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的复兴之路
底特律复活记

底特律复活记作者:孔见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5年第01期过去数十年来,底特律一直深受财政管理不善、腐败横行和政治问题等困扰,2013年7月,底特律正式宣布破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申请破产的最大城市。
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座闻名世界的“汽车之城”终于走出了破产阴霾,重现生机。
2014年12月10日,底特律宣布结束破产保护,“满血”复活。
从“汽车之都”到“破产之城”底特律曾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
作为五大湖地区仅次于芝加哥的第二大工业城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部聚集于此,令全世界的汽车制造业顶礼膜拜。
这里曾经历繁华,著名的福克斯影院、20世纪60年代全美最大百货商店哈德逊以及底特律的“第五大道”伍德沃德,都曾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昔日如此繁华的一座城市,却在2013年7月宣布破产,以便“消除”现有的180亿美元公共负债,原因何在?世界多位经济学家分析总结出八大症结。
一是债台高筑。
据底特律市破产申请文书显示,底特律有超过10万名债主,包括退休个人、公务员、银行和企业、财产持有者。
其中,最大的债主为两大公共雇员养老基金——底特律公务员退休管理系统持有20亿美元,警察与火警局退休管理系统持有14亿美元。
二是人口急剧下降,导致税收大幅下降。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底特律以713,777的人口位列全美第18大城市,但这个数目已不及1950年代人口顶峰时期的一半。
底特律成为美国过去60多年中城市人口削减最多的城市之一。
三是市政项目支出依然庞大,政府财政收入过于单一。
底特律财政收入过于单一。
城市80%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产业单一造成财政收入来源单一,风险极大。
当所倚重的产业兴旺蓬勃时,财政收入直线上升,而产业一旦遇到困难,财政受到的打击也会格外巨大。
四是难以得到政府资金救助。
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除非面临自然灾害,否则禁止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实施直接救援。
五是美国汽车业竞争力的下降。
资源终将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

11/2013 New Economy Weekly / 新经济导刊 / 43资源终将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OVERSEAS海 外——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编译/辛妍2013年7月18日,背负超过180亿美元债务的底特律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的城市。
作为国家汽车产业的故乡,底特律一度是美国工业实力的象征,最近却成为了市区老化、充满犯罪和绝望的典型案例。
底特律的破产申请让市政债券持有人、政府雇员以及遍布美国大城市的城镇居民不寒而栗。
因为美国最大的61个城市中,有许多都面临着和底特律类似的困扰。
或许底特律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的城市,但它并不是唯一一个。
据《经济学人》估计,如果要恢复底特律,必须至少要投资12.5亿美元用于恢复像警察和消防队员一类的服务队伍,减轻城市衰败,并改善城市老旧的IT 系统使之现代化。
然而,底特律将要得到的3亿美元联邦援助中的大约一半要专门用于移走摧毁的建筑。
底特律的复苏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全球有许多像底特律这类以资源为基础,或依赖于单一的传统产业发展的城市,而这类城市似乎总是难以逃脱“建设-发展-萎缩-废弃”的命运。
由于长期依赖资源开采或发展单一传统产业,在经历长期的发展后,这些城市通常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尴尬境地。
所有这些都带来了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和谐,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城市由于资源而兴旺,却也因为资源而逐渐消亡。
然而,不能因为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困境就悲观的认为城市转型遥不可及。
事实上,国外许多资源型城市依托文化已经转型成功。
本文所述的匹兹堡、利物浦和鲁尔就是这样的案例。
美国匹兹堡匹兹堡是许多世界著名公司的摇篮,包括亨氏、美国钢铁公司、Mylan 实验室等。
它也是一些著名企业的故乡,包括美国拜耳和美国铝业公司的运营中心等。
从贸易和制造业,到文化产业和绿色经济,匹兹堡的发展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史。
在美国的著名城市中,匹兹堡因其不断上升的生活质. All Rights Reserved.量和不断下降的人口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方。
政府破产让底特律浴火重生

政府破产让底特律浴火重生新浪财经专栏作家孙博政府破产是美国市政债违约处理机制的核心。
在破产期间,债权人提起诉讼或索赔等追债行为都必须中止,直到案件审理结束。
而底特律政府破产之后可以变卖资产,压缩雇员,清偿债务。
而底特律这座城市也可以重新定位,轻装上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破产也许是底特律可以浴火重生的根本之道。
12月4日,美国联邦破产法院做出裁决:底特律市符合联邦破产法第9章的相关规定,符合申请破产保护的资格。
这意味着底特律市政府今年7月提出破产申请获得通过,宣告底特律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
不过,宣告破产也为解决债务问题提供了空间,底特律这座昔日的汽车城可能浴火重生,重现生机。
而这缘于政府破产是美国市政债违约处理机制的核心。
美国市政债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截至2012年末,市政债存量3.74万亿美元,占同年GDP比重达到24%。
尽管规模巨大,历史悠久,但是美国市政债发生违约的情况较少。
据统计,从1938年到2012年末,美国地方债违约共发生632起,年均8.1起。
而且即便违约,债务最终偿还情况比较乐观,自1930年到2010年,大部分破产的城市最终都向债权人偿还了本金。
一、地方政府破产是债务违约处理机制核心底特律180多亿元债务中,养老金及其他福利债务共计100亿元左右,其余为市政建设负债,如耗资5700万美元建造的乔路易斯球馆,耗资2亿美元铺设的3英里长的旅客捷运线。
地方政府如果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则意味着发生债务违约。
对此,州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地方政府进行救助,也可以选择不救助。
事实上,今年7月在底特律市政府提出破产申请时,密歇根州州长斯奈德就表示,州政府不会注资对申请破产的底特律进行救助。
可见,申请破产是地方政府市政债务违约的最终处理机制。
事实上,美国破产法第九章关于地方政府破产的立意是,为了使破产的地方政府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时,地方政府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其公共服务职能的正常运作。
从汽车之城到自行车之都底特律的轮回转型之路

辉煌一时的“汽车城”底特律在经历了近年的破产危机后已经成为工业城市衰败的全球样本。
现如今,这座城市的企业家和执政者决定用自行车来复兴底特律。
他们能成功吗?1896年,一间配有大礼堂和保龄球馆的豪华会所在底特律开幕。
《底特律自由新闻》当时称它“是整个西方迄今为止建成的、最高级的私人会所”。
这间会所4万美元的总投资(大约相当于今天100万美元的购买力)由底特律市“骑行者俱乐部”的450名会员共同筹得――这个“骑行者俱乐部”的成员全都是自行车的爱好者,它的成立从侧面反映出底特律曾经有过的、一段不为人知的自行车城市文化。
在19世纪末,新兴工业城市底特律一度聚集了超过300家自行车制造厂,它的市民也曾是自行车的忠实粉丝。
然而就在会所建成的同一年,底特律的首辆内燃汽车在伍德沃德大道上路了。
这辆汽车的发明者查尔斯?布拉德?金曾是一家自行车厂的老板,但现在,他决定引领一场出行方式的大革命。
不久之后,几乎所有底特律的自行车商都开始试着研发自己的汽车产品,其中就包括今日大名鼎鼎的福特和道奇。
在市内,自行车修车铺也开始被一个又一个的加油站和汽修店所替代。
不到10年之内,底特律的自行车年销售额就从120万美元跌到了16万美元。
当1928年福特公司在底特律市郊建起来一家崭新的汽车工厂时,整个美国一年产出的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万――这些故事成就了底特律在二战之后的“汽车城”美誉,也为这座城市21世纪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2004年,有着76年历史的这间福特工厂最终结业。
汽车行业的专家们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压垮底特律的最后一根稻草,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移(往美国南部和发展中国家)早已让底特律出现“空心化”的情况。
据密歇根州汽车工会2004年的统计,底特律的工作岗位比起90年代初期已经缩减了惊人的三分之二,城市的衰败早已开始。
现在,历史开始了新的循环。
经过了大风大浪的底特律人开始思考,能否让自己的城市像一些欧洲城市一样,复兴19世纪的自行车文化,重建一个后工业化时代的环保都市。
美国底特律破产的相关报道

我的家乡底特律60年破产之路2013年07月23日 08:31 作者:财政时报文/新浪财经专栏合作机构美国《财政时报》(The Fiscal Times)专栏作者为Eric Pianin 原文见《Detroit's 60-Year Decline into Bankruptcy Hell》自1967年起,底特律就注定了如今的悲剧结果。
过去60年,“汽车城”充斥了暴动、人口外流、贪污以及冗余项目建设。
无能官员与贪婪的开发商串通一气,加上由来已久的种族问题,令这座曾经骄傲的“汽车城”被慢慢釜底抽薪,最终踏上了破产的不归路。
底特律已欠下2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不得不申请第九章破产保护。
90年代初的某段时间,我回到家乡底特律,乘坐了“旅客捷运系统”环城高架列车。
这个由联邦政府资助的项目本应帮助振兴底特律的市中心,可它却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曾经伟大的城市是如何陷入困境的。
那个周五下午的简短行程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而不安的事实:我和我妹妹几乎就是这趟列车上唯一的乘客。
途经的13站路,我们看到的都是年久失修、近乎废弃的楼宇。
底特律曾经的高档百货商店“JL哈德逊”如今已被这座城市遗弃;“旅客捷运系统”本来是老市长科尔曼-杨最得意的城市项目,可它现在却成了这座城市的吸金黑洞。
我不禁想起了上周底特律的破产——这座城市已经欠下2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不得不申请第九章破产保护。
这座曾经的全美第四大城市正面临着冗长的法律挑战,最终可能会迫使底特律大幅削减已经差得可怜的治安、教育、以及社会服务。
那些好不容易渡过难关的市政工人可能再次面临退休金、医保、以及退休福利等方面的损失。
“这些问题都是底特律自己造成的”,由密歇根州长里克-斯奈德指派的紧急财务官凯文-奥尔上周五告诉MSNBC电视台。
同时,他驳斥了政府可能对底特律进行援助的可能性:“这个坑是我们自己挖的,现在我们要自己跳出去。
”淌血的大动脉上贴创可贴“旅客捷运系统”某种程度上概括了这桩美国史上最大城市破产案的背后原因——这个项目肥了开发商的腰包,为政治家创造了政绩,就是没改善人们的生活。
底特律怎样沦为“美国最悲惨城市”

底特律怎样沦为“美国最悲惨城市”作者:华声来源:《决策与信息》2013年第05期这里有美国第一条水泥马路,有美国第一个交通指示灯,有第一条高速公路和第一大百货商店……这里是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
曾经辉煌的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如今一片萧条,濒临破产边缘。
甚至连一些基础的公共服务都已中断。
在底特律政府为巨额债务而困扰,民众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一些投机者却在这里发现了生财之道,那就是抄底底特律的房地产市场。
阴霾难驱,185万人口锐减至71万金融危机对依赖汽车产业的底特律造成了严重打击,比1973年石油危机的打击还要严重得多。
而且,这也让底特律开始逐步沦为“一座空城”。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底特律以71万3777的人口位列全美第18位,但远不及上世纪50年代185万规模的人口,因此,底特律成为美国过去60多年中城市人口削减最多的城市之一。
金融危机过去几年后,底特律仍活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中。
2013年2月19日,一个由密歇根州政府任命的专家小组宣布底特律陷入财政危机;2013年3月1日,施奈德宣布底特律市“处于财政紧急状态”。
据报道,底特律面临现金短缺和公共福利带来的巨大债务压力,如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缺口及政府高达140亿美元的长期负债。
报道称,现在的底特律有超过1/3的居民生活在美国“贫困线”以下,当地失业率达18.2%,远高于全国的7.7%。
据路透社报道,底特律还有管理不善和政治腐败等问题。
今年2月,该市前市长夸姆·基尔帕特里克被判定犯20项腐败和贿赂罪。
房价暴跌,一投机商狂买了363套房底特律的房价伴随着金融危机出现“跳水式”骤降。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12日报道,日前该市一座民宅的挂牌价竟然标为10美元,低得可怜、可悲!目前,对于底特律来说,唯一还有的可能就剩下了“投机价值”,这场危机也引来不少投机者到此抄底房市。
据央视报道,一投机商人茉莉说,5年前卖45万美元的房子,她现在仅花2300美元就买了下来。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百年历史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百年历史世界闻名的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如今风光不再,不仅跃居全美“最悲惨城市”排行榜榜首,高达140亿美元的长期负债,更迫使州长本周末宣布底特律市陷入财政紧急状态,其很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
底特律,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位于五大湖周边。
1815年,底特律正式建市,凭借其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水陆交通枢纽。
底特律建造了大量华丽的建筑,被称为“美国的巴黎”。
图为1929年的底特律市。
随着造船、航运、制造工业的兴起,底特律稳步成长。
1896年6月4日,亨利-福特在底特律的厂房里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
1904年,T型车下线,开启了美国的全民汽车时代。
图为1904年,纽约,亨利-福特坐在汽车上。
除了福特,威廉-杜兰特、道奇兄弟和克莱斯勒等人均在底特律开创了自己的产业,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公司合力将底特律打造成美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之都。
凭借工业的发展,底特律人口在20世纪上半叶急剧增长。
图为通用汽车大厦。
虽然经历了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但底特律因为二战再次迎来了发展机遇。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意大利在柏林签署《三国公约》,极大震动了美国总统罗斯福。
当年12月29日,罗斯福发表演讲,称将不再奉行“中立”政策,号召美国建立“民主的兵工厂”。
为响应号召,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公司二战期间均改造生产线,为盟军制造军用汽车、飞机引擎等设备。
图为1942年7月4日,克莱斯勒公司改建成的底特律坦克工厂,工人们在此制造输送往中东和北非的坦克。
二战结束后,底特律汽车生产商又为工业复兴和经济复苏作出极大贡献。
图为1946年4月15日,底特律出现交通堵塞,街道上行驶的几乎所有车都是福特。
20世纪50年代,底特律的人口达到顶峰,拥有185万规模的人口,成为美国第四大都市。
汽车工人也迅速成为一个庞大的“中等阶层”。
通用旗下的所有汽车累计销售达7500万辆,22万工人在35个巨大的汽车工厂中工作,底特律从一个3300平方公里的小城市,扩展成为一个上万平方公里的大都会区。
底特律汽车城兴衰记

底特律汽车城兴衰记19世纪初,占据美国五大湖水路战略地位的底特律发展成为交通枢纽。
随着制造业的兴起,底特律稳步发展,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之都。
但一个世纪之后,这个曾为美国第四大城市的汽车城却走向衰落,濒临破产。
底特律,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位于五大湖周边。
1815年,底特律正式建市,凭借其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水陆交通枢纽。
底特律建造了大量华丽的建筑,被称为“美国的巴黎”。
图为1929年的底特律市。
随着造船、航运、制造工业的兴起,底特律稳步成长。
1896年6月4日,亨利-福特在底特律的厂房里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
1904年,T型车下线,开启了美国的全民汽车时代。
图为1904年,纽约,亨利-福特坐在汽车上。
的产业,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公司合力将底特律打造成美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之都。
凭借工业的发展,底特律人口在20世纪上半叶急剧增长。
图为通用汽车大厦。
虽然经历了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但底特律因为二战再次迎来了发展机遇。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意大利在柏林签署《三国公约》,极大震动了美国总统罗斯福。
当年12月29日,罗斯福发表演讲,称将不再奉行“中立”政策,号召美国建立“民主的兵工厂”。
图为1942年,水陆两用吉普车在进行一系列测试。
为响应号召,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公司二战期间均改造生产线,为盟军制造军用汽车、飞机引擎等设备。
图为1942年7月4日,克莱斯勒公司改建成的底特律坦克工厂,工人们在此制造输送往中东和北非的坦克。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国防部一次就向福特订购4000台军用飞机引擎。
随后,政府甚至直接要求福特公司能够独立生产轰炸机。
图为1942年,福特航空工厂的工人修建B-24重型轰炸机。
二战结束后,底特律汽车生产商又为工业复兴和经济复苏作出极大贡献。
图为1946年4月15日,底特律出现交通堵塞,街道上行驶的几乎所有车都是福特。
蓬勃的汽车业吸引了美国南部黑人前来淘金,但这也种下了种族冲突的祸根,底特律市内种族平衡大幅逆转,黑人逐渐成为主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分析
工业部门有钢铁、飞机和坦克制造、化学、金属 加工、木材加工等。 但汽车制造业为城市工业的核心部门,与汽车制 造业有关的钢材、仪表、塑料、玻璃以及轮胎、发动 机等零部件生产相当发达,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很高。 汽车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4;从业人员近20万。
衰落原因
• • • • 市长科勒曼执政长达20年→渎职、腐败 大规模黑人骚乱→白人逃离人口减少→税基萎缩 日系、欧系等车崛起→汽车业竞争力的下降 城市80%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政府财政收入过于 单一 • 负债180多亿美元→难以得到联邦政府资金救助
底特律的复兴之路
小组成员:陈凯莉、蒋阳 戴含雨、高阳
简介
底特律Detroit ,又名“汽车之城”(the Motor City)
1701年由法国毛皮商建立,是位于美国东北部,加拿大温莎以 北、底特律河沿岸的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世界传统汽车中心 和音乐之都。人口713,777(2010年),681,090(2013年)。
复兴之路
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科技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重振汽车工业,创造就业岗位; ③整治城市环境,加强治安管理; ④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人口迁入。
理这 最么 后眼 一熟 题︐ 答四 案不 ︖四 地
2014年11月7日终于对其破 产退出计划做出许可裁决
复兴之路
SWOT O(机遇) T(威胁) 新市长迈克· 达根上台、 种族主义、亚欧国家汽车产 特朗普“全面减税”的 业崛起、难以获得联邦政府 经济政策 资助
发展历史
1. 1899年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立,工业蓬勃发展。 2. 1914年亨利· 福特引进汽车生产线后,发展成为世界汽 车中心。 3.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重要的军事基地,飞机、 坦克制造等军事工业发达。 4. 1970年代,石油危机重创美国汽车工业,同时日本及 其它外国小型汽车制造商也对传统三大汽车公司造成 了威胁。 5. 1980年代,美国经济萎靡不振,严重削弱了底特律的 重工业制造中心的地位。
复兴之路——正在行动
铁打的车展, 流动的人群!
复兴之路——正在行动
• 迈克· 达根第一年主要注重于恢复核心的城 市公共服务
• 清理底特律的老旧楼房,通过多种途径改 善居民的住房问题。
复兴之路——正在行动
S(优势) 传统自然地理优势、 较低的房价、车展历 史悠久
依托车展行业深化发展 会展行业
吸引海外房产置业、
W(劣势) 大众对底特律城市印 提升公共服务、发展基 建 象仍停留在“破产”、 城市治安不好
发展姐妹城市合作
复兴之路——正在行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96年以来,已有三家赌场开张。 2008年以来,这三座大赌场的度假旅馆逐步建成
发展历史
5. 1980年代,美国经济萎靡不振,严重削弱了 底特律的重工业制造中心的地位。 6. 1990年代,底特律尤其是城区逐步复苏。 7. 2013年12月,底特律正式宣布破产。 8. 2014年12月底特律正式宣布脱离破产状态, 密歇根政府将城市财政权重新交还给底特律 市政府。 9. 2015年初,城市经济出现显著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