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诗歌结构技巧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表现手法课件(共47张PPT)

晓出净慈寺送林方子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北陂杏花 王安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2 (3)设想的未来之境。
续延伸,动中取静,以动 衬静。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乡明月”——“乡思情”;
用“长于亭艺折术柳创”—作—,例“惜就别是:情从”正;姜面着夔意描写《。 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
江上看山 (苏辙 )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分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 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
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 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 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修辞方法: 设问、反问
表达技巧(Ⅰ)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结构技巧: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北陂杏花 王安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2 (3)设想的未来之境。
续延伸,动中取静,以动 衬静。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乡明月”——“乡思情”;
用“长于亭艺折术柳创”—作—,例“惜就别是:情从”正;姜面着夔意描写《。 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
江上看山 (苏辙 )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分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 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
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 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 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修辞方法: 设问、反问
表达技巧(Ⅰ)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结构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课件

学习交流PPT
12
2、层层铺垫
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 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 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
学习交流PPT
13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 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对比等。
学习交流PPT
4
一、景情顺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先景后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 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文
交代因何而愁。
学习交流PPT
9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 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2、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
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
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句子;写景抒情或
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末尾卒章显志的
抒情议论句。
学习交流PPT
3
诗歌的结构技巧
1、景(事、物)与情(主旨)的关系(顺序): ①先景后情(大多如此)②先情后景③以景 结情。 2、结构特点:
《诗歌结构技巧》课件

排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气势,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反复:强调某一事物或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语言和修辞的创新
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排比:通过重复和并列,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气势
THANK YOU
YOUR LOGO
汇报时间:20XX/XX/XX
汇报人:PPT
抒情与叙事的转换:诗歌中抒情和叙事可以相互转换,使诗歌更加生动、丰富。
抒情与叙事的平衡:诗歌中抒情和叙事需要保持平衡,避免过于抒情或过于叙事,影响诗歌的整体效果。
抒情与叙事的创新:诗歌中抒情和叙事可以创新,运用新的手法和技巧,使诗歌更加新颖、独特。
诗歌的结构和布局
PART FIVE
诗歌的结构要素
间接抒情:通过景物、人物、事件等间接表达情感
借人抒情:借助人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借古抒情:借助古代历史事件或人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借古抒情:借助古代历史事件或人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借物抒情:借助物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借事抒情:借助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借事抒情:借助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借人抒情:借助人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象征的内涵: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表达抽象的思想或情感
象征的特点:具有多义性,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象征的作用: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深化诗歌的主题
象征的运用:在诗歌中广泛使用,如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历史事件等
意象和象征的运用
意象:诗歌中具体的形象或事物,如月亮、花朵等
运用技巧:通过意象和象征的组合,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结构技巧》课件(32张))-优秀课件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
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
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
书。
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5 以景结情
所谓“以景结情” 就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
此诗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诗人 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 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 思乡之情。
1.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 望去,只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 侯祠的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这两句又一问 一答,自开自合。
这首诗 第一句是在写景,描绘了一幅雨后东坡的月 夜图,创造了一种清静自然的幽雅氛围,表现了作者宁静 的心情,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7 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 表现手法。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 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ppt课件

“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文
交代因何而愁。
9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 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 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
以景结情,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_高__高__秋__月__照__长__城_。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环境、时、地; •烘托了凄凉气氛,为全诗定下了清冷的基调; •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10
二、古诗词前后句之间的关系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 构严谨。
首尾照应;扣题照应
诉衷情 陆游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பைடு நூலகம்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
二、古诗词前后句之间的关系
首尾照应;扣题照应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 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 诗题中的“送”字。
12
使作品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二、古诗词前后句之间的关系
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
“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
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
伏伏笔笔照照应应;
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 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2
3
篇章结构常见提问方式
(1)……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2020/12/12
4
篇章结构一览表
全局 起承转合/层层深入/先抑后扬/对比/线索
1
首尾 首尾呼应/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2020/12/12
7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 常见的作用有:
交待人、时、地、事、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 统领全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线索,照应 题目等; 与其他诗句构成对比、衬托等。 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 省的作用
2020/12/12
8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 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2020/12/12
13
虚实的转折
注意诗歌中的“遥知”“不知”“何当”“何
时”“若” “知有”
咏
柳
贺之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诗歌鉴赏之 篇章结构技巧
2020/12/12
1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时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 轼牵连,累遭贬谪。
8.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 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初见嵩山,作者心情惊喜而又亲切。
起,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
承,即紧承上句(联)的诗意,进一步描写或铺陈, 要承接得自然、紧密;
转,意思的递进或转折,是指诗的内容宕开一笔, 使诗内容更加丰富或境界更加开阔;
合,对全诗的“收束”,要对前面的描写起到收束 的作用,要“收”得有力,并传达出诗的思想感情 ,一般要在此句(联)点出诗意或主题。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 限。
2020/12/12
20
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 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写 景句结束全诗的一种方法。它是诗歌结 句的一种技巧,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 一。结句写景,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 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从而产 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
中转 铺垫、照应、承上启下、过渡
3
先后 先叙后议、先实后虚、先写景后抒情、
4 先咏古后议论抒情
2020/12/12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 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 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 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 阐发。
2020/12/12
6
(2)绝句的四句、律诗的四联在写作上的 要求起承转合。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抒情 :一、孤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抒情:国势动荡
颔联紧承首联的叙事进一步写景,描
绘了洞庭湖的烟波浩渺、浩荡气势,视野
开阔,同时为下文抒发老病孤愁、国忧家
恨做了铺垫。 2020/12/12
11
三、“转”开生面
元人杨载在谈到绝句的结构安排时说:“大抵起 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 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 四句如顺水之舟矣。”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 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诗的基调。 2020/12/12
9
二、“承”“起”续境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 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 ,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 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 启下、前后照应的作用。
2020/12/12
10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叙事、点题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写景:广阔,浩荡 反 衬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
日。
2020/12/12
14
哀乐的转折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 山开阔胸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 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 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2020/12/12
2
表达技巧之结构技巧
古诗词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 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感 情的重要手段。
赏析其结构形式要整体分析诗 的结构特点,体会诗人这样写的意 图和对诗词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 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 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 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诗歌的“转”句最为 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2020/12/12
12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005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 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也写出了诗人不胜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
2020/12/12
18
转一般在第三句,但也有特例。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唯有鹧鸪飞。
由古到今 由盛到衰 由人到物 由叙事到描写
2020/12/12
19
四、妙合主旨
明结:直接抒情、言志、阐理。 淋漓尽致,强烈。
暗结:以景结情。
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 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020/12/12
15
扬抑的转折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020/12/12
16
动静的转折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020/12/12
17
点面的转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