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 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共10张PPT)

吸 管

10/13/2020
吸 管
玻 璃 丝

+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玻 璃 丝
+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温馨提示
1.手拿住红色的部位,快速摩擦; 2.不要再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3、物体挂在黑色部位,一个一个完成; 4.先预测,后实验 ,及时记录 。
发 现 : 同不 种同 电种 荷电 相荷 互相 排互 斥吸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
吸?引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导 线
10/13/2020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0/13/20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玻璃棒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橡胶棒
梳子 尺
气球
10/13/2020
10/13/2020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共10张PPT)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电 关于 ,你知道些什么?
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
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 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 是为什么呢?
丝绸
毛皮
有机玻璃 塑料棒 塑料梳子 碎纸片
泡沫小球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闪电——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 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 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 物体带电呢?
为什么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 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 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就容易使一个物体上 的电荷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不 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为什么摩擦能产生静电?
科学小实验
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或尺子)、碎
实验步骤:
纸片
1、手拿塑料梳子靠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2、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再接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3、把刚梳过头发的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看到了什么?谁能解释一下?
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梳子(尺子)和头发摩擦, 就会让梳子(尺子)带电。
带电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 的效应,碎纸本身就是轻小物 体,就会牢牢贴在梳子(尺子) 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 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 和非生物。
思考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2.避雷针怎样避雷?
静电:静止状态的电荷。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共26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共26张PPT)
科学小实验
实验1、笔(梳子)靠近碎纸片,观 察现象。 实验2、笔(梳子)在头发上摩擦 几下,再接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实验3、笔(梳子)靠近同桌的头 发,观察现象。(记录好报告哦!)
注意卫生(小碎纸)!
注意纪律(轻拿轻放)!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
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 和非生物。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 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 不到物体带电呢?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 相同电荷互相排斥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进一步研究发现: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性质极其相似。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执教者:王屋明德小学 戴春光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 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下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实用PPT (共15张PPT)

四年级下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实用PPT (共15张PPT)


6.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 ”本来 不是两 件事。 姑且拿 写字做 例来说 。小儿 学写字 ,最初 是描红 ,其次 是写印 本,再 其次是 临帖。 这些方 法都是 借旁人 所写的 字做榜 样,逐 渐养成 手腕筋 肉的习 惯。

2.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 适应于 时代要 求的旧 制度, 毕竟是 历史的 大趋势 。但采 取什么 方法, 使制度 改革可 以取得 真正的 效果, 则应是 改革者 考虑的 最为关 键的问 题。

3.指纹作为契约文书的签署标志,具 有法律 的效力 。其在 契约文 书上的 运用, 既推动 了古代 契约制 度的发 展完善 ,又丰 富了中 国指纹 文化的 内容和 形式。 同时, 它也为 现代信 用制度 的发展 奠定了 基础。 每个人 都是独 特的, 从指纹 这里似 乎再次 得到了 印证
思考
之前摩擦后吸起纸屑的梳子, 现在还能和吸起纸屑吗?
摩擦能使电荷发生转移,从而 带上静电。但带静电的物体电荷不 能持续流动。
讨论:
如何让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
电流
电流的形成
动力:电源
电路:通路
用电器
导课堂总结:填写课堂记录单

1.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 的困难 在于, 原有的 形成社 会精英 的方式 由此而 发生突 然的断 裂。正 如一些 研究者 指出的 ,曾经 由科举 制度给 社会提 供的内 聚力量 ,在其 后几十 年中一 直都没 有恢复 过。
洪都小学 徐娟
回忆,交流
• 我们知道的静电现象。
活动一:体验静电现象
• 活动要求:
• 1用自己的方法快速的让物体带上 静电。
• 2用带静电的物体去接近纸屑观察 现象
• 3不要用手去触碰带上静电的部位。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为什么通常物体不显示带电?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实验报告单
组 记录人
实验内容
1、将一条吹塑纸的底端与绸缎 摩擦,另一条的底端与塑料纸摩擦, 然后将摩擦过的两端相互靠近。
年月日 我看到的实验现象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1.活1中生的活静中电的现静象电|现教象科|版教科(共版10张(共PP1T0)张PPT)
实验报告单
组 记录人 实验内容
年月日 我看到的实验现象
1、将一条吹塑纸的底端与绸缎 摩擦,另一条的底端与塑料纸摩擦, 然后将摩擦过的两端相互靠近。
相互吸引
2、将两条吹塑纸的底端同时与 绸缎摩擦,然后将摩擦过的两端相 互靠近。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生1.活1中生的活静中电的现静象电|现教象科|版教科(共版10张(共PP1T0)张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共10张PPT)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 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 的现象。
两个物体带不同的电荷,相互吸引 两个物体带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
温馨提示
1、手拿住红色的部位,快速摩擦; 2、不要再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3、物体挂在黑色部位,一个一个完成; 4、先预测,后实验 ,及时记录 。
排斥 排斥
发 现 : 同不 种同 电种 荷电 相荷 互相 排互 斥吸






+
吸?引
用电器


线
线
电源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
玻璃棒 橡胶棒
梳子 尺
气球
丝绸 毛皮
Hale Waihona Puke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存在于一切物质中。
为什么通常物体不显示带点呢?
原来,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物体不显示 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 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 带电了。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 √ )2.下雨前看见天空打雷和闪电
( ×)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 √ )4.冬天脱毛衣时看见火花并听到噼啪声
( √ )5.塑料尺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屑
( ×)6.通电后电视机播放节目 ( √ )7.梳头时,塑料梳子与头发互相吸引
1.关于静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电只存在于非生物中,如梳子、气球等 B静电只存在于生物中 C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人体也带有静电 2.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但是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 C ) A静电不是电 B静电很微弱,人类感觉不到 C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毛衣,听到噼啪声响,看到小火花
接触门把手或水龙头,有时会被触电 与别人握手,感觉到指尖好象被针刺
早上起床梳头,头发常会飘起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Biblioteka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打雷打雷的原因
静电原理
通过摩擦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而形成的,也有由于电荷的 相互吸引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形成,具体说就是因为物质 都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 核。一般情况下原子核的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荷相等,正 负平衡,所以不显电性。 但是如果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 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比如实质上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造成 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并且 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就因为 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 而带负电,物体带上了静电。
进一步实验,我们发现带静电气球相互靠近时 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PPT: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四年级 下册科学课件PPT: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2/1/2020
玻璃棒 橡胶棒
梳子 尺
气球
12/1/2020
丝绸 毛皮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2/1/2020
静电存在于一切物质中。
为什么通常物体不显示带电呢?
12/1/2020
12/1/2020






12/1/2020






+
+
温馨提示
1.手拿住红色的部位,快速摩擦; 2.不要再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3、物体挂在黑色部位,一个一个完成; 4.先预测,后实验 ,及时记录 。

5.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老师,她的职 业性质 决定了 她要经 常与粉 笔打交 道。当 粉笔灰 尘雪花 一样把 她的世 界装点 得银装 素裹的 同时, 也悄然 腐蚀着 她的手 指。
•Hale Waihona Puke 6.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 常常被 冻裂开 ,一堂 课板书 下来, 疼痛不 已。上 课前擦 的润肤 油,不 到几分 钟的时 间就被 粉笔灰 吸得一 干二净 。
12/1/2020
排斥
12/1/2020
排斥
发 现 : 同不 种同 电种 荷电 相荷 互相 排互 斥吸






+
吸?引
导 线
12/1/2020
用电器 导 线
电源
12/1/2020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电
第1课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导入
电 关于 ,你知道些什么?
静电: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导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毛衣,听到噼啪声响,看到小火花 接触门把手或水龙头,有时会被触电 与别人握手,感觉到指尖好象被针刺 早上起床梳头,头发常会飘起来……
导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导入
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拓展
3.电路是指由( )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 流通路。 A电源、开关、导线 B电源、用电器、导线 C电源、用电器、开关
此题有问题——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 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辅助设备 四大部分组成。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开关。
拓展
实践应用——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在木尺下悬挂两个气球,相互紧挨着 用毛皮分别摩擦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研讨
摩擦起电的原理
研讨
进一步实验,我们发现带静电气球相互靠近时 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小结
让电荷流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电流
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2.避雷针怎样避雷?
拓展
拓展
电路:由电源、 用电器、导线等 电器元件连接而 成的电流通路。
拓展
判断:下列现象是不是静电现象
(×)1.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 )2.下雨前看见天空打雷和闪电 (×)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 )4.冬天脱毛衣时看见火花并听到噼啪声 (√ )5.塑料尺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屑 (×)6.通电后电视机播放节目 (√ )7.梳头时,塑料梳子与头发互相吸引
拓展
1.关于静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静电只存在于非生物中,如梳子、气球等 B静电只存在于生物中 C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人体也带有静电
2.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但是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 C)
A静电不是电 B静电很微弱,人类感觉不到 C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导入
闪电——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探索
探究活动: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材料:塑料尺、碎纸屑、头发
实验步骤: 1.拿塑料尺靠近碎纸片,观察有无现象。 2.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 擦若干下。 3.再把塑料尺靠近碎纸屑, 观察现象。
探索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研讨
探究活动:闹别扭的气球夫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