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及其代谢调节
代谢黑色素的成分

代谢黑色素的成分
(最新版)
目录
1.什么是黑色素
2.什么是代谢黑色素的成分
3.代谢黑色素的成分如何代谢黑色素
4.代谢黑色素的成分对身体的影响
5.如何增加代谢黑色素的成分
正文
1.什么是黑色素
黑色素是一种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色素,它存在于皮肤、毛发和眼睛中。
黑色素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2.什么是代谢黑色素的成分
代谢黑色素的成分是指能够促进黑色素代谢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帮助身体有效地代谢黑色素,防止黑色素在皮肤中过度积累,从而防止色斑和黑色素沉淀。
3.代谢黑色素的成分如何代谢黑色素
代谢黑色素的成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黑色素的代谢。
例如,某些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率来促进黑色素的
代谢;一些天然提取物可以直接作用于黑色素细胞,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还有一些物质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防止黑色素氧化,从而促进黑色素的代谢。
4.代谢黑色素的成分对身体的影响
代谢黑色素的成分可以帮助身体有效地代谢黑色素,从而防止黑色素
在皮肤中过度积累,防止色斑和黑色素沉淀。
此外,代谢黑色素的成分还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防止自由基对身体造成伤害。
5.如何增加代谢黑色素的成分
要增加代谢黑色素的成分,可以通过饮食和补充营养品来实现。
一些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坚果和全谷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帮助身体有效地代谢黑色素。
黑色素形成机理

黑色素细胞是一种皮肤里的特殊的细胞,它产生黑色素,传递给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
黑色素停留在这些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核上起保护作用,防止染色体受到光线辐射受损。
在正常人体表皮中,一个黑色素细胞大约可以顾及40个角质形成细胞,称为表皮的黑色素形成单位。
皮肤的颜色来自于角质形成细胞内存储的黑色素。
一般来讲,存储黑色素多的人肤色更深,也更受到保护,远离阳光辐射。
但是研究表明不同种族的人的黑色素细胞个数并没有明显差异。
人体的正常与健康的肤色是黑色素合成与代谢平衡的结果。
黑色素生成过程实质上是“代谢”的不平衡,降解速度低于合成速度,长期沉积所造成的。
形成的时间越久,黑素在表皮与真皮之间数量也就越多,堆积越紧密,越不易散开,难以代谢掉。
中医将此解释为“致气血运行不畅,皮肤失养而生色斑”。
/p-192515948.html黑色素代谢的生理过程在表皮甚底层中进行,这个代谢过程很复杂,其能否正常进行受很多因素的控制,比如多巴、微量元素、内分泌因素和紫外线照射等。
基底层中黑色素细胞负责合成黑色素,黑色素成熟后进入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不断吸收黑色素,格其贮存在细胞浆内。
又逐渐将照色素陈解消化,以维持皮肤黑色素的正常含量。
1、谁在“制造”黑色素肌肤中的照黑色素.主要是有“黑色素细胞”中制造出来。
当黑色素细胞接受到讯息,“工厂”就会开工,让“制造工人”--酪氨酸酶努力工作,加速生产黑色素。
引起这一连串反应的命令来源,可能是紫外线直接的刺激.也可能是皮肤受各类刺激之后释放的一氧化氮等发炎传导物质的刺激。
因此,如果要减少黑色素的制造,可以从抑制“酪氨酸酶”下手,也可以从抑制发炎传导物质出发。
2、黑色素的传递平均大约每36个表皮细胞里,就会有一间黑色素细胞“工厂”,存在于表皮最下层的基底层里。
这些“工厂”有很多分叉繁复的触角,像输送带一样,—边加工,一边将做好的黑色素配给到周围的表皮细胞。
如果可以将输送带与表皮细胞的传送管道阻断,让黑色素输送不出来,也可以达到美白的效果、3、黑色素的代谢黑色素的代谢是伴随着皮肤的代谢过程进行的,所以正常的黑色素代谢周期大概在28天左右。
黑色素生成原理

黑色素生成原理
黑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它能够在皮肤、头发等组织中产生色素。
黑色素的生成原理是由黑色素细胞(也称为色素细胞)来完成的。
黑色素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合成和储存黑色素,同时也能够影响皮肤的色泽。
黑色素细胞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和毛囊黑色素细胞。
基底层黑色素细胞是皮肤的基本色素细胞,它们位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基底层。
这些细胞能够通过内在的酪氨酸酶活性,将酪氨酸转化成多巴氧化酶(DOPA)。
DOPA再进一步转化为多巴胺,这是黑色素
合成过程的第一个步骤。
然后,多巴胺转化为黑色素前体酪黑素,最后通过黑色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转化成黑色素。
毛囊黑色素细胞主要位于毛囊周围。
它们的黑色素合成方式类似基底层黑色素细胞,但是它们合成的黑色素有助于调节毛发色素的颜色。
总之,黑色素的生成和储存是由黑色素细胞来完成的。
这些细胞通过将酪氨酸转化为多巴氧化酶,然后再转化为酪黑素和黑色素来完成黑色素的生成。
同时,毛囊黑色素细胞也能够合成黑色素,以调节毛发颜色。
- 1 -。
发色形成机理及白发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头发是人类个体最重要的外貌特征之一。
头发的颜色既影响美的感受,同时也是机体健康、年轻、活力的重要表现。
发色来源于黑色素。
黑色素是一种高分子无定形聚合物,由酚类和吲哚类化合物聚合形成,其分子结构至今仍未确定。
黑色素分子形成类似石墨的平面薄片,薄片堆积形成胶体颗粒,黑色素颗粒的直径可以达到数百纳米[1]。
黑色素分为棕/黑色的真黑素和红/黄色的褐黑素两种类型,真黑素和褐黑素的含量与比例不同导致头发颜色呈现一定差异[2]。
头发脱色是指头发内黑色素积累减少,颜色随之变浅,甚至成为灰色或白色。
引起头发脱色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机体程序性老化,或称自然老化,其过程由遗传因素控制,随时间而发展,具有不可抗性。
头发脱色是程序性老化的固有现象之一。
通常,头发褪色变白现象开始出现的时间因种族而异,高加索人种和亚洲人种的平均年龄为30多岁,非洲人的平均年龄为40多岁[3]。
另DOI:10.16605/ki.1007-7847.2022.08.0188发色形成机理及白发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刘少英1,张晓鸥1,曹丛丛1,王瑞妍2*(1.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山东济南250101;2.北京华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北京100022)摘要:发色取决于毛发中的黑色素。
发色形成过程包括3个相对独立的阶段: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分化、黑色素的胞内合成、黑色素的转运,3个阶段的调节机制不同。
目前,促进毛发黑色素生成的物质主要有激素类、营养素类、抗氧化类以及其他作用机制类药物。
本文综述了发色形成机理及抗白发病药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发色形成机制尚未阐明的重要问题,并对抗白发病药物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有助于本领域研究人员对当前发色形成机理和白发病的解决方案快速建立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白发病;毛囊;色素沉积;黑色素细胞;抗氧化物;药物中图分类号:Q491.5,R758.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7847(2023)05-0414-12收稿日期:2022-08-12;修回日期:2022-11-09;网络首发日期:2023-02-22作者简介:刘少英(1986—),女,河南安阳人,工程师;*通信作者:王瑞妍(1985—),女,北京人,博士,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及生物活性原料研究,Tel:************,E-mail:**************************。
黑色素生成原理

⿊⾊素⽣成原理如何保持⽪肤健康嫩⽩是很受关注的问题,研发⾼安全和有预期美⽩效果的护肤品也⼀直是化妆品配⽅设计师们梦寐以求的。
肤⾊很⼤程度决定于⿊⾊素的⽣成、移⾏和分布。
⽬前,美⽩祛斑研究重点集中在酪氨酸酶上,关于其激活与抑制机制的研究已经⽐较系统与深⼊,有关理论是化妆品配⽅设计者公知的。
⿊⾊素为⾼分⼦⽣物⾊素,⽪肤细胞“⽣产”⿊⾊素的起始原料是酪氨酸。
酪氨酸是⼈体内⾮常普通的⼀种氨基酸,在⿊素细胞⿊素体内,酪氨酸由酪氨酸酶催化后⽣成多巴,多巴脱氢后形成多巴醌,并重新排列成5,6羟基吲哚,吲哚聚合后与⿊素体内的结构蛋⽩相结合形成⿊素蛋⽩,⿊素蛋⽩也即我们通常说的⿊⾊素。
酪氨酸酶(tyrosinase)酶(enzyme),也有⼈称为酵素,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效催化作⽤的蛋⽩质,⼜称为⽣物催化剂。
⽣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的。
酶促反应具有极⾼的催化效率,通常⽐⾮催化反应⾼107-1020倍。
但是,酶的催化活性也受多⽅⾯的调控。
酶对底物具有⾼度的专⼀性,⼀种酶只作⽤于⼀类化合物或⼀定的化学键,以促进⼀定的化学变化,并⽣成⼀定的产物,这种现象也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性(specificity)。
⽪肤颜⾊主要由⽪肤中⿊⾊素的含量决定的,⿊⾊素细胞中⿊⾊素的⽣物合成是由酶催化的⼀连串氧化反应。
酪氨酸酶是合成⿊素的主要酶,在合成过程的多个反应步骤中起关键作⽤。
酪氨酸酶的催化反应机理⼀直为⼈们所关注。
有⼈认为酪氨酸酶只有⼀个双核铜活化点,也有⼈认为在酪氨酸酶中⾄少存在两个不同的活化部位。
不管其作⽤机理如何,酪氨酸酶是⿊素⽣成的关键酶、限速酶,这⼀点是没有疑问的。
酪氨酸酶的活性不仅决定⿊素合成的速率,还是⿊素细胞分化成熟的特征性标志,实验也证明了酪氨酸酶活性与⿊素合成量呈正相关关系,其活性改变可引起⾊素障碍性⽪肤病如黄褐斑,这也是⼤家花⼤量精⼒研究酪氨酸酶活性激活与抑制的原因,如果能成功地、安全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那么美⽩祛斑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了。
代谢黑色素最快的方法

代谢黑色素最快的方法黑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它负责着我们皮肤的颜色、头发的颜色等等。
然而,如果黑色素的代谢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色素沉淀,形成色斑、雀斑等等肌肤问题。
因此,想要拥有一张光滑亮丽的肌肤,就必须要学会如何代谢黑色素。
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代谢黑色素最快的方法。
方法一:保持良好的作息黑色素的代谢与我们的作息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我们的生活作息不规律,就会导致黑色素的代谢出现问题,影响我们的肌肤健康。
因此,要想代谢黑色素,就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比如,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定时作息,保持精神愉悦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作息规律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才能正常代谢黑色素,让我们的肌肤更加健康。
方法二:坚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从而有助于代谢黑色素。
因此,要想拥有一张光滑亮丽的肌肤,就需要坚持适度的运动。
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跳绳等等。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体内的代谢,让黑色素得以快速代谢,从而保持肌肤的健康。
方法三:多喝水水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身体的代谢能力,从而有助于代谢黑色素。
因此,要想代谢黑色素,就需要多喝水。
每天建议喝八杯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这样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能力,让黑色素得以快速代谢,从而保持肌肤的健康。
方法四:合理饮食饮食也是代谢黑色素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我们的饮食不合理,就会导致黑色素的代谢出现问题,影响我们的肌肤健康。
因此,要想代谢黑色素,就需要合理饮食。
建议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E、A等营养素的食物,比如柠檬、橙子、西红柿、胡萝卜等等。
这些食物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能力,帮助代谢黑色素,从而保持肌肤的健康。
方法五:使用护肤品除了以上的方法外,使用护肤品也是代谢黑色素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选择一些含有美白成分的护肤品,比如维生素C、熊果苷等等。
这些成分可以帮助代谢黑色素,从而保持肌肤的健康。
但是,使用护肤品也要注意适量,不能过度使用。
关于美白的专业知识点总结

关于美白的专业知识点总结一、美白的原理1. 酪氨酸酶的抑制酪氨酸酶是一种可促进黑色素生成的酶,因此美白产品常常会添加酪氨酸酶抑制剂,来阻止黑色素的形成。
2. 色素代谢的调节美白产品中的成分可以调节色素代谢的过程,减少黑色素的合成和沉积,从而达到美白的效果。
3. 去角质去除角质层可以帮助加速黑色素的代谢,促进新陈代谢,达到美白的效果。
4. 抑制黑色素颗粒的迁移一些美白产品中的成分可以通过抑制黑色素颗粒的迁移,减少黑色素在皮肤中的沉积,达到美白的效果。
二、美白的方法1. 化妆品市面上有许多美白的化妆品,例如美白精华液、美白面膜等,常常添加了一些美白成分,如维生素C、熊果苷等,可以通过外用的方式来达到美白的效果。
2. 医学美容医学美容包括激光美白、光子嫩肤等手术,可以直接作用于黑色素,通过破坏黑色素来减少黑色素在皮肤中的沉积,从而达到美白的效果。
3. 药物一些药物也可以通过内服的方式来达到美白的效果,如一些去斑药、抗氧化药等,可以从内部调节黑色素的合成和沉积。
4. 食疗通过食疗来达到美白效果也是一种方法,例如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可以帮助美白,如柠檬、西红柿等。
三、注意事项1. 防晒在美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晒,因为晒黑了的皮肤再进行美白是很费力费钱的,所以在美白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
2. 睡眠充足的睡眠也是美白的关键,因为睡眠不足会让肌肤变得晦暗,无法达到理想的美白效果,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3. 饮食饮食中也有很多影响美白的因素,例如含糖量高的食物会导致肤色变黄,所以在日常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食物的选择。
4. 清洁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清洁干净了才能更好地吸收美白产品,所以一定要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美白的一些专业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美白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肌肤类型、问题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美白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一些美白误区,不要盲目跟风,以免对肌肤造成伤害。
促黑激素皮质素对能量代谢以及黑色素沉积的影响

皮 、 :二:二 后 千羊t …:.’ 垂脑脊J=二: 质 、、 。H 髓蓍 . = 脑 、 系 i l 肉 =
阴茎海绵
采食 和代 谢 调控 的神 经通 路 一
中枢黑 皮质 素
一…一 一
一 丙 一 一… … … … …… ~ :
系 统 ( h e t lm lnc rn ss m,C ) 括 T e cnr ea oot yt a i e MS 包
摘
要 :促黑激素皮质素( ) Mc 是一类激素的总称 。均由共 同的前体阿片促 黑激素皮质素原( O ) P MC 裂解而来 ,
近年 来越来越 多的研 究表明 。中枢黑皮质 素 系统( M ) P M c S 中 O C翻译后 的加 工产物 a 促黑素 细胞激素 ( — S  ̄- 一 a M H) t
体 内 的 MC R激 动剂 主要 是 P MC裂解 产 生 的 O MC,包 括 一 H、A T 4 1 ) 。MC MS C H(~ 0 等 R激 动 剂
: : 至 垂 : 殛
R
叵: 二 匦 萤 :: :: ::
兰
、
胎、食 腿 衡 盘采 平
… … … ~ … …
产 物 MS — H及 其脑 内相应 受 体 MC s Ipi介 导 R是  ̄t n
能量 代谢 途径 下游 的 重要 中介 物¨。 】 1 中枢 黑 皮质 素系统 ( MS C )
R
: :
控 皮腺 泌 制 质 分等
P MC、N Y、A R O P G P以及 MC s R 。而 促黑 激 素皮 质 素 是一类 激 素 的总称 ,均 由共 同 的前体 阿 片促黑 素 皮 质 裂解 而 来 ,包 括 促 肾 上 腺皮 质 激 素 、 、 和 y 促黑 素 细胞 激 素 ( H) 一 一 MS 、 内啡 肽 和促 脂解 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bino (TYR)人的此基因长超过50kb, 位于第11号染色体, 它的TYR 基因被定位在白化位点,鼠TYR cDNA 克隆和基因序 列通常被用来研究白化突变。 brown (TRP -1 /gp75 ) ,人的TRP-1 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9p23[11] ,小鼠brown 位点基因长约18kb, 有8 个外显子 和7 个内含子组成, 定位在第4 号染色体 Slaty(TRP-2/DT),定位于人类的13q32.1 ,小鼠的第14 号染色体的slaty 位点,TRP-2 功能现已确定为DT(多巴色 素异构酶) 。DT 能使含有羧酸前体DHICA (二羟基吲哚羧 酸 )迅速掺入生物合成的黑素内, 对减少这些中间产物细 胞毒性有着重要意义。 Pmel -17 (stablin)定位于人第12 号染色体, 小鼠定位 在第l0号染色体silver 位点附近。功能目前尚不清楚, 推 测可能参与黑素生成途径终末步骤的调节
7
2013-12-20
南非开普敦 非洲西部
维吾尔族(中亚 ) 南亚
南亚
Ancestral alleles (111A of SLC24A5 and 374L of SLC45A2) are indicated by blue, and derived alleles (111T of SLC24A5 and 374F of SLC45A2) are indicated by red
14
2013-12-20
色斑
色斑就是周围颜色不同的斑点。色斑包括雀斑、黑斑、黄 褐斑和老年斑等,属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一般来说雀斑大多出现于皮肤较白的脸上,脸部的表皮层 最薄,毛细血管最丰富,也最易形成色素沉着 雀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常幼时出现,多见于 青少年面、颈、手背等暴露部位。为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点, 多散在对称分布,具有遗传倾向。春夏加重、秋冬变浅。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色素增多疾病,是在一种女 性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皮肤病,尤其是怀孕第2~5个月的女 性,以称蝴蝶斑、妊娠斑、肝斑等,这几种是同一种病, 根据形态、年龄段特征等不同而命名。
2013-12-20
1
• 人的肤色不同
2013-12-20
2
the variations in pigmentation of the hair, eyes, and skin are the mostnobvious phenotypes that distinguish human populations 黑色素是动物皮肤或者毛发中存在的一种黑褐色的色素, 由一种特殊的细胞即黑色素细胞生成并且储存在其中正是 由于黑色素的存在,皮肤才有了颜色。 肤色(skin color)被认为是与人种差别具有重要关系的标 志。黑色素颗粒的其数量、密度、分布等决定着肤色。
2013-12-20 11
皮肤癌
常见皮肤病
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恶 性淋巴瘤、特发性出血性肉瘤、汗腺癌、隆突性皮肤纤维 肉瘤、血管肉瘤等 黑素瘤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原发性黑 素瘤均由黑素细胞增生所致,其表现为色素浓重的逐渐增 大的结节,周围可绕以红晕。其发病率虽较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低,但恶性度大,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
2013-12-20
12
白癜风
通过坏境、遗传、和精神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自 身免疫性黑色素细胞损伤(最近发现部分白癜风患者血清 中有酪氨酸酶抗体),且与白癜风临床类型和分期密切相 关表现的皮肤或头发的白色斑块.病因复杂,大多无家族 历史,患者同胞和其他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8%。较普通人 群高9倍已定位的白癜风易感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17pB (VAMAS1),1p(AIST),7(AIS2),8(AIS3),4(AIS4),但至 今未确定其致病基因
2013-12-20
15
原因
遗传因素:有可能是隔几代遗传。 荷尔蒙分泌失调 。避孕药 、怀孕后胎盘分泌雄孕激素增多,所以孕 期女性面颊部常见对称分布的黄褐斑 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结核病等会导致酪氢酸酶活性增强 曝晒于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一方面刺激皮下的色素细胞活动频繁, 制造出大量的麦拉宁色素;另一方面损伤皮肤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功 能,令黑色素无法顺利排出而残留在皮肤上,甚至沉积在真皮中。所 以过度的日晒会加重、加深雀斑,但到了冬天雀斑又会逐渐变淡。 精神因素:精神压抑忧郁,心浮气燥,导致气肌紊乱,气血不和,过氧化 酶增加, 诱发黑色素细胞 6饮食营养因素:不良的饮食机构、营养不良,导致体质酸性化,维生素 A、B12、烟酸缺乏及多种矿物质不足,易产生色斑 劣质化妆品因素 使用劣质化妆品,过量的重金属含量引起积聚,添加过量的限量物质 和禁用物质,导致黑色素增多、沉着。
2013-12-20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黑色素的代谢过程:
2013-12-20
4
在酪氨酸酶上的调节
SLC24A5 and SLC45A2
albino ( TYR) brown ( TRP -1 /gp75) slaty ( TRP -2 /DT) Pmel-17( stablin)
酪氨酸家族
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基因1 (Melanocortin 1 receptor, MC1R) 抗坏血酸 紫外线 基化合物
2013-12-20
The products encoded by both the SLC24A5 and SLC45A2 genes are predicted to function as transporters and may take part in melanin synthesis 人类和斑马鱼在这个基因的序列及功能上有很高的同源性。 最近发现斑马鱼SLC24A5 基因突变导致斑马鱼由灰色突变为金色。 推测SLC24A5 基因位于黑色素小体或其前体的细胞膜上,可能调节了 黑色素细胞内p H 并影响到酪氨酸酶的成熟和催化活力,进而造成了 斑马鱼的金色表型。
6
2013-12-20
人的SLC24A5 and SLC45A2 基因位于染色体15q21. 1 , 编码500 个氨基酸 The two genes SLC24A5 and SLC45A2 were recently identified as major determinants of pigmentation in humans and in other vertebrates. The allele p.A111T and p.L374F are both nearly fixed in light-skinned Europeans, and can therefore be considered ancestry informative marker(AIMs) Soejima 等(2006)随机选择了101 个南非开普敦的 Xhosans人(XH) 、101个欧洲人( EU) 、121个加纳人( GH 位于非洲西部 ) 、80个中国人(CH) 、Sri Lanka斯里兰 卡(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岛国 )55个Uygurs (U Y维 吾尔族 )人、54 个Sinhalese (SH僧伽罗人 ,南亚斯里兰 卡人口占多数的民族 ) 人和58个Tamil s ( TA南亚民族 之一 ) 人的DNA 做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9
MCR编码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家族,与黑色素合成 有关的受体主要是MC1R。MC1R 又称促黑素细胞激 素受受体, 也是由毛色扩展位点编码而成,犬MC1R 基因定位到犬5 号染色体上, 它是一种由317 个氨 基酸构成的肽类物质,当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与细胞 膜上的受体( G 蛋白)结合时, 激活膜上的环腺苷 酸酶系统, 产生cAMP,进一步激活酪氨酸激酶, 它 们二者的结合实现了对毛色的调控。
2013-12-20
8
radiation is considered because dark skin offers more protection from UV irradiation at or near the equator, and pale skin protects people from vitamin D deficiency at higher latitudes 紫外线照射到皮肤 酪氨酸酶的活性 层层移动,肌肤表皮层 产生麦拉宁色素 激活 多巴 黑色素 形成雀斑、晒斑、黑斑等
2013-12-20 17
2013-12-20
18
2013-12-20
13
白化病
一种皮肤及其附属物色素缺乏的遗传病。可分全身性白化 病和局部性白化病两种,以前者最为常见。患者皮肤呈白 色,毛发银白或淡黄色;虹膜呈淡红色或淡灰色,半透明, 瞳孔淡红,视网膜无色素、羞光,眼球震颤,视力下降; 病人对阳光很敏感,日晒后,皮肤可增厚并发生鳞状上皮 癌。白化病遍及全世界,总发病率为1/10000~1/20000 , 禁止近亲结婚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对此病也可作产前 诊断 白化病的发病是由于黑色素代谢障碍所致。正常人体内的 黑色素由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细胞内有黑素小体,它 含有酪氨酸酶,这种酶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白化病 患者体内黑色素细胞数目正常,细胞内也有黑素小体,但 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不能合成酪氨酸酶, 于是黑素小体中酪氨酸酶缺乏,不能使酪氨酸转变成黑色 素
2013-12-20
16
参考文献
Soejima M , Y Koda. Population differences of two coding SNPs In pigmentation2related genes SLC24A5 and SLC45A2 [J ] . Int J Legal Med , 2006 , 121 (1) : 36~39. 曹绣娟 ,孙守荣 ,王鑫玉 ,谭玉文 ,赵珊等。中国畜牧兽医 (2008) 0520052205 《SLC24A5 基因影响脊椎动物色素沉积的研究进展》 刘甲、斐仇雪梅 生物技术通报 2007年第4期 《黑色素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科学出版社《遗传》第7期,2009年第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