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欣赏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梁祝》是由中国作曲家陈其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他著名的作品。
这部作品也被誉为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一部古典音乐作品之一,也被公认为是中国新音乐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背景来自莎士比亚的爱情剧《威尼斯商人》,陈其钢在这部作品中把浪漫伦理的东方特色和西方浪漫的特征结合在一起,通过复杂的乐曲语言,表达了梁祝、友情和爱情之间的不同成分。
整部曲子是以主题ABA形式组成,采用独奏曲以及三重奏形式,从民族音乐延伸出华丽的曲式,乐曲里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带有广大中国民族音乐的神韵,表现了中国特色的爱情及其悲剧的景象。
乐曲的两个结构段中,陈其钢精心构筑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段,每个小段实现了对原有风格的发展。
其中,A小节以准备乐章和发展乐章组成,给乐迷们以强烈的节奏感,B小节以急板和慢板两个部分构成,慢板段以不同的抒情曲让乐迷们传达浓郁的悲痛情绪。
这部作品极是考究,极为精致,乐曲变化多端,乐句层次分明,节奏变化明显,一起的抒情融入了波澜壮阔的民族风格,在小提琴的伴奏下,唱出了一支深情款款的悲歌,使得莎士比亚的原著更加引人入胜,成为中国古典音乐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讲解学习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采用奏鸣曲式,并选取民间故事《梁祝》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
1.引子音乐一开始,在弦乐颤音的背景下,长笛吹奏出优美、轻柔的旋律,仿佛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
描绘了梁祝求学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故事背景。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
2.呈示部(1)相爱:在竖琴伴奏下,小提琴奏出传颂千古的爱情主题。
此主题取材于越剧的音乐素材,此主题的旋律特点强弱强,强时仿佛表现梁祝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弱则好像预示他们生活中的曲折及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心情。
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和小提琴代表的祝英台分别出现,大小提琴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
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
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
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
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
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
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
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此处由独奏小提琴从高音区转入中音区,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一唱一合”,形成对答,仿佛描绘梁祝“草桥结拜”的情景。
接着,乐队以充沛的感情奏出这个主题,充分表现出梁、祝相互欣赏和倾慕之情。
(2)连接部:为独奏小提琴的华彩乐段。
在华彩乐段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巧,连接部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著名作曲家南靖县张克帆创作的一
部作品,这部作品受到了国内外乐迷的一致称赞。
《梁祝》是一部艺
术性和音乐性相结合的协奏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色调、丰富的旋律和
精彩的曲式变化,把古典和民族音乐融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一部卓越
的音乐作品。
《梁祝》协奏曲分为四个乐章,它是根据中国传说中伟大的爱情
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创作的。
乐曲首先以明朗欢快的旋律表现,开篇便令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浪漫;随后,一曲优美的旋律出现,使乐
曲更加绚丽多种;接着又有一段深沉的弦乐选段,表现出恋人在尘世
的热烈爱慕;最后,一改之前的婉转柔美,出现了大气磅礴的强劲高潮,为乐曲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小提琴的旋律在《梁祝》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曲家在这支乐曲中
运用了小提琴独特的音色,使整首乐曲充满了激情和浪漫。
起初,缠
绵悱恻的旋律表达出了恋人之间不可言喻的情感;中间,环环相扣的
旋律呈现出乐曲激荡的爱情;最后,伴随着弦乐的盛况,小提琴起伏
跳跃的旋律把乐曲演奏的更加完美。
《梁祝》作为经典的协奏曲,不仅保留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特色,
更在乐曲中体现出了浓浓的浪漫情绪。
从中可以看到作曲家的强烈的
感情表达,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热情活力和浓厚的文化
气息。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歌谱为高清矢量文件)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描写了秀丽的江南景色。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
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
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
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
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
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
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
(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
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
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
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
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
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抗婚主题)。
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
音乐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书院生活,接着十八相送。
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
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
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引子:引子部分一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呈示部:1、主部: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
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比拟着梁祝草船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
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2、连接部与副部: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副部: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3、结束部: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
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展开部: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1、“抗婚”:沉重的大锣和大提琴、大管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征兆,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着独奏小提琴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了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
这个由副题变化而来的抗婚音调与由引子发展而来的封建势力主题交替出现,逐渐形成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激烈的抗婚场面。
虽然乐队全奏,带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2、“楼台会”:乐曲转入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一部曲子,由韩德君作曲,被誉为中国
新音乐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
两者结合出不一样的风格,是一部十分有特色的音乐作品。
这首曲子原篇是电影《梁祝》的主题曲,讲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一只蝴蝶携着神仙传报来到梁山,两位牛郎织女心痒难耐,从此幸福
美满,过上了如同神仙一般的生活。
曲子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引
人入胜,以小提琴的独奏,夹杂着唢呐、笛子的演奏,形成一个浪漫
的氛围,以及隐约的哀愁。
曲子里的旋律编排极其精美,总令人心不
禁起波澜,让人激动潸然,非常完美地表达出了牛郎织女之间浓烈而
又幸福的爱情。
《梁祝》歌颂美好的爱情,旋律变化自如,表演非常灵动,动听
而又豪放。
小提琴的独奏音色清冽而高昂,融合了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令人陶醉,十分动人。
曲子以小提琴把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感到一种温馨浪漫的情怀,让人沉醉在小提琴的旋律里,体会牛
郎织女之间的爱情实践。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韩德君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它将中国
民乐与西洋古典音乐融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而又完美的音乐风格。
小提琴曲子以淡淡的婉转旋律把浓浓的爱情情怀表达得非常出色,旋
律动人,节奏轻快活泼,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曲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抒情音乐的经典代表作,被广泛用
于节日庆典、歌舞表演、电影、电视剧等媒体之中。
它融合了中国传
统音乐和西洋古典音乐的特点,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
《梁祝》的主题是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叙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可
分割的爱情故事。
《梁祝》使用了中国传统节奏,大部分采用8/4、4/4、7/4以及
9/4等多种节奏。
同时,作曲家混入了中国传统乐曲《十面埋伏》的旋律,使全曲更有节奏感和抒情性。
作曲家也融入了欧洲古典音乐的形式,用不同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浓郁的戏剧性来表达多变的情感。
比如,在这首曲子中,作曲家使用了三类主旋律,而它通常由小提琴
演奏出来。
在《梁祝》中,小提琴的音色极具特色,清晰的声音与传统的乐
器形成了富有对比的音乐效果。
它的技巧包括滑音、按音、揉音、闷
击等,充分表达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缠绵悱恻、痴心萝浮情意的过程。
而管弦乐的特殊处理、古典乐曲的欣赏性和节奏的错落有致,一起形
成一幅梦幻的画面,令人怦然心动。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极富感染力,深受乐迷和同行的喜爱。
它
所蕴含的爱情、生命与传统文化素材,令人神往而又伤感。
不仅如此,它还为流行文化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新意见,并为西方音乐界带来了很
多新的思想。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的旋律,给无数人带来了不只是听觉的冲击,还有心灵的震撼。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这样的作品。
《梁祝》是将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高度浓缩为“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逼嫁”、“楼台会”“、投坟”“、化蝶”等七个主要情节,全面展示了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听众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乐曲在一段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下正式拉开了序幕,继而以悠扬婉转长笛承接,吹奏出如鸟鸣般优美动人的华彩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抒情乐音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草桥之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背景画面。
当沉醉于这片婉转悠扬的旋律之中,我们不难想象此时年轻的祝英台已换上朴素的男装,告别父母后带着银心,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前往书院的道路。
途中,面对如此美景,从未出过远门的英台觉得周围的一切是那么新奇、美好,她那快乐的心情不言而喻。
画面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
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在这个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
此时的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开始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旋律轻松活泼。
之后多重弦乐的音色响起,描绘出了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
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想必是学子们纷纷踏入了书院中。
此时书院里生气勃勃,一片好不热闹的场面,你看,他们正谈笑风生,在浩瀚的古文世界里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不时有几个同学因为坚持己见而与其他人争得面红耳赤。
小提琴的音色此时变得异常高亢,应是身为大家闺秀的英台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刚开始有些惊慌失措,但经过短暂地调整适应后,迅速被这群男同学的热情感染了,俨然忘记了自己的女儿身,兴奋地来回穿梭于同学之间,与大家攀谈得不亦乐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描述梁、祝二人的 真挚爱情,并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
乐 曲
反映人民群众反封建思想感情的爱情悲剧。
简
介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
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
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同时,作者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
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 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 表现得淋漓尽至。
(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 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 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 当她出嫁路过坟墓时,她纵身一跃飞入坟墓。)
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的 场景。
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概述特征
主题思想--爱情主题、封建势力主题、反抗主题 风格特征--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
音乐的表现手法。 音乐形象--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大提琴代表梁山伯,铜管乐器代表封
建势力。 曲式结构--奏鸣曲式结构
浅析以音乐表现情节
引子: 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的景象。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 门音乐。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
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 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 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 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
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 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 潮,越来越激化。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 乐段——“楼台会”(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 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 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用对答式的手法, “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恰如梁祝二人的低 低私语。
的音乐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梁刘
祝 周 花谢花开无时尽, 年年花间觅仙踪;
—— ——
化 蝶
根 据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填
词
瑶池泪洒化蝶恨, 天上人间侬伴君; 此生不与知音共, 朝朝暮暮掩愁容; 同窗早已心相许, 楼台再会诉衷情;
可怜十八送别时, 君岂知侬是女儿身, 未解侬痴情;
楼台依依不忍分, 君死何忍我独存; 魂魄在天已化蝶, 双飞愿争万世春。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任课教师:贾诺
作曲者简介
陈钢
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他 曾出访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世界音乐名人录”等十八项世界名人录,并获 “国际文化荣誉证书”。另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
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 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 境。
“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 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 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而催泪 的“爱情主题”。
作业: 1.回家观看动画片《梁山伯
与祝英台》。 2.寻找动画与音乐之间的相
呈示部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 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 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 (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 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 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 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 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 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 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这样发 展了下去。)
呈示部: 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 “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 当演员,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 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 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 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 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 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同点和不同点。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听音乐》等。
何 何占豪 (1933-) 浙江诸暨人。曾 占 在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工作,后入上海 豪
音乐学院进修班学习小提琴,并和几 位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 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上 的民族风格问题。小提琴协奏曲《梁 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 毕业后,转入作曲系,随丁善德学作 曲。除 《梁祝》外,主要作品还有 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 交响诗 《龙华塔》、越剧 《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