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术语

合集下载

象棋术语大全

象棋术语大全
4、随时注意下列可能性及可行性:
1)弃子取势
2)先弃后取
3)车换马炮
4)弃子渡兵过河
5)叫将反将
5、要注意兑子、得子后的棋型,先手得子失先非上策
6、占有先手时,宜避兑进攻主力
7、临杀勿急,催逼宜紧,勿手软
8、两军相逢勇者胜
9、明显攻着不易得手,切忌一厢情愿,意图侥幸,应注意攻着的暗度及深度
1)移开后是否先手捉子或叫杀
2)伸炮护前挡驾反打彼炮
3)先离险地
8、马前卒疏通性不如对手时应留意:
1)避免兑车,以免残棋难下
2)车应伺机巡河兑换三、七兵
9、九宫象位有马,可防止对方两边卧槽马
10、拐角马救急时可护住一士
11、残棋对方缺双士时,以车马攻之,可以一将一杀(兼吃兵),变少卒为多卒、化危机为转机
2)占据要点,主导局面,不轻言牺牲
2、马吃对方原位七兵后,可用二路炮塞对手相眼,以便跃马卧槽
3、边卒挺进有三用处:
1)压制对方边马
2)我方能车一进三高出车或保中卒
3)能马三进一再马一进三进河口象位
4、当对手炮打边卒时:
1)避其沉底,上象或平炮阻之
2)诱其沉底,车马回师围捕之 ,对方之沉底炮可用己方车马(或车马象)捕捉,无论马是正马或边马。
3、中路无法突破或我方阵型有缺陷时,中炮位置应予调整(移型换位)
4、中局十技:「挪、抽、捉、兑、牵、拦、逐、运、弃、杀」及停着顿挫
5、布局原则:
1)首要尽快出动大子:车路要通,马路要活、炮勿轻发
2)抑制对方大子出动
3)注意子力的协调性和联络性
6、布局阶段宜注意的问题:
11、八角马——马、将九宫对角分,控将(jiàng)、车将(jiāng)成杀阵。

中国象棋专业术语大全

中国象棋专业术语大全

中国象棋专业术语中国象棋是一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棋类游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象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术语。

这些术语不仅能够帮助棋手更好地理解棋局,也能够增加对棋局的深度理解。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国象棋专业术语。

一、基本术语1.将军:也称“照将”、“打将”、“叫将”、“将军”。

指一方走子企图攻击对方将帅,使对方将帅处于危险状态。

2.打:“将”“杀”“捉”等手段的统称。

指攻击对方棋子或防御子力的行为。

3.挪:腾挪,移运关键棋子以调整阵形。

4.兑:以己方有根的棋子威胁要吃换取对方与同等子力的有根棋子。

5.献:把己方无根的棋子放在对方能吃掉的位置上,泛指以弃子引离为目的战术。

6.牵:守着对方棋子的去路或威胁要吃对方的棋子,使其无法动弹。

7.闲:泛指一切不直接叫吃或叫将的着手。

8.逐:驱逐棋子,通常为了占线、争先、取势。

9.弃:舍弃己方子力,以求更高的实利或胜势。

10.拦:以有根的棋子堵住对方棋子往某方向的路。

11.抽:一面叫将,一面吃子或要吃子。

12.捉:威胁要吃掉对方无根的棋子。

13.长将:走子连续不停照将,形成循环。

14.长捉:走子连续追捉一子或数子,形成循环。

15.边线:棋盘从两边的纵线,即“一路”“九路”(用黑方表示为“9路”“1路”)线。

16.九宫:棋盘中形如“米”字格区域,包括九个交叉点。

二、高兵、低兵、底兵/老兵、过河兵等术语1.高兵:也称“高卒”,指位于己方士象上方的兵(卒)。

2.低兵:也称“低卒”,指位于己方士象下方的兵(卒)。

3.底兵/老兵:指位于己方底线上的兵(卒)。

4.过河兵:指越过河界的兵(卒)。

三、其他常见术语1.反照:通过化解己方被照的同时还照对方,使对方处于危险状态。

2.借力打力:利用对方棋子的攻击力,反攻对方棋子,从而获取优势。

3.围杀:通过围住对方棋子,使其无法逃脱或无法移动,从而形成杀棋。

4.抽将:通过吃子或交换棋子,同时威胁对方将军,从而获取优势。

中国象棋有哪些术语

中国象棋有哪些术语

中国象棋有哪些术语中国象棋有哪些术语想要下好中国象棋,那么就先来了解中国象棋的术语吧,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中国象棋的术语,欢迎大家阅读!中国象棋术语将: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帅(将)者,称为“照将”,简称“将”。

杀:凡走子企图在下一着照将或连续照将,将死对方者,称为“杀着”,简称“杀”。

捉:凡走子后能够造成在下一着(包括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照将或连续交换的手段)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称为“捉”。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为“打”。

兑:凡走子可与同等子力互换吃去者,称为“邀兑”,简称“兑”。

献:凡无根子送吃,而对方同兵种子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

拦:凡走子阻拦对方棋子的活动,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拦”。

跟:凡走子盯牵对方有根子,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跟”。

闲:凡走子性质不属于将、杀、捉,统称为“闲”,兑、献、拦、跟,均属“闲”的范畴。

长将: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将”。

长杀:凡走子连续不停杀着,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杀”。

长捉:凡走子连续追捉一子或数子,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捉”。

长兑:凡走子连续不停邀兑,称为“长兑”。

类似解释也适用于“长献”、“长拦”、“长跟”。

长打对长打:凡双方走子循环反复,步步是打,称为“长打对长打”。

长打对非长打:双方走子循环反复,一方步步是打,中间没有闲着,另一方中间有闲着,则称为“长打对非长打”。

有根子和无根子:凡有己方其他棋子(包括暗根)充分保护的子,称为“有根子”,反之,称为“无根子”。

形式上是根,实际上起不到充分保护作用,称为假根或少根。

假根子和少根子按无根子处理。

中国象棋文化琴棋书画,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其中之象棋,参与人数之多、流传地域之广、精神内涵之博大深厚,皆令其他形式的文化望尘莫及,被尊之为国粹瑰宝乃当之无愧。

象棋在中国,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这说明那时已有“象棋”之名。

象棋术语都有哪些

象棋术语都有哪些

象棋术语都有哪些象棋术语都有哪些象棋作为历史悠久的智力游戏,不仅有丰富的战法,从棋子、棋盘、走法到许多逐步定型的术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趣味。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是象棋的术语大全,一起来学习吧!棋局术语开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当前棋手门对开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某些明属于开局的变化已达到前15回合,开局后期和中局前期交织;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大量消耗,盘上特点从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杀转变为少量子力间互动,残局阶段直接性的战斗接触减少,子力的调运最为关键;先手:开局时红先,对局中的主动者。

后手:开局时黑后,对局中的被动者。

起着:开局第一着。

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

正着: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

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

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入局:在双方纠缠阶段,一方组织子力对另一方产生一个战术打击并且此打击直接获胜的过程,入局可能是连杀,也可能只是小兵开始渡河,但必须是能产生胜利的过程。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胜势: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棋着术语九宫:将帅活动区域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5)代表中路;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边线:棋盘的一、九(1、9)路纵线;河界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五条横线;兵行线(卒林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四条横线,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横线;。

棋类术语及其寓意解释

棋类术语及其寓意解释

棋类术语及其寓意解释棋类是一项古老而深受人们喜爱的智力运动,它不仅需要智慧和策略,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解释一些常见的棋类术语,并探讨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1. 象棋术语1.1 将帅:象棋中的两位主要角色,代表着主宰和领导的意义。

将帅既要守护自己,也要攻击对方,象征着智慧和勇气。

1.2 车马炮:车、马、炮是象棋中的重要棋子,象征着兵力集中的战略思想。

车代表纵横捭阖的能力,马象征快速机动,炮寓意狙击敌人。

1.3 士仕:代表尊贵和忠诚的象棋棋子。

士在象棋中有限的行动空间,寓意人们在有限条件下发挥潜力,而仕则象征着荣誉和效忠。

1.4 红黑:象棋中的两支阵营,红方代表着热血与激情,黑方寓意着沉稳与冷静。

红黑棋局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策略和思考方式。

2. 围棋术语2.1 棋谱:围棋中记录棋局的方法,是指导棋局发展和后续推演的重要工具。

棋谱传承着棋局的历史和价值观,承载着智慧和智商。

2.2 棋盘:围棋的战场,象征着人生的舞台。

棋盘上的每个交叉点都代表着选择和决策,反映了人们面临困境时的智慧和胆识。

2.3 活活死死:围棋中描述棋子状态的词语,活棋指着具备发展潜力和生存空间的棋子,而死棋则表示陷入困境无法生存。

生死之间表达了围棋中激烈的对局和决战。

2.4 围魏救赵:一种围棋战术,以小围大的意义,象征着智者抓住敌人弱点,力图扭转局面的策略。

3. 中国象棋术语3.1 过河:指象棋中兵卒过河的动作,体现了攻守之间、敌我对峙的较量。

过河不易,象征着挑战和突破。

3.2 车轮战:象棋中轮番进攻对方车的策略,寓意着智者的变化和出其不意,以求击败对手。

3.3 引车卖炮:一种令对方车马捉襟见肘的战术,象征着利用对手的破绽来获得优势,体现了智者的心计和战略。

3.4 中风车:指车在棋盘中间的位置威力最大,象征着兵力集中、攻击力最强,喻意集结众力,团结一致。

4. 国际象棋术语4.1 开局:国际象棋中指从开局棋谱开始的阶段,是整场对局的起点。

象棋的基础术语有哪些

象棋的基础术语有哪些

象棋的基础术语有哪些象棋是很多人都喜欢玩的棋类游戏,那么你知道象棋的术语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象棋基础术语,来欣赏一下吧。

象棋基础术语【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

是有关将、帅安危的生命线,亦为双方必争的战略要点。

对局时,须力争控制该线,使之不被对方棋子侵入或牵制。

【肋道】也称“两肋线”,名词。

棋盘中的第四、第六条直线。

因在中线将位左右,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

均为对局双方攻守的要道线,控制肋道,应以对方上士的动向为进攻目标。

【兵线】也称“卒林”。

名词。

棋盘中靠近河界线的第一条横线,供双方置兵、卒。

兵、卒有巩固阵地、绊马阻子的作用,已方棋子如能占据对方的兵线,就能予对方以压力和威胁。

【对局评注】在报刊或棋谱上,对比赛中一些著名棋手的实战对局,用复盘形式加以评述,分析双方战略战术中的优劣得失,与各种攻防着法的变化,以供爱好者欣赏、借鉴、参考,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技巧。

【复盘】也称“复局”。

术语。

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

如按照棋排演,类如复盘,称“打谱”或“研阅棋谱”。

【着】术语。

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个棋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即为走了一着。

【回合】术语。

对局中,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强子】术语。

指车、马、炮等战斗力较强的各类子。

兵、卒须视形势而定,一般以过河界的为强,在自界的为弱。

【窝心马】也称“塞心马”、“入宫马”。

指马走入己方的九宫花心,此着走后受到对方子力的牵制,影响帅(将)和双士的活动,易受车、兵杀士、卧槽马、挂角马和中炮的威胁,常有被将死的危险,故素有“马入窝心,老将发昏”和“马入宫多遭凶”之说。

【官着】从广义上讲,双方按棋局的必然发展正常应对的着法称为“官着”,也称“正着”。

【先手】术语。

有二义:1、也称“先走”。

开局时的先走者。

2、也称“得先”。

棋局形势中的主动者。

中国象棋常用术语及行棋基本规则

中国象棋常用术语及行棋基本规则

中国象棋常用术语及行棋基本规则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而深受人们喜爱的棋类游戏,它拥有丰富的术语和规则。

下面是中国象棋常用术语及行棋基本规则。

常用术语:1.将(帅):象棋的最重要的棋子之一,每方只有一个。

将的目标是将对方的将军。

2.士(仕):象棋棋盘上的两个棋子,每方各有两个。

3.象(相):象棋中的象,每方各有两个。

它们只能在己方的一半棋盘上移动。

4.马:象棋中的马,每方各有两个。

它们的移动方式类似“日”字。

5.车:象棋中的车,每方各有两个。

它们可以直线移动任意步数。

6.炮:象棋中的炮,每方各有两个。

它们可以直线移动,但是在行进途中必须越过一个棋子。

7.兵(卒):象棋中的兵,每方有五个。

它们只能向前移动,并且在对方半场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动。

行棋基本规则:1.棋盘和棋子:象棋棋盘是一个长方形的格子,由九条纵线和十条横线组成。

棋子分为红方和黑方,每方有16个棋子。

2.开局:红方先走。

每次只能移动一步棋子,交替行棋。

3.规定移动范围:每个棋子都有其特定的移动方式和规定的范围。

-将(帅):只能在九宫格内活动。

-士(仕):只能在斜角线上九宫格内活动。

-象(相):每次只能移动两个格子,且必须跳过一个棋子。

-马:每次只能移动“日”字形,且必须跳过一个棋子。

-车:可以在横、竖方向上直线移动,但不能越过其他棋子。

-炮:可以在横、竖方向上直线移动,但必须越过一个棋子才能吃子。

-兵(卒):每次只能向前移动一步,过河后可以左右移动。

4.将军和将死:当一个棋子可以吃掉对方的将时,称为将军。

如果将军后,对方无法阻止自己的将被吃掉,则为将死。

5.照将和义和:如果一方在没有将军的前提下,无路可走,这被称为“照将”。

当一方面临被将军的危机时,可以选择“义和”,即宣布和棋。

6.特殊规则:在中国象棋中,还有一些特殊规则,如将帅不能直接对峙、士和象不能过河等。

这些是中国象棋常用术语及行棋基本规则。

通过熟悉这些术语和规则,你就可以开始享受这个古老而精彩的棋类游戏了。

象棋术语

象棋术语

象棋术语,又称弈语。

是我们在实战对局中或阅读棋谱时,经常遇到的一种专用语。

了解象棋中的基本术语并正确的使用会让我们显得更专业,更有内涵,和一些专业人士交流起来也更加方便。

分类局面术语开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当前棋手门对开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某些明属于开局的变化已达到前15回合,开局后期和中局前期交织;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大量消耗,盘上特点从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杀转变为少量子力间互动,残局阶段直接性的战斗接触减少,子力的调运最为关键;先手:开局时红先,对局中的主动者。

后手:开局时黑后,对局中的被动者。

起着:开局第一着。

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

正着: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

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

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入局:在双方纠缠阶段,一方组织子力对另一方产生一个战术打击并且此打击直接获胜的过程,入局可能是连杀,也可能只是小兵开始渡河,但必须是能产生胜利的过程。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胜势: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棋盘术语九宫:将帅活动区域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5)代表中路;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边线:棋盘的一、九(1、9)路纵线;河界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五条横线;兵行线(卒林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四条横线,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横线;宫顶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三条横线,九宫的最高位置;底二路: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二条横线;底线:双方最低的一条横线;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骑河: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在于辨别棋局中的真先手或假先手,主动或被动,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战略决策。
审局见“审势”。
铁局
指某一棋手对局时,开局始终固定执一。如名手冯敬如后手擅用单提马应战当头炮,“
以不变应万变”,故有“铁局”之称。
应局一般指以局中,后走方在开局时针对先走方的布局所作的相应布局部署。
应着一般指对局中双方弈出的对应着法。
1”到“9”来代表。
棋枰
即棋盘。唐牛僧孺《玄怪录》:“列马满枰,皆金铜成形。”
河界线
名词。棋盘中间未画直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即为“河界线
”。
沿河见“河界线”。
楚河汉界
棋盘上河界的俗称。用秦末项羽、刘邦“楚汉相争”,以鸿沟为界喻象棋对避。北宋程
颢《咏象戏》:“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赁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
确定自己的战略、战术。按《中国象棋竞赛规则》,每方的走子时间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因此运用心算掌握进度,预测棋局的发展和确定走子步骤甚为重要,故棋谚有“多算
者胜”之说。
棋谱用图和文字记述棋局的书籍。按所记述的棋局排演,可参考吸收其着法,或探讨研
究名手的棋艺风格。
兵略
也称“战略”。中国象棋中,指棋战未分胜负之前,对全盘棋局的筹划和部署。其中战
闭目盲棋
也称“蒙目棋”、“口弈”。比赛方式之一。不看棋盘,凭记忆心算,用口述进行对局
。能增强逻辑思维,促进灵敏反应,判断分析各种复杂、疑难的棋势。早在宋末即有关
于这类棋赛的记载。
蒙目棋比赛方式之一。见“闭目盲棋”。
口弈比赛方式。见“闭目盲棋”
双打赛
比赛方式之一。每主由两人为一组进行的对局。有“轮流制”和“商议制”两种。前者
车轮战
中国象棋表演的一钏特殊形式。由一名棋手轮流与十余人乃至数十人对弈。比赛前可将
棋盘排成一个环形,以便于车轮主战的棋手循环往返,不致过分疲劳。有些规则规定:
每逢主战棋手到某一台棋盘前,该台棋手必须立即下子走棋,从而节约表演时间及提高
参加者与观众的灵敏度。表演中,可选择其中精彩的对局用大棋盘挂出。
观棋不语
闲着
也称“停着”。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目的在于等待时
机。
储备着法
也称“步数储备”。一方为避免因闲而导致出现于已方不利的局势所采用的着法。
步数储备见“储备着法”。
停着见“闲着”。
战略战术中的优劣得失,与各种攻防着法的变化,以供爱好者欣赏、借鉴、参考,从中
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技巧。
复盘
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
键。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如按照棋排演,类如复盘,称“打谱”或
“研阅棋谱”。
打谱见“复盘”。
心算
一般指对局中,根据局势,估计对方的战略、战术,默算自己后面几着棋的着法变化和

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个棋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吃掉对方的棋子
而占领其交叉点,即为走了一着。
回合对局中,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起手也称“起着”。指开局第一着。
起着见“起手”。
一着棋
也称“一步棋”。对局中一方走动一只棋已,称为“一着棋”。棋谚有“一着不慎,全
盘皆输”之说。
一步棋见“一着棋”。
停车问路
让双马局的高手一方先走,起手第一着“车一进一”或“车九进一”,以后按车不动,
伺机出击,称为“停车问路”。
让一夹二
也称“让单双先”。指让先对局时,高手方让低手方第一局先走一步棋,第二局先走二
步棋,称为“让一夹二”。
让单双先见“让一夹二”。
让二夹三
让先对局时,高手主让低手方第一局先走两步棋,第二局先走三步棋称为“让二夹三”
让先。
低手
也称“下手”。对棋艺较低者的称谓。与高手相对。在让子棋或让先时,由对方让子或
让先。
让先
也称“饶先”。棋艺水平有差距者对局时,由高手让低手先走一步、两步或三步,称为
“让先”。凡让二步以上,先走一方不能连续走一种子或吃对方的子。前辈名手带徒授
艺时,都采用一种“升降”方式,即由让子棋(让双马)开始,逐步递减至让先,以双
底线作用即小,故棋谚有“老兵无功、马忌坠边”之说。
边角
名词。棋盘中边线与底线的义叉点。如炮进占对方这一位置后,再用车助攻,一般可形
成抽照攻势。
棋子
对局用具。通常为圆形,木质或由金属、塑料等制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方
,每方十六个,各分七种,各计:将(帅)一个,车、马、炮、士、相各两个,兵(卒
)五个。帅与将、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有
棋对局的一门专题。
全局研究见全盘战术。
局面
指对局中某一阶段双方棋子颁的状态,通常包括“先手”、“优势”、“平稳”、“对
攻”、“复杂”、“简化”、“均势”等。
局势
也称“对局形势”、“阵形”。指双方棋子之分布和对立之势的综合状态。对局开始时
,双方棋子相当,分布均衡。随着各子逐步活动,出现均衡或不均衡的情况。此时对双
。为盘马驰取的良好据点。
宫顶线
名词。“见宫城线”。
宫心
名词。棋盘中九宫的中心点。因米字形的九宫似一朵花,故也称“花心”。系要害地区
,最忌被对方兵占据,故棋谚有“花心卒凶恶难当”之说。
花心
名词。
下二路
名词。棋盘中双方河界线以下的第三道横线。因位于底线的前一行,故名。是各子进攻
将、帅的险要通道。
象线
名词。黑方棋盘中第三和第七道直线,称为“象线”;红方则称此两道直线为“相线。
略与战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七子歌诀
介绍中国象棋七种棋子走法的歌诀。刊于《百局象棋谱》。其词为:“将军不出九宫内
,士止相随不出宫,象飞四角营四方,马行一步一尖冲,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
西东,惟卒止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
高手
也称“上手”。对棋艺较优者的称谓。与低手相对。在让子棋或让先时,由高手让子或

将门肋道名词。指九宫内的肋道。如被对方车、兵占位,则将的活动和安全颇受牵
制和威胁。
软肋名词。对局进入中局后,出现底线肋道防御薄弱的现象。
上二路
也称“卒行线”、“兵线要道”。名词。为棋盘中靠近双方河界线的第一道横线,即近
河界之第二行。是战略重要据点。
兵线
也称“卒林”。名词。棋盘中靠近河界线的第一条横线,供双方置兵、卒。兵、卒有巩
棋盘
对局用具。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相互交叉的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共九十个交叉点
。中间有一条未画直线的空白地带,叫做“河界”。两端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形方
格的地方,叫做九宫。双方在河界两边各占其半。现行规则为:按九道直线,执红棋方
面从右到左用汉字“应变对局中,根据棋局形势随机应变弈子,称为“应变”。
变例指开局中一些经实践验证的新的变着举例。
变位
指对局中,一方利用进攻或打将的机会,趁势变换已方棋子所占的位置,使局势转化,
于已方有利。
弃兵
在开局阶段舍弃兵,以争夺先手或形成攻势。为常用战术之一。
陷阱
在战术上设计圈套,诱使对方中计而占得优势。一般用于开局阶段,通过“弃子为饵”
习惯上又多指三、七路的河界线。因象能控制此两道线的一些据点,故名。
侧翼线
名词。棋盘中的象位线与马位线,称为侧翼线。对局,如不用中炮布局,一般都从此线
进取。此线亦为各子攻守活动时的阵地。
边线
名词。棋盘中双方的第一和第九道直线。
底线
俗称“海底”。名词。棋盘中两端的第一道横线。通常是车、炮的活动场所。马、兵入
来达到目的。
实力有二说:1、指棋手间的技术水平。2、指各兵种子力的强弱区分。
封锁对局中,一方运用子力封住对方某些棋子,使之难以活动。
弱点也称“弱环”。指对局一方防御薄弱的部位。
弱环见“弱点”。
空门指对局进入中局后出现的无子防守一面。
对局评注
在报刊或棋谱上,对比赛中一些著名棋手的实战对局,用复盘形式加以评述,分析双方
对子棋
也称“换先”、“分先”。比赛方法之一。指在两局制中,对局双方各先走一盘棋。
长先
也称“常先”。让地局时,高手方让低手方每都为先走,称为“长先”。
常先见“长先”。
子不重行
对局让先时让二先以上者,先走方在两步棋中不能连续走一种棋子,称为“子不重行”

让单双马
指让子棋对局时,高手方让低手方第一局单马,第二局双马,称为“让单双马”。
一般指日常对局时,旁观者不能发表意见,参与对局。
先手有二义:1、也称“先走”。开局时的先走者。2、也称“得先”。棋局形势中
的主动者。
得先也称“先手”。《橘中秘·全旨》有“弃子须要得先”之说。参见“先手”。
后中先
也称“似后实先”。指对局中,一方所弈出的一着,表面上看似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
已暗中掌握主动权。

让三先
指让先对局时,由高手方让低手主先走三步棋。一般规定:低手方的三步棋中,已走过
的棋子不能再走,也不能吃对方的棋
子,以及棋子不能过河界等。
活马三先指让先、让子对局时,高手方让低手方第一盘先走三步棋,第二盘让单马,由
高手方先走。
先相先
双方棋艺水平稍有参差,在对弈的三局棋中,高手主先走一盘棋,低手方先走两盘,称
规定摆法。以上体制大抵形成于宋代。
对局双方下棋,称为“对局”。“局”原意为棋盘。
全局也称“整局”、“全盘对局”。指对局的全部过程。包括开局、中局、残局三个
阶段。
全盘对局见全局
整局见全局
局名
一局棋中各个阶段的名称。用以帮助识别和便于记忆、分类。
全盘战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