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摄影入门文章

合集下载

红外线摄影技巧

红外线摄影技巧

红外线摄影技巧红外摄影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特性进行的摄影模式。

红外线在不同材料上的反射与吸收及不同于可见光,并对部分材料有穿透能力,可通过红外感光设备与红外滤镜进行拍摄,别于常见彩色、黑色拍摄模式,红外摄影拍摄画面对比强烈、效果独特,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让人爱不释手。

这效果不是后期做出来的,而是利用一定的摄影手段实实在在拍摄出来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红外线摄影技巧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红外线摄影技巧一、(一)学会查看直方图控制好曝光量由于红外线人类看不到,它的强弱不能很直观地观察得到,这就使准确曝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好在红外光和可见光相对成为正比,还能让人可以寻觅出一些关联。

拍摄红外片子的时候,一定关注相机上的直方图,这样可以确保红外片的准确曝光。

如何查看直方图和直方图所代表的含义,我在这里就不复述了,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直方图就会有非常详尽的描述。

针对红外摄影的曝光,我的经验是在曝光正确的前提下,略微欠曝一点,这样会给红外摄影的后期留下更为宽阔的天地。

针对高光的控制尤其重要,一旦过曝就拉不回来了。

(二)注意白平衡的偏移红外摄影的白平衡不必反复进行自定义,如果片子画面当中的红外元素发生了较大的色变再根据现场光线进行白平衡自定义即可。

原则上但凡绿色的植物(草地、树叶等)在画面当中呈现白色或者发白就说明白平衡未失效。

不提倡反复设定白平衡的原因依然在于人眼看不到红外光,为了保证片子的风格或色调统一,不轻易改变白平衡是个行之有效的笨办法。

当然,千篇一律的色调容易让人感到审美疲劳,改变红外摄影的白平衡还有一些办法,这些办法在白平衡基本准确的情况下,可以全部交给后期。

这部分内容将在红外摄影后期技巧当中来阐述说明。

(三)取景构图尽量凸显红外元素既然是红外摄影,当然要充分表现出红外摄影的特色,在实拍当中有意识地把红外元素作为一个重点来表现就八九不离十了。

但这个话题往往和构图密不可分,和用光也息息相关。

红外摄影与黑白摄影有很多相似之处,强调构图和光影,讲究层次。

如何玩转红外摄影

如何玩转红外摄影

如何玩转红外摄影红外摄影因其超现实的氛围而倍受珍视–它可使树木辐射成粉红色或白色,天空呈暗色或具有不寻常的偏色。

这种超凡脱俗的品质可以将你的风景变成美丽的梦境–红外摄影绝对值得您的努力!这种类型的摄影涉及捕获人类眼睛无法检测到的光线,该光范围在700到1200纳米之间,需要使用对红外光敏感的图像传感器或红外滤光片。

在本文中,将介绍它的历史以及如何拍摄和处理由红外摄影捕获的梦幻图像。

红外摄影简史红外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类照片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不受大气雾度的影响比普通照片好很多,并且可以显示植被和建筑物之间的区别。

这对于识别潜在的敌人目标很有用。

在1930年代,红外摄影开始吸引各种电影摄制者及摄影师。

这在1960年代达到高潮,当时诸如Grateful Dead,Frank Zappa和Jimmy Hendrix等重要音乐人通过他们的专辑来推广其使用。

随着1990年代数码相机的到来,业余和专业摄影师都可以使用红外摄影,而在执法人员中更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开始依靠红外照相来查找无法通过人眼获得的法医证据。

红外摄影选项相机转换现代数码相机的传感器上装有红外滤光片,这些滤光片会阻挡红外信息。

如果要使用普通的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则可能必须卸下该滤镜,但相机将失去捕获正常图像的能力。

不建议使用此选项,但是如果你有几个相机机身,并且你确实想玩红外摄影,则可以进行这种类型的相机转换。

转换相机的代价可能有些昂贵,因为必须将其送到专业实验室–你无法自行转换!红外转换中最重要的名称是LifePixel。

红外滤光片使用红外滤镜是进行红外摄影的最便宜、最简单的操作方法,这些过滤器与其他任何旋入式过滤镜一样,易于安装和拆卸。

但是,它们不能在具有内置红外滤镜的相机上使用,该滤镜会阻止所有红外光到达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相机转换将是必要的。

使用红外滤镜的第二个缺点是每个图像都是长时间曝光,这极大地影响了创作自由。

谈红外摄影的拍摄

谈红外摄影的拍摄

谈红外摄影的拍摄有一位红外摄影爱好者这样说过:“一旦你拍下了第一张红外照片,就会被这种如梦如幻的效果所魅惑。

你会迷上它,无以自拔。

” 可我还没有自己拍摄过红外照片,只是看了看其他人的红外作品就无以自拔了。

我喜欢红外摄影那种诡异的色彩和意境,毒发之后立刻到二手店买了一台尼康D60单反,然后找人帮我改成了红外专用机。

在我改机前后,为了对红外摄影有更多的了解,我首先进行了一番恶补,对红外摄影大致有了一个了解。

现在把我恶补的结果整理一下,贴到这里,希望对那些有兴趣玩红外的人能够有所帮助。

本贴中的有些说法是在恶补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而成,非100%原创,特此说明。

一、什么是红外线?人们所能见到的光线由7种色彩组成,即红、橙、黄.绿. 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

比红色更长的光波加你是红外线,比紫色更短的光线加你紫外线。

红外线的波长在780nm -3000nm 之间,按波长的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

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利用红外线感光产生的影像,是与可见光有很大差异的,所以红外线摄影作品才会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二、数码相机红外摄影是怎么回事?以往要利用传统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一般胶片的化学材料根本无法对红外线产生反应,所以要进行红外摄影,除了要使用红外胶片外.还要搭配红外滤镜阻挡掉所有可见光,只让红外线进入,才能拍出红外线照片。

到了数字时代,红外影像拍摄流程变得容易多了,因为一般数码相机的CCD或者CMOS本身感光组件就具有红外线接收能力,能感应较短波长的近红外线780-1200nm。

但由于近红外线会影响正常影像的色彩与清晰度.所以多数相机厂商都会在感光组件前方加装一组低通滤镜(Infrared Cut Filter)来阻挡红外线进入,但这个滤镜一般无法100%拦截红外线光线渗透,所以为我们进行红外摄影创造了机会。

三、用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有哪些方法?1. 在镜头前面直接加一块红外滤镜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在镜头前加装一块红外滤镜,小DC也行,数码单反也行,只要你到淘宝上搜索一下,就会找到这个规格的红外滤镜。

利用红外摄影探索看不见的世界

利用红外摄影探索看不见的世界

利用红外摄影探索看不见的世界红外摄影是一项独特而神奇的技术,通过利用红外光线的特性,可以揭示出人眼难以察觉的世界。

本文将介绍红外摄影的原理和应用,并探索利用红外摄影技术所发现的看不见的世界。

一、红外摄影的原理红外光线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具有特殊的频率和波长。

相比于可见光,红外光线能够穿透一些物质,如水蒸气、烟雾等,因此具有拍摄难以察觉的景象的优势。

红外摄影通过将红外辐射转化为可见光,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红外光线下的世界。

二、红外摄影的应用1. 农业领域红外摄影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农作物和植物会发出红外辐射,通过红外摄影技术,农民可以及时了解植物的健康状况和成长情况。

这有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提高农业的效益。

2. 建筑和能源领域在建筑和能源领域,红外摄影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的热量分布情况。

通过红外图像,我们可以发现建筑物的热漏点,进而进行修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红外摄影还可以用于监测太阳能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 环境保护红外摄影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通过红外摄影技术可以追踪野生动物的活动,了解它们的栖息地与繁殖地。

这对于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4. 安全防护红外摄影还可以用于安全防护领域。

通过红外摄像机的监控,可以监测夜间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红外摄影还可用于火灾检测和犯罪现场的勘查,为社会安全提供保障。

三、红外摄影的发现随着红外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奇的现象。

比如,在红外摄影下,人体的形象会有所变化,皮肤的纹理和温度差异更加明显,还能够直接观察到血管中的血液流动。

此外,红外摄影还揭示出一些普通物体的异样之处,如建筑物的隐蔽结构、纹理的变化等。

四、红外摄影的展望红外摄影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摄影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其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将得到大幅度改善。

此外,红外摄影还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和分析红外图像中的物体和现象。

体验红外摄影之魅力

体验红外摄影之魅力

体验红外摄影之魅力摄影的乐趣在于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数码红外摄影会给我们全新的看世界方式。

黑白红外摄影使大千世界褪去浮华,变得安静、抽象,只剩下线条和轮廓;彩色红外摄影让缤纷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姿,给自然景色披上梦幻色彩,把看似寂静的世界变得繁复、奢华。

下面就谈谈我的数码红外拍摄经验。

1.夏季红外光反射充足,效果优于春、秋、冬季。

在一天内,中午红外光反射最强,可尽量缩短曝光时间,在户外阳光较好时拍摄,并尽量使用三脚架。

摄影的规律也可以被打破,要大胆尝试在各个时段拍摄,不同时段会有不同的色彩呈现。

红外摄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填充了早晚的拍摄时段以外的时间,可在任何有光线的时刻进行。

2.通常情况下,拍摄地多项选择择红外反射强烈的地区,纬度高的地区优于纬度低的地区,海拔高的地区优于海拔低的地区。

外拍时,选择有山、有水、有云的场景,最能表现红外摄影的张力。

3.红外摄影不受特定的拍摄景物限制,夏日郁郁葱葱的风景,一望无际的草地,朵朵云彩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红外作品;在630nm波段,人像摄影也颇为流行,非常适合表现儿童,展现女性光滑、白皙的肌肤,但拍男士那么过于柔和缺乏阳刚气质。

4.数码相机测光系统都是针对普通可见光摄影而设计,因此相机内置了红外滤镜之后,相机测光系统依然按照可见光测光,而相机感光却是红外线,相对于可见光来说更弱一些,所以不能给出正确的曝光值。

根据拍摄环境的实际光照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

通常情况下630nm几乎不用曝光补偿;680nm,720nm大约需+0.3~+1EV;850nm需+3EV。

但是在阴影的位置拍摄时,可能需再加0.5EV~+1EV,建议使用M挡拍摄,根据直方图随时调整曝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主题反射的红外线数量差异极大,因此外表上显示相似的两个场景在红外线条件下可能曝光设置差异很大,有时还会出现增加曝光补偿而直方图却没变化的情况,这时要继续增加曝光补偿,直到直方图变化为止。

5.过去许多单反镜头的对焦刻度盘上有红色圆点或字母R,未改机的在拍摄时先正常对焦,然后旋转镜头调焦环,使调好的焦距与红外对焦标识相对应,再安装红外滤镜进行拍摄。

运用红外摄影技术创造出神秘与独特的摄影作品

运用红外摄影技术创造出神秘与独特的摄影作品

运用红外摄影技术创造出神秘与独特的摄影作品摄影艺术是展示世界之美的一种方式,而红外摄影技术的出现,为摄影师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空间。

通过将摄影机的传感器感光元件替换为红外感光元件,可以捕捉到肉眼无法察觉到的红外光线,从而创造出神秘与独特的摄影作品。

本文将探讨红外摄影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

一、红外摄影技术的应用领域红外摄影技术在不同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军事侦察是最早将红外摄影技术应用于实际的领域之一。

通过红外摄影技术,军方可以在夜间或恶劣环境中获得高质量的情报图像,提高战场上的侦察与目标识别能力。

此外,红外摄影技术还应用于医学领域。

人体组织在红外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医生可以利用红外摄影技术进行疾病诊断与监测。

例如,乳腺癌筛查中经常使用红外摄影技术,帮助医生发现乳房异常温度差异,从而发现疑似肿瘤。

此外,红外摄影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

通过红外摄影技术,可以检测建筑物的热量分布情况,从而优化建筑的能源效率。

同时,红外摄影技术也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的监测,帮助城市规划师评估植被的分布、健康状况以及植物物种的多样性等。

二、红外摄影技术创造的神秘与独特作品除了应用于实际领域,红外摄影技术还为摄影师创造了许多神秘与独特的摄影作品。

红外光线的特点使得拍摄出的照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首先,红外摄影作品通常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

在红外光线的照射下,绿色植被通常呈现出白色或粉红色,而天空和云朵则呈现出深蓝色或紫色。

这种色彩的转变赋予了作品一种超现实的感觉,让观者进入一个神秘的幻境。

其次,红外摄影作品以其异常的对比度而著称。

在红外摄影中,不同材质和物体之间的反射以及光线的传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例如,人类皮肤在红外光线下通常呈现出白色,而眼睛和嘴巴周围的区域则呈现出黑色。

这种对比度的变化使得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此外,红外摄影还可以增强作品的纹理和细节。

因为红外光线可以穿透一些常规摄影无法穿透的物质,所以在红外摄影作品中,观者能够看到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细节。

技巧|红外拍摄、制作秘籍

技巧|红外拍摄、制作秘籍

技巧|红外拍摄、制作秘籍在了解红外摄影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红外线?这要先从光线的构成开始。

我们都知道,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而我们往往用波长来区分不同的电磁波。

波长的单位通常用nm(纳米)表示。

我们通常说的光线(太阳光)中,肉眼可以看见的一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大约是380-780nm。

而此之外的部分是肉眼不可见的,被习惯的称为“线”,比如红外线、紫外线。

本文即探讨红外摄影相关技巧及后期。

《玉树山影》金汀摄680红外波段,光圈F8,14-24mm镜头后期:红蓝通道转换,自动颜色,曲线适当压暗天空1光线的光谱构成可见光的波长:380nm-780nm之间近红外光波长:780nm-1200nm(摄影用)远红外光波长:1200nm-3000nm热红外光波长:3000nm-1,000,000nm我们这里所说的红外摄影,实际上利用的是近红外波段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大约780-1200nm这部分红外线。

《山间小屋》金汀摄680红外波段,光圈F8,14-24mm镜头后期:红蓝通道转换,自动颜色,再用Camera Raw 滤镜,微调色调2什么是红外摄影?红外摄影即利用红外光谱段在780~1200纳米范围内红外线作为光源或红外线加部份可见光进行感光的技术。

基本原理其实跟一般摄影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光线照在物体上反射经过镜片到相机内成像,区别只是在可见光与红外光的不同罢了。

《湖色》金汀摄680红外波段,光圈F8,24-85mm镜头后期:红蓝通道转换,自动颜色。

3红外摄影器材数码红外摄影的器材主要包括:数码相机,红外滤镜及合适的镜头。

数码相机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加上红外滤镜后都可以进行红外摄影,区别在于不同的相机由于低通滤镜阻止红外线能力的不同,造成曝光时间上有差异。

同一块红外滤镜在不同的机身上使用,得到的效果也有可能不同。

红外摄影滤镜波长光谱成分效果590nm,630nm 红外光可见光彩色680nm,720nm 红外光少量可见光少量彩色850nm,950nm 红外光单色《北国风光》金汀摄680红外波段,光圈F8,14-24mm镜头后期:红蓝通道转换,自动颜色,再用Camera Raw滤镜,微调色调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有两种方法:1直接在镜头前加装一块红外滤镜好处是对数码相机不造成任何影响,就像用偏振镜等滤镜一样方便,缺点是曝光时间很长,通常曝光时间在5-30秒之间,并且相机的自动对焦有影响,需要使用三脚架,适合只有一台数码相机或者不想改机的摄影爱好者。

红外线摄影教程

红外线摄影教程

红外线摄影教程红外摄影在现在会成为了广大摄影人的新宠,由于红外摄影所带来的独特色彩表现,这种作品往往都散发着一丝鬼魅和奇幻的味道。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味道,让红外摄影爱好者们所痴迷。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红外线摄影教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红外线摄影教程一、红外摄影的原理红外摄影之所以跟肉眼所看到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人眼是看不见红外线的。

人眼可以看到的光仅为光谱中的一小部分(即可见光),其波长在400-700nm这个范围内。

而红外线的波长是700nm-1mm。

(严格的说,一般所见的红外线照片都属于“半红外线”720-750nm,因为纯红外线摄影只有黑白,并没有其他颜色。

)红外线摄影教程二、拍出红外线的方法虽然人眼无法看到红外线,但是相机的传感器是可以将红外线记录下来的,所以为了保持所记录的影像跟我们肉眼所见的一样,一般相机都内置了滤镜自动滤掉了的红外线。

那么想要“看见”红外线,就得由滤镜入手。

方法一:加上外置滤镜这是既简单又便宜的方法!购买一块720nm红外线滤镜装在镜头前即可,成本十分低,但不足之处就是拍摄时比较费力。

装上滤镜后,镜头变成全黑,因为滤镜阻隔了所有能见的光线,只允许波长为720nm的红外线通过,你看不见任何东西也不能对焦。

每一次拍摄前,你必先摘下滤镜构好图对好焦,再装回滤镜拍摄。

另一方面,由于相机内置的滤镜(就是阻挡了红外线的那块)还在,所以只有少量红外线能进入相机,为了效果明显,需要长时间曝光,一般需要15-20秒以上,因此必须配合脚架拍摄。

换言之,拍摄题材上也有所限制,所以这种方法多数情况下只能应用在静物和风景的拍摄中。

方法二:内部改装相机比起购买外置滤镜,此方法比较麻烦,而且需要懂得一定的相机构造知识才能拆卸内部零件。

成本也较高,因为改装后就不能再拍摄正常照片了。

具体方法是拆开相机,取掉感光元件前的低通滤镜,换成相同厚度的红外线滤镜。

经过改装后的相机对快门速度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因此手持拍摄也可以,同时也可以通过取景器直接取景,直接拍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摄影入门文章--红外摄影初探红外摄影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在胶片时代国外已经有了红外摄影, 记得在几年前, 一本摄影杂志上有国外摄影师使用120相机拍摄的红外摄影作品深深的吸引了我. 但是胶片时代高昂的费用和复杂的冲洗, 我只能是羡慕, 而未付诸行动..大约在3年多前, 我在国内某知名摄影网站看到一篇电锯大侠的红外相机改装帖子之后, 心底的红外摄影梦想被点燃了, 我大学时代学的就是通讯电子, 再加上几年对相机的认识, 加上自己的不断摸索, 总结出了红外相机改装的最佳方法, 并且为很多红外摄影爱好者改装了机器.大家都知道, CCD /CMOS 都能感应包括可见光,紫外和近红外在内的光线, 只不过各个波长的光线敏感的程度不同, 下图是柯达KAF-8300 CCD 的感光曲线.一般认为, 波长大于780nm(纳米)的光线称为红外线, 由上图可以看出, 波长在780-1000nm 之间的红外线, CCD 能有较高的敏感度, 波长大于1000nm 以上的红外线 CCD 敏感度低,曝光时间很长,基本已经失去实际意义. 而我们可以利用CCD 对780-1000nm 红外线的敏感性来进行红外摄影, 对于从780nm 至几十微米的红外范畴来说是太窄了, 但是对于我们红外摄影来说足够了. 同时400nm 以下的紫外线,CCD 也有一定的感应能力, 使用适当的滤镜也可以进行紫外摄影.但是我们手头的相机除了徕卡M8, 佳能EOS20Da (针对天文爱好者), 以及富士 FinePix IS-1 (针对刑侦用途) , 还有索尼的一些消费级相机能将内置红外截止滤镜移开(717 828 H50等)之外, 无论单反相机和消费数码相机都在CCD/CMOS之前安装了红外截止/低通滤镜复合镜片.红外截止镜片是为了消除红外线对正常拍摄成像的影响. 但是这薄薄的 0.3-2MM 厚度的红外截止镜片就给我们拍摄红外照片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普通摄影确为避免红外线的干扰, 需要尽可能多的隔离红外线. 而我们拍摄红外照片需要CCD/CMOS 更多的感光红外线, 但是CCD/CMOS前的红外截止镜片阻挡了90%至95%以上的红外线, 如果外置红外滤镜, 只能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来解决, 导致快门速度非常慢才能获得足够的红外曝光.以我以往的经验, 在夏日晴天中午时分, 使只有NIKON 早期的 D100 D50 D70 内置红外截止镜片滤除红外线能力较弱, 在夏日正午时分, 能达到几分之一秒的曝光速度, 是不改装拍摄红外较为理想的单反相机.还有, 镜头前置红外滤镜造成取景困难, 外置630nm和 680nm的滤镜尚能取景, 如果安装720nm以上的滤镜就几乎不能取景了.再有, 红外的对焦同可见光不同, 外置滤镜拍摄时, 需要矫正对焦. 在一些镜头上有红外对焦标志,就是用于红外摄影焦点矫正的, 如果不进行矫正就会导致画面脱焦. 消费数码相机使用反差对焦, 外置滤镜后相机取景很暗对焦也较为困难.最后, 白平衡设定问题. 外置红外滤镜后,色温远远低于相机的内置白平衡, 只能使用自定义白平衡, 但是外置滤镜后设定白平衡通常会失败, 虽然可以使用RAW 拍摄后期调整,但是调整的空间毕竟有限, 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所以, 想要得到一张完美的红外照片, 一台经过专门改装的红外相机是有必要的.滤镜的选择红外滤镜以截止波长表示, 比如720nm的滤镜, 表示720nm 以下波长的光线滤除, 720nm 波长以上的光线通过. 现阶段可以选择的红外滤镜有590nm 630nm 655nm 720nm 760nm 850nm 950nm 1000nm 等, 一般认为截止波长在780nm以下的称为半红外滤镜, 也就是说有部分可见光可以通过滤镜, 给红外照片带来了色彩, 而使用截止频率在780nm 以上滤镜获得的照片是没有颜色的, 称为纯红外滤镜. 一般常用的红外滤镜是630nm 680nm 720nm和850nm.那么我们怎么来选择滤镜呢.--------纯粹个人喜好.红外摄影本身就给摄影者带来眼睛无法看到的新奇世界, 但是各个波段滤镜带来新奇效果是不同的.1. 喜欢浓烈色彩的, 可以选择630nm 或者更低波长的590滤镜, 自定义白平衡后, 原片一般天空呈亮红偏棕色,或者说是琥珀色, 植物树叶呈蓝色. 红蓝通道调换后(后文有说明)天空蓝色饱和度高, 树叶黄色或者金黄色.2. 喜欢适中的, 可以选择680, 原片天空呈棕红色, 树叶浅蓝, 通道调换后天空比较接近正常天空的蓝色, 树叶呈浅黄色.3. 喜欢较为纯正红外但又希望带有色彩的, 可以选择720滤镜, 原片天空呈暗棕红色, 饱和度较低, 树叶白, 通道调换后天空暗浅蓝色, 树叶白. 760滤镜理论上来说有是有颜色的,实际颜色很浅, 几乎是黑白的.4. 喜欢纯红外的可以选择850nm滤镜, 无色彩, 天气好时, 天空深暗, 可以得到反差较高的图片, 对于雾霾有更好的穿透力.附图: 590 630 680 720 950 效果590nm 效果: 佳能G10通道调换后630 效果佳能350D 原图原图原图950效果佳能450D另外, 红外滤镜的厚度同照片的颜色也有关系. 使用更薄的红外滤镜意味着可见光透过会更多一些, 给照片带来更多的色彩. 在红外相机改装过程中, 需要根据相机原低通/红外截止滤镜的厚度选择使用红外滤镜, 如果原机使用的低通滤镜较薄, 就需使用较薄的红外滤镜. 否者会导致无法安装, 相机无法对焦或者跑焦, 矫正困难.对于半红外照片的色彩影响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如天气, 自定义白平衡的设定, 物体本身的颜色, 物体反射红外线的强弱, 等等. 可以在实际拍摄中积累经验.红外照片的拍摄:拍摄时间的选择——晴天、夏天、午后拍摄红外照片,当然要选择红外线充足的时间。

一般来说,晴天的红外线最为充足,日光中有大量的红外线,是拍摄红外照片的好时候。

一天中红外线最为充足的时段是中午到午后,大概11点到16点这一段时间。

一年四季里又以夏天的红外线最为强烈,而南方地区的红外辐射比北方要强烈。

拍摄时间的选择对于直接使用红外滤镜进行拍摄的朋友比较重要,因为强烈的红外线不仅可以缩短曝光时间,而且可以增强红外效果。

对于改机的朋友来说,拍摄时间的选择影响不是很大,甚至夜晚也可以进行红外拍摄。

但是不同的拍摄时间同样会影响红外拍摄的效果,正午时分拍摄的红外照片就要比早晨拍摄的照片,红外效果更强烈一些,简单来说就是正午时分拍摄的红外照片中的植物叶子要比早晨拍摄的白一些。

当然这个规律也适合于阴天和傍晚镜头选择. 大变焦镜头一般不适合用于拍摄红外, 变焦比最好不要大于5倍. 大变焦镜头镜片数多, 长焦端伸出很长, 导致两端的焦点偏移很大, 无法保证锐度.有些镜头收缩光圈后会产生热斑, 在画面的中间出现一个亮斑. 如果镜头在F8就出现热斑, 建议不要使用.尽量不要逆光拍摄. 镜头前镜片不能让太阳直射, 再好的镀膜在逆光拍摄时都会引起强烈的眩光和灰雾.1. 用非改装相机拍摄红外照片如上所述, 相机没有经过改装拍摄红外照片是很困难的. 但是不代表不能拍摄. 注意以下要点:A. 选择合适的机型. 尼康早期的单反相机如D100 D50 D70 等, 内置红外截止滤镜滤除红外线的能力相对较弱.一些较为新款的消费级相机, 他们的红外截止镜片相对较薄. 滤除红外线能力较弱.使用索尼的一些可以移开内置红外截止镜片的相机, 使用夜间模式拍摄. 但是夜间模式启动后, 光圈和快门会被锁定在30分之一秒和最大光圈, 外加850nm(光线较弱时)或者950nm(强光时)滤镜拍摄为好, 加装更低波长的滤镜会导致图片过曝, 除非在弱光下使用. 另外30分之一秒的快门速度手持也较为困难.B. 选择合适的滤镜. 建议使用720nm 或者760nm滤镜. 因为CCD前的红外截止镜片滤除了绝大部分红外线, 而低波长的红外滤镜可见光通过较多, 此涨彼消, 导致可见光比红外线的曝光更多, 导致图片红外特征不明显, 而选用760nm以上波长的滤镜快门速度更慢.C. 自定义白平衡. 不改装相机拍摄红外照片, 自定义白平衡通常会失败, 不同机型建议多多尝试不同颜色的目标物来自定义白平衡, 比如对草地, 对白色, 对绿色, 对黄色, 只要能成功都要比不成功出的图片好的多. 另外还是建议使用RAW拍摄, 即使偏色在处理RAW的软件中调整色温, 色调对图片的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大部分消费级相机不支持RAW格式,只能期望自定义白平衡能成功. 否则照片严重偏红, 后期调整困难, 画质下降严重.D. 对焦, 拍摄时需要校正焦点, 需要在不断的拍摄中总结经验.E. 取景问题, 对于单反而言, 镜头前加装滤镜后, 几乎无法取景, 需要取景后加装滤镜, 即使较为新的单反有LV 取景功能也不能幸免. 消费级相机可以取景, 但是取景画面较暗, 噪点多. 可以移开内置红外截止滤镜的相机可以正常取景.F. 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 不改装相机曝光时间通常很长, 无法手持拍摄.2. 用改装后的相机进行拍摄相机经过改装后, 就能同拍摄正常照片一样拍摄了, 但也需注意以下几点.A. 自定义白平衡. 红外的色温远远超出相机自动白平衡范围, 需要以白色或者绿色作为基准自定义白平衡, 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颜色, 得到的片子色彩也有不同.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天气最好也重新做一次自定义白平衡, 或者使用RAW拍摄, 后期调整色温更为方便. 有一些RAW处理软件色温调整范围比较窄, 可以尝试其他第三方RAW处理软件.B. 曝光补偿. 红外线相对于可见光, 强度还是弱一些, 但是相机改装没有涉及测光部分, 相机还是按照可见光测光, 所以需要进行曝光补偿. 根据相机改装的波长不同, 曝光补偿也有所不同. 630nm 几乎不用曝光补偿, 680nm,720nm 大约需+0.3 - +1ev , 850nm 需+2ev . 但是在阴影的位置拍摄时, 可能需再加0.5ev - +1ev. 建议大家使用M档拍摄, 随时调整曝光, 积累经验后, 根据现场光线加减曝光非常方便. 消费级相机以直方图为标准曝光, 没有这个问题.C. 对焦问题. 改装后的相机可以使用自动对焦, 但是需校准. 由于原CCD/CMOS前的红外截止镜片(含低通滤镜)同红外滤镜的折射率不同, 即使使用同原滤镜相同厚度的红外滤镜也会引起跑焦.另一方面, 校准后的相机使用不同的镜头或者同一变焦镜头的不同焦段, 对焦的准确度也是不同的. 镜头是为可见光设计的, 同可见光的折射率也不同, 而对焦模块依然以可见光对焦, 红外线在通过镜头时,镜头的伸缩以及镜片的移动, 都会影响对焦的准确性. 在校正自动对焦时, 会做一个折衷处理, 收缩1-2档光圈可以得到理想锐度的照片.消费级相机使用反差对焦, 没有上述焦点偏移问题., 但是也需校正对焦, 否则对焦距离会发生变化, 严重时无法无穷远对焦或者无法近距离对焦.后期篇: 摄影者请尽情发挥纯红外照片是没有颜色的, 后期空间较为有限, 同处理黑白照片并无二异. 而半红外照片的颜色并不是原来景物的真实颜色, 既然不是真实的颜色, 那摄影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和意愿来处理. 一般来说, 波长越低色彩越多, 后期的空间也更大一些.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后期方法.1. 红蓝通道调换法.一张半红外风光照片, 天空是琥珀色或者棕红色的, 红蓝通道调换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蓝色的天空.如上面的用350D 630nm 拍摄的照片, 用PHOTOSHOP 打开, 点击图像- 调整- 通道混合器, 出现通道混合器界面先不要点击—好, 选择输出通道为----蓝, 把源通道---红由0% 改为100% 源通道蓝由100% 改为0%, 看下图这样就得到一张红蓝通道调换后的半红外照片了, 天空呈现为蓝色. 如果照片有整体偏色, 可以再做一次自动色阶或者自动颜色即可.可以使用色相法进行通道调换, 但是色相法会导致图片质量下降, 噪点增加. 看下图.通道调换后, 如果觉得图片中的景物颜色单调, 可以使用色相法以此类推, 可以选择全图或者单独的颜色, 对色相饱和度明度进行调整, 只要喜欢怎么调整都可以.关于红外相机改装,我之前已经发了数个机型的改装示例,大家可以参考红外摄影还是一门新兴的摄影门类, 数码相机的普及才让红外摄影兴起, 但是红外摄影的魅力必定会引起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和兴趣, 会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加入. 希望此文能对红外摄影感兴趣以及刚涉足红外摄影的爱好者一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