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
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结构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1)定义:液态→气态 (2)方式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 叫蒸发。
影响因素: 。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2、液化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⑵ 。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二、升华和凝华 1、升华(1)定义:固态→气态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2)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 2、凝华(1)定义:气态→固态 (2)凝华放热典型例题[例1](2020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 .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例2] (2020嘉兴)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蒸发 沸 腾[例3](2020·沈阳)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2所示。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例4](2020烟台)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2分)因“白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受浮力小于重力,因而“白气”向下飘。
初中物理八上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一、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3、蒸发吸热,所以蒸发有制冷作用。
4、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5、蒸发与沸腾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汽化方式蒸发沸腾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程度缓慢、平和剧烈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达到沸点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6、水沸腾的实验:*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给烧杯加盖、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用量二、液化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2、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液化现象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4、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液化:①雾与露的形成、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2)、压缩体积液化: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打火机中,压缩后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
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2、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 .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 .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乙图中 a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线。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主题是八年级物理的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物质的相变过程,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汽化和液化的原理和应用。
二、知识点一:汽化1. 汽化的概念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物质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液体逐渐变为气体。
2.汽化的原理汽化的原理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分子在液体内不断运动,当分子的动能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的引力被克服,分子能够逃离液体表面进入气相,形成气体。
3. 汽化的条件汽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和压力。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汽化速度越快;压力越低,汽化速度越快。
4. 汽化的应用汽化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煮水时水会沸腾,水中的液态水分子转变为气态水蒸气分子;洗衣机的烘干功能利用热量使湿衣服中的水分汽化等。
三、知识点二:液化1.液化的概念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气体受冷达到一定温度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气体逐渐变为液体。
2.液化的原理液化的原理也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当气体受冷时,分子的动能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增大,分子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
3.液化的条件液化的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和压力。
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小,液化速度越快;压力越高,液化速度越快。
4.液化的应用液化也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我们使用的汽车的空调系统中,通过压缩机使气体液化,然后通过放出压力使其重新变为气体,实现空调的制冷效果。
四、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汽化和液化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一个加热器和一瓶水。
将水加热器加热,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你们能看到水开始沸腾,产生水蒸气,这就是汽化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关闭加热器,让水温慢慢降低,你们会发现水蒸气逐渐凝结成水滴,这就是液化的过程。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原理、条件和应用。
气化和液化的概念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液化和汽化是物质的两种基本状态,液化是把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汽化则是把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液化和汽化在化学、物理、工程和生产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液化液化指气体经过压缩、冷却等方式被转化为液态状态的过程。
液化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来改变气体的物态,使得气体的分子间距离减小,从而发生相变。
1.液化的条件压力和温度是影响气体液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气体的液化需要满足定的条件。
首先,在固定的温度下,气体的压力越大,分子间的距离越小相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较高的压力是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
另外,在固定的压力下,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的总能量越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气体液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温度的降低也是液化的必要条件。
2.液化的方法液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降低气体的温度和增加气体的压力以实现液化。
液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压缩法:通过对气体进行压缩,使气体的压力增加,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进而增加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液化。
(2) 冷却法:通过将气体的温度降低到气体的临界温度以下,使得气体的相变点下降,可以实现液化。
一些惰性气体,如氨、氢等,只需要将温度降到4K以下,就可以液化。
(3) 混合物分离法:通过调节混合物的温度和压力,使得混合物中的不同气体液化点不同,可以通过液化分离的方式分离出不同品种的气体二、汽化汽化(Vaporization)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液体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汽化主要涉及到能量的转化问题,液体的汽化主要包括蒸发、沸腾和升华三种方式。
1.汽化的条件相较于液化,液体的汽化条件更易控制。
液体汽化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界面存在。
(2)液体距离其相变点较近。
(3)液体表面的蒸气压力足够大。
(4)液体的表面积足够大,可以满足蒸发、沸腾、升华的需要。
2.汽化的方式液体的汽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包括蒸发、沸腾和升华。
这三种汽化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条件和情况。
中考物理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

中考物理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
1.汽化和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叫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蒸发的特点:吸热,温度降低。
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①提高液体温度;②增大液体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的异同如下表所示。
不同点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使液体变成气体
3.都要吸收热量
蒸发吸热的应用:擦拭酒精给病人降温;夏天向地面洒水,降低室温。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考点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含解析)

考点07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回顾】考点一、汽化与液化1.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干的快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撑开、把地下积水扫开等)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与联系:第一、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第二、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第三、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第四、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不同物体蒸发快慢不同。
(5)汽化时能量的传递:汽化时要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3.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4.液化时能量的传递:物质液化时要放热。
考点二、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升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如: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3.常见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
物理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物理关于汽化和液化的习题
1.(12长春)用湿布擦过的黑板,过一会儿就变干了,这一现象是A
A.汽化
B.凝固
C.液化
D.升华
2.(12宜昌)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B
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液化放热
3.(12徐州)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D
A.液化
B.沸腾
C.凝固
D.蒸发
4.(12荆门)下列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C
A.春天来了,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
C.秋天早晨,太阳出来后,学校操场边小草上的露珠不见了
D.隆冬时节,洗好的衣服刚晾出来就结了冰
5.(12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D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6.(12宁德)第四届平潭国际沙雕节上展出的沙雕,以沙和水为材料.沙雕展出时间越长,沙雕越“干燥”,这是因为沙雕中的水分发生了C
A.液化
B.升华
C.蒸发
D.熔化
7.(12聊城)(多选)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ABC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8.(12内江)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D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