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公路建设和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路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1. 公路环境问题分析1.1 大气污染公路交通排放的尾气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1.2 水资源污染公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化学物质会直接或间接进入水源,污染水资源。
这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也威胁到人们的饮水安全。
1.3 生物多样性丧失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砍伐大量树木和破坏自然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这对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1.4 噪音污染公路交通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睡眠障碍、听力损伤和心理压力等。
2.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2.1 大气污染管理- 推行清洁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排放。
- 加强车辆排放标准的监测和执行。
- 鼓励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
- 提倡节能减排意识,鼓励人们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2 水资源污染防治- 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在公路周边建设生态湿地来净化和存储雨水。
- 沿线设置排污口,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和净化。
- 提高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水环境技术标准,减少水资源污染风险。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公路两侧保留绿化带和生态廊道,并定期进行植树造林。
- 选择新建或改造方案时,尽量减少破坏自然栖息地。
- 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监测,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2.4 噪音污染控制- 设置路面隔音设施,减少车辆行驶噪音。
- 在公路两侧建设防噪墙,减少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 加强交通管理,限制或禁止噪音污染车辆的行驶。
3. 公路环境保护的管理与监督3.1 监测与评估建立公路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定期对大气、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噪音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道路交通环境

噪声来源
• 4、交通噪声的特点
噪声源范围广泛,包括铁路运输噪声、公路交通 噪声和航空噪声。 噪声源的种类多,即有点源,又有面源和线源。 交通噪声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在上下 班高峰及交叉口噪声较大。 交通噪声的持续时间长,不分昼夜。 交通噪声具有随机性,除了与车辆本身功率级有 关,与道路结构和交通状态有很大关系。 交通噪声和车辆保有量有关。 交通噪声中有多种噪声混杂,难于控制。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小组成员 蔡阳、李国伟、李镓铭、 李康、汪卫东、于成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概述 • 道路交通环境
随着交通的发展,机动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加, 路网密度的提高,致使道路交通所产生的某些 不良现象如噪声、废气、振动、电磁波等相应 增加,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危及到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影响了人们正 常的工作与生活,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害问 题。
• 交通运输对人类本身的影响,直接的 表现为交通事故对人体的伤害,间接 地影响为空气污染、噪音等对人类健 康、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等产生的影 响。 • 主要介绍道路交通产生的大气、噪声、 振动等污染的危害与控制。
二、对大气的污染
• 道路交通对大气的污染是指交通运输中,车辆排 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 间都超过大气的自然净化能力和允许标准,使人 们和生物等蒙受其害。交通污染,与车流量、车 型、燃料、运行状态、道路条件及地理气象等密 切相关,在不同的季节与时间里都在随机变化着。 在公路附近上空,往往形成一浓度较高且持续时 间较长的排放污物区域,对人体健康形成危害, 同时亦将对动、植物和水、土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绿化
考虑到实际的地形与气象条件,于道路两 侧适当范围内进行绿化,是净化道路交 通环境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并与降 低交通噪声的绿化措施综合予以考虑。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第十章道路交通环境保护§10-1 概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客观条件。
道路交通环境就是人们借道路进行交通运输的客观条件。
随着汽车工业和道路事业的发展,机动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加,路网密度不断提高,致使道路交通所产生的某些不良现象如噪声、废气、振动、电磁波等相应增加,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危及到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害问题。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就是设法减少或防止道路交通对人类生态平衡的破坏。
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并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道路环境质量,这是交通工程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近年来已开始重视交通环境的保护,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
§10-2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一、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噪声通常指一切频率混杂、呆板、凌乱、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妨碍的声音。
亦即凡人们所不需要、令人厌烦的声音、统称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即指由道路交通而产生的这种令人厌烦的声音。
交通噪声与车流量、车型、车速、路况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天中完全是随机变化的,是一种变化范围很宽的随机噪声。
许多国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环境噪声的50% ~70%来自道路交通噪声,当然个别情况下可能稍有不同。
交通噪声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不仅与声强、频率有关,并且与其持续时间和变化幅度有关。
声强变化幅度很大,如在寂静的环境中,勉强能听到最小的声音强度,称为可听阈,使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强度称痛阈。
从听阈(2×105 Pa)到痛阈(20 Pa))声压比变化在100万倍以上,因此采用一个声级数值来评价交通噪声就会产生很大的困难,故常用以下几种计量指标。
1.声压与声压级声压: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帕(Pa)。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路交通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和出行的重要方式。
然而,公路建设和运营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如交通噪音、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
因此,实施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一、公路环境保护方案1. 优化公路线路选取在公路规划阶段,应依据地理环境、生物资源、人口密度等因素,选取最优线路,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2. 改善公路交通状况改善公路交通状况,减少拥堵,是解决公路环境问题的关键。
可通过提供公共交通、建立高速公路网、推广共享单车等方式,引导市民使用绿色出行方式。
3.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在公路建设中,应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废气净化设施等,确保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
4. 提高公路建设和运营的环保意识要在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增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和培训,确保公路建设和运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落实。
二、公路环境保护措施1. 控制公路噪音公路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在高噪音的区域设置隔音屏。
(2)在公路路面行驶声音较大的车辆,应在车身和排气口安装减噪设施。
(3) 控制公路交通流量,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尽量减少交通噪音。
2. 控制公路污染公路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
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大气污染控制:在公路沿线设置绿化带,植被的吸收能力可吸收部分有害气体;控制车辆排放,使用新能源车辆;加强公路路面的扫洗和冲洗,清除道路上的污染物。
(2) 土壤污染控制:在公路建设前,对空气、水和土壤进行实验室分析,监测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有害污染物。
在公路沿线设置废弃物收集站,减少废弃物堆放对土壤的污染。
(3) 水环境污染控制:减少沿线业主或个人将污水直接排放到路面,严格控制道路沿线涉水工程施工;建立公路沿线的雨水收集系统,使其不会直接流入河流或湖泊等水体。
道路交通安全课件第 七 章 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第一节 交通公害
5.噪声
近代随着大型化、高速化的汽车增多,道路交通的噪声逐步地增大。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噪声引起听力损伤,在噪声的作用下,听觉敏感性降低,出现 听觉疲劳症状,当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噪声性耳聋。 ② 噪声会引起视觉分析器官功能下降,视力清晰度和稳定性下降, 强烈噪声会引起眼震颤及眩晕,会对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 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③ 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噪声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妨碍休 息和睡眠,使人感到烦躁,这种影响对老人、病人更加明显。
第二节 道路景观
一、道路景观
按照不同的结合方式可以把道路景观分为: 道路线形要素的景观协调; 道路与道路沿线的景观协调; 道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 具体的道路景观包括的内容见表7-1
一、道路景观
一、道路景观
图7-1表示路堑边坡的坡度对视觉变化的影响。
图7-1 路堑边坡的坡度不同,视觉的变化
第一节 交通公害
交通公害是行驶于道路上的汽车、摩托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 碳氢化合物(HC)、铅化合物、氧化氮(NOx)引起的空气污染以及伴随 车辆行使而产生的噪声与振动,还有由于交通引起的水污染等。
1.一氧化碳。
它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与向血液中输送氧气的血色蛋 白质易化合,形成了一氧化碳—血色蛋白质CO-Hb。如果CO-Hb浓度高, 则破坏血液的输送氧气功能,而使人因缺氧有头痛、眩晕等中毒症状。 2.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浓度增高对人有麻醉作用;通常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浓 度对人体无害,但令人警惕的是,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形成光化学烟 雾,对人体和植物都有腐蚀毒害作用。
第三节 交通环境保护
交通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来解决交通环境问题和控 制环境污染,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公路工程、环境工程 和系统工程等综合方法,寻求解决道路交通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 使道路交通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到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
道路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

道路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范本1. 引言a. 背景:介绍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b. 目的:明确本文档旨在提供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指导和建议。
2.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a. 法律法规:列出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简要解释其内容。
b. 责任分工: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如、交通管理部门、驾驶员、车辆维护人员等。
c. 安全教育和培训: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措施。
3.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a. 交通事故统计:列出最近几年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b. 事故预防措施:提供一系列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包括交通信号规划、交通疏导、道路设施改善等。
4. 驾驶员安全管理a. 驾驶员资质要求:列出合格的驾驶员应具备的资质,包括驾驶证要求、驾驶经验等。
b. 驾驶员安全行为:介绍驾驶员应遵守的交通规则和安全行为,如限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等。
c. 驾驶员培训和评估:提供驾驶员培训和评估的指导,包括理论培训、实际驾驶技能测试等。
5. 车辆技术安全管理a. 车辆检测和维护:说明车辆定期检测和维护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b. 车辆安全装备:列出车辆应配备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带、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等。
6. 道路环境保护a. 废气排放管理:介绍车辆废气排放控制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环保措施。
b. 噪音污染控制:说明交通噪音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并提供噪音污染控制的建议。
7. 附件a. 附件1:相关法律法规的全文或摘要。
b. 附件2: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格。
c. 附件3:驾驶员培训手册。
d. 附件4:车辆定期检测和维护指南。
8. 法律名词及注释a. 列出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例如《道路交通法》、《机动车管理条例》等,并提供简要的注释说明其含义。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工具的使用量逐年上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道路交通的普及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解决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必要性1、大气污染:道路交通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噪音污染: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听力下降、烦躁不安等问题。
3、水污染:道路交通排放的含油污水和洗车污水等,会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4、土地资源浪费:大量的道路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法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选择环保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
2、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降低尾气排放。
3、优化交通布局: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布局,优化交通结构,减轻交通拥堵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加强环保监管:政府应加强对道路交通环境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惩处,确保环保措施的落实。
5、促进国际合作: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结论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通过提高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优化交通布局、加强环保监管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道路交通环境问题,保护地球家园,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道路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两大重要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公路的环境保护

公路的环境保护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人们的出行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何在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交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公路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土地占用,公路的修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破坏原有的农田、林地和草地等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其次,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填方等作业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周边的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会产生噪声污染,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此外,公路建设还可能会对沿线的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在公路运营阶段,车辆的行驶会排放废气,其中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这些废气不仅会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还可能会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也会对沿线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可能会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对周边的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减少公路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域,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
同时,要合理规划路线,减少土地占用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如定期洒水降尘、使用低噪声设备等。
对于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的重要措施。
在公路运营阶段,要加强对车辆的尾气排放管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对于公路沿线的噪声污染,可以通过设置隔音屏障、种植绿化带等方式进行降噪。
同时,要加强对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及时修复路面破损,减少车辆行驶中的颠簸和噪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声压与声压级
声压: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帕(Pa)。
声压级(L):是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其定义为2倍
待测声压的有效值Pe与用作比较的标准声压Po的比值
的常用对数。
标准声压常为20μPa
故
LpΒιβλιοθήκη 20 lgpe 20
(dB)
20μPa是可听阈的最低限,其对应的声压级Lp=0(dB)。 痛阈的声压级Lp=120(dB)。界于可听阈与痛阈之间的 声音是人的可听声。
(4)交通噪声的时间分布规律与交通流量的时间分布 很接近 ;
(5)加速行驶频繁的地段比匀速行驶的地段噪声高。
3.交通噪声的危害 1)听觉疲劳或听力损伤; 2)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3)对人体生理影响; 4)对心理的影响。
四、道路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为使道路交通噪声受到控制,首先必须制定环境噪 声法规和噪声标准。 (1) 保护听力,最高噪声级不超过75—90。 (2) 安宁的工作和学习,噪声级在55—70。 (3) 为休息和睡眠噪声级在35-5OdB(A)且以低 值为理想值,高值绝不能超过。
LN 40 log2 N (Phon)
二、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价指标
道路交通噪声为一种非稳态随机噪声, 常用的评价 指标如下: 1.A计权声级 一般计权网络有A、B、C三级,用计权网络测得的结 果叫计权声级。因A声级和人耳对声音的主观听觉 灵敏度相对而言比较接近,故当前交通工程中采用 的是A计权声级,记为dB(A)。
2.等效声级 由于交通噪声是随时变化的,不能用某一时间的某 一测定值来表示其声级,为了综合评价一段时间的 交通噪声的大小,以被测时段内能量平均值来表示 该时段的等能量声级,又称等效声级,记为Leq。即 是用一个在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A 声级来表示该时段内不稳定噪声的声级。
3.统计声级 通过噪声测定来分析评价噪声质量,一般是取统计声 级,用累加统计分布值L10,L50,L90来表示。 (1)L10指所测数据有10%超过的声级,也就是有90%的 交通噪声比该值低,可用以表示所测时段的噪声峰值; (2)L50指所测数据有50%超过的声级,也就是有50%的 噪声比之低,可用以表示所测时间段的噪声平均值; (3)L90指所测数据有则超过声级,也就是有阳的噪声 比之低,可用以表示所测时段的本底噪声。
第十章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10-1 概 述
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野生生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 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与人类生 存关系最密切的客观条件。 道路交通环境:就是人们借道路进行交通运输的客 观条件。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就是设法减少或防止道路交 通对人类生态平衡的破坏。
3.响度与响度级 响度(N)是指声音"响"的程度,单位为Sone。 响度级(LN)是以频率为1000Hz的纯音的声压级为其响 度级。即对于l000Hz的纯音,它的响度级就是这个声 音的声压级,响度级的单位为Phon。规定响度级为 40Phon时,响度为1Sone, 响度级(LN)与响度(N)的关系为:
3)道路交通噪声与道路交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1)车流量与噪声的关系其总的趋势是随车流量的增 加噪声增大;
(2)车流量的增加对本底噪声和平均噪声影响虽大,而 对噪声峰值的影响却很小,当车流量增加到2000辆/h 以后,噪声峰值基本不再增加 ;
(3)噪声峰值主要决定于载重车的数量,重型车车辆 所占的比例越大,噪声越高 ;
2.频率与频谱 频率:声音是由声源振动而产生,通过媒介而传播 的,每秒钟媒介质点振动的次数即为声波的频率,单 位为HZ。 声的频谱:不同的声音,其含有的频率成分及各个 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是不同的,这种频率成分与能量分 布的关系称为声的频谱。 频谱图:声音的特性常用频谱来描述,各个频率或 各个频段上的声能量分布绘成的图形,称为频谱图。
控制噪声的措施,应包括声源、传递途径和接受者 三个方面: 1.控制噪声源 2.改善运行状况 3.调整路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合理布置路网 4.设置防声屏障以限制噪声的传播 5.道路绿化
日本磁悬浮列车发展情况(图文)
磁悬浮列车由于具有安全性、稳定性、与环境 适应性以及高速、适合大量运输等特点,被视为21 世纪综合运输系统中最具发展前途的高科技运输手 段之一。自1962年起就开始了直线电机推动悬浮方 式列车的预研制工作。至1999年2月10日,随着在 日本山梨县境内进行的5节车辆时速500公里荷重 270人分编组运行试验的成功,日本超导磁悬浮列 车的基本研制计划已接近尾声,将可以转入商业性 运营线路开发建设阶段。
原则: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 ,并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道路环境 质量。
§10.2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一、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噪声:通常指一切频率混杂、呆板、凌乱、对人们 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妨碍的声音。亦即凡 人们所不需要、令人厌烦的声音,统称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即指由道路交通而产生的这种令人 厌烦的声音。 城市环境噪声的50% ~70%来自道路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与 声强、频率、持续时 间和变化幅度 有关。
2.道路交通噪声的特性 道路交通噪声的源头具有流动性, 有以下特点。 1)道路交通噪声的分布与道路网的分布一致,其影 响范围主要是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建 筑物等; 2)道路交通噪声与道路的坡度、路面粗糙度、路 段位置等有关。 道路坡度越大、发动机负荷越大,噪声越高;越接 近交叉口处噪声越高;路面粗糙度大的噪声大。
三、道路交通躁声的来源、特性及其危害
1.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 汽车噪声源大致可分为喇叭声和与发动机转速有关的 声源及与车速有关的声源。 与发动机转速有关的噪声源主要有进气噪声、排气噪 声、冷却系风扇噪声和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用发动机 带动旋转的各种发动机附件(如空气压缩机、发电机等 )的噪声。 与车速有关的噪声,包括传动噪声(变速器、传动轴等) 轮胎与路面摩擦噪声、车体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