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外摄影的拍摄
红外摄影技巧

红外摄影技巧红外摄影是一种较为另类的拍摄方式,利用红外感光设备与红外滤镜配合,有别于传统的黑白彩色照片,拍出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让人爱不释手;同时红外线相对可见光对一些材料及衣料具有穿透能力(薄化纤、烟雾、水气...),能拍出神奇的透视效果,这些特性在军事、公安、考古、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红外摄影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红外摄影技巧一、滤镜纯红外摄影只能表现黑白的图像,因为我们眼中的色彩是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选择性反射、吸收的结果,红外线是肉眼看不见的,也就没有色彩。
一些纯红外照片的所谓色彩,其实是给不同波长红外线所形成的影像通过技术手段人为地“涂抹”上去的,是“伪色彩”。
但是,如果选择合适的滤镜,允许一部分可见光通过,让可见光、红外线混合成像,就可保留可见光的某些色彩,得到接近真实的彩色红外照片。
红外摄影技巧二、题材红外摄影并不适合表现所有的题材,一般来说主要用来拍摄风光,但即使拍摄风光也有不少的局限性。
由于物体对可见光、红外线的反射吸收性能不同,红外照片的效果与肉眼所看见的景象是大相径庭的,这虽然正是红外摄影的魅力所在,如果不了解物体的在红外线下的特性,则效果很难预知。
一般说来,树叶、草坪、玻璃是红外线的强反射体,在红外照片中呈现亮色,所以红外线适合于表现有植物的风景。
但是,植物要有层次才容易表现。
像这样的大面积绿色,虽然在可见光照片片可能看上去很美,在红外照片中就缺乏变化了。
而水面、路面能很好吸收红外线,在红外照片中呈现深色,所以,在有树木、水面、路面的风景比较适合通过红外摄影表现。
红外摄影比较适合表现开阔的风景,如果有蓝天白云,则效果更为吸引人。
当用红外线来表现建筑时,建筑本身应该有丰富的线条和不同吸收特性的面,否则会比较平淡。
由于不能通过色彩来表现,所以,红外摄影中运用比较多的构图语言是线条。
红外摄影技巧三、光源尽管红外摄影常常与“夜视”、“透视”联系起来,但事实上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红外摄影是近红外摄影,利用的是波长最接近可见光的红外线,而这个波段的红外线并不是常温物体能够向外辐射的,其最强的光源还是我们头顶的太阳,也就是说,阳光中的近红外辐射最强,有丰富的红外线,才能进行红外摄影,夜晚,或阴天,这个波段的红外线很微弱,想得到清晰的成像是很困难的,在强烈阳光下,最容易获得清晰的图像。
红外线摄影技巧

红外线摄影技巧红外摄影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特性进行的摄影模式。
红外线在不同材料上的反射与吸收及不同于可见光,并对部分材料有穿透能力,可通过红外感光设备与红外滤镜进行拍摄,别于常见彩色、黑色拍摄模式,红外摄影拍摄画面对比强烈、效果独特,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让人爱不释手。
这效果不是后期做出来的,而是利用一定的摄影手段实实在在拍摄出来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红外线摄影技巧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红外线摄影技巧一、(一)学会查看直方图控制好曝光量由于红外线人类看不到,它的强弱不能很直观地观察得到,这就使准确曝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好在红外光和可见光相对成为正比,还能让人可以寻觅出一些关联。
拍摄红外片子的时候,一定关注相机上的直方图,这样可以确保红外片的准确曝光。
如何查看直方图和直方图所代表的含义,我在这里就不复述了,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直方图就会有非常详尽的描述。
针对红外摄影的曝光,我的经验是在曝光正确的前提下,略微欠曝一点,这样会给红外摄影的后期留下更为宽阔的天地。
针对高光的控制尤其重要,一旦过曝就拉不回来了。
(二)注意白平衡的偏移红外摄影的白平衡不必反复进行自定义,如果片子画面当中的红外元素发生了较大的色变再根据现场光线进行白平衡自定义即可。
原则上但凡绿色的植物(草地、树叶等)在画面当中呈现白色或者发白就说明白平衡未失效。
不提倡反复设定白平衡的原因依然在于人眼看不到红外光,为了保证片子的风格或色调统一,不轻易改变白平衡是个行之有效的笨办法。
当然,千篇一律的色调容易让人感到审美疲劳,改变红外摄影的白平衡还有一些办法,这些办法在白平衡基本准确的情况下,可以全部交给后期。
这部分内容将在红外摄影后期技巧当中来阐述说明。
(三)取景构图尽量凸显红外元素既然是红外摄影,当然要充分表现出红外摄影的特色,在实拍当中有意识地把红外元素作为一个重点来表现就八九不离十了。
但这个话题往往和构图密不可分,和用光也息息相关。
红外摄影与黑白摄影有很多相似之处,强调构图和光影,讲究层次。
原理篇红外摄影技巧有哪些

原理篇红外摄影技巧有哪些原理篇红外摄影技巧有哪些一、什么是红外线?众所周知,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我们常用波长来区分不同的电磁波。
波长的单位通常用nm(纳米)表示。
通常说的光线中,人的肉眼可以看见的一部分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大约是380-780nm。
肉眼看不见的部分,我们习惯称为“线”,比如红外线、紫外线。
光谱图从上面的光谱图中可以看到,紧邻可见光的两端,波长低于380nm的是紫外线波段,波长高于780nm的是红外线波段(实际上红外线和可见光波长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而红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通常又可分为三个波段:近红外的`波长为770~3000nm;中红外的波长为3000~30000nm;远红外的波长为30000~1000000nm。
我们这里所说的红外摄影,实际上利用的是近红外波段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大约780~1500nm这部分红外线。
二、数码时期的红外摄影虽然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红外线,但是数码相机(包括摄像机)使用的CCD/CMOS(相关链接:CCD和CMOS的差异)感光元件却能感测到近红外线波长。
这些红外线对数码相机的成像起到了干扰作用,被视为成像光线中有害的部分。
为此大部分数码相机厂商都在CCD/CMOS传感器前加了一块低通滤镜来阻拦红外线的进入,以提高成像质量。
不过低通滤镜并不能完全阻拦红外线,这就为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提供了可能性。
传感器前的低通滤色镜要实现红外摄影,就要让红外线到达传感器,而同时阻止可见光进入。
一般我们通过在镜头上加装红外滤色镜(相关链接:滤色镜)来实现。
与低通滤镜原理相反,红外滤色镜的作用是阻止可见光,允许红外光进入。
不过,对于一些摄影发烧友来说,在镜头上加装红外滤色镜的方法难以满足其摄影需求。
通常,他们将传感器前的低通滤色镜去掉,换上一块红外滤色镜,这样就成了一台专业的红外相机。
红外摄影漫谈

42 照相机红外摄影就是利用感光媒介记录红外线的摄影,起初用于军事和科技领域,因为可以记录肉眼所看不见的红外线,所以红外图像的色彩和影调结构与常规影像迥然不同,故又被用于艺术摄影创作。
近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00nm,其中600-700nm为红光,红外摄影主要是利用波长为700-1000nm的近红外线进行。
在胶片时代,需用特制的能感受红外线的胶片才能拍摄,而数码相机的感光芯片,无论是CCD或CMOS,都对红外线敏感。
但是,如果让红外线和可见光同时参与曝光,就会使图像偏红色。
为了保证所摄图像的色彩和肉眼所见一致,相机的感光芯片前面有一片红外线截止滤镜IR-CUT,以阻止红外线进入。
当然其并不能百分百地将红外线阻截,还是有很少量的红外线能透过去,所以普通相机只要在光路中如镜头前加一块红外滤镜也能进行红外摄影尝试,利用的就是这些漏过去的少量红外线,但是曝光时间会长达几秒乃至几十秒,难以手持拍摄并只能拍摄静止的物体,且红外效果也不佳,故实用意义并不大。
红外改机要进行真正的红外摄影,则需要对相机进行一番改造,即所谓的 “红外改机”,因为涉及到相机的拆装等复杂操作,一般应由专业技师进行。
改机的关键就是要拆除成像芯片前的红外截止滤镜以便让红外线能顺利到达芯片。
目前有两种改机方案。
第一种方案:内置红外滤镜拆除I R-C U T滤镜后,在原位置装入一块红外滤镜。
红外滤镜是一种截止滤镜,它允许大于一定波长的光波透过而阻止小于此波长的光波通过。
如720n m的红外滤镜只允许大于720n m 的光通过。
常用的红外滤镜截止波长有590nm、650nm、680nm、760nm等(图1),截止波长越长,所摄图像越接近单色,而截止波长较短的红外滤镜,除了红外线以外还允许少量可见光通过,因此图像还带有一定的色彩,且波长越短色彩越丰富。
图2、图3、图4分别使用了590nm、680nm和760nm 的红外滤镜拍摄,由于590nm红外滤镜除了能通过红外线还能通过590-700nm 的可见光,所以图2还保留了一定的色彩,而图3(680nm)的可见光成分就少了,仅有一点点色彩,至于用760nm滤镜拍摄的图4,因为只有红外线参与曝光,已经没有了色彩,就是一单色照片。
行星红外摄影的五个步骤和方法

行星红外摄影的五个步骤和方法一、行星红外摄影,你得先了解些啥1. 咱得先知道啥是红外摄影。
简单说呢,就是利用红外线来拍照。
红外线这玩意儿,咱肉眼看不见,但是相机可以捕捉到。
就好像我们能看到的世界只是一部分,还有好多隐藏的东西,红外摄影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看到行星那些不一样的地方。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啥行星适合用红外摄影呢?行星本身会发出红外线,而且不同的物质发射的红外线强度和频率还不一样,通过红外摄影就能把这些区别给显示出来。
2. 设备的事儿。
不是随便一个相机就能搞行星红外摄影的。
你得有一个能对红外线敏感的相机,这种相机可不便宜呢,就像你想买个高级的玩具,得花不少钱。
而且相机的镜头也很重要,得选那种能透过红外线的镜头,不然红外线都被挡住了,还咋摄影啊。
另外,三脚架也不能少,行星摄影有时候需要长时间曝光,手拿着相机肯定不行,会抖得像得了帕金森一样,照片就糊了。
二、正式开始,第一个步骤1. 选址很关键。
说白了,你得找个干扰少的地方。
城市里就不太好,到处都是灯光,还有各种电子设备的干扰。
你想啊,这些光线和信号就像调皮的小怪兽,会影响你拍摄的效果。
最好是去郊外,那种没有太多人造光源的地方。
我有个朋友,他一开始就在自家院子里拍行星,结果照片上全是路灯的光,啥行星都看不清。
后来他跑到山上,远离城市的地方,拍出来的照片就好多了。
2. 安装和调整设备。
把相机稳稳地安装在三脚架上,然后调整相机的各种参数。
比如说,对焦是个很重要的事儿。
行星离我们可远了,对焦要是不对,拍出来的行星就像个模糊的小点儿。
还有曝光时间,这得根据行星的亮度、大气条件等因素来调整。
如果曝光时间太长,照片就会过曝,太白了,啥细节都没了;要是曝光时间太短,行星又太暗,看不清楚。
这就像炒菜放盐一样,得刚刚好。
三、第二个步骤,找到你的目标行星1. 你得先学会认行星。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天空中的星星那么多,哪个是行星呢?行星和恒星看起来有点不一样。
利用红外摄影探索看不见的世界

利用红外摄影探索看不见的世界红外摄影是一项独特而神奇的技术,通过利用红外光线的特性,可以揭示出人眼难以察觉的世界。
本文将介绍红外摄影的原理和应用,并探索利用红外摄影技术所发现的看不见的世界。
一、红外摄影的原理红外光线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具有特殊的频率和波长。
相比于可见光,红外光线能够穿透一些物质,如水蒸气、烟雾等,因此具有拍摄难以察觉的景象的优势。
红外摄影通过将红外辐射转化为可见光,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红外光线下的世界。
二、红外摄影的应用1. 农业领域红外摄影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农作物和植物会发出红外辐射,通过红外摄影技术,农民可以及时了解植物的健康状况和成长情况。
这有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提高农业的效益。
2. 建筑和能源领域在建筑和能源领域,红外摄影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的热量分布情况。
通过红外图像,我们可以发现建筑物的热漏点,进而进行修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红外摄影还可以用于监测太阳能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 环境保护红外摄影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通过红外摄影技术可以追踪野生动物的活动,了解它们的栖息地与繁殖地。
这对于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4. 安全防护红外摄影还可以用于安全防护领域。
通过红外摄像机的监控,可以监测夜间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红外摄影还可用于火灾检测和犯罪现场的勘查,为社会安全提供保障。
三、红外摄影的发现随着红外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奇的现象。
比如,在红外摄影下,人体的形象会有所变化,皮肤的纹理和温度差异更加明显,还能够直接观察到血管中的血液流动。
此外,红外摄影还揭示出一些普通物体的异样之处,如建筑物的隐蔽结构、纹理的变化等。
四、红外摄影的展望红外摄影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摄影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其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将得到大幅度改善。
此外,红外摄影还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和分析红外图像中的物体和现象。
体验红外摄影之魅力

体验红外摄影之魅力摄影的乐趣在于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数码红外摄影会给我们全新的看世界方式。
黑白红外摄影使大千世界褪去浮华,变得安静、抽象,只剩下线条和轮廓;彩色红外摄影让缤纷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姿,给自然景色披上梦幻色彩,把看似寂静的世界变得繁复、奢华。
下面就谈谈我的数码红外拍摄经验。
1.夏季红外光反射充足,效果优于春、秋、冬季。
在一天内,中午红外光反射最强,可尽量缩短曝光时间,在户外阳光较好时拍摄,并尽量使用三脚架。
摄影的规律也可以被打破,要大胆尝试在各个时段拍摄,不同时段会有不同的色彩呈现。
红外摄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填充了早晚的拍摄时段以外的时间,可在任何有光线的时刻进行。
2.通常情况下,拍摄地多项选择择红外反射强烈的地区,纬度高的地区优于纬度低的地区,海拔高的地区优于海拔低的地区。
外拍时,选择有山、有水、有云的场景,最能表现红外摄影的张力。
3.红外摄影不受特定的拍摄景物限制,夏日郁郁葱葱的风景,一望无际的草地,朵朵云彩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红外作品;在630nm波段,人像摄影也颇为流行,非常适合表现儿童,展现女性光滑、白皙的肌肤,但拍男士那么过于柔和缺乏阳刚气质。
4.数码相机测光系统都是针对普通可见光摄影而设计,因此相机内置了红外滤镜之后,相机测光系统依然按照可见光测光,而相机感光却是红外线,相对于可见光来说更弱一些,所以不能给出正确的曝光值。
根据拍摄环境的实际光照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
通常情况下630nm几乎不用曝光补偿;680nm,720nm大约需+0.3~+1EV;850nm需+3EV。
但是在阴影的位置拍摄时,可能需再加0.5EV~+1EV,建议使用M挡拍摄,根据直方图随时调整曝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主题反射的红外线数量差异极大,因此外表上显示相似的两个场景在红外线条件下可能曝光设置差异很大,有时还会出现增加曝光补偿而直方图却没变化的情况,这时要继续增加曝光补偿,直到直方图变化为止。
5.过去许多单反镜头的对焦刻度盘上有红色圆点或字母R,未改机的在拍摄时先正常对焦,然后旋转镜头调焦环,使调好的焦距与红外对焦标识相对应,再安装红外滤镜进行拍摄。
运用红外摄影技术创造出神秘与独特的摄影作品

运用红外摄影技术创造出神秘与独特的摄影作品摄影艺术是展示世界之美的一种方式,而红外摄影技术的出现,为摄影师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空间。
通过将摄影机的传感器感光元件替换为红外感光元件,可以捕捉到肉眼无法察觉到的红外光线,从而创造出神秘与独特的摄影作品。
本文将探讨红外摄影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
一、红外摄影技术的应用领域红外摄影技术在不同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军事侦察是最早将红外摄影技术应用于实际的领域之一。
通过红外摄影技术,军方可以在夜间或恶劣环境中获得高质量的情报图像,提高战场上的侦察与目标识别能力。
此外,红外摄影技术还应用于医学领域。
人体组织在红外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医生可以利用红外摄影技术进行疾病诊断与监测。
例如,乳腺癌筛查中经常使用红外摄影技术,帮助医生发现乳房异常温度差异,从而发现疑似肿瘤。
此外,红外摄影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
通过红外摄影技术,可以检测建筑物的热量分布情况,从而优化建筑的能源效率。
同时,红外摄影技术也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的监测,帮助城市规划师评估植被的分布、健康状况以及植物物种的多样性等。
二、红外摄影技术创造的神秘与独特作品除了应用于实际领域,红外摄影技术还为摄影师创造了许多神秘与独特的摄影作品。
红外光线的特点使得拍摄出的照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首先,红外摄影作品通常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
在红外光线的照射下,绿色植被通常呈现出白色或粉红色,而天空和云朵则呈现出深蓝色或紫色。
这种色彩的转变赋予了作品一种超现实的感觉,让观者进入一个神秘的幻境。
其次,红外摄影作品以其异常的对比度而著称。
在红外摄影中,不同材质和物体之间的反射以及光线的传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例如,人类皮肤在红外光线下通常呈现出白色,而眼睛和嘴巴周围的区域则呈现出黑色。
这种对比度的变化使得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此外,红外摄影还可以增强作品的纹理和细节。
因为红外光线可以穿透一些常规摄影无法穿透的物质,所以在红外摄影作品中,观者能够看到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红外摄影的拍摄有一位红外摄影爱好者这样说过:“一旦你拍下了第一张红外照片,就会被这种如梦如幻的效果所魅惑。
你会迷上它,无以自拔。
” 可我还没有自己拍摄过红外照片,只是看了看其他人的红外作品就无以自拔了。
我喜欢红外摄影那种诡异的色彩和意境,毒发之后立刻到二手店买了一台尼康D60单反,然后找人帮我改成了红外专用机。
在我改机前后,为了对红外摄影有更多的了解,我首先进行了一番恶补,对红外摄影大致有了一个了解。
现在把我恶补的结果整理一下,贴到这里,希望对那些有兴趣玩红外的人能够有所帮助。
本贴中的有些说法是在恶补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而成,非100%原创,特此说明。
一、什么是红外线?人们所能见到的光线由7种色彩组成,即红、橙、黄.绿. 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
比红色更长的光波加你是红外线,比紫色更短的光线加你紫外线。
红外线的波长在780nm -3000nm 之间,按波长的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
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利用红外线感光产生的影像,是与可见光有很大差异的,所以红外线摄影作品才会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二、数码相机红外摄影是怎么回事?以往要利用传统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一般胶片的化学材料根本无法对红外线产生反应,所以要进行红外摄影,除了要使用红外胶片外.还要搭配红外滤镜阻挡掉所有可见光,只让红外线进入,才能拍出红外线照片。
到了数字时代,红外影像拍摄流程变得容易多了,因为一般数码相机的CCD或者CMOS本身感光组件就具有红外线接收能力,能感应较短波长的近红外线780-1200nm。
但由于近红外线会影响正常影像的色彩与清晰度.所以多数相机厂商都会在感光组件前方加装一组低通滤镜(Infrared Cut Filter)来阻挡红外线进入,但这个滤镜一般无法100%拦截红外线光线渗透,所以为我们进行红外摄影创造了机会。
三、用数码相机拍摄红外照片有哪些方法?1. 在镜头前面直接加一块红外滤镜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在镜头前加装一块红外滤镜,小DC也行,数码单反也行,只要你到淘宝上搜索一下,就会找到这个规格的红外滤镜。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对数码相机不造成任何影响,缺点是曝光时间长,通常曝光时间在5-30秒之间,需要使用三脚架。
由于红外滤镜把很大一部分可见光都过滤掉了,所以取景时看不清楚,很不方便,通常的做法是先摘下红外滤镜进行构图和取景,然后再安装上红外滤镜进行曝光。
不过这种方法成本低,并且适合只有一台数码相机或者不想改机的朋友。
2. 改机将CCD或者CMOS前面的低通滤镜拆掉,换上红外滤镜。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曝光时间比前一种短,可以手持拍摄,自动对焦等功能不受影响。
缺点是改装之后,再拍正常照片时色彩就不正常了。
另外,除非自已有较高的动手能力,否则要花钱请别人改机。
适合手里有一台以上的相机,贪图方便和对影像品质要求较高的红外发烧友。
四、哪些机器可以基本不改就可以手持拍摄红外照片?1. 单反类尼康D50、D100、D70和D70s属于早期数码单反,很多人用了这些机型的人经常会抱怨说高光特性太差、容易出现摩尔纹。
出现摩尔纹的原因就是机身上的低通滤镜效率较低的缘故,但这恰恰给红外摄影带来了机会。
由于这几种机型对红外线阻挡的不是很彻底,因此只要在镜头上加上一块红外滤镜即可用手持的速度拍摄红外照片了。
另外,宾得早期的数码相机,如ist D、ist DS、ist DL,直接使用外加红外滤镜效果也很好。
而佳能所有型号的单反数码相机,由于里面低通性能对红外阻止得很有效,直接加滤镜时,曝光时间都要在5-30秒之间,必须使用三脚架。
简单来说,有这样一种规律:凡是比较早期的单反数码相机,曝光时间都较短,最近的一些机型曝光时间都较长。
另外,大多数使用CMOS传感器的机型,曝光时间都较长,使用CCD传感器的机型,曝光时间都较短一些。
2. 旁轴类:徕卡M8在问世时取消了感光器件前面的低通滤镜,因此只要在镜头前面加上一块红外滤镜即可拍摄红外照片了。
3. 大变焦类和小DC索尼早期的机器可以直接拍摄红外照片,例如F707、717和H9等。
这些机器能够直接拍摄拍摄红外照片的原因是,当把相机设定为红外拍摄模式时,机器移开了低通滤镜,使CCD能充分接收红外线罢了。
不过这些机器都是老机型了,索尼的新机器已经没有这种功能。
另外,在加了红外滤镜之后,小数码普遍要比单反数码相机曝光时间短一些。
五、红外摄影滤镜有哪些常见种类?与低通滤镜的作用正好相反,红外摄影滤镜的作用是过滤掉可见光,所以直接用肉眼透过红外摄影滤镜一般是也看不到什么的。
如果是单反数码相机,装在镜头前,通过取景器是很很难或者无法取景构图的。
目前常见的红外摄影滤镜有630 nm、680nm、720nm、760nm、850nm、950nm几种。
一般单反数码相机多选择680nm以上波段的红外摄影滤镜。
680nm、720nm的红外滤镜因为可以允许一部份可见光进入,因此可以拍摄有趣的彩色半红外照片。
850nm、950nm的红外摄影滤镜拍摄的则是纯正的红外照片,适合后期转换为黑白效果。
760nm红外滤镜则比较特殊,在有些佳能的机型上保留的色彩很少,接近黑白纯红外效果。
在尼康的D100、D70、D70s等机器上则是半红外效果,保留了较多的色彩。
这大概和760nm处于红外线和可见光的交界处有关系。
六、用什么波段的红外滤镜改机较好?改机选择哪个波段,还是要看不同朋友的个人兴趣。
大致规律是:红外波段越低,植物的叶子越发黄,红外波段越高,植物的叶子越白。
不管是直接用红外滤镜,还是改机都是这个规律。
喜欢植物的叶子白一些的朋友,应该选择高波段的红外滤镜或者改机为较高波段。
如果你用了较低的波段的红外滤镜,例如630nm、680 nm,那就比较灵活了,如果你还喜欢720 nm或者850 nm的效果,可以通过镜头前再加红外滤镜解决,做到一机多用。
七、如何知道自己买的红外滤镜是真的红外滤镜,或者自己的数码相机有没有红外拍摄能力?不同品牌、型号的数码相机具的红外线感应能力有一定的差异。
现在基本每个家庭都有可遥控的电视,电视的遥控器上的信号发送90%都是采用红外线发射的,人眼是看不见的。
因此判断一部数码相机能否进行红外线摄影很简单,在晚间黑暗的地方,用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对准数码相机的镜头,按下遥控器的按键,这个时候遥控器会发出微弱的红外线,如果在数码相机的LCD取景器中可以看到遥控器头部有微弱亮光出现,这样的数码相机就具有红外线摄影能力;对于没有LCD取景功能的数码单反来说,试拍一张就知道了。
如果你买了红外滤镜,想辨别真假,将滤镜安装在镜头前面,用上面说的同样方法进行检测即可。
八、改装后的相机能拍照夜景吗?大多数的红外风光摄影作品都是在野外白天光照条件特别好的时候拍摄的,因为红外拍摄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红外光。
夜景中红外线的成分太少,因此无法拍摄。
九、改装后的相机能拍照人像吗?能,但是需要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或者打闪光补光,拍出的人像别有韵味,看上去会觉得很诡异。
十、改装后的相机具有透视功能吗?红外摄影常让人连想到透视,并且很多人借此大做文章,以讹传讹,给大家造成了很多错误观念。
数码相机所采用的CCD或CMOS虽然能够感应红外线,但只能感受1200nm以下波长的红外线,最多也不过1400nm。
而人体、其他动物身体、机动车辆自身因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所辐射的红外线波长都在7000-14000nm之间,属于中远红外波段。
因此改装后的数码相机几乎没有任何透视能力。
十一、能否通过后期PS的手段,将普通照片改造成红外风格的作品?能,只要你不嫌麻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Photoshop后期模拟出红外的效果来。
详见:/151341ps1ps161 利用PS打造红外线摄影效果/photo/college/houqi/0210/275531.html 数码红外摄影的数码暗房处理/bbs/viewthread.php?tid=16528&extra=page%3D1 亦真亦幻:用PS创造红外摄影图片十二、有没有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红外滤镜?详见:/dc/experience/2004/687.asp 红外摄影滤镜DIY十三、如何使自己的红外照片变得更好看?很多人的红外作品尽管色彩怪异,但却十分艳丽。
不要以为照片一拍摄出来就是那个样子,红外相机原照一般为淡绿色或红褐色。
因此红外照片拍好之后,一定要进行后期处理才行,具体方法见:[url="/cysc/tech/sm/dv/200908/28/t20090828_19637966.s html 拍摄鬼魅的红外摄影技巧十四、你想自己动手改装红外相机吗?那好,改装之前你可以先看看下面这些人的经验:/digi/06/0515/16/2H67SSPS001618EI.html 从300D改装看红外摄影/pingce/smdfpcysr/0807/1353782.html 老单反尼康D50改装红外不玩透视玩风光/bbs/viewthread.php?tid=6685246 改装尼康D100红外/forumdisplay.php?fid=7 佳能10D、20D、5D、宾德K100、尼康D50和D70的改装经验十五、我用外挂滤镜之后为什么经常拍不清楚?红外线光波长,通过相机镜头后折射率比可见光小,这样就使得汇聚点偏向正常点的后面。
因此当你使用外挂滤镜时,最好使用小光圈和手动对焦,构图并对好焦之后,把对焦环向近距离端调整一点,或者倒退一两步再拍摄。
如果你使用是那种有红外标记的镜头(一般是老胶片镜头),对焦之后将对焦线稍转动对准“R”处或者红点处即可。
如果被摄物体较远并且使用小光圈则可忽略。
十六、什么是热斑?热斑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避免?热斑就是拍摄红外时图片中央出现一个明显过曝的圆形光斑,光圈越小越明显。
但热斑现象不仅仅是红外摄影时的特有现象,普通的常规摄影也有这个问题。
但在普通常规摄影时,只有那些观察非常仔细的人才会发现,一般人看不大出来。
但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你用的是老镜头并使用最小光圈时(想看到这种现象,把显示器调暗一些光斑就明显了)。
这是一个老问题,很多人早就有人讨论过这种现象。
无论是红外摄影还是常规摄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你把光圈收缩到很小的时候,如果镜头后组没有镀膜或者镀膜不过关,由于感光器件的表面和胶片不一样,反光性比胶片强,感光器件上的影像就会反射到镜头后组上,而镜头后组的表面是球形的,会再次反射到感光器件上,形成环形的反光光环,在红外摄影时,就是所谓的热斑了。
所谓的针对数码相机特性对镜头进行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强镜头后组的镀膜。
在胶片时代,由于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因此厂商只会注重给前组镜头镀膜,以减轻反光,让尽可能多的光线进入镜头,后组不镀膜或者镀膜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