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针入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沥青提纯实验报告总结

沥青提纯实验报告总结

沥青提纯实验报告总结
本次实验针对沥青提纯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发现和结论。

首先,我们使用溶剂法对原始沥青进行了提纯。

根据沥青与苯和四氯化碳的溶解性差异,我们选择苯作为溶剂进行提纯。

在实验中,我们将原始沥青与苯混合搅拌,然后通过离心将其中的杂质分离。

经过多次提纯,我们得到了纯净的沥青样品。

其次,我们对提纯后的沥青样品进行了性质测试。

通过测定其软化点、针入度和黏度等指标,我们发现提纯后的沥青样品具备较好的品质。

软化点的升高表明沥青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改善,针入度的减小表明其黏度得到了提高。

这些指标的改善,使得提纯后的沥青在实际应用中具备更好的性能。

最后,我们对提纯后得到的沥青样品进行了成分分析。

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我们确定了沥青中主要的组分有芳香烃和饱和烃,并且提纯后的沥青中含有较少的杂质、硫、镍等有害成分。

这说明我们的提纯方法有效地去除了沥青中的杂质,提高了其纯度。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成功地对沥青进行了提纯,并得到了较好的成果。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沥青提纯可以改善其品质和性能,提高其纯度,为后续的沥青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然而,本次实验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需
要进一步优化,以及沥青提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沥青针入度实验的原理

沥青针入度实验的原理

沥青针入度实验的原理
沥青针入度实验是一种常用于确定沥青材料的针入度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沥青材料的流动性和粘度。

在实验中,需要准备一个标准的沥青针入度仪设备。

首先,将沥青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达到流动状态。

然后,将试样倒入沥青针入度仪的外筒中,待其温度稳定后,再将内筒置于外筒上方。

接下来,调整沥青针的刻度,使其与内筒的刻度相对齐。

在实验过程中,沥青针的质量及其与针入度仪的接触面积应保持不变。

然后,将针入度仪放置在试样上方,使沥青针自由下降,直至接触到试样表面。

针在试样表面停留一定时间后,取出并测量其下沉的距离,即为针入度。

一般来说,沥青针入度值越大,表示沥青材料的粘度越大。

通过进行多组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实验,可以确定沥青材料的温度与粘度之间的关系。

这有助于评估沥青材料的质量及其适用性,例如用于道路施工中的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质量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沥青针入度实验时,应注意保持环境温度稳定,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防止误伤。

沥青实验

沥青实验

沥青试验一沥青针入度测定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以标准阵在一定的荷载、时间及温度条件下垂直穿入沥青试样的深度来表示,单位为1/10℃。

除非另行规定,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5)g,温度为(25±0.1)度,时间为5s。

特定试验可采用的其他条件,如表所示。

表针入度特定试验条件规定温度/℃荷重/N 时间/s0 2 604 2 6046 0.5 5注:特定试验报告中要应注明实验条件1.试验目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在常温下大都是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可以通过测定沥青的针入度来表示沥青的粘滞性,并以针入度为其主要技术指标来评定沥青的牌号。

2.主要仪器设备1)针入度仪(图)。

针连杆质量为(47.5±0.05)g,针和针连杆的总质量为(50±0.05)g;2)标准针。

标准针应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造,针应装在一个黄铜或不锈钢的金属箍中,针露在外面的长度应在40~50 mm,金属箍的直径为(3.20±0.05)mm,长度为(38±1)mm,针应牢固的装在箍里,针尖及针的任何其余部分均不得偏离箍轴1mm以上,针箍及其附件总质量为(2.50±0.05)g,每个箍针上打印单独的标志号码。

3)试样皿。

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平底皿,尺寸如表所示。

表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平地皿尺寸要求针入度直径/mm 深度/mm 针入度<200时35 35针入度200~350时55 70针入度350~500时50 604)恒温水浴。

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温度在试验温度的±0.1℃范围内。

5)温度计。

液体玻璃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

6)平地玻璃皿。

容量不小于350mL,深度要浸过最大的样品皿。

内设一个不锈钢三角支架,以保证试样皿稳定。

3.实验准备1)加热样品时不断搅拌以防局部过热,直到样品能够流动。

焦油沥青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软化点60℃,石油沥青不超过软化点90℃。

检验记录模板:沥青试验报告

检验记录模板:沥青试验报告

沥青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合同号: 试验编号:

单位(公章): 负责人: 复合: 试验:
工程名称 委托(取样)编号
工程用途 报告日期
沥青种类 见 证 人
沥青标号 生产厂(牌)
主要设备编号 试验方法
试 验 项 目 标准值 试验结果
针入度(25 ℃,5S,100g) (0.1mm)
针入度指数 PI
软化点 (℃)
延度 ( ℃,5cm/min)
闪点 (℃)
密度(15 ℃) (g/cm3 )
粘附性 (级)
溶解度 ( % )
60℃动力粘度 (Pa.S)
蜡含量(蒸馏法) ( % )
质量变化 ( % )
残留针入度比(25 ℃) ( % )
残留延度 ( ℃) (cm)

备 注
(此报告针对道路石油沥青,如其它沥青,根据规范更改试验项目)

结 论
监理工程师
意 见
签名:

沥青站出厂实验报告

沥青站出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对沥青站生产的沥青产品进行出厂质量检测,确保沥青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沥青站四、实验材料1. 沥青产品:XX沥青,规格型号:XX2. 标准试验仪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沥青针入度测定仪、沥青延度测定仪、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等3. 辅助材料:温度计、计时器、天平等五、实验方法1. 沥青软化点试验:按照GB/T 4507-201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进行试验,测定沥青的软化点。

2. 沥青针入度试验:按照GB/T 4508-2019《沥青针入度测定法》进行试验,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3. 沥青延度试验:按照GB/T 4509-2019《沥青延度测定法》进行试验,测定沥青的延度。

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按照GB/T 50083-201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六、实验步骤1. 沥青软化点试验:a. 将沥青试样置于软化点测定仪的试杯中,温度设定为试验要求温度。

b. 启动测定仪,待沥青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后,将环与球置于沥青试样表面。

c. 待沥青软化至球与环接触时,记录球下沉的距离,即为沥青的软化点。

2. 沥青针入度试验:a. 将沥青试样置于针入度测定仪的试杯中,温度设定为试验要求温度。

b. 启动测定仪,待沥青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后,将针插入沥青试样表面,记录针插入深度。

c. 重复试验3次,取平均值作为沥青的针入度。

3. 沥青延度试验:a. 将沥青试样置于延度测定仪的试杯中,温度设定为试验要求温度。

b. 启动测定仪,待沥青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后,将试样拉伸至规定长度,记录试样断裂时的伸长率。

c. 重复试验3次,取平均值作为沥青的延度。

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a. 将沥青混合料试样置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的试杯中,温度设定为试验要求温度。

b. 启动测定仪,待沥青混合料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后,进行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试验。

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的针入度

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的针入度
针入度值越大,表示沥青越软,粘度越小。
2 针入度测定方法
测定设备
标准针
针入度仪
溶剂



温度计
电炉、石棉网、坩埚
恒温水槽
试验准备
✓按要求准备试样 ✓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25 ℃ 。
✓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 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将盛有试样的盛 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要求时间后,移入保持规定试 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要求时间。
✓当试验值不 符合要求时, 应重新进行。
1)当试验结果小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2 (0.1mm),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4(0.1mm)。 2)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平均值的4% ,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8%。
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表示方法 PT,m,t= * (0.1mm)
例:P(25℃,100g,5s)=90(0.1mm),表示在温度 25℃,荷载100g,时间5s的条件下测得针入度为90 (0.1mm),即9mm。
针入度值越小,表示沥青越硬,粘度越大。
石油沥青的针入度
01 02
沥 青 混 合 料 03 04
05
沥青材料 沥青混合料
石油沥青 的针入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
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 其他沥青混合料
C目 录 ONTENTS
1 针入度概述 2 针入度的测定方法
1 针入度概述
针入度 适用性
在规定温度(25℃)和时间(5s)内,附加一定质量 (50g±0.05g)的标准针(50g±0.05g )垂直贯入试 样的深度,以PT,m,t 表示,单位0.1mm。

沥青实验

沥青实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T0604-2000)针入度试验是国际上经常用来测定粘稠(固体、半固体)沥青稠度的一种方法,通常稠度高的沥青,针入度值愈小,表示沥青愈硬;相反稠度低的沥青,针入度值愈大,表示沥青愈软。

我国现行标准是以针入度为等级来划分沥青的标号。

1目的与适用范围(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lOOg,贯入时间5s,以0.1mm计。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2) 针入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25℃、30℃3个或3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后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若30℃是相当于沥青针入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5℃代替。

当量软化点T800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当量脆点T是相当于1.2沥青针入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2仪具与材料(1) 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

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O.05g,另附50g+O.05g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lOOg+O.05g。

当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

针连杆易于装拆,以便检查其质量。

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

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入度值采用位移计测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

为提高测试精密度,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进行。

(2) 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表面粗糙度RaO.2m μ~O.3m μ,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检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1、试验目的沥青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和规定时间(5s)内,附加一定重量的标准针(100g)垂直贯入沥青试样中的深度,单位为0.01mm。

通过针入度的测定掌握不同沥青的粘稠度以及进行沥青标号的划分。

2、试验仪器设备(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0.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

它的组成部分有拉杆、刻度盘、按钮、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100±0.05g,调节试样高度的升降操作机件,调节针入度仪水平的螺旋,可自由转动调节距离的悬臂。

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其基本要求相同,但应附有对计时装置的校正检验方法,以经常校验。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针及针杆总质量2.5±0.5g,针杆上打印有号码标志,应对针妥善保管,防止碰撞针尖,使用过程中应当经常检验,并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

(3)盛样皿:金属制的圆柱形平底容器。

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 );大盛样皿内径70mm ,深45mm (适用于针入度200~350 ) ;对针入度大于350 的试祥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 ,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

(4)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10L ,控温精度为±0.1℃。

水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板(台),位于水面下不少于100mm ,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 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 ,深度不少于80mm。

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0.1℃。

(7)秒表:分度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等。

其它: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3、预习要求掌握沥青针入度的概念,熟悉测定沥青针入度的试验步骤。

4、试验步骤(1)将恒温水槽调到要求的温度25℃,保持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组号:试验日期:
组长:组员:
实验名称:石油沥青针入度测定
实验目的:针入度是反映沥青粘滞性的指标,测定沥青针入度作为划分沥青牌号的依据。

实验仪器:1、针入度仪
2、标准针、盛样皿、温度计(0-50度、分度0.5度)。

3、恒温水浴、平底保温皿、砂浴、秒表、金属皿。

实验步骤:1、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防入金属皿,在砂浴上加热熔化,加热温度不得比试样估计的软化点高100度。

充分搅拌后,用筛过滤并搅拌至空气泡完全消
除为止。

2、将试样注样入盛皿内,其深度不小于300mm。

放置于15-30度的空气中冷却
1小时,冷却时须注意防止灰尘落入。

然后将盛样皿浸入水温为25度左右的
水槽中(恒温1小时)槽中水位应高于试样表面25mm以上。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将盛样皿取出,置于水温为25度的平底保温皿中,
试样表面水层高度不小于10mm。

4、调节标准针,使指针正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活动杆,使其下端与连杆顶
端相接触,且将刻度盘的指针调零。

5、压下按钮(同时开动秒表),5秒后放松按钮。

拉下活动杆与连杆顶端相接触,
记录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该试样的针入度。

6、每一次试样不得重复测试三次。

测定前将指针用布(浸有煤油或汽油)擦过,
然后用干布擦干。

原始数据与处理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