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市场
饲料市场开发及实施方案

饲料市场开发及实施方案一、市场调研分析。
饲料市场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对饲料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饲料市场的整体规模和发展趋势,包括不同类型饲料的需求情况,以及各地区的市场特点。
其次,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产品种类、市场份额、营销策略等方面,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
最后,还需要了解政策法规对饲料市场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饲料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为后续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提供依据。
二、产品研发与品质保障。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行产品研发,以满足不同养殖业的需求。
首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不断改进产品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
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品质保障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环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权威机构的合作,进行产品的认证和检测,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营销推广策略。
针对不同养殖业的需求,我们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营销推广策略。
首先,可以通过与养殖场合作,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次,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还可以参加行业展会和交流活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另外,还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促销活动,吸引新客户并留住老客户,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
四、供应链管理与服务体系。
为了保障产品的供应和服务质量,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首先,需要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
其次,需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黏性。
五、风险管理与监测预警。
在市场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2024年生物饲料市场发展现状

生物饲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生物饲料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质材料制成的饲料,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优势。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生物饲料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对生物饲料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生物饲料市场发展概况生物饲料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主要驱动力包括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政府对生物能源产业的支持。
据市场研究应用公司的数据显示,生物饲料市场在过去五年内以每年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生物饲料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生物饲料市场主要应用于畜牧业和禽类养殖业。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生物饲料市场的发展。
此外,由于生物饲料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特性,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产量,因此也受到了养殖户的广泛关注。
生物饲料市场的地理分布生物饲料市场的地理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这些地区拥有发达的畜牧业和禽类养殖业,对生物饲料的需求量大。
此外,政府对生物能源产业的支持政策也推动了这些地区生物饲料市场的发展。
生物饲料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生物饲料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饲料制造商、农业生产者和政府机构。
饲料制造商是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他们利用生物质材料制成饲料。
农业生产者是生物饲料市场的主要需求方,他们通过购买生物饲料来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政府机构在促进市场发展、制定政策和资金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饲料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生物饲料市场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饲料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生物饲料的供应链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可能受到天气、季节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一些国家对生物饲料的标准和监管措施尚不完善,也影响了市场的发展。
然而,生物饲料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将推动生物饲料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饲料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

饲料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引言饲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饲料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饲料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饲料行业的现状1.1 饲料行业的规模饲料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涵盖了从饲料原料的生产到饲料加工的各个环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饲料销售额连续多年保持增长,2019年全球饲料销售额达到了1.3万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饲料生产和消费国家,其饲料产量和销售额一直位居全球首位。
1.2 市场竞争格局饲料行业存在着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方面,全球饲料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大型饲料企业手中,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营销网络,对市场的主导地位难以动摇。
另一方面,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许多中小型饲料企业也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地方市场和特定品种饲料市场。
1.3 产业链整合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饲料行业逐渐向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延伸。
一方面,一些大型饲料企业开始涉足饲料原料生产,通过自己的农场和养殖基地,掌握饲料原料的供应。
另一方面,饲料企业也开始向下游延伸,加强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合作,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加强与养殖户的联系。
二、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2.1 营养与健康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提高,饲料行业也面临着逐渐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压力。
未来饲料行业将更加注重饲料的配方研发和营养价值评估,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和有效利用。
同时,饲料行业也将加强对饲料添加剂和保健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饲料的生物利用率和动物健康水平。
2.2 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资源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饲料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未来饲料行业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动饲料加工过程的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
同时,饲料企业还将注重饲料配送环节的低碳化和减少饲料的损失,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024年DDGS饲料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DDGS饲料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DDGS(蒸馏干燥酒糟)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动物饲养业。
本文将对DDGS饲料市场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的规模、竞争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2. DDGS饲料市场规模当前,全球DDGS饲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DDGS 产量超过4000万吨,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尤其是在中国、美国等大国饲养业的快速发展下,DDGS饲料需求不断增加。
3. DDGS饲料市场竞争情况尽管DDGS饲料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饲料成本、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等。
当前,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传统粮食生产大国是全球DDGS饲料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家。
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如乌克兰、泰国等也开始涌现出一些DDGS饲料生产企业。
4. DDGS饲料市场挑战尽管DDGS饲料市场潜力巨大,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4.1 运输成本DDGS饲料的运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运输成本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
由于DDGS的容重较低,且需要远距离运输,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4.2 贸易壁垒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对DDGS饲料的贸易壁垒,如进口限额、关税等。
这些壁垒对全球DDGS饲料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3 替代品竞争DDGS饲料的替代品也在市场上出现,如玉米饼粉、豆渣等。
这些替代品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对DDGS饲料市场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5. DDGS饲料市场发展机遇尽管DDGS饲料市场存在一些挑战,但也有一些机遇值得关注。
5.1 健康饲养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优质饲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DDGS饲料作为一种高能量、高蛋白的优质饲料原料,将受到更多养殖业者的青睐。
5.2 减少资源浪费DDGS饲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粮食酿造剩余物,有效利用了资源,减少了浪费。
这一优势将得到环保倡导者的重视,进一步推动DDGS饲料市场的发展。
饲料市场分析

饲料市场分析饲料市场分析(一)饲料市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牧业、畜禽养殖密切相关。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饲料市场也日益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饲料市场的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饲料市场的需求主要由饲养业的规模和品种数量决定。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蛋类、乳制品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促使畜禽养殖规模扩大,进而推动了饲料市场的发展。
此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重视,优质饲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因此,饲料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面向畜禽养殖的饲料,以及高品质、安全、营养全面的饲料产品。
其次,饲料市场的供应主要由生产企业的产能和技术水平决定。
饲料生产企业通常采用大规模、精细化生产模式,依托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产品。
这些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以及产品研发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满足广大畜禽养殖户的需求。
此外,近年来,一些新型饲料企业也在市场迅速崛起。
这些企业以研发创新为动力,推出各类功能性饲料产品,满足不同畜禽养殖场的特殊需求。
总之,饲料市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提高,饲料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饲料市场的供应主要由生产企业的产能和技术水平决定,而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未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饲料市场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饲料市场分析(二)饲料市场的发展不仅受到需求和供应的影响,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推动。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市场竞争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政策环境对饲料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在饲料行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引导和监管的角色,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此外,政府还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饲料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市场竞争是饲料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2024年禽畜饲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禽畜饲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禽畜饲料市场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质量。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禽畜饲料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禽畜饲料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发展趋势禽畜饲料市场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物种多样化随着人们对肉类品种和口味的需求不断增加,禽畜饲料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禽畜饲料外,如鸡饲料、鸭饲料、猪饲料等,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兔饲料、鱼饲料等新兴品种。
这种物种多样化的趋势有助于满足人们对不同肉类产物的需求。
2. 营养需求个性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人们开始关注禽畜饲料的营养成分和成分来源。
禽畜饲料市场在适应个性化需求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能力。
一方面,市场上出现了更多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等特殊配方的禽畜饲料;另一方面,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有机和天然饲料,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3. 绿色环保禽畜饲料市场在近年来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不断增强。
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过程的控制,禽畜饲料企业都在积极寻求绿色环保的发展路径。
例如,一些企业开始使用植物性蛋白替代动物性蛋白,以减少对动物资源的依赖;同时,一些企业也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加强饲料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性。
市场竞争格局禽畜饲料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龙头企业垄断禽畜饲料市场上的大型企业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它们往往能够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这些企业通常拥有完善的渠道网络和品牌认知度,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龙头企业的垄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型企业的发展。
2. 激烈的价格竞争禽畜饲料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战。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会降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
价格战虽然对消费者有利,但对企业而言利润空间较小,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 品质优先竞争虽然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但禽畜饲料市场上的品质优先竞争也越来越显著。
2024年DDGS饲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DDGS饲料市场分析现状简介DDGS(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是一种从粮食乙醇生产过程中副产的饲料原料,通过蒸汽蒸煮、压榨及干燥等工艺处理而成。
DDGS具有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被广泛用于动物饲料行业,尤其是畜禽养殖业。
本文将对DDGS饲料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近年来,DDGS饲料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DDGS总产量达到了约2700万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DDGS生产国。
DDGS的市场还在不断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DDGS产量将超过3000万吨。
市场需求DDGS饲料的广泛应用源于其优秀的营养成分和经济性。
DDGS富含粗蛋白、粗脂肪和膳食纤维,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与传统饲料相比,DDGS具有更高的能量含量和更低的价格,使其成为畜禽养殖企业的理想选择。
市场竞争随着DDGS市场的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目前,全球DDGS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美国、巴西、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商。
这些国家的生产商在技术、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上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DDGS作为饲料原料的替代品也增加了市场的竞争压力。
市场瓶颈尽管DDGS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其发展。
首先,DDGS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对DDGS进口的质量标准有所限制,这对DDGS的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DDGS作为粮食乙醇的副产品,在乙醇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受到粮食供应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市场前景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但DDGS饲料市场的前景仍然乐观。
首先,全球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对饲料原料的需求增加,DDGS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饲料原料将受到更多企业和养殖户的青睐。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质量标准的提高,DDGS的市场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预计在未来几年,DDGS饲料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结论总的来说,DDGS饲料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饲料原材料供应情况汇报

饲料原材料供应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饲料原材料供应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总,现将调查结果进
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玉米、大豆、鱼粉等饲料原材料的供应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根据我们的调查,玉米的供应相对充足,价格较为稳定;大豆的供应也比较充足,但价格略有上涨;而鱼粉的供应相对紧张,价格上涨较为明显。
这些情况对我们的饲料生产和成本控制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我们还对饲料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测。
经过检测,玉米和大豆的
质量基本符合要求,但鱼粉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
这对我们的饲料生产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管控和筛选工作。
另外,我们还对饲料原材料的采购渠道进行了梳理和评估。
目前,我们的饲料
原材料采购渠道相对单一,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们需要积极拓展新的采购渠道,降低采购风险,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最后,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改进计划。
我们将加强与
原材料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稳定原材料供应,控制原材料成本;加强原材料质量管控,确保饲料生产质量和安全;积极拓展新的采购渠道,降低采购风险,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总的来说,饲料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压力,但我们有信心和能
力克服这些困难,确保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
我们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确保饲料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保障。
相信在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应对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饲料原料市场大豆:一、全球大豆供应形势主要特点美国大豆生产连续两年大丰收,大豆供应充裕;本国大豆压榨需求稳定增长,但由于目前中国和欧盟采购美国大豆量出现大幅度减少,导致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大幅度上升至20年来的创记录水平。
1.美国大豆出口下降是库存上升的根源2.中国欧盟采购美豆数量降幅较大3.南美大豆产量保持稳定增长4.中国大豆进口量稳定增长5.中国对南美大豆的需求热情有增无减(南美大豆价格的竞争力)本年度前4个月,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2万吨,同比增长%,显示需求良性。
中国减少美国大豆的进口的部分,并不意味着实际需求的下降,而是改为了从南美进口,表明南美大豆同期价格更有竞争力。
二、全球大豆价格波动特点1.大豆供给更加依赖南北美生产当前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的当年度的大豆总产量已经超过了全球总产量的80%,我们看到,2001年以来,大豆价格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局面,这并不是因为需求的暴增暴减所引发,恰恰是因为全球大豆产量的不确定以及市场对此种不确定所产生之预期的强化密切关联。
这可以总结为大豆价格波动的"天气偏好"因素。
2.异军突起的南美力量1994年,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之和只有3840万吨,2005年达到9200万吨,11年增长倍。
当前巴西阿根廷大豆总产已经超过美国占据全球43%的份额。
因此南美力量必将越来越对全球大豆供给、贸易以及价格波动机制产生深刻影响。
3.中国龙-全球大豆消费的火车头1995年中国从大豆出口变成进口国,当年度的进口量只有区区16万吨,2005年度已经达到2580万吨,10年来沧桑巨变,令世界瞩目。
中国的大豆需求严重依赖进口,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控制了90%的全球大豆出口市场,而三国出口大豆的43%来到了中国,因此中国的需求对世界大豆价格的影响深刻:在丰收年份,中国的需求支撑全球大豆价格;在大的减产年份,中国的需求容易成为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火上浇油力量。
这就是所谓"中国因素"。
4.本年度大豆进口量推测2006年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约145万吨,2005年10月至2006年1月海关进口统计量875万吨,合计1020万吨,比去年同期的963万吨增加57万吨,增长%,假设增长率不变,则本年度的大豆进口量可能达到2730万吨,与美国农业部当前的预测基本一致。
根据99/00至04/05计6年中国大豆进口的平均月度比重,模拟本年度的中国大豆进口月度到货量如下:10/150、11/190、12/220、1/160、2/150、3/220、4/210、5/180、6/240、7/340、8/340、9/320合计2720-2730万吨三、豆粕行情分折与推测* 美国大豆库存水平高企* 南美大豆产量继续增长* 南美大豆对美国大豆的出口竞争的加剧* 全球范围的禽流感的干扰与影响* 全球大豆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将使得大豆价格承压* 中国进口需求的稳定增长* 生物柴油需求的亮点对豆油价格的拉动* 全球商品价格的通胀因素、美元汇率的疲弱、能源期货价格的高企等* 新年度美国大豆产量的不确定性对大豆价格提供潜在支持四、逢低采购将可能是今年饲料企业豆粕采购的基本策略* 在南美市场大豆市场的压力体现之时,出口基差回落,国际海运费低位运行时,将是饲料企业采购豆粕的一个好时机。
* 如果大连5月豆粕期货价格快速回落至2100-线时将是一次尝试买入交割的机会。
* 在美国进入春夏大豆天气炒作阶段,注意保持合理库存,不可盲目过分杀跌,密切关注产量变化。
氨基酸:一、赖氨酸1.产能快速增长(1)国外赖氨酸帮商扩产,特别是味之素公司,该公司巴西厂、泰国厂和中国厂扩产,从而使其产能达到20多万吨,再加上ADM、希杰、BASF、协和等厂家,国外赖氨酸产能达到60万吨。
(2)近年,国内赖氨酸产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2001年,我国赖氨酸产能不足5万吨,2005年末增长到六、七十万吨。
2.供过于求近年来国内赖氨酸需求增长较快,2001年赖氨酸需求量为10万吨,2002年为12万吨,2003年达到15-16万吨,2004年约18万吨,2005年约20万吨左右,预计今后几年,赖氨酸需求仍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随着赖氨酸产能的增加,产量大幅增长。
以国内赖氨酸生产为例,2000年,我国赖氨酸产量为万吨,2005年达到近30万吨(全部以%赖氨酸计算),出现了严重会供过于求的局面。
3.进口减少,出口增加2005年我国累计进口赖氨酸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9%,全年进口总价值为6441万美元,同比下降53%;全年平均进口价格为1186美元/吨,同比下降34%;可以看出,进口赖氨酸价格下降非常大。
全年出口赖氨酸万吨,同比增加181%;全年出口总价值为6526万美元,同比增长31%。
全年平均出口价格为1010美地/吨,同比下降53%。
目前,我国已成为赖氨酸净出口国。
4市场预测受口啼疫、禽流感等疫情的影响,春节后赖氨酸需求相对比较低迷。
但玉米、糖密等相关原料、能源等涨价,直接导致赖氨酸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等大幅上涨,受此影响,国内外赖氨酸厂家已经提高销售价格;河南衡育、四川品源、江苏菊花、牡丹江绿津等厂家持续停产,泉州大泉转产,安徽丰原、金玉米、宁夏伊品、山东西王不同程度减产,大成集团积极拓展国外销路,%赖氨酸出口较多,聊城希杰产品(65%)大量出口。
综上所述,预计2006年国内赖氨酸企业将出现整合,生产格局将会改变,因此我认为四月份以后随着禽流感疫情的控制,赖氨酸需求将增加,赖氨酸价格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预计今年赖氨酸市场将以平稳或稳中有升为主,不太可能出现前几年那样的大涨大跌行情。
二、蛋氨酸1.产能扩大目前世界蛋氨酸生产企业主要有德国德固萨、法国安迪苏、美国诺伟思、日本住友化学、日本曹达等5家,1998年至2001年,产能增加到67万吨,实际产量为51万吨;至2004年,全球蛋氨酸产能达到万吨,产量为55万吨左右,2005年蛋氨酸产能达到100多万吨。
2.需求不断增长1997年全球蛋氨酸消费量约万吨,2001年增加到37万吨,2004年约为50万吨。
随着养殖和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蛋氨酸需求增加,而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05年我国蛋氨酸消费量8万吨左右。
3.成本压力大从去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后,蛋氨酸生产厂商就面临成本上扬、利润缩水的困境,目前,油价持续居高不下,蛋氨酸成本越来越大;据了解,虽然目前的蛋氨酸价格并不低,但主要蛋氨酸生产厂家仍然面临困难,受成本上涨等原因影响,日本曹达宣布将于今年九月份停产/4.进口量减少2005年我国累计进口蛋氨酸66487吨,比去年同期减少%。
5.市场分析目前,禽流感疫情打压家禽饲料需求低迷,蛋氨酸的需求受抑;目前形势:供货紧张、需求低迷。
但我国蛋氨酸完全依赖进口,蛋氨酸生产厂家受成本压力影响,不愿向中国大量供货,因此近期蛋氨酸24元/㎏可能会维持平稳;一但禽流感疫情受控,家禽养殖恢复后,蛋氨酸需求趋增,蛋氨酸价格可能会随之上涨。
三、苏氨酸1.生产情况世界是主要有味之素、ADM、希杰、德固萨等几家公司生产苏氨酸,产能为5万吨左右,去年德固萨公司宣布扩产苏氨酸,新增产能3万吨,该公司苏氨酸产能将达到5万吨。
我国长春大成集团扩产后产能达到10000吨。
肇庆星湖公司由赖氨酸改产苏氨酸,目前产量较小。
2.需求增长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饲料品质的提高及苏氨酸推广活动的开展,国内对苏氨酸的需求增长较快,但河北等部分地区仍然以低端料为主,未添加或少量添加苏氨酸,因此中国北方苏氨酸消费量还有待提高。
我国2003年苏氨酸使用量1500吨,2004年达到2000吨,2005年为5000吨左右,预计苏氯酸会随着饲料品质的提高,添加量逐年增大,预计未来几年年增长率超赤20%。
3.市场分析由于欧洲苏氨酸需求强劲,价格较高,味之素、德固寒不愿向中国大量供货;大成集团苏氨酸积极向国外出口,肇庆星湖苏氨产量较小,国内苏氨酸供应仍较紧张,目前市场价格为每公斤35元以上,预计这种状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四、玉米1.世界玉米情况对我国玉米供求平衡的影响200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分布,全球产量为亿吨,中国产量占20%;全球玉米消费量7亿吨,中国占20%;全球玉米供需基本平衡,需求略大于产量。
2.近年来我国玉米供需现状及特点分析中国玉米种植的基本状况2005年中国玉米产量亿吨,东北三省占59%。
中国玉米贸易流向北粮南运,高峰期在6-11月。
中国玉米供需平衡分析,需大于供,工业消费增长速度快,中国玉米库存量下降。
中国玉米消费结构分析,我国的玉米消费量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但是玉米消费的结构却会出现轻微的调整。
饲料用玉米将作为玉米消费的主要部分,占据70%的份额,但是随着淀粉深加工行业和酒精行业,特别是燃料酒清行业的快速发展,玉米工业消费的数量正逐渐上升,并且上升的速度较快,占据的份额也逐渐上升,食用玉米消费量保持稳定,因而饲料消费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
三、中国未来玉米市场将出现的几个变化1.玉米高库存时代已经结束2.黄淮区逐步由产区变为销区,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已经几乎无粮可供应南方销区。
3.东北玉米主产区玉米本地加工能力在迅速扩张,东北对南方的玉米供应逐步萎缩,玉米进口预计2007年前后就会到来,届时全球玉米价格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4.产区玉米价格底部在逐年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