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2.1《脂肪烃》

例1
下列哪些物质存在顺反异构? (A)1,2-二氯丙烯 (B) 2-丁烯 (C) 丙烯 (D) 1-丁烯
AB
例3:写出丁烯的同分异构体。
(1)丁烯的碳链和位置异构: CH2=CH-CH2-CH3 CH3 CH=CHCH3 1-丁烯 2-丁烯 (1) (2) (1),(2)是双键位置异构。
CH3 C=CH2 CH3 异丁烯 (3) (2)2-丁烯又有两个顺反异构体: H 3C C=C H H 顺-2-丁烯 (4) H CH3 H3C C=C CH3 反-2-丁烯 (5) H
【思考】烷烃是否也有顺反异构现象?
烷烃分子中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不会产生有顺反异构现象。
【例题】下列物质中没有顺反异构的是:
A.1,2-二氯乙烯√
√ C.2-甲基-2-丁烯 × D.2-氯-2-丁烯 √
B.1,2-二氯丙烯
【思考】2-丁炔有顺反异构吗?
不存在顺反异构现 象,线形分子不 具备构成的条件。 形成顺反异构的条件: 1.具有碳碳双键 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 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1,2 加成
CH2-CH-CH=CH2 Br Br
3,4-二溴-1-丁烯
CH2-CH-CH-CH2
(中间体)
1,4 Br
CH2-CH=CH-CH2 Br (主产物) Br
1,4-二溴-2-丁烯
a、加成反应
+ Cl2 + Cl2
1,2—加成
Cl
Cl
1,4—加成
Cl
Cl
b、加聚反应
n CH2=C—CH=CH2
△
CH3CHO(制乙醛)
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 油、柴油等;而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润滑油、石 蜡等分子量较大的烷烃;通过石油和气态烯烃, 气态烯烃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而催化重整是 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燃料,主要是烃类气体,以 甲烷为主。 煤也是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源泉。通过煤焦油的 分馏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通过煤矿直接或间 接液化,可以获得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料。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脂肪烃:具有脂肪族化合物(不含苯环,不是芳香族化合物)基本属性的碳氢化合物叫做脂肪烃。
因为这类有机物最早从脂肪中提取,所以得名。
2.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1)石油提供的脂肪烃:
a.石油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C4以下)、汽油(C5~C11)、煤油(C11~C16)、柴油(C15~C18)等。
b.石油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润滑油、石蜡等。
石油减压分馏的原因:在常压下,有些高沸点的石油成分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被蒸馏出来,但温度太高会使物质炭化,这样就得不到这些成分而得到炭了。
减压可以降低这些成分的沸点,使其沸点低于炭化温度,这样就能在它们发生炭化前而被蒸馏出来。
注意:石油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得到的产物仍是混合物。
c.石油的催化裂化可以得到短链的轻质燃油。
d.石油的催化裂解可以得到气态烯烃(如乙烯)。
裂解是深度裂化,反应温度更高。
e.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得到芳香烃。
(2)天然气提供的脂肪烃:甲烷。
(3)。
脂肪烃来源汇总

A.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仍是混合物 B.石油裂化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 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汽油等轻质油 D.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
裂化、催化裂化、裂解的对比
石油的炼 制方法
原理
主要原料
分馏 常压 减压
裂化
热裂 催化 化 裂化
乙烯 乙烷
CH4 + C3H6
甲烷 丙烯
C4H8
催化剂 加热、 加压
2C2H4
乙烯
(三)重整
异构化:直链→支链 芳构化: 直链→苯环
【练一练】
1、下列石油的炼制和加工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D)
A.常压分馏 B.减压分馏 C.裂化 D.裂解
2、下列物质中,没有固定沸点的是( AC )
A.石油气 B.甲烷 C.汽油 D.乙醇
石油的裂解
用蒸发冷凝的方法把 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 围的蒸馏产物
在加热或催化剂存在 的条件下,把相对分 子质量大,沸点高的 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 量小,沸点低的烃
在高温下,把石油产 品中具有长链分子的 烃断裂 成为各种短链 的气态烃或液态烃。
原油 重油
重油
含直链烷烃的石 油 分馏产品(含 石油气)
主要产品
得到迅国速际发油展价的的。涨198幅3年影原响油各加国工经能济力的已发超过 1展00,kt我,1国98预4年计居到世2界02第0年7位,。80而%且的加石工油手将段和 石进油口产。品品种比较齐全,装置具有相当规模和
一定技术水平,已成为一个能基本满足国内需
要,并有部分出口的加工行业。
二、石油的综合利用
分馏:
适用于不同物质之间沸点相差较为接近的混合物的
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

②经测定,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两个CH3置异构:CH3-CH=CH-CH3或 CH3-C=CH2
脂肪烃的来源 &
石油化学工业
问题1、三大化石能源有哪些? 问题2、工业上脂肪烃的来源?
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 煤油、柴油等;而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润滑油、 石蜡等分子量较大的烷烃;通过石油催化裂化 及裂解可以得到较多轻质油和气态烯烃,气态 烯烃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而催化重整是获得 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规律
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 + (x+y/4)O2 → xCO2 + y/2H2O
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比较的规律:
对于等物质的量的任意烃(CxHy) ,完全燃烧,耗氧 量的大小取决于(x+y/4) 的值的大小,该值越大,耗氧 量越多。
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比较的规律:
数目)。从而推断出烃的分子式。
例:下列数值都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其对应的烃一定为烷烃的
是(A )
A.44
B.42
C.54 D.128
解析:44/12=3余8, 则该烃是C3H8 128/12=10余8,则该烃是C10H8 =9余20,则该烃是C9H20
某有机物含碳85.7%,含氢14.3%,向80g含 溴5%的溴水中通入该有机物,溴水刚好完 全褪色 ,此时液体总质量81.4g,
催化重整的目的有两个: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 取芳香烃。
巩固练习
1.下列烷烃的沸点是:
物质 甲烷 乙烷 丁烷 戊烷
沸点 -162ºC -89ºC -1ºC +36ºC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 )
脂肪烃 课件

目录
• 脂肪烃简介 • 脂肪烃的来源与合成 • 脂肪烃的物理性质 • 脂肪烃的化学性质 • 脂肪烃的安全与环保 • 脂肪烃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CHAPTER 01
脂肪烃简介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脂肪烃也称为链烃,是指碳原子 之间通过单键连接形成的烃类。
分类
根据碳原子数,脂肪烃可以分为 烷烃、烯烃、炔烃等。
废物处理
废弃的脂肪烃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安全处理,以 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替代品研发
鼓励研究和开发更安全、更环保的脂肪烃替代品 ,以减少其对环境和健康的负面影响。
CHAPTER 06
脂肪烃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技术与新应用
新型合成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脂肪烃的合成技术 也在不断进步,如绿色合成方法、生 物催化合成等,这些技术能够提高脂 肪烃的合成效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 本。
烷烃的裂化与裂解
在特定条件下,长链烷烃可以 发生裂化反应生成短链烷烃和 烯烃,或者裂解生成更为简单
的烃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烯烃的化学性质
01
02
03
04
烯烃的加成反应
烯烃容易与卤素、氢气、卤化 氢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
的加成产物。
烯烃的氧化反应
烯烃可以被氧化剂氧化,生成 酮、羧酸等化合物。
烯烃的聚合反应
在特定条件下,烯烃可以发生 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脂肪烃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新 兴领域,这将为脂肪烃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CHAPTER 05
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 脂肪烃教学设计

《脂肪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脂肪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烷烃、烯烃、炔烃三类重要脂肪烃,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类别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烷烃和烯烃的代表物——甲烷和乙烯知识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炔烃的代表物——乙炔的制取、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复习和提升烷烃的取代反应(3)复习和提升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4)掌握二烯烃的加成方式1,2加成和1,4加成以及烯烃的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5) 掌握乙炔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能依据结构推断炔烃的性质2.能力目标:(1) 让学生在阅读、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2) 充分认识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乙炔的性质和用途及其他脂肪烃的来源和应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将甲烷和乙烯的构性知识迁移到烷烃和烯烃。
对于顺反异构知识、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实验室制法应重点讲解,并迁移至炔烃,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对脂肪烃的来源和综合利用部分结合化学2中的石油的综合利用知识复习一下。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乙炔的制取进行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类比、迁移法:以“结构决定性质为”指导思想处理各类烃与其代表物的关系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脂肪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各类烃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乙炔的制取方法,并填写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ppt,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最新第一节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培训讲学

第一节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第三课时)一. 石油的综合利用石油的成分:主要含C和H,是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炼制和加工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将混合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使它们各尽其用;另一方面,将含碳原子较多的烃转变成含碳原子较少的烃,以提高石油的利用价值。
1. 石油的常压分馏:①原理:利用沸点不同,将石油经过加热、冷凝,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品。
本质属于物理变化。
②目的:从石油中得到石油气(C4以内)、汽油(C5—C11)、煤油(C11—C16)、柴油(C15—C18)和重油(C20以上)。
得到的汽油叫直溜汽油。
③设备:分馏塔。
实验装置如图。
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插入蒸馏烧瓶支管口的平行处。
蒸馏烧瓶放少量碎瓷片以防止暴沸。
冷凝管的水,下进上出,实现对流冷凝,增强热交换的效率。
2. 石油的减压分馏①原理:利用压强对沸点的影响,在减压的条件下,将重油经过加热、冷凝,把重油进一步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品。
本质也属于物理变化。
压强减小,降低沸点;压强增大,升高沸点。
②目的:从重油中得到重柴油和各级润滑油(轻润滑油、中润滑油、重润滑油)③设备:分馏塔3. 石油的裂化①原理: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相对质量大的、沸点较高的、碳链较长的烃断裂成相对相对质量小的、沸点较低的、碳链较短的烃的过程。
裂化反应是一种反应类型。
例如:C 16H 34 催化剂 △ C 8H 18+C 8H 16②目的:提高轻质油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4、石油的裂解①原理:裂化反应,深度裂化。
例如:C 8H 18C 4H 10+C 4H 8 C 4H 10C 2H 6+C 2H 4②目的:获得短链不饱和烃,特别是工业“三烯”(乙烯、丙烯、1,3—丁二烯)5、石油的催化重整①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支链少的、苯环少的烃转变成将支链多的、苯环多的烃。
②目的:获得芳香烃,以提高汽油的质量。
其中分馏是物理变化,催化裂化、石油的裂解、催化重整是化学变化.二. 煤炭的综合利用煤是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物。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3课时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3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了解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3烃的燃烧规律【重点难点】烃的燃烧规律的应用【教学过程】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2、在石油化工中有分馏、催化裂化与裂解、催化重整等工艺。
请比较这三种化学工艺的不同。
五.烃的燃烧规律1.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的比较不论是烷烃、烯烃、炔烃还是苯及苯的同系物,它们组成均可用来表示,这样当它在氧气或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其方程式可表示如下:(1)、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耗氧量:对于1molC x H y ,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为(x+4y)mol ,显然(x+4y)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学案H u a X u e X u e A n【练习】1、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B.C2H6C.C3H8D.C4H102、已知1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时需5molO2,则x和y之和可能是()A.X+Y=5 B.X+Y=7 C.X+Y=11 D.X+Y=9(2)、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由于等质量的C和H相比,H的耗氧量比C多。
例如12克C要消耗32克O2,而12克H要消耗96克O2。
因此等质量的不同烃完全燃烧,烃中H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多。
判断等质量不同烃燃烧时的耗氧量题型,可先把分子式化为CHx,然后比较X值的大小,X 值越大,H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多。
【练习】3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 CH4B C2H6C C3H8D C6H62.烃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量的比较(1)、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生成CO2和H2O的量的比较对烃C x H y来说,x越大,生成CO2越多,y越大,生成H2O越多。
(2)、等质量的烃燃烧生成CO2和H2O的量的比较等质量的两种烃,如果C的质量分数越大,则生成CO2的质量越多,生成H20的质量越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焦油
酚类、萘
染料、医药、农药合成材料
焦炭
沥青 碳
筑路材料、制碳素电极
冶金、合成氨造气、电石、 燃料
2)煤的气化: 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高温
C(s)+H2O(g)
CO(g)+H2(g)
3)煤的液化:
a、直接液化:使煤与H2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b、间接液化:煤
CO、H2
催化剂
CH3OH
(二)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
综合利用: A、燃料——清洁能源 B、化工原料:合成氨、生产甲醇、合成有机物 可燃冰:必修2 P96 资料卡片
(三)石油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石油主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黑色或深棕 色粘稠液体,比水稍轻,不溶于水,有特殊气味,无固 定沸点。) 按其结构可分为烷烃、环烷烃。在石油中一般不含烯烃
2 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
将煤隔绝空气加高温使之分解,得到焦 炭、煤焦油、焦炉煤气 化学过程
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和用途
干馏产品 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焦 焦炉 氢气、甲烷、乙烯、 气体燃料、化工原料
炉气
煤
粗氨 气
气
粗苯
一氧化碳 氨、铵盐
苯、甲苯、二甲苯
氮肥 炸药、染料、医药、农
苯、甲苯、二甲苯
药、合成材料
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思考: 1.脂肪烃的来源有哪些? (必修2 P95~99)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也是 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2.煤、石油、天然气的优缺点是什么? 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煤、石油、天然气?
优点: 提供能量、化工原料 缺点: 不可再生、环境污染
(一) 煤
1 煤的组成 组成元素: C、H、O、S、N、P 组成物质:有机物、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①裂化: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 沸点高的烃断裂 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如:C16H34
催化剂
加热、加压C8H18+C8H16
目的:提高汽 油的产量。
催化剂
C8H18 加热、加压 C4H10 + C4H8
②裂解:是一种深度裂化,需要更高的温度
C4H10
催化剂
加热、加压
石油的炼制 分馏:根据物质的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1.石油的分馏 的一种方法。必修2 96页 石油气(C1-C4) 汽油(C5-C11)
原油 脱盐脱水 石油 常压分馏 煤油(C10-C16) 25%
柴油(C15-C18) 分馏出来的各种成分叫馏分。 重油 75% 每一种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思考:如何进一步分离重油的各组分,如何才能将过剩 的重油变成轻质油?10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2H4+C2H6
目的:获得乙烯、 丙烯、甲烷等重 要的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