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1〕静态分析法: 只分析某 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状况
〔2〕比较静态分析法:只分析 始点和终点的经济变量的 状 况
〔3〕动态分析法 引入时间因 素,分析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 的过程状况 .
三、经济模型
1、 经 济 模 型 〔economic
model>:用来表述经济
P price
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 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 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3、萨伊<Say>〔法〕 〔1767-1832〕
让·巴蒂斯特·萨伊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他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 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 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 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 产.
2、按研究经济问题判断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用事 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 〔What is>如: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为 8%,失业率是6%.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 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 什么〔What ought to be>.如:要实现8%的 年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国的收入分配是不 是公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在《国富论》的序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 提出两个目标: 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微观经济学(全部)

微观经济学(全部)

第五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商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1.生产可能性表
各种可能性组合 A B C D E 棉衣(X商品) 产量 0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棉被(Y商品)产量 200 180 140 80 0
x年x月x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年 月 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关系
价格(元)
A
B
C
D
EFG1Fra bibliotek2 600
3 500 P 7 6
4 400
5 300
6
7
需求量(单位数)700
200 100
2) 需求函数 Qd = f(p) ( ) Qd=800-100p 3) 需求曲线
A B C
Qd=800-100p D E F
1.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 2.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3. 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全国二十所高校合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尹伯成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陈恳 吴卫华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N.Gregory Mankiw [美] 曼昆 著 梁小民 译 美 曼昆/著 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答案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答案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答案【篇一:中级微观学习计划】xt>吴应军(wuyingjun@)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比较深入地理解市场机制的运作原理,提高学生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与经济学原理相比,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简单模型的构建方法。

同时,本课程也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要求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并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教材:nicholson walter, 2003,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9thedition),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

补充阅读材料:哈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

李毅,张树民:《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二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要求:多观察生活:生活是思想之源。

自学:课堂时间有限,只讲重点,对于应用和非重点则要求自学;主要讲难点,对于容易的内容则要求自学。

精读:一本书读五遍与五本书各读一遍,前者的效果好得多。

“hw” denotes homework.1【篇二:《中级微观经济学》(a)教学大纲-王晓全】=txt>王晓全(wxq@)上课时间与教室:周四 18:30-21:05,h409公共邮箱:microecon@;密码economics 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比较深入地理解市场机制的运作原理,提高学生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与经济学原理相比,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简单模型的构建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打下基础。

同时,本课程也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要求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并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教材及参考材料:nicholson walter, 2003,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9th edition),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MRTSLK
K L
41
K
边际技术替代率
K1
递减规律
K2
K3 K4
Q = Q0
L1 L2 L3 L4
L
42
对 MRTS 递减规律的解释
以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为例,随着劳动 对资本的不断替代,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逐渐 下降的,而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逐渐上升的。
因此,MRTS,作为逐步下降的劳动 的边际产量与逐步上升的资本的边际产量之 比,是递减的。
14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 的合理投入
在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涉及到不 同长度的调节产品供给量的时间周期。 生产理论中的短期与长期
(1)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 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期间至少有一种 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15
生产理论中的短期与长期
(2)长期(*) :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 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
D
Ⅰ:MP>AP>0
Ⅱ:AP>MP>0
Ⅲ:AP>0>MP
TPL 讨论:一种生
B
产要素的合理
APL 投入区域?
O


L Ⅲ MPL
27
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生产规模的扩大:两种(多种)生产要素按原 来的技术系数增加。
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 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生产规模扩大)时, 最初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 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 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 不经济。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
(1)管理效率的降低; (2)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

《生产者行为理论》课件

《生产者行为理论》课件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
以马歇尔、克拉克等为代表,引 入了边际分析和效用概念,研究 了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企业的
最优规模。
现代经济学时期
以萨缪尔森、希克斯等为代表, 引入了数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 对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进行了 深入分析,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者
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应用领域
产业组织
研究不同产业中企业的市场行 为、竞争策略和产业组织结构
02
生产者具备完全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市场 走势和竞争对手的行为。
03
生产者行为受到严格的成本约束,追求成本最小化 。
生产者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生产者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扩大市场份额等手段实现。
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调整产品价格和产量,以实现
利润最大化。
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家庭、企 业等)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 问题。
公共经济学
研究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和作用,如公共品供给、外部 性等问题。
发展经济学
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改革 和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
际竞争力。
02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 设
生产者行为的理性假设
01
生产者能够理性地评估和选择策略,以实现自身利 益最大化。

市场势力
03
评估生产者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分析其对市场价格的影
响。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实证研 究
实证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方 法收集数据。
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设计调查问卷、选择 样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 论。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人假设: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供给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市场机制与价格机制: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使市场达到平衡。

边际分析:包括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效用的增量;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则指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行为:生产者会根据成本来制定价格,以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同时,生产者还会根据生产效率来决定生产规模。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当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会采取干预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等内容。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知识点总结只是微观经济学的一部分,而微观经济学本身是一个广泛且深入的学科领域。

因此,为了全面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建议参考专业的经济学教材或咨询经济学专家。

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决定市场价格和产量的经济学分支。

2. 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3. 市场均衡:当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4. 弹性: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程度的指标。

包括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交叉弹性和收入弹性。

5. 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等。

6. 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函数、边际产出递减原理、规模报酬、生产者均衡等。

7. 成本理论:包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概念,以及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和性质。

8.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同质的,买卖双方都是完全理性的,市场信息是完全透明的,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障碍为零。

9. 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垄断、寡头竞争和垄断竞争三种形式。

10. 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

11. 收入分配: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收入的分配。

12. 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提高社会福利,包括帕累托效率、公平与效率的权衡等。

经济学基础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返回
一、规模经济
(一)规模报酬递增 1.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2.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的性质 3.管理更合理
返回
(二)规模报酬不变 (三)规模报酬递减
返回
二、范围经济
(一)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 (二)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 发挥
返回
第五节 成本收益分析
一、成本概述 二、短期成本分析 三、长期成本分析 四、收益和利润最大化
Q f (K, L)
二、等产量线
(一)等产量线定义 (二)等产量线的特征 首先,距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 水平越高,反之,则低。 其次,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 线不会相交。 最后,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
返回
(三)等产量线的特殊类型 1.直线型等产量线 2.斜线型等产量线 3.折角型等产量线
返回
三、生产时期
分析生产函数还要区分长期与短期。 “长期”,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跨度,而是指 能否使厂商来得及调整生产规模(固定的生产要素 和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时间长度。“短期”是指时 间长到足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 的目的;“长期”则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通过 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 原有厂房、机器、设备条件下多用或少用一些人 工和原材料等来调整产量。
返回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
返回
一、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假定其他投入不变,只有一种要素如劳动投 入量可变,研究这种投入要素的最优使用量 (即这种使用量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就属 于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
返回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