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名曲赏析

合集下载

古琴曲赏析之一

古琴曲赏析之一

古琴曲赏析之一1、潇湘水云该曲是宋代郭楚望的古琴代表作。

当时,金兵入侵,郭楚望住在湖南宁远九嶷山下,潇水自九嶷山流过。

郭楚望深感国家不安定,心中忧国忧民。

于是,他借水光云影,来表达自己对大宋大好河山眷恋与赞美之情。

《潇湘水云》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绰、揉、注”等技法,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古琴家公认为古琴曲中的顶级佳作。

2、高山流水伯牙所创,其原曲已无从考证。

现在我们听到的琴曲《高山流水》是清末的版本,它是后人根据钟子期与伯牙的故事写的,有多种谱本,并逐渐将该曲分成《高山》和《流水》两个单曲,其中的《流水》以川派张孔山所传的七十二滚拂的版本最为著名。

3、广陵散该曲表现了战国时期韩国铸剑工匠为韩王铸剑,到期未成而被韩王杀害。

工匠的儿子聂政长大立志报仇,经过顽强的努力终于刺杀了韩王并自杀身死,乐曲甚为慷慨激昂。

而曹魏的时嵇康临刑前演奏《广陵散》,使得该曲因嵇康而成了盖世之音,绝世之响。

4、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诗而谱写的一首琴曲。

王维的诗是送朋友去西北边疆而作:“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奏三次,故称“三叠”。

这首琴曲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体验,包含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5、梅花三弄该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音乐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为“三弄”。

乐曲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表现出“风荡梅花,舞玉翻银”的意境。

6、醉渔唱晚《醉渔唱晚》是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作的琴曲,全曲描绘了渔翁豪放不羁的醉态,其中有着表现放声高歌的音调和类似摇橹声的音调。

素材精炼,结构紧严,琴界评价该曲“奇音妙趣,描写醉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古琴名曲十首

古琴名曲十首

古琴名曲十首一、《秋江夜泊》这是一首最出名的古琴名曲,由宋代著名琴家武松所作。

《秋江夜泊》是对自然风光的饱含色彩的描写,以“东湖夜船出遨游,平湖水月照星楼”的设想,勾勒出了一片胡天胡地的美景。

旋律十分优美,意境悠远,给人以宁静、舒缓的感受。

二、《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武松的名曲之一,曲词浪漫婉转,歌颂了孤独的渔者在夜里唱歌,以寄寓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旋律婉转,缓拍弹性,激荡着琴声深入人心,令人联想起“白雪公主”般的剪纸旧时浪漫。

三、《紫竹枝》这是武松写给妻子的一首乐曲,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忆情绪。

旋律急促轻快,突出几个节拍,带出紫竹枝弹奏的抑扬顿挫,伴着悠远的琴音,将爱情的深浅展现得恰到好处。

四、《闻皓月》《闻皓月》是宋代知名琴家、词人黄庭坚所作,描写了女子在秋月皓月之夜披上新衣,登楼望月的传说故事,旋律婉转动人,音乐中萦绕着梦幻般的动人思绪,唤起一种轻盈淡雅的悠远清新之感。

五、《游秦淮》这是一首对秦淮河美景的描写,古老的旋律,回荡着河中船只的抒情,昔日的秦淮风情,令人一尝便忘,旋律优美,催人梦忆,使人想起一种潇洒悠然、自在自得的自由之趣。

六、《感皇恩》“感皇恩”是唐代著名琴家、诗人韩熙载所作,用朴实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宫廷和皇室的感恩之情。

旋律优美雅致,给人一种淡淡的清新之感,今天听着仍然醉人入迷。

七、《凤栖梧》《凤栖梧》是韩熙载的另一首古琴名曲,短短的24句,把细细的雨露和王母娘娘的守护加以描绘,旋律悠扬,节奏抑扬顿挫,虽然简短但已经表达出十分完整的画面,使人心生向往。

八、《清明上河图》这是宋代古琴家程普所作,以古代平治月曆中“清明节”为题材,用古琴旋律抒写了人们踏青、划船、赏河的游览场景。

旋律轻快,抒发出淡淡的欢乐气息,让人不禁产生激情澎湃的情趣。

九、《穆王凤求凰》《穆王凤求凰》是被誉为“琴中之神”的唐琴家李贺所作,以穆王对着月亮祈求凰凤回归的传说为题材,旋律慢而抑扬顿挫,唱出了一曲凄美伤感的悲欢,营造出一种凄婉梦幻的气氛。

古琴十大名曲欣赏

古琴十大名曲欣赏

古琴十大名曲欣赏古琴十大名曲欣赏一、《桃源忆故人》这是古琴的绝活,由周密公创作的一首古词曲,以缓慢而优雅的旋律展现出深厚的感情。

整首歌曲从天花板到地板,从浅至深,使人静下心来,思索生活与社会。

桥段加入了钢琴伴奏,使曲调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力量,令人惊叹。

二、《思乡》这首曲子以舒缓而优雅的旋律带给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具有浓郁的故乡情怀。

曲调抒情而感人,描绘出流动的情感,带给人心中温暖的感受。

三、《紫梅花》这是一首以不同的调式变换的古琴曲,以优美的旋律表现思念爱人的深情之意。

旋律流畅,使人如沐春风,留下深刻印象,令人痴迷。

四、《花木兰》这是一首俄罗斯民谣,以古琴将优美的乐曲演绎出惊艳的效果,极富浪漫的情调给人以深远的感受。

五、《太阳田坝》这是一首以传统的古琴曲调演奏的李清照的作品,旋律清新、明快、明朗,展现出深沉的情感,令人深受感动。

六、《西湖月》这是一首由苏轼创作的古琴曲,以优美的旋律表达出深情挚爱的情怀,旋律优美,音色流淌如细水泉涌,令人沉醉。

七、《千年冢》这是一首古琴曲,流露出优雅精致的旋律,抒发出浪漫而令人难忘的神秘感。

声乐融入钢琴伴奏,将曲调表现得清新而浪漫,把文人雅气满溢在普通百姓看到的景象中,表达出宠辱不惊的庄重感慨。

八、《艳舞秋水》这是一首由古琴表演的曲子,缓慢流畅的旋律带出优雅的舞步,令人沉浸其中,体会生活的古朴和乐趣,唯美而不失勃勃的生机。

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一首浪漫的古琴曲,以动听的旋律抒情着心中的思念与孤独,使人聆听其中令人望而生畏的千古绝唱。

十、《木兰花慢》这首曲子以激昂而抒情的旋律诉说着古代女子勇敢坚强的精神,传达出坚韧不拔的人格品质,非常有力量,使人感受到热血澎湃的力量。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乐四首赏析整理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乐四首赏析整理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乐四首赏析整理
本文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课外古乐四首赏析,以下是对每首古乐的简要赏析:
古乐一:《广陵散》
- 内容简介:《广陵散》是中国古代琴曲之一,流传较广。

以其曲调悠扬、音色深沉著称。

- 音乐特点:曲调婉转动听,琴音如流水潺潺,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 情感表达:表达了作者对广陵美景的赞美与思念之情。

古乐二:《梁祝》
- 内容简介:《梁祝》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题材的琵琶曲,被称为东方腔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 音乐特点:旋律优美动人,音符跌宕起伏,曲调表达了爱情的激情与苦闷。

- 情感表达: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深情的爱与不舍。

古乐三:《阳春白雪》
- 内容简介:《阳春白雪》是唐代琵琶曲,以描绘冬日白雪纷飞的景象为主题。

- 音乐特点:旋律清新明快,琴音轻柔悠扬,给人以冬日阳光的温暖感觉。

- 情感表达:通过音乐表达了对阳春白雪纷飞美景的赞美和对寒冷冬天温暖迎接的喜悦。

古乐四:《流水》
- 内容简介:《流水》是中国传统古琴曲,以描绘流水潺潺的景象为主题。

- 音乐特点:曲调流畅如流水,音符宁静安详,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 情感表达:通过音乐表达了对流水的静谧与宁静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你了解七年级下册课外古乐四首赏析有所帮助。

经典古琴十大名曲欣赏

经典古琴十大名曲欣赏

经典古琴十大名曲欣赏
古琴是中国传统民间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下面
介绍的是经典古琴十大名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广陵散》
《广陵散》是古琴史上最著名的曲子之一,也是古琴音乐中的神仙乐。

它风格高古、内敛,像是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一首舒缓缓慢、追求气韵的曲子。

它寓意着人们心中
的追求与修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古琴曲,音乐中充满了战争的紧
张气氛。

该曲最显著的特点是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4.《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中国古代乐曲之一,高雅清丽,富有古典意味,音乐
中充满了描绘梅花的美好意境。

5.《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曲子,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曲式打动了一代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共鸣。

6.《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散曲中的杰作,它伴随着中国5000年的历史,成为了一首永恒的名曲。

7.《关山月》
《关山月》是古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融合了古代音乐和现代乐曲的元素,具有极高的收听率和欣赏价值。

8.《流水》
《流水》是一首意境深远的曲子,寓意着流水一直不断地流淌,正如人生一样,我们也应该抓紧时间珍惜每一个时刻。

9.《酒狂》
《酒狂》是古人于饮酒中作出创作的一首名曲,将中国古代文化和音乐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10.《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表现出对中华古代文化的一种热爱和追忆,它将东方美学与音乐艺术完美结合,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

古琴曲十大名曲欣赏

古琴曲十大名曲欣赏

古琴曲十大名曲欣赏
1、《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古琴曲,源自古典诗歌《春江花月夜》,由张元干创作。

这首曲子抒情优美,表现出春江之水的宁静和美丽,令人流连忘返。

2、《琵琶行》:这是一首有名的古琴曲,源于白居易的《琵琶行》,由著名古琴大师晏殊创作。

这首曲子抒情优美,表达了爱情的不舍和感怀,令人动容。

3、《千里江山图》:这是一首经久不衰的古琴曲,由李清照创作。

这首曲子抒写江山的壮阔,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深情思念,令人倾倒。

4、《小桥流水》:这是一首古琴曲,由著名古琴大师李立群创作。

这首曲子抒情悠扬,表现出小桥流水的悠闲和宁静,令人联想起古老的田园风光。

5、《芙蓉雨》:这是一首古琴曲,源自诗人李清照的《芙蓉雨》,由王雪梅创作。

这首曲子表现出秋天雨中芙蓉的悲凉,令人心酸。

6、《秋思》:这是一首古琴曲,源自唐代李白的《秋思》,由古琴大师陈逸飞创作。

这首曲子表现出秋天的思念和追忆,令人怅然若失。

7、《清明上河图》:这是一首古琴曲,源自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同名作品,由高文津创作。

这首曲子表现出清明上河图中的大自然美景,令人赞叹。

8、《桃源忆故人》:这是一首古琴曲,源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桃源忆故人》,由著名古琴大师晏殊创作。

这首曲子表现出桃源之旅中的思念与怅然,令人动容。

9、《梅花三弄》:这是一首古琴曲,源自宋代词人苏轼的同名词牌,由古琴大师吕德彬创作。

这首曲子表现出梅花的美丽和娇柔,令人神往。

10、《满江红》:这是一首古琴曲,源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满江红》,由古琴大师李立群创作。

这首曲子表现出山川之美,令人感叹生命中曾经的辉煌。

古代古琴名曲

古代古琴名曲

古代古琴名曲有:
1.《高山流水》: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琴曲之一,传说为伯牙
所作。

曲中描绘了高山的雄伟和流水的婉约,寓意着人生道路的起伏和变迁。

这首曲子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悠扬的旋律,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

2.《广陵散》:这是中国古代另一首著名的古琴曲,据传为战国时
期聂政所作。

曲中表达了聂政为了报答严仲子的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刺杀侠累的故事,体现了忠诚和正义的精神。

这首曲子以其悲壮激昂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之一。

3.《阳春白雪》:这是中国古代另一首著名的古琴曲,据传为春秋
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所作。

曲中以清新明快、优美动人的旋律,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寓意着美好和希望。

这首曲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经典之一。

古琴十大名曲赏析及古琴考级曲目

古琴十大名曲赏析及古琴考级曲目

古琴十大名曲赏析及古琴考级曲目古琴十大名曲赏析及古琴考级曲目注:关于古琴十大名曲,其实名曲未必就是十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称为古琴名曲即可,以下材料整理仅为取其意而已。

一、针对一组:1、其它著名古琴曲:酒狂普庵咒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长门怨阳春白雪长清离骚龙翔操梧叶舞秋风墨子悲丝孔子读易秋塞吟雉朝飞孤馆遇神凤求凰关山月阳关三叠秋江夜泊捣衣鸥鹭忘机2、古琴考级曲目一级:古琴吟、湘妃怨、凤求凰、慨古吟、陋室铭、兰花花、小白菜二级:双鹤听泉、良宵引、清夜吟、极乐吟、秋风词、拉纤歌三级:玉楼春晓、精忠词、泣颜回、风雷引、秋江夜泊、飞鸣吟、阳关三叠、春晓吟、满江红、映山红、小草四级:石上流泉、神人畅、酒狂、韦编三绝、孔子读易、归去来辞、秋夜长、渴望、信天游五级:鸥鹭忘机、楚歌、关山月、高山、洞庭秋思、释谈章(普庵咒)、文王操、碧涧流泉、岳阳三醉、采茶调、浏阳河、茉莉花六级:梧叶舞秋风、庄周梦蝶、长清、沧海龙吟、平沙落雁、获麟操、山居吟、黄云秋塞、醉渔唱晚、双乙反调七级:忆故人、长门怨、龙朔操、佩兰、天风环佩、白雪、列子御风、风云际会、春江花月夜、山水情八级:流水、渔樵问答、梅花三弄、欸乃、雉朝飞、渔歌、汉宫秋月、孤馆遇神、瑶族舞曲九级:离骚、捣衣、龙翔操、乌夜啼、秋塞吟、水仙操、墨子悲丝、阳春、大胡笳、楼兰散十级:潇湘水云、樵歌、广陵散、秋、胡笳十八拍、幽兰、梅园吟、三峡船歌、江雪二、针对第二组:十大名曲赏析第一首《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

《神奇秘谱》中记载:晋代“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梅花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明朝《杨抡伯牙心法》中指出用古琴来表现梅花是最理想的。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

”“三弄”之意为运用上、中、下不同部位的泛音三次重复演奏同一主要音调,用以表现梅花高洁安详的神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琴名曲赏析》心得体会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

”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琴音的低缓悠远、缥缈入无,让人由抚琴听琴而进入一超乎音响之上的“无声之乐”的意境,体验到“希声”“至静之极”的境界;庄子将这种虚静的、通乎天地万物的境界称为“天乐”,“以虚静推
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庄子·天道》)乃是一种天人相和、无言而心悦、超乎音响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

在佛家,则称之为“空”的体验、乃是一种“无我之境”。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自古,中国历代文人皆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每当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时,通常选择由儒入道,将关注点从纷攘的外界拉回到丰富的内心,逍遥隐逸,寄情山水,亲近广阔的大自然。

抚琴作为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令历代文人雅士为之沉醉而解脱释怀。

这正如嵇康在《琴赋》当中所言:“物有盛衰,而此(古琴)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弹奏之人在古琴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音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

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

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

中国古琴音乐是一门具有深刻历史文化背景的艺术,它以多重美的高雅品质,引人无限向往和追求。

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