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分析
核桃树下种高粱优势互补增效益

核桃树下种高粱优势互补增效益“一旦地温稳定在15℃以上我们就立即组织人在核桃林下种植矮高粱。
”正值春耕时节孝义市胜溪湖街道办事处道相村的千亩核桃种植基地里孝义市佳美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李开泰与几名村民正蹲在地里测地温。
这些日子李开泰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天天到地里测地温。
“在核桃树下套种经济作物能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保护生态、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效果。
”孝义市农机中心主任李荣生说核桃树下套种药、菜、菌、粮等矮秆作物已陆续成为当地农民今年春耕时的新选择。
填补核桃的收益“空白期”佳美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从2015年开始引进精量播种机在核桃林下种植高粱这些高粱是从市里最新引进的品种——矮秆酿酒高粱相比高秆高粱套种优势更明显。
“首先是节省人工、节约用水。
”李开泰说套种的矮高粱可以从点播、中耕、收割到烘干全部机械一条龙操作;而且种植技术全部运用目前先进的渗水地膜覆盖技术解决了旱地作物用水短缺的瓶颈问题。
“以前种高秆作物亩产最多150公斤产量不高用工量还大。
今年种植新品种一亩能收600公斤用工也节约了不少。
”孝义市大孝堡乡东盘粮村村民马定生说。
孝义是汾州核桃主产区。
近年来该市依托核桃种植传统优势大力实施“核桃富民”战略西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宜栽地实现了50万亩核桃林全覆盖248公里核桃林绕穿其中依托角盘垣、高贤垣、兑镇南垣、下栅垣、柱濮南北垣、梧西线两侧6个万亩集中连片种植核桃片区、8个5000亩核桃片区和30个千亩核桃园区农民人均核桃林达到2.5亩。
盛果期核桃年均产量可达到6000吨以上年总产值1.2亿以上。
但核桃从栽种到成熟至少需要6到7年的时间这期间农民的收入如何保障?如果按照以往模式在核桃林下种植传统高粱虽说一年一收但核桃和高粱之间会争水争肥争阳光。
从去年起孝义市积极探索核桃林新型套种模式引进新品种矮秆酿酒高粱5000亩核桃林下套种的高粱试验示范田全部丰收。
酿醋造酒的好原料矮秆高粱是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针对当地特点试验的新品种。
果园的三种套种模式

、
晚疫 病
、病 毒 病
、
丙 甲 草胺 (金鄙尔 )50~60毫 升兑水 I]烧病 、蚜虫 等病虫害 、
30—40公 斤均匀 喷雾 ,或 50% 乙草
3.套 种 大 豆 、选 择 黔 7号 、黔
眩乳 油 75— 100毫 升 兑 水 4()~ 50公 豆 8 号、 黔 豇 l0号 、黔 豆 I 1号 、安
6 1
1套种 花 生 以选 择 地 品种 猕猴桃 等蔓生型果林 同 ,辣椒与果
为主,根据各种 果树种植 的行距 ,合 苗棚 架 保 持 50 ~ 60厘 米 的距 离 。 辣
理 布局 花生行窝距 ,定 植
桃 、刺 梨 等 灌 木 类 果 林 园 区 , 花 生 距离 为早熟 品种行距 40~50厘 米,
存 12℃以 上 进 行 仡 生播 种 ,种 植 方式 合液喷施 ,后期 开花后印结小椒时 每
町采用露地播种和薄膜 覆盖播种
公 顷追 施 尿 素 75 ~ 100公 斤 、同 时 ,
一
致
仡 生 播 种 后 ,一 亩 用 96%
一 天 地 .在i闻 课 堂
的精 异
; ; ,
要及 时 防 治炭 疽 病 一
巾桃 2次 ,第 一次 往齐 苗 l5天 后 结 合 大豆一般红 3月下旬至4月 叶1旬播种 .
【l1l'}IJI涂 进 行中耕;第二次在卡玎花至 如作 为鲜 食 大 豆 种 植 , 町 在 3月 下 旬
盛 化 前 一II耕培 土 。
至 5月 下 ,Hj期 间 采 用 分 期 播 种 方 式
2.套种辣椒 根据果树 的行距 合 大豆…苗整齐后 .及时进行匀 苗 、间苗 、
理布局辣椒种 值行窝距 ,李子 、甜柿 、 定 在播 种后 40~50天进 行 1次
核桃园林下套种模式举例

浅析核桃园林下套种何娜姚琼开本次设计实施林瓜、林药、林菜、林粮、林苗五种套种类型,23 个模式.1、林瓜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有灌溉条件的修成灌溉渠,没有灌溉条件的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点播、移苗形式套种甜瓜、西瓜、草霉,形成核桃树+甜瓜、核桃树+草霉、核桃树+西瓜三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郁闭的 1- 5年生核桃园地实施。
2、林药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形式套种丹参、太子参、西洋参、柴胡、山药,形成核桃树+丹参、核桃树+太子参、核桃树+西洋参、核桃树+柴胡、核桃树+山药五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
在没有郁闭的1- 5 年生核桃园地种植喜光药材品种丹参、柴胡。
在已郁闭的 6 年生以上核桃园地种植耐荫药材品种太子参、西洋参、山药。
3、林菜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移苗等形式套种连花白、菜花、白菜、大蒜、萝卜、冬瓜、红薯、马铃薯、南瓜,形成核桃树+连花白、核桃树+菜花、核桃树+大蒜、核桃树+萝卜等九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沙壤地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4、林粮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花生、绿豆、黄豆、红小豆,形成核桃树+花生、核桃树+绿豆、核桃树+黄豆、核桃树+红小豆四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城北、城西壤地据多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5、林苗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育苗,育苗以核桃、板栗为主,形成核桃树+核桃、核桃树+板栗二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城南、城北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地核桃园地实施。
核桃林下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研究示范

核桃林下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研究示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间作套种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主流和趋势。
核桃林下间作套种,是一种成功的实践,可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的。
在核桃树的林下,可以种植一些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又可以起到防风固土、保护水源和改善林下环境的作物,如茶树、甜菜、麦草草、玉米、豆类等。
核桃林下间作套种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准备在核桃林下间套种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准备,包括酸碱度调节、施肥和深耕等。
土壤的pH值应在6.5-7之间,采取石灰调节。
施肥时应注意不要破坏核桃树的根系,可选用有机肥料和化肥,可以选择控释肥料。
在深耕时,要注意不要损坏林下的树木。
2. 种植作物选择在核桃林下种植作物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作物。
一般来说,菜类、茶树、谷类和豆类是比较适合种植的,因为它们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地面和地下水资源。
3. 套种时间选择核桃林下套种时间的选择要合理,应该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气候条件进行。
一般来说,在春季到夏季和初秋到深秋的时间段,是适合种植作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光照充足、降雨适中、温度适宜,能够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种植密度控制在核桃林下套种时,种植密度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应该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习性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亩茶树种植5000株左右、豆类种植1500-2000株、玉米种植5000株左右。
5. 病虫害防治优良的病虫害防治对于保持作物生长的良好状态和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在核桃林下套种时,要及时排查病虫害、采取措施防治。
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手段,力求在保证作物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核桃林下间套种既有经济效益,又能起到防风固土、保护水源和改善林下环境的作用。
在实施核桃林下套种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土壤准备、种植作物选择、套种时间选择、种植密度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核桃中药材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第49卷第1期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Vol.49No.12021年1月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Jan.20211)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18ZG001);云南省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2001AT070146)。
第一作者简介:肖良俊,男,1983年2月生,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副研究员。
E-mail:Xiaoliangjun2008@126.com。
通信作者:宁德鲁,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研究员。
E-mail:ningdelu@126.com。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14日。
责任编辑:任 俐。
核桃中药材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1) 肖良俊 谢正万 张传光 杨根林 缪福俊 吴涛 宁德鲁(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昆明,650201) (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摘 要 选择核桃与5种中药材的复合经营模式,即核桃+滇黄精(H+H)、核桃+云木香(H+M)、核桃+白及(H+B)、核桃+滇重楼(H+C)、核桃+秦艽(H+Q)及以核桃林(CK)为对照,2.5a后对6种经营模式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量元素、速效元素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比较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6种经营方式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在土层深(h)0<h≤20cm土壤肥力指标较20cm<h≤40cm土壤肥力指标高,且差异大;在0<h≤20cm土壤,复合经营的pH值与CK相比,除H+B外其他4种模式均低于CK;主要营养元素方面,有机质质量分数H+B模式最高是最低H+H模式的2.71倍;水解氮质量分数H+B模式最高,且不同经营模式水解氮质量分数差异达显著水平;有效磷质量分数CK最高,是最低H+Q的1.67倍;速效钾质量分数H+Q最高,且不同模式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对土壤pH值等13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序0<h≤20cm土层为H+H、H+M、H+Q、H+B、CK、H+C;20cm<h≤40cm土层为H+B、H+H、H+M、H+Q、CK、H+C。
核桃树下套种大白菜技术分析

62农业科学1.绪论1.1套种技术的提出核桃种植的行距较大,土地占有资源表面现象较广,加上核桃各植株之间没有长期的荫蔽处,光照条件良好,完全适合白菜的生长条件。
因为套种技术以不影响原有作物正常生长为基本条件,不宜套种高杆、高苗、高跟等农业产物,核桃的根系较深,要遵循套种作物根系较浅,生长相互影响较小的套种原则,以此在原有的土地效益上来增加经济效益,合理的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而白菜作为草本植物,一般高40-60厘米,生长的环境条件也相对稳定,所以将核桃和白菜进行套种,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2套种技术的研究现况新疆核桃栽培集中在和田、喀什、阿克苏三地区的20多个县市,近几年来,由于受品种间产品市场售价差异、生产综合效应、林农间作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新新2号、温185品种有替代扎343、新丰品种的发展趋势,所以研究核桃园间的套作技术,合理的进行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套种技术尤为重要。
据调查了解,全新疆现有实生低产核桃树约4000万株,除去不需嫁接改造的25年生以上大树近300万株,需嫁接改造的实生低产核桃树尚有3700万株。
其中和田地区约1700万株,喀什地区约1200万株,阿克苏地区约900万株。
全疆实生低产核桃嫁接改造工作任务仍然十分急迫和艰巨,所以在生产上套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核桃相对于其他果树来讲,更易于生长和管理,与一般的粮食作物没用共同的病虫、害虫的侵蚀,在一般产物管理上,病虫出现情况较少,用药的次数也不多,不会污染环境。
只要加强肥水管理,科学的调整种植技术,便能使得树上和树下同时收获,达到双丰收的理想目标。
套种技术要充分利用光能、土地和空间,提高核桃园的早期经济效益,单一的种植核桃,在其成长的时间内很难达到收支平衡,所以,核桃园间的套种白菜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采用的一种理想栽培种植方式。
2.套种技术的调查内容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愈发的开始注重绿色、天然、健康、环保的农业产品种植,核桃的收益效果,一般嫁接的核桃树苗在2至3年才能进行生产,早期的效益得不到保障,核桃树是通过种植完成的,在其生长期间,大面积的土地没有得到利用,空闲的土地上长满了杂草,在其核桃树下套种其他作物,既可以解决杂草的生长问题,又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最重要的,还能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核桃林下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研究示范
核桃林下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核桃林下间作套种是指在核桃树下空地的利用,种植一些其他作物,以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
它可以有效利用核桃树下的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丰富核桃林地生态系统,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途径。
针对核桃林下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示范,将对农民增收、提高土地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核桃林下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示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核桃林下间作套种的概念核桃林下间作套种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土地利用率。
核桃树下原本是一片空地,种植些其他作物,可以充分利用这块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增加农民收入。
在核桃树下种植其他作物,可以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为农民增加新的收入来源。
3.丰富林地生态系统。
在核桃林地种植其他作物,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丰富林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
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核桃林下间作套种可以实现多种经济作物的共存,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多功能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核桃林下间作套种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农业经济项目,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项技术,需要对核桃林下间作套种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地区的栽培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丰富土地资源。
1.物候期选择核桃林下间作套种的物候期选择非常重要。
要根据核桃树的生长习性和其他作物的生长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物候期。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早熟作物,如草莓、蔬菜等,这样可以在核桃林下间作套种的避开核桃树的生长高峰期,减少对核桃树生长的影响。
3.密植原则核桃林下间作套种的栽培要注意密植原则。
由于核桃树的冠层较厚,光线透过较少,所以在核桃树下种植其他作物时,要采取密植原则,尽量将土地利用起来,提高经济效益。
4.施肥管理在核桃林下间作套种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施肥管理。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核桃林下间作的三种模式
核桃林下间作的三种模式作者:毋万来,等来源:《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4年第4期毋万来冯宁宁朱发毋万来,冯宁宁,朱发,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722400(岐山)。
收稿日期:2014-06-11发展核桃林下经济栽培可使造林经济效益更大化,核桃林下间作主要包括林药模式、林菌模式和林农模式。
1林药模式核桃苗栽植行株距5 m×4 m,每亩栽33株,预留营养带1.5 m,其余空闲地种植药材或其他作物。
1.1核桃林下间作牡丹牡丹是一种观赏、药用两用经济植物,牡丹根可加工成名贵中草药“丹皮”,牡丹籽含油量高,牡丹油营养丰富,有医疗保健作用。
间作后第3年,每株核桃可收获青果10 kg,折合每亩330 kg左右,第4年可收获青果400 kg左右,第5年超过500 kg,以平均价5.6元/kg计算,累计3年亩收益可达3 454元。
油用牡丹一般结籽多、果粒大、籽粒饱满、含油量高,第3年开始采收种子,产量250 kg左右,第 4年以后每亩产种子260~400 kg,高产地块可达500 kg以上,按均价20元/kg计算,3年累计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
5~30年为高产期,一次种植可多年受益。
药用牡丹定植后次年即可开花结籽,一般每亩可采收种子50 kg以上,第2年可采收130~ 150 kg,第3年可采收200 kg左右,3年后进入盛花期,3年仅采收种子收入超过l万元。
药用牡丹定植后3~5年即可收获根(即丹皮),一般每亩产鲜根800~1 000 kg,市价20元/kg,3年的种子和丹皮累计收入可达3万元。
1.2核桃林下间作柴胡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中药材中的大宗品种,为四季用药,应用广,需求量大。
柴胡的适应性较强,喜稍冷凉而湿润的气候,较耐寒耐旱,忌高温和涝洼积水。
柴胡多为野生,常生长于海拔1 500 m以下山区、丘陵的荒坡、草丛、路边、林缘和林中空地。
种植柴胡宜选择比较凉爽的气候条件,海拔350~900 m的缓坡地、非耕地、核桃林下等适宜种植柴胡,适合陕西地区种植的北柴胡市场价格稳定(30元/kg左右)。
核桃林下种植十大功劳(功劳木)
核桃林下种植“十大功劳”中药材
技术
核桃林下套种“十大功劳”,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模,即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农户自愿种植,连片发展优先,公司保价收购。
该模式具有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效果。
核桃属于高大乔木树种,冬天落叶,需种植8到12年才挂果;而十大功劳属于喜阴性灌木树种,冬天不落叶,树冠高2至3米,春夏秋冬常绿,且不影响核桃的正常生长及挂果,其根和茎都是贵重药材,种植一次,可循环收获几十年。
一、苗木标准及种植技术
1、为了提高十大功劳的种植成活率,务必选用无纺布容器苗,这样在定植时不用扯掉杯子,根部与营养土就不会松动、不伤到苗木的根部,定植后苗木没有缓苗期,迅速恢复正常生长;
2、种植前,把核桃林下所有的杂草杂灌清理干净;
3、苗木定植时间为每年的2至4月份,苗木植株高度在10㎝以上,径粗$0.2㎝以上;
4、核桃林下种植十大功劳,原则上每亩种植400株,种植的十大功劳苗木原则上距核桃树兜周围2.5米以上,平地、坡地或者石缝地株行距原则上为为水平距1.5米×1.5米;这样有利于核桃的施肥管护和十大功劳正常生长;种植时,开挖长宽高20cm*20cm*20cm深的坑,然后放入一株容器十大功劳苗,扶正回土,回土盖过容器上端2cm,用脚底在十大功劳植株周围轻轻
踩压,使植株完全站立,用食指、中指双指尖夹住苗木顶部向上轻提,以植株不提出土为宜,再少量细土覆盖即可。
二、施肥管护技术
十大功劳苗木定植成活后,每年除草2至3次;5月至6月距离十大功劳苗木植株6㎝至10㎝处施肥一次,每株施肥15克;8月至9月施肥一次,每株施20克。
林上经济“三棵树” 林下经济“套种养” 我县大兴“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脱贫攻坚
林上经济“三棵树”林下经济“套种养”我县大兴“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脱贫攻坚依达乡完成5000亩华山松点种,户均种植7亩以上,贫困户户均种植10亩以上。
放马坪乡完成“三棵树”第二批核桃树苗190000株栽植。
……今年春季以来,我县各乡(镇)发展“三棵树”生态林业产业捷报频传,在各乡村广袤大地上,到处都是林业干部、乡党政干部指导群众种植核桃、青花椒、华山松“三棵树”的身影,全县掀起“三棵树”产业建设热潮。
据了解,今年及今后三年,我县以“今天人养树、明天树养人”为导向,加快绿色金阳建设,大兴“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扶贫攻坚,为精准扶贫、全面奔小康打下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
大兴“三棵树”,发展林上经济“今年,我们县按照‘三棵树’产业发展规划,3月中旬启动了华山松种植,目前已基本完成5万亩的点播;核桃种植正在开展,计划在4月底前完成20万亩核桃造林;8月中旬开展20万亩青花椒造林,9月底全面完成。
”县林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明年全县新种植核桃20万亩、青花椒20万亩、华山松5万亩,2018年新种植核桃10万亩、华山松5万亩、补植补造青花椒。
到2018年全县人均有花椒80株、核桃50株、华山松户均2亩以上,未来三年内,全县将新建林业产业基地105万亩,把金阳打造成100万亩青花椒产业大县,80万亩核桃产业重点县、20万亩华山松基地县。
据了解,我县把林业产业建设成为全县重要的增收工程、生态工程和小康工程,按照“生态立县”及立足生存抓林业、立足涵水抓绿化、立足产业抓造林“三个立足”发展思路,围绕“三带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全力建好“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着力形成“低山青花椒套种白魔芋、二半山核桃套种花魔芋、高山华山松套种牧草”的林上林下立体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在全县打造“林上有果摘、林间有畜养、林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的增收格局,把林业产业建成广大群众的“养老保险”、“绿色银行”,推动全县向“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康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分析
作者:王代全王其竹李孝鑫
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16年第04期
摘要:为找出适宜湖北省鄂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作者调研分析目前襄阳市保康县林农的种植习惯和核桃林下种植主要模式、经济效益及各种植模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目前全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主要有核桃+药材、核桃+蔬菜、核桃+茶叶、核桃+苗木4种套种模式,其垂直分布范围分别为900 m左右、600~1 000 m、600 m左右和400 m左右区域,各模式各有优缺点,适宜在不同海拔区域推广不同的模式。
关键词:核桃;林下套种;保康县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4-0059-02
为更好地发展本地经济,2007年保康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的意见》等文件,积极鼓励林农发展核桃产业[1]。
新造林由于土地平整导致大量林地裸露导致水土流失严重[2],同时新建的核桃园由于收益慢、周期长的问题,无法满足广大林农对核桃产业收益期望[3]。
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本着“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立体种植思路,保康县委、县政府在鼓励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也在大力鼓励发展核桃林业经济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因此,调研分析目前全县林农的种植习惯和核桃林下种植主要模式、经济效益及各种植模式对核桃树体生长的影响,对指导全县精准扶贫和县委县政府制定政策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保康县是湖北省襄阳地区的唯一一个山区县,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多为中性土壤,全年平均气温低山15.1 ℃(800 m以下),中山12 ℃(800~1 200 m),高山7 ℃(1 200 m以上),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8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0 ℃,极端最低温-
16.5 ℃,极端最高温42 ℃,≥10 ℃活动积温4 300~5 600 ℃,无霜期237 d,年降雨量平均为921 mm,年均日照时数1 801 h,相对湿度75%,适宜核桃生长。
2 调研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走访了保康县4个乡镇4个核桃园业主,调查核桃园均为2007年冬和2009年冬营建,记录核桃地理位置、海拔、建园情况、种植品种、种植密度、套种模式、经济效益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保康县主要核桃林下套种模式
通过调查全县目前主要有:核桃+药材模式、核桃+蔬菜模式、核桃+茶叶模式、核桃+苗木模式。
(1)核桃+药材模式:该模式主要在海拔900 m左右区域,药材种类主要有苍术、天麻等,其优点是套种中药材能有效减少病虫害,产量高、管理相对粗放。
近年来中药市场行情较好,管理药材的同时也加强了核桃园的管理。
缺点是套种经营周期长,当年不见效益。
(2)核桃+蔬菜模式:该模式主要在海拔600~1 000 m区域,蔬菜种类主要有蘘荷、魔芋等,其优点蔬菜是浅根性作物和核桃争肥不明显,给蔬菜管理施肥的同时也对核桃树加强了管理增加营养,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当年套种效益比较可观。
缺点是套种蔬菜深耕时容易伤树根,种植密度大潮湿,病虫害增加。
(3)核桃+茶叶模式:该模式主要在海拔600 m左右的区域,其优点是茶园套种在给茶树施肥打药的同时给核桃树也增加了营养防治了病虫害,降低了管理成本。
几年以后,在同一块地里就能形成2种产业,实现同一块土地获得双份种植收入。
缺点是核桃采收有较多的负面影响,都是深根性作物,相互争肥。
(4)核桃+苗木模式:该模式主要在400 m左右区域,其优点是给核桃苗除草、施肥的同时也加强了核桃园的管理,管理成本降低,套种效益比较明显。
缺点是套种核桃苗投入成本高,周期长,病虫害防治成本增加。
3.2 不同套种模式的特点
(1)核桃+药材模式:该模式一般是利用林下空间资源间作药材,通过长短结合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收益。
林药间作模式的特点在于,林木为药材提供阴湿凉爽的环境,避免夏季烈日高温危害,使药材可以有条件旺盛生长。
根据药材所需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由于大多数药材经济价值比较高,所以,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2)核桃+蔬菜模式:该模式分别选取适合林下环境的蔬菜进行间作。
林蔬套种的特点在于只要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时间适宜,管理得当,周期短,见效快,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平时对蔬菜进行除草、打药、松土的同时,对核桃树进行了管理,降低了核桃园的管理成本。
(3)核桃+茶叶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两种作物之间的生长趋势不同,在季节上实现互补,茶叶停止采摘,而核桃的叶片已长出来,正好能给茶树遮荫,一定程度上可提升茶叶品质,10月份以后,茶叶需要温暖的阳光,恰逢核桃落叶,可以形成互补,5年以后,在同一块地里就能形成2种产业,实现同一块土地获得双份种植收入。
(4)核桃+苗木模式的特点:该模式是林苗病虫害和生长所需的养分和大园基本一样,在给核桃幼苗除草、施肥、打药的同时核桃园一样得到管理效果,降低了病虫害防治和其它管理成本。
在园内尚未达到郁闭的条件下,在林下繁育一些苗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弥补核桃建园初期的资金投入。
4 结论与讨论
核桃林下套种还是要突出以核桃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方式,从而使农林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短养长,协调发展的立体生产模式,核桃林林下种植,发展成为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等优势。
注重发展核桃林下种植,不仅要注重当地的气候、土壤、光照、降雨量等诸多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利用、长远发展的原则进行种植,切忌盲目跟风,生搬硬套;还要认真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才能够使核桃林下种植得以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高.保康县核桃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3,43(5):7879.
[2]向珊珊,李爱华,李金柱.核桃套种对幼龄核桃生长和林地土壤养分影响研究初报[J].湖北林业科技,2015(1):4447.
[3]游申权.核桃栽培与林下经济发展[J].现代园艺,2014,(11):40.
(责任编辑:郑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