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含答案判断选择
职业卫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矽肺的典型病理改变是()A、气胸B、矽结节C、胸膜增生D、肺气肿正确答案:B2、对准备从事接尘作业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时,下列项目中哪个是不必要进行的检查项目()A、职业史B、B超检查C、既往史和自觉检查D、一般临床检查正确答案:B3、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A、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C、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正确答案:D4、三期尘肺中,“Ⅲ”的X线诊断标准是A、有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B、有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C、在二期尘肺的基础上,出现小阴影聚集D、有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cm,宽径不小于1cm正确答案:D5、橡胶减振器的固有频率一般不高于()HzA、8B、6C、5D、2正确答案:C6、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措施,使作业场所温度( ),以及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用《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第九条规定。
A、低于37℃的(不含37℃)B、低于35℃的(不含35℃)C、低于34℃的(不含34℃)D、低于36℃的(不含36℃)正确答案:B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 )等内容A、安全操作规程B、职业防护措施C、应急救治措施D、职业病待遇正确答案:B8、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时的病变主要以A、消化系统病变为主B、肝脏病变为主C、肝和眼晶状体病变为主D、神经系统病变为主正确答案:C9、长时间、低浓度接触正己烷可引起( )。
A、剥脱性皮炎B、多形红斑C、多发性周围神经病D、哮喘正确答案:C10、下列何种变化属于晚期煤矽肺的典型表现A、煤斑B、弥漫性纤维化C、煤斑旁肺气肿D、煤矽结节E、大块纤维化正确答案:E11、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微米的颗粒物A、≥10B、≥2.5C、≤2.5D、≤10正确答案:D12、2002年,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发布《职业病目录》,确定我国法定职业病为大类,迄今有()132种。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集锦10篇)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集锦10篇)篇1: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及答案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1、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
(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 )3.用人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 )4、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消声,控制噪声的传播,合理规划厂房等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噪声源对从业人员的危害。
( )5.通常所说的职业病是法定职业病。
( )6.高温工作时,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肾脏排出的水和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更重。
( )7、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种有毒物质。
通称为工业毒物。
( )8.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 )9.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听力损伤、各种疾病和意外事故。
( )10.生产过程的密闭化和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 )11、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 )1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 )13.在低温环境下工作,要多吃高热量食物,增加体内代谢放热。
( )14、一氧化碳中毒往往是急性中毒。
( )15、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并在一定条件下,损害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的,称为中毒。
( )16.能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叫做毒药。
( )17、在化工生产中,产生工业毒物的状况,有的作为原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副产品,有的作为辅助原料,有的为夹杂物,还有的是反应产物或废弃物等。
( )18、工业毒物的形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蒸汽、雾、烟和粉尘。
( )19、工人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病变称为职业中毒。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卷(带答案)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并妥善安置。
A.调离原工作岗位B.企业开除C.随劳动者意愿处理10、劳动者离职,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A 如实、有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B.可不提供资料C.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每题4分,共10小题,40分)1、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
()2、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3、在职业性健康检查中体检单位认为对部分劳动者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用人单位可以不理会。
()4、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平时健康检查。
()5、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6、纱布口罩可作为防尘口罩。
()7、工作场所禁止放置个人劳保用品。
()8、某品牌的防噪耳塞SNR值为31dB,所以其实际可降低噪声值为31dB。
()9、劳动者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包括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10、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三、论述题:(共1题,20分)作为劳动者谈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从自身做起防护职业病危害对人体危害。
答案:一、选择题1——5 BBAAC 6——10CABAC二、判断题1——5√×××× 6——10×√×√√三、论述题:参考答案:(写4-5个即可)1、学习职业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利2、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会议,接受考核3、作业时按管理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妥善保管个人防护用品,不存放在作业岗位上。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职业病是指因工作而得的疾病。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职业病?A. 肺癌B. 矽肺C. 肝癌D. 职业性皮肤炎答案:C2、下列哪种物质是导致职业性荨麻疹的主要原因?A. 菌类B. 气体C. 植物粉尘D. 金属粉尘答案:D3、下列哪种工种与肝癌的发病率相关性最大?A. 化学工人B. 外科医生C. 焊工D. 食品加工工人答案:A4、下列哪种职业不易患职业性皮肤病?A. 烤面包师B. 农民C. 矿工D. 厨师答案:B5、下列哪个部位受到噪声污染的职工,易患于喉头癌?A. 焊工B. 机修工C. 印刷工D. 机床操作工答案:D6、以下哪些职业容易患上职业性骨关节病?A. 玻璃制品加工工B. 建筑工人C. 钢铁工人D. 锻造工人答案:C和D7、下列哪种职业工人患上肺部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 矿工B. 空气污染检测员C. 焊工D. 爆破工答案:A二、判断题1、激光打印机会产生臭氧,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答案:正确2、职业病防治是指对已经发生了职业病的患者进行治疗。
答案:错误3、医护人员接触病原菌时,应该佩戴随身衣物,避免与他人接触。
答案:错误4、木材是一种天然的有机材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答案:错误5、使用手电钻需要佩戴安全眼镜,但不需要佩戴口罩。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什么是职业病?答: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特定工作场所从事某种工作而引起的疾病。
它是一种长期潜伏期的慢性疾病,容易被误诊或忽视其所致的危害。
2、职业病的分类有哪些?答:职业病的分类包括: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呼吸系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放射病、职业性精神病、职业性传染病等。
3、什么是职业卫生?答:职业卫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预防工作环境、设备与工作方式对工人造成的危害及其危害的各种措施。
四、问答题1、在工作中如何进行个人防护?答: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头盔、防护眼镜、耳塞等防护用品进行防护;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和环境中;对可能造成危害的设备要进行维护、保养、检修,并注意其保护装置和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完善。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中华人民共与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2、职业病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与其她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就是( )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她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 )保管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警示标识与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与消化道9、(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10、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11、当您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 )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12、国家规定每年( ) 月的最后一周就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B、5C、6D、71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D、间断1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卫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生产效率B. 保护劳动者健康C. 减少生产成本D. 增加企业利润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噪音B. 放射性物质C. 振动D. 空气质量3. 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工作效率B. 防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危害C. 减轻工作负担D. 增加工作舒适度4.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A.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B. 随意使用化学物品C. 采用工程控制措施D.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5. 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中的“一级预防”指的是什么?A. 职业病的治疗B. 职业病的康复C. 职业病的预防D. 职业病的诊断6.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卫生的基本要求?A. 良好的工作环境B. 合理的工作时间C. 完善的福利制度D. 安全的生产设备7. 职业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病史和临床表现B. 工作场所环境检测结果C. 个人健康档案D. 所有以上选项8. 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应承担哪些责任?A. 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B.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C. 监测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D. 所有以上选项9. 劳动者在职业卫生中的权利包括以下哪项?A. 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B. 拒绝穿戴个人防护装备C. 随意操作危险设备D. 不参与职业卫生培训10.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中,化学因素主要包括哪些?A. 粉尘和烟雾B. 微生物和寄生虫C. 温度和湿度D. 机械性和物理性因素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职业卫生仅指在工作中保护劳动者免受物理伤害。
()2.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 个人防护装备可以完全替代其他职业病预防措施。
()4. 企业不需要对非全日制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5. 职业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因此“三级预防”原则非常重要。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含答案(判断、选择)

一、判断题1、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最高容许浓度得采样时间一般不低于15min。
( × )2、工作场所空气中得苯、甲苯、二甲苯可用微孔滤膜采集。
( ×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将职业病危害得风险程度分为轻微、一般、严重。
( × )4、一个有代表性得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10台设置1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2个采样点。
劳动者工作就是流动得,在流动得范围内,一般每20米设置1个采样点。
( × )5、事故性监测应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为止。
( × )6、为保证车间内良好得通风与自然换气,使用有机溶剂得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厂房得高度应不低于3、2m,人均面积不少于4、5m2,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15 m3为宜。
( √ )7、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得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 √ )8、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分级属地管理。
( √ )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 √ )10、对接触职业危害得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与离岗时得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 × )11、工业企业选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对因建设工程需要不能避开得,不需采取相应得措施。
( × )12、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得工业企业时,宜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就可以。
( × )13、《职业病目录》中,尘肺指包含矽肺及金属尘肺在内得13种尘肺。
( √ )14、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得劳动者从事有毒物品作业。
( √ )15、GBZ2、2-2007中规定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适用于煤矿井下采掘作业,也适用于其她矿井下得采掘作业。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姓名______得分:______一、选择题1、《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5月12日。
2、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 )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3、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不正确的是(ABCD )A、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B、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C、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D、患有职业病时隐瞒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 )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B. 2002年5月1日C. 2002年1月1日D. 2002年7月1日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 )方向疏散。
A. 下风B. 上风C. 顺风D. 原地6、室温超过(A )相对湿度超过()的作业场所,称之为高温作业场所。
A. 30℃,80%B.35℃,80%C. 35℃,85%D. 30℃,85%7、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 )。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8、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B综合C分期9、《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预防、遏制B预防、减少C预防、控制10、用人单位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1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
A 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12、目前我国急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B )中毒。
A 铅B 硫化氢C 苯13、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B )。
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题1.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采样时间一般为 15min ,最高容许浓度的采样时间一般不低于 (X )2.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可用微孔滤膜采集。
(X )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 (2012 年版 )》将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轻微、 一般、严重。
( X )4.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 1-10 台设置 1 个采样点 ;10 台以上, 至 少设置 2 个采样点。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 20 米设置 1 个采样点。
( X )5. 事故性监测应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为止。
( X )6. 为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 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 厂房的高度 应不低于,人均面积不少于,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 15 m3为宜。
(V )7. 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 V )8. 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分级属地管理。
( V ) 9.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 V )10.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 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 及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 X )11. 工业企业选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对因建设工程需要不能避开的,不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 X )12. 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宜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就可 以。
( X ) 1 3 . 《职业病目录》中,尘肺指包含矽肺及金属尘肺在内的 13 种尘肺。
( V )14.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有毒物品作业。
中规定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适用于煤矿井下采掘作业, 作业。
( V )16. 有可能泄漏液态剧毒物质的高风险作业场所,应专设泄险区等应急设 17. 煤矿采煤司机及助手作业时粉尘采样点应布置在距工人操作处下风侧 18. 特殊高温作业,热辐射强度应小于 700W/m2 ,室内气温不应超过 19.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
20. 某企业有男职工 900 人,其中管理人员 80人,劳动者 820 人。
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为长白班,劳动者工作制度实行四班三运转,则该企业最少应设置的厕所男蹲位数为 14 个。
( X ) 2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评价阶段应完成的工作是: 工程分析、 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
( X )22. 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 V )23《. 告知卡》 是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 V ) 24. 粉尘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
( V )25. 煤矿井下凿岩工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作面 3-6m 的回风侧。
( V ) 26.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滤膜溶解法和沉降法。
( V )27. 焦磷酸重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焦磷酸溶解硅酸盐时的温度不得超过200 °C o ( X )15min( V )也适用于其他矿井下的采掘( V ) 。
施 ( V )26 C 。
( X ) ( V )28.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
(V )29. 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应制定应对突发职业中毒的应急救援预案。
(X )30. 指令性标识的背景色为蓝色,标示图及外圈均为白色,安全色至少要覆盖总面积的50% 。
( V)31. 噪声检测声级计的要求为:2型及以上,具有A计权及S档。
(V )32. 紫外线的测量应测量操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它暴露部位。
( V )33. 热加工厂房的开口部分应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各翼的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呈0-45度夹角。
( X )34.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一般分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一般的职)( X 。
目项害危病业职的微轻和目项害危病业35. 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 V)36.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 V)37. 采石、石雕、水泥等粉尘危害行业的作业工人配戴一般卫生口罩就可有效防止尘肺病。
(X )38.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X )39.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V )40. 用人单位不但要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在离岗时也要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V )41.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 X )42. 上岗前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X )43.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个体体检结论为目前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 5 种。
( V )44.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义务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将汇总资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
(X )45.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在体检工作结束30 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提交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 V)46.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三类。
(X )47.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医学观察的费用由本人承担。
(X )4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中要求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在岗期间检查的必检项目都应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项目。
(X)49.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V)。
业作的害.50. 用人单位应选择并委托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对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X )51. 用人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计划。
(V)52. 炎热季节的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带来通风不良均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V)53. 粉尘分散度越高 -在空气中存留时间长 -被机体吸收的机会就越多。
(V)54. 经皮肤吸收是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和主要的途径(X )55. 呈气体、蒸汽、气溶胶(粉尘、烟、雾)状态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V)56.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1小时/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X )57. 虽然一些职业病治疗较为困难、甚至无法治疗,但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V)58. 有害物质空气检测,检出限由方法和仪器决定,最低检出浓度由方法定量下限和样品采集体积决定。
(V)59.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可导致中毒性肝病和出血性膀胱炎。
(X )60. 石棉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X )61. 爆震性耳聋与噪声聋一样具有双耳对称的特点。
( X )62. 职业性中暑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 V )63. 屏蔽高频电磁场辐射源时,选用的材料最好是铜材。
( V )64. 石棉纤维可以导致肺癌和胸膜间皮瘤,两者都属于法定职业性肿瘤。
(V )65. 矽肺患者合并肺癌时,肺癌与矽肺一样可认定为工伤。
( X )66. 晚发型矽肺是患者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的矽肺,故不能认定为工伤。
( X )67. 精确测量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即可准确反映机体的接触水平。
(X )68. 日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5% 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X )6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衡量车间空气污染程度的卫生标( V )。
限界对绝的否与全安是不它但,准.70. 位移和速度是描述振动物理性质的最常用基本参量。
( X )71. 棉尘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尘肺的一种。
(X )72. 人体通过清除粉尘的各种功能,只有1%~3% 的尘粒沉积在肺内。
( V )73.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V )74. 采取通风的方法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X )75. 声级》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持续时间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30dB(A) 的噪声为脉冲噪声。
(X )76. 职业病诊断必须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凡是已经颁发国家诊断标准的职业病,在诊断时必须严格参照执行。
(V)77. 职业病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是由医疗卫生单位负责组织实施,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确切的职业病诊断以及必要的医学检查结果。
(X )年5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开始实施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要求由五名以上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
(X )79. 职业健康检查是医学筛选过程,通过健康评价检出疑似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患者,达到预防为主和早期诊断的目的。
(V)80. 我国政府自建国初期就明确了职业病患者享受工伤待遇,对于国家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规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仍未能康复的职业病患者,需要根据必要的医学检查结果进行致残程度鉴定。
(V)81. 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况。
(V)82. 按照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申请职业病诊断的劳动者如果不能提供职业史,诊断机构可不予受理。
( X )83.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X )( V ) 。
担承位单人用由,用费的间期察观学医、断诊在人病病业职似疑84.85.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V )二、填空题1. 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应当阐明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之间的可比性,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