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术语大全

合集下载

象棋术语大全

象棋术语大全
4、随时注意下列可能性及可行性:
1)弃子取势
2)先弃后取
3)车换马炮
4)弃子渡兵过河
5)叫将反将
5、要注意兑子、得子后的棋型,先手得子失先非上策
6、占有先手时,宜避兑进攻主力
7、临杀勿急,催逼宜紧,勿手软
8、两军相逢勇者胜
9、明显攻着不易得手,切忌一厢情愿,意图侥幸,应注意攻着的暗度及深度
1)移开后是否先手捉子或叫杀
2)伸炮护前挡驾反打彼炮
3)先离险地
8、马前卒疏通性不如对手时应留意:
1)避免兑车,以免残棋难下
2)车应伺机巡河兑换三、七兵
9、九宫象位有马,可防止对方两边卧槽马
10、拐角马救急时可护住一士
11、残棋对方缺双士时,以车马攻之,可以一将一杀(兼吃兵),变少卒为多卒、化危机为转机
2)占据要点,主导局面,不轻言牺牲
2、马吃对方原位七兵后,可用二路炮塞对手相眼,以便跃马卧槽
3、边卒挺进有三用处:
1)压制对方边马
2)我方能车一进三高出车或保中卒
3)能马三进一再马一进三进河口象位
4、当对手炮打边卒时:
1)避其沉底,上象或平炮阻之
2)诱其沉底,车马回师围捕之 ,对方之沉底炮可用己方车马(或车马象)捕捉,无论马是正马或边马。
3、中路无法突破或我方阵型有缺陷时,中炮位置应予调整(移型换位)
4、中局十技:「挪、抽、捉、兑、牵、拦、逐、运、弃、杀」及停着顿挫
5、布局原则:
1)首要尽快出动大子:车路要通,马路要活、炮勿轻发
2)抑制对方大子出动
3)注意子力的协调性和联络性
6、布局阶段宜注意的问题:
11、八角马——马、将九宫对角分,控将(jiàng)、车将(jiāng)成杀阵。

中国象棋专业术语大全

中国象棋专业术语大全

中国象棋专业术语中国象棋是一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棋类游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象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术语。

这些术语不仅能够帮助棋手更好地理解棋局,也能够增加对棋局的深度理解。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国象棋专业术语。

一、基本术语1.将军:也称“照将”、“打将”、“叫将”、“将军”。

指一方走子企图攻击对方将帅,使对方将帅处于危险状态。

2.打:“将”“杀”“捉”等手段的统称。

指攻击对方棋子或防御子力的行为。

3.挪:腾挪,移运关键棋子以调整阵形。

4.兑:以己方有根的棋子威胁要吃换取对方与同等子力的有根棋子。

5.献:把己方无根的棋子放在对方能吃掉的位置上,泛指以弃子引离为目的战术。

6.牵:守着对方棋子的去路或威胁要吃对方的棋子,使其无法动弹。

7.闲:泛指一切不直接叫吃或叫将的着手。

8.逐:驱逐棋子,通常为了占线、争先、取势。

9.弃:舍弃己方子力,以求更高的实利或胜势。

10.拦:以有根的棋子堵住对方棋子往某方向的路。

11.抽:一面叫将,一面吃子或要吃子。

12.捉:威胁要吃掉对方无根的棋子。

13.长将:走子连续不停照将,形成循环。

14.长捉:走子连续追捉一子或数子,形成循环。

15.边线:棋盘从两边的纵线,即“一路”“九路”(用黑方表示为“9路”“1路”)线。

16.九宫:棋盘中形如“米”字格区域,包括九个交叉点。

二、高兵、低兵、底兵/老兵、过河兵等术语1.高兵:也称“高卒”,指位于己方士象上方的兵(卒)。

2.低兵:也称“低卒”,指位于己方士象下方的兵(卒)。

3.底兵/老兵:指位于己方底线上的兵(卒)。

4.过河兵:指越过河界的兵(卒)。

三、其他常见术语1.反照:通过化解己方被照的同时还照对方,使对方处于危险状态。

2.借力打力:利用对方棋子的攻击力,反攻对方棋子,从而获取优势。

3.围杀:通过围住对方棋子,使其无法逃脱或无法移动,从而形成杀棋。

4.抽将:通过吃子或交换棋子,同时威胁对方将军,从而获取优势。

中国象棋有哪些术语

中国象棋有哪些术语

中国象棋有哪些术语中国象棋有哪些术语想要下好中国象棋,那么就先来了解中国象棋的术语吧,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中国象棋的术语,欢迎大家阅读!中国象棋术语将: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帅(将)者,称为“照将”,简称“将”。

杀:凡走子企图在下一着照将或连续照将,将死对方者,称为“杀着”,简称“杀”。

捉:凡走子后能够造成在下一着(包括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照将或连续交换的手段)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称为“捉”。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为“打”。

兑:凡走子可与同等子力互换吃去者,称为“邀兑”,简称“兑”。

献:凡无根子送吃,而对方同兵种子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

拦:凡走子阻拦对方棋子的活动,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拦”。

跟:凡走子盯牵对方有根子,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跟”。

闲:凡走子性质不属于将、杀、捉,统称为“闲”,兑、献、拦、跟,均属“闲”的范畴。

长将: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将”。

长杀:凡走子连续不停杀着,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杀”。

长捉:凡走子连续追捉一子或数子,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捉”。

长兑:凡走子连续不停邀兑,称为“长兑”。

类似解释也适用于“长献”、“长拦”、“长跟”。

长打对长打:凡双方走子循环反复,步步是打,称为“长打对长打”。

长打对非长打:双方走子循环反复,一方步步是打,中间没有闲着,另一方中间有闲着,则称为“长打对非长打”。

有根子和无根子:凡有己方其他棋子(包括暗根)充分保护的子,称为“有根子”,反之,称为“无根子”。

形式上是根,实际上起不到充分保护作用,称为假根或少根。

假根子和少根子按无根子处理。

中国象棋文化琴棋书画,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其中之象棋,参与人数之多、流传地域之广、精神内涵之博大深厚,皆令其他形式的文化望尘莫及,被尊之为国粹瑰宝乃当之无愧。

象棋在中国,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这说明那时已有“象棋”之名。

象棋术语

象棋术语

象棋术语将军也称“照将”。

“打将”、“叫将”,简称“将”。

对局中,一方在下一步棋要去吃对方将(帅)时的称谓。

被将军一方必须“应将”;无法应将者,称为“将死”。

有些地区,在对局中出现将军时,需叫一声“将军”,以提醒对方。

应将也称“解着”。

指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保卫的着法。

对局中,一方叫“将军”,另一方必须“应将”。

将死对局中,被“将军”的一方如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困毙也称“欠行”、“无棋”。

“无着”。

对局中,以己方棋子围困对方将(帅),使之无应着可动而认输。

运用此着法,有时需注意将、帅间的制约关系。

并充分运用以己方将(帅)控制对方将(帅)的手段。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为“打”。

“打”与“闲”是一对矛盾概念,设立这两个概念,会使我们在分析和裁定棋例案例时可以节省很多语言,既概括又方便。

动子在循环着法中,双方相应所走动的棋子习惯上称“动子”,它是给一着棋定性时必须首先考虑的棋子对象。

相关于走动棋子b,虽然b本身不作打,却造成己方的棋子a作打,或造成b与a联合作打,那么这时b就是与a作打的“相关于”。

根据打的类型不同,分别称“将的相关子”。

“杀的相关于”和“捉的相关于”。

相关子的特点是:有它才有打,无它便无打。

它虽然本身不作打,但却是产生打的原因,因此它在打中起间接作用。

它也是给一着棋定性时必须考虑的棋子对象。

兑凡走子与同等子力互换吃去者,称为“邀兑”,简称为“兑”凡无根子送吃,而对方同兵种子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

拦凡走子阻拦对方棋子的活动,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拦”。

跟凡走子盯牵对方有根子,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跟”闲凡走子性质不属1将杀捉者,统称为“闲”。

兑、献。

拦、跟均属“闲”的范畴。

长将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将”。

长杀凡走子连续不停叫杀,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杀”。

长捉凡走子连续追捉一子或数子,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捉”。

棋类术语及其寓意解释

棋类术语及其寓意解释

棋类术语及其寓意解释棋类是一项古老而深受人们喜爱的智力运动,它不仅需要智慧和策略,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解释一些常见的棋类术语,并探讨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1. 象棋术语1.1 将帅:象棋中的两位主要角色,代表着主宰和领导的意义。

将帅既要守护自己,也要攻击对方,象征着智慧和勇气。

1.2 车马炮:车、马、炮是象棋中的重要棋子,象征着兵力集中的战略思想。

车代表纵横捭阖的能力,马象征快速机动,炮寓意狙击敌人。

1.3 士仕:代表尊贵和忠诚的象棋棋子。

士在象棋中有限的行动空间,寓意人们在有限条件下发挥潜力,而仕则象征着荣誉和效忠。

1.4 红黑:象棋中的两支阵营,红方代表着热血与激情,黑方寓意着沉稳与冷静。

红黑棋局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策略和思考方式。

2. 围棋术语2.1 棋谱:围棋中记录棋局的方法,是指导棋局发展和后续推演的重要工具。

棋谱传承着棋局的历史和价值观,承载着智慧和智商。

2.2 棋盘:围棋的战场,象征着人生的舞台。

棋盘上的每个交叉点都代表着选择和决策,反映了人们面临困境时的智慧和胆识。

2.3 活活死死:围棋中描述棋子状态的词语,活棋指着具备发展潜力和生存空间的棋子,而死棋则表示陷入困境无法生存。

生死之间表达了围棋中激烈的对局和决战。

2.4 围魏救赵:一种围棋战术,以小围大的意义,象征着智者抓住敌人弱点,力图扭转局面的策略。

3. 中国象棋术语3.1 过河:指象棋中兵卒过河的动作,体现了攻守之间、敌我对峙的较量。

过河不易,象征着挑战和突破。

3.2 车轮战:象棋中轮番进攻对方车的策略,寓意着智者的变化和出其不意,以求击败对手。

3.3 引车卖炮:一种令对方车马捉襟见肘的战术,象征着利用对手的破绽来获得优势,体现了智者的心计和战略。

3.4 中风车:指车在棋盘中间的位置威力最大,象征着兵力集中、攻击力最强,喻意集结众力,团结一致。

4. 国际象棋术语4.1 开局:国际象棋中指从开局棋谱开始的阶段,是整场对局的起点。

象棋术语集锦

象棋术语集锦

象棋术语集锦1、当头炮:象棋第一步走“炮”至中线,称“中炮”或“中宫炮”也有叫“当头炮”的,棋谱记录:炮二平五(走右炮)或炮八平五(走左炮)。

2、拐子马:拐脚马,也称“穿宫马”、“转脚马”。

上象后马二进四从象田出动,再穿上角奔河头,运用得当,可乘势直奔“老窝”打将以威胁对方;如遇阻拦或受到对方当头炮的牵制,则会施展不开。

3、卧槽马:指进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马。

既可将军,又可以抽车,是常见的一种凶招。

4、一方平炮上马后出直车控制已方河界线,称为“ 巡河车” 。

《桔中秘》中有“巡河车赶子有功”之说,其作用即可控制,又可阻击。

常见的是以此为后盾挺兵对弈活马。

5、挂角马:指的是一方的马在对方九宫的两个上角中的任意一个对还没有移动位置的将(帅)形成叫将的局面。

6、士角炮:先手方起手第一着走“炮八平六”或“炮二平四”,因炮安于士角,故名。

有“炮向士角安”之说。

其作用利于上马出车,是一种伺机而进的稳健战术。

对手如应着中炮,则可变为先手反宫马与单提马等布局。

7、中跑:中国象棋里的一种走法。

为炮二平五或炮八平五,又称当头炮。

1(中炮是象棋开局中最直接也是进攻性最强的开局。

学习象棋开局,一般先学习中炮开局。

如以同一方向的炮架中炮应对,称为顺手炮布局。

以另一方向的炮架中炮应对,称为列手炮。

这两种布局方式都将导致激烈的对攻。

对抗中炮最强最有弹性的防守性布局是屏风马。

中炮对屏风马布局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已经成熟。

事实证明,中炮进攻性强,而屏风马反弹力强,两者势均力敌。

中炮对屏风马布局类型包括:中炮急进中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两头蛇,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双炮过河,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右炮过河,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等等。

) 8、立马车:中国象棋的一种术语,车占中间守住士,马挂角的一种杀法,当然车前面没相。

2。

象棋基本术语图解

象棋基本术语图解

象棋基本术语图解编辑目录1作品目录1作品目录目录第一章名词术语第一节棋盘和棋子第二节车类术语 1.直车2.横车3.直横车4.过河车5.巡河车6.骑河车7.横车将路8.贴身车9.通头车10.低头车11.中车12.单车保剑13.重叠车14.无车棋15.过门第三节马类术语 1.鸳鸯马2.窝心马3.卧槽马4.挂角马5.屏风马6.钓鱼马7.虎头马8.两头蛇9.先锋马10.马当象 11.天马行空 12.只马当象 13.八角马 14.独马踩无棋 15.铁马16.回马枪 17.侧马虎第四节炮类术语1.担子炮2.炮台3.叠叠炮4.空头炮5.辘轳炮6.海底捞月7.入角炮8.窝心炮9.有炮须留他家士10.残局炮归家 11.丝线掏牛 12.蟹眼炮 13.炮三相 14.炮三士 15.铁炮第五节兵(卒)类术语1.中兵2.相头兵3.独兵擒王4.高兵5.低兵6.底兵7.边兵8.通路兵9.对头兵10.孤兵11.花心兵 12.二鬼拍门 13.兄弟兵 14.高低兵 15.老卒捞车 16.铁兵17.风摆柳第六节士相类术语1.底士2.单士3.太公坐椅4.双士5.羊角士6.单缺士7.单缺象8.士象全9.交叉士象 10.门东户西 11.双相第七节将(帅)类术语1.对面笑2.困将3.自缚4.双照将5.三照将6.盖头7.闷杀8.垫将9.露将10.露将三把手 11.闷宫12.山顶公 13.将门肋道第八节组合类术语1.马后炮2.铁门闩3.车马冷着4.车兵联攻5.双车错6.借炮使马7.借车使炮8.炮辗丹沙9.双杯献酒 10.车炮抽杀 11.大胆穿心12.夹车炮 13.天地炮 14.重炮15.双马饮泉 16.拨簧马 17.列马车 18.车心马脚 19.车兵冷着 20.三车闹士21.三仙炼丹 22.四车相斗 23.将军脱袍 24.送佛归殿 25.三子归边 26.双龙抱珠第九节先后手类术语1.先走2.后走3.先手4.后手5.争先6.反先7.假先手8.官着9.着与回合 10.妙着11.紧着12.诱着13.停着 14.等着 15.错着 16.谱着 17.隐着 18.变着第十节攻守与子力1.攻方2.守方3.攻子4.守子5.强子6.弱子7.子力猛8.子力宽9.长兵器 10.短兵器 11.弃子 12.擒子 13.子力优势第十一节局势、全局1.局面2.局势3.审势4.均势5.胜势6.入局7.弱点8.空门9.杀势 10.杀局 11.全局研究 12.复盘 13.对局评注第二章开局术语1.开局2.应局3.定式4.中炮5.顺手炮6.单边封7.弃马十三着8.两头蛇9.三步虎10.信手炮11.顺炮正马12.顺炮直车对横车 13.缓进过河车14.先跳边马15.两头蛇对双横车 16.马后藏车17.缓开车18.顺炮直车进三兵 19.顺炮直车士角炮对横车 20.顺炮横车对直车 21.顺炮横车对直车巡河 22.顺炮横车巡河炮局 23.起象保马24.顺炮双横车25.列手炮26.大列手炮27.小列手炮28.半途列炮29.中炮对屏风马 30.中炮盘头马31.中炮巡河车32.中炮直车盘头马 33.中炮左横车盘头马 34.中炮右横车盘头马 35.中炮巡河车对挺卒 36.中炮巡河车对弃马陷车 37.中炮巡河车对退炮 38.中炮过河车39.平炮兑车40.进中兵对平炮兑车 41.边马对平炮兑车42.盘河马对平炮兑车 43.五九炮对平炮兑车 44.平炮兑车高车保马 45.屏风马横车46.屏风马横车控肋 47.屏风马左象横车 48.中炮过河车边马 49.屏风马右炮过河 50.平炮兑车起右横车 51.平炮兑车急进中兵 52.左马盘河53.左马盘河上右象 54.高左炮55.高左炮对高右炮 56.左马盘河右横车 57.中炮巡河炮58.中炮巡河炮对左炮巡河 59.中炮巡河炮对右炮巡河 60.中炮巡河炮对挺卒兑兵 61.中炮巡河炮对象位车 62.巡河炮缓开车63.巡河车对右炮过河 64.横车七路马对平炮兑车 65.横车七路马对右士 66.中炮七路马67.中炮七路马直车 68.双炮过河69.双炮过河上右士象 70.双炮过河跃左马 71.不进卒式左炮封车 72.左炮封车上右象 73.反宫马74.急进中兵75.七兵过河车对升边车 76.五七炮弃双兵77.五六炮对平边炮 78.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79.缓开车对反宫马进炮封车80.单捉马 81.七宝连树 82.拐脚马 83.鸳鸯炮 84.左叠炮 85.士角炮 86.过宫炮 87.敛炮 88.起马局 89.边马局 90.仙人指路 91.卒底炮 92.金钩炮 93.九尾龟 94.飞相局 95.飞相局进七兵对左中炮96.瞎眼狗 97.双关门 98.龟背炮 99.虎眼炮 100.过河炮 101.边炮 102.上士局 103.顺相局 104.出林车第三章中局战术术语1.中局2.运子取势3.弃子抢先4.兑子争先5.兑子解围6.兑子谋子7.弃子攻杀8.先弃后取9.解杀还杀 10.攻守兼备 11.反弃子 12.弃子堵塞13.弃子引离14.简化15.闪击16.牵制17.顿挫18.诱逼19.陷阱20.飞刀21.腾挪22.反击23.拦截24.一车搏双25.一车捉双26.以退为进27.乘虚而入28.马踹中宫29.杀士擒将30.声东击西31.调虎离山第四章残局术语 1.残局2.实战残局3.实用残局4.例胜5.巧胜6.例和7.巧和8.孤兵擒王9.单士和单兵 10.孤兵擒士11.一兵例和一象 12.单兵巧胜双士 13.单兵例和一马 14.高低兵例胜双士 15.高低兵例胜双象 16.高低兵例和双象 17.双低兵例和双士 18.双低兵例和双象19.高低兵例胜卒象 20.双兵相例胜卒士 21.高低兵例胜一马 22.高低兵例胜一炮 23.双低兵巧胜一炮 24.高低兵例胜单缺士 25.高低兵例胜单缺象 26.高低兵例和单士象 27.双兵例和炮士 28.双兵巧胜马单缺象 29.双兵例和马士 30.双兵例和马象 31.双兵例和炮象 32.双底兵例和炮士 33.三兵例胜士象全 34.高低兵巧和士卒 35.高低兵巧和象卒 36.三兵例和士象全 37.三兵例胜炮双象 38.三兵例胜卒单缺士 39.三兵例胜马双象 40.三兵例胜马双士 41.三兵例胜炮双士 42.马擒单士43.一马巧胜双士 44.一马例和单象 45.一马巧胜单象 46.一马巧胜单士象 47.马兵例和士象全 48.双兵例和马士 49.马兵巧胜炮卒 50.马底兵例和双象 51.马底兵例胜单士象 52.马低兵例胜卒士象 53.马低兵例和单缺象 54.马低兵巧胜单缺象55.马低兵巧胜单缺士 56.马低兵例和底士双象57.马低兵巧胜底士双象 58.马兵例胜士象全 59.马底兵例胜双士 60.马底兵例胜单象 61.马低兵例和一炮 62.马兵例胜马士 63.马兵例胜炮象 64.马兵例胜炮士 65.双马例胜士象全 66.双马例胜马双士 67.双马相例胜炮双士 68.双马例胜炮双象 69.炮士例胜双士 70.炮士例和双象 71.炮士巧胜士象 72.炮仕相例和士象73.炮双士例和士卒 74.炮仕相全例和双卒 75.炮双仕例和一炮 76.炮仕例和双底卒 77.炮双士巧胜双低卒 78.炮仕巧和低卒 79.炮低兵巧胜士象全 80.双炮例胜双士 81.双炮例和双象 82.双炮双相例胜双象 83.马炮仕相全例胜马士象全84.马炮仕相全例和炮士象全85.一车例和士象全 86.一车巧胜士象全 87.车低兵例胜一车 88.车低兵例和一车 89.车低兵例和车象 90.车高兵例和车士 91.车高兵例胜车士 92.车低兵仕巧胜车士 93.车底兵仕巧胜车士 94.车兵例胜马士象全95.一车巧胜三卒96.一车例和三卒97.一车例和双卒双象 98.一车例和马卒双士 99.一车例和马卒象 100.一车例和双马 101.一车例和马炮 102.一车巧胜马炮 103.步数棋104.车马例和车双士 105.车马双仕例胜双士 106.炮例和一车107.车炮例和车卒 108.车炮仕相全巧胜车士象全109.车炮仕相全巧胜马炮士象全110.双车例和车士象全 111.双车巧胜车士象全 112.双车例胜车马双士 113.双车例和车炮双士第五章规则术语1.将军2.应将3.将死4.负局5.和棋6.棋例7.杀8.捉9.打10.抽11.兑12.献13.跟14.拦15.闲16.有根子和无根子 17.假根子或少根子 18.允许着法19.得子20.一将一闲 21.一将一无抽 22.兵卒长捉 23.将帅长捉 24.二打二还打 25.三打一还打 26.多打对多打 27.三次重复 28.禁止着法 29.长将30.长捉31.二打一还打 32.一将一捉 33.一将一抽 34.一将一杀 35.长杀36.第一反击 37.六十四合规则 [1]。

象棋常见的术语

象棋常见的术语

象棋常见的术语象棋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棋类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将介绍一些象棋常见的术语,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象棋。

一、车马炮兵相士帅的行棋规则1. 车:车是象棋中最重要的棋子之一,它的行棋路径是沿着直线前进和后退,可以横向或纵向走动,每步可走任意多格;2. 马:马是象棋中的特殊棋子,它的行棋路径是走日字,即先向前或向后走一格,然后向左或向右走两格;3. 炮:炮的行棋路径与车相似,也是沿着直线前进和后退,可以横向或纵向走动,每步可走任意多格。

但炮有一个特殊的吃子规则,即炮在吃子时必须隔着一个棋子,否则不能吃子;4. 兵:兵的行棋路径是沿着直线向前走一格,但在过河之后可以左右移动;5. 士:士的行棋路径是斜线,每步可走一格;6. 帅:帅的行棋路径与士相似,也是斜线,每步可走一格。

二、象棋棋盘和布局术语1. 棋盘:象棋棋盘是一个9x10的方格矩形,由90个小方格组成,用于摆放棋子;2. 棋子:象棋中的棋子共有32个,分别是车、马、炮、兵、相、士和帅;3. 棋局:棋局是指棋盘上棋子的摆放位置;4. 红黑方:象棋中的两个对弈方分别为红方和黑方,红方的棋子在棋盘的下方,黑方的棋子在棋盘的上方;5. 兵眼:兵眼是指兵在某一位置的左右两个位置都被对方棋子控制住,无法前进的情况。

三、象棋战术和技巧术语1. 进攻:进攻是指以攻击对方棋子为目的,主动控制局势的行动;2. 防守:防守是指以保护自己的棋子为目的,被动应对对方的进攻行动;3. 中炮:中炮是指将炮放在中线上,威胁对方中心棋盘的战术手段;4. 飞将:飞将是指将和士形成一条直线,可以使帅躲避对方的攻击;5. 飞车:飞车是指将和车形成一条直线,可以进行迅速而犀利的攻击;6. 空炮:空炮是指炮在没有隔子的情况下进行吃子的战术;7. 车炮配合:车炮配合是指车和炮之间互相配合,形成攻守兼备的局势;8. 将军:将军是指将帅被对方的棋子所威胁,必须采取行动来解除威胁;9. 逼和:逼和是指一方通过威胁对方的帅而迫使对方陷入无法脱身的局面,从而达到平局的战术手段;10. 残局:残局是指棋局中只剩下少数几个棋子的阶段,需要运用精妙的战术进行攻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方走棋时出现循环反复多次的允许着法,又都不愿变着;(2)对局进行中,一
方走出轮走的一着棋后,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提和在一局棋中每方只限一 次,如双方各提议一次,则互相抵消,可再重提;(3)符合“六十回合规则”。
审势
也称“审局”。象棋术语。根据对局形势,通过综合对比、分析,权衡双方,称为 “审势”。
开局 也称“布局”。象棋术语。是整个对局的开始和基础。双方根据战略战术的需要, 分别部署兵力准备作战。其正确与否,对中局、残局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可分为 先手和后手两种。前者一般为主动进攻。后者则根据对方的情况,采取守势或相互 争先。
当头炮
也称“中宫炮”、“中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起着把炮放在正中线位, 是先走一方采取主动攻势的一种布局。作用是威胁对方中卒,使后走一方立即采取 上马或对炮应着。“以炮斗炮”(指顺手炮与列手炮)与“以炮攻马”(主要为屏 风马防御),是象棋布局的两个系统。
先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先走者称为“先手”,与后手相 对;(2)指棋局形势,主动者称为“先手”(也称“得先')
后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后走者称为“后手”;(2)与先 手相对。指棋局形势,被动者称为“后手”(也称“失先”或“落后”)。
正着
也称“官着”。象棋术语。指正确的着法。与错着相对。走此一着棋后,以后即使 有变化,也不至于造成被动失势。
象戏
古代对象棋的一种称谓。
宝应象棋
古象戏。
橘中戏
象棋别称。
象弈
南宋时对象棋的一种称谓。
九宫
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类似古代战争发号施令的 “中军帐”。是将(帅)、士(仕)活动的地区。
兵线
也称“卒林”。象棋术语。棋盘近河界第二行,开局前置兵、卒的横线。
肋道
也称“将门肋道”。象棋术语。棋盘中线帅(将)位左右道线(第四、第六线,两 条都是要道线),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
对局形势
也称“局势”。象棋术语。指双方棋子阵形分布和对立形势的综合状况。对局开始 后,双方棋子逐渐出现均衡或不均衡现象,根据棋子所占位置,处上风、有利一方 为“优势”,处下风、不利一方为“劣势”。正确审势并去争取优势,称为“夺 势”或“取势”。
全盘战术
也称“全局研究”。象棋术语。由开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组成的连贯性的整体 战术。是象棋对局的一门专题。
七子着法 象棋术语。指将(帅)、(仕)、象(相)、车、马、炮、卒(兵)7种棋子的不 同着法:(1)将与帅每一着只准走一步,可前进、后退、横走,但不准走出 “米”字形的“九宫”,在中间无别的棋子时,将与帅于同一条直线上不准直接对 面,否则先占者为胜;(2)士与仕每一着只准沿九宫斜线走一步,可进可退; (3)象与相不能越过“河界”,每一着斜走两步,俗称象走“田”字,如遇田字 中心有别的棋子,即不能跳过,俗称“塞象眼”;(4)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 横走,不限步数;(5)马每一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俗称马走 “日”宇,如果在一直(或一横)处有别的棋子,俗称“蹩脚马”,就不能走过; (6)炮在不吃子时,走法与车同,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炮架)跳吃,俗称 “炮打隔子”;(7)兵与卒每一着直走一步,过河界后可直走或横走,但不准退 后。一般情况下,兵过河界后在第二条横线(俗称兵线)上时,称“高兵”,攻防 都比较灵活倒第三、第四条横线时,称“低兵”;到底线,则称“老兵”,力量最 弱。
错着
也称“败着”、“漏着”。象棋术语。指错误的着法。与正着相对。走错着后往往 失子、失先而立见败局,故有“棋错一着满盘输'之说。
闲着
也称“停着”。象棋术语。一种适宜用于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可 冷静、耐心地等续威胁,属允许着法。
屏风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2平5、马8进7,马2进3,保护 中兵(卒),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
顺手炮
也称“斗炮局”。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步都走中炮,由于双炮方向 相同,故名。
列手炮
也称“逆手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着都走中炮,而两炮方向不 同,故名。
紧着
象棋术语。指步步进逼、环环扣紧的着法。一般包含捉子、封锁以及困将等作用。
变着
象棋术语。指全局、中局、残局的各种变化着法。在棋谱中,为了通过对比来系统 分析、介绍各种着法的优劣,均按次序冠以“变二”、“变三”等字样(近代则用
“注二”、“注三”等字样),以表明为第二种、第三种等变化着法。
好着
也称“精妙好着”、“妙棋”。象棋术语。指对局中成功的着法。
坏着
也称“错误失着”、“败着”。象棋术语。指对局中的错误着法。
将军
也称“照将”。简称“将”。象棋术语。比赛时,一方下一步棋要吃对方将(帅) 时的称谓。如走动一步棋而可使两个棋子去吃对方将(帅),则称“双照将”。被
“将军”的一方采取保卫着法,称为应将。无法应将者称为“被将死”。
应将
也称“解着”。象棋术语。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保卫着法。对局中,一方将军, 另一方必须应将。
中国象棋术语(1)
中国象棋
中国传统棋种。在正方形的棋盘上分红、黑两方,各有16个子,为帅(将)一
仕(士)、相(象)、车、马、炮。二,兵(卒)五。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 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以将对方将死或对方认输为止。如不能将死或使对方认 输,经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或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以上(属允 许着法),又不愿变着时,可根据规则判为和局。
盘头马
也称“中炮连环夹马”。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先走一方运用中炮盘头马布 局。挺进中兵(卒),双马则从中路连环策应。
对面笑
象棋术语。比赛时,双方将、帅不能在棋盘的同一条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先占者 得胜。出现这类情况,称为“对面笑”。在残局子少阶段,可常用“露帅(将)” 的条件,来控制对方的将(帅),以利于战局。
困毙 也称“欠行”、“无着”。象棋术语。比赛时,以棋子围困对方将(帅),使之无 应着可动而认输。
和局
也称“和棋”、“平局”。象棋术语。古棋谱上称为“正和”、“官和”。一般指 比赛双方都没有取胜可能的棋子或棋势。也有属于比赛规则方面的,包括:(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