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作文训练物线贯穿方法写人
(完整版)一线贯穿式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写作指导主题妙引如果把作文比喻为大厦,那么,材料无疑是大厦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了。
如何把这些建筑材料组装成大厦,有一种常用常新、简单易行的方法——一线贯穿法,即通过围绕一个线索来组织材料,一唱三叹,反复吟咏,缀联成篇。
线索就犹如缝制衣服的线。
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
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课文借鉴线索贯穿有妙法1 .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
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
2 .以物为线索。
如《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
3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4 .以特殊的时间为线索。
如中考佳作《长大的感觉》写了三个片段——身体长高后的得意感、年龄增长后的自豪感、思想成熟后的幸福感,作者把这三个片段分别安排在11岁生日、13岁生日、15岁生日这三个特定的时间来写,用生日这条时间线索贯穿全文,又与题目的“长大”二字相呼应,极其清晰顺畅!5 .以标点为线索。
如有一介绍自我的习作,用“,”来写豆芽菜的身体,用“!”来写怒目金刚的性格,用“?”来写遇事刨根问底的习惯,用“《》”来写“我”嗜书如命的爱好,用“……”来写“我”的爱好很多,五个标点多角度地勾画了“我”的形象,生动而幽默,令人过目难忘。
6 .以字词为线索。
如有篇介绍人物的中考作文以一字贯穿,作者用一个“马”字将同桌的姓名(马涛)、长相(马脸)、外号(小马秧子)、粗心大意的毛病(马大哈)、磨磨蹭蹭的习惯(破马车)连缀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线索分明、妙趣横生。
7 .以歌词为线索。
如一中考满分作文初中生活剪影中,作者用“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儿个真高兴”、“难忘今宵”、“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这四句歌词作为小标题串起四个片段,并于文中巧妙穿插相关的歌词,深情地追忆了“我们”“相互认识”“分享成功”“元旦联欢”“依依惜别”的画面,展现了初中生活的多种风情。
关于写人的作文写作方法

三一文库()〔关于写人的作文写作方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写人的写作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小学生写人作文方法指导

小学生写人作文方法指导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写人作文方法指导,欢迎大家查看。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小学作文写人方法指导

一、怎样写人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写人作文的写作方法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目前的主要方法)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以后使用)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灵魂,重中之重)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
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打造一条线索一列详细提纲写一篇写人的作文

打造一条线索一列详细提纲写一篇写人的作文示例文章篇一:《我的“超人”老师》嘿,你知道吗?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有一位像超人一样的老师,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总是扎成一个高高的马尾,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特别精神。
她的眼睛大大的,就像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好像能看穿我们心里在想什么。
她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让我们听得入了迷。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开小差,被李老师发现了。
她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而是轻轻地走到我的座位旁,敲了敲我的桌子,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孩子,要专心听讲哦!”这让我感到既羞愧又感动,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课堂上开小差了。
还有一次,我们班的小明同学在体育课上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李老师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操场,把小明扶到了医务室。
她一边细心地帮小明处理伤口,一边安慰他说:“别怕,男子汉要勇敢一点,这点小伤很快就会好的。
”看着李老师关切的眼神,小明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李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还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们班的两个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互不相让。
李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耐心地开导他们:“同学们,你们就像同一棵树上的两片叶子,应该相互帮助,而不是相互争吵。
你们想想,如果大家都这样斤斤计较,那我们这个班级还能团结友爱吗?”在李老师的劝说下,两个同学终于握手言和了。
在我们的心中,李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又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呵护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
她总是那么有耐心,那么有爱心,那么有责任心。
难道这样的老师不值得我们尊敬和喜爱吗?当然值得!我相信,在李老师的陪伴下,我们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示例文章篇二:《我的“超人”老爸》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个超级英雄般的存在,那就是我的老爸。
我的老爸,他长得高高大大的,就像一棵挺拔的大树。
他的肩膀宽阔而有力,仿佛能扛起整个世界。
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我们应该知道,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离不开写事。
事是写作中的线,缺少了事件,文章就立不起来的。
因此,写作前,我们确定好要写人是谁?他具备什么品质?要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他的品质?这些问题。
具体来说。
1、熟悉人物确定好,抓住特点写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可以写人物的长相身材,也可以写衣着打扮,而且要符合这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或性格。
但一定切记,必须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来写,切莫面面俱到。
2、典型事例写具体,言行神态表品质典型事例就是有代表性、有意义的、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事,这些事是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进行取舍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
如果选择的事例不典型,那么用再多的文字来描绘也不会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与品质。
有位大作家曾经说过,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来说明人基本的特点,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是突出的。
如果让人物鲜活起来,不能只叙事,要从多个侧面进行描写,特别要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和神态加以描绘,将其融入到事情当中,合理的再现人物的特点,施展阐发人物的品质。
因此教会孩子把人物的语言、举措、神态、心理活动等写好尤其重要。
3、单做介绍,结尾评价很重要写人的写作技巧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
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唾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
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
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
以物为线索写人的作文 初中

以物为线索写人的作文初中在我家的杂物间里,停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
它浑身锈迹斑斑,车胎也瘪了下去,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每次看到它,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爷爷那熟悉而又温暖的身影。
这辆自行车是爷爷年轻时买的。
听奶奶说,当年爷爷为了买这辆车,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自行车可是个稀罕物件,拥有一辆自行车,不亚于现在拥有一辆豪车。
爷爷对这辆自行车宝贝得不得了,每天都会把它擦得干干净净。
小时候,我总是好奇地围着自行车转,摸摸这儿,碰碰那儿。
爷爷也不生气,总是笑着说:“小家伙,别乱动,小心摔着。
”记得有一次,村里要举办一场集市。
爷爷决定骑着自行车带我去逛逛。
我兴奋地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小手紧紧地抓着爷爷的衣角。
一路上,爷爷哼着小曲,脚下用力地蹬着踏板,自行车在乡间的小路上欢快地前行。
风拂过我的脸庞,带来阵阵泥土的清香。
到了集市,那热闹的场景让我目不暇接。
爷爷把自行车停在一棵大树下,然后拉着我的手,在人群中穿梭。
我一会儿看看这个摊位上的玩具,一会儿又瞅瞅那个摊位上的小吃,眼睛都不够用了。
爷爷总是很耐心地陪着我,只要是我喜欢的东西,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逛完集市,爷爷又带着我往回走。
也许是玩得太累了,我坐在后座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后来听爷爷说,那天他骑得特别慢,特别稳,生怕把我吵醒。
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到家了。
随着我慢慢长大,那辆自行车也变得越来越破旧。
但爷爷依然舍不得扔掉它,还经常骑着它去田里干活。
有一年暑假,我回到了老家。
那天午后,阳光特别强烈,爷爷又准备去田里。
我心血来潮,说要跟爷爷一起去。
爷爷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发现车子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稳了,还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爷爷的背也不像以前那么挺直了,他吃力地蹬着踏板,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到了田里,爷爷弯下腰,开始认真地劳作。
我在一旁看着,突然发现爷爷的头发已经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
那一刻,我的心里酸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人作文训练(三)物线贯穿方法写人写作对象:亲情——祖辈训练方法:物线贯穿写人★★写在前面的话: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作我们重点一三种方法为主。
(1)片段描写写人;(2)景物烘托写人。
(3)物线贯穿写人。
其实三种方法只是一个倾向,一个侧重,而不是截然分开。
比如:写后两种是一定离不开第一种作基础的;写第三种也可以在文中随时添加环境描写渲染的。
物为线索写人叙事指的是通过一个和所写人物紧密相关的、能够传递所写人物情感的事物作为文章的线索,表达对所写人物的情感的写法。
这里所说的“物”,可以指“一种具体的东西”,也可以指“人物身上的某一特征”。
★★结构解读:文章先确定下一种情感,然后寻找一种具体地物,把文章所写的事件全部由这个物串起来,让文章给人的感觉内容很具体,而且结构安排很紧凑。
具体行文构思:(1)开头:引出所写之物,并对所写之物作细细描绘,(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两个到三个与改物相关的生活片段。
一定要用心地打造一个细节描写段。
(3)最后定格一个与改物相关的经典画面,余味无穷的结尾。
★★教材链接——课内经典示范;七下《爸爸的花儿落了》,八上《阿长与山海经》,八上第7课《背影》,八上《台阶》八下《端午的鸭蛋》。
这类文章的拟题往往采用“(某人)与(某物)”(如:阿长与山海经)或“(某人)的(某特征)”(如:父亲的背影)的方式体现人与物的联系★★经典链接——外婆和鞋席慕容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
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
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先详细描写所写之物,然后插入与这个物体相关的美好回忆)“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而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
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
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
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
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
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
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
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
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
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画面定格,唯美而又抒情)例文(二)老海棠树史铁生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
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
“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
”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
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
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
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
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刷拉——刷拉——”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
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
”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
”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
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
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
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千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
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
”“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竞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特别说明:环境描写烘托写人和物线贯穿写人只是一个侧重,二者不矛盾,甚至还有交叉。
例文(三)例文:一路上有你(侧重于环境描写烘托写爷爷)一路上你都是我的指路人,你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跟着,只是悄然间,你那坚实伟岸的身影却一点点卑微的弯了下来。
——题记哼唱着儿时的歌谣,那段美好的印记便像涟漪一般铺展在记忆的水面上。
犹记得,寂静的星星嵌在天边,漆黑的夜幕像洗过一样深邃空灵,你总爱在这样的夜晚给我讲故事。
倚在槐树下,你手持一把蒲扇轻轻地摇着,似乎那凉爽的风能却退夏夜的闷热,,你眯缝着双眼,像是酝酿,又像是积蓄……“只见猪八戒一不留神把钉耙打在了槐树干上……”你说。
而当我正听得出神你却又欲言又止,转身拍拍身后那槐树盘虬的枝干,只听的树叶沙沙的响,抖落一地馨香。
举手投足间我仿佛看见了那憨态可掬的猪八戒使劲拔出钉耙的模样。
多么有趣啊!随即你又话锋一转,仿佛化身为一个从远古走来的诗人,意味深长地长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目光停滞在那被墨色所浸染的苍穹,静谧,古朴,遥远。
不知不觉中,你就用一串串溢满欢笑的故事陪我走完了人生的第一程,那里有太多太多的幻想,太多太多的怀恋,那一路上是你的陪伴给我留下了,天真,纯净,无忧无虑的童年。
到后来,当崭新的书本代替了往日的桂花糕,当琅琅的读书声代替了那清脆的蝉鸣,我才知道我已步入上学的年龄。
但做事拖沓的我却总爱丢散落四,而你自告奋勇的当上了我的“储物柜”每每当我的坏毛病发作时,你总是在我身后默默的收拾好我随意丢弃的东西,每每当我焦头烂额的翻箱倒柜时,你却总能变戏法般的帮我找到。
那一刻,在我眼中你是多么的伟大啊!我晦色的心情总能因你给我的惊喜变得像天空一样湛蓝。
一路上因为有你的陪伴我走了又一程,一你我间的嬉笑怒骂,你日渐花白的乌发,似乎在顷刻间就幻化为一道润泽人心的风景。
转眼间,我毕业了,成了一名成熟稳重的中学生,岁月悄然的退去了我脸上的稚嫩但你却已苍老,脸上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里,寄存了我的多少欢笑,不得而知。
我学会了如何冷静的处理事务,学会了如何自己管理自己……是的,这些都是你教给我的。
但那一天,当我向你寻求曾托你保管的东西时,你却突然无言以对了,是的,你忘记了“储物柜也有下岗的时候!”你尴尬的笑着说,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那一刻我才发现你真的老了,记忆力不如从前了,一路上走来,你那高大伟岸的身躯似乎在顷刻间变得佝偻而且矮小了。
一路上,你教会了我许多许多,在我眼里你就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万事通”可万事通也终于遇到了难题:当你面对高科技电脑却无从下手时,你叹息“人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啊。
”眼中写满无奈。
可你——我亲爱的爷爷,你是否知道:你的爱给予了我温暖,教会了我人生的哲理,你告诉我:“你可以贪玩,但不可游戏人生;你可以小憩,但不可以放弃坚守。
”一路上有你,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丰富,一路上有你,我的前方一片光明。
亲爱的爷爷,一你是否知道:我愿陪伴你,做你的储物柜,为你保管东西;我愿教你学电脑,看你欣喜的面容被电脑屏的灯光所照亮。
亲爱的爷爷,谢谢您一路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用我的爱来报答您一路上的温情。
★★学生优秀写作(一)有你的日子真好(侧重于物线贯穿写父亲)“砰!砰!砰!”熟悉又陌生的响声在窗外突兀的炸开,我猛地望向天空,只捕捉到飞快划过的烟花尾巴留下的那一抹星点残影,心中的弦却被悄然拨动,刹那间变得越发柔软起来,淡出圈圈层层的涟漪……烟花飞,风儿吹,有你的日子,星光缀满天穹,真好!老旧而多皱的记忆又回到那年温婉的梅雨时节,又回到青砖黛瓦铺就的老屋中央,又回到绿影绰绰,窸窣作响的楠竹林旁。
为了让我度过一个难忘的守岁夜晚,你买了对全家来说是奢侈品的烟花棒,爸爸。
你有力的臂膀圈住小小的我在你怀中,大手稳稳的握着烟花棒。
迎着庭院里冷冷的夜风,我也牢牢的攥着它。
“砰”烟花冲出筒,璀璨了整个天际,在稀稀疏疏的竹叶上方,定格出一朵亮丽,明媚了那些爹爹的暗绿,温暖了那丝幽幽的寒风……“爸爸年年都陪你放烟花”,你温柔而坚定的说。
依偎在你的怀抱,我感受到你噗噗的心跳,击打着我的胸口,推动满腔的爱意,流入我的四肢百骸。
这样温馨的日子,爸爸,有你,真好!岁月总是流逝的那么快,那么容易,我不知道他是否也会构造陌生和距离,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