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吸湿速干型纺织品的概述及其测试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有衣服穿到有好看的衣服穿,到现在需求各式各样的功能性服装,如防风服、防紫外线服、运动服、抗菌服等。
自2008年设立“全民健身日”以来,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对于运动过程中衣服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吸湿速干服装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1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机理吸湿速干就是纤维能快速地吸收水分,并能及时将水分排出,从而保持面料在人体上的干爽状态。
人们在运动出汗后,如果衣服不吸汗,汗液黏附在皮肤上,或者吸附在衣服上的汗液不能及时排出,会引起湿热感而造成人体的不适。
吸湿快干型纤维能够同时具备较好的吸湿性和放湿性,汗液以液态(显汗)和气态(潜汗)2种形态通过衣服从身体排到外层大气中,少量气态水通过衣服纤维之间的孔隙排出;而液态水通过衣服内层纤维吸收汗液、汗液在纤维内部传递及汗液在纤维外层挥发这3个过程散发到空气中。
吸湿快干型纤维的特性就是能够快速响应以上3个步骤,在短时间内完成汗液的挥发。
2吸湿速干纺织品的特性通过现有的研究发现,天然纤维如棉、毛等虽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水率,能够大量吸收汗液,但是不能将汗液及时排出到环境中;而化纤类纤维保水率低,汗液容易挥发,但是吸水性较差。
吸湿快干纤维的研发,主要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2种途径得以实现[1]。
吸湿速干型纺织品的概述及其测试方法摘要:阐述了纺织品吸湿速干的原理及吸湿速干纺织品所具有的特性。
分析了滴水扩散时间、吸水率、芯吸高度、蒸发率、干燥速率及动态水分传递法等吸湿速干评价指标的国内外测试方法。
关键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滴水扩散时间中图分类号:TS107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09-0045-04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 drying of texti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textiles are expounded.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est methods of evaluation indexes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of textiles including drip diffusion time,water absorption rate,wicking height,evaporation rate,drying rate and dynamic moisture transfer method are analyzed.Key words:textile fabric;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performance;drip diffusion timeOverview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textiles and their test methods收稿日期:2022-10-30作者简介:崔永艳(1984—),女,高级工程师,专业从事纺织产品质量研究和检测工作。
吸湿快干标准

吸湿快干标准
吸湿快干是指衣物或纺织品能够迅速吸收汗水并快速蒸发,使皮肤保持干爽的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湿快干标准:
1. 吸湿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应该能够迅速吸收汗水,将其从皮肤表面转移到织物内部。
通常,吸湿性的测试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汗水滴在织物上,然后测量汗水被吸收的时间。
2. 快干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还应该能够快速将吸收的汗水蒸发掉,使皮肤保持干爽。
快干性的测试方法通常是将湿润的织物放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然后测量织物干燥所需的时间。
3. 透气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便汗水和湿气能够快速排出,避免在织物内部积聚。
透气性的测试方法通常是测量织物的透气率。
4. 舒适度:除了吸湿快干的性能外,衣物或纺织品的舒适度也是很重要的。
舒适度的测试方法通常包括对织物的手感、柔软度、弹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吸湿快干的标准包括吸湿性、快干性、透气性和舒适度等方面,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吸湿快干衣物或纺织品。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是一种通过特殊处理的织物,可以迅速吸收人体汗湿,并快速蒸发,使人体保持干爽凉爽的感觉。
这种织物广泛应用于夏季的户外运动服装、床上用品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需要从织物的原料选择、针织工艺、特殊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选择适合制作吸湿快干型织物的原料是关键。
常见的原料有涤纶、尼龙、莱卡等合成纤维,这些纤维具有吸湿快干的优势。
通过不同的针织工艺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织物结构,影响着织物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选择合适的织物结构也是开发吸湿快干型织物的关键之一。
通过特殊处理,如涂层、纳米技术、离子交换等,可以增强织物的吸湿性和快干性,提升凉爽感。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吸湿性、快干性、透气性和凉爽感等方面。
吸湿性是指织物对人体汗液的快速吸收能力,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吸湿率来评估。
快干性是指织物在受潮后的干燥速度,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干燥时间来评估。
透气性是指织物对空气的透过性能,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透气度来评估。
凉爽感是指织物在穿着时给人带来的舒适凉爽的感觉,可以通过主观评价和仪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
为了实现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和性能研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
进行织物的原料筛选和加工工艺优化,在保证吸湿快干性能的控制成本和环保性。
通过物性测试和舒适性评价,对织物的性能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的研究,为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
还可以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和调查,了解用户对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需求和评价,进一步优化产品。
吸湿面料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吸湿面料的吸湿性能;2. 掌握吸湿面料的测试方法;3. 分析不同类型面料的吸湿性能差异。
二、实验原理吸湿面料是指能够迅速吸收并蒸发汗液,保持人体干爽舒适的面料。
其吸湿性能主要通过测试面料的吸水率和蒸发速率来评价。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的吸湿面料样品若干;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精度:0.01g)- 恒温水浴锅- 透气性测试仪- 烘箱- 滤纸- 秒表四、实验方法1. 吸水率测试(1)将吸湿面料样品置于电子天平上,记录初始质量m1;(2)将样品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持水温在(20±2)℃;(3)浸泡30分钟后,取出样品,用滤纸轻轻吸去表面水分;(4)将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2)℃下烘干2小时;(5)取出样品,用电子天平称重,记录烘干后质量m2;(6)计算吸水率:吸水率 = (m2 - m1)/ m1 × 100%。
2. 蒸发速率测试(1)将吸湿面料样品置于透气性测试仪中;(2)设定测试温度和湿度,使样品表面温度为(37±2)℃,相对湿度为(75±5)%;(3)记录样品表面水分蒸发时间t;(4)计算蒸发速率:蒸发速率 = 1/t。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吸水率对比(1)根据实验数据,列出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吸水率;(2)分析不同类型面料的吸水率差异,找出吸水率较高的面料。
2. 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蒸发速率对比(1)根据实验数据,列出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蒸发速率;(2)分析不同类型面料的蒸发速率差异,找出蒸发速率较高的面料。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掌握了吸湿面料的测试方法;2. 分析了不同类型面料的吸湿性能差异,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样品不受污染;2. 测试过程中,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1.范围GB/T 21655 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单项试验指标组合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及其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165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neq GB 6529-1986,ISO 139:1973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GB/T 6682-1992,ISO 139:1987)GB/T 8629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eqv GB/T 8629-2001,ISO 6330:2000)GB/T 12704 织物透湿量的测定方法透湿杯法FZ/T 01071 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1655的本部分。
3.1吸水率water absorption rate试样在水中完全浸润后取出至无滴水时,试样所吸取的水分对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率。
3.2滴水扩散时间drip diffusion time将水滴在试样上,从水滴接触试样至其完全扩散并渗透至织物内所需要的时间。
3.3蒸发速率evaporation time将一定量的水滴在试样上后悬挂在标准大气中自然蒸发,其时间-蒸发量曲线上线性区间内单位时间的蒸发质量。
3.4蒸发时间evaporation time将一定量的水滴在试样上后悬挂在标准大气中至水分全部蒸发所需时间。
3. 5芯吸高度wicking height试验材料毛细效应的度量,即垂直悬挂的纺织材料一端被水浸湿时,水通过毛细管作用,在一定时间内沿纺织材料上升的高度。
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与分析

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与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内衣到户外运动服装,从家居用品到工作制服。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吸湿排汗性能,对于我们的舒适度和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这一性能不仅决定了我们在穿着时是否能保持干爽舒适,还关系到纺织品在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功能性。
吸湿排汗性能,简单来说,就是纺织品吸收和排出水分的能力。
当我们出汗时,好的吸湿排汗纺织品能够迅速将汗水吸收,并快速将其扩散和蒸发,让我们的皮肤始终保持相对干燥的状态。
相反,如果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不佳,汗水就会积聚在皮肤表面,导致不适感,甚至可能引发皮肤问题。
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科学家和相关行业开发了一系列的测试方法。
其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吸湿性测试1、回潮率测定回潮率是指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干燥材料重量的百分比。
通过精确称量纺织品在不同状态下(干燥和吸湿后)的重量,计算出回潮率。
这一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较为精密的称量设备,且测试过程较为繁琐。
2、毛细效应测试将纺织品的一端垂直浸入水中,观察水在织物中的上升高度和速度。
毛细效应强的纺织品,水上升得快且高,表明其吸湿性较好。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但对于某些特殊结构的纺织品,可能会存在误差。
二、排汗性测试1、蒸发速率测试将含有一定量水分的纺织品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测量水分蒸发的速率。
蒸发速率越快,说明纺织品的排汗性能越好。
然而,这一测试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的影响较大,需要严格控制测试条件。
2、透湿量测试使用透湿杯法或出汗热板法等,测量在一定时间内透过纺织品的水蒸气量。
透湿量越大,排汗性能越优。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纺织品的排汗能力,但设备成本较高。
在实际测试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
同时,测试条件的标准化也至关重要,只有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结果才有可比性。
影响纺织品吸湿排汗性能的因素众多。
NIKE织物吸湿标准及测试方法

NIKE织物吸湿标准及测试方法織物吸收性能的測試目的:測定織物的細孔組織和結构吸收和保留液体(通常是水)的敏感性。
測試設備:刺繡環箍(直徑15cm)、蒸餾水、10ml燒杯、膠頭滴管、計時器。
方法:從洗水和未洗水的織物上剪下大約20cm的正方形樣布;把樣布(20cm*20cm)輕輕的伸展開,夾在刺繡環箍上;膠頭滴管吸上蒸餾水,把膠頭滴管的尖端(滴水端)置于試樣5cm處,滴一滴水于試樣的表面且開始計時,等織物完全吸收時停止計時;在織物的5個不同的地方進行此測試;在織物的正面和反面都進行該實驗。
耐克(NIKE)標准:按ISO標准6330進行洗水和烘干,洗水之前及之后(3次水洗/干燥循環)的測定都必須取得認可,對于F.I.T產品,水在該織物上能立即開始擴散,且在30秒之內完全被吸收時該織物可以接受。
假如吸收時在織物寬度方面有深色染斑時,須繼續用清水洗干淨,重新做實驗。
織物運送液体能力的測定目的:通過毛細血管作用來測量水在織物上的泳移情況。
測試設備:500ml錐形瓶﹑蒸餾水﹑大頭針﹑尺子。
方法:從織物樣本洗水前和洗水后的樣本上各剪下兩塊15cm X 2.5cm的試樣。
(1塊從縱向剪下15cm X 2.5cm,一塊從橫向剪下15cm*2.5cm)。
把大頭針插于試樣的頂端;倒大約200~250ml蒸餾水于錐形瓶;把織物豎挂起來,放于錐形瓶,織物的邊緣剛剛接触水面為好,開始計時;從錐形瓶中拿出織物,放于直尺上并記錄潤濕的長度;從1分鐘至5分鐘每隔1分鐘檢查并記錄潤濕情況,從5分鐘至30分鐘每隔5分鐘檢查,記錄潤濕情況。
當水把15cm樣品全部浸濕時該試驗算完成,假如開始試驗5分鐘仍未有泳移發生,停止該試驗。
耐克(NIKE)標准:按ISO標准6330進行洗水和烘干,洗水之前及之后(3次水洗/干燥循環)的測定都必須取得認可,在30min之內水泳移15cm甚至更多的織物可以接受,在5分鐘之內未發生泳移或者30分种之內未達到15cm的織物不能接受。
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及其新型测试方法

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及其新型测试方法主要内容:●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吸湿速干纤维及面料的研究现状●吸湿速干织物的制备工艺●吸湿速干织物的评价方法●液态水分管理性能测试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追求服装遮体、实用的同时也注重服装的舒适、健康。
对于内衣、运动服装等面料而言,纤维材料的吸湿排汗速干性是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织物的吸湿速干性研究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对吸湿快干性要求高的运动面料和内衣面料1、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织物的吸湿速干性是指织物能把身体产生的汗水迅速吸收,尽量排向外层并尽快挥发,使身体尽量保持干爽的性能,也可称为吸湿排汗性。
通常,人体在从事剧烈运动时会明显感到大量汗液的排出。
其实,即使在一般环境状态下,人体也需不断地“无感蒸泄”来释放人体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和水汽,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人们都喜欢用棉纤维作为内衣或运动服的纺织原料,因为棉纤维本身就具有亲水基团,吸水性好,但是,亲水基的棉制品既能吸湿,也能保湿,棉纤维吸入汗水之后,一旦为汗水所饱和,其干燥速度缓慢,从湿润状态到水分平衡所需的时间长,使人体皮肤有潮湿的感觉。
而吸湿快干功能性纤维能够通过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通过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散发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
利用吸湿快干纤维制作的服装,能够实现体温调节、控制积聚在服装内汗水的重量、减少皮肤在变得潮湿时产生水泡和发炎以及降低微生物繁殖等功能。
人们形象的将该种纤维称为可呼吸纤维。
2、吸湿速干纤维及面料的研究现状2.1国外的研究现状早在1982年初,日本帝人公司就开始了聚酯多孔中空纤维的研究,其研制的中空多孔纤维在1986年申请了专利,从表面上看,纤维有许多贯穿到中空部位的细孔,液态水可以从纤维表面渗透到中空部分。
此种纤维以最大的吸水速率和汗水率为目标,具有优良的吸汗快干和干爽性的独特风格,较适合用作运动服或运动装的衬里;日本东丽公司开发的强吸湿聚酰胺纤维“Quup”,其吸湿能力是传统聚酰胺纤维的2倍;杜邦公司独家研究开发的功能性纤维Coolmax,截面为十字型,而且纤维纵横向有四沟槽,管壁透气,这种结构是Coolmax功能面料能及时的将皮肤上的水吸干同时迅速蒸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湿速干纺织品得性能及测试方法摘要:简要介绍了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及性能,针对吸湿速干纺织品得特殊功能性总结了国内外得检测方法,并提出综合得评价体系,为纺织品得功能性检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吸湿速干纺织品;检测方法;评价体系近年来,人们不仅对衣服得保暖性、款式有较高得要求, 而且对服装面料得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得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服装有良好得舒适性,又要求在大量活动而出现汗流泱背得情况时,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使人产生湿冷感。
于就是人们对面料提出了吸湿速干功能新要求[1]。
1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吸湿速干产品得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早在1982 年初,日本帝人公司就开始了吸水性聚酯纤维得研究,到了1986年,正式推出中空微多孔纤维第一代产品专利,并命名为Wei Ikey; 1986年美国杜邦公司首次推出名为“Coolmax”得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纤维外表具有4条排汗沟槽,可将汗水快速带出,散发到空气中,制成得衣料洗后30min几乎已完全干透,夏季穿着仍能保持皮肤干爽;1999年杜邦公司推出升级换代Cool max Aim 系列布料。
自杜邦公司推出吸湿排汗功能得Cool max后,我国台湾得许多纤维生产商依托自身得技术优势,先后投入巨资开发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得相关产品, 如远东纺织研制成功得Topcool十字形截面吸湿排汗纤维、华垄中兴纺织出品得十字断面Coolplus新型高科技功能性改性聚酯纤维、台湾豪杰股份集团开发得Technofine吸湿排汗聚酯纤维。
目前杜邦得Coolmax、远东纺织得TopcooK 豪杰得Technofine、中兴纺织得Coolplus等吸湿排汗纤维制成得产品已投入市场[2] °相比而言,我国大陆对于吸湿排汗纤维得研究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得差距,近年由于市场兴起“吸湿排汗”纤维开发与应用得热潮,加上后道织物产品开发对吸湿排汗纤维需求得增加,大陆得研究机构也逐渐投入大量得精力研究相关得课题。
2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原理吸湿性指纤维表面或内部吸附或吸收气相水分得特性, 放湿性指纤维吸湿后向外界环境放湿得特性,图1形象地展示了服装产品在穿着时得湿传导过程。
吸湿速干,顾名思义就就是面料能很快地吸收水分,又能及时将水分排出,从而保持人体得干爽状态,无论天然纤维还就是合成纤维都很难兼具这两种性能,如何能使一种纤维同时具有快速吸湿、散湿得高舒适性能,纺织专家尝试各种技术开发吸湿速干面料, 目前研究比较多得主要就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就是通过合理得织物组织结构设计,达到吸湿速干得功效;二就是采用适当得后整理技术(包括涂层整理加工)赋予织物良好得吸湿排汗功能;三就是通过纤维材料得物理形态结构改性, 使之借助毛细管效应而改善其吸湿与导湿得性能,如中空、沟槽、异截面、表面微孔等纤维差别化技术得运用。
如果纤维大分子在化学结构中有亲水基团存在,这些亲水基团能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物,纤维就具有吸湿性,所以纤维大分子存在亲水基团就是纤维具有吸湿能力得主要原因。
纤维中得大分子在结晶区中紧密而有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在此晶区中,活性基团之间形成交联,如纤维素中得竣基间形成氢键,聚酰胺中得酰胺基间形成氢键,所以水分子不容易渗入结晶区,如果要使晶区分子吸湿,必须破坏这种结构,使活性基团处于游离状态,才能具有吸湿作用。
因此纤维得吸湿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所以纤维得结晶度愈低,吸湿能力愈强。
此外,微孔结构使纤维得吸湿率提高很多,化学纤维得吸湿率大多比不上天然纤维,这就是因为合成纤维一般比较致密,而天然纤维组织中有微隙[2]。
在吸湿速干织物得开发过程中,除了采用得纤维原料外,织物得组织结构、印染工艺、后整理技术及物理形态得结构改性等都对织物得吸湿速干性能有着非常大得影响。
3吸湿速干纺织品得测试方法吸湿速干面料得检测技术与其设计原理与所采用得加工工艺紧密关联,目前国内外尚无单一得方法或标准可以涵盖所有不同种类得吸湿速干纺织产品,各国得测试方法也不尽相同。
3、1我国标准GB/T 21655、1-2008得测试方法GB/T 21655、1 -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得评定第1 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采用组合法,以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纺织品得吸湿性与速干性,原理简单、测试方便。
该方法主要测试纺织品得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蒸发速率与透湿量5项指标。
3、1、1吸水率得测试每个样品取5块试样,每块试样尺寸至少为10cm X 10cm,在标准大气下调湿平衡,将试样放入盛有三级水得容器内, 试样吸水后自然下沉,在水中浸润5rni n后取出,自然平展地垂直悬挂,水分自然下滴,当试样不再滴水时,用銀子取出试样称重。
试样得吸水率等于浸湿后得质量与原始质量得差值占原始质量得比值,计算5块试样得均值。
3、1、2滴水扩散时间得测试每个样品取5块试样,每块试样尺寸至少为10cm X 10cm,在标准大气下调湿平衡,将试样平放在试验平台上,用滴定管吸入适量得三级水,将约0、2mL得水轻轻地滴在试样上, 滴管口距试样表面应不超过Icmo观察水滴扩散情况,记录水滴接触试样表面至完全扩散所需时间,若水滴扩散较慢, 定时间后仍未完全扩散,可停止试验,并记录扩散时间大于设定时间。
3、1、3蒸发速率得测试每个样品取5块试样,每块试样尺寸至少为10cm X 10cm,对每块样品称重,记为mO,将试样进行滴水扩散时间得测试, 试验完成后立即称取质量并自然平直悬挂于标准大气中,每隔(5±0、5)min称取一次质量,直至连续两次称取质量得变化率不超过1%,结束试验。
如水滴不能扩散,可以加入润湿剂, 或以玻璃棒捣压水滴,如果水滴仍不能扩散,停止试验,报告试样不吸水,无法测定蒸发速率。
按公式(1)与公式(2)计算试样在每个称取时刻得水分蒸发量,绘制“时间一蒸发量曲Ei=Ami XIOO/mO (2)Ami ---- 水分蒸发量,g;mO --- 试样原始质量,g;m一一试样滴水润湿后得质量,g;mi --- 试样在滴水润湿后某一时刻得质量,g;Ei一一水分蒸发率,%。
正常得时间一蒸发量曲线通常在某点后蒸发量变化会明显趋缓,在该点之前得曲线上作最接近直线部分得切线, 求切线得斜率即为水分蒸发速率,分别计算洗涤前与洗涤后5块试样得平均蒸发速率。
3、1、4芯吸高度与透湿量得测试芯吸高度按FZ/T 01071得规定执行,裁取6块试样,其中3块试样得长边平行于织物经向(或纵向),另3块得长边平行于织物得纬向(或横向)O记录30niin时芯吸高度得最小值,分别计算洗涤前与洗涤后2个方向各3块试样芯吸高度最小值得平均值。
透湿量按GB/T 12704方法A吸湿法执行。
3、1、5吸湿速干性能技术要求及评定按表1或表2评定产品得吸湿速干性能,产品洗涤前与洗涤后得各项指标均达到技术要求得,可明示为吸湿速干产品,否则不应称为吸湿速干产品。
对于吸湿产品,仅考核吸湿性得3项指标;对于速干产品,仅考核速干性得两项指标。
3、2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得测试方法竖直杯法(ASTM E96-80-Procedure-B) o该试验方法就是在温度为23°C、相对湿度为50%得情况下将织物盖在盛有水得杯上,织物下表面距离水面0、019m,水汽不断地通过织物传输到外界,因此杯中水量逐渐减少,通过周期性地称量杯内水得重量,从而得到该织物对水汽得传输速率,单位为g/(m2?d) [2]o该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对各种织物有比较性,由于织物下表面与水面仅有0、OWm得距离,因此基本消除了对流得影响,属于纯扩散控制,与基本出发点完全吻合,适合于低等或中等透气性得织物得测定,但对于具有高透气性得材料,由于其较高得透气性会导致材料上方得空气进入下方杯中,破坏了杯中得静止空气层,使测试结果得准确性受到影响。
3、3日本JIS L1096得测试方法3、3、1 A 法将织物做成20crnX20crn得试样片10片,向织物滴一滴水,从水滴落在织物上开始到织物上得水滴没有光反射为止, 记录时间,单位为S,取10次平均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该法反映了织物对水得浸润性质,所测得得时间越短,织物对水得浸润性越好。
3、3、2 B 法将织物做成20cmX2> 5cni得试样片,纵向、横向各5片,在装有(20±2) 水得水槽上安装一水平棒,把试验片固定于棒上,试验片下端线浸于水面,用一直尺测量Wmin内由毛细现象水上升得高度(mm),取5次平均值,保留到整数。
3、3、3 C 法将织物做成1crnX1c m得试样片3片,平放入(20±2)°C得水中,记录从放入到试验片浸湿后开始下沉所需得时间, 单位为S,取5次平均值,保留到整数。
3、4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AATCC79:2000得测试方法3、4、1织物得干燥性能(水分蒸发率)将6cmX6cm得试样置于(20± 1) °C、相对湿度(65±2)%得环境下24h,以滴定管口距受测织物表面1cm距离,滴0、05mL水于织物表面后(织物湿态质量为ms),置于准确度0、OOlg得微量天平悬空测试,^min后测(织物得质量为mt)其水分蒸发率,如公式(3)所示,取测试5次得平均值。
水分蒸发率=[(ms-mt)/0> 05] XI00% (3)3、4、2 滴水面积法将织物展平,悬空撑平,向织物滴0、04mL水,3mm后测量浸润面积,这种方法简单直观,观察者不但可从浸润面积得大小对织物做出对比,而且也可以从其浸润过程织物得不同表现来判断它得吸水特性。
4吸湿速干纺织品得评价体系织物对液态水得传递可瞧成就是一个多环节得完整过程。
它包括:①织物与液体得接触、润湿与吸收;②液体输送;③保水;④液态水蒸发散逸4个环节。
由于吸湿速干特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织物本身得性质、纤维表面得平滑程度、纤维得宏观形态结构(如中空、微孔等)以及纱线得构成方式、织物得编织结构等。
所以评价织物得吸湿速干性能并不能停留于单一得吸湿速干指标得高低,辅助指标同样重要, 只有充分满足辅助指标得最低要求,并且同时具备高性能得吸湿速干特性得织物才能称之为吸湿速干织物。
[3]我们认为,一个完备得吸湿速干织物得测试与评价体系框架应该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1]商成杰、功能纺织品[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2]姜怀、功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3]廉志军,潘菊芳、吸湿速干聚酯织物测试与评价体系、2004涤纶产业链技术研讨会[C]、桂林:中国纺织工程学会、2004: 178-182>(作者单位:宿迁市纤维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