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0年1月人际关系学试题

合集下载

2011年01月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试题答案

2011年01月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试题答案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相处的,到了封建社会阶段,等级森严,原有的平等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等级关系。

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提倡民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平等为基础的。

这反映的是( B )A.人际关系特点的社会性B.人际关系特点的历史性C.人际关系特点的复杂性D.人际关系特点的变动性2.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倾向于控制他人,好为人师,以支配他人为满足,这属于个体行为控制类型中的(C )A.“服从型”B.“拒绝型”C.“独裁型”D.“民主型”3.戏剧交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法约尔B.巴纳德C.西蒙D.戈夫曼4.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A)A.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B.具有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并对接触的人加以选择C.在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中相互近似,相互补充D.在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中相互悦纳5.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要素主要包括(D )A.交往主体、交往对象和交往目的B.有声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C.交往条件、交往情况和交往过程D.利益、情感和尊严6.拿破仑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

”这段话说明的人际交往具有的积极的正向的功能是( C )A.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B.交流情感,有益于身体健康C.取长补短,增强整体效益D.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7.交往条件和交往情境构成人际关系显性要素中的(B )A.交往手段B.交往环境C.交往目的D.交往内容8.人际关系按好坏程度划分,由好到坏正确排序是(A )A.亲密性→团结型→维持型→冲突型→疏离型→决裂型B.团结型→亲密型→维持型→冲突型→疏离型→决裂型C.亲密型→团结型→冲突型→维持型→疏离型→决裂型D.团结型→亲密型→冲突型→维持型→疏离型→决裂型9.按人际交往不同倾向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八类型的是(C )A.心理学家莫·雷诺B.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C.心理学家雷维奇D.心理学家P·贝尔斯10.关于人际需要舒兹(W·C·Sehutz)提出的是(B )A.社会关系律B.三维人际关系理论C.人群关系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11.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不包括...( B )A.需要与动机B.社会地位与知识层次C.理想与信念D.世界观与价值观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话的内涵在诚信原则中可以归之为(C )A.诚信原则是世界性法律原则B.诚信原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C.诚信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D.诚信原则是做人之本13.能够体现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动机的原则是(B)A.人道原则B.互利原则C.礼貌原则D.诚信原则14.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观因素是(D )A.家庭环境B.家庭教育C.社会环境D.性格孤僻15.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时间是(B )A.1945年B.1948年C.1955年D.1958年16.以对某人某一特性的认知推及到尚未认知的其它特征上的心理效应是(A )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首因效应D.刻板效应17.中国古代《礼记·中庸》说的八个字:“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基本含意是(C )A.多读好书B.内省C.慎独D.选择座右铭18.属于夫妻关系调适技法的是( C )A.要坚持原则B.要满腔热情,宽容礼让C.互帮互让互谅D.有自知之明,做到严于律己19.不属于...同学关系调适技法的是(D )A.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积极投身于班集体建设B.珍惜同学友谊,处处关心他人C.平等相待,相互关心,精心维护D.理智思考法、志趣转移法和寻求社会支持法20.下列属于男下属与女上司相处技法的是(D )A.勤奋好学,不断提高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B.自尊自重C.警惕诱惑,注意自我保护D.消除偏见,戒骄戒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1)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2)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3)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2、为什么说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1)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a、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b、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c、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d、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3)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3、人际关系有哪些特征?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情感性、复杂性、变动性、网际关系新特点4、怎样理解人际关系客观性的特点?1)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2)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3)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5、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社会性的特点?1)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2)人际关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3)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6、人际关系对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1)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3)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4)人际关系的类型5)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6)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7)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技法8)完善主体,影响客体的技法,协调人际关系的技法9)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方法7、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目的是什么?1)理论方面a、建立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完善的学科体系b、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d、有助于从理论上划清人际关系与庸俗关系的界线2)实践方面a、协调、优化人际关系b、预防、消除人际障碍c、建立、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d、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8、研究人际关系学的原则有哪些?系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统一性原则9、研究人际关系学的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社会测量法、统计法、人际关系评估法、10、观察法有哪些要求?1)必须在被调查对象处在自然状态中进行,否则便失去了真实性2)观察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盲目的3)对观察的内容必须有详细的记录4)观察必须防止主观片面5)观察的结果应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11、人际关系评估包括哪些内容?1)社会测量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2)参照测量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3)人物推定法4)自然观察评估法5)心理测评法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1、角色:特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45)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45)

.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 )A.冷漠阶段B.疏远阶段C.终止阶段D.分离阶段2.提出公平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弗罗姆C.亚当斯D.费斯汀格3.决策后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在两个备择物之间作一个选择,决策之后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决策者试图________两个项目之间评价的差距。

( )A.缩小B.平衡C.扩大D.忽略4.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是正直的+3分,友好的+2分,有忍耐力的+1分,而对他的印象总分是+2分,那么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A.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累计模式D.加权平均模式5.小徐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他的朋友安慰他说:“没关系,主要是这次考试太难了。

”这种归因是把失败归因为( )A.运气B.能力C.努力D.任务难度6.习得无助现象的归因与________有着密切关系。

( )A.可以控制的结果B.不可能控制的结果C.问题的原因D.问题本身7.由某种行为的诱发而产生一系列行为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为( )A.行为稳定性B.连锁反应C.行为链D.行为习惯8.个体之间的感染行为中主要传递的是( )A.思想B.动作C.意志D.情绪9.一个喝醉酒的人,摔倒在路边无法爬起,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意帮助他,以下原因哪种是最有可能的?( )A.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B.旁观者对他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C.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D.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10.想吃肉又怕发胖所引起的冲突,属于________型冲突。

( )A.接近—接近B.接近—回避C.回避—回避D.双重接近—回避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全国2013年01月自学考试03291《人际关系学》考试真题

全国2013年01月自学考试03291《人际关系学》考试真题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测量法的创立者是( C )1-26A.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洛夫斯基C.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D.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2.不属于...人际关系社会性表现的是( D )1-8A.人们是在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B.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C.人际关系在现代化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D.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3.为角色理论奠定基础的学者是( A )2-45A.美国学者乔治·赫伯特·米德B.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雅各布·莫雷诺、拉尔夫·林顿C.美国学者舒茨、马斯洛D.美国社会学家乔治·C·霍曼斯教授4.舒茨关于人际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C )2-43/44A.人际沟通的需要B.人际支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相爱的需要5.人际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B )3-86A.适应阶段B.依附阶段C.融合阶段D.吸引阶段6.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表现中属于( B )3-73A.经济上的平等B.政治上的平等C.文化上的平等D.社会生活上的平等7.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具体指的是( A )4-107A.交往条件B.交往情境C.交往过程D.交往内容8.卢梭在《忏悔录》中坦陈他的心理体验:“我不太害怕惩罚,我只害怕丢脸;我怕丢脸甚于怕死亡、怕犯罪、怕世上的一切。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个人情感B. 社会互动C. 个人成就D. 社会地位答案:B2. 在人际关系中,哪种行为最有助于建立信任?A. 隐藏个人想法B. 频繁改变立场C. 诚实交流D. 避免冲突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沟通的要素?A. 清晰表达B. 倾听理解C. 单向交流D. 适当的反馈答案:C4.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披露”指的是什么?A. 透露个人信息B. 公开他人秘密C. 隐藏个人意图D. 只谈论公共话题答案:A5. 根据人际关系学,以下哪种方式不利于解决冲突?A. 妥协B. 强制C. 合作D. 回避答案:B6. 在团队中,哪种角色最能促进团队合作?A. 批评者B. 协调者C. 独行侠D. 旁观者答案:B7. 人际关系中的“同理心”意味着什么?A. 理解他人情感B. 忽视他人感受C. 只关注自己D. 强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A. 尊重他人B. 频繁打断他人C. 积极倾听D. 适当赞美答案:B9. 在人际关系中,“边界”指的是什么?A. 个人空间B. 社交礼仪C. 个人财产D. 社交网络答案:A10. 哪种类型的沟通最可能导致误解?A. 书面沟通B. 口头沟通C. 非语言沟通D. 电子沟通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实现预言”是什么,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答案: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预期,会影响后者的行为,从而使前者的预期成为现实。

例如,如果一个老师预期某个学生表现不佳,并因此给予较少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可能会因此失去信心,导致成绩下降,从而验证了老师的预期。

2. 描述一下在人际关系中,如何通过“积极倾听”来增强沟通效果。

答案:积极倾听是指在沟通过程中,倾听者全神贯注地理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这包括不打断对方讲话,通过点头或微笑等非语言信号表示理解,以及通过重述或总结对方的话来确认自己的理解。

自考0319行政组织理论-历年真题(简答、论述)

自考0319行政组织理论-历年真题(简答、论述)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7.简述行政道德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28.简述行政组织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方法.29.行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包括哪几个方面?3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31.简述行政组织设置的效能原则的要求.32.简述在行政组织的改革中,发动群众民主参与变革的主要措施.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3.结合实际,谈谈行政组织体制中纵向结构的优缺点.34.试述当代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35.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即"三定"方案,将原来由质监部门负责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划归工商部门;质监部门主要负责生产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管.A市转发了这个通知,上述职能调整的规定也在该市质监部门改革的"三定"方案中得到体现.但由于A市的生产型工业企业非常少,为了照顾质监局的利益,该市治理经济环境办公室随后又发了一份通知,决定在该市暂缓执行国务院的上述规定及该市质监部门改革的"三定"方案.2004年,A市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劣质奶粉事件,很多婴幼儿的健康受损.为求一个说法,许多婴幼儿的家长拿着奶粉到该市卫生局下属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全部为不合格产品,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奶粉正是造成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以致死亡的罪魁祸首.其实,早在2003年1月就有家长带受害婴幼儿前往医院就诊,并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但当时该市质监局以疾病预防控制是卫生部门的职能为由,认为应该由市卫生局负责调查处理;市卫生局则认为致病奶粉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应由市质监局负责查处;而质监局认为,本市销售的婴幼儿食用奶粉非本地生产,是外来产品,属于流通领域的问题,应由市工商局负责.几个部门各执一词,各言所难,协调困难,一个本应及时处理的问题一拖再拖,以至在酿成全国性奶粉事件之前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问:(1)有关部门在该市出现的劣质奶粉事件中,"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原因是什么?(2)试从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角度,分析该市治理经济环境办公室的做法.(3)结合本案例,谈谈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意义.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课程代码:00319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6.简述影响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9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A”涂黑;使用2011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B”涂黑。

不涂或全涂,均以B卷记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A卷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互动理论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A.米德B.勒温C.考夫曼D.修茨2.按照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观点,个人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A.相容B.超越C.同情D.冷漠3.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这属于印象形成中的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D.隐含的个性理论4.在归因时,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情景下都互相联系在一起,如果那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产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这就叫做A.不变原则B.一致性原则C.折扣原则D.非共同效果5.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将考试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这是一种A.内部、稳定的归因B.内部、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稳定的归因D.外部、不稳定的归因6.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是一种A.行为中心偏见B.显著性偏见C.自我服务偏见D.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7.率先使用“自我实现”一词的是A.罗杰斯B.马斯洛C.戈尔茨坦D.荣格8.在一段具体的人际关系中,若结果高于比较水平和选择比较水平,则当事人对这段人际关系A.满意且愿意继续下去B.满意但不一定会继续下去C.不满意但会继续下去D.不满意且不会继续下去9.根据合作的“权力理论”,如果三方的权力分布分别是A=4,B=2,C=1,则A.A、B将会合作B.A、C将会合作C.B、C将会合作D.三方不会合作10.在管理和解决冲突过程中效果最差的做法是A.威胁B.让步C.仲裁D.协商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329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的实质是()
A.血缘关系 B.利益关系
C.亲缘关系 D.地缘关系
2.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 )
A.角色冲突 B.角色期望
C.角色扮演 D.角色实现
3.1964年出版的关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著作《人们玩弄的游戏》的作者是( )
A.霍曼斯 B.戈夫曼
C.马斯洛 D.伯恩内
4.人们通常使用“共同语言”来说明是否存在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足以说明的是( ) A.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C.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D.修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时间上需要经历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层次是指( )
A.依附阶段 B.吸引阶段
C.融合阶段 D.注意阶段
6.人际交往最主要的手段是()
A.语言手段 B.物质手段
C.经济手段 D.法律手段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人际交往条件的是( )
A.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B.交往频率
C.交往动机 D.交往距离
8.人际交往中的血缘关系不包括
...()
A.兄弟关系 B.夫妻关系
C.代际关系 D.业缘关系
9.应酬型人际交往多指一般性的交往关系,其功利性( )
A.较弱 B.较强
C.适度 D.因人而宜
10.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不包括
...()
A.自然环境因素和空间距离因素
B.心理动力、心理特征、心理现象、心理障碍等因素
C.习俗礼仪因素和道德规范的因素
D.价值观念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
11.提出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P·贝尔斯 B.莫雷诺
C.赫茨伯格 D.舒兹
12.正确的平等观不包括
...()
A.平等是有条件的 B.平等具有时代性
C.平等具有文化性 D.平等是绝对的
13.相容原则是指( )
A.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恰当
B.交往双方相互体谅,替对方着想
C.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
D.交往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换位思考
14.美国心理学专家爱德华·蒂·霍尔在其撰写的《无声的空间》一书中认为,个人空间的区域距离范围是( )
A.0~46cm B.46~122cm
C.122~610cm D.610cm以上
15.在非言语沟通中,咳嗽属于( )
A.辅助语言符号系统 B.光学——动力符号系统
C.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 D.视线接触符号系统
16.俗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适度的自我暴露技法中指的是( )
A.透明的窗格,也叫公开自我 B.不透明的窗格,也叫茫然的自我
C.隐敝的窗格,也叫隐敝着的自我 D.未知的窗格,也叫未知自我
17.在西汉时期,韩信在街上受恶少胯下之辱,愤怒的热血一下子涌遍周身,可他咽下了这口气,从恶少胯下钻了过去。

不仅如此,韩信成名后还到处找恶少,对他表示感谢。

这一千古流传的故事在自我克制的技巧中属于制怒方法中的( )
A.平等待人 B.转移怒气
C.善于忍耐 D.建立固定的条件反射
18.在同事关系的调适技法中,一个单位事业欣欣向荣的前提是( )
A.同事相处,顾全大局、不计私怨 B.同事相处,与人为善、尊重他人
C.同事相处,有自知之明、严以律己 D.同事相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19.在家庭关系的调适技法中,互信、互勉、互慰属于( )
A.夫妻关系的调适技法 B.朋友关系的调适技法
C.同事关系的调适技法 D.亲属关系的调适技法
20.在调适代际关系的技法中,两代人和睦相处的前提是( )
A.老青相依 B.尊老爱老
C.求同存异 D.密切合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人群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梅奥 B.巴纳德
C.米德 D.罗特利斯伯格
E.马斯洛
22.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形成互补,这种互补行为主要体现在( )
A.知识互补 B.能力互补
C.性格互补 D.情感互补
E.经济互补
23.魏斯(R.Weiss)的社会关系律提出了人际关系的基本需要包括( )
A.人际关系的依附需要和社会整合需要
B.人际关系的价值保证的需要和可靠同盟的需要
C.人际关系的需求指导的需要和关心他人的需要
D.人际关系的包容的需要和控制的需要
E.人际关系的情感的需要
24.人际认知中的心理效应主要有( )
A.远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首因效应 D.晕轮效应
E.刻版印象
25.加强自我管理的主要技法有( )
A.自我监督 B.自我批评
C.自我控制 D.自我调节
E.自我思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人际关系
27.超个体行为
28.先决条件
29.亲属
30.代际关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要素有哪些?
32.按纽带划分可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33.如何优化自我概念?
34.相容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5.说服他人的技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的合理性与不足。

37.试述羞怯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的四种情况。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8.“地盘经济”,源于日本的相扑运动。

相扑最重要的就是抢占地盘,千方百计选好位置,进而将对手推挤出去。

日本厂商依循“地盘经济”的策略,最初采取国人相互合作的基本态度,共同将他国公司排挤出市场之外,然后才开始瓜分市场,展开彼此的竞争。

此外,日本公司在研发技术上,也发展出不同层次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因为基础科学的研究费用庞大,非一家公司所能单独负担,所以采取“基础合作,应用竞争”的模式,许多大厂合作开发某项技术,再站在共同的基础上相互竞逐产品的开发速率及成绩。

如此一来,对大家都是利大于弊。

今天,许多企业为了降低单独投资的风险,增强竞争力,纷纷寻求同行之间的相互支援,打破了过去相互对立的游戏规则。

请根据案例回答问题:
①这则案例反映了什么人际关系学原理?(2分)
②怎样做才能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