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丛台导游词

3、丛台导游词
3、丛台导游词

丛台公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4A级景区丛台公园参观游览。

丛台公园于1953年建成开放,是以赵文化遗址武灵丛台为中心开辟而成的一座大型公园。它占地面积三百六十亩。园内亭台楼榭、曲桥长廊、绿树掩映、万花竞放,是集古迹游览、花卉欣赏、儿童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休憩娱乐场所。

(门楼)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公园门楼,是丛台公园的正门。它是1998年在原址上翻建而成的,建筑风格为明清卷棚歇山式建筑,红柱绿瓦,气势雄伟壮观。正面“丛台公园”四个大字是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所书。背面“丛台公园”四个字是原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题写的

(走在通往武灵丛台的路上)

请大家跟我往前走。在我们两侧分别是牡丹园和月季园,每到开花季节,万花竞放,争奇斗艳,走在中间通道上,香气扑鼻,沁人心脾,使游客一进公园,顿觉与外界纷扰世界的不同,心情自然就轻松愉快多了。在牡丹园的西侧是盆景园,常年展出很多玲珑小巧、景致各异的盆景作品。盆景园内以仿古建筑为主,与古丛台遥相呼应。在盆景园的西边立有一块碑,是我国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于2002年来邯参观丛台公园时所题。

(来到了武灵丛台下)

武灵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是公园内的主体建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丛台北侧拾级而上,古气氤氲,苍松翠柏侧里立两旁,一块块青砖如竹简串起沧桑历史,一级级台阶似血脉贯通古今纵横。关于这座傲然雄踞的古台,曾流传着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请大家跟我登上丛台。

丛台一名,始见于《汉书?高后纪》。“元年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187年的一次丛台火灾。而丛台的始建年代当然还要更早,相传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所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提起邯郸的历史,便不能不提起这位励精图治、勇于改革、在我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赵国君主赵雍,也就是赵武灵王。

赵雍是赵国的第六任国君,于公元前326年即位。他虽然是赵国第六位国君,却是赵国第一任国王,在他之前都称侯或君。但他即位之初不称王而令国人称他为君,他说:“无其实、敢处其名乎!”。那时,赵国国势衰弱,受到秦国和齐国的威胁,以及匈奴、林胡的侵扰,对外作战屡遭败绩。赵武灵王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就亲自到战场指挥作战,他发现胡人穿的衣服短小,骑马射箭非常灵便,而赵国将士穿的是宽袖长袍,乘的是笨重的战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意识到强国之本在于强兵,生存之道唯有改革。于是在公元前307年决定让全军将士改穿胡服,学习骑马射箭。他的这一举措遭到了守旧大臣的反对。为排众议,赵雍亲自上门说服以他的叔父赵成为首的保守派众大臣:“法律礼节是根据需要而定,服装器械是根据方便而制。尧、舜、禹之所以兴盛,是因为他们没有世袭王位,夏、商之所以衰亡,是因为他们遵循旧礼而不变通。”并率先穿上胡服,传令全国改变装束,学习骑马射箭。大家请看亭楼内墙上的陶瓷壁画,描述的就是这段历史故事。

随着军事改革的深入,赵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各个方面也进行了改进,国势日强,不仅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到了现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一带,使赵国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胡服骑射是对古代战术的一大革新,标志着我国由车战时代进入了骑战时代,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会儿我们去看两块碑,清朝乾隆皇帝和郭沫若先生都对赵武灵王给予很高的评价。

历史记住了赵武灵王,同时留下了这座名台。赵武灵王修筑丛台的目的是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那么“丛台”之名是怎么来的呢?据唐颜师古《汉书注》说:“连聚非一、故名丛台。”说的是当时这里有很多高台,互相连在一起,所以叫丛台。史载丛台上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名扬列国。古人曾用“传闻宫苑似蓬莱,丛台高耸云霄外。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直到盛唐,一直是中原地区的一处胜景。

(登上丛台)

漫长的岁月中,丛台虽多次改修重建,却仍不失当年壮观和韵致。现存古丛台,为清代同治年间重修,是一个方圆一千一百多平方米,高二十六米的两层青砖高台。现在是第一层。大家看,北门高阶上的这块大石碑,是清朝乾隆皇帝1750年巡幸江南时路过邯郸登上丛台亲笔书写的诗。我给大家读一下:

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

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谢雄才。

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

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

诗中描写了乾隆皇帝登丛台时看到邯郸人民衣食富足,生活幸福,便联想到赵武灵王的雄才大略;看到漳河、沁河似两条锦带环绕邯郸,景色美丽,便怀念起古老丛台上的壮观的雪洞和天桥。大家请注意,这里有一个“人民”的词。据专家称,这是目前发现最早使用这词的地方。也许乾隆皇帝是最早使用“人民”这个词的人。

大家再跟我去看一下郭沫若先生的诗碑。1961年,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视察邯郸时登上丛台,当看到乾隆皇帝的诗碑时,诗兴大发,提笔和乾隆诗,写下七律:

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

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

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士陵园滏水隈;

现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

诗中郭老也表达了对实行胡服射骑改革的“雄才”赵武灵王的景仰,又对邯郸经济发展前景寄予了厚望。

第一层台面距地表7米,东西59米,南北80米,其中向南突出一段长40米、宽10米,为明代城墙残段。台北有五间大屋,名“武灵旧馆”,是纪念武灵王的建筑,里面陈列着赵武灵王赵雍的塑像和古赵文物,展现着赵武灵王的事迹。室前的小亭为“回澜亭”,建于1931年。

我们看,这一层台墙周围镌有多块诗文碑碣,均为明清时代的遗物。其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在此吟诗作赋,可惜碑碣都已散失。现存碑碣中的清末冀南丹青妙手李世昌的兰花石刻、王琴堂的梅花石刻,是很有艺术价值的,请大家欣赏。

大家看,台南有一建筑,叫如意轩,系后人为纪念在邯郸为赵王的汉高祖之子如意而建。

武灵丛台,2000多年来,经历了时代的风风雨雨,历尽了人间的变幻沧桑。它是邯郸历史的见证者,有许多重大的事件就直接发生在它上边,最著名的当数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在丛台上收复大将马武的事件了。西汉政权被王莽篡夺之后,刘秀开始了光复汉室的道路。公元23年,刘玄称帝,年号更始。更始二年(24年)邯郸之战,效力于刘玄的刘秀打败了在邯郸称帝的王郎,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占据了黄河以北幽、冀两州的大部分地区。但是要称帝,还必须消灭一个心腹之患,

那就是刘玄派来监视他的谢躬。一次,刘秀试图在酒宴上图杀谢躬,可没成功。宴会结束后,刘秀单独邀请谢躬的部将马武登上丛台,笼络马武,结果马武归顺了刘秀。这样大大削弱了谢躬的力量,壮大了自己的势力。之后,刘秀正式与更始政权脱离了关系。在此后的征战中,马武为刘秀立下了赫赫战功。刘秀与马武登丛台的第二年(25年),就建立了统一的东汉王朝。国民党元老、诗人和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题于武灵旧馆的楹联中,用“风云际会”来专指刘秀在丛台结交马武之事。

1959年6月2日,来邯郸视察的周恩来总理曾登上丛台。当发现是周总理时,紧邻公园的市一中上千名师生涌入公园,在丛台下向总理表示热烈的欢迎。

现在,我们来到了丛台的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几个大字。顶台呈圆型,直径19米,距地表13.5米,原是平台,俗称“武灵平台”,是赵武灵王观看歌舞的地方。明嘉靖十三年始建亭于台上,取名“据胜亭”,其意是在防御上据此者胜。据胜亭拱门门楣上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个镏金大字,它来源于流传很广的“二度梅”的故事。《二度梅》是清末出版的小说,在戏剧中也是一出名戏。小说描述了一对夫妻悲欢离合的故事。

在唐朝末年,朝廷里有一位姓梅的忠臣,因被奸臣陷害,家破人亡。其子梅良玉改名换姓扮作书童,只身逃亡,流落到与其父亲同年登科的好友陈东初家中,与陈家之女陈杏元以兄妹相称。一天,陈东初怀念梅良玉的父亲,在自家梅园祭奠,梅花尽落,伤感之余,要去出家。女儿陈杏元痛哭挽留。陈东初说道:“除非梅花二度重开,否则,我定出家无疑”。于是女儿祈祷苍天,感动花神,第二天陈家梅园果真梅开二度。陈东初认出他家书童就是梅家之子梅良玉,便将女儿陈杏元许配给她。因此,梅良玉和陈杏元既有兄妹名义,又有夫妻情分。正在他们准备成婚之时,又遭到奸臣陷害,陈杏元被迫和番到北国。夫妻二人走到邯郸登上丛台诀别,抱头痛哭,难舍难离。当陈杏元继续往北走到一个叫落雁崖的地方时,因无法忍受对丈夫的思念,便跳崖自尽。没想到被崖下昭君庙里供奉的昭君娘娘所救。后几经周折,除掉奸臣,梅良玉与陈杏元终于重逢得到团圆。这便是小说和戏剧“二度梅”的故事。

丛台上八个字“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前四个字,取自陈杏元赠梅良玉诗:“夫妻南北隔天遥”。后四个字“兄妹沾襟”取自《二度梅》这本书第十八回的题目:“丛台上兄妹沾襟”。“夫妻”和“兄妹”都是指梅良玉和陈杏元。

关于丛台的历史故事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从南门下,继续参观。

我们看,东墙上镶嵌着“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字石刻。这是民国十一年(1922年)国民第二军军长胡景翼所书。“滏流东渐”指的是城南有滏阳河,河水向东流;那么“紫气西来”是怎么回事呢?一般的说法是“紫气东来”,代表吉祥如意。因为邯郸城西有座山,叫紫山,所以说“紫气西来”。说起这座紫山,它还是赵国七贤之一“马服君”赵奢陵墓所在之地呢。据考证,姓氏中的“马”姓便起源于此。2005年4月5日,也就是清明节那天,由我国台湾、马来西亚的马氏后代一行60余人组成的寻根团来到邯郸寻根朝拜,在紫山马服君赵奢墓前举行祭祖仪式,并植树纪念,其中还包括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久的父亲。

(《亭台与城堡》邮票纪念碑)

2002年,中国与斯洛伐克联合发行了两枚国际邮票,叫《亭台与城堡》。亭台选取的是“邯郸丛台”,城堡为斯洛伐克的“博伊尼采城堡”。此套邮票的发行使丛台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闻名的古老亭台之一。该碑是对这一国际活动的纪念。邮票的设计十分独特,两座古建筑中间打孔分隔,合则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分则各是一枚独立的邮票。大家可近前细看。(望诸榭)

请大家继续跟我走。湖中心这座小巧玲珑的六角攒尖式建筑,是望诸榭。望诸榭,原名“望诸君祠”,是清朝雍正年间,为纪念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乐毅而建的。榭是古建筑中的一种,一般建于水边,可欣赏水景。

(七贤祠门前)

七贤祠是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最早,在丛台之下建有“三忠”、“四贤”二祠。但随着丛台建筑的几次被毁,二祠也不复存在,只是在后来重修丛台时,才重建这座七贤祠。

七尊栩栩如生的彩塑,使人追忆起这些古赵忠臣良将的文治武功。赵奢的“秉公执法”,廉颇、蔺相如的“负荆请罪”以及韩厥、程婴、公孙杵臼三义士拯救赵氏孤儿,并助其复位的历史故事,早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大型历史电视巨片《东周列国》中就占了一集的篇幅。

下面请跟我来参观邯郸碑林。

(邯郸碑林)

邯郸碑林,位于七贤祠西侧,于1987年开始筹建,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占地二千七百多平方米,共藏碑四十四块。现为第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筹建。主要存碑有:唐朝节度使何弘敬石刻墓志铭、明朝刑部尚书张国彦和夫人蔚氏的石刻墓志铭、清朝进士王琴堂梅花石刻碑、明朝邯郸城门上“三辅锁钥”碑、天然巨石碑、太白醉题图与吕洞宾画像碑等。

大家请看,这就是全国最大的墓志——何弘敬墓志铭。此志为我国已出土中最大的唐代墓志铭。墓志有盖,均为青石质。碑盖呈盝顶式,顶面边长1.00米,底边长1.9米,厚0.88米。顶面正中篆刻25字“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庐江何公墓志铭”。墓志镌楷书60行,共3400字。

何弘敬,《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据墓志记载:“卒于咸通六年(865年),享年六十”,可知其生于永贞元年(805年)。何弘敬十八岁从军,唐文宗时曾为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唐武宗时袭父位为魏博节度使,封游击将军,金吾卫将军、户部尚书等职。懿宗即位后又加兼侍中、中书令等。

何弘敬墓志碑1973年由邯郸大名县万堤农场挖掘出来,规模之大,雕刻之精美,文字之多为我国唐代墓志碑之冠。被国家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是“三辅锁钥”碑。它是明崇祯二年(1629年)邯郸知县赵振基题立的,这块碑原是嵌在邯郸旧城墙上的。“三辅”意为“京畿之地”,“锁钥”把邯郸比喻为进入京师的一座有锁的大门。可见邯郸在地理位置上对于北京城的重要性。此碑为碑林今存不多见的明碑之一。

女士们、先生们,丛台公园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导游服务工作多提宝贵意见。祝大家旅途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将相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成语“价值连城”)。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

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赵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对赵王说:“听说你鼓得一手好瑟,能为大家展示一下吗?”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这是渑池相会的典故。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这就是负荆请罪成语的由来了。

赵氏孤儿:

以战功起家的晋国贵族赵氏家族,权势和声望不断膨胀,甚至让国王晋灵公都艳羡恐惧不已。心高气傲的将军屠岸贾,一直遭赵氏的轻视和排挤,在国王的默许下将赵氏一家三百口诛杀。为了赵氏孤儿的安全,一批舍生取义的壮士牺牲了。先是赵氏孤儿的妈妈(晋灵公的女儿)把孤儿托付给一位经常出入驸马府的民间医生程婴,为了消除程婴对于泄密的担忧,自己立即自缢身死;程婴把赵氏孤儿藏在药箱里,企图带出宫外,被守门将军韩厥搜出,没料到韩厥也深明大义,在韩厥迟疑当中,他指挥程婴把婴儿带了出去,为赵氏留下唯一的血脉放走了程婴和赵氏孤儿,自己拔剑自刎;屠岸贾得知赵氏孤儿逃出,竟然下令杀光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违抗者杀全家诛九族;程婴为了拯救赵氏孤儿,决定献出自己的独子,以代替赵氏孤儿,并由自己承担“窝藏”的罪名,一起赴死;原晋国大夫公孙杵臼硬要以年迈之躯代替程婴承担隐藏赵氏孤儿的罪名,然后撞阶而死……20年后,程婴告诉了赵氏孤儿这一切,他就把复仇的烈火射向了血债累累的屠岸贾。

丛台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历代的修缮和改建,已经失去原貌,但它仍然保存着古代亭榭的独特风格。特别是解放后经过几次大的维修,古老丛台的气势更加雄伟,建筑愈臻精美,犹如一个昂首挺胸,坐北向南,拔地而起的“英雄武士”,耸立在邯郸市中心,为中原地区一处游览胜地。1999年被推荐为百家“全国名园”之一。2002年10月12日,我国国家邮政局与斯洛伐克联合发行《亭台与城堡》特种邮票一套二枚,其中一枚为中国“邯郸丛台”。这套邮票的发行,将大大提升邯郸在世界的知名度。

好,游客朋友们,武灵丛台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奉公守法(秉公执法):

赵奢是赵国负责收税的官员。他到平原君家收取租税,但平原君家人不肯缴税,赵奢根据律法处治了他们,杀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家人。平原君恼怒,要杀了赵奢。赵奢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纵容您的家臣不奉行公事,法律就会削弱。法律削弱,国家就衰弱。国家衰弱,诸侯就加强战争,诸侯加强战争,赵国就不存在了,您怎么能够得到这样的富足呢?凭着你的尊贵地位,奉行公事,遵守法律,全国上下就太平,全国上下太平,国家就强大,国家强大,赵国就稳固,您作为赵国重臣贵戚,怎么能被天下人轻视呢?”平原君认为赵奢是一个贤能的人,对国王说了这件事。赵王任用他管理国家的赋税,没有多少时间,赵国百姓富裕而且国家府库充实。

李牧:

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并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3个月后赵国即灭亡。

南岳衡山导游词

南岳衡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南岳衡山!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南岳衡山景区,请让我带着大家一起领略衡山独特的风情,一起呼吸衡山上空新鲜的空气,让我们的心情充满养分吧!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五岳”之一,衡山,也可以称它为寿岳,衡山拥有优美的自然条件,是人们养生健身、益寿延年的好去处,也是理想的避暑圣地,南岳的道教文化也源远流长,清代康熙皇帝重修南岳庙碑记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可见,衡山的自然风景不仅使人心旷神怡,还能让人延年益寿,多活几岁呢! 2007年衡山风景区被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家还记得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吗,盘古顶天立地生活了一万八千年,后来他慢慢地衰老了,他轰然倒地,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为了南岳衡山,右臂变成了北岳。传说中衡山是盘古身体的一部分,但现代地理科学表明,衡山是以一块大花岗岩石为基础,由于遭遇长时间的冲刷和风化,经历了非常非常漫长的岁月而形成了如今衡山的奇特景观,除了花岗岩,衡山还有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地理资源,是一块十分宝贵的土地。 大家看,眼前辉煌的庙宇就是南岳大庙,他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据现存资料记载,南岳大庙始建于唐朝,在光绪年间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大家如果有去过故宫就会发现,南岳大庙的格局——九进四重院落、建筑

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于北京故宫颇为相似。南岳大庙经历过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可以说是非常“顽强”也是体现了咱们民族那种与天灾搏斗的精神。南岳大庙最特别也是绝无仅有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大家在这里可以交到各种不同信仰的朋友,既能体会儒、释、道三教的不同文化能感受到三教文化的交融带来的碰撞。南岳大庙集皇家祭祀、民间朝圣功能于一体,您也可以在这为您的家人求得幸福安康。 眼前这座烟雾缭绕的山峰,名叫回雁峰,回雁峰是800里衡山72峰之首,大家可以看看,回雁峰看起来像是一只鸿雁伸长脖颈,舒足展翅欲腾空飞翔,回雁峰因此得名,古城衡阳也应此而有“雁城”之称,古刹雁峰寺坐落于回雁峰上,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传说“寿佛”曾留下一件袈裟在雁峰寺内,寺内设有“寿佛殿”,这也是南岳被称为寿岳的一个重要佐证。 看完回雁峰,现在在我们眼前的是,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祝融是管火用火的能手,用火战胜了蚩尤班师回朝时路过了南岳衡山,于是黄帝就问祝融,这是何地?为何名衡山啊?祝融对答如流,黄帝十分高兴,就命祝融镇守南岳。祝融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经常巡视各处的百姓,教他们取火、使用火松明,百姓们都十分爱戴他,他死后,百姓们把他埋在衡山的一个山峰上,并将其命名为赤帝峰,而祝融住过的这个最高的山峰就叫祝融峰,在祝融峰顶上,百姓们还修建了一座祝融殿用来纪念他。眼前的这个殿宇就是祝融殿,整个殿宇分为两进,全部是用花岗岩石建成,殿顶上盖着70厘米长,30厘

八一公园导游词3篇(完整版)

八一公园导游词3篇 八一公园导游词3篇 八一公园导游词范文1: 南昌八一公园位于市区中心东湖之中,北临民德路,南临中山路东滨苏圃路,面积约13公顷,唐宪宗元和三年,观察使韦丹为除水患,首倡治湖、浚淤植柳、后遂有万柳堤及黄金堤。杜牧曾其为十顷平湖柳堤合。 自此以后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北三湖,民国以后,以红石垒岸,北湖又成南、北二湖,今之西湖、有桥涵相通,宋以后统称为东湖。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其中两岛于八一公园之中,即百花洲和少年宫所在地。 百花洲一名始于宋代,欧阳修有五绝诗《酬圣俞百花洲》,向子埋《蝶恋花》词序中有百花洲老桂盛开句。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建讲武亭于南洲,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布政使彭家屏书立百花洲三字,巨碑后断损。1983年11月重新勒石,并建石质碑亭一座。 流行于南昌及周边地区的南昌小吃,有牛舌头、金线吊葫芦、石头街麻花、芥菜团子、酿冬瓜圈、家乡锅巴、大回饼、木瓜凉粉、伊府面、吊楼烧饼、状元糕、如意糕等。南昌海鲜城,有各种特色海鲜。 南昌特色小吃一览: 油炸小品、麻辣烫、石头街麻花、南昌米粉、风味烤卤、鄱阳湖狮子头、竹筒粉蒸肠、三杯脚鱼、蓠蒿炒腊肉。

八一公园导游词范文2: 八一公园位于南昌市区中心东湖之中,北临民德路,南临中山路东滨苏圃路,东湖中有名迹百花洲;是一个市民公园。东湖面积约13公顷,唐宪宗元和三年,观察使韦丹为除水患,首倡治湖,浚淤植柳、后遂有万柳堤及黄金堤。 位于市区中心东湖之中,北临民德路,南临中山路东滨苏圃路,面积约13公顷,唐宪宗元和三年,观察使韦丹为除水患,首倡治湖、浚淤植柳、后遂有万柳堤及黄金堤。杜牧曾其为十顷平湖柳堤合。自此以后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北三湖,民国以后,以红石垒岸,北湖又成南、北二湖,今之西湖、有桥涵相通,宋以后统称为东湖。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其中两岛于八一公园之中,即百花洲和少年宫所在地。百花洲一名始于宋代,欧阳修有五绝诗《酬圣俞百花洲》,向子埋《蝶恋花》词序中有百花洲老桂盛开句。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建讲武亭于南洲,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布政使彭家屏书立百花洲三字,巨碑后断损。1983年11月重新勒石,并建石质碑亭一座。 32年辟为湖滨公园,1946年4月3日改称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今名,总面积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园中林木繁盛,花团锦簇。公园可分为湖区和陆区两部分。湖区主要景点有东湖、百花洲、百花桥、冠鳌亭、苏堤、苏圃、水木清、华馆、九曲桥、湖心亭、船坞码头等。陆地主要有文物草坪广场,立有晋、唐、宋、元、明、清各朝石人石兽十余尊,又有茶室、儿童乐园、温室等,以供游人憩息。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一段历史。位于废墟上的殷墟博物馆以最简单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将殷商王朝所创造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传递给观众。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一个愿望叫常出去转转,我仅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大家到河南来转转,各位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了,敝姓张,是大家在河南省内的地接导游员,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十分稳重的先生是我们本次旅游的安全保障员,司机张师傅,张师傅驾驶技术纯熟,对我省内的路况了如指掌,用我们河南话说就是“张师傅,中!”所以请大家放心的观光旅游,享受我们河南的大好河山。今天,能够前来为大家服务,我和张师傅都感到十分的荣幸,也请大家不要拘谨,有什么需要遇到任何问题尽管来问我们,我们叮当竭尽全力帮助大家,只有您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的开心,才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那么,我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收获一段美好的记忆。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现在是早上7点,我们出发前往安阳殷墟博物院,中午我们留在安阳市用餐,下午两点钟我们将会返程回郑州,以方便您按时踏上归途。我们的旅游车走走京珠高速途径新乡、鹤壁等市约行驶三个小时就会到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安阳殷墟博物院。此刻您看向四周,看到的是繁华的郑州市区,说道我的家乡郑州啊,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则称为管城,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从郑州市区县的名称中寻找到历史的踪迹,如:管城区。到了隋文帝天皇三年,才有了

湖南衡山导游词介绍五篇

湖南衡山导游词介绍五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湖南衡山导游词介绍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湖南衡山导游词介绍(一)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旅行组织的**(地点)*日游。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车的师傅姓*,有多年驾龄,由他行车大家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了解**。 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肘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车牌号为********,请大家在上下车 是注意识别。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欢迎,我给大家向上一首歌,唱得不好请大家谅解。。。。。 衡山又名南岳,是我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的赞美。 1982年,衡山作为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湖南衡山风景名胜 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8月1日,南岳衡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衡山由包括长沙岳麓山、衡阳回雁峰在内,巍然耸立着的72座山峰组成,亦被称作“青天七十二芙蓉”。南岳的首峰就在衡阳市中心的南门口——回雁峰,从“天下南岳第一峰”向北出发,沿蒸湘北路乘汽车行驶一个多小时,从眼前闪过几十座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就进入了南岳胜景。 南岳衡山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神话传说,吸引了历代各种人物,形成丰富多

介绍安康瀛湖风景导游词

介绍安康瀛湖风景导游词 安康瀛湖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素有“陕南千岛湖”之称的国家aaa级旅游区──瀛湖风景区。“瀛湖”位于XX 市西南18公里处的天柱山脚下,因修建安康水电站,截流汉江后形成了人工淡水湖泊。瀛湖风景区总面积约有10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77.5平方公里。而我们今天游览的仅是‘电站大坝游览区’、‘瀛湖水面游览区’和‘玉兴岛鸟语园、翠屏岛、金螺岛游区’。〔为了使大家对瀛湖风景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先把形成瀛湖的汉江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汉江古称“汉水”。是长江的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XX 市XX县境内的潘冢山。汉江横贯陕南经湖北至汉口汇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汉江与汉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汉水、汉中、汉王、汉朝、汉帝、汉字、汉民族这一历史脉络,我们就能联想到汉文化与这方水土的历史渊源。早在三千多年前,汉水就滋润着这里先民们“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的美好生活;2200多年前,汉水流域的“桑蚕养殖”支撑了汉、唐500余年“丝绸之路”的繁荣兴旺。20世纪的‘九五’期间,国家对汉江水资源作了梯级水电开发的规划,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国家将要在汉江河道上连续修建七座电站大坝。现在我们要去的瀛湖风景区中大坝,就是汉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中的第三座大坝。〔请看,眼前横卧于两山之间,庞大而坚固的混凝土建筑设施就是安康“电站大坝游览区”,请大家下车随我来〕安康电站大坝是我国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1978年动工兴建,1990年全面竣工,

历时十二年,总投资24亿元人民币。大坝是按照国家一级档水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空心体拦水大坝。坝址选择在河道的拐弯处,既避开了汉江洪峰对电站大坝的正面冲击,又降低了大坝的实际工程造价,还缩短了工程的建筑时间。大坝具有蓄水、防洪、发电、航运的综合功能。大坝坝顶的海拔高度为338米;坝体高为128米;坝体长为542米,库容量为25.8亿立方米。泄洪有五个表孔、五个中孔和四个底孔,设计通过洪峰的流量为每秒36700立方米。坝体内安装有五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85.25万千瓦,在西北地区排名第三,仅次于龙羊峡和刘家峡水电站。航运设施在电站大坝的北段,过船采用垂直升降的门式起重机操作,最大过船吨位为100吨。(电站大坝的上游就是“瀛湖水面游览区”,请随我登船游览。)“瀛湖”本是汉江的一段,因电站大坝横卧江中,水聚而成湖,且水面浩大,故称“瀛”,所以叫“瀛湖”。瀛湖水域面积为77.5平方公里,周长540公里。库容量为25.8亿立方米,坝前水深为94米,湖面平均宽度为400-500米;岚河口段水深85米,湖面宽度为1.5公里。汉水水质清澈,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也是一条没有受到污染的河流。所以这里也是我国南水北调,解决京、津地区人民生活用水的水资源供应地;同时因为汉水水质清澈,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所以“汉水鱼”也非常鲜美。近年来,瀛湖为发展水产养殖,满足市场需求,特地引进了多种优良品种如银鱼等,在市场上非常抢手。请看船右侧,那有一块矗立于岸边、似有所盼的石头,它叫“织女石”。看到她,就使我想起了在安康民间保留了上千年、

邢台天河山导游词3篇

邢台天河山导游词3篇 天河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河北省重点风景区、河北省地质公园。景区文化底蕴丰厚。下面是邢台天河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邢台天河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中国爱情山——天河山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非常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我一定尽我所能,为大家做好导游工作。在旅途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尽管向我提出,我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今天能聚在一起,同游天河山,是缘分。让我们珍惜这美好时光,同时,也希望通过今天的旅游,大家能了解天河山,喜欢天河山,下次带您的朋友和家人再游天河山。我们欢迎您的再次光临。 为了大家能安全、愉快地观光游览,我强调一下安全注意事项: 第一、景区面积大,山势险,岔路多,希望大家要随团参观,不要掉队,以免走失。要互相帮助,前后照应。带小孩的游客,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二、景区内植被繁茂,请大家爱护花草树木。还要特别提醒爱抽烟的朋友,景区内千万不要抽烟,以免引发火灾。 第三、希望大家注意保护环境,把果皮、纸屑、塑料袋、饮料瓶放在垃圾筒内,为景区的美化、净化贡献一份力量。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天河山旅游区概况。 天河山旅游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县清泉村,距邢台市区65公里。景区横跨晋、冀两省,面积30多平方公里。是融塞北风光、峡谷奇观、水乡风韵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区。旅游区分为四大主题区域:爱情广场游乐区,九天银河观光区、夫子岭休闲度假区、老牛眼生态探险区。 大约在14——18亿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由于地壳变动,使山体形成褶皱,再经过数亿年的流水切割、风雨侵蚀,形成了今天天河山的峰峦叠嶂、峡谷川流。景区内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清泉筝鸣,群瀑飞雪,芳草萋萋,绿树掩映。为满足广大游客多元需求,景区整合自身独有资源,秉承生态天河、人文天河、体验天河的总体理念,倾力把天河山打造成爱情之山、浪漫之山、欢乐之谷。天河山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天河湖、爱情广场、鸳鸯池、蝶仙谷、九天银河、浴仙池、情人谷、牛郎庄、月老峰、清凉谷、七仙柳、夫子岭、圣母庙、林海草原、灵应頂、龙脊岭、原始橡林、天河渡、二郎峡、天下第一牝等五十多处。另外,还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冀南银行旧址、八路军一二九师医院旧址、烈士岩、藏金洞等红色旅游景点。其中,蝶仙双飞、仙池沐浴、仙峰盟誓、圣庙许愿、玄牝悟道、织锦赛巧、观日听涛、生态探险为天河山八大景观。现在,天河山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名景胜地,婚纱摄影的外景拍摄地,素质拓展的培训基地,太行猕猴保护基地。尤其是激情漂流项目,落差大,水流急,惊险刺激,被游客誉为"中国情侣第一漂"。欢迎你参观、参与。 天河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原生地,天河梁的下面有个小村庄,名叫牛郎峪,牛郎就出生在那个小村子里,后来老牛牵线,牛郎织女结为连理,共同演译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五十年代初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天河配》时,这里曾是主要外景拍摄地,当地许多村民还扮演过群众演员角色。天河梁周围有很多处历史遗存,有自然形成的地名、村落,如南天池、牛郎峪、织女寨等。经多位民俗和历史学家考证,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发生在天河山一带。2005年,天河山景区因天下第一牝、牛郎织女故事原生地以及《天河配》外景拍摄地而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为中国爱情山。 天河山景区雄、奇、险、秀、幽交相生辉,既有北国风光雄伟之姿,又有江南神韵山水俏丽之容。景区年平均气温18℃,盛夏之时,这里仍凉爽宜人。景区内原始次生林古木参天,奇花异草遍地皆是,珍禽异兽随处可见。空气中氧负离子含量是城市的几十倍,是休闲度假、新婚度蜜月的绝佳去处。

最新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

最新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 殷墟现存遗迹主要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后冈遗址以及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1) 各位团友,早上好! 一片甲骨惊天下 ,热烈欢迎大家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我仅代表河南青年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初次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十分高兴,我叫席营,毛主席的席,大家可以叫我小席,坐在我右手边的是司机马师傅,马师傅有丰富的驾驶经验,相信我们一路将畅通无阻,一马平川.虽然我的年纪很小,社会经验也不丰富,但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信任我,希望大家能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和马师傅将竭诚为大家服务,祝愿大家能在安阳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首先我来说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现在是早上8点,我们将到国际饭店就餐,9点整准时从饭店出发前往景点殷墟,大约30分钟的路程,抵达景点,11点半乘车返回,下榻国际饭店,下午2点,我们将到中国最早的监狱犹里城参观游览,晚上5点返回国际饭店. 现在我们的大巴已经缓缓的驶出了安阳火车站,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安阳的公交车上都印着古代战车的图案,不错,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河南的北大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毋大方鼎,都出土于安阳.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因文字刻在甲骨,兽骨之上故名甲骨文,它主要用于殷人占卜,记事,由于武王伐纣,殷商失国埋卜,甲骨文被掩埋于地下长达3000多年,直到1899年清朝王懿荣首先发现,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 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竟然止住了血,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换作龙骨.于是开始大量地买到药店.当时的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农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幸好有些甲骨卖带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

南岳衡山双语导游词

Mt. Hengshan(南岳衡山) Ladies and Gentlemen,dear friends, Good morning. Welcome to Mt. Hengshan, lying in the central south of Hunan Province; Mt. Hengshan is one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of China. It has been placed on the Official List of the First Key Chinese Scenic Areas and has also been designated a First 4A Chinese Sightseeing Destination. Finally, it is the only place in Hunan to be ranked among China's Pilot Civilized Scenic Areas-the only representative from Hunan in this regard. Picturesque in scenery, Mt. Hengshan abounds with cultural sites and tops the other four sacred mountains in scenic beauty, thereby earning itself a title of Chinese Mountain of Longevity. Mt. Hengshan leads the rest of sacred mountains in fame. Its outstanding qualities are attributable to its enchanting scenes, varied species, and imposing appearance. Billed as the leader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Mt. Hengshan boasts charming and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While exploring Mt. Hengshan, you will see wooded hills, vying with one another for beauty, hovering clouds and bubbling streams. No wonder it is popularly said of this mountain that “At every turn, a tourist comes in view of a different picture, experiencing a kaleidoscope of sights”. Mt. Hengshan has more bea utiful views than the eye can take in. The most famous is the “Four Grand Sights of Mt. Hengshan”, consisting of the Hall of Scriptures, known for its beauty, the Fangguang Temple, known for its depth, Zhurong Peak, known for its height, and Water Beads Cavern, known for its quaintness. Mt. Hengshan has a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with high humidity. With a long frost-free season, a short freezing season and heavy precipitation, it has cool summers and cold winters. Usually foggy and windy, it features periodic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 green landscape of wooded hills is attributable to its ideal natural condition. Four-fifths of Mt. Hengshan is covered with forests and some 1,700 tree species can be found growing on its slopes. The mountain covers an area of 20,000 hectares 3,800 hectares of which are secondary virgin forests. It is a heavenly sanctuary for rare wild animals such as golden pheasants, bamboo partridges, and flat-breast turtles with big heads and pangolins. Towering over the surrounding plains, Mt. Hengshan soars into the air straight from the South Hunan Basin, thereby forming a number of spectacular sights. Its scenery features four seas: a sea of flowers in spring, clouds in summer, sunrise in autumn and snow in winter. The clouds over Mt. Hengshan are especially worth mentioning. Like Mt. Huangshan?s pines, the clouds over Mt. Hengshan have been viewed and talked about with great relish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mountain?s enchanting clouds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they vary in shape from season to season: during spring the clouds are like quilts; during summer they resemble feathers, during the autumn they resemble waterfalls, and during the winter they are as dark as ink. Secondly, the gathering clouds sometimes spring up or hang how like mushrooms after the rain, taking on a peculiar look. Thirdly, the wind mixes with the scudding clouds, rising from mountains in early morning or at dusk, blowing through the pine forests over tourists? faces. A deep rumbling sound o f pine trees sounds frightening in the distance. Coming nearer, it gets fainter and fainter, removing tourists? fears. No wonder ancient Chinese eulogized them, saying “a sea of clouds reverberates in our hearts”. Mt. Hengshan not only has beautiful scenic sights but also abounds with cultural sites. It is the treasure house of Chinese culture, renowned as the “Civilized Museum of Great Learning”. Throughout all Chinese dynasties, emperor, princes, and celebrities paid their tributes to the mountain; men of letters, poets, scholars paid their visits to it, leaving behind them steles, temples,

衡山景点导游词

衡山景点导游词 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南岳号称"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下面是衡山景点忠烈祠的导游词,欢迎欣赏。 衡山景点忠烈祠导游词一: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香炉峰下,是我囿建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圄民政府在大陆惟——处保留下来的纪念坑战烈士的大型陵园。忠烈祠蒡建于1938年,1940年破土动工,1943年落成,历时3年,陵园仿茼京中山陵样式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它沿中轴线共分为牌坊、纪念碑、纪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长320米,宽约60米,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90平方米。在这里,长眠着围民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的部分抗日阵亡将士,是圄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们,眼前的这座二拱单檐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门。这是由花岗岩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汉白玉石匾上镶嵌着原圄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 步入牌坊,便来到一个平坦而又开阔的广场上。有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奇怪:中围如此之大,为什么要选择在南岳衡山修建忠烈祠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一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抗日战争爆发庸,华北、华东和华茼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衡山成了抗日前线大本营之一。1938年11月,蒋介石在衡山主持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蒋介石听取了各战区指挥官的汇报后,鉴于"阵亡将士,多暴尸战场",指示要尽快将烈士遗体设法掩埋。经过讨论,会议决定由中央下拨巨款,第九战区、第六战区和湖南省政府出资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在南岳名山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安葬阵亡将士的遗骸,以告慰烈士在天英灵。这便是修建忠烈祠的由来。 来到广场的中心,大家肯定会被这个造型奇特的雕塑所吸引,这便是"七·七纪念塔"。它是由五颗倒立的石制炮弹组成,炮弹四大一小,代表着我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9雕塑的正面和左右两侧,都嵌有汉白玉砌的"七七"两个字,象征着从1,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掀起的全民抗日的

济公故居的导游词3篇(完整版)

济公故居的导游词3篇 济公故居的导游词3篇 济公故居的导游词范文1: 永宁村在古城北门外,济公家就住在赭溪畔。济公李氏家族人丁不很旺盛,但因历世仕宦,家境富裕,也称得上是天台的望族了。赭溪西岸的一大片田地,就属于这个家族所有,至今人们还称作李家垟。发源于北山的赭溪是孩童时济公看水碓舂米、捕鱼游泳玩耍的好去处。石墙头边上有陇西园,古时这里是济公李氏的私家庄园。抗战时在此处还设立过忠烈祠。 济公李府祖居随着岁月冲刷,沧桑变迁,最后湮没沦圮。历代故乡民众敬仰济公,感戴其德泽,屡于遗址修建济公佛院、济公亭、石墙桥等纪念之所,冀望重光活佛圣迹,显彰济公圣德,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今逢盛世,物阜民殷。天台县人民政府为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济公文化,让济公精神千秋永传,决定在石墙头复建济公故居,让云游四方的济公在故乡有一个真正的老家。修复后的济公故居,向世人展现了充满南宋时代气息、蕴含浙东地方建筑风格和仕宦人家宅第格局的一轴画卷。济公故居占地16亩,建筑面积6310平方米,景区由永宁村口双牌楼与观霞阁、济公李氏祖居和陇西园三大部分组成,宅第街坊与楼台亭阁水榭园林荟萃一体,内聚佛国之灵气,外撷仙山之精华。中国话剧院著名演员活济公游本昌先生在专程回天台老家探望故居时说:

济公故居修复得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让民众看看当年济公是怎样毅然舍弃如此富丽堂皇的百万家财,走上了一条云游四海、扶危济困、彰善罚恶、救民于水火的济世之路,从中体会济公从人到神、从李修元成为济公活佛的变化历程。浙江省人民政府领导在视察济公故居时说: 济公故居完全可以成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人生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的良好基地。 济公故居的导游词范文2: 济公自称幼生宦室。济公的师侄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说他是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远孙。李遵勖,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逝世后谥号和文,为李崇矩孙,济公高祖。其世系为: 李崇炬李继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评李涓李茂春李修元。该家族有三个特点: 一是世代仕宦,且为将门;二是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名列《宋史》;三是历世积善信佛,家族中不少人是禅宗的著名居士。随着宋室南迁,李氏子孙流寓其高祖李遵勖封邑浙东天台,隐居于赤城山南麓、天台城北的永宁村。济公之父李茂春,目击朝廷腐败,弃官隐居经商、念佛,为人淳朴厚重,乐善好施。 永宁村在古城北门外,济公家就住在赭溪畔。济公李氏家族人丁不很旺盛,但因历世仕宦,家境富裕,也称得上是天台的望族了。赭溪西岸的一大片田地,就属于这个家族所有,至今人们还称作李家垟。发源于北山的赭溪是孩童时济公看水碓舂米、捕鱼游泳玩耍的好

四、殷墟王陵遗址

四、殷墟王陵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是商代后期王陵墓葬群,也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区域之一。殷墟王陵遗址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商代奴隶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而且辉煌地展现了殷商时代青铜器文化的卓越成就,被国际遗产专家誉为世界上第二个古埃及,堪与金字塔王陵相媲美。 1. 殷墟王陵遗址的分布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洹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冈、武官村北地的高地上,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 殷墟王陵区包括东、西两区。自1934年起,这里共发掘13座王陵大墓(包括1座未完成大墓)、2000余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西区有8座大墓,分成4排,一南一北分布,最西为M1500、M1217号,最东为M100 1、M1550号,位于中间东北部的为M1004号,西北部为M1003号,南部为M1002号,居中位置为M1567号;东区有5座大墓,其中4条墓道大墓1座,为M1400号,2条墓道大墓3座,分别为M1443、M1129和50WGKM1号(武官大墓),1条墓道大墓1座,为M260号。这些大型墓葬均为南北向,墓形呈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被学者认定为殷商后期的王陵。(图三六) 殷墟王陵遗址北门 殷墟王陵遗址鸟瞰 (图三六) 在殷墟王陵遗址中,规模最大、墓道最长的是M1217号大墓。其墓室平面呈亞字形,墓室南北长18.4米,东西宽18.1米,墓口至墓底深15.4米,东、西、南、北四条墓道分别长28.9米、25米、60.4米、41.55米。

殷商考古专家杨锡璋认为,在殷墟王陵墓葬中,只有四条墓道的大墓才符合国王的身份。他对殷墟王陵西区大墓进行考古分期,提出最早的M1001、M1550、M1400号墓分属殷王武丁、祖庚、祖甲,其次的M1004、M1002、M1500、M1217号墓分属殷王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后期的M1003号墓为殷王帝乙之墓。至于那座未完成的只有墓室而未筑墓道的“空大墓”,本应为殷王帝辛(殷纣王)而修筑,只是因周武王伐商,帝辛自焚而死,未能如愿埋入。这座“空大墓”也成了失落千古的殷陵掌故。 在王陵遗址的东区和西区,还分布着2000余座小墓葬,其中东区已发掘1383座,西区发掘104座。这些墓葬除少数为陪葬外,大多是祭祀坑,是商王祭祀祖先的遗迹。这些祭祀坑呈长方形、方形等,集中而又有规律地成组排列。 安阳市为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于2001年新征地11.2公顷,对殷墟王陵遗址墓室和祭祀坑遗迹采用地下封存、地上标识的展示方法,先后完成了M260号大墓复原展示和保护房工程、12座王陵大墓以植侧柏标识,480余座祭祀坑、兽祭坑展示工程、殷陵馆改造、文物陈列展示、遗址绿化和道路建设等工程。有效地解决了殷墟王陵遗址的保护与展示问题,改善了殷墟王陵内部的环境。游客登上王陵区新建的瞭望台,即可看到殷墟王陵所展示的诸多大墓和祭祀遗迹景观。 殷墟王陵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工程,经过五年的施工,现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集文物保护、学术考察、宣传教育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博单位。 2. 亞字形墓室的象征 殷代国王构筑的大墓亞字形椁室,形制比较复杂,比营建一般方形、中字形、甲字形陵墓困难,而且又费工料。后人对此多有揣测。 国内有学者认为,构筑这种亞字形墓室并非为了美观,而是自有一定的涵义,应该是当时丧礼的一种,象征着贵族社会的礼制建筑。也就是说,这种亞字形墓室可能是古代宗庙明堂建筑的象征,表现了后者最具代表性的亞字形特征。殷代的王公贵族死后,地上的亞字形建筑是他们的灵魂寄托所,而地下的亞字形椁室则是他们的尸体埋葬处。 英国也有学者认为,这种亞字形墓室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反映了殷人的宇宙观。亞字形是殷人心目中的土地之形,当时按亞字形来划分土地、上界、下界,亞字形所代表的土地可分成中央和四方五部分。这一形式也是中庭连四厢的布局,人站立于四个方向的中央,最易取得和谐之感;而死者安睡在亞字形椁室的中央,灵魂可直接享受四方供品。 “亞”字形墓有M1001号、M1002号、M1003号、M1004号、M1400号等8个,其中M1001号武丁墓是殷墟比较典型的一座大墓,从中可以窥见殷代王陵的基本形制和埋葬情况。(图三七) A

安阳殷墟博物苑导游词(通用3篇)

安阳殷墟博物苑导游词(通用3篇) 安阳殷墟博物苑导游词 作为一名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安阳殷墟博物苑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阳殷墟博物苑导游词1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殷墟博物院内部,殷墟博物院犹如一座展现华夏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殷墟博物院闻名于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请大家移步换景,随我来一一体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进苑这座大门,它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宏勋教授专门设计的,整座大门庄严大方,朱彩雕墨,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透着几分宁静与庄严、沉默与矜持。 如果说青铜器是使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二个因素,那么第三个因素就是都城了,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在商城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朝拜议事的重要场所,这座建筑是采用“茅茨土阶,四重阿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使整个大殿显得庄严辉煌。 请大家往前方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它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记载量最大的青铜器,它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米、直径0.78米,重达875公斤,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重大的器物,浇注起来特别的困难,可见当时我国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用作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殿去欣赏一下陈列在里面的甲骨文吧,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因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记载了当时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历法和祭祀等各种活动,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珍贵资料。甲骨文被我们当代人重新认识以前,人们把可有珍贵文字的骨片当做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蚊香来用,有的甚至那他来垫桌子,塞墙角。当我们脚下这块土地还是农田的时候,人们经常会从地里挖出一些骨片,人们一直把他当做一种可以止血的药材——龙骨。知道1899年我国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先生生病买药时发现中药“龙骨”上刻有奇怪的刻画,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龙骨”上的刻画是商代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王懿荣先生因此被人称为是“甲骨文之父”。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妇好墓,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墓地,面前的这个建筑就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妇好生前的飒爽英姿。妇好是武丁的妻子,她能文擅武,深受武定宠爱,她曾多次参与国家政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甲骨文记载,她最多一次带了13000多人,不少的

湖南衡山导游词范文4篇

湖南衡山导游词范文4篇Hunan Hengshan tour guide words 编订:JinTai College

湖南衡山导游词范文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湖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湖南衡山导游词范文 2、篇章2:湖南衡山导游词范文 3、篇章3:湖南衡山导游词范文 4、篇章4:衡山导游词文档 衡山为南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国南禅、天台宗、曹洞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之发源地。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湖南衡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湖南衡山导游词范文 衡山又名南岳,是我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

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 “南岳独秀”的美称。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的赞美。 1982年,衡山作为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 湖南衡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xx年8月1日,南岳衡山经国务院批准 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衡山由包括长沙岳麓山、衡阳回雁峰在内,巍然耸立着 的72座山峰组成,亦被称作“青天七十二芙蓉”。南岳的首 峰就在衡阳市中心的南门口——回雁峰,从“天下南岳第一峰”向北出发,沿蒸湘北路乘汽车行驶一个多小时,从眼前闪过几十座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就进入了南岳胜景。 南岳衡山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神话传说,吸引了历代各 种人物,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沉积,宛如一座辽阔的人文与山水文化和谐统一、水0融的巨型公园。 篇章2:湖南衡山导游词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湖南南岳衡山风景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南岳 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主峰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

导游词扬州3篇(完整版)

导游词扬州3篇 导游词扬州3篇 导游词扬州一: 各位游客: 如果夏景是以有清新柔美的曲线的太湖石表现秀雅恬静的意境,那么秋景则以黄山石粗扩豪放的直线表现雄伟阔大的壮观。因为黄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岭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因此秋山是个园最富画意的假山。整座假山,都用悬岩峭壁的安徽黄石滩就,其石有的颜色呈储黄,有的赤红如染。假山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红霞映照,色彩极为醒目。在悬崖石隙中,又有松柏傲立,其苍绿的枝叶与褐黄色的山石恰成对比,宛如一幅秋山图景。山巅建有四方亭,人在其中,俯瞰四周景观,往北远眺绿杨城郭,瘦西湖,平山堂及观音山诸景又一招入园内,这也是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之借景。在我国古代,向有秋日登高远望的传统。个园黄山石是全国的制高点,又以重阳登高来渲染秋的主题。 秋山的外形高峻突兀,内部结构复杂。石洞、石台、石磴、石梁与山中小筑交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条扑朔迷离的山中立体游览通道,它不仅有平面的迂回,更有立体的盘曲。游客们,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因山而楼,再由楼两山,慢慢去领略这座设计巧妙、堆叠技法高超的扬州名山秋山的风采。 从黄石假山往南看去,在三盈小楼的西面,有一个幽静的景区,这区域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南北敞达,东西用墙围闭的小厅,这些建筑给人的感觉好像带了某些京味。请看这些房子,屋角起翘较小,屋

面较平缓,造型显得比较厚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在清朝盛世,帝王南巡,都要在扬州游玩。扬州盐商经济实力雄厚,为了所谓的迎銮,费尽心机来揣摩皇帝的喜好,因而有不少园林建筑就仿照了北京建筑的款式,渐渐地,扬州园林中有些建筑也带有了某些京味。这幢叫作透风漏月的小厅也不例外。在厅的南面有一座用宣石平叠的花台,台上倚着花园的南界墙,又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这就是冬山。宣石产于安徽的宣城,其色洁白如雪,人们又称它为雪石。这一景区,原是冬日围着火炉,边赏雪边品茶的地方。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之时仍有雪意,便将宣石山置于南界墙北面的墙下,从厅中望去,台上小山一色皆白,犹如积雪未消。因为宣石中含有石英,其色虽白,但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如将其置于向阳处,就与赏雪的主题有些相违,冬山背阴,也可见叠山家观察的仔细了。 宣石山的东侧界墙外,便是个园的人口处。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足,造园家在墙上有规律地排列了24 个圆洞,组成一幅别具一格的漏窗图景。每当阵风吹过,这些洞口犹如笛萧上的音孔,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像是冬天西北风呼叫,以声来辅助主题意境。更为奥妙的是,通过那几排透风漏月的圆润,看到的是春景的翠竹、石笋。不知朋友们有没有产生冬去春来的联想。 导游词扬州二: 游客们: 在个园景区规划时,园主人按照主要游览路线顺时针方向布置了春、夏、秋、冬四处假山石景,立意新颖,用材精细,配景融洽,结构严密。在这些以假山为主题的风景序列中,时令特征是创作的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