• 在中国,水稻
白 叶 枯 病 于 70 年代初连续3 年在长江流域 大流行,每年 发病面积约 133.3万公顷, 重病稻田一片 枯焦。
• 水稻黄单胞菌(X. oryzae pv. oryzae): 侵
染水稻引起水稻白叶枯病。
Black rot of cabbage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水稻白叶枯病
病 征 ( 细 菌 的 菌 脓 )
7 木质部小菌属(Xyllela),1987,Well
• 已经记载的植物细菌病害500种以上。 • 植物病原细菌已经确认的约有250个种、
亚种和致病变种。
• 随着分子生物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
发展和向其它学科渗透,目前植物细菌 学的研究已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
•二、分布和为害
• 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有原核生物病害分布,
但发生的种类则依不同气候带或不同生态区 而异。
5. 植物根癌病:又称冠瘿 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onn),
• 各大洲都有分布,
寄主范围很广,对核 果类果树为害尤重; 近年在中国局部地区 的桃、葡萄、啤酒花 等栽培植物上严重发 生。
6. 马铃薯环腐病
(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 ), 在欧洲、北美发生普遍。在中国马铃薯主要栽 培区都有发生,以北方一季作区和南方冷凉山 区较重。无毒种薯生产可减轻为害。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haseolicola
黄瓜叶角斑病
Cucumber :Angular leaf spot
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3 布克氏菌属(Berkholderia)Yabuueni,1993
起葡萄的皮尔氏病(pierce's disease)、苜蓿矮 缩病等17种病害。
葡萄皮尔氏病
8 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
电镜下观察菌体梭形或短杆状,G-。
不能人工培养,存在于韧皮部,称为韧皮部难 养菌(Phloem fastidious bacteria, PFB)或韧 皮部局限菌(phloem-limited bacterium,)。
普通细菌培养基上菌落隆起、光滑、湿润、灰白色至 白色。有些菌株在培养基上可分泌一种水溶性褐色 素而使培养基变褐色。 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50多个科的数百 种作物。病害的典型症状是全株呈现急性凋萎,病 茎维管束变褐,横切后用手挤压可见有白色菌脓溢 出。 病菌可以在土中长期存活,是土壤习居菌。病 菌可随土壤、灌溉水和种薯、种苗传染与传播。侵 染的主要途径是伤口,高温多湿有利发病。
• 常见种:
• 菊欧文菌(E. chrysanthemi)引起多种亚热带
植物和观赏植物软腐病。
• 胡萝卜欧文菌(E. carotovara): 俗称大白菜软
腐病菌,寄生范围很广,包括十字花科、禾本 科、茄科等20多科的数百种果蔬和大田作物。
•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E. stewartii)和梨火疫病
色素;G+C 57-63mol%
共有四个种:
根癌土壤杆菌(A. tumefaciens):
模式种。寄主广泛,可侵害90多科300余种 双子叶植物,尤以蔷薇科为主,引起桃、苹果、 葡萄、月季的根癌病。癌肿是由病菌产生的激 素引起的。
2.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Migula 1894年建立,占植物病原细菌的一半。 菌体短杆状或略弯,单生,0.5-1x1.5-5.0m, 单
绝大多数成员为植物病原细菌。 Vanterin(1995)归属20个种,120个致病变种。
野油菜黄单胞菌(X. campestris)模式种, 俗称甘蓝黑腐病菌。
野油菜黄单胞菌禾草致病变种(X. c.. pv.
graminis):引起禾谷类黑颖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柑桔致病变种(X. c. pv. citri)柑桔溃疡病。
过去称为类细菌。
包括两个种:
L. asaticum 引 起 柑 桔 黄 龙 病 ( Citrus Huanglongbing (HLB))。引起黄梢和青果。
L. africanum 引起青果病(citrus greening)。
柑桔木虱
(二)放线菌门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属
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1984,Davis 菌体多形态, 棒状,不规则棒杆状,常弯曲
3 遗传性状:DNA中G+C mol%、核糖体核苷酸序 列、DNA-rRNA同源性等。
(一) 变形菌门植物病原细菌主要属
• 1、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Conn,1942
菌体杆状,0.6-1.0x1.5-3.0m, 单生或成对,鞭毛 周生1-4根;土壤习居菌,好气性;
• G-, 无芽孢;菌落圆形,光滑、质地粘稠、不产
是从假单胞菌属第2组独立出来的。G+C 6468mol%。
模 式 种 是 引 起 洋 葱 腐 烂 病 的 洋 葱 布 克 氏 菌 ( B. cepacia).

Onion bulb
4. 劳尔氏菌属(Ralstonia)
从假单胞菌属中独立出来。著名的茄科植物青枯病由 R. solanacearum引起。
性、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等性状有一定的 差异的群体。
菌系(strain) 是由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单个菌落繁衍的后 代组成。
模式菌系(type strain): 是种的命名菌系,由它以及和它相似的其它 菌系组成种。由于细菌的种的概念包含人为 的主观判断,因此,细菌种的表型和遗传特 性上存在明显的多样性。目前认为根据遗传 的相关性来定种更为客观。
三、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和诊断
• 病害特点:
• 细菌病害症状主要是坏死、腐烂、萎蔫
、瘤肿。
• 田间表现:1,病斑水渍状或者油渍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