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麦格纳国际公司简介

合集下载

车企背后的巨人——整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集团的生意经

车企背后的巨人——整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集团的生意经

世界一流WORLD CLASS车企背后的巨人——整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集团的生意经综合报道/本刊主笔 简单它是全球最多元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除了轮胎和玻璃之外,所有汽车零部件都能制造。

麦格纳跺跺脚,半个汽车行业都要抖三抖。

国企管理2024.378麦格纳在全球拥有343家工厂,员工超过17万人。

仅在中国就有65家工厂,员工2.5万人。

2022年公司销售额378亿美元,位列世界500强第392位。

提起加拿大的麦格纳国际集团,相信国内车友会感到些许陌生,很少有人知道阿斯顿马丁Rapide 四门轿跑、奔驰G 级、宝马5系、丰田Supra 、捷豹I -PACE 和E -PACE 、路虎等众多名车从研发到生产都是由它一手包办的。

凭借强大的设计、研发、规模化代工生产能力,麦格纳在业界有着“代工皇帝”“车圈富士康”的称号。

其在全球有343家工厂,员工超过17万人;仅在中国就有65家工厂,员工达2.5万人。

2022年,公司全球销售额达到3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00多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392位。

很难相信,拥有如此庞大体量和出众实力的麦格纳,在60多年前还只是一家生产简单模具的小作坊。

时来天地皆同力每个不朽的传奇背后总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里总有一个灵魂人物。

麦格纳的不朽则源自一个叫Frank Stronach 的奥地利人。

“我感受过饥饿,受到过歧视和不公平的对待”,Frank Stronach 在总结自己过往时说道。

自从14岁离开校园后,Frank Stronach 在医院地下室削过土豆、洗过盘子,又在一家为战斗机生产零件的公司工作过几个月。

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和资金积累,1957年,Frank Stronach 孤身一人创办了一家模具公司——Multimatic 。

也就是麦格纳的前身。

“时来天地皆同力”是几乎所有成功案例的必备要素,麦格纳也不例外。

Multimatic 公司虽小,但Frank Stronach 运气不错。

麦格纳新

麦格纳新

麦格纳历史
• 1957 年Frank Stronach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 开创了一个名为Multimatic 的冲压工作坊。这位奥 地利出生的创业家非常积极的开创事业,并以获得 车用遮阳板支架的合同进入汽车行业。公司开创的 第一年里就增加了10 名员工,这就是后来的麦格纳 国际。今天,麦格纳是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领航 者,是在多伦多证交市场和纽约证交市场上市的上 市公司。麦格纳在全球有数以万计的员工在工厂或 是研发中心工作。作为全球最多样化的汽车零部件 供应商,麦格纳的产品涉及设计和制造全方位的内 外汽车部件系统。在欧洲,麦格纳还为客户提供整 车的设计和总装。
麦格纳的发展和趋势(一)
• 麦格纳集团旗下拥有9大产品系统,包括后视镜、金属成形、 整车组装、动力系统、外饰和内饰系统、电子以及转动系统。 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标致、雪铁 龙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提供零部件和售后服务。其中,克莱斯 勒是麦格纳集团的最大客户。 • 麦格纳公司在全球共有82,800名员工,他们工作在全球的 224个公司及60个研发中心,分布在北美及南美洲,墨西哥, 欧洲及亚洲地区。作为世界500强公司及全球最多样化的汽车 产品供应商,麦格纳公司为全球整车制造公司提供设计、开发、 生产汽车系统、配件、部件等产品并组装整车。主要客户包括: DaimlerChrysler, General Motor, BMW, Ford, 等。麦格纳公司以 创新技术和产品的设计以及整车规划工程为全球主要整车制造 公司所认同。
麦格纳的发展和趋势(二)
• 世界上第三大的汽车零配件公司麦格纳现 在把财富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1997年, 麦格纳在中国有700个雇员和一个工厂, 2006年时,已经变为2500名雇员与19个实 体。他们在中国飞跃式的发展,很大程度 上有赖于中国本土品牌的飞快生长。对于 零部件巨头而言,全力扶持这些新势力的 意义不仅仅在于开拓一块市场,这或许是 他们实现业务链上颠覆百年来依附、服务 于厂家的地位,迅速蝶变的过程。

麦格纳商业模式浅析

麦格纳商业模式浅析

麦格纳商业模式浅Magna Internation Inc. 是加拿大最大的公司之一,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加工,装配等业务,财富杂志世界五百强之一,世界第四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过去的10 余年中,麦格纳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2%.旗下有七个子公司, 分别是Intier,Tesma,Decoma,Magna Cosma,Magna Steyr, Magna Donnelly, Magna Drivetrain, 分别涵盖不同的汽车零部件领域.麦格纳中国公司成立于2005 年初,为Magna 总部在中国设立的从事咨询,研发,服务的机构.麦格纳长期以来致力于汽车系统,装配,模块及部件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在北美,欧洲, 亚洲以及南美地区为轿车及轻卡提供原始设备配套生产以及整车系统装配的专业服务.尤其在汽车内饰及车锁系统,金属车身及车架系统,内外视镜及工程玻璃系统,外饰系统(包括前后车身模具,塑料车身,外饰件以及其它系统),各种动力和传动系统,以及整车工程及装配系统方面,具备专业设计,开发,测试能力及一流的制造水平.迄今为止,麦格纳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228 家生产基地,64 个研发中心,拥有84,000 个雇员.在中国的销售量已经超过250 亿人民币.麦格纳商业模式: 麦格纳商业模式: 十"字形一体多元利润单元模式麦格纳为客户提供横向(汽车电子,外饰系统,内饰系统,底盘和车身,动力及驱动系统,车顶系统,座椅系统,镜像系统,闭锁系统等)涉及几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的供应,纵向(委托设计,开发,汽车工程,测试,整车研发到代工)两维多元利润单元业务发展模式, 除了不卖整车外的其他所有车辆销售前后各个阶段的服务均提供.麦格纳除了为主机厂和整车厂配套外,还提供从零部件设计制造,代理采购到整车装配的汽车行业全线服务流程,这都依赖于其自身多元的产品系统,完善的供应体系和卓越的设计水平. 麦格纳已经在中国大陆开展的汽车系统技术服务已经涵盖:座椅系统(Seating System),车镜系统(Vision System),金属车身和底盘系统(Metal Body & Chassis System), 动力驱动系统(Drivetrain & Powertrain System),闭锁系统(Closure System),内饰系统(Interiors System),整车工程研发和总装系统(Complete Vehicle Assembly & Engineering System),电子系统(Electronic System)和2005 年购入的保时捷顶棚系统(Car Top System) 等.麦格纳在行业发展低潮时如何抢占道义高地和安抚竞争对手?作为全球最多元化的汽车系统供应商之一的麦格纳, 因上述对欧宝展开的全面收购以及频推整车概念车型, 让业界一度怀疑其有向整车企业转变的"野心". 但麦格纳中国市场营销及政府关系副总裁孙星原在2010 北京国际汽车展上表示: "纯电动概念车型的推出只是为了证明麦格纳在原型车开发方面的能力, 并无意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整车品牌." CEO 陈文凯也表示,从历史上来看,国际零部件企业还没有一家实现了向整车企业的转变. "对于麦格纳是否真正想进入整车行业,我一直采取怀疑的态度." 麦格纳国际集团全球业务拓展执行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詹姆斯也表示,麦格纳收购德国欧宝汽车公司股权只是"输血救人",自己无意进入整车生产领域成为老客户的竞争对手,这实际上表明,麦格纳不是个唯利是图的公司,而是家有道义和尽力拯救行业发展的公司,在行业发展低潮时乐于助人甚至帮助竞争对手,营销手段实在高明. 根据进一步深入分析, 麦格纳与通用汽车公司早就收购通用旗下欧宝品牌达成协议,麦格纳计划将欧宝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为其他车企代工生产汽车.麦格纳收购欧宝品牌并不是简单意义的重组,而是希望开创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设计+ 代工生产) .麦格纳的高管正在研究利用欧宝平台为其他车企代工生产汽车的计划,并可能在欧宝欧洲工厂或其他地区工厂进行生产. 麦格纳收购欧宝的战略要点是与位于底特律的通用全球技术管理中心展开密切合作,该中心拥有通用旗下所有车型的知识产权.此前,为顺利出售欧宝,通用汽车已经同意降低其向欧宝收取的知识产权的费用.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欧宝将在未来十年向其母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支付约65 亿欧元的专利费. 由麦格纳主导的欧宝汽车公司将在车企中寻找潜在客户, 并设法为其提供平台及技术支持.据分析,"车企一般不情愿从竞争对手处购买关键技术.而作为中间角色的供应商,麦格纳将能够代表并维护车企的利益". 麦格纳同俄罗斯储蓄(Sberbank)银行共同就欧宝的竞购提交了收购要约. 提案中的股权分配比例为:通用汽车35%,俄联邦储蓄银行35%,麦格纳20%,欧宝员工10%.麦格纳同俄罗斯储蓄银行将共同拥有欧宝公司55%的股份.麦格纳以零部件厂商身份如何去标榜自己的综合设计实力?从麦格纳给出的数据显示, 最近在北京国际汽车展亮相的米拉电动概念车具备重量低,安全性能及硬度高等特点.麦格纳方面表示,该车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所应用的完全整合式的驱动平台, 不需对客户现有的产品进行大规模的改型或者重建,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产品实施于该平台.而对于不同的生产模式和不同的驱动模式(例如混合动力和压缩天然气) ,该模式也同样适用.此款电动车所基于的创新平台可立即用于量产车的开发, 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真正的电动车的批量化生产. 或许这就是麦格纳以零部件厂商的身份凭借新能源电动整车的高端技术来标榜自己的资本和综合实力.麦格纳2010 年麦格纳销售额预期为195 亿至205 亿美元.另外,麦格纳还透露,预计2010 年将投资7.5 亿至8 亿美元用于固定资产上.作为零配件供应商的麦格纳如何打造行业话语权?在汽车行业中, 零部件厂商往往是"苦主" 的形象, 由于在产业链中缺乏话语权, 整车厂家会将相当一部分因降价带来的成本压力转移给零部件企业. 在获得行业话语权方面, 麦格纳的经验在于两条: 透明定价, 向客户提供足够多的成本信息, 使得客户对于麦格纳的降价能力有充分的了解; "十"字形一体多元化,为客户提供横向(汽车电子,外饰系统,内饰系统,底盘和车身,动力及驱动系统,车顶系统, 座椅系统, 镜像系统, 闭锁系统等) 涉及几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的供应, 纵向(委托设计,开发,汽车工程,测试,整车研发到代工)除了不卖整车外的其他所有车辆销售前后各个阶段的服务, 从而提高竞争门槛. 这两条经验的背后, 就是如何和客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这样的一个好处在于相关业务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大大提高竞争门槛,客户如果仅仅是因为价格原因而转换供应商,它在其他方面受到的损失就会很大.在传统市场上零部件企业很少会涉及整车研发和代工, 麦格纳却在传统市场上零部件企业很少会涉及整车研发和代工,但麦格纳却开展此两项业务背后的商业考虑是什么?整车设计方面,目前很多在市场销售的汽车都是麦格纳开发的,譬如宝马3 系就有麦格纳的很多设计在里面. 目前中国的红旗品牌的一些后续车型也是委托麦格纳开发的.很多由麦格纳帮助设计的车型,麦格纳也帮助它们生产.在这个名单上,不仅包括奔驰E 系列,宝马X3,克莱斯勒的大切诺基和300C,还有大众的高尔夫和奥迪,萨博,保时捷,阿斯顿马丁等品牌的部分车型,麦格纳甚至为欧洲的阿里亚娜火箭提供燃料贮存技术. 麦格纳代工的许多车型属于小众化市场,中小型整车厂自己建总装厂并不合算. 所以麦格纳就帮助他们设计,也帮助他们生产.麦格纳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获得了代工的利润外,一是提供了设计之外的延伸服务,这样麦格纳和客户联系得更加紧密了;二是麦格纳在设计生产车型时,也会帮助推荐其他子公司的服务.这样其他业务部门也能赚到钱.总而言之,麦格纳为客户提供了从设计,零部件到代工生产完整的服务,平衡单一业务风险的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麦格纳在汽车行业的多元化业务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收购兼并是麦格纳重要的扩张途径.麦格纳旗下有八家子公司,这八家子公司都各有分工并拥有独立的权限.譬如旗下从事整车工程研发和代工的麦格纳斯太尔,从事镜像系统零部件生产的麦格纳唐纳利,从事汽车顶棚生产的CTS,都是通过收购兼并加入麦格纳的. 麦格纳成功开展并购业务的三点经验:一是管理层的整合,尤其是被收购公司固有的体系如何与麦格纳目前的体系融合; 二是怎样确保目前的客户和消费者继续信任公司品牌; 三是收购后怎样盈利和赚钱.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人员之间的整合, 麦格纳的做法就是让员工可以自由选择继续留在被并购公司工作, 也可以选择去麦格纳其他子公司发挥特长.麦格纳代工业务扩张策略: 柔性化工厂""柔性化工厂"指的是在一个装配厂里生产多种产品,多种模块,一个厂的生产满足多客户的需求.麦格纳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跟踪"宝马/奔驰"等高端整车厂商市场方向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地方围绕"宝马/奔驰"等高端整车厂基地20 英里范围内设立自己的"柔性化工厂"跟进服务模式开拓当地市场.。

参加与崔市长会见的麦格纳卡斯马公司人员名单

参加与崔市长会见的麦格纳卡斯马公司人员名单

参加与崔市长会见的麦格纳卡斯马公司人员名单1、Horst Prelog 霍斯特. 普雷洛格总裁
卡斯马国际总裁、麦格纳国际首席运营官2、Mark Dong马克董先生
卡斯马国际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3、Eric Wilds 沃德先生
卡斯马国际销售及市场执行副总裁
4、Donna Hill 女士德妮女士
卡斯马国际人力资源发展及培训副总裁5、Kai Gao 高凯先生
卡斯马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总经理6、Kevin Yang 杨凯文先生
卡斯马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
霍斯特. 普雷洛格总裁
卡斯马国际首席运营执行官,麦格纳国际
霍斯特.普雷洛格于2002年7月被任命为卡斯马国际总裁。

在2006年12月,他又被任命为麦格纳首席运营执行官之一。

作为卡斯马的总裁,普雷洛格先生纵观卡斯马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

他对技术和创新的热情,以及出色的领导能力和企业家技能是成功的关键。

在他的领导下,卡斯马成长为金属成型和整个白车身制造领域内的领先者,足迹遍布14个国家内的37个制造工厂,以及兴建在中国,法国,波兰,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境内的风险公司。

世界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世界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世界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11-04-26 23:131、博世(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的ESP最出名),2、电装(电装是日本排名第一的零部件及系统的顶级供应商,丰田的嫡系)3、爱信精机(世界第九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爱信的变速箱最出名,丰田的嫡系)4、大陆集团(德国,全球第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制动系统和马牌轮胎)5、天合汽车集团(世界汽车安全系统的先驱)6、伟世通(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中处于领军地位)7、江森自控(汽车配件和建筑设施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8、德尔福(全球领先的汽车与汽车电子零部件及系统技术供应商)9、西门子(目前已经成为德国大陆的一部分了,专攻汽车电子)10、麦格纳(全球第三大、北美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博世——博世最新8.1版本ESP系统, 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燃油喷射系统,顶级的系统集成供应商。

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是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从事汽车技术、工业技术和消费品及建筑技术的产业。

1886 年罗伯特.博世先生在创办公司时,就将公司定位为“精密机械及电气工程的工厂”。

博世以其创新尖端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闻名于世,博世集团在2004年第一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包装机械生产商。

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法拉利都会采用到博世汽车零件的。

2、株式会社电装——自动空调系统,生产空调系统,主要配套雅阁和凯美瑞等中高级车。

株式会社电装DENSO CORPORATION是世界汽车零部件及系统的顶级供应商。

株式会社电装是世界屈指可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之一,在世界排名第一。

3、爱信精机——自动变速箱(日本原装进口)日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是世界第九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之一,。

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其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闻名于世。

株式会社爱信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配件、汽车保修设备、五金、机械设备、电动工具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公司大约95%的销售额来自汽车零件,但该公司也制造冷藏设备和切割机,以及床、缝纫机等消费产品。

麦格纳 故事

麦格纳 故事

麦格纳故事摘要:一、麦格纳公司简介二、麦格纳的成功因素1.专注汽车零部件制造2.全球化的战略布局3.创新研发能力4.卓越的供应链管理三、麦格纳在我国的市场表现四、麦格纳的未来发展展望正文:一、麦格纳公司简介麦格纳(Magna International)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成立于1961年,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公司业务涵盖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组装,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麦格纳在全球拥有超过320家工厂,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客户遍及全球主要的汽车制造商。

二、麦格纳的成功因素1.专注汽车零部件制造麦格纳始终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通过不断拓展产品线和提升产品质量,逐渐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市场份额。

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车身、底盘、动力总成、电子系统等多个领域,成为汽车制造商的重要合作伙伴。

2.全球化的战略布局麦格纳深知全球化的重要性,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设立生产基地。

这种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使得麦格纳能够紧密跟随客户的步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创新研发能力麦格纳注重科技创新,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以保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掌握了众多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4.卓越的供应链管理麦格纳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是其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采购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

三、麦格纳在我国的市场表现麦格纳在我国市场的发展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麦格纳在我国设立了一系列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积极参与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

凭借其全球化的优势和不断创新的能力,麦格纳在我国市场逐渐占据一席之地,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麦格纳的未来发展展望面对未来,麦格纳将继续秉持“专注、全球化、创新、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策略,紧跟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麦格纳的中国之旅

麦格纳的中国之旅

麦格纳的中国之旅作者:张静来源:《汽车观察》2010年第05期这家在2004年才在上海设立中国总部的零部件巨头,看似“迟到”,其实装备有麦格纳汽车零件的汽车早已行驶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过去的五年,对于麦格纳来说,是在中国迅速发展的五年。

尽管早在1996年麦恪纳的第一家合资厂——上海龙马神汽车座椅有限公司就已经投入运营,并在座椅骨架和机械件方面占据了该市场的领军地位,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各个系统的发展还是在2000年之后的十年时间里。

2002年,麦格纳在中国设有四个工厂、拥有1500名员工,然而,除了座椅系统和后视镜系统外,其他产品线尚未进驻。

2004年,麦格纳上海总部正式成立,也由此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大规模拓展。

如今,麦格纳在中国已设有17个工厂、6个工程研发中心,拥有近5000名员工,分布在全国13个大中城市,而旗下的包括座椅、车镜、门锁、内饰、电子、车身、动力总成、整车工程八大产品线悉数呈现,这足以充分说明了麦格纳近五年在中国的发展态势。

谨慎中国配套市场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比起日本和韩国的配套市场,中国配套市场的进入难度可谓天壤之别。

来自欧系、美系、日系、韩系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都有机会在中国打入其他成熟市场不易进入的整车厂采购体系中去,部分美系和欧系供应商则充分享受到了在中国客户中的多元化成果。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

据统计,在全国上规模的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且其中大多是世界500强企业。

这些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技术实力和跨国经营经验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参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新车型、系统开发和模块供货能力和经验的企业,几乎都是世界跨国汽车集团的系统、模块级配套一级或二级供货商。

他们以其雄厚的资本、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很快在中国占据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尽管如此,麦格纳的投资哲学归纳起来却是“谨慎”二字,这也造就了该公司强大的现金流基础,即使面临巨大的经济危机考验,依然可以从容面对。

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基本情况一览表

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基本情况一览表
44/48
东海理化株式会社Tokai Rika Co. Ltd.
3434
3147
21
7
72
开关、转向轮、气囊、变速杆、锁芯、钥匙组件、内饰及变速杆组合开关、变速器地板式换档杆
45/47
纳维斯塔国际Navistar International
3397 e
3266
80
20
柴油卡车发动机
46/50
日本NHK 弹簧有限公司 NHK Spring Co. Ltd.
5610
4963
22
63
8
7
底盘及排气系统、结构件、发动机应用部件、保险杠/碰撞管理
27/24
日立汽车系统公司Hitachi Ltd. Automotive System
5478
5118
29
7
64
发动机管理、电动动力、驱动控制及车内信息系统
28/26
GKN集团 GKN plc UK
5150 f
4825
4532 f
19
57
17
7
活塞系统、气缸部件、气门系统空气管理系统、液体管理系统
33/33
博格华纳公司BorgWarner Inc.
4685
4383
38
43
19
发动机空气管理系统、变速器组件、全轮驱动系统、变速器部件、4轮驱动系统
34/28
米其林集团(法) Michelin Group
4500 e
4747 e
3261
3117
11
89
横向稳定杆、螺旋弹簧、座椅及气门弹簧
47/59R
海拉汽车照明系统公司Hella KGaA Hueck & C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麦格纳国际公司简介
(MAGNAMagna International Inc.)
〖公司概述〗
麦格纳国际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奥罗拉市,是世界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北美最大的汽车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之一,2009年全球销售额174亿美金。

集团公司现拥有245家工厂,92850名员工,分布于北美、南美、墨西哥、欧洲和亚太地区。

麦格纳拥有强大的产品范围,包括内饰系统、座椅系统、闭锁系统、金属车身与底盘系统、镜像系统、外饰系统、车顶系统、电子系统、动力总成系统的设计、工程开发、测试与制造以及整车设计与组装。

麦格纳一直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标致、雪铁龙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提供最优质的配件产品以及最专业的售后服务。

〖麦格纳大事记〗
20世纪50年代-公司雏形
1957年Frank Stronach 先生成立了一家名为Multimatic的一人模具公司,第一年销售收入为13000加元
20世纪60年代-进入汽车行业
1960年与通用签订了第一个汽车配件合同
1969 年Multimatic 与Magna Electronics 合并,年度销售收入1000万加元
20世纪70年代–多样化经营
1973年公司改名为Magna International Inc.(麦格纳国际)1976-1979年麦格纳推行产品多样化战略,并按照产品种类划分了不同的分支
1979年年度销售额超过1.5亿加元
20世纪80年代–成长
1981年麦格纳决定放弃在航空工业和防御设备行业的发展而专注于汽车行业,年度销售额达到2亿加元
1986年麦格纳销售额达到10亿加元
1988年“员工宪章”(Employee's Charter)正式推行,明确了麦格纳的公平工作环境的承诺
20世纪90年代-创新
1990-1991年麦格纳取消非战略运作分支,进行重组,并达成20亿加元的销售额
1992年麦格纳在纽约证交所上市
1995年麦格纳开创了流体成型技术,并将Tesma International Inc.成为独立上市公司
1996-1998年麦格纳开始在欧洲的发展
1998年麦格纳将Decoma International Inc.成为独立上市公司,专注于塑料外饰,还并购了Steyr-Daimler-Puch,一家全球领先的具有整车组装能力的公司
1999年福布斯杂志称赞麦格纳是全球首要的汽车配件公司
21世纪–主动进取
2000年10月麦格纳宣布成立Magna Steyr group, 是一家全球首要的从事整车工程设计和小批量整车组装的供应商2000年12月麦格纳销售额达到100亿美金
2001年8月麦格纳旗下Intier Automotive Inc,(内饰系统)成为一个独立上市公司
2002年10月麦格纳购并了Donnelly Corporation建立一个世界领先的外饰和内饰镜的集团
2005年麦格纳完成了对旗下Tesma, Decoma, Intier的私有化,并达到228亿美金的销售额
〖麦格纳在中国〗
麦格纳斯太尔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暨麦格纳斯太尔中国总部于2007年2月在上海正式成立。

2007年7月、2008年10月武汉分公司、长春分公司也相继成立。

至2006年麦格纳在中国共有18个实体,员工近3000名。

麦格纳唐纳利(上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为MAGNA MIRRORS在华独资企业,生产轿车后视镜,为中国各大轿车生产厂商配套。

主要客户包括: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武汉神龙、现代起亚、长安福特、沈阳宝马、沈阳中华、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等各大主机厂,市场占有率领先。

在国内后视镜市场具有重要的地位,公司的中长期目标是"成为全球后视镜首选OEM供应商"。

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喷涂设备、检测设备以及先进的设计软件。

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额5.32亿,2010年预计销售额可达6.83亿,现有员工近800人;在长春、成都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山区金张公路2998号
电话:-1123
传真: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