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恢复生态学-绪论
恢复生态学名词解释

恢复生态学名词解释(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绪论恢复生态学: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理想的状态、强调生态恢复的应用生态学过程、强调退化生态系统的整合性恢复。
重建:去除干扰并使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利用方式改良:改良立地的条件以便使原有的生物生存改进:对原有的受损系统进行改进,以提高某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修补:修复部分受损结构更新:生态系统的发育及更新再植: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及功能,或恢复当地先前土地利用方式边缘效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第二章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各种外营力的作用,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荒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石质化退化:在干扰作用下,原本土壤连续覆盖的土地,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严重流失造成大片基岩裸露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土壤贫瘠化:土壤肥力减退的退化方式干扰因子:任何一种自然环境因子,只要对生命系统的作用强度超过正常情况下出现的强度,就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动态以及相应的环境发生变化,也就是发生了干扰,这种环境因子便被称为干扰因子第三章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种因子的量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演替:一个先锋植物群落在裸地形成后,一个植物群落接着一个植物群落相继不断地为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直到顶级群落的过程进展演替:群落的演替是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列阶段,达到中生性顶级群落。
沿着顺序阶段向着顶级群落的演替逆向演替:由顶级群落向着先锋群落退化演变的演替原生演替:指群落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次生演替: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脆弱性:含有由于人类活动而面临威胁、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区域被认为是脆弱的生态系统管理:应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通过有效地生态系统管理,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使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具最高收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第四章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3S技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总称第五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草地退化:指草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失调,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下降,稳定性减弱。
恢复生态学

第三节 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
• 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生产活动、 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必要 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 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 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这 些安全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的生态安全系统。 狭义的生态安全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 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 平的反映。
• 基本概念之四——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一门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特征、 成因、过程及其恢复、重建机理、模式、 技术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的退 化生态系统,研究的途径是追溯成因、描 述过程、揭示退化与恢复机理,并探索恢 复的方式与方法。
第一节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任务
• 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的自修复原理 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自修复能力的、有机的 系统。生态系统对干扰具有系统功能性的 阻抗、弹性和恢复力等有机体所具有的系 统特性。
第一节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任务
• 研究任务——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体系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技 术 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恢复与维持技术 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 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技术 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化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
第一节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任务
• 基本概念之四——恢复生态学 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强调退化生态系统要 恢复到理想的状态。 国际恢复生态学会:强调生态整合性恢复。 余作岳和彭少磷:强调应用生态学过程。研 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 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过程与机理的科 学。
第一节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任务
《恢复生态学习题集》-公选课分析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选项是2007年召开的第18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主题( C )A边缘的生态恢复B生态恢复的全球性挑战C变化世界中的生态恢复2、哪个是国际生态学学会提出的定义()A 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B 强调恢复到干扰前的理想状态C 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原因D 生态学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 3、国内外学者对恢复生态学及生态恢复定义不包括那个观点()A 强调恢复到干扰前的理想状态B 强调其应用生态学过程C 生态整合性恢复D 生态学恢复设计二、判断题1、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学退化的结果与原因、退化生态学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
()2、中国恢复生态学学会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
()三、填空题1、恢复生态学属于________的一个分支。
2、1985年,________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
1996年,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在________召开。
3、恢复生态学学科是以社会现实的________为研究对象,并以________为主要目的。
4、生态恢复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必须从不同的________上来进行,从宏观的________到微观的________,生态恢复的技术也从宏观的________到微观的________。
5、如何进行综合整治、防止土壤退化、恢复和重建退化资源、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键。
6、恢复生态学学科的主要应用特征是________。
7、生态恢复实践必须遵循________,必须应用________来指导生态恢复实践,而________将是成功进行生态恢复的基础。
8、2000年召开的第12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主题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恢复生态学第二章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A 裸地B 荒漠化地C 盐碱地D 垃圾堆放场2、俗称的工业三废不包括() A 废油 B 废水 C 废气 D 废渣二、判断题1、破坏是干扰的极端类型。
恢复生态学

• 1990年统计我国历年采矿占用的土地面积 约为20万公顷,由采矿每年约废弃土地 2000公顷。
• 2000年,我国共有国营矿山企业8000个, 个体矿山达23万多个,破坏的土地面积以 每年约4670公顷速度增长。
1-3生态退化的类型与成因
3.1生态退化的定义及类型
1、定义(degraded ecosystem)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和丧失、生态系 统的服务功能和能力下降,称之为生态系统 退化(李洪远和鞠美庭, 2005); 从景观或区域尺度看,生态系统退化还包括 景观生态系统、人类-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 和功能的破坏(章家恩, 1999).
• 人类面临着合理恢复、保护和开发自然 资源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恢复生态学应 运而生。
1-2矿区生态系统退化
矿区生态因矿业活动而失衡 人类的采矿活动形成的各类废弃土地。 也产生了矿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环境危害,对 矿区生态的严重破坏。 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以及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称为矿业废弃地。煤矿的矸石山、电厂粉煤灰、金属矿山尾矿等 矿山固体废弃物是矿区的一大公害,它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还造 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空气污染、水体酸化、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景 观破坏等,并威胁到人体健康。长期的生态损失积累、新产生的 毁损与治理恢复数量质量上的差异,以及少有节制的采矿活动, 使得矿区生态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 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
•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即可能发生沙 漠化的地区的总面积是256.6万km2,占 国土总面积的26.7%
• 90年代后期,我国沙漠化的扩展速度已 达每年3436km2
• 不仅沙漠化面积急剧增加,沙化的强度 也在增强
《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恢复生态学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生态工程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对恢复生态学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一个总体的掌握,并着重掌握不同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对不同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的原则和目标,对生态恢复的策略和合理性评价等,在此基础上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恢复生态学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与恢复生态学的关系,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恢复生态学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方向选修课,要求学生掌握恢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体系;了解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原则、方法及评价;熟悉我国主要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退化的机制及恢复途径和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生态和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恢复生态学相关理论、生态退化机理、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策略。
难点:灵活应用各种生态理论知识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恢复与重建。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阅读为辅。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捕捉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2) 恢复生态学诞生的背景与意义;(3) 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与目标;(4)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重、难点提示(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2) 生态系统退化问题;(3)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过程、现状、及趋势。
第二章理论生态学基础(4学时)1.教学内容(1) 普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概念;(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 种群生态学基础;(4) 群落生态学基础;(5) 生态系统生态学基础;(6) 景观生态学基础;(7)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恢复生态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文):恢复生态学课程名称(英文):Restoration Ecology学分数/学时数:3/3开课单位/开课学期:生科院/第五学期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面向专业:生态学课程负责人:彭少麟教授课程内容简介(中文):本门课程是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一定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熟悉当前恢复生态学的知识、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与手段,为进行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为社会实践上的生态系统恢复与管理,提供基础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结构主要参照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的学科基础读物,结合长期的生态恢复研究实践补充完善,包括恢复生态学理论和生态恢复实践。
主要内容:一、恢复生态学理论1 恢复生态学导论2 恢复生态学定义3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和机理4 生态系统恢复的属性5 生态系统恢复的时间过程6 生态恢复的方向与目标生态系统7 生态恢复中的本地种与外来种8 生态恢复的监测与评价9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恢复实践的关系10 生态恢复规划11 生态恢复与其它生态环境实践的关系12 生态恢复的整合研究二、生态恢复实践1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2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3 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4 退化海岛生态系统的恢复5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6 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7 废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8 城市垃圾生态系统的恢复课程内容简介(英文):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the basis of theory for liv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After course teaching and course practical, the students know well the knowledge, developing tendency and research means in restoration ecology for their restor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al. The course divides into two parts. One is the theory of restoration ecology. The other i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actical. The content is as follow: 1 The Theory of Restoration Ecology1.1 introduction to restoration ecology1.2 defini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1.3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ecosystem degradation1.4 attributes of ecosystem restoration1.5 time process and scale1.6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ference ecosystem1.7 native and exotic species in restoration1.8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1.9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al1.10 restoration planning1.11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toration and other activities1.12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to larger program二、The practical of Restoration Ecology2.1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forest ecosystem2.2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meadow2.3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farm ecosystem2.4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island ecosystem2.5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wet ecosystem2.6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of aquatic ecosystem7 restoration of abandon mine ecosystem8 restoration of crematory。
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生态过程和机制的学科。
恢复生态学是现代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在1980年代迅速发展。
它对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优化管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恢复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生态过程和机制的学科。
一般而言,对该定义没有太大的异议,但是对其定义和扩展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讨论。
这里的“恢复”是指原始生态系统外观或其原始功能的再现,而“重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创建与过去不完全相同甚至全新的生态系统无法或不必要地重现原始的生态系统外观。
恢复已被用作广义术语,包括重建,重建,转化,重新种植等。
它通常指改善和重建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其再次利用并恢复其生物潜力是有益的,也称为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的关键是恢复系统功能和构建合理的结构。
恢复生态学是现代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在1980年代迅速发展。
它主要致力于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压力下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是生态学理论的最终判断标准。
它应用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尤其是生态系统演替理论。
恢复生态学对于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优化管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对恢复生态学有许多定义,但尚未达成共识。
第一种观点强调恢复的最终状态。
例如,凯恩斯(Cairns,1995)认为,生态恢复是将受破坏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到干扰之前的状态的过程。
埃根(Egan,1996)认为,生态恢复是重建历史上某个地区的动植物群落,并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传统文化功能的连续性的过程(Hobbs&Notorn,1996)。
实际上,上面定义的理想(最终)状态很难实现。
第二种观点强调恢复的生态过程。
例如,布拉德肖(Bradshaw,1987)认为生态恢复是相关理论的“酸试”,它研究了生态系统本身的性质,破坏机理和恢复过程。
Harper(1987)认为,生态恢复是一个组装和测试社区和生态系统如何工作的过程。
第一章 恢复生态学 绪论

三北防护林出危机 盲目种树使水资源枯竭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的国家,也最早尝到了生态破坏的苦果, 大量采煤使得该国的生态环境“满目疮痍”。但到20世纪90年代, 他们已经把历史上由于采矿而造成的废弃地恢复成了自然生态系 统,并进一步规划成为世界上著名的乡村景观。他们成功的一个 重要经验就是借助自然力进行生态恢复。
198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召开了恢复生态学 研讨会,强调了恢复生态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统 一。
5年:Aber和Jordan提出了恢复生态学的术 语,并出版“恢复生态学”研究专集。 1985年: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成立。 1996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 大会,强调恢复生态学在生态学中的地位,恢 复技术与生态学的连结,恢复过程中经济与社 会内容的重要性。 目前: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国际研 讨会;世界各国均有的恢复生态学文献,登载 恢复生态学方面的文章,开展恢复生态学研究 的学术交流。
(一)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综合定义:恢复生态学是有关生态恢复的 科学,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研究生 态退化的机理和过程以及生态恢复的技术 与方法,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生态问 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 保障。
与生态恢复相关的概念
重建:去除干扰并使生态系统回复原有的利用方式。 改良:改良立地条件以便原有生物生存,一般指原 更新:生态系统维育与更新。 再植: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与功能,或恢复当
恢复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念与研究内容
课时设置: 2学分 考试方式:
专业选修课
课堂成绩 30% 讨论参与度、作业
期末考试 70% 闭卷 开卷 待定
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关于生态恢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的学科。 恢复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但 它又是环境学、地理学、林学、农学、 草地学、湿地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恢复生态学
相关期刊
中文期刊: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 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 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学会) 生态科学(广东生态学会) 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学会) 生态科学(广东生态学会) 农村生态环境(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农村生态环境(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沙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生态环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环境科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植物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生态农业研究 农业环境与发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水土保持 自然资源学报
恢复生态学
B、人为干扰 指的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引起的干扰对自然环境和 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影响。属社会性压力。 表1.1 人类对生态系统干扰的方式与效应 人为干扰方式
对森林和草原植被的砍 伐与开垦 采集 采樵 狩猎和捕捞 工农业生产和污染 新干扰形式(旅游、探险活动等)
效应
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区域环境恶 化、生物生境遭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资源被破坏,一些物种灭绝 生态系统能量和养分减少,生物生存活 动受破坏,草原遭破坏 种群生殖和繁衍遭破坏,一些物种灭绝; 生物性状和数量发生变化 露天开采,水质污染,空气污染,酸雨 污染,旅游资源退化
恢复生态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人类干扰和退化生态系统 第二节 恢复生态学的研究简史 第三节 生态恢复概述 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恢复、 第四节 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恢复、 基础、景观生态学理论) 基础、景观生态学理论) 第五节 生态恢复的机理与方法
恢复生态学
第一节 人类干扰和退化生态系统
一、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 二、退化生态系统类型 三、退化生态系统特征 四、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现状(自学) 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现状(自学)
恢复生态学
退化过程 1)突变过程 在受到特别强烈的干扰时,生态系统表现 出的退化过程。 2)跃变过程 在受到持续干扰的作用下,生态系统最初 并未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退化或并未退化,但 干扰 的持续、破坏性进一步累积到一定程度 ,生态系统突 烈退化的过程。 3) 变过程 干扰 ,生态系统表现出退化 度 一 ,退化程度 的退化过程。 续过程 4) 在 性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表现出的 退化过程。 5)复 退化过程 退化过程表现 的 变化。
恢复生态学
周德群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dqzhou2009@
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恢复生态学,董世魁,刘世梁,邵新庆,黄晓霞, 恢复生态学,董世魁,刘世梁,邵新庆,黄晓霞,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任海,刘庆,等 科学出 版社,2008年; 恢复生态学,彭少麟 气象出版社 2007年; 生态修复,周启星,魏树和,张倩茹等,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6年 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李洪远、鞠美庭,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5年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衰退 人工荒漠
图2 生态系统渐变退化过程示意(引自包维楷,陈庆恒,1999)
恢复生态学 4)退化程度诊断:——定性和定量评价 )退化程度诊断: 定性和定量评价 A.表达方式:轻中重度;一、二、三等;可自然恢复、人工促 表达方式:轻中重度; 表达方式 三等;可自然恢复、 进恢复;将退化程度和生态系统的演替阶段联系起来确定。 进恢复;将退化程度和生态系统的演替阶段联系起来确定。 B.诊断途径与可能指标: 诊断途径与可能指标: 诊断途径与可能指标 a.生物途径:生物数量、种类组成和结构、生产能力,如土壤 生物途径:生物数量、种类组成和结构、生产能力, 生物途径 微生物、动物、 微生物、动物、植物根系等 b.生境途径: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 生境途径: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 生境途径 c.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途径:物质循环、气候调节、水土流失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途径:物质循环、气候调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途径 制、污染净化、文化娱乐等 污染净化、 d.景观途径:景观组成(嵌块体、廊道、基质、网络);景观 景观途径:景观组成(嵌块体、廊道、基质、网络);景观 景观途径 ); 结构:异质性、嵌块体、廊道和基质的构型、 结构:异质性、嵌块体、廊道和基质的构型、景观对比度等 e.生态过程途径:种群动态、种子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相互作 生态过程途径:种群动态、种子传播、 生态过程途径 用、养分循环等
恢复生态学
一、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
1.退化生态系统定义 退化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 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 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也就是系 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下降或丧失, 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下降或丧失,这样的生态系统被 称为退化和受损生态系统。 称为退化和受损生态系统。
正常的生态系统
退 化 过 程
C B A
1 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
D
A-突变过程 B-跃变过程 续过程 C- 变过程 D-
,
,1999)
恢复生态学
植被种群及种间关系变化
干扰体系 动物种群及其关系变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产力降低(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 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减少,种类变化 环境退化 土壤退化 土壤生物减少和退化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Journal of Tropical Ecology Functional Ecolog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cological modeling Agricultural systems Ecological entomology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恢复生态学相关网站: 相关网站:
保护中 保护中 国的生物多样性 中国环境生态网 中国环境生态网 中国水土保持监测 中国水土保持监测 网 生态规划空间 生态规划空间 站 附录1国际上有关恢复生态学的网址 附录 国际上有关恢复生态学的网址 附录2国际比较重要的恢复生态学参考文献 附录 国际比较重要的恢复生态学参考文献
传统劳作方式
恢复生态学 3)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 ) 为逆向演替的过程,分为: 为逆向演替的过程,分为: A突变过程:干扰力》抵抗力,如火山、采矿 突变过程:干扰力》抵抗力,如火山、 突变过程 B渐变过程:陡坡开垦耕地连续种植作物 渐变过程: 渐变过程 C跃变过程:干扰持续,作用时间长,如污染胁迫下水体和森 跃变过程:干扰持续,作用时间长, 跃变过程 林生态系统的变化, 林生态系统的变化,草地持续过牧 D间断不连续过程:周期性干扰,如热带雨林的轮歇、刀耕火 间断不连续过程:周期性干扰,如热带雨林的轮歇、 间断不连续过程 种下的土壤退化 E复合退化过程:如西南亚高山暗针叶林-砍伐(突变)——红 复合退化过程:如西南亚高山暗针叶林 砍伐 突变) 砍伐( 复合退化过程 红 白刺灌丛或箭竹灌丛/或者逐步恢复 渐变) 或者逐步恢复( 白刺灌丛或箭竹灌丛 或者逐步恢复(渐变)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时要首先合理诊断退化的过程及退化 的程度,才可能合理选择应该采取的途径和技术方法。 的程度,才可能合理选择应该采取的途径和技术方法。
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国际网站 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NW Energy Coalition - a regional alliance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nd utilities promo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clean, renewable sources of power, consumer and low-income protection, and salmon restoration. / Collective Heritage Institute - conduct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areas of biodiversity, ecological farming practices, and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 Portland Brownfields Initiative- building a set of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community supported processes that will foster restoration and redevelopment of contaminated lands within Portland. / National Tree Growers?Cooperative Federation (NTGCF)- works towards the restoration of village communities' woodlands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eco-fragile and marginalised zones of India. /
恢复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economics Applied Soil Ecolog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toration ecology Plant Ecology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退化生态系统实际上是生态系统演替的一个类型。
2.退化生态系统成因 1)干扰为主要作用因子,对于生物多样性发生和维持起重要 )干扰为主要作用因子, 作因,同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也是主要的选择压力。 作因,同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也是主要的选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