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分级

合集下载

肾功能不全抗生素选择

肾功能不全抗生素选择

常见抗菌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时消除相的变化 及血液透析时剂量的调整
半衰期(h) 品名 正常人 肾功能不全者 血液透析
青霉素类
青霉素
0.5h(约19%肝脏代谢,约75%的给 药量于6h内经肾排泄) 1-1.3h(肝脏代谢,约60%的口服药 量于6h内以原形经肾排泄,20%以青 霉噻唑酸随尿液排泄)
2.5-10h
延长2倍和4倍
一次最大剂量2.25g,q8h ,血透后追加0.75g
半衰期(h) 品名 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林 头孢呋辛 1.5-2h(不代谢,约80-90%的给药量于 24h内以原形经肾排泄) 12h 延长 血透清除缓慢,透析后补加 0.25-0.5g
正常人
肾功能不全者
血液透析
1.2-1.6h(约89%的药物在给药8h内经肾 排泄)
,一般感染均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需减量并严密观察 氨基糖苷类 万古霉素 多黏菌素类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


肾功能损害者忌用
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 :可加重氮质血症 呋喃类、萘啶酸:可在体内明显积聚,引起神经系统毒性 反应
肾功能受损无需调整剂量的抗细菌药物

阿奇霉素、头孢曲松、莫西沙星、氯霉素、克林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

剂量需适当调整: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无
肾毒性
大部分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羧苄西林、阿洛

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
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

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等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

剂量需显著减少:有明显肾毒性,且主要经肾脏排泄
肌酐清除率估算公式:

肾功能不全分级范文

肾功能不全分级范文

肾功能不全分级范文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不同,肾功能不全可以被分为五个等级,包括G1、G2、G3a、G3b和G4G1级:即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高于90 mL/min/1.73m²,与正常肾功能相当。

G2级:即轻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 mL/min/1.73m²之间。

G3a级:即中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在45-59 mL/min/1.73m²之间。

G3b级:即中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在30-44 mL/min/1.73m²之间。

G4级:即重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在15-29 mL/min/1.73m²之间。

此外,根据血清肌酐水平,也可以将肾功能不全进一步细分。

根据血清肌酐水平分级:1. Stage 1:血清肌酐<1.4 mg/dL,表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但可能存在其他肾脏损害的标志。

2. Stage 2:血清肌酐在1.4-2.0 mg/dL之间,这是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的标志。

3. Stage 3:血清肌酐在2.1-5.0 mg/dL之间,属于中度肾功能不全。

4. Stage 4:血清肌酐在5.1-7.9 mg/dL之间,表明患者已经达到重度肾功能不全的阶段。

5. Stage 5:血清肌酐大于8.0 mg/dL,表示终末期肾脏疾病。

肾功能不全的分级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指导。

比如,在G1和G2级别,患者通常需要注意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在G3a和G3b级别,除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外,可能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

而在G4级别,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

此外,肾功能不全分级还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根据肾功能不全的分级,医生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可能的并发症风险和生活质量,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然而,肾功能不全的分级仅为参考,具体的治疗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病因来进行决定。

心肝肾肌功能分级

心肝肾肌功能分级

肾功能不全分期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Scr)133~177umol/L
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又称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血肌酐(Scr)177~442umol/L
3.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Scr)442-707umol/L
4.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

血肌酐(Scr)> 707umol/L
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28年心功能分级)
Ⅰ级:有心脏病但无活动受限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限制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Child-Pugh肝功能改良分级法分三级,A级为5~6分,手术危险度小;B级为7~9分,
手术危险度中等;C级为10~15分,手术危险度大。

5级力量正常
4级能够阻力
3级能抗重力但不能抗阻力
2级不抗重力
1级仅见肌收,不见肢体运动0级完全瘫痪
R0切除=切缘阴性(肉眼及镜下均无癌累及)
R1切除=切缘阳性(肉眼无残留但镜下见癌残留)
R2切除=切缘阳性/M1(肉眼见癌残留或M1)
术后放疗剂量
切缘阴性(R0):5000cGy
镜下切缘阳性(R1):5400-6000cGy
肉眼见肿瘤残留(R3):6000-7000cGy。

中度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

中度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

中度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
肾功能不全指的是人体肾脏排出机能受到影响而导致体内毒素、水和电解质代谢失调,是一种伴有代谢性紊乱的“慢性病”。

其诊断及分级的标准:
一、空腹血清肌酐(Scr):
1. 轻度肾功能不全:Scr ≥133.3μmol/L,但小于265.6μmol/L;
二、肾小球滤过率(GFR):
1. 轻度肾功能不全:GFR≥90ml/min 且≤60ml/min;
3. 重度肾功能不全:GFR≤15ml/min 或者Scr>671μmol/L或者血尿素氮
(BUN)>87.5mmol/L。

三、其他标准:
1. 肾功能不全持续时间:一般认为肾功能不全至少要持续3个月才算作慢性肾功能
不全;
2. 其他特殊指标:血尿素氮(BUN)和血清尿素氮(ScrUrea)结合诊断,也可提供
部分参考价值;
3. 是否有其他功能紊乱:肾功能不全多伴有呼吸功能紊乱、心功能不全等等;
4. 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饮食、运动习惯,避免摄入潜在毒素,密切观察肾功能是
否有变化。

四、参考方法:
1. 应用示踪剂法;
2. 内科门诊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尿蛋白,糖尿病肾病指标;
3. 放射性检查:设计CT,超声;
4. 平衡重要的检查:血沉,血管内硬化检查,血清蛋白定量,血清结石检查,血清IGA定量,测定HBsAg等都有参考价值。

以上是中度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但是诊断不全仅靠临床检查还是不全面,所以最
终的确诊还要依据临床表现、诊断查体结果、实验室检查内容和检查结果结合在一起去确诊。

肝肾功能分级指标

肝肾功能分级指标

“肝、肾功能损害分级”判断指标肝衰竭分期a) 早期①极度疲乏,并有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进行性加重(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1μmol/L;③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b) 中期在肝衰竭早期表现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进展,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①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②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0%。

c) 晚期在肝衰竭中期表现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进展,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①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②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③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0%。

肾功能损害分期肾功能损害是指:①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临床上表现为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者肾损伤(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②GFR˂60mL/(min·1.73m2)达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慢性肾脏病(CKD)肾功能损害分期见表B-3。

肾功能损害分期CKD分期名称诊断标准1期肾功能正常GFR≥90mL/(min·1.73m2)2期肾功能轻度下降GFR60~89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3期肾功能中度下降GFR30~59mL/(min·1.73m2)4期肾功能重度下降GFR15~29mL/(min·1.73m2)5期肾衰竭GFR<15mL/(min·1.73m2)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分度程度血清清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腹水脑症凝血酶原时间重度<2.5g/dL >3.0mg/dL 顽固性明显明显延长(较对照组>9秒)中度 2.5~3.0g/dL 2.0~3.0mg/dL 无或者少量,治疗后消失无或者轻度延长(较对照组>6秒)轻度 3.1~3.5g/dL 1.5~2.0mg/dL 无无稍延长(较对照组>3秒)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分期分期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浓度血肌酐浓度临床症状代偿期降至正常的50%50~70mL/min正常正常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25~49 mL/min >177μmol/L(2mg/dL)但<450μmol/L(5mg/dL)无明显临床症状,可有轻度贫血;夜尿、多尿尿毒症期<25 mL/min >21.4mmol/ L(60mg/dL)450~707μmol/L(5~8mg/dL)常伴有酸中毒和严重尿毒症临床症状【解读】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旧的分级/分度方法已不合时适,必须“与时俱进”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肾功能不全分级诊断标准

肾功能不全分级诊断标准

肾功能不全的分级标准主要是通过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级,从1级向5级病情逐渐加重。

1级: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低于90ml/min,则为肾功能不全。

目前只是出现轻度的肾功能下降,属于储备代偿期。

2级: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ml/min,尿素氮和肌酐都会有轻度偏高,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可能会出现乏力、贫血等症状。

3级:肾小球滤过率一般为30~59ml/min,肾功能明显下降,已经开始进入失代偿期,可出现全身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

4级: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至15~29ml/min,会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贫血、血压升高等症状。

5级: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已经进入尿毒症期,会出现无尿现象。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ckd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ckd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ckd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是对CKD进行分级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CKD的分期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脏损伤程度来划分的。

根据KDIGO(慢性肾脏病国际指南)的建议,CKD分为五个不同的分期,分别是G1-G5。

其中,G1分期是指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高于90ml/min/1.73m2,而G5分期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2或需要透析治疗。

而肾脏损伤程度则是通过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来评估的。

在CKD的治疗和管理过程中,分期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对患者进行分期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情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其次,分期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治疗。

最后,分期标准也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除了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外,CKD分期标准也对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大规模人群进行CKD分期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CK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对于CKD的治疗、管理、预后判断以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和患者应当重视CKD的分期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科研人员也应当加强对CKD分期标准的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分期标准,为CKD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ckd分级标准名称

ckd分级标准名称

ckd分级标准名称
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分级标准通常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大小来确定的。

目前最常用的分级标准是根据KDOQI(肾
脏疾病结果质量倡议)提出的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CKD分为五个
阶段:
1. 阶段1,GFR≥90 mL/min/1.73 m²,肾功能轻微受损;
2. 阶段2,GFR为60-89 mL/min/1.73 m²,轻度肾功能减退;
3. 阶段3,GFR为30-59 mL/min/1.73 m²,中度肾功能减退,又分为3a(GFR为45-59 mL/min/1.73 m²)和3b(GFR为30-44
mL/min/1.73 m²)两个亚阶段;
4. 阶段4,GFR为15-29 mL/min/1.73 m²,重度肾功能减退;
5. 阶段5,GFR<15 mL/min/1.73 m²,肾衰竭。

这些分级标准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GFR外,还有其他指标
如肌酐清除率(CrCl)和肾小管功能等也可以用来评估CKD的严重程度。

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慢性肾衰的分期与分级
慢性肾功能不全分级与分期
国内曾经分为4期,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尿毒症期。

现在都按照美国的CKD分期,根据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来分,分为CKD1-5期。

即分为1、2、3、4、5期。

分期标准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损害程度,根据肾功能中的肌酐值这一项结合年龄体重来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GFR),越高代表肾脏清除毒素的效果越好。

分期的数值可以记为9-6-3-15,即90、60、3 0和15的分期标准。

具体的分期如下:
1期 GFR正常或升高,伴肾脏损害。

GFR >90
2期轻度GFR下降,伴肾脏损害。

GFR :60~89
3期中度GFR下降。

GFR:30~59
4期重度GFR下降。

GFR:15~29
5期肾衰竭。

GFR<15或透析肾功能不全分级根据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来分,分为CKD1-5期。

根据肾功能中的肌酐值这一项结合年龄体重来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GFR),越高代表肾脏清除毒素的效果越好。

传统分期
一期,肾功能储备代偿期。

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因此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临床上并不出现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

二期,肾功能不全期。

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

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

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

三期,肾功能衰竭期。

肾脏功能已损害相当严重,75%-95%,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

此期又称氮质血症期。

四期,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

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

急性肾损伤分期:
1. 少尿期:每日尿量少于400ml,此期一般持续1~2周,少数患者仅持续数小时,延长者可达3~4周。

少尿期长,则肾损害重,如超过1个月,提示有广泛的肾皮质坏死可能。

2. 移行期:患者度过少尿期后,尿量超过400ml/d即进入移行期。

这是肾功能开始好转的信号。

3. 多尿期:每日尿量达2500ml(可多达4000~6000ml/d)。

此期的早期阶段BUN尚可进一步上升。

此后,随着尿量的继续增加,水肿消退,血压、BUN和Scr逐渐趋于正常,尿毒症及酸中毒症状随之消失。

本期一般持续1~3周,可发生脱水、低血压(低血容量性)、低钠和低钾血症,应注意监测和纠正。

4. 恢复期:肾功能完全恢复需6个月至1年时间,少数患者肾功能不能完全恢复,遗留永久性肾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