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环境的理论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国外护工行业的研究进展

国外护工行业的研究进展

国外护工行业的研究进展摘要:从国外护工的概念界定、护工的市场需求及重要作用、身心要求及职责和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了解国外护工行业的研究进展,为我国护工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外;护工;职责;困境;综述Keywords foreign;nursing assistant;duty;dilemma;review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老龄化进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经接近2.5亿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亿人,占11.9%[1]。

我国护工在“421”家庭模式的普及、紧张的工作节奏及临床护士无法满足病人照护需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2],据调查报道,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和自理能力下降,受疾病的困扰,加之陌生的医院环境,住院的老年病人对照护需求已高达71.97%[3]。

然而,我国护工行业现存各种问题,如基本职责范围尚不明晰、人员流动率高、能力参差不齐等,因此本研究从国外护工的概念界定、护工的市场需求及重要作用、身心要求及职责和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规范我国护工行业提供参考。

1 护工的概念界定多年来,在医疗服务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护工已作为确保提供充分和高效医疗保健的手段在全球范围内使用[4]。

护工行业在不断发展中衍生出了多种称谓,各国、各地区甚至各领域对其有不同的叫法,较普遍的称呼为护理助理(nursing assistant,NA)。

除此之外,还有健康助理(health assistant)、未受监管的护理提供者(unregulated care providers,UCPs)、医疗保健助理(healthcare aide)、无执照的辅助人员(unlicensed assistive personnel)、保健助理(care assistant)和护理助手(nursing aide)[4-7]等。

护工称谓的不同,侧面反映出对其定义也会有所出入。

我国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研究进展

我国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研究进展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为5个维度,分别是正向职业感知、亲友认同、良好护患关系、自身的成长和团队归属感。针对护士的普适性职业获益感量表还有郑杏等、肖晓玲等81和韩新荣等91编制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2 国内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研究现状2.1 量性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其关联因素和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针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研究多以量性研究为主,大多数研究以探讨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关联因素和影响因素为主。肖晓玲等[81采用自制的问卷探讨护士职业获益感对职业倦怠、留职意愿列、工作投入101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强护士职业获益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留职意愿,使护士有较高的工作投入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鲍娟[II]采用胡菁等编制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探讨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工作压力和离职意愿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增强护士职业获益感,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降低护士的离职意愿,减轻护士离职率。还有研究探讨护士职业获益惑与职业承诺[12]、主观幸福感[13]、组织承诺[14]、学习型组织[15]、创新行为16]、护理工作环境[17]、职业认同[18]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护士职业获益感越高,护士的职业承诺越强,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其组织承诺水平会提高,并有利于激发护士创新行为,提高职业认同水平。而在护理团队中建设学习型的组织[15]和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17]有助于提高护士职业获益感,且护士的团队心理安全水平越高19],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水平越高。2.2质性研究较少,深入探讨护士对职业获益感的体验 目前,国内有关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质性访谈仅有两篇。胡菁等3 1通过对23名工作积极以及较为认同护士职业的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借鉴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建立了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概念框架,内容可以分为5大主题,分别是正向的职业感知、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友的认同、团队的归属感和护生自身的成长,为对护士开展认知干预提供了依据。肖晓玲等20]以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面对面的半结构访谈和观察法等质性研究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发现护士对职业获益的体验有4个方面,分别是护士职业获得的保障、护士职业获得的实惠、护士职业获得的价值以及护士的积极情感状态。研究者深入探讨了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内涵和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提升护士有关职业获益感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并为后续针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2.3 干预研究不足,后续应有更多进行干预的研究 目前,国内已有研究探讨认知干预方案对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和职业倦怠的影响21],研究者通过便利抽样,选取了两所各万面大致相近的三级甲等医院,并且通过便利抽样的方式,抽取其中一所医院1 28名护士作为试验组,另一所医院1 0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参与医院组织的集体业务学习,连续4周,每周1次,每次时间为60~90 min。试验组在常规集体业务学习的基础上增加每周1次的集体认知干预,干预形式主要为专家进行授课和进行课堂互动式的讨论,结果显示通过认知干预可以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水平,并且可以缓解其职业的倦怠感。另有研究者通过概念重建、内省和顿悟及强调重复等认知干预的方法,强化了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对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有一定的消除作用,有利于降低护士的离职率22]。此外,有研究探讨护士信息系统对职业获益感的影响23 1,研究者随机在工作的医院抽取300名不同临床科室的护士,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设定为150名护士,对观察组的护士采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发现护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这些研究以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作为切人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干预方案使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提高,不足之处干预时间较短,只探讨了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短期效果,未对护士职业获益感干预的长期效果进行追踪砑究,因此后续研究可以增加干预时间,探讨护士职业获益感干预之后的长期效果。3 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3.1 护士的个人特征3.1.1 年龄、工作年限与职称 研究显示[17,24 25],户士的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且护士年龄越大,工作时间越长,职称越高,则护士职业获益感越高。原因可能是由于年龄大、护龄长、职称高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丰富,获得了比低年资和低职称护士更多的机会,而且工资待遇较高,因而职业获益感较高。因此可以对低年资和低职称护士进行职业获益感的干预,以增强其职业获益感。3.1.2第一学历、文化程度和是否参与科研护士职业获益感存在第一学历、文化程度和科研经历的差别,第一学历低、文化程度低和有科研经历的护士职业获益感较高26 27。原因可能由于第一学历高、文化程度高的护士由于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可能对于临床工作容易产生学历上的挫败感,因而职业获益感不如低学历和文化程度低的护士。而有科研经历的护士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享受到更多职业带来的益处,因而职业获益感较多。因此,建议护理管理者积极护士的发展路径,特别是文化程度高的护士,要使她们所学知识得到应有昀发挥,同时重视护士的科研能力培训,使她们得到较好地发展,增强她们的职业获益感。3.1.3 用工性质、不同编制形式和科室 研究发现18,27],用工性质、不同的编制形式、科室会对护士职业获益感有影响,合同制护士、在内科、儿科工作的护士职业获益感较低。原因可能是由于合同制护士和正式编制的护士工作性质一样,但在工资待遇和发展机会上低于在编护士,因而对于职业获益感不如有正式编制的护士。而内科病人因为病情复杂和容易反复,在儿科因为患儿不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患儿家长的严格要求,因而在这些科室的护士职业获益感较低。在急诊科、手术室和ICU的护士因为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病人,临床经验丰富,为亲友提供帮助打下了基础,因而职业获益感高于内科护士,但也有研究表明[17]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较低,原因在于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医患关系紧张。因此管理者应给合同制护士较多的发展机会,改善不合理的薪酬发放,同时应该多关心外科、手术室和ICU的护士,给与她们更多的关怀。3.1.4 月收入、月夜班数、护患关系 研究显示[26],月收入高、夜班少、护患关系良好的护士职业获益感较好,原因可能是因为月收入低的护士感觉自己的收人与工作付出不成正比,而夜班多的护士工作劳累,职业获益感较低,护患关系糟糕的护士容易丧失工作积极性,对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管理者合理改善护士工资待遇和排班制度,同时积极改善护患关系紧张护士的沟通能力。3.2 其他 有研究表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团队心理安全对护士职业获益感有影响,而团队心理安全水平越高、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会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这可能是因为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可以使护士更加积极工作,享受到职业所带来的益处。因此,建议管理者应对护士的团队心理水平进行干预,建设学习型的组织和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从而改善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提高她们的职业认同感、组织承诺水平和主观幸福感。4 小 结

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理 质 量 和 医 院 的 良好 运 行 , 每 个 护 理 管 理 者 都 在 积 极 探 索 的 是
成 。正 性 的工 作 环 境 由 护 理 管 理 者 的领 导 能 力 ( 远 见 和 灵 如
敏 性 ) 护 士 的专 业 行 为 特 征 ( 护 士 的 自主 和 控 制 能 力 , 立 和 、 如 建 维 持 治 疗 性 护 患 关 系 、 作 性 医 护 关 系 的 能 力 ) 支 持 性 的环 境 合 、 构成l 6。Aie k n等 一 出 , 理 工 作 环 境 由 分 权 式 决 策 、 学 科 提 护 多 合 作 、 足 的 资源 、 理 者 的 支 持 四部 分 构 成 。 由此 可 见 , 充 管 国外 学 者 对 于 护 理 _作 环 境 的 研 究 侧 重 于 病 区 组 织 特 征 的 研 究 , _ I : 更 注 重 病 区文 化 环 境 的研 究 。 3 护 理 工作 环 境 对 护 士 工 作 满 意 度 影 响 的 国 外 研 究 现 状 3 1 研 究 动 态 2 . O世 纪 8 O年 代 早 期 , 国 大 批 护 士 流 失 , 美 导
r n n n h tt sq oo e e rh o n l e c fwo k e vr n n f o o me ta d t esa u u fr s a c n i f n eo r n io me t b u oj
s ts a ton o a if c i fnur e ot tho e a n a r a s s b h a m nd i b o d.
理 T 作 环 境 主 要 由护 士 自主性 、 实 践 的 控 制 、 护合 作 关 系构 对 医
个 包 含 着 社 会 性 、 术 性 、 物 性 和 心 理性 活 动 于 一 体 的复 杂 体 技 生

护理工作环境 ppt课件

护理工作环境 ppt课件

14
四、研究方法
4.4质量控制
4.4.1采用大样本研究避免抽样误差
4.4.2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OR值进行标准化 控制患者临床特征、医院特征和医院患者聚集 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2020/12/2
15
四、研究方法
4.5统计方法
4.5.1医院环境的分类用全距、中位数、均数(标准差)进 行统计描述
Dr Lake 助教 2.立法和政策,医院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医院的经济,地理位置和社 会环境对患者结局(死亡,不良事件,再住院率)和护士结局(工作满
Mr Cheney 高级分析员 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影响 3.研究对象涉及成人医疗/外科手术患者,多年来,也不断扩大研究人群 包括儿科,新生儿,精神病,肿瘤,重症监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和其他特殊人群
2020/12/2
4
三、研究目的
说明护士人员配置及教育程度两因素后,分 析护士工作环境对于护士本身以及患者结局 的独立影响效果
2020/12/2
5
四、研究方法
4.1研究设计类型 4.2研究对象 4.3测量指标 4.4测量工具 4.5质量控制 4.6统计方法
2020/12/2
6
四、研究方法
4.1研究设计类型
2020/12/2
17
五、研究结果
2020/12/2
18
五、研究结果
5.1 医院照护环境层面结果(护理工作环境量表)
5.1.1由于条目的删减,重新进行信效度测定,cronbach's α>0.7,表示内在一致性较好 5.1.2研究结果显示168家医院中有43家医院环境较差,83家环 境中等,42家环境较好 5.1.3研究结果显示19%的医院属于大型医院(床位大于500 张),36%的医院属于教学医院,18%的医院是提供心脏直视手 术和/或主要脏器移植的高技术医院

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

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

二、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的影响
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健康受损: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养老护理员容易出现疲劳、头痛、 失眠等身体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2、心理健康问题:高压状态可能导致养老护理员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 康问题,影响其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
9、强化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社会和家庭对养老护理员的支持也是缓解工 作压力的重要因素。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鼓励、社会的认可与尊重都可以为养老 护理员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10、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可以使养老护理员能够及时 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有助于改进服务质量和工作环境。同时,定期对 养老护理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可以帮助了解其需求和点,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工 作压力。
3、培训和管理不足
尽管浙江省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一些培训和 管理不足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培训资源不足、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
四、机遇与前景
1、政策支持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政府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浙江省 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养老护理员行业的发展。
一、行业背景
浙江省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和老龄化大省,养老问题一直备受。近年来,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加。养老护理 员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 平。
二、发展现状
1、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浙江省养老护理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浙 江省的养老护理员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3、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培训:养老机构和相关组织应为养老护理员提供专 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培训,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应鼓 励养老护理员自身心理健康,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临床实习本科护生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临床实习本科护生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一、临床实习本科护生焦虑状况
研究表明,临床实习期间的焦虑情绪在护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其中,主要的 焦虑来源包括:对临床环境的不适应、与患者的沟通困难、操作技能不熟练、担 心出现差错或事故等。焦虑情绪可能影响护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因此,对 焦虑状况的和研究至关重要。
二、影响因素
1、环境适应能力
3、操作技能不熟练
临床实习要求护生在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而操作技能的不熟练可能导致他 们产生焦虑情绪。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护生无法迅速、准确地执行操作, 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后果,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4、自我认知与自我控制能力
护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影响焦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护生对自己 的能力和价值有积极的认知,他们将更有信心面对临床实习中的挑战。相反,如 果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或过于担忧出错,则可能更容易产生焦虑。
4、自我认知:护生对自己的能力、技能和知识的认知也会影响焦虑。如果 自我认知不足,如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可能会增加焦虑。
5、支持系统:家庭、朋友和导师的支持是减轻焦虑的重要因素。如果支持 系统不足,可能会使护生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增加焦虑。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分析了护生实习后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实习环境、期望 压力、工作负荷、自我认知和支持系统等。为了减轻护生的焦虑,以下建议值得 考虑:
三、影响因素分析
1、实习环境:临床实习环境是陌生的,护生需要逐渐适应和掌握临床技能。 如果实习环境不友好,如缺乏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可能会增加护生的焦虑。
2、期望压力: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期望压力可能会使护生对自己的表 现产生过高的期望,从而增加焦虑的可能性。
3、工作负荷:在实习后期,护生需要处理更多的临床任务,如独立完成病 人的护理工作。如果工作负荷过大,可能会引发焦虑。

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及成长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及成长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及成长的影响和对策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和成长的影响,同时分析其应对对策。

方法:总结分析目前护士在整个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扰和压力,集中反映问题,并提出良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对策,促使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促进护士工作和成长,提升护士护理质量。

结果:目前来说,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和成长的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护士年龄、护士工作压力过大、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士工作价值的认可度较差、护士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出现医疗纠纷、护士学习深造理念基本没有、护士自身心理适应力较差。

结论:构建良好护理职业环境,不仅可以协助护士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同时可以为护士提供一个具有稳定性、和谐性的良好工作环境并有效促进护士工作和成长,促使患者对医院的整体印象显著改善,显著提升工作质量。

【关键词】护理职业环境;护士;工作;成长;对策护理职业环境是指一种集空间、时间、位置以及患者等事物信息的综合环境且可以为患者及其家属等提供健康护理服务。

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时,通过授权使得护士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实施责任落实制来促进护士有效控制工作环境以及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对显著促进护士工作和成长、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存在积极作用。

在护理职业环境中,护士与患者以及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均可以实现有效沟通交流和良好协同合作,可为患者身体健康康复提供一个具有和谐性、良好性、综合性的护理环境和治疗环境,有利于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有利于患者身体顺利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

为了明确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和成长的影响以及应对对策,笔者进行了如下综述。

1环境因素1.1外部因素:一是护士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过大。

每个护士在每天的治疗、护理工作中,均需要面对大量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导致了护士在工作中均会与患者以及其家属之间产生密切接触,这就要求护士需要具备以下职业素养:工作态度需要极致细心以及耐心,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建立,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促使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护士常见的工作环境

护士常见的工作环境

护士执行医嘱
护士根据医嘱为患者测量生命 体征、发放药品、进行护理操 作等。
患者预约
通过电话或网络预约就诊时间 。
医生诊断
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 开具医嘱。
患者离院
护士协助患者办理离院手续, 告知注意事项。
03
社区环境
家庭护理
01
02
03
家庭访视
护士在社区环境中进行家 庭访视,提供健康咨询、 病情监测和必要的护理服 务。
培训设施
培训设施是护理教育环境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包括模拟病房、手 术室、急救室等,为学生提供真
实的实践操作环境。
这些设施通常配备先进的医疗设 备和器材,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护
理技能。
培训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也是非常 重要的,以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 安全、卫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
特殊病房
特殊病房包括重症监护室(ICU)、 新生儿监护室(NICU)等,收治病情 较重的病人或特殊需求的病人。
特殊病房的护士需要高度关注病人的 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与 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确保病 人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特殊病房的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机械通气 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护士常见的工作环境
汇报人:可编辑
目录
• 医院环境 • 诊所环境 • 社区环境 • 护理教育环境
01
医院环境
普通病房
普通病房是护士最常见的护理工作环境,主要负责收治病情较轻或病情稳定的病人 。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执行医嘱,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如协助病人进食、 更换床单等。
普通病房的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组织能力,以协调医生、药师、检验师 等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 年 2 月 10 日在众议院和参议 院提出安全护理及病人护理行为议 案。此议案禁止这些接受医疗保险
34 ChineseNursing Management Vol.7, No. 8 Aug.15, 2007
综 述 Summary
中国护理管理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为了解决护士流失问题,研究者 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和研究。1983 年, 最初的“磁性医院研究”报告的发 表,使护理领导者们开始对有助于 吸引和留住专业护士的因素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美国一些护理协会组 织开始对全国的“成功招聘和留用 护士”的医院进行调查研究。在最初 的研究中有 4 1 家医院被认为符合支 持护理实践的“最佳实践”选择标 准。随后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对这 些医院的跟踪研究找到了那些医院 之所以赢得良好声誉的因素。1 9 9 3 年美国护士协会通过美国护士认证 中心建立了磁性医院认可项目,对 在提供护理服务方面具有优越性的 医院给予认同。这个项目认可那些 能够创造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工作环 境而对专业护士具有象磁铁一样的吸 引力的医院。最初是在医院范围内进 行的认可,到 1998 年长期性护理服务 机构也参与进来了。如今,磁性护理 服务称号每 4 年进行 1 次认可,是与 健 康 照 顾 组 织 内 护 理 服 务有 机 体 相 一致的最高水平的奖赏[ 1 4 - 1 6 ] 。 2.2.2 健康的工作环境标准
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对护理工作环 砖的研究。泰勒进行搬砖的时间和
境的系统研究,成为随后护理法案 动作的研究后来发展为科学管理理
提出、立法以及健康护理工作环境 论。由于科学管理获得了生产力,因
标准提出的证据和基础[ 2 - 3 ] 。最近一 此对工作环境的兴趣扩展到了其他
些年来,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 企业和组织情景中。早期的研究主
定的局限性。这种理论是抽象的,在 国在佛罗里达、夏威夷、伊利诺斯、
作为实证取向的研究和理论检验时, 罗得艾兰州和华盛顿等 1 7 个州立法
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其潜力不可 或提出立法, 禁止强制性的超时工作
低估。在这种框架下,护理研究者可 (除非在特殊的情况),要求卫生机
以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各种专业的 构要研发出自己的护理人员配备计
发展和维护妇女的权益,采用女权 乎把护士看作是对环境被动作反应 顾危机[11]。
主义理论阐述妇女的工作环境可以 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如女权主义者 Patricia Moccia 认为护士必须成为社 会活动家,护士需要正式的权利。获 得权利本身不是护士们的目标,护 理研究不一定要关注组织趋向的结 果,作为一种有社会责任的专业,护 理的社会使命是提高个体、群体的 健康水平。应该使用更具批判性的 方法,暴露腐败和不平衡的关系,最 终导致有效的改革[ 6 ]。
护理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 1 ] 。造成护 开始有人用女权主义的观点研究护 量包括工作满意感,组织支持、“专
理人员流失、短缺的原因很复杂,但 理工作环境。最近一些年来,有研究 业实践环境”和工作压力、职业枯竭
护理工作环境恶化是重要的原因之 者倡导用人 - 环境一致性理论作为 等。目前研究者已经区分出的影响
人—环境一致性理论克服了传 人员短缺,使护理实践环境进一步
常常发挥着作用。性别或社会中男 统研究方法的某些缺陷,如许多研 恶化。据美国 2 0 0 0 年的报道,如果
女性身份都影响人的经验。护士中 究考察环境特点及护士工作满意度 不加以管理,到 2 0 1 0 年,当前的护
女性成员占多数,为了护理事业的 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似 士短缺会升级成为国家性的健康照
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美国一 些护理组织相继制定了健康的工作 环境标准。如美国重症监护护理协
2 0 0 4 年美国医学研究会发表了 一篇“保证患者安全: 改变护士工作 环境”的报告, 把重心集中在护理的 环境上。报告指出,护士工作的环境 对患者的安全就像对护士的安全一 样有影响,并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工作时间、支持系统等方面作出了 详细的规定[1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HOPE 护理学院,430071 湖北省 作者简介:硕士,讲师
中国护理管理 2007 年 8 月 15 日 第 7 卷 第 8 期 33
中国护理管理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Summary 综 述
治的和经济的成分所构成的。女权 内容要求、角色与能力要求,组织文 重新运作以取得最大的效益。由于
的物体,忽视了护士对所处环境的 2.1 政府水平
解释和评价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者
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认为护士对工作的不满意是缺乏环 开始大力发展职业卫生事业, 改善卫
境强化的结果,如认为护士对工资 生条件、预防慢性病。在此基础上,
和提升机会不满意是工资太低或提 W H O 发表了“健康工作场所宣言”即
相应的干预[9]。
理人员配备计划是否完善。
之间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适应程度 如何影响员工的职业行为。
人 - 环境适应理论认为人(护 士)是带着一些个人特质进入工作 环境的,这些特质包括人格、自我概 念、专业认同感、生理特点、认知能 力以及专业目标、需要、专业价值感 等,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 人。而且人又是不断发展成长的,因 此个人的特点会随着人的成长而改 变。同样,环境也具有像人一样的个 别性和成长性。环境特点包括工作
在这种内外部环境压力之下,护士 如工作场所的气氛、组织支持、人际
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护理人 关系等。
员身心耗竭情况严重,工作满意度
当代工业 / 组织心理学领域与
低,护士流失现象普遍[ 4 ] 。需重视对 护理工作环境相关的研究主要关注
护理工作环境的研究。
个人、人际和组织领域的许多变量。
如工作负荷、节奏、控制程度、物理 环境等; 与个体的组织角色相关的因 素, 如角色冲突、角色模糊性等; 与 个体的职业发展有关的因素, 如工作 的发展潜力; 与个体的工作关系有关 的因素, 如社会支持、参与性管理 等; 组织属性, 如组织内沟通、组织 文 化 、组 织 结 构 等 [7]。
1.3 女权主义的方法 在十七八世纪的欧洲, 随着自由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以个人主 义、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启蒙思想与 理性潮流的崛起, 女权主义运动在欧 美各国蓬勃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 女权主义的抗议运动终于达到 了第一次高潮。第二次妇女运动的 浪潮源于美国,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
工作满意感仍然是理论与研究的基 本内容。大量研究表明,工作环境变 量如上级的支持、与医生的关系、专 业自主性、领导方式、对工作的控制 感等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 意愿等有关 [6]。
1.2 职业健康 这一领域的研究者考察了工作
环境对业绩下降、职业枯竭、工作压 力、缺勤、离职、工作负担、职业暴 露、工作场所暴力、工作伤害及其他 消极结果的影响。在职业健康领域
主义研究的基本假设是非中立观察, 化、物理结构、奖惩制度等。环境也 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护士感到护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研究者、研究变 会受内外部因素(如组织目标和社 理工作环境十分紧张,没有专业上
量都是带着一定的政治立场的。在 会经济趋势)的影响而变化。
的成就感[10]。加上世界范围内的护理
考虑工作环境时,现存的权利关系
两项议案是美国护理协会优先考虑 中真正的领导被描述为健康工作环 理者工作和决策对健康工作环境的
的议案。如被通过, 国会将更加重视 境的“粘合剂”[15]。
影响[18]。
有关护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改 善病人的预后。美国护理协会督促 并促进国会对这两项议案的支持[ 1 3 ] 。
2.2 护理协会、联盟水平 2.2.1 磁性医院认证
升机会太少的缘故,没有考虑到个 雅加达宣言,在雅加达宣言之后, 职
人的期望与知觉的作用。
业健康促进得到长足发展[ 1 2 ]。
人—环境一致性理论提供了探
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立法, 保障
讨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工作行为的 护理人员在收入、工作条件、公平待
新方法,但这种方法目前还存在一 遇等方面的合理要求。如 2004 年,美
推进,医疗改革过程中的新趋势及 要关注工作环境(如灯光、颜色、温
一 些 社 会 矛 盾 集 中 到 了 医 疗 机 构 。 度)与工人满意度、士气及生产力的
因 为 护 士 要 直 接 面 对 患 者 与 家 属 , 关系。为各种社会情绪的发泄对象。 趣从物理的变量转向了人本的变量
综 述 Summary
中国护理管理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护理工作环境的理论及研究进展
◆蔡春凤
护 理 人 员 流 失 是 世 界 范 围 内 普 业健康的相关理论。20 世纪 7 0 年代 比较重视工作压力的概念。护理研
遍存在的问题, 它是造成护士短缺和 以后,受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 究者进行这类研究时经常考察的变
和组织的因素,可以鉴别人 - 环境关 划。护理人员要采用并实行人员配
系中的哪些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以 备计划, 此计划必须要有临床护士的
促进匹配 / 适应。对一些高度不一致 意见参与, 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护理人
的情形,可以判断是护士还是环境 员每天负责通告患者的护理情况。
应该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从而进行 通过收集护理质量的材料来评价护
如今的医生护士权利关系已经 与以前不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 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女权主义运动。 不过,总的来说,女权主义理论关于 工作环境研究还很少。
1.4 护理工作环境理论的新发展:人 —环境一致性 / 适应理论
人 - 环境适应指的是一个人知 觉到的一个组织及其环境的相容性 或舒适度[ 9 ] 。这种理论关注人与环境
资助的机构要求注册护士或执照护 健康工作环境(在医疗领域)所必须 护理管理者一贯地以与时俱进的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