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一种纺织面料吸湿发热的测试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纺织面料吸湿发热的测试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77ac18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b.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47837.7(22)申请日 2016.07.13(71)申请人 天纺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300000 天津市南开区鹊桥路25号申请人 天津市凯瑟戴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2)发明人 单学蕾 俞浩 谢自力 葛传兵 (51)Int.Cl.G01N 25/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纺织面料吸湿发热的测试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测试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吸湿发热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S1:实验样片的准备;步骤S2:数据采集记录;步骤S3:数据分析;步骤S4:自动生成excel报表-供打印报表,数据存档使用。
本方法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纺织面料接触人体后,发热其所处环境有一个温度上升的过程,因此本方法整体设计精湛,方法测试精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06248713 A 2016.12.21C N 106248713A1.一种纺织面料吸湿发热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S1:实验样片的准备;步骤S2:数据采集记录;步骤S3:数据分析;步骤S4:自动生成excel报表-供打印报表,数据存档使用;所述步骤S1具体先后分两步:面料缝制和烘干;所述步骤S2数据采集记录具体分为两步:第一步为温度阶梯上升控制:本发明采用的测试箱是温度可控的,并且通过上位机指令可以精确的控制箱内的温度值,采用传统方法的测试时间30分钟为测试周期,测试完毕本方法将自动计算出样品在该周期内的最高升温值Fmax-30min以及30min平均升温值Favg-30min;在本方法实验过程中箱子的温度将处于20℃到35℃的匀速升温过程,加速度为0.5℃/min;第二步为数据自动化采集:全自动的计算方法,温度自动采集,风速范围在0.3m/s-0.5m/s;实验中我们同样采取3块试样为一组,最高升温值(Fmax)以及Favg-30min,均为组样的平均值;所述步骤S3中的数据分析采用数据分析模型:记:t为时间变量,T为常数代表测试周期30min;f(t)为t时刻的样品实测温度值,g(t)为箱体的环境温度g(t)=20+0.5t;F Max-30min ,F Avg-30min 分别是30分钟的平均升温值与最高升温值,其计算公式分别为: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6248713 A一种纺织面料吸湿发热的测试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测试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吸湿发热的测试方法。
鞋服吸湿、吸水性能测试—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本次课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掌握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数据分析知识。 2、初步掌握毛细管效应测定仪各分析界面功能含义。
能力目标: 1、掌握用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测试服装材料的吸湿、吸 水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操作及应用
教学难点: 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测试技术的测试及分析
主要内容
(2)温度计 (3)张力夹多个,每个约重3 g,使织物不漂浮、不伸长。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三、试样
(1)织物试样:每个样品的经、纬向分别剪3条,每条 试样长约30 cm,宽不小于2.5cm。 (2)纱线试样:用适当方法将纱线试样紧密绕成 30cm×2.5cm的薄片,每个样品至少制备3份试样。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四、试验步骤
(1) 将蒸馏水或0.5%的重铬酸钾溶液注入仪器的恒温槽内。 (2) 使恒温槽内的液体温度保持在(272)。C。 (3)调整仪器,使液面处于各标尺的0位处。 (4)用标尺上的试样夹固定试样的一端(应垂直放置)。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四、试验步骤
课程小结与作业
课程小结
作业 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面料,完成织物吸
湿、吸水性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上次课内容回顾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课程小结与作业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一、测试原理 二、设备和材料 三、试样 四、试验步骤 五、试验结果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一、测试原理
将纺织材料垂直放置,下端浸在液体中,在规定 时间内测量液体沿纺织材料上升的高度,以此表示 芯吸效应的程度。
(5) 在离试样下端8-10mm处挂上3g的张力夹,张力夹 上平面应与标尺的0位线对齐。
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摘要:简要介绍了吸湿速干纺织品的发展概况及性能,针对吸湿速干纺织品的特殊功能性总结了国内外的检测方法,并提出综合的评价体系,为纺织品的功能性检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吸湿速干纺织品;检测方法;评价体系近年来,人们不仅对衣服的保暖性、款式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服装有良好的舒适性,又要求在大量活动而出现汗流浃背的情况时,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使人产生湿冷感。
于是人们对面料提出了吸湿速干功能新要求[1]。
1 吸湿速干纺织品的发展概况吸湿速干产品的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早在1982年初,日本帝人公司就开始了吸水性聚酯纤维的研究,到了1986年,正式推出中空微多孔纤维第一代产品专利,并命名为Wellkey;1986年美国杜邦公司首次推出名为“Coolmax”的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纤维外表具有4条排汗沟槽,可将汗水快速带出,散发到空气中,制成的衣料洗后30min几乎已完全干透,夏季穿着仍能保持皮肤干爽;1999年杜邦公司推出升级换代Coolmax Aim系列布料。
自杜邦公司推出吸湿排汗功能的Coolmax后,我国台湾的许多纤维生产商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先后投入巨资开发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相关产品,如远东纺织研制成功的Topcool十字形截面吸湿排汗纤维、华垄中兴纺织出品的十字断面Coolplus 新型高科技功能性改性聚酯纤维、台湾豪杰股份集团开发的Technofine吸湿排汗聚酯纤维。
目前杜邦的Coolmax、远东纺织的Topcool、豪杰的Technofine、中兴纺织的Coolplus 等吸湿排汗纤维制成的产品已投入市场[2]。
相比而言,我国大陆对于吸湿排汗纤维的研究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由于市场兴起“吸湿排汗”纤维开发和应用的热潮,加上后道织物产品开发对吸湿排汗纤维需求的增加,大陆的研究机构也逐渐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相关的课题。
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标准和使用仪器

SGHP的测试数据
• 热阻的测定:
调节试验板表面温度Tm为35度,气候室空气温度Ta为20度,相对 湿度为65%,空气流速为1m/s,H为加热板功率,稳定后,记录 它们的值。
Rct = (Tm-Ta)*A / (H-∆Hc) – Rcto • 湿阻的测定:
调节试验板表面温度Tm为35度,气候室空气温度Ta为20度,相对 湿度为65%,空气流速为1m/s,H为加热板功率,稳定后,记录 它们的值。
• AATCC (起草中) 纺织品的液态水份管理性能
• GB/T 21655.1 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单项组合法
• GB/T 21655.2 (起草中) 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动态水份传递法
吸湿、排汗、速干性测试仪器
- MMT 液态水份管理测试仪
测量液态水在纺织品上的动态三维传递性能(吸湿快干性等)
保暖&透湿性测试仪器
- SGHP 热阻湿阻测试仪
测量纺织品的热阻和湿阻,评估材料的热湿舒适性。
SGHP的基本测试原理
• 测试样品放在一个电加热板上, 经过温湿度调 节的空气以1m/s的速度从样品上方流过;
• 当测试样品和环境达到稳态条件后,测试加热 板的加热功率; 通过测定试样散热过程中所消耗的热功率及 试样两面的温度差来计算热阻。 通过测定试样散热过程中所消耗的热功率及 蒸汽压力差来计算湿阻。
• 窗帘、沙发、床单等室内纺织装饰织物; • 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内饰纺织材
料; • 特殊工作环境的防护服等
阻燃性测试标准
• GB/T 5454 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 • GB/T 5455 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垂直法 • GB/T 5456 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垂直方向火焰蔓延性能测定 • GB/T 8545 纺织品 表面燃烧性能的测定 • GB/T 14644 纺织品 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测定 • GB/T 14645 纺织品 燃烧性能45方向损毁面积和接焰次数测定 • FZ/T 01028 纺织品 燃烧性能测定 水平法 • GB/T 20390.1 纺织品 床上用品燃烧性能
纺织品吸水率测试方法及标准

纺织品吸水率测试方法及标准纺织品,这玩意儿咱可太熟悉啦!从咱身上穿的衣服到家里用的毛巾、床单啥的,都是纺织品。
那纺织品的吸水率可就重要喽!就好比人得喝水一样,纺织品也得能吸水才行呀。
那怎么测试纺织品的吸水率呢?嘿,其实办法挺简单。
先把纺织品剪成一块一块的,就像咱切菜似的,大小得合适。
然后呢,把它泡在水里,就像咱泡澡一样,哈哈。
泡一会儿后,捞出来,看看它吸了多少水。
这就好比你去称体重,看看泡澡前后是不是重了不少,那多出来的重量就是吸的水呀。
这测试方法听起来简单吧?可别小瞧了它,这里面也有不少讲究呢!比如说水的温度得合适呀,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不然结果可能就不准确啦。
还有泡的时间也得把握好,太短了可能没吸够水,太长了又可能吸得太多啦。
这就跟咱做饭似的,火候掌握不好,做出来的菜味道就不对嘛。
那纺织品的吸水率得达到啥标准才行呢?这就得看具体用途啦。
要是毛巾,那吸水率肯定得高呀,不然擦半天脸还湿哒哒的,多烦人呐。
要是那种防水的纺织品,那吸水率就得很低很低,不然咋防水呀。
就像雨伞,要是吸水率高了,那下点雨就湿透了,还能叫雨伞吗?咱想想,要是买了件衣服,吸水率不行,出点汗就黏在身上,那多难受呀。
或者买个床单,不吸水,晚上睡觉出点汗就湿漉漉的,这能睡好觉吗?所以说呀,这纺织品的吸水率测试和标准可太重要啦!而且呀,不同的纺织品材质吸水率也不一样呢。
像棉布,那吸水可厉害啦,就像海绵一样。
可要是丝绸啥的,可能就没那么能吸水啦。
这就好比不同的人,有的能吃,有的吃得少,一个道理嘛。
咱在买纺织品的时候,可得留个心眼,看看它的吸水率合不合标准。
别光看外表好看就买啦,万一不好用,那不就亏了嘛。
咱得像挑对象一样,得各方面都合适才行呀,哈哈。
总之呢,纺织品的吸水率测试方法和标准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咱的日常生活呢。
咱得重视起来,这样才能买到好用又舒服的纺织品呀!。
吸湿面料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吸湿面料的吸湿性能;2. 掌握吸湿面料的测试方法;3. 分析不同类型面料的吸湿性能差异。
二、实验原理吸湿面料是指能够迅速吸收并蒸发汗液,保持人体干爽舒适的面料。
其吸湿性能主要通过测试面料的吸水率和蒸发速率来评价。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的吸湿面料样品若干;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精度:0.01g)- 恒温水浴锅- 透气性测试仪- 烘箱- 滤纸- 秒表四、实验方法1. 吸水率测试(1)将吸湿面料样品置于电子天平上,记录初始质量m1;(2)将样品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持水温在(20±2)℃;(3)浸泡30分钟后,取出样品,用滤纸轻轻吸去表面水分;(4)将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2)℃下烘干2小时;(5)取出样品,用电子天平称重,记录烘干后质量m2;(6)计算吸水率:吸水率 = (m2 - m1)/ m1 × 100%。
2. 蒸发速率测试(1)将吸湿面料样品置于透气性测试仪中;(2)设定测试温度和湿度,使样品表面温度为(37±2)℃,相对湿度为(75±5)%;(3)记录样品表面水分蒸发时间t;(4)计算蒸发速率:蒸发速率 = 1/t。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吸水率对比(1)根据实验数据,列出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吸水率;(2)分析不同类型面料的吸水率差异,找出吸水率较高的面料。
2. 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蒸发速率对比(1)根据实验数据,列出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蒸发速率;(2)分析不同类型面料的蒸发速率差异,找出蒸发速率较高的面料。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掌握了吸湿面料的测试方法;2. 分析了不同类型面料的吸湿性能差异,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样品不受污染;2. 测试过程中,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纺织品吸光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且 两种 面料 的 相 对 温 差 达 到 1 0 ℃ 。 同时 测 试 了 3种 不 同类 型 面 料 的 辐 照 升 温 曲 线 ,每 种 样 品测 试 5次 , 结
纺织 品 吸光 发热性能测试 方法
廖银琳 ,湛 权 ,张 宇群 ,万 倩 ,李储 林
( 广 州纤 维产 品检 测研 究 院 ,广 东 广 州 5 1 1 4 4 0 )
摘要 :文 中 介 绍 了一 种 纺 织 品吸 光 发 热 性 能 的 测 试 方 法 ,通 过 测试 吸 光 发 热 面 料 和 普 通 面 料在 同 等 光 照 条
材料 L 1 , 引,主要 通 过添 加 I V族过 渡 金属 碳化 物
能转 换释 放热量 ,添加 1 0 %的该 纤维可 使面料 升
温2 ℃~ 1 O ℃。 日本 尤尼 帝加公 司推 出的 蓄热保
温纤维 T h e r m o t r o n芯部溶有碳化锆微 小粒 子 ,可
吸收 可见光 并将 光能转 换成 热能 ,同时也 能反 射 人体 发 出的远红 外线 ,适合应 用于运 动服装 。 日 本O m i k e n s h i 开发 出含碳化锆 的 s o l a r - Q 蓄热保 暖纤 维加 工成服 装后 ,在 阳光 下服装 内温度 可较 普通服装高 2 ℃~ 8 " C,保温效果有 明显提高 。
3 . 4试验 步骤
表 2 试 验步骤
试验步 骤 试验 内 容 调节射 灯固定 装置 与 底 扳距离 5 0 c m,使得射 灯灯丝 位于样品 和 l 对照样 正上方 . 适 当调节 载物 台 位 置使得两 探头升 沮速辜保持 一
纺织品透湿性能测试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那些

纺织品透湿性能测试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那些织物的透湿性是服装热舒适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人们较为熟悉的评价织物透湿性的测试方法是透湿杯法。
透湿杯法可分为蒸发法和吸湿法。
蒸发法和吸湿法又可分为正杯法和倒杯法。
一、正杯法按照ASTME96方法B的规定,透湿量的测试在一个测试箱内进行,测试箱的空气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2)%,风速为2.8m/s。
测试时,往透湿杯内倒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将直径为7.4cm圆形试样的测试面向下放置在透湿杯上,将试样固定好。
然后在天平上称量,精确至0.001g,将其放入测试箱内,2h后,再次称量。
试样的透湿量按式(1)计算:Gwvt=24△m/A·t (1)式中:Gwvt为试样的透湿量,g/(m2·d);△m为透湿杯2次质量之差,g;A为实样的实验面积,m2;t为实验时间,h。
二、出汗防护热板仪织物的透湿性也可用出汗防护热板仪测评。
出汗防护热板仪M259B用于测量织物的蒸发阻抗。
热板上面覆盖一层防水透湿薄膜,将大小为0.3m×0.3m的试样放在薄膜上。
蒸馏水从热板底部喂入,热板表面温度稳定在35℃,以模拟人体出汗的情况。
出汗防护热板仪置于小型人工气候室内,室内温度为35℃,湿度为40%,空气流速为lm/s。
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由式(3)计算织物的蒸发阻抗:Ret=A(Pm —Pa)/(H —△He) (3)式中:Ret尺为总蒸发阻抗,m2·Pa/W;Pm为测试板表面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Pa;P为气候室内空气的水蒸气压,Pa;日为加热功率,W;△H为加热功率修正项,W。
三、倒杯法依据ASTME96方法BW,采用倒杯法测定所选试样的透湿量。
先用一层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封在透湿杯口,再将织物试样盖在薄膜上。
倒杯法的测试条件和杯子的准备与正杯法相同,只是杯子处于倒置状态。
试样透湿量也按式(1)计算。
四、干燥剂倒杯法根据国际标准ISO14956干燥剂倒杯法的测试要求,先将100g的醋酸钾溶入31g的水中,配制饱和的醋酸钾溶液,该溶液的相对湿度在23℃时为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Performance of Moisture Adsorption and Heat Release of Textiles
袁志磊李方雪
传统的保暖服装蓬松、臃肿,既不便于活动又缺乏美
感,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服装的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与服装实用功能
的要求趋向多元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功能性纺
织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内衣产品方面,主要倾向
干“轻、薄”、“吸湿排汗”、“透气”、“保温”。
这其中,“吸
湿发热材料”特别受欢迎。
这种内衣而料可吸附人体散发
的水蒸汽,使其温度升高,达到保暖的效果;同时温度升高
后,又能加快水蒸汽的散发,使得人穿着后感觉更加干爽舒
适,故利用这种纤维持续且较强的吸湿性能,制成具有耐久
性发热保暖功能的内衣面料。
国内外一些纤维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已对这类纤维
产品进行了研究开发,如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的Eks吸湿发
热纤维,东丽公司开发的“Toray heat”纤维,三菱丽公司开
发的“Renaissa”纤维等。
作者简介:袁志磊,男,1980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功能性纺织品
检测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袁志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李万雪,东华大学纺织
学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课题(编号为10DZ0505400)。
@@[1]陈嘉毅,朱光浅谈新型发热保暖纤维[J]山东纺织科技,2008(2) 53-56
@@[2]夏秉能,方国平,王奎芳,等吸湿发热纤维针织内衣面料的开发[J] 针织工业,2008 (11):19-20
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作者:袁志磊, 李方雪
作者单位:袁志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李方雪(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刊名:
纺织导报
英文刊名:China Textile Leader
年,卷(期):2011(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fzdb20110802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