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针入度试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T0604-200)
4 计算
根据测试结果可按以下方法计算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及当量脆点。
4.1诺模图法
将3个或3 个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绘于图2的针入度温度关系诺模图中,按最小二乘法法则绘制回归直线,将直线向两端延长,分别与针入度为800及1.2 的水平线相交,交点的温度即为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T1.2。
以图中O点为原点,绘制回归直线的平行线,与PI线相交,读取交点处的PI 值即为该沥青的针入度指数。
此法不能检验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仅供快速草算时使用。
5 报告
5.1 应报告标准温度(25℃)时的针入度T25及其他试验温度T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T800和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公式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式(1)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5.2同一试样3 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针入度(0.1mm)允许差值(0.1mm)
0~49 2
50~149 4
150~249 12
250~500 20
当试验值不符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
6 精密度或允许差
6.1当试验结果小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2(0.1mm),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4(0.1mm)。
6.2 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4%,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8%。
沥青的针入度实验原理

沥青的针入度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沥青的针入度实验是一种测量沥青软化点的方法。
软化点是指沥青在一定温度下变得流动性较大的温度。
该实验通过测量针在一定负荷下插入沥青样品的深度来确定软化点。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待测沥青样品破碎并精细磨碎,去除其中的杂质,并将样品放入细网过滤器中以去除其中的残渣。
2. 测量天平校准:将的电子天平调零,并用校准砝码检查其准确性。
3. 样品制备:将将约5克的磨碎沥青样品放入铝杯中,并用铝蒙皮封住杯口以防止挥发。
4. 开始测量:将铝杯置于针入度仪的试验台上,调整针入度仪的温度控制器至所需的测量温度。
5. 开始测量:在达到设定温度后,使针入度仪初始状态下的针尖触碰样品表面。
通过设定速度,使针以每秒5毫米的速度向下插入沥青样品,记录针完全插入的深度。
6. 重复:在不同的温度下重复测量,直至得出一系列测量值。
7.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沥青软化点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可以根据曲线确定沥青的软化点。
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要符合安全要求,确保实验过程中无意外发生。
2. 在进行测量时,要确保样品处于均匀的温度分布状态,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每次测量后,要彻底清洁仪器和样品,以避免污染和留下残
留物影响下次测量结果。
4. 在选择温度时,应考虑到沥青的使用环境,以使得测得的软化点与实际使用条件相符合。
沥青针入度实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一、试验目的:通过针入度的测定确定石油沥青的稠度,划分沥青牌号二、试验仪器:针入度仪(针连杆质量为:47.5±0.05g,针和针连杆组合件的总质量为:50±0.05g)、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54~60)、试样皿(为金属圆柱形平底容器:针入度小于200时,内径为55mm,内部深度35mm;针入度在200~350时,内径70mm,内部深度为45mm)、恒温水浴(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温度在实验温度的±0.1℃范围内。
水中应备有一个带孔的支架,位于水面下不少于100mm,距浴底不少于50mm 处)、平底玻璃保温皿、秒表、温度计、金属皿或瓷柄皿、筛、砂浴或可控制温度的密闭电炉沥青针入度仪三、试样制备:1.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在砂浴或密闭的电炉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过热,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试样估计软化点100℃。
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筛过滤除去杂质。
加热搅拌过程中避免试样中混入空气。
2.将试样倒入预先选好的试样皿中,试样深度应大于预计穿入深度10mm。
3.试样皿在15~30℃的空气中冷却1~1.5h(小试样皿)或1.5~2h(大试样皿),防止灰尘落入试样皿。
软化将试样皿移入保持规定实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
小试样皿恒温1~1.5h,大试样皿恒温1.5~2h。
四、试验步骤:1.调节针入度仪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物,无明显摩擦。
用甲苯或其他合适的溶剂清洗标准针,用干净布将其擦干,把针插入针连杆中固定。
按试验条件放好砝码。
2.从恒温水浴中取出试样皿,放入水温控制在实验温度的平底玻璃保温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高度应不小于10mm,将平底玻璃保温皿置入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3.慢慢放下连杆,使针尖刚好与试样接触。
必要时用放置在合适位置的光源反射来观察。
拉下活杆,使其与针杆顶端接触,调节针入度仪读数为零。
4.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启动秒表,使标准针自由下落穿入沥青试样,到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规程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规程一、试验材料和设备准备1.沥青样品:按照规定量取代表性的沥青样品。
2.试验设备:沥青针入度仪、热水槽、温度计、针入度孔板等。
二、试验前准备工作1.将沥青样品放入恒温槽中,使其温度恒定在试验温度下。
2.校准沥青针入度仪,确保其准确性。
3.清洁试验设备,确保无杂质和污染。
4.检查试验设备的状况,确保正常运行。
三、试验操作步骤1.将恒温槽中的沥青样品倒入试验杯中,使其填满杯底平面且表面光滑。
2.将试验杯放入沥青针入度仪的针入台上,使其与针入度孔板接触。
3.将针入度孔板放置在试验杯上方,将沥青针入度仪的放泄阀阀杆旋紧,使其与放泄阀密封。
4.慢慢转动针入度仪的升降旋钮,使针舌逐渐下降,直至针舌底面与试验杯胆底面平行。
5.用秒表计时,并记录下针入度仪指针从下降至沥青表面的时间,即渗透时间t。
6.温度计测量恒温槽中沥青的温度T,记录下来。
7.关闭沥青针入度仪的放泄阀,旋紧其阀杆,使其与放泄阀密封。
8.迅速把试验杯取出,将试验杯倾斜,使其中的沥青流向试验杯胆口,记录下沥青的流动距离L。
9.根据渗透时间t和流动距离L计算出沥青针入度值(入度值=√t/L)。
四、数据处理1.将得到的沥青针入度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2.将得到的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沥青的质量是否合格。
五、试验注意事项1.沥青针入度试验需要在恒定温度下进行,且试验过程中温度要保持稳定。
2.试验杯、针入度孔板等试验设备应保持清洁,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3.在操作试验设备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试验前应先对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5.对于不同类型的沥青,其试验温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沥青针入度试验的操作规程,通过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评估沥青的质量状况。
沥青针入度仪试验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针入度仪)1.0准备工作1.1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602的方法准备试样,将预先脱水的式样加热熔化,加热温度不得高于试样估计软化点90℃,时间不得多于30min,充分搅拌。
1.2将式样注入盛样皿中,其深度至少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约10mm。
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
放置于是15-30℃的室温中冷却1-1.5小时(小盛样皿)1.5-2小时(大盛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实验温度±0.1℃的恒温水浴中1-1.5h(小盛样皿),1.5-2h(大盛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
2.0实施步骤2.1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浴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2.2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正好和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之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2.3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向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指针停止移动。
注:当采用自动针入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
2.4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精确至0.5(0.1mm)。
2.5同一试样平行实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与盛样皿的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实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浴,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
每次试验应换一根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现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2.6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

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以0.1mm计。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
针入度指数PI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25℃、30℃3个或3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若30℃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5℃代替。
当量软化点T800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当量脆点T1.2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压裂性能。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
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
当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
针连杆易于装拆,以便检查其质量。
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炮,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
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
当采用其他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表面粗糙度Ra0.2µm~0.2µm,针及针杆总质量 2.5g±0.05g,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检验。
(3)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
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沥青针入度试验

9、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 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 3 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至整数作为针入 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针入度/(0.1mm) 允许差值/(0.1mm)
0 – 49 50 – 149 150 – 249 250 – 500
2 4 12 20
当试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
溶剂清洗标准针,用干棉花将其擦干,把
标准针插入针连杆中固定紧。按试验条件
放好附加砝码。
4 、取出盛样皿,放入水温控制在试验
温度±0.1℃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架上,
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应不少于10mm。
5、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
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刚好
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
气中冷却 1~1.5 小时 ( 小试样皿 ) 、 1.5~2 小
时 ( 大试样皿 ) 或 2~2.5 小时 ( 特殊盛样皿 ) 后
移出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
中1~1.5小时(小试样皿)、1.5~2小时(大试
样皿)或2~2.5小时(特殊盛样皿)。
3 、调整针入度仪的水平,检查针连杆
和导轨无异常。用三氯乙烯或其它合适的
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
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6 、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 5 秒的瞬时,
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
经规定时间,停放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7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 触,记录此时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 读数,准确至0.5(0.1mm)。 8、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每次试 验应换一根干净的标准针,测定后将针留 在试样中,每次试验后应将试样放入恒温 水槽。
沥青针入度试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1、试验目的沥青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和规定时间(5s)内,附加一定重量的标准针(100g)垂直贯入沥青试样中的深度,单位为0.01mm。
通过针入度的测定掌握不同沥青的粘稠度以及进行沥青标号的划分。
2、试验仪器设备(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0.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
它的组成部分有拉杆、刻度盘、按钮、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100±0.05g,调节试样高度的升降操作机件,调节针入度仪水平的螺旋,可自由转动调节距离的悬臂。
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其基本要求相同,但应附有对计时装置的校正检验方法,以经常校验。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针及针杆总质量2.5±0.5g,针杆上打印有号码标志,应对针妥善保管,防止碰撞针尖,使用过程中应当经常检验,并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
(3)盛样皿:金属制的圆柱形平底容器。
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 );大盛样皿内径70mm ,深45mm (适用于针入度200~350 ) ;对针入度大于350 的试祥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 ,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
(4)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10L ,控温精度为±0.1℃。
水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板(台),位于水面下不少于100mm ,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 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 ,深度不少于80mm。
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0.1℃。
(7)秒表:分度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等。
其它: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3、预习要求掌握沥青针入度的概念,熟悉测定沥青针入度的试验步骤。
4、试验步骤(1)将恒温水槽调到要求的温度25℃,保持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针入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沥青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和规定时间(5s)内,附加一定重量的标准针(100g)垂直贯入沥青试样中的深度,单位为0.01mm。
通过针入度的测定掌握不同沥青的粘稠度以及进行沥青标号的划分。
2.试验仪器设备
(1)针人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人深度准确至0.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
它的组成部分有拉杆、刻度盘、按钮、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100±0.05g,调节试样高度的升降操作机件,调节针入度仪水平的螺旋,可自由转动调节距离的悬臂。
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其基本要求相同,但应附有对计时装置的校正检验方法,以经常校验。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针及针杆总质量2.5±0.5g,针杆上打印有号码标志,应对针妥善保管,防止碰撞针尖,使用过程中应当经常检验,并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
(3)盛样皿:金属制的圆柱形平底容器。
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人度小于200 );大盛样皿内径70mm ,深45mm (适用于针入度200~350 ) ;对针人度大于350 的试祥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 ,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
(4)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10L ,控温精度为±0.1℃。
水中应设
有一带孔的搁板(台),位于水面下不少于100mm ,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 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 ,深度不少于80mm。
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0.1℃。
(7)秒表,分度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等。
(10)其它: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3.预习要求
掌握沥青针入度的概念,熟悉测定沥青针入度的试验步骤。
4.试验步骤
(1)将恒温水槽调到要求的温度25℃,保持稳定。
(2)将试样放在放有石棉垫的炉具上缓慢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防止局部过热。
加热脱水温度,石油沥青不超过软化点以上100℃,煤沥青不超过软化点以上50℃。
沥青脱水后通过0.6滤筛过筛。
(3)试样注入盛样皿中,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盖上盛样皿盖,防止落入灰尘。
在15℃~30℃室温中冷却1~1.5h(小盛样皿)、或者2~2.5h(特殊盛样皿)后,再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恒温1~1.5h(小盛样皿)、1.5~2h(大盛样皿)或者2~2.5h(特殊盛样皿)。
(4)调整针人度仪使之水平。
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摩擦。
用三氯乙烯或其它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擦干。
将标准针插人针连杆,用螺丝固紧。
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
(5)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
(6)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7)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人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即为针入度,准确至0.5(0.1mm)。
当采用自动针人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
(8)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 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 。
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人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
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9)测定针人度大于200 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 3 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
取出。
5.试验结果及数据整理
(1)同一试样的3次平行试样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当试验结果超出表1所规定的范围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允许差值表表1
(2)当试验结果小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不超过2(0.1mm),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不超过4(0.1mm)。
(3)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不超过平均值的4%,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不超过平均值的8%。
6.记录表格
记录格式如表2
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表表2
试验者记录者校核者日期
7.注意事项
(1)根据沥青的标号选择盛样皿,试样深度应大于预计穿入深度10mm。
不同的盛样皿其在恒温水浴中的恒温时间不同。
(2)测定针入度时,水温应当控制在25℃±1℃范围内,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高度不小于10mm。
(3)测定时针尖应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必要时用放置在合适位置的光源反射来观察。
使活杆与针连杆顶端相接触,调节针入度刻度盘使指针为零。
(4)在3次重复测定时,各测定点之间与试样皿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5)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应在规定的允许值差值范围内,若超过规定差值试验应重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