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汉字的联想》四年级美术教学设计教案

《汉字的联想》四年级美术教学设计教案

《汉字的联想》四年级美术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美术”,章节为《汉字的联想》。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汉字的起源、汉字的结构、汉字与美术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汉字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结构和美术价值,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富有创意的汉字美术作品。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汉字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结构及与美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汉字图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富有创意的汉字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5分钟)(1)介绍汉字的起源、结构及与美术的关系。

(2)讲解联想的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示范(10分钟)以“心”字为例,示范如何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汉字美术作品。

4. 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汉字进行联想创作。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互评,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汉字的起源、结构2. 汉字与美术的关系3. 联想的方法4. 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字为主题,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一幅汉字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汉字的起源、结构及与美术的关系,但部分学生在联想创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富有创意的汉字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汉字美术作品。

2. 示范环节:以“心”字为例,示范如何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汉字美术作品。

汉字的联想教案

汉字的联想教案

汉字的联想教案篇一:文字的联想教案《文字的联想》教案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刘柏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技能目标: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如何发掘的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介绍文字的起源及意义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

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汉字最初的形态呢?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

这些象形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

(板书:字的联想)一、讲授新课1、看一看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的文字装饰图片,了解生活和文字紧密相连。

教师讲解: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家再来欣赏一些装饰美术字的应用,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这种例子?让学生举例看到这样的字?2、学一学教师讲解方法,学生体会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装饰美术字,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些(本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汉字的联想教案)联想的基本方法吧,文字的联想主要有三种方法:(一)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很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代替文字的某个笔画。

(板书)(二)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较接近。

(板书)(三)夸张变形联想:根据字的意思把笔画进行夸张变形。

(板书)3、试一试课件展示并示范,欣赏教材中个别的范例,提问学生都用到了什么方法。

人美版美术四下第12课《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四下第12课《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2课《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并能用夸张变形等方法创作自己的名字。

2、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创造,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创作乐趣。

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

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准备】:教具:制作课件,当场范画。

学具:绘画纸、涂色工具等。

【教学过程】:课前观看《汉字之美》演讲视频,学生谈感受。

一、猜字导入,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

1.师出示课件象形字“马”字。

师:同学们,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2.欣赏一组古代象形字。

小结:其实我们的祖先跟大家一样,是通过对事物的联想,创造了这些和生活中的事物相似的文字——象形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

板书课题。

二、了解汉字渊源,激发兴趣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师: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2、欣赏民间艺术,感悟书画同源。

师:可见我们的祖先特别的聪明,现代人也不简单,我们来看这是字还是画?为什么?小结:艺术家用龙与凤的形象代替了其中的一些笔画,从而表达了这个字的含义,把字与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几幅作品。

作者是怎样创作的呢?3、教师示范:把这文字变成画。

(师边演示边讲解)提示:教师范画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画面主题内容的呈现。

汉字的联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汉字的联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汉字的联想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四年级学期:下册年份:2023-2024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汉字的构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汉字的联想和创作。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2. 汉字的构成和特点3. 汉字的联想和创作方法三、教学重点:1. 汉字的构成和特点2. 汉字的联想和创作方法四、教学难点:1. 汉字的联想和创作方法2. 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构成和特点。

2. 示范法:展示汉字的联想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汉字的联想和创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构成和特点的PPT或教材。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或教材,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构成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示范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教材,展示汉字的联想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汉字的联想和创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评价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好。

3.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准确,教学态度是否和蔼,教学能力是否强。

4. 教学环境是否良好,教学资源是否充足,教学设备是否先进。

5. 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问题,如何解决,有何收获。

汉字的联想教学案例

汉字的联想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最原始文字的样子,那我们就先来猜猜这几个古代的文字是什么字?(字卡展示字谜图片:牛羊鱼岛山象。

汉字选取遵循形象,直观,简单容易联想的特点,这样即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可以很好的凸显教学目标要求,达成预期学习效果。

)学生活动:联系刚才的视频内容,根据图片象形特点,联想所对应的现代汉字。

学生根据图片的象形描绘很轻松的猜测图案所对应的汉字,所以从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理解图示和汉字之间的关系非常的轻松和易懂,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

为后来的教学内容作了一个铺垫。

教师: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字。

这些象形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叫他甲骨文。

(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这些甲骨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导入本课,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例汉字选取遵循形象,直观,简单容易联想的特点,即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又可以凸显教学目标要求,达成预定学习效果。

二.深入探究,激发想象为什么古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变成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字样式呢?引起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汉字演变的原因。

生1:因为书写起来太麻烦,现在的字比较简单。

生2:因为这个字的笔画太复杂,线条又是弯曲的。

生3: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可以用这种图的方式来表达清楚师:因为甲骨文在使用上有诸多限制,所以才会慢慢的变成的现在的这个样子。

那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如何从我们刚才看到的甲骨文一步步演变过来的。

它都经历了哪些变化过程。

播放课件,展示中国文字演变历史: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教师做简单阐述: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第12课 汉字的联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2课 汉字的联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2课汉字的联想(教案)教案适用学段: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作者:人工智能助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汉字联想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2. 汉字联想的方法和技巧。

3. 汉字联想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1. 汉字联想的方法和技巧。

2. 汉字联想创作的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汉字演变资料、汉字联想作品案例、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汉字,讨论汉字的趣味性。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丰富内涵。

2. 教师讲解汉字联想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联想。

三、作品欣赏(10分钟)1. 教师出示汉字联想作品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创意。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汉字联想创作的要点。

四、实践创作(15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汉字联想创作。

2. 学生独立完成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总结汉字联想创作的优点和不足。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汉字联想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汉字联想创作,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汉字联想创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力。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构造,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将汉字结构与生活事物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汉字联想的基本方法,能独立进行汉字联想创作。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汉字的构造特点。

2. 汉字联想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汉字联想的方法,如形声、会意、指事等。

3. 汉字联想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汉字联想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汉字联想的方法,能独立进行汉字联想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将汉字结构与生活事物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汉字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汉字联想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形声、会意、指事等联想方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汉字联想创作。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进行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汉字的联想2. 主体部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联想的方法、汉字联想创作3. 配图:相关汉字图片、学生作品等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进行一次汉字联想创作,家长签字确认。

2. 让学生收集一些有趣的汉字,进行联想分析,并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课后作业要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小学美术_《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交流、分析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笔墨技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创作新颖的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情感的体验中增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汉孛象形表意的构形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用汉字为题材进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教学难点利用汉字的构形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及用中国画形式进行创作的笔墨技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喜欢,我现在就要画一幅,请大家仔细观看是什么形象?你看到了什么形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个汉字?看!老师这还有一个,是什么形象?你想到了哪个字?这一个呢?这些都是字与形的结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汉字的联想》(二)新授(1)播放视频你看到了那些形象?你还看到了哪些字?还发现了什么?这些图画与实物形象之间有什么关系?与汉字又有什么关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象形字是根据实物的外形及特征创造的)象形字有什么特点?(引出以形表意的特点并板书)(2)识字小游戏,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认出象形字(师一边出示一边贴到黑板上)看这些象形字组成了什么?象形字不仅可以组成一幅画还可以用来记录事情呢,不信你听!(师讲小故事)(三)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出示音频象形字有趣吗?如此生动有趣为什么今天不再用了?(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由繁到简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形表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汉字开始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一起来看:岩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人类最早用来记录生活的方式是什么?(岩画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起源)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又是什么?(甲骨文)金文,我们也称为文字,篆隶楷行草书等我们统称为书法,我们现在看到的书法艺术都来源于图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播放课件,展示中国文字演变历史: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
师: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作品分析
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象形文字,你们能猜到古人是怎么联想到“休”字?
师总结:同学们的联想力真强!一个人走的太辛苦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下。

这些字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了其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使人们看到它便能产生联想,从而领悟它所表达的意思。

师:可见我们的祖先特别的聪明,现代人也不简单,我们来看这是字还是画?为什么?
【出示龙凤】
小结:艺术家用龙与凤的形象代替了其中的一些笔画,从而表达了这个字的含义,把字与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幅图。

【出示农家乐】
在这幅作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在画中你找到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没有字的体现?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画命名为《农家乐》?他想表达怎么样的感受?
师小结:这是一幅抽象的中国画作品,作者用简洁轻松的画笔,表达出了农家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的美满生活,画中大胆的融入了汉字,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教师讲解: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家再来欣赏一些装饰美术字的应用,想想你还在哪
里见过这种例子?让学生举例看到这样的字?
三、实践操作,示范演示。

1、教师讲解方法,学生体会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装饰美术字,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些联想的基本方法吧,文字的联想主要有三种方法:(板书)
(一)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很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代替文字的某个笔画。

(二)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较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